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15

摘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石狮市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从管理制度、创收载体、增收渠道、联带模式、机制创新、资金保障六大方面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农业科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村级农业科技论文 篇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当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以洛阳市9县(市)2016~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数据为基础,从全市抽取了25个行政村进行村级集体经济抽样调研并选取了孟津县麻屯镇开展全域村级集体经济普查。发现:缺乏启动资金、必要的土地、一定的人力支撑以及村管理不规范、群众积极性不高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凝心聚力坚持联合发展、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输入等五方面提出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既从宏观角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市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律,又在微观层面以行政村为单元展开访谈揭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洛阳市;制约因素;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用地入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补齐农村发展短板,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目前国内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研究宏观层面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等方面,多数以镇或村为研究区,讨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微观层面主要从股份制改造、财务管理、发展模式等角度出发,从某一方面较具体地提出村级集体经济应采取的办法措施。总体来看,现有的关于村级集体经济的研究大多以村镇为案例开展具体定性分析,缺乏广度和定量支撑。

本研究从市域角度基于2016~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数据统计,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和区域差异,宏观上揭示村级集体经济整体特征。从全市抽样调研25个行政村并集中普查一个镇的全部行政村,广泛且深入地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以地市级为研究范围,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结果可初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下辖1个县级市、8个县、6个区,2710个行政村。2019年年末总人口717.02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57%,低于同期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58%)2个百分点。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占45.51%,丘陵占40.73%,平原占13.8%。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境内河渠密布,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

近年来,洛阳市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反复强调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6年下半年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2019年出台了《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并明确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出更高要求。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洛阳市已取得明显成效,大致打造出5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类型。包括:利用资源开发型,因地制宜,利用水面、林地、荒山、荒沟发展特色产业或利用人文景观、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利用资产资本经营型,利用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或土地整治等方式整理出的土地建设厂房或仓库等,采取使用权入股或租赁方式;混合经营型,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合作社或工商企业,采取村村联合或村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实现多元化经营;组织、引导、服务型,创办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产业带动型,利用临近工业园区、矿区、城市周边等优势,创建与之配套的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洛阳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洛阳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截至2019年年底,9县(市)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2295个,占总数的87.5%;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有325个,占总数的12.4%;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只有3个,占总数的0.1%。

由表1可知,9县(市)中多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除宜阳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为72.5%外,其他各县(市)都在80%以上,栾川县更达100%,即所有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在汝阳县、孟津县和新安县占比都在10%以下,分别为5.6%、7%和8.8%。宜阳县和嵩县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相对较多,分别有97个和61个。3个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在嵩县,其余县市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全部清零。

(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2016~2019年,洛阳9县(市)村级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不断提高。2016年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仅有386个,占总数的14.7%,2019年增长到87.5%,4年间尤以2017年到2018年增长最快,从657个增长到1552个,增长速率达136.2%(表2和图1)。

(三)整体特点

1.基本实现村村有收入。2019年,洛阳9县(市)共有行政村2623个,其中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有2620个,占99.9%,基本实现村村有收入。在抽样调查的25个行政村中,96%的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收入最高的是栾川县陶湾镇鱼库村(81.25万元)。在普查的孟津县麻屯镇,25个行政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其中2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最高的为李营村(58万元),最低的为宋岭村(0.8万元)。

2.形成以土地出租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集体经济模式。从形式上看,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不尽相同,土地出租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抽样调研的25个行政村中有土地出租村占比最高,其次是厂房出租和光伏发电,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占比较低。麻屯镇25个村中21个村有土地出租,6个村有厂房出租,1个村有光伏发电扶贫产业,仅有3个村有集体种植 ,1个村有集体养殖。土地、厂房出租是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从比重上看,经营性质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普遍较弱,多数村刚起步,尚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开始有收入的村较少,且一般收入都比较低。

3.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困村强于非贫困村。洛阳9县(市)之间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从统计数据上看(图2),年收入5万元以上村占比较高的前4个县和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占比较低的前4个县都是栾川县、汝阳县、孟津县和新安县,这4个县发展相对较好。宜阳县和嵩县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最低而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占比最高,总体来看发展较弱。洛宁县、伊川县和偃师市处于中游。从抽样调研的25个样本村来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最高的是栾川县,平均为31.68万元,收入最低的为嵩县,平均8.2万元,与统计数据呈现的各县发展水平高低基本一致。

