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研究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会计的实践性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立足于中职会计教学实践现状,通过探讨行动导向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研工作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研工作研究论文 篇1:

优化校本研究,打造品质课堂

摘要:校本研究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的研究方式,校本研究是指以学校基础,为改进学校教育工作而进行的研究活动。新《课程标准》实行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实现必要的角色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是与学生平等中的首席……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其目的在于把相关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指导学校的教学实践工作。本文通过对校本研究个案的分析,探索校本研究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校本研究;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引言]

校本研究是促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搭建起了一个有益的平台,校本研究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教学研究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正文]

一、校本研究涵义与意义

校本研究是指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基础的,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学校实际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改革与学校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研究。校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来自于学校内部,其研究主体是学校的教学教师,研究的问题与过程与学校的实际教育工作相结合,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索教育规律,促进学校的进步与发展。

二、结合教研工作研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

以某A小学为例,A小学为了促进数学教师的更快更好的发展,A小学组织了多次校本研究活动,并且建立数学校本研究组与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其数学校本研究制度包含每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建立数学备课制度、勇于争取承担数学研究课题、组织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建立资料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基于以上方面的校本研究制度的推进,在A小学教师的努力下,A小学数学教学成果与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取得良好的发展与进步。在与A小学某数学教师的沟通过程中发现,进行校本研究后该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叫活跃,且数学教学过程中调整反思非常快,当天出现的问题的第二天就能进行及时的调整。在不断的反思与调整中提高了数学教学专业能力的发展。

当然,在A小学的案例研究中也发现了目前校本研究中的普遍性问题,如校本研究制度管理不能有效的贴合本校教学实践、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主体意识问题以及教师研究素养不足等方面的问题。综合以上案例分析,本文通过提出了小学数学校本研究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小学数学校本研究管理制度

建立有效的校本研究运行机制与评价激励制度。教师是校本研究的主体,教师的主管想法对校本研究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需要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教研机制相结合,提高学校对校本研究的重视程度,并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校本研究主体意识与积极性。

(二)加强教师《教师教学用书》学习反思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有效的反思过程,能够促进教学理论经验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充分的发挥优秀教学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教师教学用书》的重要作用,能够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析。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例,教师用书教学建议: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将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二是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余数是4还是40,并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在简便运算中对余数问题的处理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

试商的方法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内容,教学中不能把现成的方法结论让学生去记忆,也不能忽视对计算方法的概括总结,要通过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经历算理算法概括总结的过程。教材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用虚线框的形式完整呈现试商过程,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以记录讨论结果的方式呈现不完整的试商方法,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

3.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笔算除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而当被除数和除数具备一定的特点时,可以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如教材在例题中就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在对比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计算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之处,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要注意突出试商。

计算84÷21,因为数较小,学生可能直接口算出商是4.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直接指出:这道题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小,一眼就看出了它们的商。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试除,也就是试商。接着,让学生思考:把21看作几试商?并请学生发表意见。之后,再让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完成竖式计算,初步体验试商的方法。

因此,教师要设置多元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构建出完整的教学流程与教学形态。并且能促进数学教育工作者对自身思想、理论、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的审视,对自己教学理念、教育观进行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并促进教育实践的完善。

(三)校本研究应以教材为基础

数学校本研究不能离开数学教学研究,需要适应新的小学数学教育理论,研究新的数学教学模式等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小学数学校本研究需要以《教材》为指导进一步拓展专业教学研究。因此,小学数学校本研究是需要以用数学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等为基础,不能离开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与重视的新课题。小学数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并用于开展校本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友娟.数学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J].数学教学研究,2016(9):84-84.

