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是为学生将来学习数学打基础的阶段。小学数学是学生基础教育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但是受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量,就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其中数学实验是有效方式之一,数学课堂实验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究有效实现的对策。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数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1: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思考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实验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和锻炼能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也有助于让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得到更好的拓展和锻炼。通过实验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让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教师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能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这也是學科核心素养对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之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也能更加轻松地完成。对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数学思维培养也是对减负增效政策的贯彻落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开拓创新和思维锻炼,能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大脑进行开发和锻炼。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也处于启蒙开发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锻炼和教学,为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为学生的发展规划绘出一个美好的蓝图。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数学思维观点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成长有了一定的速度差异,因此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都有差异。学生会受到自身先天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行为习惯以及学习方式不同,自身思想观点、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也不同,导致学生先天的数学思维观点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学生的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家长在对学生的关注点更多集中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会使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学生在日后数学课堂中自身也会更加具有这一方面的优势。大部分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有着不同的表现。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和奋发努力的学习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吸收并处理相关的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单一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自身产生较为严重的叛逆心理,不能很好地投入课堂教学的环节吸收相关知识内容,并将知识转化成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教育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对一些学生而言,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能更好地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仍旧需要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氛围,来推动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创新式、探究式的学习。除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以外,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学习氛围相对浓厚的班集体,会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自觉主动地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进行自主预习工作,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堂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将课堂内的教学时间用于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惑,以及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能更加高效地对课堂时间进行规划利用,推动学生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成长,也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形成。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天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特点,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培养和提升。个别学生受到家庭启蒙因素影响相对较强,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强,发展也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大部分的知识能更加快速进行掌握;班级内同样也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反思,发现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缺陷,不断对此进行完善和优化,也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极大的提升和成长;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相对较为良好,能在课前对重难点的知识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在课后也能自觉完成相关的作业;而有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学习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对大多数的知识内容掌握也不能十分完备,对教师所讲授的学习方法,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进行应用和了解。这类的学生自身的学习速度相对较慢,也不能进行灵活的变通,对知识的掌握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优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学,让学生打下一个牢固的知识基础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小学数学对学生的培养重点应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给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日后学习的时候能更加高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学生自身也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成长。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仅仅只会影响数学知识方面的提升,而是对学生整体产生影响,这也需要教师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优化,从而能有更加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从而更加高效地对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积极学习。这也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充分地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和推动。教师在课后对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应使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目前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渗透

(一)直观数学思想渗透

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充分解放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能自由进行想象。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的数学直观思维进行更好的培养和渗透,也能让学生对数学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式、创新式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能更好地在现有知识内容基础上,对数学进行开拓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在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使用鼓励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思想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探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模式,从而进行更好的补充,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固有思维模式问题。

数学课堂中,需要让学生之间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探讨和碰撞,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也能得到更好的成长。教师在这过程中,应明确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更好地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更加高效地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充分全面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存在就意味着教师成了课堂中的辅助者,所承担的角色也有了一定的转变。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更多地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组织班级内或小组内的成员之间互相进行探讨,解决学生在学习過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提供相应的帮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更加自由地发表自身的思想观点的同时,能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集中不高成了学生这一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通过使用直观多角度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同样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思考。

例如,教师在对三角形、四边形和矩形这些平面图形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首先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找到图形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别,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对此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具对图形进行展示,或让学生自己制作不同的平面图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更加直观地对平面图形进行展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形成数学的直观思维。小学平面图形教学并不仅仅需要学生能了解图形的特征和区别联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学会如何对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进行计算。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依靠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想象是不足以完成相关的任务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对图像进行设定和指引,形象地进行展示,让学生能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记忆,形成自身的记忆点,从而对学生的数学直观思维能力进行训练,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内容。

(二)数形结合思想渗透

数形结合思维也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对此进行锻炼和加强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锻炼和加强。对一些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进行想象,尤其是对平面图形而言,学生自身的空间想象力相对较为有限,需要教师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自身这一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认识不同的数字,这就需要教师能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对此进行渗透。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小木棍在课堂中,通过教师说出不同的数字,学生摆出不同的木棍数量,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内容进行积极学习。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加,学生需准备较多的木棍,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能以五或十为一组,对此进行学习和锻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加强学生的数形结合认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还需要学生能计算时间、距离和路程。对这一方面的知识内容,学生在想象或解题的过程中很难精确地对此进行学习,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问题。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此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中画出相应的路程示意图或时间示意图,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时间和路程速度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对应关系。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加直观地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展示,学生也能更加精确地对不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反应和判断。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和加强自身的代数剖析能力和数学逻辑剖析能力,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思维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得到充分的激发。

