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將通过花鼓戏,民间信仰这两个维度来阐释贾平凹《商州》小说中的陕南民俗文化风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篇1:

南昌民歌语言特色及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南昌民歌是南昌地区的人民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所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一种歌曲艺术,这其中不仅包含了特有的语言文化、传唱形式,还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所以,本文从语言特色和民俗文化两个角度出发,探究南昌民歌的特点和价值,从而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南昌民歌;语言特色;民俗文化

引言:南昌民歌属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直观的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所以,对南昌民歌语言特色及民俗文化的研究,可以让人们更深入的了解南昌的历史文化,感受他们世代相传的革命精神。而且,还可以通过对南昌民歌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当地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进一步促进南昌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一、南昌民歌的语言特色

对于民歌而言,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语言上富有地方特色,民歌是一种乡土文化,所以,它的语言更偏向于方言。南昌民歌所传唱的是历史革命时期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和民俗文化,其语言系统与现在的南昌话具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研究南昌民歌的语言特色,能够更清晰的发现南昌话新老派的差异性,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南昌民歌中方言的韵味和含义[1]。

影响歌曲传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歌词是否具有一定的韵律,对于南昌民歌而言,它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含有优美的韵律。南昌民歌使用的是地方方言,这其中有一部分歌曲用方言唱出来押韵,用普通话歌唱也能押韵;而有的歌曲只在方言中押韵,如果用普通话翻译过来则听起来不再那么流畅。比如“六月端阳过,预备割早禾”这句中的“过”和“禾”用方言读是[kuo35]和[uo35],这明显是押韵的,而普通话读的是“[guo55]”和“[he35]”这就是不押韵的,所以有的南昌民歌一定要用方言进行传唱才能体现它的韵味。

富有节奏感是南昌民歌的又一语言特色。节奏是指民歌中词句、段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停顿规律的美感,它是由音色、音高、音量、长度四个元素所决定的。南昌民歌多是以五字句或者七字句为主,每一句都是由三个或者两个字构成一个音部,这些音部之间的停顿就是歌曲的节奏,由于句式较短,所以南昌民歌的节奏变化不是很大,这就更好的增强了歌曲的传唱度。

(一)物质民俗文化

大部分南昌民歌都是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这使得歌曲中蕴含了丰富的物质民俗文化。南昌地区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当地人多以打鱼耕种为生,所以,南昌人会用民歌的形式向人们传授农业耕种的经验,比如《十二月生产》这首民歌就是根据一年中每个月不同的特点,讲述农耕应注意的要点。

南昌地区的水网分布密集,有很多的河流湖泊,比如锦江、赣江等等,这就使得南昌人不仅可以以捕鱼业为生,还能利用便利的水路交通发展经济。赣江作为长江的直流,流经南昌地区,这就使南昌成为了南北水路交通中一个重要枢纽地区,其水运事业非常发达,所以,很多船夫在日夜辛劳的工作中编出了“排工号子”这样的民歌,如《捞木》、《拉排号子》等等,船夫们在“编排、倒梁、拉排”等工序中喊着排工号子,可以借助民歌的节奏使动作更加统一,从而增强工作的效率,并且还能提升他们的凝聚力[2]。

除了生产民俗之外,南昌民歌还包括了饮食文化、出行文化等物质民俗文化,人们可以通过传唱民歌,体会南昌人悠闲的餐饮时光,也能进一步了解当地的交通出行方式。

(二)礼仪民俗文化

在南昌的风俗民歌中,记录了很多有关于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比如,《南昌民俗》、《十绣》等等,人们多是在春节、端午、贺寿、婚嫁等特殊的日子里进行传唱。每到春节,南昌人就会组织舞龙舞狮队伍,一路演一路唱,用民歌的形式给当地人送去祝福,同时,也用民歌祈祷这一年要风调雨顺,平安顺遂。

