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认写教学论文

2022-04-15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作文打基础的奠基工程。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之路有多宽,可以走多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识字认写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识字认写教学论文 篇1:

识字教学要“重认重写”

摘 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写字是识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但有些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低,写字不规范,字迹潦草。本文深刻分析了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并根据平时的实践和尝试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写字教学 书法等级考试 主导作用

汉字有益于儿童智力开发。汉字的造字特点,汉字的形声规律,汉字组成的丰富的词汇,使学习汉字的人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有益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智力的开发。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写字是识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练习写字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手段,而且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认真写字,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有利于学生性情的陶冶和认真、严谨作风的养成;学生写字时,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他们对笔画、笔顺以及字的间架结构的观察思考,训练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在学生写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学生握笔的方法、写字的姿势、目视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学生观察、临摹和欣赏我国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时,也可领略祖国文字的优美和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

广大语文教师在训练学生写规范字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有些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低,写字不规范,错字别字多,字迹潦草,也是很多老师以及家长和社会较为关注的事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恰当地处理好“认”和“写”的关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识字的过程中,常会碰到认和写的矛盾。我们不能使认字过分迁就写字,使写字拖住识字的后腿,也不能片面强调认字而抛开了写字。两者虽有矛盾,但都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认字要辨字形,准字音,明字义,而写字使字形更精确,记忆牢固,理解更深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对于“认”和“写”,往往处理得不很恰当,重“认”而轻“写”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表现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注意让学生看清楚书写生字的笔顺规则,了解生字的间架结构,淡化了写字教学的要求。在识字过程中,师生围着生字卡片转,只注意认读,忽视写字训练。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钢笔字帖、毛笔字帖放着不用。一些比较高级别的公开课、观摩课也没有给写字教学以一席之地,也给识字教学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

为全面完成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一手漂亮的字,我们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写字教学,是宁波市书法实验学校、慈溪市书法特色学校。学校除了通过课堂教学的普及外,还加强书法辅导,专门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学校专门开设写字课(每周一、三、五午间活动时间十五分钟),由语文老师兼任,学校进行不定期检查,并成立专门的硬笔书法考级委员会,聘请中国书法协会的会员作为我校的书法校外辅导老师,每学期分两次对学生的硬笔字进行考级,详见下表:

小学阶段是写字的起点。教师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规规矩矩写字的好习惯,严格地进行训练,写字教学的效果必定事半功倍。通过几年来的辛勤耕耘,我校在书法教学上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笔者认为与以下两点是分不开的: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写字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种指导包括方法和教师示范。要指导学生执笔的方法、书写的姿势,观察字形,审视笔画和间架,指导书写的行款、布局以及欣赏历代书法家的作品等。在指导方法的同时,教师要进行讲解示范,针对儿童知觉不精细的特点,以及汉字作为复合刺激强度不完全一致,弱的成份常为强的成份所掩盖的情况,对汉字当中容易发生错误的部分进行强化指导,能有效地防止错别字的产生。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疏于督导,是学生的写字成绩不怎么好的原因之一。”对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自然应切记于心。

二、加强练习

学生练字,一是练正确,二是练熟练,质量和 数量兼得。既要引起学生习字的兴趣,又要进行运笔的指导,帮助他们体会用笔的轻重变化,运笔的速度变化,笔画的转折等的特点,使学生写出来的字不仅有形,而且逐步具备字的神;还可以通过优秀作业评比,优秀作业展览、书法考级等手段,让学生体会自己在写字方面的进步,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提高写好汉字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

汉字书写规范化,是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漂亮、工整、规范的汉字,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只有规规矩矩地写好每一个汉字,才能使学生将来适应信息社会对正确交流信息的要求。让学生写好每一个汉字,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法律义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常辉等 《慈溪市贤江小学书法校本教材》

(慈溪市贤江小学 浙江宁波)

作者:马央儿

识字认写教学论文 篇2:

识字教学实现会读、会认、会写、会用的路径探索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作文打基础的奠基工程。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之路有多宽,可以走多远。据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其原因之一就是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枯燥乏味,识字量大,任务重。另外就是“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的错误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汉字的读音和字形,也要关注汉字的字义和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只有从汉字的形音意全面分析,掌握汉字字理,才能帮助学生做到会读、会认、会写、会用。