(三)使用先进教学手段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微课或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轴对称再认识一”,这不是学生初次接触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对学生而言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对相关的图片进行展示。一个图形中,可能有多个轴对称线,让学生通过一些复杂且对称的图像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深层含义,为下面的图像的平行打下基础。教师在后续也可以通过录制微课的方式,重复性地对这一方面知识行更加深刻的讲解。

录制微课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更加高效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无论是在课前导入学生自学的过程中通过录制微课的方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知识内容,还是在课后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内容进行深度讲解,都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而多媒体设备设施在课堂中也能直观深刻地通过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更好地投入课堂教学的环节,自觉自发地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学习。二者的综合应用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锻炼。

(四)数学语言的训练打造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标识之一就是有数学语言,教师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建立自己完善的数学思维,可以通过数学语言作为学生建立思维基础的工具。数学语言的特点就是准确、有成效、有逻辑。教师通过专业的数学语言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讲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语言的表达相连接。首先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表达上就会变得有逻辑。就比如在教学最基础的乘法计算时,教师首先应该将乘法中各部分的关系列清楚,积=因数×因数。并且让学生在后续进行乘法运算的过程中对计算题进行分类,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更是学生建立数学逻辑思维的关键。数学逻辑思维想要准确地表达出数学逻辑思维,必须要用数学语言进行传递。数学语言不但需要专业,而且非常准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实验教学的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能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让学生能成为时代发展的建设者和助力者。

注:本文为张掖市教育科学2021年度课题“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ZYLX[2021]065)的研究成果。

(宋行军)

作者:牛娟

数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2:

数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是为学生将来学习数学打基础的阶段。小学数学是学生基础教育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但是受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量,就需要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其中数学实验是有效方式之一,数学课堂实验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究有效实现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课堂;数学实验;策略探讨

数学实验教学迎合了做数学的要求,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和综合锻炼的机会,因此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徹底转变以往单调乏味的数学教育模式。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懂得利用一些手边常见的物品和道具完成实验,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最终获取结论。由此可见,数学实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一、设计探究实验,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一个高效的数学实验教学活动,离不开思维性、探究性等特征。因此,教师设计数学探究实验活动时,应以触发学生对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深度思考为出发点,以数学问题、学习任务为支撑,以提升学生数学实验学习品质为目标。通常,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思维切入点,布设数学实验探究课题,让学生在问题任务引领下,有序展开实验活动的探究学习,主动形成更多数学知识相关的思维成果,增强数学学习的能力。

二、结合数学实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学生感觉在学习时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最终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是否愿意学习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如果他们面对的是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结果是将心思和注意力放在了其他的地方,最终影响学习成绩的提升。因此,教师利用数学实验来进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另一方面数学实验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思绪吸引到课堂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丰富数学实验教学的表现方式,保证实验教学有效性

单一的数学实验教学表现形式,往往会让学生们很快失去对数学实验课堂的兴趣,影响学生们对数学学习的内动力。为此,广大数学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巧妙安排实验内容,做到相关实验教学内容的穿插融合,丰富实验教学的表现形式。如可以将数学实验教学划分为三大块:课前体验、课上实操、课下实践。课前体验: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课间时间,让一部分学生进行课前的实验体验,提前感受数学实验的魅力所在。课上实操:课堂上,教师在学生们进行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及时、耐心的指导,促使学生们在实操过程中,发现认知实验规律,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等,达到实践教学大部分目的。课下实践:对于一个新知识的学习,不进行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利用课前体验、课上实操所得到的现有学习成果,在课下进行实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们的全面高质量发展。

