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力学教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力学是高中物理的教学难点,其教学内容复杂繁多,内容相对较抽象,再加上教学越来越简单,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本文就以如何加强高中力学教学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力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理力学教学论文 篇1:

基于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物理学科在初中所有学科中有其特殊性,物理学科的自然学科属性让人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物理现象,并随时接触物理现象。生活中的物理是探究学习的天堂,如初中物理中的光、力学、电磁和电等,从实验的角度上讲,难度都不算大,且物理现象的实现本身带给人的神秘感和满足感让物理学科从一开始就对学生有无穷的吸引力。然而探究式的学习,尤其是力学教学的探究式教学不能仅仅以神秘感和满足感来进行工作,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新时代教学环境变化带给教师的巨大变化要求其在打破过去瓶瓶罐罐的同时,必须要建立新的有效的规则和模式。基于此,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展开研究,从其现状、影响、措施等方面进行科学的总结。

关键词:初中物理;力学教学;探究式教学

目前,探究式教學的模式在许多中学风生水起,那么,什么是探究式教学呢?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依靠老师的指导,以自主、探究、合作等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强调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情感与道德品质的培养。由此我们可知力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就是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基于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为目标的合作与自主学习模式,并在其间穿插思想与道德品质的教育培养[1]。

一、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现状及其实施的影响

1.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现状

教学改革的推进对于物理学来讲,是一个福音,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物理学课堂,使探究式教学的模式得以持续推行下去,坚持至今。但是,由于教育改革时间不长,人们的教育思维尚未完全转变,大家都处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摸索期,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在观念完全转变、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把握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一些不彻底、不敢放手的问题。

2.初中物理力学教学实施的影响

我们在力学教学方式上展开了探索,主要是力学教学上,相关问题比较简单,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难度较小,容易控制和把握,很适合展开探究式教学方法。经过我们的不断总结和摸索,探究式教学取得了初步成功,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由上下之间的关系成为合作关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氛围更和谐了,学习成绩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总体上对教学是十分有利的[2]。

二、初中物理力学探究式教学的措施

1.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活力

在初中教学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高,课程气氛沉闷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里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当然,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绝对主导地位的,我们在较长时间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相同资质的学生分配在两个不同的班级中,因为教师的不同而导致两个班教学氛围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情况并不少见,当然,课堂的组成部分中,学生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和学生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努力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营造新的课堂氛围,建立学习小组是体制机制上的首要要求,因此我们应当综合考虑班级学生资源的配置,本着“自愿+合理分配”的原则,确保组与组之间实力大体相当,保证在竞争与合作中的公平性原则,建立好学习小组后,我们会对小组进行评分制度的建立,确保每节、每周、每月的课程结尾后,都要进行一次分数总评,在课堂上以提问问题、主动表现、发现错误、奇思妙想等作为评分选项,与此同时还应该将组与组之间的和谐竞争与公平竞争纳入考评体系,强调在道德基础上的学习和竞争,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下面,我们就通过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展现一下我们的小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的案例[3]。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探究式教学的第一次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前,我们召集班里的学习尖子和各个学习小组内的骨干成员开会,要求他们积极发言,为带动课堂气氛做贡献。随后在课堂上我们向学生宣读了这项题目:有一个质量是2KG的平地水桶底面积是800cm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50cm深,体积是45dm3的水。晓萍(化名)同学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但是没有提起来。如果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晓萍同学提水桶的力为多少?我们要各组推举人选上台画图做题,没有人上台的小组则会被扣分,我们会对各组表现情况各自进行评分,评分的差异激起了各组的好胜心,课堂气氛的活跃局面很快就打开了。

2.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被教师的主体地位所取代,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被长期压制,这样的压制导致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个性看法,不敢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许多对学习有益的好点子被埋没,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我们的探究学习同样也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如何营造活跃气氛,但是仅仅有活跃气氛是不够的,那依然是教师主导地位下的活跃。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群策群力地解决学习探究问题,有许多方法可供选择,分别从课前、课堂、课后考虑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因素。在课前预习阶段,我们通过预习思维导图、课前导学问题、预习作业布置等手段,全部由学生自己画、自己想、自己提,在作业问题上,我们布置弹性作业模式,让学生有自己选择作业量的合理空间,课堂讲解过程中,我们先提出学生在预习阶段的问题,然后鼓励小组合作,让他们思考问题出在哪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点拨,同样的,课后复习阶段更应该发挥小组作用,让学生自己制定计划,找短板,补弱项,最终将所有的阶段全部纳入班级考核评分体系中。以保证班级节奏可以被有效控制,此时的教师已经变成了核心,而不是主体[4]。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力学部分的“重力”一节中,我们要求学生围绕他们所理解的课本重点,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在课本预习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我们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重力实验,可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演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保证学生围绕重力教学的合理空间进行学习并纠正他们的知识性错误,而不否认他们的任何问题和任何想法。课堂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是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学习上更加乐观向上。