关键词:学生;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作文打基础的奠基工程。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之路有多宽,可以走多远。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识字量少,阅读起步比较晚,阅读书籍短缺,阅读兴趣不强,良好的读书习惯还没有养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任务,是语文学习的开始,也是为阅读和写作奠基的伟大工程。据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其原因之一就是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枯燥乏味,识字量大,任务重,学生害怕识字。其原因之二就是“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学生识字少,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大多数老师一提到识字教学就头疼,上公开课都常常避开识字教学。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决不能马虎。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法之后,笔者认为要还识字教学于精彩,必须集百家之长,将新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发学生的识字潜能。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在生活中运用生字,在生活中积累并巩固生字。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因此我们必须尽早地、大量地识字。低年段的识字量较大,而汉字又是难学、难写、难认、难记的一种文字,这就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多识字、早阅读,教师们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探索、大胆改革、努力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个人认为,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我们要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引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灵活多样地识记汉字。下面,笔者就将自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做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笔者执教班级共有学生25名,其中优秀学生10名,中等生9名,后进生6名。从总体上来看,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还不错,40%的学生识字量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1000个基本生字。36%的学生认字量没有达到阶段目标,24%的学生识字较少,与阶段目标相差很远。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从自身、教材、学生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从学生方面看,识字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新鲜事,因为这是新的人生之路的开始。他们年幼无知,什么都不懂,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但是好景不长,在经历了握笔、写字、朗读、背诵、遗忘等的轮番考验之后,大多数学生就会败下阵来。再说识字,比啥都怕,更别说主动识字了。这时的他们几乎可以说怕透了识字、读书,只要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汉字,他们就犯愁。有的又哭又闹,有的干脆什么也不带,有的怎么教也教不会,还有的缺胳膊短腿,错别字满篇。再加上大多数学生家长农活忙,没时间指导学生,还有的家长教法错误,帮倒忙。难道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从教材编排方面来看,无论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还是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识字量都很大,内容非常丰富,并且集中在一二年级,这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任务确实非常重。不但学生害怕,就连我们这些老师也怕。要让那些刚刚断奶的毛头小子在一两年内集中识字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800~1000个基本生字,实在是难为他们了,尤其对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真是苦不堪言。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识字量跟不上,读写就无法起步,读写不行,语文综合素质如何提高。

再从自身来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对学生的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视的。每教一课的生字时都会力求全面,总是先从字音入手,再教笔顺、笔画,还会帮他们分析字的部首、字义,并且指导他们进行组词、说话,煞费苦心。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如龙龙、东东、小华、彦龙子、博博等)既记不住字形,又不会认读,更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怎么办呢?

面对种种困惑,笔者静下心来细想:学生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人,再好的方法也有不能适应的学生。识字教学不能一刀切,要灵活多样,以学生学会、掌握为目的。就这样,笔者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首先,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比赛。鼓励他们在阅读中发现生字,猜读识字。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你猜、我猜、大家猜……实在猜不准的,可以请来字典作为他们识字的小老师。于是,孩子们又展开了查字典比赛。大家你查一个、我查一个,互不相让,唯恐落后。一部分生字又被轻松愉快地消化掉了。但是,孩子就是孩子,记得快,忘得更快。就拿我们班的小旭辉来说,记忆速度惊人。一篇文章、一首诗,读几遍就会背了。认字也一样,一眨眼工夫就会读、会写、会认、会用了。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忘得一干二净,写出的字不是多一笔,就是少一画,甚至还会张冠李戴乱写一通,要是稍加指点,又会恍然大悟,让你哭笑不得。为此,笔者不得不寻找其他识字的办法。

其次,为了让学生学会区别生字,笔者还采用部首归类识字法教学生识记生字。比如,教提手旁的字时,告诉他们这个字与手有关,要用手才能做。他们很快就理解了,也记住“抱、打、提、拾”等字了。同时运用汉字加减法识记生字。教学时可利用学过的字加一部分或减少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帮助学生记忆。如“每”字加“木”是“梅”字,“今”字加“丶”是“令”字,“竟”去一横是“竞”字等。但是中國的汉字实在是太多了,同音字、同义字、形近字,让他们应接不暇。他们毕竟只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孩子,又怎么能怪他们呢?