四、演示性实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演示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学生自主性实验不同的是,演示性实验的开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整个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整体教学效率的稳定。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学中,平行四边形高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传授学生确定平行四边形高的最准确的方法,教师可以进行演示性实验,让全班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步骤。教师先用尺规作图工具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平行四边形,而后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持续推进,直到直角边触碰到平行四边形某一个边的上顶点,此时将直角边所联系的平行四边形的上顶点和底边之间的距离用虚线表示出来,这就是整个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教师完成了演示性实验教学,而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教学动作也必然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高究竟从何而来。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建议学生在观看整个演示性实验后自主操作一番,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五、知识联系生活,课堂超越课本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同时又具有很强现实实在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培养能够自主进行数学思考与学习,且具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未来发展,教师需要设置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数学实验,更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减少学生学习数学时常常伴随着的抗拒心态。在学习加减法的几个教学周内,每周末教师都会布置相关实验作业。学习一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求学生周末回家与家长一同去买菜或者购物,尝试在一百以内买到最实惠且最能满足需求的物品,做好记录,下一周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第二周要求学生每日回家与家长沟通,记录一周内家庭在“吃”上的开销,制作成表格,第三周上交。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之美和数学的实用性,将“应用题”的语境实体化,让学生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更好理解代数的形式。也利于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学习,将家长纳入教学体系中,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优化课后评价

结合建构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可知,学生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基于此,教师要能够动态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得知在之后的教学中将重点放置于何处。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预习环节,在学习平台上上传预习导学单,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要回答导学单中的问题,并提交给后台。经过大数据分析后,能够清楚表明其中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是什么,基于此即可对实际教学的设计内容加以优化。同时每个学生在上传后,其做题记录已经存储于后台,教师可随时调取信息,通过比对其在阶段性学习中的表现形成分析报告,实现精准教学。除此以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阶段性测验中学生做错的题目,确定其集中于哪些知识点、错题的数量、比重和可能原因,基于此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发展的进程有所了解。

数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的内容,结合新颖的教学设计,合理构建实验教学课堂,通过实验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并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拓展自己的数学思考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这样对于提高小学数学实验有效性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晓梅.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模式构建[J].小学教学参考,2019(8):50-51.

[2] 吴迪.认识数学实验价值经历数学实验过程[J].小学教学研究,2019(6):39-42.

作者:黄静

数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3:

数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在数学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不断丰富数学知识储备,同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技能,提高思维逻辑能力。教师应合理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小学数学学习环境,以直观的方式展现数学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在参与实验学习时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数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实验;小学数学课堂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

(Pannan Primary School, Zhangdian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LI Guomin

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要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转变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合理地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小学生通过简便的实验操作灵活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问题时懂得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通过运用数学实验的教学方式,积极培养学生思维逻辑以及数学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运用数学实验教学具备的意义

(一)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投入数学学习当中,并有效保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小学生处于活动好动的年纪,在学习过程中自控能力比较差,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针对这些情况,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则会直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对教师有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操作,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并满足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这样在自主实验过程中,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有效保障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能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要引导小学生不断提升迁移能力,使其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合理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熟练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并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学实验活动,能够给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求异创新、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开展“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实验教学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有利于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自主操作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可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规律通常是感知表象以后了解概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并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感知数学知识,并积极探究事物的本质,形成系统性的数学知识概念。例如,在学习平行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容积、体积、总棱长等数学知识时,教师通过数学实验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二、探究数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措施

(一)教师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为了确保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数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深入开展数学实验教学调研工作,注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工作。教师应自主地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数学实验活动,通过自主搜索更多数学实验教学方法,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从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灵活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通过研究数学实验课题,数学教师能够深刻体会应用数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能够更好地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深刻认知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作用,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灵活的应用。

(二)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时,需要给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以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实现应用数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数学加减法以后,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社会实践问题,应要求学生记录和家长去商场或超市等购物以及找零的过程,让学生留心观察,并在购物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计算应付给收银员多少钱和找回来多少钱。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数学实验教学模式,能够将一些抽象性的数学知识以更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加强抽象性数学概念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积极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引导学生共同开展学具制作

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组织学生开展学具制作活动,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工具包含了:圆面、正方体、钟面、圆锥、长方体以及圆柱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包装盒制作正方体以及长方体;采用圆规制作圆面和钟面;通过水杯代替圆柱。通过这些方式组织学生共同制作,可以实际满足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并积极开展数学实验器材制作活动。采用身邊的物品制作数学教具,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实现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并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更多的活力。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为了确保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性格特征等,合理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导致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存在着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活动时,应通过猜想、共同实验以及验证等多个实践过程,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活动,可以实际满足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要求,有利于创新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引导小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魏良田.探究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

(责任编辑  李  芳)

作者:李国敏

上一篇:化学情景教学论文下一篇:煤炭生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