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克思经济学论文

2022-04-17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思想在我国不断传播,并得到了许多国内经济学者的大力推崇,而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发展相对缓慢,理论创新较为滞后。产权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两种研究范式虽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两种理论各有所长,并不是完全的批判与被批判的关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新马克思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马克思经济学论文 篇1: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但两者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在理论体系、方法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作者简介]林建红,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广东 潮州 521041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

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 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 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个有效的分析工具。成本一收益比较反映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尽管不同的阶级、集团、个人对成本、收益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价值判断标准,但就它的一般表现形式来说,却是生产力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具体标尺,是生产力标准的具体化。因而,是一个借以判别、衡量人们的某种行动是否可行或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有用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把“交易费用”引入制度选择,尽管其内涵与外延很不清晰,但它肯定了产权的界定、制度的选择与变迁都是需要花费成本的,而成本总是要分摊的。这对于我们研究现实的制度转轨和变迁,研究改革方案的成本、分摊及绩效,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责任编辑:舒 生]

作者:林建红

新马克思经济学论文 篇2: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比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思想在我国不断传播,并得到了许多国内经济学者的大力推崇,而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发展相对缓慢,理论创新较为滞后。产权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两种研究范式虽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两种理论各有所长,并不是完全的批判与被批判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转型时期,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因此,针对不同的产权理论在学术上进行深入探讨和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比较

产权问题一直都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的产权思想在我国的不断传播,并得到了许多国内经济学者的大力推崇,甚至有着取代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指导地位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思想在国内更是广为传播。这导致一方面以科斯、诺斯、德姆塞茨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得到不少国内经济学者的认同,并以此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而另一方面,有关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研究发展相对缓慢,理论创新较为滞后。

针对目前我国产权理论发展的现状,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本文主要选择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产权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起源为开端,沿着微观基础、产权制度变迁到现实指导意义的思路,对两个学派的产权理论行比较研究,并进一步对当前我国产权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阐释了产权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产权起源思想的比较

关于产权起源的说法,最早源自于哲学。早期哲学的产权定义认为,只要单方面认定和宣布一物属于自己,则此物就属于自己。可见,这种观点在方法论上属于明显的唯心史观。而马克思经济学对产权的理解并不是从虚幻的意识出发,而是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认为产权不是与生俱来的,产权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财产关系只不过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原始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存在着公有产权,并把这种公有产权的形成归因为“自然形成”。而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直至私有制产生以后,就会出现产权的第二种形态,即私有产权。可见,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产权的起源与发展同生产关系进而所有制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应的关系。

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更具体的是私有产权)的产生要归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便来自于私有产权的产生及其准确界定与保护。具体来看,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产权起源的研究大致形成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认为产权的产生源于节约交易费用的需要。如,西蒙和迪蒙赛尔(1977)通过实例分析说明,私有产权产生的经济原因就在于避免交易费用过高。而且在西蒙和迪蒙赛尔的研究中,虽然也使用了“公有”这个词,但是他们始终不承认公有产权的存在。第二,认为人口增长促进了产权的产生。如,诺斯和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运用产权理论扩展了经济史的研究范围,其中就包括对私有产权起源的研究。诺斯和托马斯认为,私有产权或个人产权是在封建公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产权。而且私有产权产生的并不是相互掠夺的结果,而是经济力量作用的结果,私有产权并不意味着社会中存在某一特权阶层,在掠夺社会财富后再由其赏赐给其他人。诺斯和托马斯认为,私有产权的产生源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因为人口的增长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导致资源占有和使用上的竞争,进而促使人们通过建立产权关系,维护经济秩序。因此,人口的不断增长是私有产权产生的原动力,并推动产权关系的不断变迁,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第三,认为商业活动的发展促进了私有产权的产生。如,德姆塞茨认为,私有产权的建立是为了改善资源稀缺的问题,而资源的日益稀缺是由于商业活动的不断扩张导致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私有产权的产生源于商业活动的不断扩张。此外,德姆塞茨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产权起源观点。德姆塞茨认为,只要是在旧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产权关系,那么无论这种产权关系转变的时点在何处,都可以看成是产权起源的起点。