各村之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弱总体呈现出贫困村强于一般村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洛阳市各贫困村较一般村享受到了更多政策优惠,不管是在人力还是资金上都得到了较大帮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人才,贫困村在发展中能得到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和对口帮扶单位的资金与人才输入,在强大的外力推动作用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往往较好。而非贫困村多数只能依托村级现有的资金和村干部队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相对缺乏,发展水平也低于贫困村。

三、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缺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启动和运作资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集体运转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收入渠道相对单一。近几年,我国乡镇的财政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规模依然较小,这也就直接决定了村集体能拿到的来自乡镇拨付的资金数额相对不足。而近些年随着农村各項事业的发展,村集体的事务性支出越来越多,村部整修、道路修复、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等刚性支出大,压缩困难。因此,除去刚性支出能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就少之又少。而资金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缺少资金再好的项目也很难落地实施。

非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普遍弱于贫困村,也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来自外界的资金注入。在抽样调研和普查中发现的绝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只能依靠土地和厂房出租,也与缺乏项目启动和运作资金有关。由此可见,资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程度,资金缺乏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二)缺少可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土地

土地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本应是最容易获得、最充足的资源,然而调研中68%的村反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土地,土地成为限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一是随着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农村可供开发利用的存量土地基本被挖尽。二是国家为保护耕地,近些年对建设用地采取了严格控制,农村也面临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困难。三是土地流转难度大、成本高。农民一方面对土地流转态度谨慎,害怕失去土地不愿意流转;另一方面,地价水涨船高,村集体本就经济实力弱也就无力支付高额租金。

(三)缺乏必要的人力支撑

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影响以及发展机会和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原因,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人才缺乏问题;大量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村中常住劳动力较少。在抽样的25个村中,有的村中劳动力甚至不足100人,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弱病残。

村干部在村中扮演的多是领头羊角色,村干部能力的高低对农村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当前多数村干部素质难以适应农村迫切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村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普遍偏大,50岁以上的村干部占比高达70%,思想观念陈旧,缺少干事创业的闯劲;另一方面,多数村干部难以熟练运用现代化办公设备,且管理运营能力普遍不足,难以达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企业或者是村级合作社中,参与市场经营项目的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至关重要。然而广大农村不仅难以吸引真正有能力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才,而且无法留住与项目相关的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大量人才外流是当下农村面临的严峻问题。村中常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缺乏可用于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虽然各县区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人才,但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政策难到位等问题,导致所需人才还相对不足。

(四)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债务负担重

村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面临的很多问题和矛盾都是由村务管理不规范造成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是村务管理的一部分,村干部普遍反映,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不规范是目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亟待解决。一方面,责任主体不明确,相关负责人不能以集体为中心,更多先考虑个人得失和利益,抱着“我不干有人干”的思想遇事推推拖拖;另一方面,缺乏考核标准,相关责任人进取精神和意识不强,思想懈怠,工作没有精益求精争第一的韧劲,得过且过。此外,村级集体经济还缺乏经常性监督,也直接造成管理上的不规范。

管理乱首先是财务管理乱,直接原因是村内财务制度不健全。抽样村中多数村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很难对村财务进行有效监督和规范,导致在班子换届时仍存在大量糊涂账。村领导班子成员对财务现状了解也不够,甚至专职会计都无法准确弄清村内财务状况。村债务负担重,超过半数的抽样村欠债达几十万元,严重负债也让村无力无暇发展集体经济。

(五)村干部和群众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热情不高

一是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有很多疑惑和顾忌,认为是回头走以前的老路,不合时宜。二是村干部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力量薄弱,缺乏拼搏进取精神,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无能力、无精力。三是农村适龄劳动力多在外务工,少数留在村里的也在附近打工,农忙时可回家种地,对当下靠打工种地创收、多劳多得的生活方式比较满意,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信心、不放心。甚至只愿享受权益、不愿履行义务,只有看到收益才愿参与,且只能接受盈利不能接受损失。有信心的少,没信心的多;愿意参加的少,不愿参加的多;主动积极的少,不闻不问的多。

四、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

不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具有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机会也不尽相同。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人才状况等确定合适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合适的发展,不合适的不发展,实现差异化发展。如城中村持有地产,可依靠门面房出租;偏远地区如栾川县冷水镇南沟村地处钼矿区,可发展与工矿企业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更重要的是人才。不仅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人才,这些人还要有一腔建设农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奉献先于索取,效益先于利益,集体先于个人。此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要充分考虑和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的想法和建议,想发展的发展,不想发展的不发展。总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还要结合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和群众意愿,做到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布局,即要对项目预先进行全方位谋划,从资金和人员配置、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等多方面考虑。避免脑门一热,先干后想,仓促上马,减少因项目夭折导致的资源和资金浪费,切忌挫伤群众热情。