[2]刘堤仿著.教师校本培训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3]刘丽.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下册[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徐丽丽

教研工作研究论文 篇2:

中职会计教师行动导向法教学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会计的实践性没有完全体现出来。立足于中职会计教学实践现状,通过探讨行动导向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寻找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职会计教学质量。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中职会计;教学;应用

金融风暴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吸引了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财务专业人才也因此备受社会的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目标是“培养道德高尚、智力过人、爱好体育运动、美德高洁等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具备综合性职业技能以及能够承担基层单位管理工作及其会计核算的专门人才”。因此,提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财会专业应用型人才,是中职会计专业实务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和分析的行动导向法,也可以叫做实践、活动导向以及行动、行为引导法等,这种方法是目前国际社会较流行的中职教学方式和手段,同时也是全球中等职业教学领域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潮。它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鼓励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学习,逐步培养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一、当前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职会计是一门面向中职学生所设置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为中职学生学习会计相关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但是,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其中最突出的有:(1)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知识的传递方式是单向的,表现为教师讲演,学生模仿,学习内容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未能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2)教师过分重视教材的使用,片面强调教学结果,忽视了中职学生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例如,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会计操作课程教学实践主要是为学生们提供一套实习资料,它相当于一个中型制造企业一个月的业务量。一个人充当企业的各种人员的角色,既是仓库管理员又是销售人员,既是会计又是出纳等等,学生感觉混乱,理不清头绪,做起来也很烦琐。往往是结束一个多月的实训后,在要求总结学生实训的收获时,他们对企业如何运作财务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3)相当一部分中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课程安排不足,教学方法不得当,会计实践操作内容较少,实践训练与社会需求脱离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对专业操作技能的掌握未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行动导向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教师通过积极引导或者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问题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是商科中比较注重技术的一门学科,相关知识点比较抽象,而实训教学环节又主要与报表和数据打交道,相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来说,会计专业课枯燥乏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会计课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但如何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教师思考的。笔者主要通过在课前结合教学点设置问题,以问题作为行动导入实践的切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譬如,在中职实务操作教学中,为了配合教学的实际需要,需要做部分易于操作的会计业务,以便学生明白原始凭证的内容、种类、填写制度及其审核程序,记账凭证的填写制度以及审核制度,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告等会计的基本技能操作。这个过程,教师可以以问题作为行动导入实践的切口,如“如何做一名会计员”作为学生行动的问题,在会计实务教学中进行实践性练习。为了证实自己对学习的理解程度,学生可能会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过程,逐步熟练会计员应该所操作的那些会计业务,这样就减轻了教师苦口婆心地对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的讲解,激发了学生探求会计知识的欲望和热情。通过采用“问题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乐于去操作、掌握。当学生完成了某一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一种喜悦感,一种冲击力,这种力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2.角色导向,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在中职会计实务教学活动中,运用角色行动导向法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他们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教师自己要学会甘愿做一位咨询者,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成为扮演好辅助学生学习的配角。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指导技能,在学生遇到疑问或者请求帮助的时候,适时给予合理的意见和见解。例如,在进行中职会计实务操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精选设置教学情境,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担当一定的角色,协同组员完成小组精心设计的相关任务,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一段任务后。然后对各小组组员进行岗位轮换,依照训练资料中牵涉的模拟单位的规模大小、组织结构及其经济特点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当然可以与财务关系紧密的部门设立的岗位居多,如主管会计、出纳、会计、统计车间的人员、销售人员以及仓库管理员等,可以引导学生们饰演多种角色,并且设立和企业相关业务经常联系的外部部门和机构,可以有某企业的税务和运输部门、开户银行等,各组要各司其职确保单位正常运转。当然,这些模拟工作必须在学校专门的模拟实务操作室开展,在这个模拟实务操作中浓缩企业的整体机构设置。整个过程模拟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不同岗位的职责、任务、联系及其最终所要达到的会计实务教学任务,得出学习的结果,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从而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主动性。

