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2022-04-21

摘要:历史学科虽在初中教学作为“副科”,却能使学生在对人类漫长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还能学会怎样思考、分析、处理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教师教授历史课程多采用传输式教学,按照教学进度死板地讲述课本上的内容,枯燥乏味。使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教学效率自然下降。而新兴的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能解决这些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问题式教学初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问题式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篇1:

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摘 要: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从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等方面来谈一谈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问题式教学是新课改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相应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深入了解課本内容;还可以对学科前沿所关注的具有研究性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搜集材料,寻找合理的观点。问题式教学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学生最终所得出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能够享受解答问题的过程。本文主要从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等方面来谈一谈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是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为纪念五四运动而设立的五四青年节有哪些值得纪念的价值呢?五四青年节每年都有,但很少有学生思考与分析过五四运动的意义。

二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很少进行思考,而是以教师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在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对同一个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并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进行评判,每一个人的性格与行为都具有多面性,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观点。

三是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时沟通与交流。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很少进行讨论,学生也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问题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沟通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二、问题式教学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问题的提出方面

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式教学,但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层次性,而且过于死板乏味。例如,在讲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历史运动时,只是简单提问运动的原因、时间、发展、内容、意义、评价,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了解具体的历史活动,应该将学生引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而不是为了考试只记关键点。也有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仅仅围绕课堂内容,而几乎不进行课外的拓展延伸。历史学科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并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逻辑思维。

2.课堂问题的实施方面

有的教师在实施问题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有的教师所给的讨论时间非常有限,往往学生还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时讨论就匆匆结束了。

3.课堂问题的反思方面

很少有教师对课堂问题进行反思,所设置的问题与课堂实际情况的对比,学生对所设置问题的意见与看法等。对课堂问题进行反思与改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参与,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解决问题的相应建议

1.增加教师的阅读量与知识面

教师是问题式教学的引导者,深入了解初中历史教材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可研究性。在了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少量具有悬念与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2.分组分层次进行问题式教学

有的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习惯以自己为主,并没有切实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与能力,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直接从课本中就能够找到相对应的答案。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可以给每个小组布置相同的问题,也可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讨论。以学生为主,最重要的不是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

3.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

问题式教学中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就是教学之后的反思。有的教师的教学教案长久没有变化,而每一届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历史学科中,对于具體人物与事件的评价与分析也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而且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喜欢历史而大量阅读各类参考文献,知识储备并不一定比教师少。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具体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与创新性。

问题式教学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思考性与创新性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逐渐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要充分发挥问题式教学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以学生为主设置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克盛.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3).

[2]杨昌文.初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应用管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16).

[3]叶小兵,魏恤民,吴美娟.初中历史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石凤梅

问题式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篇2:

有效的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历史学科虽在初中教学作为“副科”,却能使学生在对人类漫长历史发展、演变过程的探究中学到许多知识,懂得许多道理,还能学会怎样思考、分析、处理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教师教授历史课程多采用传输式教学,按照教学进度死板地讲述课本上的内容,枯燥乏味。使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教学效率自然下降。而新兴的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恰能解决这些问题。问题式教学法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教材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和讨论。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初中历史;应用

历史是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抹去也不能遗忘的记忆。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发展到今天的虚拟网络和数字时代,人类整整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中国是文明古国,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中国历史对于我们来说是记事之书也是前车之鉴。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没有两件事是完全相同的。想用解决一件事情的方法解决另一件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众事之理,应付其他事情就不止于此了。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所以初中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传授历史知识时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探索,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以应付考试。

一、现行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弊端

1.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的主观要求和理性认识。一些历史老师,尤其是年龄大的老师习惯墨守成规,死守教材内容。在他们看来,教授历史课程就只是给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让学生背下来应用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在这种教育观念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的过程中都只是围绕教材进行学习。在考试前告诉学生可能考到的重点知识以及如何应付考试,使学生麻木地接受知识,对历史的神秘与奥妙全然不知。只会死记硬背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成为背诵教材的机器,全然没有学习兴趣。由于我国一部分地区历史科目不计入中考总成绩,所以历史教师和历史课都不受重视。许多历史课甚至被语文、数学等主科课程霸占,导致历史教师也认为自身以及历史课程不重要,讲课时也只是敷衍了事。

2.学校与家长的不重视

学校是设置课程的主导方,所以从历史科目的课程安排就能看出学校是否重视历史课程。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由于教育部要求,学生必须得学历史课程,但是在中考又没有实际的分数,地位可有可无。所以被学校认为是副科。学校领导因此忽视历史学科,在课程安排上多将历史课安排在容易犯困的下午且占课往往较少,间接地对历史教师和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家长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许多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督促孩子努力学习以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却忽视了其历史知识、科学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方面的发展。初一刚入学的孩子在刚接触历史课时本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学起来很有意思,但在之后学校和家长的压迫下也渐渐失去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想法。

二、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发挥

问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前布置好教学任

务。让学生根据教材及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对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提问,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这种情境下教师与学生共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只有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坐下面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利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的分析思路和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对问题的答案多是主观、开放的,这也合乎了历史的多面性。同一个历史人物,可能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枭雄,这种多方面的认识也给历史人物披上了迷幻色彩。比如初一教师在讲“伐无道,诛暴秦”这一章时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是怎样的。然后让同学根据教材中秦始皇时期的农业、经济、文化、制度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大家得出的结果一定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伟大的,为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古建筑长城;统一了货币、度量衡与文字;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暴政统治,为修建自己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陵墓,每年役使七十多万犯人和奴隶。再加上修长城、修驰道等,每年服役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始皇统治下的秦朝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并作出判断,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讲解后更是记忆深刻,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