3.创新教学方式,改变课堂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紧紧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纯粹的课本知识为全部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死板的且片面的。众所周知,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搭载的教学目的,不仅仅体现在教,还体现在育,不仅仅体现在书本知识,还体现在课外知识的延展,因此,除了活跃课堂氛围和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还要增加课堂中更多的流动因素,比如,实验室进课堂,我们在每节新的课程开始后,可以由教师准备材料,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因为力学部分的实验并不复杂。我们还可以让专家学者“进课堂”,发挥多媒体远程教学模式,通过远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在课堂上无法见到和解释的东西,比如,让学生了解“斜塔”的力学原理在哪里。在不脱离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加强对知识的深刻思考[5]。

4.加强实践探究,厚植探究优势

学生自从进入初中以来,压力猛增。升学的压力,题目的难度加大,知识量的增加,更加严格的学校管理环境,让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实践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对于物理学科来讲,没有实践就没有物理探究教学的血液,尤其是在力学部分,我们如何使物体浮在水面上?相同重量和密度的东西在较为宽阔的水域中多大的面积是它浮力的临界点,反重力实验是什么,我们能够实现吗?我们能用弹力实现什么?生活中有哪些动能转换的原理或体现此原理的小物件,我们可以自己做一个吗?弹力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弹力?大气压强在生物、海洋、军事方面有什么用途?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吗?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探究、实践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书本不能帮我们解决,人脑也无法完成这样的空想。因此,只有加强实践,在实践中种下物理探究的种子,让它在未来生根发芽。

5.加强深度学习,发展弹性空间

“深度学习”的概念正在悄悄兴起,它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超越课本,在一定的重难点知识点上展开纵深探索,继而展开学习,此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探索学生的理解限度,促進对相关知识的专业性理解,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思维习惯,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深度培养。在初中物理的力学探究课程中,我们会对特定的学生制定分层作业。其中,深度学习就是我们在分层作业中的一部分。在力学研究方面,尤其是摩擦力、弹力、动能等方面的深度学习,教师向预习过后的学生展示部分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经过这些深度学习探究的方式,学生对力学的理解和探究更加深入了,促进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教学探索时间不长,肯东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会有反复,但是,我们认清了当前教育发展大势,并且愿意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变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辰.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教师,2018,89(3):105-106.

[2]贺惠萍.浅谈初中物理力学教学的几个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7,56(6):124-125.

[3]杨莉萍.初中物理“力学”入门,应从“熟悉”下手:提高初中物理“力学”课堂实效初探[J].中学理科园地,2017,13(3):43-44.

[4]郭昌杰.浅谈兴趣在教学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作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12):204-205.

[5]申立奎.浅析整体分析法在初中物理解题中的广泛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23(1):34-35.

作者:丁国平

物理力学教学论文 篇2:

试论高中物理力学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创新

摘 要:力学是高中物理的教学难点,其教学内容复杂繁多,内容相对较抽象,再加上教学越来越简单,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且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本文就以如何加强高中力学教学进行研究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难点;教学策略;创新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当中,则要求教师能够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能够不断丰富其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而在目前的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当中,仍旧采用的是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使得学生形成了定性思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时,则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改革创新其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难点

在高中物理力学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当中,其中包括了力与场内物体的平衡,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以及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等多部分的内容。而该部分的内容相对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记忆大量的力学公式,同时还要能够通过推理得出具体的结论。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记忆公式的基礎上,能够理解公式的含义,且能够明确各公式之间的联系,并学会运用这些公式。除此之外,在力学当中包含了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力等力的分析,在具体的题目当中,要求学生能够结合题目所给的信息来分析物体所受力,通过相应的计算,得到具体的结论。其中涉及的计算比数学科目的运算更加复杂,涉及单位、进制换算等多方面的内容,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失去兴趣。再加上力学这一部分的内容,理论大于实践,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公式来计算具体的问题,但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导致力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枯燥乏味,使得学生产生了心理恐惧,增加了力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度。