通过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关于产权起源思想的主要观点的论述,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着两点较为显著的差异:第一,在公有产权是否存在的认识上存在差异。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公有产权是存在的,而且是产权形式的第一种形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起源研究是从公有产权的起源开始的。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公有产权是不存在的,只有私有产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权形式,产权的起始形态便是私有产权。因此,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未对公有产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二,产权起源研究的出发点不同。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起源研究是从分析社会的生产关系与所有制关系问题入手,进而对产权的起源提出理论解释。可见,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起源研究是以社会制度为出发点,其内容的探讨始终离不开对社会制度的研究。而新制度经济学产权起源研究则是从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产生为出发点,通过分析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源头,进而找到私有产权的起源。可见,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起源研究是以稀缺资源配置问题为出发点,其内容的展开始终以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为主线。

二、产权理论研究基础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深深根植于所有制理论。虽然马克思经济学中没有明确的产权概念,但是在马克思经济学关于所有制与财产关系以及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论述中蕴含着大量的产权理论思想。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研究产权问题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不同的所有制基础上会产生不同的产权形式,并且明确提出产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产权关系问题。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产权的性质、发展规律以及内部分解等问题做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实质。

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和既定条件的。第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沿着如何使资源配置更具效率这一主线展开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从自利主义出发,集中研究了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为原则的个人竞争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第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以交易为基础,在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不同的产权安排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并将产权制度安排效率的高低与交易费用的大小相联系。第三,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是一种由法律规定和实施的由使用权、收益权等权能组成的排他性独占权,它不是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反映人的超历史的自然本性的法律基础,也就是说,法律创造和决定了产权。第四,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与制度变迁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产权占据主导地位而非支配地位,产权的调整往往是诱使制度变迁的主要原因。

对两种产权理论研究基础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主要存在三点差异:第一,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强调的是整体性、生产性和历史性,是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硬核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契约主义和成本收益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第二,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及所有制关系,同时也就决定了产权形式。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的变化是导致制度变迁的主要诱因。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法律是统治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法律不能创造和决定产权,真正决定产权的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则认为是法律创造和决定了产权。

三、产权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产权制度必须与这一时期的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相适应。马克思经济学把生产力看做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始终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产权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经济学认为,产权制度变迁的前提是生产关系的变化,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又是其最直接的体现。产权制度变迁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所以产权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而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所有制结构及法律形式。

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来源于改变契约给行为者带来的收益变化。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与制度变迁相对立的状态是制度稳定。制度稳定是指在给定行为者谈判力量及一系列契约时,任何一个行为者都不会改变原有契约的状态。诺斯认为,相对价格或偏好的变化可能为行为者的契约改变带来收益,从而导致产权制度的变迁。其中,相对价格的变化主要源于要素价格比率、信息成本、技术等的变化,偏好的变化主要源于观念、风俗、习惯和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变化。同时,诺斯认为,产权制度变迁还存在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即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边际产量呈现递减趋势,从而促进产权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变。

通过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在产权制度变迁问题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主要存在三点差异:第一,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突出的是整体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产权制度变迁的源泉,只有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才会诱使产权制度发生变化。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则是突出个人主义,认为行为人在相对价格或偏好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原有契约而使自身收益增加,进而诱使产权制度变迁。第二,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没有把观念、风俗、习惯等因素作为产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偏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偏好的变化又会导致产权制度的变迁,所以意识形态变化也是产权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的变迁与社会制度的改变是同步的,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认为产权制度的变化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微调。

四、产权理论现实指导性的比较

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的现实指导性,可以通过对目前我国的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来加以比较。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获得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成果,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转型时期,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和谐因素。在这些因素中,产权问题便是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例如,在近年来的“国进民退”的争论中,主张不同产权理论的学者们对“国进民退”问题进行了不同的解释。一些坚持西方经济学包括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学者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对国有企业职能没有做出清晰界定的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往往给予国有企业过度的政策倾斜,从而压缩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而一些坚持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学者认为,不能单纯从经济学的层面上或者说是从市场经济的层面上探讨“国进民退”这一问题,初期的“国进民退”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也并非存在绝对的“国进民退”,因为国有企业在很多领域发挥着民营企业并不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坚持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应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制度性质不变的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

再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城市郊区或农村的土地被征用。而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如何对土地征用进行合理补偿显然涉及产权问题。事实上,目前土地征用中存在补偿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土地产权形式没有得到清晰界定。如果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那么通过实行土地私有化、建立土地市场,便可以通过市场的自由交易实现土地补偿的合理化。然而,我国的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推行土地私有化在我国并不可行,所以完全照搬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解决这类产权问题时,必须要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研究的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土地产权理论以化解土地补偿问题。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发现,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具有各自的显著特点。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一般是从个体主义出发,所以在直接解决个体的实际问题时具有显而易见、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解决整个社会的发展问题时,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往往会遇到一定的麻烦,产生偏颇的结论。而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从整体主义出发,善于解释整个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涵盖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等多方面。但是对于个体案件来说,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解决力度一般不及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效果明显。因此,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应该结合利用两种理论的优势,不应该相互批判或将两者相互对立。