于是,笔者又根据中国汉字既表音又表意的性质,采用图文结合的办法,帮助他们分析字形、了解字义,区别对待,趣识汉字。就拿“捡”和“拣”来说吧,它们俩读音相同,意思相近,就连用处也大同小异,孩子们经常混淆,分不清谁是谁。教学时,笔者先让他们观察图画,接着告诉他们:“‘拣’有东,说明东西有主人,只是我们有幸拣到了,所以一定记得物归原主或交公。而‘捡呢’,表示东西很多,又没有主人,人人都可以捡,谁捡起来就是谁的,当然不能太贪心,校园里的垃圾最好不要占为己有,记得丢进垃圾箱里。”同学们都会意地笑了。从此以后,拣和捡总算分清了,记住了。

另外,笔者还利用口诀、歌谣、猜字谜、顺口溜等方法帮助孩子们加深识字记忆。如教“坐”字时,一边板书“坐”字一边说:“土上坐了两个人,变成什么字了呢?”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在凳子上干什么着?”同学们齐声回答:“坐着。”“对,这个字就是‘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理解一下,再领读两遍,字形和字义就轻轻松松地掌握和理解了。如记“坏”字,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理解的坏是怎么回事,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见过的一些坏了的东西。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紧接着,又问:“什么不坏呢?”大家一下子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有人试着说:“人不坏”,大家很快就否定了。猜来猜去,谁也说不上来。这时候,笔者一指黑板上的“坏”字,对他们说:“土不坏,记住了吗?”大家的眼睛一亮,大声地说:“记住了。”顺口溜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好”字,先板书“好”字让学生读,再把“好”字拆开变成“女、子”,并随口读出“‘女、子’好,‘好好好’”,接着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做动作边问:“光有女儿好吗?”“不好。”“光儿子好吗?”“不好。”“儿女双全才是好。这就是‘好孩子’的‘好’。”最后启发学生自由组词造句,水到渠成。儿歌、顺口溜节奏性强,念起来朗朗上口,对于音近、形近字用儿歌、顺口溜帮忙识记最有效。一些笔画多、字形难记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儿歌、口诀来识记。例如,碧,王白石。又如,在识记“鲜”字时,笔者教学生口诀“鱼肉羊肉味道鲜”。再如记“晒”字,有学生说一人过河不小心,鞋子踏到河里弄湿了,一位老奶奶走过去,提醒他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就干了,所以“晒”是“日”加“西”,然后让其他学生补充记“照”字,“背”字……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记忆犹新。

在学习生字时,让学生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生字,學生的学习兴趣会很浓,为了在猜字谜时能更快更准确地猜出谜底,教师讲授生字时,学生会非常认真地听和记,久而久之,识字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同样,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在班里、家庭定期举办字谜交流会,让学生自己创编字谜。同学们为了能创造出好的谜面,会主动认识生字词并能细心地根据它们的特点编出好谜语。这样一来,轻松解决了学生讨厌复习字词的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并把自己新认识的字宝宝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从而获得识字的成就感和喜悦,进一步激发大家识字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实践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因识半个字而误读误解的现象。如有些教师教学“碧”字,为了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编了这样一个口诀:“王姑娘,白姑娘,坐在石头上。”这样的方法对记忆字形是有一定的帮助,但却将左上的“玉”(应该称之为斜玉旁)说成了“王”,害得学生误会终身。

最后,要说的是识字的方法不止一种。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循循善诱、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就会发现教学生识字并不是一件苦差事,还有许多乐趣在其中。

总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决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识字而识字。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大量识字,提前读写,用爱心开启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识字空间,让他们智慧的种子破土而出,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刘建军,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渭源县清源镇鼠山小学。

作者:刘建军

识字认写教学论文 篇3:

浅谈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新《课标》在对识字量做出调整的同时,着重对写字教学做出了更细致的要求。解读新课标,不难发现识字与写字教学同等重要。而实际教学中,教师重识轻写、学生能识不能写、能写而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教学中要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以“识”促“写”,以“写”固“识”,重视落实识字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

1.一、小学阶段识字和写字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识字和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段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水平,而且也影响到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以写促识,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与写字教学,二者不可偏废。

识字和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从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调整中也可见一斑。新《课标》在对识字量作出调整的同时,着重对写字教学也做出了更细致的要求。提出每个学段都需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更重视书写指导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第一、二、三学段每天语文课安排10分钟练字指导。树立“提笔即练字”理念,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解读新课标,不难发现识字教学重要,写字教学也同等重要。

而实际教学中,教师重识轻写,学生能写而不规范现象普遍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也要做出相应的调适。