南昌民歌中的游艺民俗文化多是来自于历史时期走街串巷的商贩,他们为了招揽更多的买者,并向他们推销自己手中的商品,而编撰了民俗歌谣。不要小看这些商人,他们更像是民间的艺人,说学逗唱几种本领几乎样样都行,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售卖货品,还能丰富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的身心更加愉悦。

南昌民歌的礼仪民俗中也包含了爱情元素,爱情是人们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对于南昌人而言,他们有着哭嫁的习俗,所以“哭嫁歌”就成为了当地民俗与民歌相结合的代表,人们用民歌的方式表达了出嫁女儿对父母的不舍之情。

(三)信仰民俗文化

南昌民歌从两个方面表现了民俗信仰文化,第一个就是图腾文化,在原始社会,人们总是将某种动物或者植物当成是百姓的守护神,所以会编撰很多民俗歌曲来歌颂他们,这也正体现了古代时期南昌人对于图腾的崇敬之情[3]。比如,历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龙的化身,所以龙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就非常之高,而南昌人也普遍将龙作为崇敬的图腾,还编撰了如“造起龙头高万丈,造起龙尾凤朝阳”这样的民歌。

第二个是祖先祭拜文化,在南昌民歌中有一首《寡妇歌》,歌词中所提到的“朝仙”就是指在西山万寿宫进香。这样的民歌不是很多,但仍然能够体现出南昌人丰富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南昌民歌进行语言和风俗方面的探索与了解,可以让人们真切的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歌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它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我们都可以從流传至今的民歌中找到历史的印记,并将此作为特色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何凡.浅谈豫章文化——南昌的民俗艺术研究[J].美术文献,2018(11):142-143.

[2]熊焱,胡菲,赵昕.音乐人类学维度下的南昌民谣音乐特征与文化属性的研究[J].牡丹,2018(24):86-88.

[3]熊焱.南昌传统民谣艺术的特色与文化价值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3):40-41.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梅那

作者:梅那

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篇2:

贾平凹《商州》中的陕南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本文將通过花鼓戏,民间信仰这两个维度来阐释贾平凹《商州》小说中的陕南民俗文化风貌。基于相关民俗信息的整合与文本细读,重点分析这两类民俗在《商州》故事情节与人物关系发展上的关键作用,进而发掘贾平凹小说中陕南民俗文化元素运用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认识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中传承的必要性与重塑民俗文化的使命感,把政策扶持与网络新媒体技术相结合来拯救逐渐被边缘化的稀缺民俗资源。

关键词:《商州》;花鼓戏;民间信仰

商州地理位置独特,“商洛民俗具有南北过渡、交融共生的总体特征, 表现出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秦风楚韵共同呈现的民俗文化生态。”1在贾平凹的诸多小说作品中,陕南民俗文化特征明显,并且成为贾平凹小说的一大亮点。尤以《商州》这部作品为例:小说中诸多民俗元素的出现不仅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关系的深化穿针引线,也凸显了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在《商州》这部作品当中,花鼓戏和民间信仰习俗颇具特色,深刻地反映了以商洛为代表的陕南地域的风土人情。

“贾平凹自步入文坛以来,一直关注戏曲,思考戏曲,并将吸收与借鉴陕西地方戏曲为文化使命,他向戏曲内蕴与意境的自觉“皈依”,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形式与艺术境界。”2本文试图进一步研究《商州》作品当中以花鼓戏为典型的民间表演艺术特征,并分析此民俗在故事情节曲折变化与人物命运波折上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文本与陕南民俗文化的关系角度归纳整理《商州》中涉及的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及特点,梳理民俗文化发展脉络,形成对陕南民俗文化的整体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价值以及面临的生存危机。