五、总结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问题将更加频繁地出现,产权制度改革也将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对各流派的产权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许多学者进行过两种产权范式的比较研究,但是其中不少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在研究范式上存在着本质差别,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强调整体性、生产性和历史性,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硬核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契约主义和成本收益方法,缺少科学性,或者说从本质上看是不科学的。这些学者进行的两种产权理论的比较研究,实际上是运用马克思经济学产权理论对西方经济学产权理论进行批判,从根本上否定西方经济学主张的私有产权清晰的基本界定,认为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伪科学,不能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只有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才是科学的、我们应该坚持的产权理论。

笔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产权理论,虽然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两种理论各有所长,并不是完全的批判与被批判的关系。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转型时期,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因此,针对不同的产权理论在学术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比较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不应当一味地进行批判与否定。

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在产权起源、研究基础、产权制度变迁以及现实应用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虽然两者在阶级立场、理论背景、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二者都对产权问题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研究,都是旨在通过解决产权问题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在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及其在整体视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在微观解释方面的优势,妥善解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各类产权问题,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白云朴 惠宁

新马克思经济学论文 篇3:

马克思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框架

摘要:在给出严格限定约束条件下,马克思经济学是完全可以应用的。针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跨学科范式、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和方法论,以及由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可以通过三个基础性工作、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和经济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研究的加大投入、将西方经济学一些技术分析性范畴与马克思经济学进行借鉴和反借鉴研究、对西方经济学前沿成果的持续不断跟踪等六个解决途径,来最终解决马克思经济学的应用性问题。

关键词:两大理论体系;跨学科范式;六册计划;应用性;方法论;解决路径

文献标识码:A

一、对马克思经济学何以不可能应用的回答

关于两大体系的硬核质差问题,国内一位经济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个不同理论体系,两大体系的基本前提、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都有很大差异,要融合为一体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若干范畴、概念、方法上的交叉和吸纳。除开理论体系、范畴和结论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本质不同外,更根本上是基本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学科基础存在三个缺陷:其一,它从古典力经济学中引进的弹性、均衡等基本范畴,难以说明日益复杂的现象;其二,它不研究生产关系,不研究生产关系对现象的作用,在现象的解释和问题的解决方面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其三,作为西方经济学中微观理论逻辑基础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存在着资本度量与新古典生产函数的存在性问题”,效用函数则存在着“效用的度量问题”。关于体用之争,我在赞同国内非主流经济学家的以马克思经济学为体,以西方经济学为用的同时,产生一个极大的疑问:既然以其为体,是否意味着已经从逻辑上排除了其在应用范围的一席之地?答案是否定的,体用一体化是其不二法门。关于价值判断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长期对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取向的看法是矛盾的和歪曲的片面的。众所周知,马克思是不赞同将复仇女神召到科学研究中来的,他也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称谓。这既是与一些庸俗马克思主义者相区别,也是其科学理性的体现。马克思经济学在基本上是实证分析的比例远远大于规范分析,或者说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点缀。毋宁说,马克思经济学是在很大程度上“价值中立的”,请注意马克思在与恩格斯通信集里对资本论第三卷的评价是,这一卷最少意识形态色彩和最具有经济学术实证分析的一卷的观点。关于重意识形态的“辩护性”和轻政策主张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对庸俗经济学的辩护性的批判是不遗余力的,但是,悲剧在于,其后的继承者和守成者在各国官方意识形态色彩之下,对马克思的科学性论证沦落为对所依附社会的形式上和实质上所隶属的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形态的辩护,真正成为思想的雇佣生产者。

