青年道德伦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性基础和要求。当代青年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背景下形成怎样的道德人格,它既是确立健康人性道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道德教育、品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保证。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耻感淡化、道德失范的情况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青年道德伦理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年道德伦理学论文 篇1:

当前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

摘要:信息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作为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针对青年学生的道德现状,与时俱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关键词: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对策

收稿日期:2010-10-23

作者简介:田鑫(1974-),男,甘肃平凉人,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工作学;张晓棠(1974-),女,陕西榆林人,武警指挥学院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工作学;武燕(1975-),女,陕西西安人,第四军医大学政治部干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当前,网络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如计算机犯罪、重要信息失密、个人言行失控、个人形象失真、自我人格扭曲、虚拟与现实判若两人等一系列社会道德问题。某些负面的、消极的道德影响甚至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各级对构筑网络道德防范体系的关注,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主动有为,积极开辟一条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之路。

一、青年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

(一)道德认知缺失

在网上获取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一些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趁机对我国青年传输其政治、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对青年学生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造成冲击和破坏。加之目前我国社会呈现“四个深刻变化”的特点,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青年学生的道德认知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和动荡。

(二)道德取向紊乱

因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使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的支配性作用可能消失,造成道德评价失范、道德相对主义。互联网信息的产出也无法由法律加以有效的控制,无意自律的消息生产者向社会大众倾泻反伦理的色情、暴力内容层出不穷。若青年学生经常在网络上接触一些混沌不清甚至反动、消极的信息,必然对他们的价值观念造成很大影响,最终导致青年学生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

(三)行为选择不定

作为青年学生,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审视和判断能力,就会被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流毒、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导致人格嬗变的网络游戏等不良信息包围。青年学生因道德认知的缺失,道德取向的紊乱,网络匿名造成的责任感、诚信的缺乏,加之判断的紊乱、标准的多重性、选择的匿名性,使得他们的行为选择具有不确定性,造成在网络道德行为选择过程中常出现摇摆变化。

(四)道德行为失范

由于网络行为的“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使图像、文字甚至人以数字的终端和符号显现,因而很难对网络公民的行为加以确认、监管。运用它的一些青年学生还没有从精神境界上与之匹配,易使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和错位,出现思想观念的西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弱化、语言的异化、社会交往能力退化、法制观念淡化及现实情感冷漠化等倾向,很容易造成道德行为的失范。

二、加强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研究,构建网络道德观念新体系

要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尝试制定比较系统地维护电子空间秩序、对青年人的行为加以约束和要求的新道德规范体系。具体要求:一要反映出网络时代特殊的道德要求;二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三要从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体系中吸收营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四要以开放的心态吸引西方可资借鉴的道德观念;五要在网络道德观念体系中重视网络规范的研究、制订与教育。即加强网络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制定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道德教育系统规划,引导学生自觉遵从,增强抵御网络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道德观念。通过加强对网络社会条件下的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人格建设,深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防止和克服因道德失范而导致网络世界的行为叛逆,使青年学生的行为端正。

(二)针对特点,确定网络道德教育新内容

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必然反映网络社会的特殊要求和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一是引导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青年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要引导他们学会独立的道德辨识能力,在相互排斥的道德理念中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践履科学的道德理念,创建规范而高尚的网络道德生活,使他们认识到在网络社会里也应该遵守法纪,做一名网上道德人。二是积极培养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标准,启发青年学生爱美心理,培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学会在网络社会解剖和分析各类价值观念与道德理念,识别和抵御各种乔装打扮的西方新思潮的侵蚀,巩固已经内化了的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是养成讲究文明的网络礼仪。做为青年学生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要引导青年学生掌握与网络社会的特点相适应的网络礼仪,尤其要学会问候礼仪、语言礼仪、交往方式礼仪等。四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根据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网络发展实际,引导青年学生做到: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做“黑客”和“黄客”;讲究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做诚实用户;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不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严守国家的秘密,杜绝与青年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