3.案例导向,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案例教学是中职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中需要借助案例行动导向法鼓励学生依照实际需要开展一些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有趣味性的学习会计业务知识。例如,在中职会计财务核算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企业会计财务核算方面的案例,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对供货和运输单位,购货单位的财务部门人员、储运部门和业务部门,传递收货单等相关凭证,财务部门和机构的出纳人员凭借收货单到该企业开户的银行进行结算办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熟悉。当然,如果课堂上教师讲解纯理论知识,学生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容易对学习产生烦躁和厌烦心理。但是,案例行动导向,教师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观看、感知、体会,然后再结合书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会计财务核算方面的知识进行细致的掌握。由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尤其对会计知识还比较陌生,而这种教学法,不但有助于提高他们掌握会计核算程序的全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电算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还训练了他们通过计算机开展会计业务工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增强他们理解知识的程度,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为中职会计实务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总结

近些年来,全国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都在积极探索和推广使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优势在于为会计专业教师带来全新的教学理念,让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内容灵活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增加了中职学生学习财会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切实提高了中职会计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知道,中职会计教学是依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的,如果依赖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这种课程的自身特点,需要学生通过实践行动,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该教学中的合理运用,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而且利于学生巩固各个阶段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加深学生认识会计核算的方法,增强他们动手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彰显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杜怡萍.中职财务会计专业 实践性教 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8).

[2]刘文革.关于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成人教育,2007,(5).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魏杰]

收稿日期:2014-04-13

作者简介:陈月芬(1968-),女,云南曲靖人,讲师,从事会计专业教学与教研工作研究。

作者:陈月芬

教研工作研究论文 篇3:

借鉴新概念PPT,打造精湛教师团队

近年来,各种教师的说课技能竞赛陈出不穷,大家为了能在各个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展示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获得同行的肯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可是有时付出很多结果却并不理想。我想老师们应该思考一下:别人的成绩为什么会比我好?当然原因会有很多:思路是否清晰、观点是否新颖、表达是否通俗流畅、教态是否大方自然、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展示课件是否美观能否符合信息化教学要求等等。参加2011年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听了陈三明教授的“新概念PPT多媒体制作”这门课后,我有了一些启发。

这门课的中心就是:新概念PPT是一种新的理念与思维,一组新的软件群的有机体,是一套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组合拳。在旧的软件中操作再怎么游刃有余,都不能做出比新软件更先进、更让人震撼的课件来。现代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如此快,教师的理念和操作跟不上,迟早和社会脱节,又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学生?更别说在教师竞赛中展示自己的风采、获得殊荣了。

那是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一窝蜂地学习新软件技术?各个都要成为电脑技术高手,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了呢?这不可能也不需要。新概念中的PPT是一个展示的平台,在那上面可以看到的各种漂亮的图片、灵活的动画、优美的音乐、人性化的在线测试、直观实用的表格图例等等,但这些并不全是新概念PPT自己带有的功能,而是制作者根据自己的思路和创意,利用其他各种软件工具先独立制作好想要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效果,然后将做好的各个作品巧妙地融合进来。最后有机结合作为一个完整、精致、科学的作品展示给观众。最大程度地有效、美观、直观地表达制作者的意思。

由此我联想到一些现状:某些学校在接到各种说课比赛的通知时,往往是相关领导结合教师的任课情况,直接就安排给某个教师,或者在组里按照轮流制度摊派。只要有人接了这个活,其他人就像解除警报般撤离,认为和自己就毫无关系了。或者是有些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要求承担比赛任务,然后就废寝忘食地闭门造车。做好作品后在比赛前校内或组内试讲了一下,其他老师给一些小建议。再根据这些建议适当地修改修改。当然这样做,参赛教师有时也有可能会获得较好成绩,但要夺得桂冠却非常艰难。因为这种做法既不能有利于参赛教师取得优异成绩,也没能把专业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出来,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全组的老师都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达到共同学习和进步。

其实参赛老师就像要展示在评委和观众前的PPT,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语言的表述来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展示教学设计、阐述教学难点、体现教学创意。从而得到大家的肯定。这并不仅仅反映的是个人的水平,还代表了整个专业组甚至该校的教学理念和水平。所以近年来教师的说课比赛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如果全组教师能有效地发挥类似支持新概念PPT幕后软件的作用,那我们参赛教师展示的就是完美团队的精致作品。