二、马克思经济学之优势

马克思经济学兼有无范式和跨学科范式的双重质的规定。所谓马克思经济学的跨学科范式,第一层含义是马克思经济学在其内部,首先是经济理论、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三位一体的;第二层含义是,它还涵盖了经济哲学、统计学、历史学、法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以及伦理学等诸多学科。科尔内在最新的文章中也相应探讨了这个问题。《论社会科学的各科的分离与融合》一文中,他指出,我们应当鼓励学术领域的社会科学家,需要少数对现实问题拥有更综合性视野的研究人员和教师。当然,这种综合性的头脑不仅是为了成为新的哈耶克或者熊彼特,而是为了满足更多的现实的需要。辩证地看,马克思经济学属于一种生理解剖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则是一种现象解释学之争。前者是后者之长,而后者则是前者之短。如果硬要马克思经济学成为后者的话,那只能是将其内核阉割掉。唯一可取的办法是回归其原始思想,从其整体中内生出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兰格试图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各自的长处。在他看来,二者的成就分属于不同的领域,“马克思经济学能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放在一个首尾一贯的理论中加以研究,——其发展的必然性正是从这一理论中推导出的;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并不能比历史记载更深一层。另一方面,不妨说资产阶级经济学能够把握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现象,这比马克思主义者所能提供的任何东西都要高出一筹。”马克思经济学的优越性在于提供了一个能够揭示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发展理论”,这意味着马克思绝不是仅仅对资本主义发展现象进行了描述,而是说,马克思构筑了一个“理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推测,而是可以从这个理论中逻辑地得出的。

叶海云在《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互补性一兼议西方经济学对中国改革和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借鉴意义》一文中,认为,理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分析方法经济学”和“应用层面经济学”,在“分析方法经济学”层次上,理论之间存在着互补性。文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结构,试图找出两个理论体系间的互补性。从这一视角出发,文章考察了西方经济学对中国改革和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借鉴意义。一、理论的基本结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可以区分成两个层面:纯理论经济学(本文称之为“分析方法经济学”),它提供了分析的基本前提、基本范畴和工具;二、“应用层面经济学”,即对现实问题进行具体研究的经济学,它是运用分析方法的一门经济学科。

三、马克思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马克思六册计划本身就可以成为我们建立马克思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马克思第一次设计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的宏伟体系。该成果从马克思留下的大量著作、手稿和书信中,经过缜密梳理和归纳,概括出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包括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提出的“五篇计划”和1858年提出的“六册计划”。马克思说:“全部著作分成六个分册:(1)资本(包括一些绪论性的章节);(2)地产;(3)雇佣劳动;(4)国家;(5)国际贸易;(6)世界市场。”这一计划涵盖的内容,是深刻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体系。后来马克思写成的《资本论》“四卷结构”,是从“六册计划”第一分册《资本》第一篇“资本一般”扩展和演变而来。现在看来,“六册计划”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路,是马克思留下的重要科学遗产。

我的几点补充是,第一是建立或重新构筑马克思微观经济学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二是将马克思经济学公理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三是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和演化经济学可以用来研究转型和社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四是建立马克思社会福利模型;第五,建立马克思工资理论和失业理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六,建立马克思动态宏观经济学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七,建立马克思宏观货币模型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八,建立马克思的新周期

理论和结构失衡理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第九。建立马克思体系化的国际经济理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熊比特认为,马克思经济学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剔除自然的因素、剥削理论、贫困化理论和周期理论等内容。本文作者则提出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包含有两大部分内容,即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使这两部分联系一体化主要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间层次的概念和范畴以及资本积累理论。在马克思理论经济学中各分体系分别为劳动价值论、产权理论、资本生产理论、竞争均衡与非均衡、分配理论(马克思最优化和马克思最优状态)、消费理论、产业理论(马克思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度和产业转移以及加速原理)、创新理论、增长理论(干中学经济学论断)、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危机理论、国家理论和制度变迁(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理论。应用的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有企业理论、垄断竞争理论、失业理论、社会需求决定论、产业理论、马克思货币模型、国民收入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技术是独一无二的和不可替代的。马克思的分析技术以整体主义、在国民收入分析时的阶级阶层分析法和以内在思想实质为尺度的批判分析法为核心。

