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相关理论为累积污染贡献者,即生产性企业成为农村污水治理责任主体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因此,必须按照科学设定和合理配置的基本要求,明确累积污染贡献者的资金投入责任及其支持、参与责任。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累积污染贡献者;治理责任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居住区范围内产生的以居民生活污水为主的综合排放污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论文 篇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更是實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关系到5亿多农村常住人口的生命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多次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政策规划、技术标准、建设运营、监督考核等制度体系,切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从江苏情况看,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重道远,依然存在诸多亟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江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

江苏自2008年全面启动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项目为载体分散实施的早期探索阶段。太湖蓝藻水污染事件暴发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被纳入《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入新一轮农村六件实事工程;201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将“整治生活污水”作为村庄环境整治“六整治、六提升”的重要内容。二是以县域为单位整体的一体化推进阶段。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方案》,全省分三年选出46个县(市、区)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建设。此外,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的统一部署,全省于2008—2012年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13—2017年实施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力促进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各地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全省累计1.2万个村庄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锡、苏州两市基本实现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涌现出常熟、昆山、丹阳等一批生活污水治理先进典型。江苏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受到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并两次通报表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给予高度关注并多次宣传报道,《新华日报》《中国环境报》等媒体刊发专版进行宣传。2020年底,江苏省推出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462-2020),该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其他要求,并对监测与分析、实施与监督等做出了明确要求。

二、江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照《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目标要求,全省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和治理设施两大方面。

治理主体单一化态势较为突出。一是“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长期存在。部分地方政府仍沿用“从上而下、包揽建设”的工作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大包大揽”“政府干、百姓看”等现象;还有一些地方尚未建立项目信息公开监督制度,在项目规划、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营等环节缺乏与社会公众的有效互动。二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与城镇污水处理相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具有量大、面广、不稳定等特征,现阶段处理技术和市场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尚不健全,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整体不高。三是农民参与生活污水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大多数农民对改善村庄环境、解决污水问题表示支持,但也有一些村民对该项工作存在误解,担心处理后的污水会影响身体健康。部分地区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加之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观需求不高,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对农村生活污水源头治理造成压力。

治理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一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充分。江苏共有3.5万个规划村庄、19.8万个自然村庄,但只有1.2万个村庄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比例偏低且覆盖面不宽。二是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平衡。苏南、苏中、苏北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差异明显。三是部分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属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运营、维护及监管均需要长期稳定的公共财政资金。但除苏南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建得起、用不起”现象,目前全省农村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率普遍偏低。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践滞后于绿色发展理念。一些领导干部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律把握不足,对治理难度考虑不充分,不注重前期摸底调查,与村民缺乏有效沟通,导致方案设计不科学。村民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仍未改变,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二是由于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没有形成运营管理长效机制。苏南等地经济条件较好的市县能够逐年推进治理,但苏中、苏北大部分地区市级财政投入很少,县级财政主要保障乡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投入较少,导致乡镇和村负担重,治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三、加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一是明确基本路径。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要求,立足农村实际,以构建以党委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主体并争取企业支持的现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推进协同治理,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提升格局意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将其融入农村生态系统的“大格局”中,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加强污水治理与农田灌溉回用、生态修复、景观绿化等的有机衔接,实现农业农村水资源和有机废弃物的良性循环。三是强化目标考评。建议以县区为单位,研究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考核办法等,建立奖惩机制,强化考评结果应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束缚,提高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四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知识和典型案例宣传,提升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律的认知能力。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节约用水,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从源头减少污水乱泼乱倒的现象。

明晰主体权责,形成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良好格局。一是堅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中央部署、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住建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跨部门联动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摸底调查、规划编制、资金保障、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考核评估等工作,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二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明确农民维护公共环境的责任,庭院内部、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由农户自己负责,村内公共空间环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摸底调查、方案编制、初步设计、建设运营等环节,要多征求和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各方人士支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多方共治的内生动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国家和地区重大科研项目要聚焦农村欠发达地区现有技术和设备适应性差的瓶颈,研发并推广适合不同类型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和装备。农村自然环境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尊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创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模式,充分利用坑塘沟渠、湿地、农田等自然处理系统,让污水自然净化、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形成一批生态化、资源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和技术方案。二是健全监管体系。按照“行业监管、分类监测、购买服务、村民监督”的基本思路,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监管制度。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推动环境监测和执法向农村延伸。采取自动监测与手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分类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对规模较大、环境敏感的地区,要安装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设施;对规模较小或分散处理的地区,要定期开展手动监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建立村民和社会监督机制,设立群众举报平台和举报电话,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搭建环保智慧云平台,整合监测数据和台账,及时掌握设施的水量、水质等状况。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属于纯公益性事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及监管需要长期、持续地投入大量资金。据初步测算,以目前户均2.5万元的建设成本计算,全省1100多万农户全部治理,需要资金超过2750亿元。为此,需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资金筹措机制,多渠道扩展运维资金来源。在充分调研、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农户收费制度。鼓励通过整县整乡打包、与开发项目捆绑等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四是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体制。建议将农村改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供水等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负责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建议整合现有农村改厕、农村环境整治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新增设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开展农村环境监测执法机构和队伍调研,研究出台加强农村环境监测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对于符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支持范围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要积极协助争取支持。在税收方面,能提供污水治理劳务合同且符合规定技术标准和相关条件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在降成本方面,要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用电、用地支持政策。五是完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与县域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相协调,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治理方式、建设时序,确保与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农村改厕、苏北农房改造等工作紧密衔接。制定县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明确各方职责、资金渠道、监管制度、奖惩机制等。建立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乡镇政府为管理主体、以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以农户为受益主体、以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体系。通过站长制、村民监理、村民监督等方式,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第35期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刘志刚