一、《商州》中的陕南民俗及其特征

(一)花鼓戏

在《商州》的整个文本当中,花鼓戏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是最能够代表陕南民俗的民间表演艺术之一。商洛地区是陕南花鼓戏的重镇,其风格特征明显。“商洛花鼓戏是商洛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 它是两湖花鼓戏与商洛民间艺术相融合而形成的, 与两湖花鼓戏有明显的历史渊源关系。“据镇安、山阳艺人相传, 商洛花鼓始源于湖南, 上传湖北, 南由汉水传至安康、汉中一带;北由丹江传到丹凤、商县、洛南一带, 进而传入关中。”花鼓戏从两湖地区来到商洛之后, 吸收了商洛本地的山歌、民歌等民间艺术的滋养, 最终形成了商洛花鼓戏。”由此可见,商洛花鼓戏是通过本土民歌与外来艺术融合发展而成,在整个陕南地区独树一帜。

小说的第一单元,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分别出现了《十爱姐》、《叹春季》等花鼓戏曲目。我将从以下三首曲目入手,简要分析花鼓戏的特征。

《十爱姐》(节选)

一爱姐好人才,

十人见了九人爱。

姐呀,

哑巴见了也把口开。

二爱姐好头发,

梳子梳来篦子刮。

姐呀,

梳个盘龙插金花。

三爱姐好嫩脸,

白粉搽来胭脂点。

姐呀,

不点胭脂也好看。

四爱姐好白手,

红溜戒箍明幽幽。

姐呀,

十指尖尖白指头。

五爱姐好身段,

不高不低脚生烟。

姐呀,

走起路来真好看

……

花鼓调

郎在山上锄禾秧,

妹在家中织嫁裳,

我爹我娘心肠狠呀,

我进他张家不久长!

前脚进门死他的爹,

后脚进门死他的娘,

小叔子砍柴摔下坡呀,

小姑子挑水滚长江!

他一家大小全死光,

在与我郎来拜花堂,

后院里有一棵苦李子树呀,

未曾开花你先尝!

《叹春季》(节选)

叹春季,抛奴家,正月呦节呦,

想夫婿远在外,将奴哎撇哟。

撇奴家,正月二月和三月,

奴有苦处对谁说……

1.由以上举例的三首来看,《商州》中的花鼓戏主要集中于描写男女情爱,且每个曲目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性。在上述花鼓调中,记述了一位女子婚后的生活境况,似在为自己的生活自述苦楚。由于花鼓调的独特艺术形式,使得普通百姓在田间地头劳动之余便有抒发情感的冲动。文本中花鼓戏的故事来源主要是人们的情感琐事。商洛花鼓戏与其他地区的花鼓戏一样, 反映的题材都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相关, 表现的是每家每户都要面对的问题, 农民从中既可以得到娱乐, 也可以受到启发教育。3

2.从整个曲词来看,有押韵对仗的显著特征。例如《十爱姐》中整首曲子从一爱姐一直到十爱姐,排列整齐有序;每段内容类似且对仗工整,一、二、四句尾字押韵,且一、四句尾字押仄声韵。节选部分出现的五爱姐分别押“[ai]、[a]、[an]、[ou]”这四类韵,在花鼓调中同样出现这样的特征。这种押韵对仗的形式不仅扩大了花鼓戏在民间的流传范围和影响力,而且提高了花鼓戏与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结合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花鼓戏的创作看似口耳相传、通俗质朴,但对字句的斟酌也十分讲究。

3.商洛花鼓音乐主要由“筒子”“八岔”“小调”三种不同腔调组成。它们不仅各自包含有多种曲调,而且还独立使用,互不掺和,形成各自的音乐特点与风格。一般而言,商洛、商南、丹凤等地多使用“筒子”腔调,而镇安、柞水一带则多使用“小调”的腔调。4演唱时,无固定的词格,多用虚词“啊”“唉”“咹”“唉”等衬词来发声。“哀子”也称为“叫板”,一般用于表现伤感、悲哀的情绪,多行腔于其他曲调之间。由于它没有唱词,也没有规整的结构,所以被人们看成是“半个调”。5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花鼓调和《叹春季》都属于“筒子”这一范畴。首先在情感表现上多是哀情仇怨,其次多出现“呦”“呀”等语气词。正好印证了文献中的观点。

