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数学教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形式。那么课堂提问的恰当与否,是关系到数学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提问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堂提问数学教学论文 篇1:

浅谈课堂提问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最直接的交流。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效改善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由浅入深,步步诱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   作用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经常被教师所采用,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信息和情感的交流,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在上课之前设计好所提的问题

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准备数学的内容,包括在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某个问题对这节教学有什么作用,问题的提出要有利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通过由浅入深、步步诱导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课堂提问在数学课的讲授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函数式:y=x2+4x-2、y=x2+2x+1、y=x2+2x+2,然后让学生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接着又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计算这三个方程式的根的判别式的情况。这节课我只是通过这三个函数式及其图像的情况,把二次函数和二次方程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在设置问题时,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进行计算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逐步得出结论,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也让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现过程,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二、课堂提问不仅要有针对性,还要注重课堂效果

(一)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程度各不相同,教师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面对一些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教师可设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下去;而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使他们通过讨论可以得出结论,能起到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力的作用;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度要相对大一些,这类学生一般头脑灵活,思维迅速,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在同一堂课上要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提高,这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勇于在实践中尝试使用。

(二)课堂提问重在效果

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实际上并不只是一个问题的简单的问和答,而是问题后面的内容知识点,是问题外的一些寓意,这是需要学生去理解和掌握的。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只是把教师的问题看成一个单纯的问题,那他所学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点,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提问重在效果,课堂提问只是一个引子,要由此引出这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例如,在讲授“同底数幂的乘法”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我把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让学生回答: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学生答完后我还特别提出:“如果是多项式时,同学们可以把这个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随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道练习题:(a-b)2×(a-b)3×(b-a)6,很多的学生都把这个练习不仅按要求解答了问题,还把(a-b)和(b-a)底数互为相反数的转化问题回答得非常正确。这个提问看似很简单,就是一句话的一个法则的背诵,实际上是通过课堂提问来复习这个法则,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这个法则的应用。

三、课堂提问要具有艺术性

利用课堂提问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的,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曾提出:“在教学中要把教师讲授与学生積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课堂提问符合这个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这个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的,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艺术性,要让学生在一种似懂非懂、不确定的情形下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或探求未知的知识,或去看书寻求答案,或是去请教同学老师,这是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过程,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课堂提问的目的所在。

课堂提问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问题要具有代表性,能起到以点代面的作用。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教师准备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意外情况,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控制教学的过程,有效地把握和控制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园地。

总的说来,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具有艺术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有效的提问可以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改进课堂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在求疑解惑中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敏.课堂有效提问的误区及其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0(4).

[2]付浩,朱丽敏.一石激起千层浪[J].新课程:教师,2010(1).

作者:张立芝

课堂提问数学教学论文 篇2:

通过课堂提问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课堂提问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形式。那么课堂提问的恰当与否,是关系到数学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无论现在提出多少新式的教学手法,课堂上的“提问”可以说是最古老、最基础并且最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因为在课堂上,通过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和对话,教师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动向。提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现实的经验来看,可能由于一些因素,特别是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往往有效性不够,学生不愿积极回答;或是直接与答案的对错挂钩,学生惧怕回答。因此,如何通过提问,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则需要教师把握好提问的核心要求和实施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核心要求

1.问题明确,重点突出

数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由感性思维迈向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要给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素养基础,在日常的课堂提问时,教师就要注意明确问题的目的,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对经验的掌握情况进行提问,要尽量避免和教学内容、所用教材无关的问题。

2.问题过程要有层次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和教材内容范围的问题,或者问题的深度把握不当,学生就会对问题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影响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听课兴趣。因此,教师在提出较难的问题时,要对问题进行评估,如果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要将问题分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主动学习。在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引进了余数的概念。那余数和什么数有关呢?在讲这个知识点时,很多教师会用实际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来验证关系。比如用小棒摆正方形。通过改变小棒的数量,观察从8根增加到16根,一般都会得出以下数列:

8根:8÷4=2(个)

13根:13÷4=3(个)……1(根)

9根:9÷4=2(个)……1(根)

14根:14÷4=3(个)……2(根)

10根:10÷4=2(个)……2(根)

15根:15÷4=3(个)……3(根)

11根:11÷4=2(个)……3(根)

16根:16÷4=4(个)

12根:12÷4=3(个)

师:大家看余数有什么特点啊?

生:余数都小于4。

师:为什么余数不会是4,或者大于4呢?

生:因为(那样的话)就能再搭一个正方形了。

师:所以余数总是比除数小,对不对?