2.二、小学阶段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要求

识字和写字教学作为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新《课标》中分学段对识字和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3~4年级):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养成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量识字是保证学生能顺利阅读的基础,必要的写字也是学生日后学习和习作的基础。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产生识字和写字要求的“越位”现象。

如一年级拼音部分安排了四课“认一认”内容,“认一认”中的汉字,本是为了满足学生认字的需求,按《课标》要求应该是只识不写,可很多老师不但要求学生书写,还要求听写,完全按照一类生字的标准教学,无形中拔高了要求。又如每篇课文后的生字,本来分为一类能识能写和二类只识不写,但一些老师随意提高要求,一律按一类生字的学习要求来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完全与《课标》教学要求相悖,加重了学生识字负担。这种“越位”,使部分学生在频繁的超负荷写字中,产生“怕写”的心态,在这种反复的疲劳书写中,更谈不上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而到中高年级又一直被迫进行着对写字教学的“补位”工作,可谓得不偿失。

因此,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小学阶段有关识字和写字教学的具体要求,分学段按期完成相关教学要求。牢牢抓住一二年级这个识字与写字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不要随意拔高识字要求,杜绝随意增加识字量,严格控制书写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点放在教给学生识与写的方法和技能,努力做到识与写不偏不倚。再通过二三学段的不断巩固,逐步使学生的良好识字和写字能力最终得以养成。

3.三、小学阶段当前识字写字教学现状

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一段时间各校普遍加强了小学階段的写字教学。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写字教学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1一是重识字指导,轻书写要求;。

识字与写字教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识”为“写”之基本,“写”为“识”之固本。我们身边有很多教师,提起识字教学方法头头是道。从生字预习到课堂讲授,从字形剖析到字形记忆,从字义理解到组词造句,再从课后抄写巩固到课堂听写检查,无不轻车熟路。

可是写字教学却往往流于形式。重视的教师,讲字形结构、组合部件时,也能在黑板上一笔一划进行书写指导。不重视的教师,有时甚至连书写示范的步骤也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课件的书写演示,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事实上,学生初学写字之初,课堂书写示范环节对于学生的书写影响最大,在教师一笔一划的示范指导中,学生才能对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基本结构安排技巧形成最初的感性认识,进而通过练习得以巩固,并日积月累形成一定的书写习惯。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将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要考察的字形记忆上,而对生字的书写指导落实不到位。即使有指导,也没能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规范书写,我也一度这样。因为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注意力主要会放在让学生记住字形并能写正确上,而规范书写问题,实际操作起来存很多问题,学生书写水平的参差,书写能力的差异,使得规范书写的要求,常常陷入因学生一时达不到要求,而无奈放弃要求的尴尬境地。久而久之,这种无奈的默许造成了学生书写的随意。

书写姿势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书写水平。观察了学校大半班级学生日常的课堂书写姿势,趴着写、斜着身子写的比比皆是,而且学生年级越高近视率也越高,到高年级近视率近班级人数的一半,令人震惊。随机与一些老师交谈发现,对于学生的书写姿势问题,平时基本都要求学生要坐端正,但是往往只有几秒钟的效果,也就渐渐放弃了要求,只偶尔想起才说上一句:坐直了写。

与风生水起的识字教学相比,书写姿势正确,能规范书写在实际教学中缺失了。换个角度,則说明了书写指导的“难”,而这个“难”恰恰又说明了它的重要性。

3.2二是识字与书写研究分化脱离;。

识字与写字教学本应相辅相成,以“识”促“写”,以“写”固“识”。加强识字与写字教学研究,能有效提高识与写的教学效果。可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识字指导,重视识字教学研究,因为最终和成绩挂钩的是对学生能否正确书写字形的考核。书写规范与否,姿势正确与否却不在考核的范畴。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使写字教学成为教学中无足重轻的角色。因为对写字指导的重视不够,写字教学研究也鲜有。现实中,无论翻阅教研杂志,还是网络搜索,我们总能很轻松查找到大量关于识字教学的研究理论;而关于写字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查找起来却是少之又少。形成只重识字指导研究,轻书写指导钻研现象。如此,写字教学研究的滞后,使得写字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方法不得力,提高写字教学水平也就无从谈起。