除上述特征之外,《商州》中的花鼓戲与皮影艺术相关系紧密。在文本的第六单元:“六月六日,龟子班从漫川往西……他们已经不仅仅那么小打小闹,唱些孝歌、花鼓、四季调、喜盈门,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唱内容不同的本戏,一个人同时扮几个角色往下唱,其实就同一个小型剧团似的。”6花鼓戏与皮影艺术结合并成为皮影戏的重要表现形式,丰富并发展了传统的花鼓戏。为适应形势需要,商洛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立“商洛剧院”,进行售票演出,使得花鼓戏表演逐渐正规化,系统化。由此,商洛花鼓戏的规模空前,演出时长也由几十分钟增加到了两三个小时,形式多变,更具有感染力。7

(二)民间信仰

民俗疗法:民俗疗法类似于人们经常提到的“偏方”,偏方的使用往往因时因而变。作为一种“土方子”存在,有些流传至今并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有些则有一定的危险性,值得怀疑。《商州》中也出现了一些偏方,列举如下:

养蛇配药:首先,白蛇为福禄之神,山墙“吉”孔中出现白蛇,需全家磕头;白蛇进屋,冬不冷,夏不热,年添岁月人添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祥瑞之兆)再者,中医的秘方蛇药,需取蛇毒、取蛇胆、取蛇皮,服用即可医治蛇毒。然而,如果直接将蛇胆汁与蛇皮涂抹于伤口处,实际上没有直接效果。墨西哥人曾将蜥蜴皮和蛇胆汁涂抹于伤口处,蛇毒扩散至全身的速度大幅度下降,危险性就降低了。但这种民俗疗法的好处实在有限,如果处理不妥,甚至会丧命。8因而,《商州》中养蛇配药的方式主要是提取蛇身上的有益成分入药,在中药当中所有体现。

商芝:在《商州》中提到兴办商芝加工厂,发展商品经济,商芝立下了汗马功劳。商芝属于蕨类,分布于陕西商洛各地,因丹凤县商山而得名。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又叫鸡爪、拳芽,是一种含有异香、营养极为丰富的野生名菜。其根含丰富的淀粉,是口味独特的冲服剂,具有去热利水之功能。商芝和"商山四皓"有着奇缘。秦代"四皓"吴实、周术、唐秉、崔广四位掌管朝廷史事书籍的博士官,见秦政暴虐,焚书坑儒",他们怀着"非义不动"、洁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情志,同来商山隐居,"岩居穴出",以商芝充饥。9因而,商芝不仅与文人墨客关系紧密,也成为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其去热利水的功能增加了它的医用价值。

二、陕南民俗与《商州》文本的关系

除了第一部分具体介绍的民俗之外,《商州》中还出现了民间传说,民间刺绣艺术等种类丰富、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贾平凹穿插使用这些民俗元素,为整部小说在谋篇布局、故事发展与人物命运波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根据花鼓戏在小说中出现的具体位置可以看出,花鼓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已经彻底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往往感怀而发,脱口而出。例如文中提到:麻子扯着破锣嗓子唱起花鼓了;秃子心中暗恋珍子,在众人玩笑中唱起了《十爱姐》……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整个故事的中心人物之一珍子,她是剧团中的头号人物,她的一生也因为剧团让她在当地小有名气,引来众多爱慕者的追求。但出身和姣好的容貌受到人们的嫉妒和谩骂。从秃子和刘成的矛盾纠葛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另外因为与刘成的爱情不被世俗所接受,珍子被剧团开除,人物命运在走下坡路的同时,整部小说的矛盾纠纷却因此推向了高潮,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珍子的命运因戏而起,也因戏而终,最终落得让人惋惜的结局。同时从侧面反映出民间艺术在现代发展逐步走向正规化的同时,增加了农村地区人们生活的物质来源。剧团的成立与发展不仅扩大了民间艺术的影响力,也促进了商洛当地的经济发展。