(二)凝心聚力坚持联合发展

多数村集体不管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实力都比较弱,仅依靠自身条件很难发展好村集体经济。各村之间应打破各自为战的困局,走联合发展道路,采取村村联合、村企联合等多种方法抱团发展,集聚发展要素,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对镇域范围内有一定资金的若干村集体,如征地和拆迁补偿资金,或上级统一拨付专项资金,若单独发展集体经濟,由于资金限制往往是小打小闹、捉襟见肘、不成气候,很难形成一定规模,可将各村资金整合起来联合投资共建项目。对产业类型相同的若干村集体,可融合项目,联合成立公司,发展特色产业。如洛宁县上戈镇的苹果种植远近闻名,各村之间可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扩大规模,创新经营方式,延长产业链。

联合发展可积少成多、凝心聚力,解决村集体在单打独斗中面临的发展资金少、产业规模小、发展成本高等现实问题,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集聚效应,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加强教育培训和人才输入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离不开人才建设。提高农村人员素质,首先要加强对本土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其次应开拓思路增加人才输入。

在加强本土现有人员培训上,一是要重视村干部素质的提升。可通过与发达地区建立对口帮扶或专项合作等形式让村干部能够走出去,增长见识,拓宽思路,不局限于固有方式方法,让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多姿多彩。二是要加强对村中青壮年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可与高等职业院校和公司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分享交流等方式提高现有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和理论认识水平。

在增加人才输入上,干部层面可参考对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方法。实践证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农村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领导人的素质和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可对有需要、有必要的村派驻肯想肯干的指导人员,并建立相应的人才晋升激励机制。专业技术人才层面,对与地区发展需要匹配的大学生,可降低招录条件,简化招录手续,吸纳到乡镇一级工作岗位。对能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优秀项目管理人才要给予重用,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具备一定技能的返乡创业人才,要以服务为导向,积极进行引导和帮助。

(四)政府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农村作为资源要素流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需要政府层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才有可能更好发展。一是在土地方面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并逐步探索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要的建设用地整理问题。二是在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对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项目化管理,严格申报审批、资金拨付并提高效率、简化程序。三是在人才方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库,通过个人自荐等方式汇总有意愿有能力投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相关人员,并接受村级对项目和人才需求的申请,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四是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奖励制度,鼓励支持应届大学生、青年干部等到农村历练。并对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优先提拔重用。

(五)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村级财务管理是管好用好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一是要制定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金审批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票证管理制度、集中采购制度等,必要时可由乡镇代管村财务,村账簿、凭证档案由乡村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二是要提高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大财务人才的培养。将文化知识水平高或者有财务工作经验的人选拔出来,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对其进行业务训练和法律法规培训,并组织其到乡镇政府或企业进行实习,提高其实践能力。三是要强化村级财务监管,落实财务公开制度,对资金量大、财务复杂的村可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村级财务进行管理。还应创建以村民为基础的财务民主监督机制,确保村级财务得到群众的有效监督。四是要强化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定期组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由财政局、审计局牵头,对村级财务进行抽查审计,对违法违纪的村级财务问题零容忍,严肃追究问责。

参考文献:

[1]仝志辉,陈淑龙.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和未来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6):15-23.

[2]宋宇,孙雪.建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的阶段性发展与理论总结[J].人文杂志,2019(11):11-18.

[3]张坤.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现状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20(04):4-5.

[4]王海英,屈宝香.基于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的村级集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9):205-213.

[5]马英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4):215-216.

[6]王长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0(04):239-243.

[7]王拥军.如何促进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20(03):6-7.

[8]刘琼,刘文英.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以四川省井研县为例[J].山西农经,2019(09):65-66.

[9]邹玉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几点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2):40-61.

[10]王晓琴.关于对哈拉哈达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农业,2018(05):67.

[11]张雄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思考——基于鄂西南地区X镇的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08-210.

[12]刘战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研究[J].中国商论,2020(05):228-229.

[13]连尧兴.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20(01):161-162.

[14]荆宝珍.浅析农村村级财务管理的問题及对策[J].纳税,2020,14(06):73-74.