如何做到这点呢?我有以下几点设想:

一、树立全局观念和合作意识

思想和目标是行动的驱动器。没有共同的追求,没有共同奉献的原则,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的私利而做事,这充其量是散兵游勇的组合,根本不是专业团队。团队精神的最大特点是:在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的过程中,最终是追求团体的合力、凝聚力以及最佳的整体效益。所以我们不能对个人的利益斤斤计较,而是将个人利益和目标融合到团体利益和目标中,从自发遵循团队原则发展到自觉维护团队目标和利益上。

教育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利益有所竞争时,也许这种合作关系就会有所破坏,所以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教学理念、育人目标等这些都是支持我们持续合作的动力。只有在对目标认知和共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坚强的团队、才能鼓舞团队前进的斗志。

二、挖掘本组教师优势,定位软件功能

每个教师由于年龄、阅历、教学经验、个性、专长、爱好

等因素不同,自然会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如果根据教师的特长分配好任务,不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应用软件了吗?例如有些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可能经验不足,但电脑技术却是组里的高手,他就可以承担为参赛教师解决某些课件制作方面的问题。有些老教师电脑技术落后,但教学经验丰富,对教材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则可以为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把把关。有些教师语言文字组织能力强,教研工作研究得深,则可以为参赛教师的信息披露与表述上提供帮助。这样,参赛教师与他们形成了一个团队。不再是孤军奋战、闭门造车的窘况了。

三、分清主次,区别主导与配合的作用

形成了团队,不代表就是将大家的想法和意思一锅熟地端上来,如何集合团队的智慧,既要反映本专业或本校的教学水平又要体现参赛教师的个人魅力和特色呢?如果全组人员共同制作好一个作品,只是找某个参赛教师上台表演,这无疑是个傀儡,对参赛教师的教学成长、自我提升又有什么作用?

所以,一定要明确参赛教师的想法和设计是主导、是这个作品的灵魂。团队的其他教师只是配合他达到效果,对一些明显的错误或不足给予指正,各种建议的取舍也由参赛教师决定。总之,团队其他成员只能配合、帮助但不干涉和主导参赛教师的教学思想。

四、积极沟通、反复验证达到完美统一

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就像同一本剧本,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拍摄理念,不同的演员表演给观众的感受也会不同。但是当导演、演员、灯光、美工、音效、道具、布景等环节能好好沟通、配合主题、理解并配合得天衣无缝时,展示在观众面前的就不再是苍白的剧本,而是有血有肉、可歌可泣能打动观众的大片了。

所以以教材为剧本,参赛教师为导演,团队的其他教师作为各个组成配合部门,共同对教材进行二度三度消化,认真交流,达到共识。每个人对这个作品有着共同的感受,这样做出的效果才能真正完美、有灵气。否则像有些老师的课件让人感觉讲是一个人的想法,课件表达的却是另一个人的手法。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方案,考虑全盘利益

从“经济人”的角度考虑,对比赛前各人的加班投入以及比赛后获得的奖金分配都应提前制定方案,既可以避免前期工作的松懈又可减少后期的争议。只有将团队的利益分配到具体的岗位、个人才能更好地保证团队的目标完成。

借着“没有全能的软件,却有完善的集成”理念引出了“没有完美的人才,但有完美的团队”的概念。当我们的团队把自己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变成一件视觉艺术品,得到评委观众的认可和夸奖,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让大家耳目一新,赏心悦目。自然会得到理想成绩。而且长期形成风格后,本专业组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是如此要求自己,那我们的学生会更愿意在愉悦的心情氛围下学习我们传授的专业知识。运用团队协作形成的模式把我们的知识与理念更形象、更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只有将自己的工作像艺术品一样对待才能真正爱上它,并全力全意地为教育事业付出,教师本人也逐渐成长、成熟并在教育生涯上硕果累累!

作者:马慧连

上一篇:监理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国际惯例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