谈到民俗疗法和民间传说,在文本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谋篇布局上。《商州》这部小说共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介绍了以武关、山阳、达坪、照川坪等商洛各地区。贾平凹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在每单元的第一部分加入民间传说及民俗信仰等元素渲染当地与众不同的地域氛围。给我印象最深的在第三单元,提到了“吴氏烈女”的传说故事,为读者介绍外柔内刚、独具风韵的山阳女子形象,强调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重要性,因而提及小说中有位民俗学家的评论:“若论陕西男子,当然是在绥德,但论女子,米脂虽好,却比山阳少了一层气质。”包括出现的不同地域的民俗疗法,给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商州世界。

整部小说的行文可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刘成和珍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商洛农村地区的社会风貌;另一条则是从地理、人文、风俗等角度全面的介绍了商州各地区历史来源及发展现状,有商洛“百科全书”的意味。

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与分析,陕南民俗元素在文本中运用不胜枚举,并且承担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加强人物关系与行文结构的重要任务。贾平凹的《商州》之所以称之为“商州”,正是因为这些民俗的穿插使用,给小说打上了陕南地区的烙印,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三、民俗在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与价值

从《商州》小说中的民俗放眼整个民俗文化领域,笔者认为民俗在现代社会中处于两难的“尴尬”地位。一方面由于当今信息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很多民俗虽在发掘中得以创新利用,但仍然受到同质化、边缘化的危机,一些民俗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但另一方面,民俗的存在总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承认且尊重这一事实,保护并且利用好稀缺民俗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

我国拥有民俗资源成长的丰饶土壤,形成不同风格的民俗文化。然而经济发展与知名度高的地区往往民俗影响力大,传播范围广,以致于一些同种类的民俗资源被同质化和取代,面临着生存危机。例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剪纸艺术,在我国分为极大派系,而事实上人们关注度高的仅仅局限在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上,若非刻意宣传和介绍,人们心目当中的所认知的剪纸并无太多区别。在《“互联网+”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一文中提到:“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营造和催生出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民俗。这种新民俗以传统民俗为根基、以网络技术为载体,通过网络科技体现人们新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内容,从而创造出新时代网络民俗文化形式,它们具有独特社会功能,使传统民俗礼仪借助网络媒体实现转型。”充分利用好这一新兴模式能够让稀缺民俗资源重现生机,提高同类民俗之间的辨识度,更好地保护并传承民俗文化。

再者,针对当前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利用好民俗资源不失为一计良策。在《商州》中花鼓戏与皮影艺术剧团的成立,可以说为商洛当地民众收入多了一条渠道。在现实生活当中,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民俗资源作为精神文化产业,不仅能够盘活农村经济,也能唤醒民俗文化,发挥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但同时应当警惕在“互联网+民俗”新型模式推出之后,民俗应当保留原汁原味的内容和体验,而非被创新技术彻底改变甚至是丢掉了传统的基因。因而,稀缺民俗资源更值得被关注和利用。

总结

通过对贾平凹《商州》小说的文本细读以及相关陕南民俗文化的搜集整理,发现了以商州为代表的陕南民俗文化特质;体会到民俗资源运用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因而,贾平凹通过对陕南地域民俗文化书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使得《商州》并非止步于文本内容剖析与审美研究上,建立了文学与民俗学的跨学科聯系;把民俗文化融入小说故事发展当中,不仅提升了文本的创作品格,而且扩大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与受众面,有利于陕南民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所以,本文认为《商州》这部作品可以成为陕南民俗文化探究的重要参考,便于读者进一步对比民俗文化在当下与八十年代的发展现状,从而思考民俗文化在当今时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再创造的价值。总之,保护并理性对待民俗文化是我们应坚守的基本准则。

参考文献

[1]王思怀.《商洛民俗文化区域特征》[J].商洛学院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所,2010年.