比起直接通过算式就告诉学生“余数一定小于除数”的结论,通过进一步的问题设置,可以让知识点的导出更加顺理成章,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不过,问题过程的层次化是提问教学的一个难点,它往往需要教师把握课程核心要求、了解学生心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注意力集中能随时应对等。

3.问题要具有创新性

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需要教师营造比较有趣的课堂环境,其中教师的提问就需要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相关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而不做成方形呢?为什么课桌的最上层是方形的平面而不是圆形的呢?这样的问题不但切合学生实际生活,也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

1.构建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

传统意义上来说,一般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角。但是为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该要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角,不但要让学生“敢问”,还要“会问”。但是教学时间有限,因此,教师要在有限的条件内,为学生创造促进沟通的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巧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二年级第四单元“表内乘法”,教材设计了游乐园游玩的场景。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中的三组信息,让学生分组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及进行讨论和相互交流,而教师也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予以鼓励和指导。

2.活用教材内容

新人教版的教材里,设立了“框框语”,有“数学万花筒”“你知道吗?”等,介绍了古代及现代的数学常识、成果,以及最新的数据和资料。如一年级中讲到“购物”时,不仅讲了旧版的人民币,还让学生辨别它们和现用的人民币有何区别;“北京申奥成功”等社会现实也在练习中展现。这一些课外拓展材料要充分利用,教师可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接受学生的提问,再使用信息手段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的答案。这不但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渊源发展,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让老师和学生的思维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提问和探究中开拓眼界。

3.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但是教师也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把握好提问与回答的节奏,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也不要过快地推进上课进程。过多的思维和互动学生也会感到迷茫,找不准课程的重点;教师要在适当的节点对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在总体上保证课堂质量。

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科学有效的提问能帮助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保证提问内容明确、过程有层次性、有创新性和趣味性;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营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注意课堂节奏,活用教材内容,从而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提问有效性的目标,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教师的教学更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1]龚华林.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1).

[2]朱芸.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思维品质[J].学苑教育,2019(7).

编辑 温雪莲

作者:刘鸿

课堂提问数学教学论文 篇3:

把握课堂提问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研究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必备的重要技能。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做到:遵循学情现状,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控制问题数量,让提问具备合理性;抓住提问时机,让提问具备及时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提问;教学质量;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点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智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众多教师一直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效果而努力着。而教师行之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满足以下几点:首先,课堂提问应该遵从学情,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其次,课堂提问应该遵循时间,而不是盲目地随意乱问;再次,课堂提问必须控制好问题的数量,毕竟“题海战术”并不能真正地增进学生的思维,甚至还会制约学生的成长;最后,提问的内容必须与课堂的主题紧密相关。教师把握好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去问、去发现,努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

一、遵循学情现状,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在渗透提问策略期间,教师必须优先考虑全体学生的能力现状,确保问题内容可以被他们接受。此外,班级学生之间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知识掌握得较好,可以回答许多难度较大的问题。但是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薄弱,只能回答相对简单的问题。对此,在遵循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会问”。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教学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但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提问往往抓不住要领,这就需要教师在关键处点拨,教会学生提问,达到使他们会问的目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ABC≌△A′B′C′,若AD、A′D′分别是△ABC和△A′B′C′的中线。求证AD=A′D′。教师讲完这道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若题中的中线改为高线或角平分线,结论是否成立。这样,不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提问的能力。

二、控制问题数量,让提问具备合理性

传统教学信奉“题海战术”,认为学生做得越多、想得越多,掌握的知识就越多,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基础接受能力,以至于常常有学生因为不堪重负而自暴自弃,甚至生出厌学的情绪。真正合理的课堂提问必须严格控制问题的数量,在保证问题精度的同时做到利用几个问题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错在哪里,如何解决,而是让学生围绕一个知识点,通过几个问题的比较、归纳,自己梳理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阶梯式题组实现知识的建构,让每一次的提问“言之有物”,这是提高课堂提问效果和质量的重中之重,不仅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抓住提问时机,让提问具备及时性

在提问期间必须严格控制时机,切忌随意提问、乱提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出现思维闪光的时候,这时进行提问往往可以真正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把握时机,适时提问,这是教师在尝试提问时必须做到的一点。学习数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理”,而这个“理”不是教师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记住,他们就能明白的。它需要借助一个平台,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想方设法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预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从中感悟并理解知識的生成和发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在两副三角板中任选两个三角板拼出一个四边形,并提出下面的问题:1)你可以拼成多少个不同的四边形?2)这些四边形中,有没有平行四边形?能说说你的判断吗?3)现在你还想再进一步做些什么尝试吗?然后教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长两短的四根木条,继续提问:你怎样把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转动这个四边形,改变它的形状,在图形变化过程中,它一直是平行四边形吗?从上述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观察,完成探究活动,体验“发现数学”的快乐,大大增强了思维能力。抓准时机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加及时地了解问题,深入地探究问题的细节,这比“肆无忌惮”地乱问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合理运用提问技巧,善于创设情境,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根据学情的特征合理选择问题,根据课堂的重难点正确设计问题,根据课堂的时间合理安排问题的数量,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及时提问,让课堂提问的价值最大化,让学生在反复的参与和操作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参考文献:

[1]戴家飞.优化课堂问题设计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J].江苏教育,2001(18).

[2]邢成云.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有效追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11).

作者:陈朝杰

上一篇:开放教育校园文化论文下一篇:人文教育医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