作者:龚海涛

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论文 篇2:

农村污水治理中的累积污染贡献者责任研究

摘要在农村污水治理过程中,相关理论为累积污染贡献者,即生产性企业成为农村污水治理责任主体提供了前提和依据。因此,必须按照科学设定和合理配置的基本要求,明确累积污染贡献者的资金投入责任及其支持、参与责任。

关键词农村污水治理;累积污染贡献者;治理责任

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居住区范围内产生的以居民生活污水为主的综合排放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来源面广,治理难度大。因此,必须按照科学设定和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农村污水治理的实际出发,明确累积污染贡献者的治理责任。

1累积污染贡献者治理责任的理论依据

1.1环境补偿理论即卡尔多—希克斯补偿规则和外部性概念中的补偿推论。在福利经济学中,某种状况发生改变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格局的形成,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导致一些人效用水平下降的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效用水平上升[1]。依据卡尔多—希克斯补偿规则,在这种新的资源配置格局下,如果受益人(生产性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大到足以使他们补偿亏损者(农村居民),这种新配置就是更加有效的。也就是说,在目前已形成的生产性企业资源配置格局中,生产性企业可以通过补偿农村居民损失的方式承担农村污水治理责任。

在外部性概念中,生产者产生的社会边际成本与其个人承担的边际成本之间的差值,对受害者利益和社会福利总水平造成了危害。以社会伦理为基础的福利经济学,在解决外部性问题时通常采取对受害者进行补偿的方式。在农村污水治理中,生产性企业因其所产生的外部性而对农村居民进行补偿,或者通过上缴庇古税的方式弥补社会总福利损失。所以,外部性概念中的补偿推论是生产性企业承担农村污水治理责任的重要理论依据。

1.2环境生产要素理论环境生产要素理论将环境容量纳入生产要素的范畴[2],认为环境容量的最主要消耗者和获益者是生产性企业。正是由于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生产性企业大量消耗环境容量,导致环境容量日益缩小,环境负重不断加剧,环境系统持续受损而形成亏空。这就为生产性企业承担农村污水治理责任提供了依据。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性企业存在因过度消耗环境容量,致使农村环境质量下降至危及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生存水平的客观事实。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生产性企业理应成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研究时所予以考虑的最主要的责任主体之一。

1.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环境与自然资源视角所提出的发展战略和模式,是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它要求处理好人类自身之间、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协调[3]。农村污水治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生活污水达标处理与排放,改善农村地区水环境和卫生状况,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立人水和谐的社会环境。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生产性企业要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保护农村环境,注重农村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农村污水治理中生产性企业责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农村污水治理中,累积污染贡献者即生产性企业,其治理责任包括资金投入责任及其支持、参与责任。

2累积污染贡献者资金投入责任

2.1资金投入的依据——基于环境容量的环境补偿农村污水治理中,生产性企业承担污水治理资金投入责任,是指在环境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性企业,因其生产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排放物进入自然环境,占用了大部分环境容量,耗费了环境自净能力,加剧了环境负重,导致农村居民可利用的环境容量空间减少,所排入环境的生活污水因缺乏足够的、可利用的容量空间而不能被环境自净能力所消融或分解,损坏了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造成农村污水治理难度加大。这时应由生产性企业对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治理给予资金补偿,以纠正环境容量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合理分配,促使污水治理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在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容量也是稀缺的,这种稀缺有价的环境容量是经济活动中自然要素的重要部分,它一直参与着生产活动,而且参与的程度一直在不断增强。农村污水治理中,生产性企业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容量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容量在农村居民中的分配日趋减少,环境容量的生产要素地位不断显现。由此来看,依据“谁使用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应由生产性企业承担污水治理资金投入责任,从而解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环境容量需求与日益减少的环境容量供给之间矛盾。