(三)主动出击,占领网络道德教育新空间

网络给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阵地。一方面要补好教师信息素质这个短板,使其能善于运用网络新平台。广大教师要努力加强信息知识学习,真正把上网用网作为除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之外的“第五习惯”,使信息网络成为摸清学生思想的好帮手、开展教育的大讲堂、调节身心的娱乐园和交流思想的新平台。另一方面给道德教育镶嵌“信息元素”,不断丰富其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要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站点和网页,通过互联网和局域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体思想道德信息,建立网站信息引导员制度,奏响网上主旋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青年学生释疑解惑,在网络中对“网上论坛”、“电子信箱”、“交友”、“热线服务”等平台中的热点问题进行引导,同网上错误思想做斗争。开设德育讲座,引导阅读中华传统道德经典,对大家最为关心的时事政治、社会问题进行调查,帮助进行心理诊断与治疗,对青年学生的人生选择提供帮助。通过积极参与网上交流,掌握青年学生的关注焦点和心理动态,从而提高网络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与时俱进,丰富网络道德培育新途径

随着网络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渐趋成熟,道德教育要通过互联网和局域网,借助于文化、艺术、体育甚至游戏等多种网络载体,宣传我国社会的主体道德观念。一要注重资源开发。开发我国在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国防建设领域的重大成果的信息资源,让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和网络时代生长出来的先进道德观念能够通过网络影响青年人,扩大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力。二要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网络道德进校园”等活动,大力推行广泛而丰富多彩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使青年学生学会自律,提高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其思想的成熟,理性使用网络,从而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三要搞好结合渗透。联系工作实际,平时要通过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包括报纸、板报、广播、宣传橱窗等),加大对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的宣传教育,开设有关网络安全法制、网络道德教育的专题讲座,把网络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和经常性思想工作结合起来,融入大家的言行之中。

(五)加强管理,积极营造网络道德新环境

加强对互联网和局域网的管理和建设,加大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力度,努力在网上营造维护公平正义、褒扬真善美、声讨假丑恶的舆论氛围,凝聚网络世界的道德力量,培育道德理性、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使大家的网络行为同样受到道德力量的约束。一是健全法律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运用网络的法律法规,迅速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与执法方面的能力,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学生网上不良行为问题出现。二是加强技术防范。要积极探索新的网络控制管理方法,把技术本身作为控制技术的手段,防止“危害数据”、不良信息的进入,以技术手段支持法律威慑和道德培育,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空间。三是培养慎独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必须接受社会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从网络安全与文明上为社会尽责,接受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且自觉地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加强网络道德的自律意识培养,强化青年学生的道德责任和“慎独”意识,在点滴行为中提高道德修养和对网络行为、网络文化的是非鉴别力。

参考文献

[1]赵群.浅析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8).

[2]宋华淼、张鹏.青年学生心理疏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

[3]卢风.应用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张学波.网络沉迷及其矫治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4,(1).

[5]应悦.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J].中国远程教育,2001,(9).

[6]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务全书[R].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

[7]李高海.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代学者人文论丛[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周来顺]

作者:田 鑫,张晓棠,武 燕

青年道德伦理学论文 篇2:

耻感文化因素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重塑

摘 要: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性基础和要求。当代青年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背景下形成怎样的道德人格,它既是确立健康人性道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道德教育、品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保证。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耻感淡化、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深刻认识耻感文化,对于重塑青年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耻感文化 道德人格 现代建构 伦理维度

1 现代文化背景下道德人格的生成与嬗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平等竞争、讲求效率、提倡个人价值等新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新的社会环境在鼓励个人发展也为社会多做贡献方面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空间环境。耻感文化中“耻于落后、耻于无知、耻于懒惰”的精神焕发出催人奋进的巨大活力。青年人面对就业和下岗压力、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压力,面对个人价值亟需得到社会认同和舆论赞许的压力,以落后平庸为耻,以不思进取为耻,以精神生活空虚、知识文化贫乏为耻的观念成为人们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我们鼓励个人发展、自强不息,而反对损人利己、不公平竞争。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耻感文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但耻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仍不失为激励我们进取、向上的道德力量。

2 现代道德人格的缺失与重建

耻感文化的缺失,远远悖离了数以千年的中国优良传统。在过去,中国古人将“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深刻地影响到了包括耻辱刑在内的中国国家制度的设计。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也十分重视荣辱的观念。“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等格言警句,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