[15]李董铿,江宽.农村集体“三资”探索“红黄绿”分级管理[J].农村财务会计,2020(01):38-41.

[16]吕艳.完善村级财物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91-92.

[17]马彩琴,高月林.沿海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J].新农村,2013(03):10-12.

[18]梁红辉,冯宗周.发达地区村级集体经济研究——以中山市南朗镇为例[J].中国发展,2014,14(05):65-68.

[19]李杰.联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4(11):58-59.

(作者系洛阳市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乡村发展研究)

作者:王莹莹

村级农业科技论文 篇2:

乡村振兴战略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

摘 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石狮市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从管理制度、创收载体、增收渠道、联带模式、机制创新、资金保障六大方面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石狮市宝盖镇;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本文索引:蔡树响.<标题>[J].商展经济,2021(23):-115.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3.37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俗语说“穷家难当”“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万万不能”,在地方具体实践中,则体现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资产资源利用不充分、经济收入渠道单一等现象。只有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才能从财力上弥补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缺陷”,才能充分挖掘村集体组织自身“造血”功能,促使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循环。基于此,本文从村级集体经济入手,以石狮市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案例展开研究,通过“强”“弱”村对比,深入分析背后形成的机理,总结经验模式以促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期望能为各级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参考。

为更深层次地了解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本文一方面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结合座谈交流、入户了解、实地访查等形式,向镇级有关部门及村级、社会各界人士等重点对象了解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信息。另一方面查阅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文件规定,为后续思考对策建议提供文件支持。

1 基本情况

石狮市宝盖镇地处石狮市城乡结合部,辖区土地面积26平方千米,現有1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是石狮中心城区向泉州环湾片区拓展的重要区域和新兴城区,蝉联“中国服装辅料服饰名镇”,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第88位。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宝盖镇在壮大集体经济上下足功夫,但全镇1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有的村集体年经济收入已经超百万元,如塘后村、前坑村年收入均超百万元,但有的村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如后宅村、前园村等。据统计,至2018年底,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的薄弱村多达10个,这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各级上级补助和银行利息收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计划相违背,如何改变宝盖镇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如何从自身根本寻找原因?为此,宝盖镇通过挖掘潜力、摸清家底、多种渠道并存等方式,盘活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激活各种潜能要素,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2 工作成效

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从根本上全面消除薄弱村,力争全镇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宝盖镇镇村两级紧扣乡村振兴,解难题、抓项目、促发展,交上了一张漂亮的村级集体经济建设答卷。

2.1 挖潜增效,管好用好村级集体“三资”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与有效利用。针对一些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宝盖镇在全镇范围内持续推进侵占村级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整治,将被侵占或未被利用的资产资源清理出来,将被拖欠的租金追回,确保各村集体“三资”管好用好。在挖掘潜能方面,合理利用清理出来的资产资源,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提供了要素保障,使其得以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塘后村充分利用被清理出来的集体用地,建设停车场等新的创收载体;前坑村将多宗空置地对外招租,引进了电动汽车充电桩、餐饮等业态,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在增效方面,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配置,解决集体资产资源低租金、低效益的问题,促使村级集体经济效益最大化。比如,后垵村通过市场化配置,将菜市场16间店面、52个摊位“化整为零”,捆绑出租,进一步规范菜市场的经营管理,挖掘更大的市场效益。

2.2 借势发力,建好搭好村财创收载体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一村一策”,突出区域统筹,深入挖掘发展优势和潜力,可以说,近两年来宝盖镇村级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成效是显著的。比如,塘后村文化活动中心一期项目、梧园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等相继建成,并完成招租,年收入达204万元;后宅村文化活动中心投建,并在主体未建成时便已完成招租,为集体经济创造了新的创收渠道;苏厝村文化活动中心、坑东村自改项目相继实施前期筹备工作,有望近期收获经济效益;前园村则完成了安置楼商场的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对外招租,10年可为村集体创收697万元,该村同时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直接跨进了“百年村财”行列,年纯经营性收入达114.42万元。

2.3 发挥自身“造血”功能,多种增收渠道并存

村集体资产也是村级集体经济创收的重要部分,摸清家底,制定村级存量资产盘活方案,根据区位优势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开发运作,着力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如前坑村将集体用地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进餐饮行业,带动了周边的服务行业,村集体年纯经济收入达185万元,并于年底将此收益受让于村民,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前园村利用自身优越地理位置,建筑本身又具备多元功能,通过镇资产资源市场化配置,对外成功拍出安置房酒店式公寓,15年租赁权合同总价2226万元。在未来的15年里,前园村年均可创收148万元。随之而来的是安置给村民的店面及公寓也相继开门营业,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商业圈,村民因此获得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得到良性循环。