三、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创新

(一) 创设力学教学情境

高中力学这部分内容相对较抽象,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且能够借助相应的物理模型来加深学习的印象,进而在具体应用的过程当中,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有效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于物体直线运动”教学时,就是可以借助传送带,滑块木块模型为学生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传送带问题实质是相对运动问题,相对运动将直接影响摩擦力的方向,弄清楚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同时在传送带问题当中,还常常涉及临界问题,即物体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会出现摩擦力改变的临界状态,具体如何改变,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而在滑块木板模型类的问题中,因为木板常常受到摩擦力的影响,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具体解题的过程当中,可以从速度位移时间等角度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学情境当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清晰的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二) 课堂与实验相结合

在力学这一部分内容教学过程当中,其中涉及了许多力学实验,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需要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且能够利用力学创新实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加强记忆物理公式。在力学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认识。如“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本实验考查的重点是“力作用效果的等效性”“两个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开展相应的物理实验,同时能够结合平衡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将理论和实验充分的结合,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且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利用其身边的学习资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其学习效果。如在“抛体运动”问题中,可以让学生结合其实际生活当中的具体实例,来处理抛体运动中的问题。

(三) 开展课外活动

由于高中力学这一部分教学难度较大,在高考的考查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通过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且能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学习,不断探究,以进一步深化其学习的内容,全面加强力学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定期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成立力学研究小组,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大型的知识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在师生互动中,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力学建模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扩展其知识面,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此外,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检测,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则要加强监管,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力学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课时等多方面客观因素的限制,则要求教师能够高效利用课堂,且能够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够充分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且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教师能够积极的与学生互动,通过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锦然.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探微[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1).

[2]何林娣.略论高中物理力学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创新[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7(6X).

[3]许雪琼.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思路与整体法的运用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8(10).

作者简介:

王秀峰,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汉岔镇中学。

作者:王秀峰

物理力学教学论文 篇3:

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策略解析

摘 要:生活化策略是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重点,以现阶段高中物理力学教学工作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生活化策略引用特点,分析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策略的教学方向和内容,以此构建优质而丰富的高中物理教学环境。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力学知识是物理知识的重点,也是难点。生活化策略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优质教学方案,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由此,在物理力学课堂教学中引用生活化策略,可以为学生学习减少更多的难度,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一、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依旧引用“灌溉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习力学知识,但这种教学形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掌控学习的重点,需要消耗很多时间来完成学习,同时学生依据力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由此,在新课改不断推广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全面分析教材上的力学知识,全面掌控教学要求,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将抽象化的知识逐渐转变成具体化的内容,这样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彩的教学环境,还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感受更多的力学知识。力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内容,对学生未来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构建全面的力学知识系统至关重要。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优化以往的教学形式,通过引用生活案例,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二、在高中物理力學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策略的方案分析

1.培育学生发散性思维,依据理论引导转变为生活案例

力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指导学生通过想象生活案例,培育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在未来将自己学习到的力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摩擦力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阐述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可以选择“马路上结冰可以在冰面上撒一些细沙”和“拉链不好拉的时候,可以在拉链上抹一些石蜡就好拉了”两个内容进行对比研究,前者主要是增加摩擦力,后者是减少摩擦力。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开始对摩擦力有一定认识,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如骑自行车踩刹车也是增加摩擦力的一种形式。通过引用生活案例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优化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拓展自身的视野范围,从而达到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目标。

2.优化生活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参与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要想学生自动参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升实际学习力学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导致很多原本就对物理知识学习没有信心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由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和需求,构建一个全面而丰富的生活化课堂学习环境,突破传统意义上教师主导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了解更多有趣的物理力学知识,改变对物理学科的看法,认识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就算学习理论知识,学生也可以引用生活案例来巩固自己的学习印象,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构建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观点,从而提升实际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3.在物理教学中展现生活元素

与其他学科对比分析,物理理论知识教学更为乏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厌学心理,在上课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由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用更多的生活元素,以此丰富课堂环境,转变教学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中应用多样化的生活元素,设计具备研究意义的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优化自身的理解、研究以及实践操作等技能。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电磁感应相关知识过程中,学习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是教学的重难点,由此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多个小组进行探索,之后结合物理实验来证明判断,最终得到结论。这种教学形式,不但可以引导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观念,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使其在探索中获取更多的力学知识。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方案是新课改中提出的重点教学形式,尤其是对力学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来说,引用生活化策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自身学习的知识引用到生活中,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另一目标。由此,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策略是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冯峰.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6(29):50.

[2]危璨.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0):81.

编辑 鲁翠红

作者:江春耒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企业基层党建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