3 文化因素背景下当代青年道德人格的重建

(1)建立道德人格信仰标准。“耻感文化”就是有一个公认的道德标准,并且在外力的作用下依靠这一标准来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耻感文化”依赖于外部的强制力来达到道德标准。这里的外力就是社会自我评价与个体自我评价的“合力”。“耻感”,是以社会伦理道德范畴的“耻”为道德评价标准所作的否定自我评价。而这种以“耻”为道德的评价标准并在个体良心和道德信仰的确立中起规范作用的文化逻辑就是“耻感文化”。但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确实出现了如上所述的道德标准的模糊甚至颠倒的现象。因此,我们更加强调构建合理的,有助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道德评价标准。在此,我们呼唤的是大众道德。何谓大众道德?大众道德可以理解为普通人的道德,社会大多数成员的道德。即“既满足个人自身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需求和个人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社会的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他人、社会损害后果,能够与人和衷共济,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行为方式”。所以,不能把道德的评价标准定位太高,使之远离了社会生活,仅强调“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高尚道德,忽视社会成员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这样只能导致大众远离道德和望而却步,反过来也不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2)拓展道德人格本质内容。不仅把“耻感”作为个人道德信仰确立的环节,而且重视其在国家与社会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我国古代儒家不仅把耻与立人联系在一起,而且把耻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把耻与国家的本体联系了起来,由“个人之德”上升为“国家之德”,成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明代顾炎武指出:“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理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由此认为礼义廉耻“四者之中,耻犹为要”。章太炎所大力提倡的“革命道德”,其第一项就是“知耻”。中华民族的爱国志士总是把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与士的耻感联系在一起,使“耻感”不仅成为修身,而且成为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内容。人的道德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现实的制度性环境会对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好的制度会激发人的善,抑制人的恶,而坏的制度则极有可能伤害人的善,滋生人的恶。而且,人的道德在现实中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随着现实的环境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人们在现实制度环境中的生存和体验,会对人们的道德的养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3)加强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恢复耻感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历史地位,推动民族伦理精神在新的文化条件下的辩证发展。中国历史进人改革开放的关键期新时期,面对社会上出现荣辱不分、耻感淡化的趋向,许多专家学者开始探究当代中国人耻感淡化的现实原因及解决途径,并对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形成的条件,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做了研究。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此理论一经提出就成了学界的研究热点。我们应该将耻意识的培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在探讨中国传统荣辱观的内容和时代价值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耻感与道德体系的关系和“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思想价值,从道德教育价值角度解读“耻感文化”因素对重塑青年道德人格的研究。引领人们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和意识。耻感观念、意识是“耻德”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知耻心是人们为善去恶、积极向上的内在驱动力。耻感文化既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文化渊源。

(4)实施有效的耻感教育,培养人们“行己有耻”的道德品行。耻感文化在不同时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作为一种道德理念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并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社会群体实施道德教育。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十分强调“教人以知耻”,朱熹说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康有为也指出“耻者,治教之大端”。管子从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认为国有四维,即礼义廉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已深深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知耻为立人之大节,有它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堕为禽兽。耻感文化中“耻于落后、耻于无知、耻于懒惰”的精神蕴含着巨大的催人奋进的活力。发挥耻感文化中鼓励人们进取、向上的道德力量,并以尊荣恶耻、近荣远耻为价值导向,才能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激励人们秉承道义,自强不息,培养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不以恶为耻,没有对耻的厌恶和鄙弃,没有对恶和耻的处罚,也就没有正义可言。一个人丧失了耻感,必定会无恶不作;一个社会丧失了耻感,就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不良风气,左右着整个社会大众群体的道德水准。“一个社会不仅需要光荣意识,亦需要耻感意识,不仅需要光荣文化,亦需要耻感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文化,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文化,一个缺失耻感的社会,很可能是一个堕落的社会”。当代道德教育应在对传统道德文化重新进行审视和解读的基础上,加强知耻教育。

4 耻感文化与道德人格的伦理超越维度

笔者认为新阶段的中国社会非常需要这种“耻感文化”教育。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说,耻辱是从我们感觉羞耻的行为产生的一种痛苦。这种“痛苦”,实际上就是道德的耻辱感,反映了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感,它是道德的良知,是行为的理性精神,是对人类基本的道德尊严和价值尺度的坚守和维护。有了耻辱感,我们就不会让思想和行为变得背弃人性善恶原则,背弃崇高道德原则。而且,这种原则,更应成为我们生命的一种品质,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一种品性,为我们所永远具有和追求道德人格。“耻”作为一种道德性的回应,其基本方面是自律而不是他律。作出这种判断的道德哲学根据是:“耻”作为一种道德的存在,是“主观意志的法”;作为伦理的存在,是“客观意志的法”。主观意志的法是自律,客观意志的法是他律。

