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网融合信息网络论文

2022-04-19

一、三网融合的含义三网融合的三网指的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或传媒网)和计算机网(或互联网)。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技术的发展、管理体制等,这三个网络,特别是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各具特点,各有不同的结构、功能、业务和服务对象和市场,属于不同的产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二网融合信息网络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网融合信息网络论文 篇1:

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探讨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工程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而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化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是通信工程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通信工程中的多网融合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归纳分析目前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对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功能性优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向进行探索,为挖掘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潜在价值作出努力。

【关键词】 多网融合 通信工程 应用

前言:多网融合即将监控、管理、安全防范等系统中的控制网络与宽带信息网络相连接或利用传输、协议基础,将下设技术和系统相联合,进而实现统一的数据分析和管理的系统集成一体化技术,将其应用于通信工程中,对优化通信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网络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信工程帮爱的各子系统管理信息和数据要实现融合和综合;一方面网络融合及时通信工程子系统之间信息融合的基础,又是插口和地址接入之间的融合,只有两方面融合效果都可以得到保证,才能真正发挥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作用。随着我国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已经认识到多网融合对通信工程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已经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

二、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的价值

2.1经济价值

通信工程通常覆盖范围广、工程耗材多,所以在采取通信工程优化措施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衡量,通过大量通信工程优化数据可以发现,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相比未应用多网融合的情况可缩减资金超过30个百分点,可见其经济价值突出,多网融合的经济效益主要依靠其商业性用地相比未应用时大幅缩减实现。

2.2技术价值

首先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集成一体化相关的管理模式,换言之可以在通信工程中实现对任何系统的集成管理,这一方面可以使通信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子系统出现的问题与其他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提升通信工程自身的稳定性。而且改变过去大型通信工程需要安置多个安防管理中心的局面,使大型通信工程可以通过一个安防管理中心实现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这既缩减了通信工程自身的复杂程度,又缩减大型通信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使通信工程的整体功能提升[3]。其次,将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中可以使通信工程建成后部分增值优势服务实现其特定的功能,而多网融合作为数字化系统其可以衍生出大量的增值服务,在网络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可结合其需要开发出更加满足其需求的增值服务功能,这不仅有利于通过优化服务质量,提升通信工程用户对起满意度,而且在丰富工信工程整个系统功能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3安全价值

随着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对防火墙、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技术对网络安全进行维护,在长时间的探索中,相关经验已经越累越成熟,可以对外来威胁起到较理想的防护作用。

2.4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速度

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决定,我国广阔的农村的通信条件、网络通信设施等都明显落后于城镇,而网络融合可提升卫星通讯网络、电视网络、电话网络等各种类型网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使农村原有的卫星资源、电话线路资源、有线电视资源在发挥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有效联合成为农村通讯网络,提升农村通信工程整体的可靠性,这不仅缩减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资本投入,而且在短时间内城乡差距无法有效缩小的前提下,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实际价值显著。

2.5提升通信工程网络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化和电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联网应用模式、电话应用模式、电视应用模式等传统网络应用模式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但受其之间不兼容性的影响,通信资源会受到极大的浪费,而多网融合的出现和逐步推广,可以有效的提升各种应用模式之间的兼容性和通用性,提升通信工程的资源利用能力。另外网络融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使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当通信方式和网络硬件模式得到有效的优化时,通信工程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发展速度和整体性能等方面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为通信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信工程自身特性决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网络应用类型间的资源共享。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在通信工程发展的过程中,为提升其稳定性和功能性等,人们有意识的将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中,使其经济性、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优化,但我国通信工程中的多网融合仍不够完善,需要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深化探索。

参 考 文 献

[1]张杰安.多网融合技术及其应用于通信工程问题探析[J].广东科技,2015,12:72-73+64.

[2]郁文峰.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0:48-49.

[3]金志娜,赵红.关于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57.

作者:高健

二网融合信息网络论文 篇2:

三网融合之路

一、三网融合的含义

三网融合的三网指的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或传媒网)和计算机网(或互联网)。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技术的发展、管理体制等,这三个网络,特别是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各具特点,各有不同的结构、功能、业务和服务对象和市场,属于不同的产业。最初的电信网主要是提供电报和电话通信以及后来的传真,广电网提供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服务,计算机网提供数据传输。也就是电信网主要用于互通信息,广播电视网主要用于传递信息;计算机网主要服务于处理信息;过去分别由三个独立的部门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局面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三大信息网络技术正在向着同一个方面发展,即都在走向数字化、光缆化、宽带化和多媒体化,简单地说是用同样的技术建设同样的网络,达到殊途同归。

三网融合的本质是未来的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都可以承载多种信息业务,创造出更多的融合业务,业务融合是三网融合的核心本质。在我国,电信网和互联网经过10多年的发展,基本上已实现了融合。当然,业务的融合必然还将导致技术与市场的融合。就当前而言,最重要的是电信网带宽的升级和广电网的双向改造。而不是三张网合成一张网,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