3.3三是学生能识不能写,能写却不规范。

教学中长期的重识轻写,导致了书写质量普遍偏低,书写姿势普遍不正确。

特意从学校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选取了三个班作为调查对象,经过观察了解,发现学生的识字能力基本都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均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但就书写而言,水平普遍仅为能认真书写,能做到像课后描红字体一样规范书写的寥寥无几。课堂上学生写字基本都是扑在课桌上写。再仔细观察后发现,绝大部分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有问题:笔杆前倾,手腕弯曲用劲,大拇指包着食指……错误的握笔姿势不胜枚举,让人心惊。

而且调查中还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学生的握笔姿势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书写水平和学习成绩。姿势正确的,字一般都写得很漂亮,书写速度也很快,这类学生的成绩通常都比较优秀;姿势有误的,汉字普遍写得歪歪扭扭,速度也快不起来,而且这类学生学习成绩基本都不太理想。可见,良好的书写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书写习惯良好,学习效率高,成绩理想,学习兴趣浓厚;书写习惯不好,学习效率低,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产生怕写、怕学,甚至厌学的情绪。这种现象,呈现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影响愈加明显的趋势。

中高年级,绝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对写字指导普遍存在方法不当、指导不到位的问题。如笔顺问题,一二年级课后都有字的笔顺示范,但有学生对于一些字的笔顺会发生混淆,如“迎”和“处”,两个字同属半包围结构,若辅以“下包上时先外”的口诀,先记住“迎”的笔顺,再教学生记住“处”的特殊写法“左外写大后右”,学生就能很快记住它们的不同笔顺。再如一年级学生学写基本笔画“捺”时,光靠教师的示范,学生要写好仍然有很大难度,如果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捺”有“平捺”(走之底)和“斜捺”(大、令)之分,指导书写时告诉学生写“斜捺”要“先轻后重,形如大刀”,写“平捺”要“一波三折,出锋轻快”,简单形象的口诀,稍加适当的指导和示范,学生掌握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显然,低年级作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识字能力得到养成,可规范书写、姿势正确的写字能力在这一时期如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培养。那么,到中高年级要想再去“纠偏”就变得困难重重,而且这种后期的“补位”工作还会干扰到中高年级其他教学任务的开展。

4.四、识写问题存在原因

针对以上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多年来的观察与研究,造成问题的因素主要源于:

4.1(一)学校因素:

很多学校不重视写字教学,没开设专门的书法课程,平时又缺少对相关书法活动的组织,加之教师重视不够,没有良好的书写氛围,写字教学自然就显得随意性强而难以落实。我校两年前曾组织过一次全校性的书法比赛,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那段时间的书写兴趣空前高涨,老师们也很重视。如果再得到学校的支持和重视,这种宏观的调控必然能带动教师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写字教学要求也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4.2(二)教师因素:

4.2.1第一,教师普遍重视识字教学,而对写字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4.2.1.1一是围绕考试转,要考的重视,反之则降低要求;。

教师普遍重视要考核的识字教学,课前要求预习,课堂反复分析,课后一遍遍听写。考核相对隐蔽的写字教学,因为习作中有对书面整洁的要求,以及书写对写作评分的影响,成为了教师重视学生书写的最后一道防线。除此以外,对学生的写字要求基本处于随心所欲的状态。

4.2.1.2二是对学生书写要求降低,认为能写正确写工整即可;。

写字教学不可能收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没有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加上书写水平提升过程的复杂性、缓慢性,让很多教师一步步妥协,一点点降低书写要求,直至能写正确、能写工整就可以。

4.2.1.3三是不能将写字教学要求贯穿于教学始终,写字要求经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

教师都或多或少地重视过对学生的写字指导,但很难贯穿于整个小学教学的始终。毕竟识字和写字不是小学教学的全部,句、段、篇,各种各样的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很容易让教师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这一点,经验相对欠缺的新老师,对《课标》缺少学习不能把握小学总体目标和要求的教师,不能着眼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师,都极易将写字教学在不经意间放置于被遗忘的角落。

4.2.2第二,部分教师受自身水平局限,要么不能规范书写,要么不懂得怎样正确指导、引导学生,使写字教学往往流于形式。

现实教学中有很大部分教师没有步入专业化的队伍之中,也导致写字教学的缺失。加之平时业余学习、钻研不够,在指导学生书写中普遍出现“词穷”现象,即书写指导时语言匮乏、没有方法,使写字教学流于形式,效率低下。如果教师能从汉字的基本笔画、部首和汉字结构方面学习总结出一定的指导方法,就能极大提高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方法的速度和书写水平。