2.4 推行“强村”带“弱村”,实现共同致富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促进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贫摘帽,探索以强村带弱村的“跨村联带模式”,完成辖区内所有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目标。宝盖镇决定采用由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村出资共同投资塘后村农贸市场项目,共同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如石狮市宝盖开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公司)负责牵头统筹各村资金,由开发公司与郑厝村、苏厝村、山雅村、铺锦村、雪上村、塘头村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共同出资400万元,约定投资期限为一年,投资收益按投资额月利率的1%分红。通过一年期的努力,6个薄弱村集体实际收得投资收益42万元(开发公司除外)。至此,截至2020年底,全镇18个行政村全面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目标,其中超20万元的村多达17个,纯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的有塘后、前坑、前园3个村。

2.5 整体发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消薄”

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村级集体经济“消薄”,立足实际、创新机制,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也打通了强村富民共赢之路。如后宅村是宝盖镇有名的“薄弱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村财入不敷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后宅村成立了宝盖镇首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成员都是本村村民。后宅村以建设村综合农贸市场项目为契机,采用上级资金补助、村集体经济投入、合作社成员认购入股等方式投资建设村综合农贸市场项目,其中后宅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配置1026股,筹集入股资金447万元。目前,后宅村农贸市场已建设完工投入使用,村集体未来有望主动带领村民通过经营收益分红,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摘除薄弱村的帽子,化“薄弱”为“倍增”,实现强村富民双赢。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历史遗留问题

宝盖镇辖区共有18个行政村,各村村情各异,长期以来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重视不够。为解决这个问题,自2004年10月起全面实行“村财镇管”,但在此之前,部分村的历史债权债务长期挂账,因时间久远无法明确事由,导致未能及时做账务调整,存在村集体资产流失风险;部分村因征迁项目时间过长导致村集体资产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部分村因行政规划“白手起家”,导致村集体资产资金缺乏,资产资源数量不足以开发村级集体经济效益。

3.2 “三资”管理不到位

从调研情况看,部分村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存在很多怕得罪人的情况,导致村集体“三资”管理出现纰漏,不少集体资产资源被侵占;部分村集体资产租赁合同管理不规范,存在未及时、未按规定签订、期限过长的问题,租后跟踪管理缺乏主动作为,存在慢作为、不作為的“老好人”现象,出现租金少收、漏收、转租谋利等问题,部分租金拖欠问题久拖不决;部分村存在将资金资产转移到村级老人协会,由村级老人协会牵头运作处置,导致不能对村级资金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3.3 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单一

通过调研发现,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部分村主要依靠上级经费补助拨款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部分村经营性收入以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为主,缺少对村集体资产资源多方位的合理开发利用。大部分村缺少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持续稳定快速增收的能力有限。

3.4 资金保障不给力

一是“开源”资金缺乏。部分村虽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有想法、有思路,但村集体底子薄,村级经济收入只能保持基本运转和民生支出,发展集体经济缺乏资金。二是支出逐年增大。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升级,对发展只能望“钱”兴叹。

4 意见及建议

壮大和发展宝盖镇的村级集体经济,不仅要寻求突破口,还要多方发展不同的产业结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几点意见和建议。

4.1 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石狮市是著名的闽南侨乡,宝盖镇又是石狮中心城区向泉州环湾片区拓展的重要区域和新兴城区,发展第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比如,龙穴社区的景胜别墅位于宝盖山北麓,堪称传统闽南红砖建筑与西洋建筑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胜别墅与宝盖山的万寿塔(姑嫂塔)相望,宝盖镇可以宝盖山为支点,连接花海谷、峡谷旅游路、体育公园,辐射到景胜别墅,依托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的申遗成功为契机,大力发展“一山一墅一景观”的融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商业圈,盘活人文资源,带动周边村集体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从根本上发展壮大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

4.2 创新奖励,完善激励机制

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重要。2021年恰逢村级班子换届年,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任期内的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制定相应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误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对村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相挂钩制度、创新奖励制度等,充分调动村干部带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4.3 充分利用和发展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

我国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作为其重要内容,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应运而生,它是通过明晰集体资产归属,明确集体经济成员利益权益及分配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因此,充分利用和发展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当务之急。一是委托体外经营。合作社将集体资产产业委托给体外的企业经营,合作社不参与日常经营与管理,每年向承租企业收取一定的承包金。二是股权投资入股。采用土地使用权或货币资金等形式入股,村民作为股东,自主参与经营,独立享受权益。

5 结语

总之,本次对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展开的调研,综合宝盖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作用,但也存在认识上深度和广度的不足,将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充实。

参考文献

王力中.德清考实考准一线干部[J].今日浙江,2017,(21):56.