马克思经济学分析技术的对象是事实和矛盾。马克思经济学基本分析技术有制度分析、生产关系分析、社会生产结构分析、静态动态分析和过程分析。其具体技术有纯粹经济理论、社会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和统计经济学。马克思的技术分析由两大部分构成,即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资本竞争分析、市场分析、弹性分析、价格分析和单个资本分析则属于微观部分,宏观分析则有分工与规模分析、社会资本与再生产分析(借贷资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双重支出与双重回流、利率市场和一致性问题、乘数原理)分析、储蓄与投资分析、货币分析、生产价格与产业均衡条件分析、增长与波动分析、教育与人力资本分析、国民收入与就业分析、创新分析和制度变迁分析等组成。马克思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析技术是其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熊比特对马克思的分析技术给予非常高的评价。熊比特认为,马克思经济学乃是这一时期一般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马克思经济学的贡献和与现代经济学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经济学的贡献是全面和丰富的。他完成了劳动价值论体系,创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了独到和开创性的研究。除举世公认之外,择要而论,还应包括有均衡和非均衡论、垄断竞争论、不完全生产论和有效生产论、消费理论中的“普通人”论、心理定律的物质基础、风险理论、预期理论、不确定性、增长理论及干中学经济学论断、危机理论(特别是其特殊性中间性危机)、金融理论中的利息理论(其利息理论要远远在庞巴维克时差利息理论之上)和虚拟资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中有诸多学术原创性的思想和方法论原理,这决定了它是不可超越的。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一种双方互为“镜中我”、可以互相经济学习、相互之间趋异发展、、相互之间在特定领域可以互相补充和打通的复杂关系。马克思经济学在保持原有范畴体系的创新的基础上,应该也有可能去借鉴西方经济学的诸多非核心概念和范畴。马克思的产业思想可以与马歇尔产业理论之间作一详细比较。在马克思与凯恩斯之间,马克思的有效供给概念可以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之间、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之间及在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之间进行分析。同样马克思与熊比特之间可以就创新理论展开比较分析。马克思制度理论可与以诺斯为首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作一比较。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企业理论可与科斯的产权理论、企业理论作一分析。除此之外,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演化思想可以与演化经济学、公共思想可以与公共经济学以及女权主义经济学和传播政治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在充分比较分析和强调马克思与凯恩斯、马克思与熊彼特之间资本理论与危机理论的差异、异质和相似性和马克思与新剑桥经济学派的垄断竞争理论及增长与分配之后,本文作者比较赞同琼·罗宾逊的观点,即将马克思凯恩斯化、凯恩斯马克思化、马克思熊彼特化和熊比特马克思化。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在整个国际垄断资本的直接间接支持下,其显经济学和主导地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其技术分析层面和政策层面势力很强大。马克思经济学的衰落除了社会和历史原因外,还有其自身竞争力比较弱的问题。它远远赶不上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竞争力。邹恒甫教授以他对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坦言:“不懂古典资本主义经济学,我们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不精通当代西方经济学,我们不可能发展适合中国的马克思经济学”,我深以为是。

六、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属于生理解剖经济学,而庸俗经济学的方法论则属于现象描述经济学。自马尔萨斯、萨伊、巴斯夏、西尼尔和麦克库勒赫皆在此列,相反只有约·穆勒则被马克思本人排除在外。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更不同于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后者是一种半途而废的方法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既有非科经济学的抽象法,又有继承庸俗经济学的堕落的最新(即在数理经济学外观下)的庸俗性。综合刘永佶和陈典的论述,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是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派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提出了科学抽象法。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更详细地制定了自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马克思肯定了具体一抽象一具体公式。而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创建了系统、全面、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和批判的辩证实证方法论。这意味着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历史转折。而《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集大成者。其内核是唯物辩证法。它是一种系统一致的完整方法论,它构成《资本论》的方法论的根基,它是“一种从一定的社会时期出发的分析方法”。《资本论》具体的方法论还包括整体论、抽象法、区分法(即区分生产的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矛盾分析法、数量与质量分析法逻辑法、历史法、动态分析法、批判法、复杂系统论、社会有机体论、回溯法和实践修正论。在批判西方庸俗经济学假设学说的虚幻性和虚假性后,马克思认为自己的经济学的假设应该为现实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实质是具有充分理论和历史依据并同时具备现实批判主义精神的方法论的统一。

七、基本结论:倾向性与应用性问题并存以及解决路径

彻底解决马克思经济学的应用性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基础性工作之一,系统整体地回归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研究。可以认为,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实践的迫切性来看,值得我们更多地去分析利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

作,通过研究新文献,尤其是关于贸易、银行、信贷和土地所有制及其历史方面问题的文献,马克思大约在1878年拟定了继续他的篇幅庞大的著作的计划。国外专家对这些材料的第一部分进行了辨认和编辑;这一部分将收入历史考证版第4部分第25卷。其中一些材料应引起关注,而且也应当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和国际经济关系形成方面的中国学者和政治家们所分析和利用。明智的经济政策是建立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两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而在任何一所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里是学不到这门科学的。