如:教学写“青”字时,告诉学生“横多各异二三一”,书写时上面的三横中间最短,下面最长;而且“主笔长长要突出”最长的横要写得平又稳。又如“餐”和“大”,对于这类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一句“繁字要紧密,小字要大气”,就能让学生牢牢记住书写的窍门。如此种种,只要教师善于学习并不断总结,就能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书写指导方法。教学起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从而有效提高识字和写字教学水平。

4.2.3第三,长期以来,识字、写字被认为单纯只是语文老师的事,其他学科与之毫不相干。学生有字不认识是语文老师没教到,字写不好是语文老师没教好,成了很多老师的共识。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难以形成学科合力提高学生识字写字水平。

4.3.(三)学生因素:

4.3.1一是学前提前写字,导致书写姿势、笔顺普遍不正确,难以纠正;。

“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让广大家长急着让孩子提前写字。将孩子能写多少字作为聪明、能学习的表现,对孩子的良好写字习惯培养却不重视。提前写字的孩子,手指力量不够,加上缺乏系统规范的识字指导;不提前写字的孩子,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画画时握水彩笔的姿势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督促。这些,使很多孩子还没跨入小学,就已落下书写姿势不正确、乱凑笔画等病根。很多孩子的错误握笔姿势都始于学前,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矫正,一部分学生甚至将这些不良的书写习惯保持到毕业都改不过来,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书写水平发展。

学校一年级组教研活动时,老师们就对刚跨入小学校门新生的握笔姿势大为头痛。一年级新生中大部分学生上过“幼小衔接班”或是家长在家教过,可是很多老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学生提前学拼音,认识并写过一些汉字,可是却问题百出,最为集中的就是错误的握笔姿势及不规范书写,并且难以纠正不。

4.3.2二是作业量过多,枯燥乏味的机械抄写,让学生疲于应付,很难静下心来认真书写。

新《课标》为减轻学生的识字负担,将识字分为能识能写和只识不寫两部分,本身与识写教学并不相悖,但是单纯追求考试成绩的心态,使有的老师一味追求数量,把一些只识不写的字也要求学生写;或是为了让学生记得牢固,增加书写的遍数。这些做法无形中使写字变成了一项沉重的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无法静下心来认真书写,书写质量更无从保证。

这些客观原因和不良因素共同造成了学生识字和写字中存在的前面所述种种问题。学生没能在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该识的时候认真识,改写的时候规范写,最后没能达成识与写的结合与统一。

5.五、识写结合,以“写”夯“识”,落实巩固识字写字教学效果。

只有将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又养成正确规范的书写能力,才能真正落实识字写字教学要求。识字教学的同时不忘写字指导,双管齐下,巩固识字写字教学效果。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识写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5.1一要明确评价标准,指导落实到位;。

首先要学习并明确《课标》中对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评价标准,围绕标准认真组织教学。结合不同年级段的评价标准,在落实识字指导的同时,要将写字指导落实到位,并且贯穿整个小学各个学段始终。

第一学段,以教给学生掌握识字记字方法为主,学习独立识字;辅以规范书写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识字写字习惯。第二学段,重点指导学生将低年级学到的识字方法加以运用,逐步实现独立识字;同时将低年级养成的正确书写习惯延伸至钢笔字书写。第三学段,识字教学侧重于对学生难掌握、易混淆字形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将规范书写形成习惯,由书写上升为书法,形成个性,享受其中乐趣。

5.2二要开设书法课程,弥补书写缺位;。

学校开设专门的书法课程,由书法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执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开设铅笔、钢笔和毛笔书法课程,弥补因教学顾此失彼、师资水平局限造成的书写指导缺失。

5.3三要提升自身功底,探索多样方法。。

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书写功底,业余加强书写练习,给学生以规范的板书榜样。将写字水平纳入平时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时时处处练字的习惯;并且要在各门学科中进行渗透,形成学科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识字与写字能力的提高。避免出现只有语文课才能识字,只有书法课才能练字。

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听写大赛、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展览、书写经验交流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识字、写字的乐趣,乐于识字、乐于写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营造出兴味盎然的氛围,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从而使识字、写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有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的教学,才是完整的识字教学,才能真正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理解字义、记清字形是正确书写的前提;而一笔一划的规范书写,则巩固了对生字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促成学生性情、态度和审美趣味的养成。重“识”轻“写”不可取,必须加强对书写的有效指导,使规范书写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陈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