[2]黄大军.《贾平凹创作中的地方戏曲元素探寻》[J].中华论坛,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2019年.

[3]张文诺.《商洛花鼓戏的文化人类学阐释》[N].安康学院学报,商洛学院人文学院,2019,31(03),6-11.

[4]卢俊丹.《商洛花鼓音乐特点刍议》[J].当代戏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20,(05),74-76.

[5]王靓颖.《商洛花鼓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5月,第20页.

[6]牟威.《“互联网+”促进民俗文化活态化[J].人民论坛,2018年7月20日.

[7]王靓颖.《商洛花鼓戏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9.5,第20页.

作者简介:

王新睿(1998-),女,汉族,陕西旬阳人,西北大学,本科生学历,汉语言文学专业。

基金项目: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21034

作者:王新睿

民俗文化研究论文 篇3:

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

摘 要:原生态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拉特民歌作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着乌拉特民族特有的精神生活风貌,谱写着特有的民俗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显现。本人试图通过挖掘和分析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即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生活民俗,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和发展民歌文化研究领域。

关键词:乌拉特 民歌 民俗 事象

一、“民俗”及其分类

清朝时期薛福成在《创开中国铁路议疏》有云:“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管子·正世》中:“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民俗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规范人民,是一种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关于民俗的分类,20世纪上半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纲目式的,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一种是平列式,按照材料的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并列关系。英国的班恩女士(C.S.Burne)在 《民俗学手册》中大致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法国山狄夫在其 《民俗学概论》中提出了另一个三分法:1.物质生活2.精神生活3.社会生活,便于突出民俗事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民俗分类框架的系统性。另一种分类是平列式,如瑞士的霍夫曼-克莱耶(Hoffmann-Krayer)在他的《民俗学文献录》中把民俗分为乡村、建筑物、用具、象征物等18 类。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和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么,我们就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三大类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本文就照此分类深入挖掘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

民俗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记载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所提及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各诸侯的民间诗歌,是周代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风民俗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蒙古族的民歌、乌拉特民歌所体现的是浓郁的草原文化,并由此折射出草原儿女的民族文化心理,对于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意义。

三、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乌拉特民歌主要流行在幕那山(乌拉山)周围,包括包头境内的蒙古族居住区、牧区,乌拉特中旗蒙古族居住区、牧区,乌拉特后旗蒙古族居住区。这些民歌风格虽各不相同,它主要受近邻鄂尔多斯民歌和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而唱腔有所不同,由此体现的民风民俗是怎样的?下文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

(一)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感的、有形的、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等文化传承。乌拉特民歌中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方面尤为突出。

1. 生产民俗

乌拉特草原是产生乌拉特原生态民歌的摇篮和沃土。在这片草原上几百年的繁衍生息中产生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民歌,然而,这些民歌成了民族文化的奇葩,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乌拉特人在过去三百多年间的生产方式是游牧、半农半牧区、畜牧等生产生活方式,目前主要生产方式为畜牧生活。这些生产生活方式在民歌中有所描述:《乌拉特民歌集(二)》中有“挤奶姑娘”“巴音哈太的牧民”“草原牧羊人”“模范牧羊人”“广阔的草原”“牧马人的自豪”“乌拉特故乡”“牧马人的自豪”等。如:“挤奶姑娘”中描述了挤奶姑娘把鲜奶“德吉”撒向天;“巴音哈太的牧民”中讲述了巴音哈太的牧民干劲儿十足,科学牧羊夺丰收;“草原牧羊人”中描绘了牛羊群漫山遍野地撒欢的场景。