生产性企业承担相应的农村污水治理资金责任,可以通过行政性途径和市场性途径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

2.2行政性途径行政性途径主要表现为环境税收和环境费用。生产性企业所承担的环境税费作为目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应当积极拓宽来源渠道。为此,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税费应改变以缴纳排污费、垃圾费等行政性收费为主的传统、单一的征收类别和征收标准,采取行政性收费和环境税收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满足农村污水治理资金需要的生产性企业环境税费筹集模式。

从短期看,我国生产性企业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的投入仍将以环境费用的征收为主。但从长期看,排污收费将会面临费改税的问题。通过环境税收的方式获取农村污水治理所需资金,可能对生产性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即降低企业的竞争力。的确,实施环境税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实施环境税对企业会产生一些积极作用,环境税能够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尽量减少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腾出部分环境容量空间,缓解农村居民环境容量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对生产性企业征收环境税,以获取农村污水治理所需资金,既要考虑其规范性,达到引导社会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又要考虑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承受力[4]。这就需要在税收征收过程中,设置灵活性税率,并考虑东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生产性企业的营利水平与营利能力,考虑东西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污水治理的投入差异和技术差异,进而分阶段、分步骤来实施。

2.3市场性途径农村污水治理中的市场性途径,是在政府环境公共事务行政管理改革背景下,通过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制定环境生产要素交易的多种形式和途径,运用并借助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和水权交易等市场性环境管理手段,获取环境补偿费用,并将其转化为农村污水治理资金,从而使生产性企业承担农村污水治理资金责任。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生产性企业在占用和消耗环境生产要素的同时,促使其市场性承担该项生产要素的费用,积极合理支付环境补偿费用,用于加强环境管理和农村污水治理,这既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途径,同时又是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筹集的重要方式。

借助市场手段明确企业环境责任,使企业承担环境补偿费用,首先可以利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使价格信号在农村污水治理和环境保护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具有市场灵活性。其次,有利于农村污水治理行业主管部门集中精力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引导、监控,充分发挥宏观间接调控作用,降低治理成本。再次,可以促进生产性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自觉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最后,能够增加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公开透明度,给农村居民以表达意见的机会,有利于在农村污水治理问题上消除误会和矛盾,提高社会在农村污水治理事项上的和谐程度。

3累积污染贡献者的支持和参与责任

3.1累积污染贡献者间接的支持和参与责任累积污染贡献者承担法律规定责任、环境管理责任、环保措施落实责任和污染物达标排放责任,也就间接地支持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3.1.1累积污染贡献者承担法律规定责任。即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及相关费用。累积污染贡献者所缴纳的排污费及相关费用包括环境税和环境费用。累积污染贡献者所缴纳的排污费及相关费用是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的重要来源。累积污染贡献者履行法定职责,按时、足额缴纳环境税和各项环境费用,也就确保了农村污水治理资金的顺利筹集,间接支持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3.1.2累积污染贡献者承担环境管理责任。即健全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和制度,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记录定期自行监测或委托监测的监测数据,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和制度,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记录监测数据,公开环境信息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累积污染贡献者所进行的规范和制约,通过明确累积污染贡献者所承担的环境责任与义务,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从而间接地支持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3.1.3累积污染贡献者承担环保措施落实责任。即确保环保设置正常运转,排污口规范且按规定安装监控装置并有效运行;累积污染贡献者承担污染物排放达标责任,即各类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污染物排放量满足总量控制要求,企业运行未改变区域环境功能。累积污染贡献者环保措施落实责任和污染物排放达标责任的承担,是防止农村居民可利用环境容量空间不断减少的需要。累积污染贡献者承担了这两项责任,从而为农村居民所排放的生活污水能够被环境自净能力所消融或分解提供环境容量空间,这就间接地支持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5]。

3.2累积污染贡献者直接的支持和参与责任主要是指累积污染贡献者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即:①提供农村污水治理专项机构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定期向专项机构汇报污染物监测情况和排放情况;②为农村污水治理专项机构开展工作提供其他便利。

作者:李冠杰

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论文 篇3:

生态环保视域下污水治理路径探究

摘要:生态环保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社会经济健康成长的基本动力。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类生态问题、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污水治理是均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重要举措之一,是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在污水治理路径选择与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生态环保的基本内涵,探究污水治理的问题,提升污水治理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生态环保;污水治理;路径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工业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严重,导致生态环保效应难以实现,水资源日渐短缺。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污水治理的力度,通过构建科学的污水治理体系,提高生态环保效应,使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融合起来。但在此过程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有必要明确生态环保的内涵,确定污水治理的方向,使污水治理工作更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需求。