林智杰.18个村17个村财超20万元[N].石狮日报,2020-12-31(3).

杨益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融合研究[D].天津市:天津大学,2020.

林智杰,王俊响.前园村这栋大楼要下“金蛋”了[N].石狮日报,2021-2-2(3).

彭梅珠.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旅游的政府扶持研究.江西:南昌大学,2020.

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乘势而上奋勇前进[N].南宁日报,2021-02-26(4).

陈菊祥,郑文芳,康鸿冰.农村基层组织强基促稳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基层党组强治理为例[J].农家参谋,2019(12):121-122.

高允旺.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J].现代农业科技,2007(9):120.

作者:蔡树响

村级农业科技论文 篇3:

村级经济发展的困惑与前景

作者简介:林建生(1965- ),男,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张家港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摘要:在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村级经济如何发展面临困惑。目前通过土地的非农化使用而发展村级经济已经终结,应引导村级集体资本介入到城市经济中来,通过创建新的投资平台,把村集体货币化的资本转化为房产等有形资产,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村级经济;城市化

村级经济是张家港市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力量,村级经济总量占到各发展板块的一半以上。在乡镇企业大发展阶段,村级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占绝对优势,并涌现出江苏永钢、梁丰集团等规模型企业。30多年来,每一次经济危机和体制改革,都给村级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今天,在急剧变化的张家港农村中,村级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也孕育着新的发展希望,如何提高村级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是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一、改革和发展中看村级经济发展

我们所谓的村级经济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是指在村级区域范围内,所有从事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户和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总量和效益。狭义上看,村级组织从村区域内农户和企业中所收取的各类租金,这些租金是村投入的各类资源的补偿,由于这些租金是村的纯收入,我们就习惯性称之为村可支配收入,这部分收入属集体经济。这两种经济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村资源投入越多,如标准型厂房越多,吸引企业进驻越多,村广义的经济总量和效益就越大,那么,村可支配收入就越多,也就越能增加投入,村级经济就能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村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村级经济发展有了很多变数。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村级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惑,面临转型问题。

村级经济是沿着体制改革和产业进步两条线不断演进的。从体制改革的路径看,从家庭经营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耕种制度的变革解放了农民,使他们有了从事农村工业的条件,通过农村资源(土地、劳动力等)非农业使用,涌现出一大批乡村企业,这就是所谓的“村村冒烟”。随着市场化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工业企业改制,村级集体经济基本上退出经营环节,村集体经济以出租土地、标准型厂房和变压器(形成电差收入)为主,此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村集体经济还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来源,即驻区域内的企业上缴的管理费。从产业发展过程看,村级经济从农业起步到工业发展,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含量要求比较低的轻纺、机械等产业。目前一些村开始通过建市场、搞房地产等手段开始进行第三产业的发展。

从村级集体经济的演变过程看,市场化的改革和产业不断高级化的发展构成了村级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市场化改革以后,村集体经济主要依靠租金的收入,这可以确保集体经济不波动或少波动,减少经营风险和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从产业发展看,村级经济中的集体经济从直接经营产品到经营资源的转变催生出第三产业发展,为村级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服务,并不断把服务延伸到村以外,推动了村级经济的扩张。现在,跨区域发展已经成为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从这两大趋势看,我们可以得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结论:第一,为规避风险,村集体经济以收租为主要的形式,而实现收租就必须使村集体掌握一定数量可出租的资源。第二,收取租金过程实际上是服务的过程,即第三产业应该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