基础性工作之二是,作全面客观辩证的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本文作者建议,可以从下列方面展开比较分析,价值判断:马克思经济学的批判性与西方经济学的辩护性、辩证实证分析与半途而废主义。方法论:马克思、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马克思经济学的跨学科范式——兼论西方经济学的“精神分裂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理性范式比较、关于重构马克思微观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兼与西方微观经济学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对转型问题和加总问题的基本解答、西方经济学一些非概念范畴与马克思经济学之间的借鉴和反借鉴意义、马克思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公理化比较分析、马克思体系与斯拉法体系(用资本来生产资本与用商品来生产商品)、马克思动态均衡理论体系与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体系理论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古典学派的质差研究、马克思最优与帕累托最优辨析、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函数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函数对比、马克思的凯恩斯化和凯恩斯的马克思化(在有效生产与有效需求之间存在打通的可能性)、马克思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分析、马克思经济学中生产理论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生产函数理论批判、马克思投资理论与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理论比较研究、马克思货币理论与新货币经济学异同分析、马克思预期思想与西方经济学预期理论比较、马克思世界体系思想理论基础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思想比较研究、马克思宏观经济学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分野:资本劳动关系解析函数与总量生产函数、马克思公共经济学与西方公共经济学若干思想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中不完全思想与新凯恩斯主义不完全理论比较、马克思社会阶级理论与主流经济学博弈论比较、马克思经济学演化思想与演化经济学比较分析、马克思经济学与概率统计学关系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劳动价值论的新视角、马克思贫困理论与功利主义和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以及公正理论比较研究、马克思周期理论、凯恩斯周期理论和实际周期理论(RBC)比较、马克思工资就业理论与西方工资就业思想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约思想分析(商品与劳动合约的异质性与完全不完全合约和强制性社会关系契约)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阶级行为与行为经济学比较分析等方面。

基础性工作之三是,加强对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我仅以赵准教授介绍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信用与金融市场这两门课程为例。这门课程虽然与主流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名称相同,内容却相去甚远。关于该课程主要问题包括:1.从更现实的假设出发研究宏观问题。2.用联系、动态的眼光看待主流经济学用来解释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市场。3.竞争被视为宏观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途径之四是将西方经济学一些技术分析性范畴与马克思经济学进行借鉴和反借鉴研究。范畴体系在确定核心范畴和起始范畴后,比较经济学范畴体系的构建就会相对容易。这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设定两类过渡性范畴:一类是从起始性范畴到核心范畴之间某些过渡性范畴;另一类是从核心范畴到本学科目标之间的某些过渡性范畴。而效用“是西方经济学最基础、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价值量”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范畴,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就是围绕价值量的产生、价值量的交换、价值量的实现、价值量的分配、价值量的消费、价值量的计算、计量等问题展开的,一本西方政治经济学实质上就是一部关于价值量的学说。两大体系的基本范畴应当是价值、商品、货币和市场以及资本等。市场、竞争、需求、供给、成本、价格、收益和分配构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两种体系可以在总量生产函数——生产关系解析函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再生产理论、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不完全生产、局内人一局外人——劳动蓄水池、产业后备军、结构不稳定、非瞬时均衡——瞬时均衡、条件收敛与绝对收敛(稳定增长路径)——收敛于不稳定路径、政策有效性——政策无效性、标准厂商模型、标准居民模型——资本家与雇佣者的大数原理、多重均衡——非多重均衡、内在动态性——马克思货币资本增长、不确定性——抵消利润率下降因索、瓦尔拉斯配置——马克思状态、相对收入假说理论——马克思的一个经济修辞学、非唯一性——唯一性(资本积累规律)、消费函数稳定性——名义工资、刚性工资、弹性工资、毁灭性竞争——全球过度竞争概念和国内均衡、国外均衡——外贸作用与马克思假设的封闭经济体之间进行相互借鉴。

途径之五是,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和经济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研究加大投入。角田修一、刘洋、龚敏和李文溥认为,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全部经济学的成果,是十九世纪经济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经济学”,过去只以马克思遗留的著作和笔记为中心进行研究,把严密地研究这些东西作为理论的发展,而对经济学的其它潮流派别不进行研究,不进行马克思曾进行过的“经济学批判”,与现实经济生活隔绝的研究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倾向在步步加深。

途径之六是对西方经济学前沿成果的持续不断跟踪。马克思经济学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研究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而非一味的辩护性的纯思辨的和官方的意识形态的守成者。

责任编辑:景玉琴

作者:张志军

上一篇:标准化市场经济论文下一篇:财务会计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