2. 饮食民俗

乌拉特人的主要饮食有白食、奶茶、手把肉、马奶酒等。白食,蒙古语译为查干伊德,主要指奶食品,如牛奶、酸奶、奶酪、奶豆腐、奶油、奶皮子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历来备受欢迎,是招待宾客的主要食物之一。正如乌拉特民歌《相聚蒙餐》中喝着奶茶,吃着手把肉。敬酒时,在庄重的场合,先做“萨礼”,然后唱、接、饮,并俯首敬奉。《放羊背歌》是一首蒙古族婚宴上放羊背时唱的歌曲。这道程序和礼节是蒙古族婚宴的最高待遇。在放羊背歌声中主持人咏颂放羊背颂歌。然后热气腾腾的羊肉作为“德吉”来品尝,意味着有缘相聚。各种版本的《祝酒歌》亦是如此,表达并体现出乌拉特蒙古人热情好客的礼节和习俗。

(二)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指在物質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及民间艺术等。“长生天”是蒙古民族的最高天神,即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angri,蒙古语是Mongke Tangri,读作“腾格里”)。因蒙古人以“苍天”(苍穹)为永恒神,故谓“长生天”。2017年9月由刘利华编著的历史小说《长生天》出版。这部小说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史诗性巨著,折射出蒙古人独特的精神生活面貌。蒙古人早期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逐步取代了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乌拉特民族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部落,生产生活中无不体现着这一民族信仰。乌拉特民歌作为乌拉特蒙古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并体现着这一民族信仰。《乌拉特民歌集(二)》中选录乌拉特民歌254首,其中宗教颂歌就有28%。如《八狮香坛》:“八狮香坛上,供奉着佛 ,佛祖保佑我们,四季平安。”《尊贵的佛道》:“以哲丰大寺的形状,建造完成的塔尔寺,将那完美的如意宝,当作珍贵物来祭祀。”这些歌曲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形成了乌拉特民歌的特色和亮点。又如《无比尊贵的达赖喇嘛》《圣洁四德》《金刚佛贤人》《上尊释迦》等充满着浓郁的佛香佛光。

(三)社会民俗

乌拉特部落历时三百余年,始终以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和接纳并融入社会,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和追求,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婚庆礼节上。凡是庄重的场合唱诗歌,以三首歌曲开头是乌拉特的习惯,以三盅敬酒是地方特点。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上,开头歌曲就是著名的《三福》长调,是酒席宴会的第一组歌曲。中间有《放羊背歌》,这是蒙古族婚宴的最高礼节和待遇。在放羊背歌声中主持人咏颂放羊背颂歌,然后热气腾腾的羊肉呈上来献给尊贵的长者,作为“德吉”来品尝。象征着婚姻男女有缘相聚,祝福他们拥有美好生活。《阿拉腾杭盖》诗歌是酒席上结尾的歌曲,只要唱了这首歌曲那就说明必须散席了。“祝福”“平安”“吉祥”“如意”“洪福”等词汇遍及乌拉特民歌中,充分体现出乌拉特蒙古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乌拉特人也紧跟时代发展,用歌唱的形式表达着大好生活,如《乌拉特民歌集(二)》中选录乌拉特新民歌100余首,反映出新时代乌拉特人的新目标、新追求。在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多远文化的交汇共荣下,乌拉特蒙古族以其淳朴、善良、真诚继续书写和讴歌时代乐章!

参考文献:

[1] 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 张小飞.论乌拉特民歌中的文化阐释——以希鲁格哆为例[J].黄河之声,2019(5).

[3] 张雁.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2).

[4] 喻林,刘艳.皖西民歌中的物质民俗事象考察[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9).

[5]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 王亮.洞庭湖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与旅游经济开发[J].北极光,2019(4).

[7] 赵文霞.关于江西民歌中的乡土民俗文化探析[J].北极光,2019(12).

[8] 田润娜.内蒙古西部民歌中方言民俗詞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研究——以羊肚子手巾、牛鼻鼻鞋、仰衬为例[J].汉字文化,2020(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TXY201724

作 者: 赵红花,河套学院副教授,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作者:赵红花

上一篇:高职数学建模论文下一篇:麻醉护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