目前,随着城乡一体化改革快速推进,建立在土地非农化使用基础上的村集体经济出现了新的问题。首先,村级经济发展的可供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影响了发展的可持续性。村领导普遍反映,土地的紧缺是村级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用地和征地被国家垄断,严格审批,原来比较宽松的农村集体土地政策已经不复存在,农民缺乏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自由。过去所谓村级经济比较好的村,很多是违法违规用地比较严重的村。而在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下,目前镇区和市政府再也不会听任村级组织逾越土地红线。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推进,村现有的标准型厂房里的企业要么迁移,要么被拆迁。在新形势下,村现有的依靠出租资源发展经济的做法已日渐式微。其次,面临宏观调控,村级区域内的企业要比开发区内的企业缺乏足够的承受力。例如,承租标准型厂房的小企业缺乏担保物而无法获得或低成本获得银行信贷。企业经营困难,标准型厂房出租市场也随之低迷。由此可见,摆脱依赖土地和其它资源而发展经济,形成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村级经济面临的共同问题。

二、村级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和产业选择

当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裹挟村级经济发展时,我们可以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把村级经济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完全城市化的村庄,以张家港市杨舍镇城西村为代表。这些村庄已经没有耕种的土地,或者虽有小部分土地但村组织已经没有了对土地使用的支配权(包括离岛上岸的双山4个村)。由于坐落在城区或镇区,其经济已经彻底和城市经济融为一体了。这些村要么把原来的工业企业外迁到各开发区,要么关闭原来的工业企业,通过开发房产,发展城市第三产业。我们发现,城市的房产对村级经濟影响深远。在城区和镇区的一些村,其缺乏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造成集体经济薄弱,但是村民(应该说是市民)家家都有可出租的房产,形成收益可观的房东经济。

张家港市的金港、锦丰、凤凰、乐余等地,新一轮新城区建设正在掀起。在金港镇,沿张扬路的一些村,如封庄、山北、柏林等村必将全部或大部分拆迁。其土地上将建成住宅小区、商业区、街道和其他公共设施,原来的村工业小区大部分被拆除,工厂外迁或歇业。这些将强制性地改变村级经济的发展态势,使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酒店、写字楼等生活型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村级经济的主攻方向。我们调研中发现,这些村对家门口的新城区建设所形成的巨大的商业空间跃跃欲试,希望积极分享建成以后的新城区运行中的商业机会。

第二种类型是半城市化村庄。可以以张家港市杨舍镇城南村为代表。和第一类型的村庄不同,这些村庄有土地也有标准型厂房,但是部分组被拆迁和建设成为城区(镇区)的一部分。由于还有土地空间的腾挪,这些村集体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他们或是通过改建标准型厂房,向空间发展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或是通过临近城镇区域的优势,发展堆场、仓库等物流基础性设施建设以供出租。尽管第二种类型并不是处在城镇建成区的区域,但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从事的第三产业要比完全城市化的村庄层次低一些,但是有发展的后劲,因而有进行转型升级的冲动和要求。

第三种类型是坐落在远离城镇区域的村庄。这些村庄有一些标准型厂房,或者有标准型厂房建在镇里的开发区中,村集体经济一般比较薄弱,可支配收入不足应付正常的村级建设的开支,需要市镇两级政府的补助。然而,这些村已经不可能进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因为土地的非农化使用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因此,这一类型的村开始把发展的目光转向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化的同时,一些村还设想发展农村旅游,开发休闲观光、采摘垂钓等参与性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受到政府的鼓励,补贴也不断增加,一些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专业化种植、养殖村。

把这一类型的村当成是纯粹的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村,而和其他两类型村级经济发展断然区分是不确切的。实际上,这些村同样深深卷入城市经济中。现代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需要资本的大规模投入、农业科技的支撑、精细化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靠天吃饭的自然影响,因而实际上也是工业化的产物。其生产的是市场依赖性强的附加值高的农作物,而不是稻麦等普通的农作物,投入增加势必要追求高效率的回报。这样,农业生产越来越向服务于城市的城郊型农业转变。

把村按照和城镇地理位置上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出三大类型,说明在农村向城市的快速过渡中,在严格的土地监管制度下,村级经济在困境中孕育出新的发展前景。这种前景是和城市经济,特别是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相连的。一些村仍然需要在现有的标准型厂房基础上(用电的变压器经济和标准型厂房出租是紧密相连的)发展房东经济,但是,城镇的新城区建设需要另一种房东经济,不是面向工厂的而是面向商务、打工者、零售业等等需求的房东经济。这些房东经济同样符合规避风险、稳定收益、服务经济的特点,其发展前景要远比通过标准型厂房和农村工业化发展来得广阔。

三、村级经济加速转型需要积极解决的一些问题

和产业选择紧密联系的是如何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村级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改革来推动,改革应从集体资金的如何使用入手,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范要求,又符合集体经济发展特点的运行体制。