耻感是对可耻的事的一种主观情感的体验。规范地理解,耻感就是人的行为与内化为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差距甚至冲突时所产生的痛苦体验,是对恶的行为的体验。由此,可耻的事是第一性的,耻感是第二性的,可耻的事只有在认为可耻的情感体验中才呈现出来。有耻感的人即耻者可以对自己的“可耻”行为进行自我评价活动,然后产生耻感,也可以对他人的“可耻”行为进行评价活动,然后产生耻感。这两种耻感尽管有联系,但对于耻者在情感上所发生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耻感”的对立面是“荣感”,指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当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与自己的世俗观念相一致时产生的愉悦情感,是对善的行为的体验。以痛苦情感表现出来的否定性评价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就会“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即在个体心理中形成价值观念的积淀,这种价值观念的积淀就是“耻观”。以愉悦情感表现出来的否定性评价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在个体心理中形成价值观念的积淀就是“耻观”。

伦理精神和道德体系以他特有的穿透力,在影响和折射着青年人道德人格优劣。耻感不仅是传统道德体系的基本原素,而且是伦理精神的原色,思想和行为坚持基本的伦理,是人类应当遵守的普遍的、公共的道德原则,也是人类公认的一种美德。明辨荣辱是非,具有善恶标准,就能懂得什么是善生活,什么是恶生活;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能懂得在社会生活中,什么行为是正当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什么是耻辱的,什么是该受到谴责的。耻辱、耻感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素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深的道德考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荣与耻的观念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还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如今我们要构筑中国持续发展的精神基石,要重建道德,就必须寻回耻感文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应该重构耻感文化因素作为道德体系和伦理精神的历史地位,实施有效的耻感教育,以耻感文化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当代青年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亦园,杨国枢.中国人的性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83.

[2] (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高兆明:耻感与存在[J].伦理学研究,2006(3).

[4] 胡凡.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EB/OL].光明网,2009-9-24.

[5] 胡解旺:论大众道德[J].伦理学研究,2006(4).

作者:孙大志

青年道德伦理学论文 篇3:

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反思

摘 要: 青年教师是我国大学发展的主力军。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30年来学者们对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职业道德内容体系、职业道德存在问题与原因以及培养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中还存在着内容泛化,缺乏理论深度和创新性;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缺乏信度;研究内容与领域比较狭窄,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道德培育策略混乱等问题。细化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条目研究,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育策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担负着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责任。所以,教师的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其引导施教的教育效果,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经历了一个急剧的膨胀期,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61.99万人,到2010年增加到134.31万人,10年间新增教师72.32万人,入职时间不足10年的大学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8%。若以200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107.6万人来计算,到2010年入职不到6年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20%①。若以年龄在40周岁以下为青年,我国大学基本上是青年教师占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角,他们的职业素养、专业化程度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在大学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中,职业道德是其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本文主要对我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与反思,进而提出我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发展方向。

一、 研究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上以“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师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大学教师职业素养”、“大学教师信仰”、“大学教师伦理”等关键词进行题名精确匹配搜索,1980—2011年共搜集到文献246篇。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1980—1989年仅有2篇文献,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关注不够。从1990—1999年共检索到有关研究论文38篇,研究内容涉及大学青年教师师德内涵、职业道德建设内容、社会经济转型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心理学依据和规范机制等问题。2000—2011年共检索到相关论文206篇,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是人们研究大学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高潮期。此期内,在研究内容上,不仅研究普通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还研究了各级各类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这是与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分不开的。

二、 研究的主题内容

1. 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研究。纵观不同时期的研究文献,不同的学者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表述不一,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1]。在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研究上,争论的焦点是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道德的关系,有学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以“教师职业”为对象和内容,把教师职业道德放到公德领域去理解;而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水平,这是把教师私人领域的个人道德转移到公共领域。其实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师职业道德关注公德,教师道德关注私德,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不加区分,公德私德混为一谈,可能造成教师无谓的道德负担,不关注教师道德,仅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又不能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2],所以,理想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把二者有机地协调起来。

2.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研究。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上,学者们大多数提到了以下几点内容,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尊重学生、言传身教、严谨治学、关心集体、热爱学生。2011年10月教育部会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列出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共计6条,分别是爱国守法、敬爱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3]。由此可以看出,各个专家学者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已经基本涵盖了教育部制定的规范内容。需要指出不同的是,有的学者提出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蕴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而教师专业伦理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关系的总和[4]。