2.学生查阅资料,丰富历史知识

在教师应用问题式教学进行授課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分析和探索历史问题。所以在得出结论前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做出自己主观的评价。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学生若是在课上的讨论没有尽兴并对该课的历史背景产生浓厚的兴趣,也会在课余时间翻阅有关的历史资料。比如教师问丝绸之路的影响时,学生会翻阅大量资料查阅丝绸之路途中都运输了哪些物品,经过了哪些国家,促进了东西方哪些物种间的流通以及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交流。学生在对这些知识掌握之后就会对丝绸之路有细致的了解。初中三年下来,学生的历史知识丰富许多,在以后的生活交谈中这些知识都会成为学生沟通的桥梁。

3.教师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教学

备课是教师的一门基本功,一份细致创新的教案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同时,准备充分的备课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若教师只是单纯根据课本提出问题难免枯燥。所以在上课准备之前,教师应创设本堂历史课的情景。比如教师口述事件背景、放映相关历史背景的小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之中对历史事件感同身受,掌握事件的大致发展方向。这种创设情境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发现问题。在提出问题时,要鼓励学生之间多进行合作交流,积极与老师沟通。教师得到同学们不同的答案后,应做到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讲解,不忽略每一个孩子的看法,尽量全面、综合地看待问题。比如教师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一章前,先放映一些圆明园被烧毁前的图片,中国领土被割占前的面积图。再放映一段西方列强因不满足既得利益,欲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进行的火烧圆明园的恶行。学生看后必定悲愤不已,脑袋里也产生了许多想法,并因此对这一章的知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充分地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之后再由教师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分析。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质。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重点讲解。

4.教师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重点和开端。学生若是不能明确学习历史课程的原因及目的,就无法端正学习态度。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不论讲解哪一个时代的故事或政策,都是在为学生揭示远去的传奇和隐藏的真相。设置历史课程本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从历史中取得借鉴与总结经验。所以教师应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设置历史科目这个课程。教师可以在上历史课前先讲述一些有趣离奇的历史故事,比如成吉思汗如何带领蒙古国马踏列国,开拓出一块将众多文明裹挟其中的空前疆域。学生在听完教师讲述的故事后,脑袋里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会促使学生对历史文化产生向往,使学生主动了解历史知识。让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后才能认真专注地学习历史文化,了解历史长河中的无穷变化。

初中课程中,历史学科虽不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学习,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而对于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的作用更是巨大的。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时应运用问题式教学法方法进行启迪式教学。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定山.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8).

[2]黄以国.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7).

[3]陈海艳.问题式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21).

作者:李敬芳

问题式教学初中历史论文 篇3:

浅析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  问题式教学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在深化学生历史知识记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综合素养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针对问题式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意义展开阐述,其次针对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借此为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法;初中历史;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课程基础、学科教育特点为前提,借助多种途径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促使学生针对历史知识展开深层次研究,立足于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借助问题式教学法的引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及思考活动中,促使学生通过问题处理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围绕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一、问题式教学法应用的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主要如下:首先,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法,可借助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求知欲及好奇心,学生通过问题答案的探索也可掌握相关历史知识,促使学生借助历史知识探究活动的展开深化知识记忆,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收获学习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实现学生历史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其次为实现轻松活泼课堂氛围的构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收的知识多为依据教师的单向灌输所得,学生很少展开自主思考活动,针对所学知识大多死记硬背,自身学习主动性及学习热情不足,历史课堂教学较为沉闷,学生难以调动学习兴趣,使历史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影响历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问题的提出,则可引导学生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主动展开思考获取历史知识,深化学生知识记忆。最后可增强师生间感情,加强师生互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间鲜有互动,教师也并未为学生充分表达自身观点提供机会,而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借助提问,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教师则以平等身份同学生展开交流,除有助于师生间增进了解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历史素养。

二、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需加以精心设计,不可随意提出。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需将教材内容有意识地结合到所提出的问题中,确保问题可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此外,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以学生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参考,借助多媒体技术或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将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氛围中,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马关条约”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此节课教学活动时,可向学生提问:“马关条约的签订将会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呢?同学们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向他国大量借款,此借款行为同现在中国向资本主义借款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呢?”教师借助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可促使学生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实现历史知识的深层次掌握。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历史教学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方式即为调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展开课堂讨论活动,借此,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梳理教学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教师应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认知能力水平等为参考,提出相关问题,借助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深化学生知识记忆。此外,教师还应借助多种渠道的应用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围绕课程知识展开深入分析,以此确保问题式教学法应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如以“盛唐气象”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引导学生针对所学历史知识展开深入探究。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理解提出思考问题,再借助交流讨论、资料分析等方式完成所提出问题的解答,获取相应历史知识。教师借助鼓励学生围绕历史知识、自身认知情况提出相关问题,可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增强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盛唐气象历史背景、影响等方面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能力,还可促使学生针对相关内容主动展开分析,对历史现象、历史发展展开客观分析,促使学生于问题解答、知识探索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推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历史學科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加之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教师借助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尤为必要。为此,教师可将问题式教学法,通过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采取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等策略,并借助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外,还可以加强学生历史知识探究能力,强化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廷海.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的应用[J].好日子,2019(03):1.

作者:方超

上一篇: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传统教育中网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