1.投资如何实现保值增值问题

卷入城市化浪潮的村集体资产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有的固化在土地上的建筑、路桥、村公用土地、树木等等统统转变成货币化的资本,相当一些村积累了数目可观的流量资本,急需寻找投资出路,确保其保值增值。这些集体资本是村摆脱土地经济发展模式以后的最主要的经济力量,是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起点。目前,一些村把这些资本借贷给开发区(杨舍镇)和保税区(金港镇)的政府融资平台,实现超过银行利息的生息收入,这是比较保守但也是无奈的选择。

一些村酝酿联合起来,组团跨出张家港到苏北去买地,建标准型厂房,复制原有的村级经济发展之路。笔者认为,这一做法风险性较大,不符合村级集体经济“规避风险、稳定收益”的特征。首先是技术手段支撑不足。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不具有资源优势,人才资源更是缺乏。跨区域投资是资本输出,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运作,村组织显然做不到。其次是交易成本无法控制。跨区域投资需要和当地的各个部门、各社会势力打交道,交易成本无法轻易降低。再次是离开本地以后,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也成为难题。确切的说,村组织是以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主体的,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动员和领导,是村民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目的是实现党对农村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因此,离开本地去从事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纯商业性的经济活动不应是村集体经济的活动领域。

如何实现村级资本的保值增值又要避免高风险的投资,让资本变成资产,最好的途径就是让这些资本参与到新城区建设中,对新的商业性房产项目进行投资,形成如写字楼、酒店、打工楼和商铺等资产,通过出租这些资产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这符合“规避风险、稳定收益、服务经济”的要求,可以弥补新城区投资建设资本的不足,同时也可发挥村在区域内所具有的社会管理职能。

2.集体经济如何运行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中,村民搬进城镇区域变成市民,村的界限很快会变得模糊了,有形的村已经没有了,而无形的能拴住村民(市民)聚在一起的,不再是共同的劳动共同的生活,而是共同的利益。村级组织(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所具有的社会动员功能、管理功能被城市的社区组织所代替,但村集体经济仍然把村民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是过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延续。那么,如何强化这个共同体而不因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呢?最重要的一点是建立起和村民利益直接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张家港市一些村已经探索和建立起这样的经济组织,那就是社区股份合作制。这里所说的社区是村社区。社区股份合作制基本特点是把村集体资产量化到农户,按照人口和土地占有的不同进行股份分割。股份合作制的股权具有可以继承和不可转让等特点,体现了村社区人人具有股份的平等性、利益均沾性。加快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成立、运行,可为城乡一体化以后的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制度平台。

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建立有效提供了村集体经济的产权、监管、运行等一系列制度框架。在这一制度的框架内,才能使村民身居城镇心系集体;才能使集体资产在村民关注下不流失;才能使村集体资产的经营者处理好风險和收益之间平衡问题,不出现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的弊端。赶在拆迁之前加快这项制度的实施,是稳定村民情绪的一项积极举措。

3.政府如何引导村级经济发展问题

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推动者、组织指挥者是政府,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应把村集体经济纳入到新城区建设中来,支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诚然,各区镇新城区的开发建设需要通过制度化的招投标平台、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但是绝大多数的村不可能像金港镇滩上村一样,具有足够大的资本在土地储备中心回购本村地界上的土地,用于商业化开发。政府要考虑通过联合参股共同开发,创造条件吸纳村集体资本,提高村集体资本参与新城区开发的热情。此外,各新建居民社区的门面房,应该让村集体资本优先购买,以加快村集体资本向资产的转化。

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化带来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到“十二五”末当张家港市城市化率达到68%以上的时候,还有多少人生活在农村?村的消亡是必然的,村级组织也必将被其他组织替代。那么,村级经济还能继续活跃在田间地头吗?显然,向城市发展,在城市的发展中求得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村级集体经济的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文正邦.区域法治——深化依法治国方略中崭新的法治形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8(6):106-111.

[2]李燕霞.地方法治概念辨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6):307-308.

[3]王腊生.地方立法协作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法治论丛,2008(3):69-75.

[4]宋方青,朱志昊.论我国区域立法合作[J].政治与法律,2009(11):19-26.

[5]陈丹.我国区域法制协调发展的若干宪法问题思考[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4):12-17.

[6]陈光.我国区域立法主体制度探析[J].兰州学刊,2009(9):149-154.

责任编辑:浩宇

作者:林建生

上一篇:环境犯罪刑法论文下一篇:水平营销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