3.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研究。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生师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职业行为失范,为人师表欠佳,学术道德失范[5]。二是在青年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上存在着“泛”。在学校工作中重教学与科研,轻师德建设。三是在管理上的“软”。没有构建出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上的“空”。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滞后、形式单一,方法落后。五是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上的“虚”。从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队伍不稳定,素质水平不高,职责不明[6]。

4. 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由于各个研究者从事研究的视角不同,学者们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可以看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青年教师对自身自律不严,在思想上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识不清,道德水准不高[7]。二是价值观念偏差,受市场经济不健康思潮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错位。三是机制不健全,高校师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培养、监控、评价与激励机制缺失,师德建设队伍缺乏活力,职业道德建设动力不足[8]。四是自我困惑,一些青年教师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不良风俗的影响下,在自我道德修养上产生一些困惑,最终导致教师敬业精神缺失,再加上学术道德机制不健全导致学术腐败现象蔓延[1]。五是当代大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淡化,不少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工作上,而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则相对“淡化”和“弱化”[9]。

5.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策略研究。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研究上,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对策与方略。例如,在前期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加强师德建设要从政治素质着眼,广泛宣传发动,提高道德认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现代化、形象化、典型化;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要以自我教育为主,坚持民主性原则;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针对性;要注意处理好渐进性与复杂性的关系;要制定规范,形成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局面。在中期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热爱教师工作,具有奉献精神;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重视教师的道德威信;热爱学生,乐于做大学生人生道路的教育者、引路者、指导者[10];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典型,关怀教师疾苦,关心教师的物质生活[11];加强领导和培训,提高认识;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法立德,建立规范行为的保障机制[12];用健康的心理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10]。

在新的世纪,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有:第一,师德教育方面。努力学习高等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师德建设应该在党委领导、行政领导、各级群众组织和社会的支持中进行[13]。第二,强化教师继续教育,提升教书育人意识,提高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第三,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与时俱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第五,在舆论环境方面,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创造关心教师切身利益的生活环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全面关心和爱护教师。第六,做到“自律与他律”结合、德治与法制结合、扬善与处罚结合[14]。第七,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改善管理环境。第八,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优化内外环境。第九,推进学校民主建设,落实教师主人翁地位。第十,在制度保障方面,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性制度、政策性制度,完善师德建设的五大机制即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淘汰机制、评价机制、运行机制[13]。

三、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近年来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尽管前人已从多方面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深层次研究上来看,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研究内容比较泛化,缺乏理论研究深度。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数学者只是从表面现象论述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问题,还没有上升到深层理论分析。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研究多半是将普遍意义上的职业道德及规范套用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上,而没有对大学青年教师的教育背景、年龄特征和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缺乏对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基本理念的深层理论探讨。例如,大学青年教师的专业道德研究,究竟是在其专业活动领域内研究,还是扩展到教师个人整个生活领域来研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成果。

2. 缺乏与时俱进,研究内容缺乏创新性。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一个密切联系时代发展的问题,时代不同,社会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不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就不同。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继承性有余,而创新性不足,特别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的新理念没能及时得到体现。例如,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养成。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对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普遍要求研究多,而对随着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研究较少。前后研究成果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

3. 社会调查范围不广,研究成果缺乏信度。有学者在论述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时,仅仅以自己所在的单位为调查对象,发放的问卷量较少,没有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可能具有个体性,但缺乏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研究结果仅能反映一个高校或者一个城市的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而不能反映出全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基于其研究结果的个别性,其提出的改进对策也缺乏广泛的应用价值。

4. 研究视角比较贫乏,研究内容与研究领域没有拓宽。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需要我们从多视角进行研究,可以从职业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态学等学科进行研究。但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多学者是在教育学、伦理学层面进行研究的,还没有形成多学科研究这一问题的格局,因此,有关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内容与研究领域比较贫乏与狭窄,在对职业道德规范的某些问题的论述上不够丰满,缺乏信度和效度,也严重影响了对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策略的多元建构。譬如在对加强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上,学者们仅仅从制度建设和师德内容本身的建设以及舆论环境等方面做出探讨,而没有从社会学、文化学、生态学、职业伦理学等多角度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上,很多文章都是泛泛而谈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内容,而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具体细节方面的研究不多,观点也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5. 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从笔者搜集到的有关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200多篇文献情况看,理论研究的文献占到96%以上,而实证研究文献非常少,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没有紧密结合。正如前文所说,教师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机制、教育智慧都是在实践中磨炼的结果,仅凭理论上的空谈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笔者可以看出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都是从表面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没有实证数据的有力支撑,其研究结论都是“拍脑袋”的结果,其理论分析、实践对策都是其“逻辑分析”的结果,缺乏具有活力与实效的对策。