一、生态环保的基本内涵

生态环保主要指转变思路和观念,树立低碳发展观,着重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通常从政策制定与落实上,引导和支持引导社会大众形成低碳发展与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此遏制“气候恶化”与“环境灾害”,增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在宏观层面上,生态环保主要指探寻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建设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得到更好地发展,切实满足社会大众基本的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需求。而生态环保效应是全新的发展理念,主要指人类的环保活动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正效应”,如促进植被生长,丰富生物多样性。譬如低碳经济在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更好地协调起来,融合起来。而在污水治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降低污水治理过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生态环保效应的实现,及促进人类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此外,提高污水治理的区域适应性,能够使污水治理更加全面、充分,極大地缓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污水治理的效能和效用,帮助人们构建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存体系。

二、污水治理的主要问题

在生态环保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不断提高对环境治理的关注程度和重视力度,然而在污水治理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污水治理的实效性与有效性。首先是“两难一低”问题。在我国农村污水治理中,尤其在丘陵、山区等地区的居民相对分散,污水管道铺设难度大、成本高,地方财政难以支撑,且不同区域的农民用水习惯存在诸多的差异性,致使污水排放与生产的规律呈现出鲜明的异质性特征。此外,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处理效率与质量十分低下。很难确保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其次是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够充足。根据相关数据调查现实,2013年我国污水排放设施的投资强度为2.52万元,2016年投资强度增加到4.35万元,虽然投资强度有明显的增加,但在劳动力价格、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低强度的设备投资,难以解决当地的水污染问题,无法切实地提升污水治理的实效性和有效性。最后是治理技术的适应性,相对较差。通常来讲我国不同地区在社会条件、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及风俗习惯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如果以单一的处理模式或技术,来处理污水,将无法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排水规律。现阶段的污水排放与治理模式主要以集中处理、分散处理、纳入城镇网管处理为主,虽然后两种处理模式相对成熟,然而成本较高,分散处理又存在明显的地区性限制。此外由于我国缺乏相对科学的污水设施管护机制,导致污水处置设施出现浪费和闲置的问题。而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又导致污水处理与环境保护难以有机地结合起来,无法确保生态环保效应的实现与提升。

三、污水治理的基本路径

结合我国在污水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通过科学规划治理路线,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治污技术的适应性等方式,提升污水治理的实效性,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

(一)科学规划

首先,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在结合生态环保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农村居民的污水排放状况及居住地区分散情况,科学分析污水治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筹划出特定的污水治理区域和类型,明确不同区域或类型的农村,应采用的污水治理模式及技术,进而规划出相应的治理时间表与路线路。而在财政支出不足、处理设施与收集管网缺乏的层面上,政府部门应通过资金需求分析,明确污水治理所需求的运营条件、硬件设施,并结合污水治理区域的类型、分散情况,进行合理核算,以此提升资金投入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农村污水治理两难一低问题的切实解决。

(二)加大投入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度,能够提升污水治理的质量与效果,使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解决当地的实际情况。通常来讲我国东部地区的投入强度较大,西部和中部地区的设备投入强度较低。因此在设备投入强度提升的过程中,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中部、西部等地区的投入力度,通过分析设备需求强度,合理分配设备投入比重。在路径选择上,则需要通过设置专项资金的方式,确保政府投资的稳定性与有效性。鼓励社会资金的涌入,激发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地参与到污水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阶层的治理作用。而我国地方政府部门应在完善和构建补助机制的前提下,承担污水治理设施的维护与建设费用。

(三)强化适应

我国不同地区在污水治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污水治理技术选择与应用中,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或技术。譬如结合平原、丘陵、山区等地区的地貌特征及地理条件,选择集中、联户、单户等治理模式、技术及设备。或者通过“生物处理设施”,实现“回用中水”的目标,该模式拥有高效率、易维护、低能耗、低成本的优势,可以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污水治理需求。此外,在强化适应的背景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构建科学化合理的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机制,评估与监督机制,提高污水治理成效,

结语

在生态环保理念的支持和影响下,我国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开展污水治理工作,使污水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但在污水治理路径的选择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及强化适应的方式,破解传统污水治理所存在的问题,确保污水治理工作得到高效、稳定、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农村跨域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路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03:178-179.

[2]韩锦玉,马云凤,马骋,鲍星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对农村水污染治理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西安市长安区片村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1:113-117.

[3]张秀秀,周定财.共生理论视角下农村水环境治理路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03:68-72.

作者:王晓莹

上一篇:基于教学的电子设计论文下一篇:政府与市场互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