6. 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道德培养策略混为一谈。在上文总结的大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策略中,不少研究者把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与职业道德培育途径策略混为一谈,有的把职业道德内容当做途径与策略,有的把途径与策略当成职业道德内容。其实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容是指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当具有哪些方面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敬业爱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不是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途径与策略。通过学习前人敬业爱岗的事例,激发当代青年教师敬业爱岗的精神,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途径与策略。

四、 对深化大学青年教师

专业道德研究的反思 学术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已有的先进成果,对前人研究的不足进行改进和创新,不断拓展思路,逐步建立其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体系。

1. 深化理论研究,建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体系。教师作为职业或专业已是世人公认的结论,作为一种专业,人们为了更好地从事专业劳动和管理,都要求其职员具备专业特征和专业劳动规范,这种专业规范就是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要求。一般说来,教师的专业道德应与其专业劳动特征相适应,教师的专业劳动具有性质上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合作性,劳动时间的连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劳动过程的周期性,劳动效果的滞后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教师的专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殊价值和特殊专业道德内容。例如,教师专业劳动时间的连续性与劳动空间的广延性,就决定了教师专业具有无私奉献性的道德要求;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就要求教师具有为人师表、高尚人格的专业道德要求。在今后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研究中,我们一定要依据一定的分类理论,对教师专业道德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进行精确确认,并使各项内容之间建立逻辑结构体系,使之系统化与理论化,为开展教师专业道德教育提供有利的参照系。

2. 开展广泛的实证调查研究,把握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症结。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体系,然后在专业道德规范体系指导下,通过设计问卷进行广泛的调查,结合访谈等方法,对调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可靠的结论。在结论的处理上,看到优点与成效,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加强培育策略的贯彻与落实,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3. 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的研究中要杜绝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脱节的现象,用正确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证研究,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另一方面要在实证研究中不断修正、补充和证实理论的科学性,使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好地支撑理论的发展。

4. 开展比较与借鉴研究,做到“洋为中用”。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已被研究所证实[15]。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起步早,研究成果相对丰富和成熟,有许多研究成果对我们开展同类研究具有借鉴价值。我们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外来的经验,通过比较和借鉴,将国外先进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达到“洋为中用”,尽快制定出中国大学教师的专业道德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体系。

5. 细化教师专业道德内容条目,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略。在大学青年教师专业道德研究中,特别是在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究竟包含哪些内容,每项内容采用哪些途径和策略才能有效实施的问题上,我们的研究要细化到位,不可空泛而谈。同时还要加强大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的现状研究,只有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轻装上阵,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否则,如果青年教师的生存有问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专业道德无异于南辕北辙,对这些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条件性知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认知。总之,随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将逐步走向教师专业道德研究。

参考文献

[1] 贾 挚.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师德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研究,2008(9):33-37.

[2] 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2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征求意见稿)[EB/OL].(2011-10-12)[2011-12-24].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2_gggs/201110/125

602html.

[4] 黎琼锋.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35-38.

[5] 沈 强,李国华.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6):118.

[6] 刘瑞平.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24-27.

[7] 高亚东.以德治教与高校师德建设[J].江苏高教,2004(3):81-83.

[8] 陈海燕,胡 琦.解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J].中国电力教育,2009(5):45-47.

[9] 王德勋.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矫治[J].教育探索,2004(10):84-85.

[10] 吴晓萍.高校教师师德问题浅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71-72.

[11] 冯润福.浅谈经济转轨时期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11):41-42.

[12] 周瑞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2):135-136.

[13] 杜公卓.以德治国全面推进师德建设工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1(5):5-8.

[14] 马书文.新时期优化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环境研究[J].教育探索,2010(4):15-16.

[15] 王丽娟.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阶段初探[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3.

(责任编辑 朱漪云)

作者:张忠华 桑瑜

上一篇:测绘技术房地产论文下一篇:信用体系民商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