二、党和国家的重视是三网融合的保证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三网融合的重大战略意义,这是推进三网融合的保证。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三网合一”的基本构想。把三网融合列入了国家发展规划之中。1997年4月,国务院在全国信息化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其中提出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平台,三个网”。三个网指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这是国家首次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思想。在2001年3月15日通过的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也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工作。在2006年10月9日~11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关于我国发展国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就提出了”促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融合”的方针,将”三网融合”提到了新的高度。这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009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同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人大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和推进三网融合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创造新的社会需求。2009年5月29日,在《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标志着“三网融合”的推动工作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党务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发推进三网相融总体方案的通知》,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指出对三网融合要加强政策上的扶持,要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支持与三网融合相关的基础技术和相关软硬件中的开发和产生化,对产品开发和网络建设等要给予金融、财政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文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了保证,而且对具体实施确定了目标,指出了重点:2010~2012年进行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行的试点,探索有关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且成立了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三网融合的具体工作。

三、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三网融合的驱动力

一些专家认为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革命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通信技术(ICT)是信息化技术的核心,而三网融合又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网融合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三网融合将带动信息通信设备制造工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更快发展。据测算,在未来3年内三网融合将拉动投资和消费近7000亿元,对于增加就业岗位和拉动GDP的作用都是明显的。

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服务需求,是三网融合的原动力。传统上,消费者(个人、企业、机关、团体、学校)需要分别缴纳电话费、上网费和有线电视费等。三网融合之后,消费者可能只需缴纳一次费用即可;不仅如此,消费者得到的服务产品还可能比原来更多,而费用还有可能下降。

总之,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是三网融合的巨大驱动力。

四、技术进步是三网融合的前提

三网融合不仅涉及体制管理问题,需要政策的强有力的推动,更需要技术进步的支持。各项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进步是三网融合的前提条件,ICT的进步已经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些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形式的信息,包括话音、图像、数据、多媒体等等,经数字化后可以以比特流的形式进行处理、传输,存储、交换等,大大方便了信息的提供、处理、传送、分配和交互,促进了网络软硬件的通用化。(2)光纤技术:光纤的最大优点是其巨大的传输带宽和优良的传送质量。光纤通信技术和光传送网的发展,可构建理想的大容量传输平台,为要求大带宽的视像信息传输成为可能。随着光进铜退,电信网与广电网因传统上技术的不同而造成的带宽差异在缩小。(3)传送技术:近年来传送网技术在光传送网(OTN)、分组传送网(PTN)和高速传输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容量传输、灵活高效组网等方面的需求。(4)终端技术:业务终端的发展在促进三网融全方面的作用最为易于人们所体验。一方面,高性能的IPTV机顶合、智能电视、视频终端等的大量出现和普及;另一方面,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电脑的功能和性能在不断趋同,界线变得模糊不清,高端的智能手机的处理性能已不亚于家用电脑;这些都成为各类网络技术融合和创新的载体。(5)软件技术和传输协议: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三个网络及终端都可通过软件的变更最终能支持各种用户所需的特性、功能和业务。普遍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使得各种以IP为基础的业务都能在不同的网络上实现互通。首次具有统一的、能为三个网接受的的通信协议,从技术上为三网融合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进步和产业的融合开拓了道路、创造了前提条件,反过来三网融合给IC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信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形成了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五、三网融合取得进展,前景光明

我国最初于1998年提出“三网合一”的概念。2010年国务院常委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明确提出了三网融合的实施路径和时间表,自此三网融合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

2010年~2012年为试点阶段,以推进电信网和广电网在业务上的双向进入为重点,开辟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2013年~2015年为推广阶段,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三网融合。

2010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为落实深化重点领域政策的要求,工信部经与广电部门等多次协商、研究,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实旋意见并报国务院,我国光进铜退、宽带发展、无线城市、手机电视等有关三网融合重大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积极进展。

总体而言,三网融合虽然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在产业发展需求的强力推动下,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首先在三网融合的政策落实、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台并落实了一些政策。在各试点地区,如上海、江苏、广东的三网融合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2010年全国IPTV用户达到760万,而到2013年IPTV用户将突破2000万,可望达到2250万;宽带网络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截止到2012年9月底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404万公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799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口增加到2.6亿个,5年间分别增长2.6倍和3.3倍;3G基站达到76万个,建立更多的4G实验基站。在今后5年内宽带建设还会加快,在城市入户带宽实现20Mbit/s,农村入户的带宽也可达到4Mbit/s。

社会发展的需求,党和国家的重视,ICT技术的进步必将使三网融合进入更快发展阶段,为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荆林浩

二网融合信息网络论文 篇3:

IPv6+网络创新体系发展布局

摘要:在中国互联网协议第6 版(IPv6)规模部署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提出了 IPv6+网络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厘清了其概念的内涵与外沿,形成关键技术规划布局,并据此构建面向2030年的 IPv6+网络创新体系发展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应布局网络编程、网络层切片、网络确定性、网络随路测量、新型组播、网络自治以及可信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核心设备、系统以及解决方案研发来引导产业发展,实施面向基础电信网络、行业信息网络的试点示范,加快 IPv6+国家/国际标准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IPv6+;网络创新体系;技术布局;发展路径;标准体系

互联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当前,在全球范围内,以5G、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推动了互联网通信模式从人与人通信向物与物通信以及人机交互模式转变,这需要互联网更加弹性、高效、可靠、安全。具体来说,互联网应满足以下需求:

(1)海量连接扩展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业务发展,海量异构终端将会接入互联网,这要求网络在具备海量接入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带宽、时延、抖动等指标要求,并尽量减少与业务特性无关的限制。

(2)灵活流量疏导需求。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业务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已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云网融合推动网络流量从南北向传输向东西向流量传输发展,这需要网络具备灵活疏导、智能调度等能力。

(3)便捷网络服务需求。从云的视角来看,计算、存储、网络等功能都要实现便捷的服务化。网络服务化是云网融合对网络联接能力的内在要求,基本内涵包括简化接口、自动化部署、路由可编程、故障快速闭环等。

(4)个性化服务质量需求。智能制造、交通、物流等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对承载网络提出毫秒级时延和100%可靠性保障等极致服务要求。而传统网络只提供尽力而为服务,不能满足行业差异化和定制化需求。

(5)可信安全保障需求。产业在实现数字化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新的安全风险,如云服务的虚拟化、数据开放化、松耦合的架构等。而原有的安全防护手段已不适用,因此有必要重建多维度、多领域的信任网络安全架构。

1 IPv6+网络创新体系

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强对网络演进创新领域的战略部署,力争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国际电信联盟(ITU)为代表的国际标准组织,不断扩大研究范围,持续开展新型网络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中国也高度关注并重视网络创新演进发展,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 [1],明确了中国 IPv6规模部署的总体目标、路线图、时间表和重点任务,提出了“强化网络前沿技术创新”“布局下一代互联网顶层设计”“构建自主技术产业生态”等重点任务。经过4 年多的发展,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 IPv6网络,典型应用和特色应用不断增多, IPv6规模部署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具备开展网络创新的坚实基础。2019年,推进 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指导成立了 IPv6+创新推进组,提出打造 IPv6+网络创新体系的战略发展目标,确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以推进 IPv6规模部署国家战略为契机,建立可演进创新、可增量部署的 IPv6+网络技术创新体系[2],引领中国 IPv6+核心技术、产业能力及应用生态实现突破性发展,并提供以 IPv6+系列标准为代表的网络演进创新中国方案,打造赋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1.1概念内涵

IPv6+是基于 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升级,是对现有 IPv6技术的增强,是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互联网创新技术体系。基于 IPv6技术体系再完善、核心技术再创新、网络能力再提升、产业生态再升级, IPv6+可以实现更加开放活跃的技术与业务创新、更加高效灵活的组网与业务服务提供、更加优异的性能与用户体验,以及更加智能可靠的运维与安全保障。

IPv6+核心技术创新内容包括3 个方面:一是在 IPv6基础上进行路由转发协议及其功能的增强、完善,例如 IPv6分段路由、新型组播技术等;二是 IPv6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应用,例如 IPv6与人工智能、软件定义网络等技术融合形成的网络层切片、确定性转发等;三是基于 IPv6开展的网络技术体系创新,例如确定性转发、随流检测和应用感知网络等。

除了上述核心技术创新之外, IPv6+还将以网络故障发现、故障识别、网络自愈、自动调优等为代表的智能运维创新作为发展目标,同时将以5G 面向企业用户(ToB)、云网融合、用户上云、网安联动等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典型融合应用场景。

1.2外沿关系

业界普遍认为 IPv6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全部,而是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的起点和平台。  IPv6+正是基于 IPv6网络技术体系的全面能力升级。借助海量地址和其他重要特性, IPv6成为万物互联的网络基础。  IPv6+的技术体系得到了全面升级,可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多样化承载需求,它必将推动万物互联走向万物智联。当前以 IPv4/IPv6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体系促进了消费互联网的繁荣,下一步 IPv6+可以全面升级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必将满足千行百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需求。

从代际演进的角度来看, IPv6+是面向5G 和云时代的网络体系创新,是数字化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底座”。未来网络则是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基石”。如果说 IPv6+着重关注中近期网络演进创新,那么未来网络的目标则被定位为远期发展。可以预见, IPv6+与未来网络将持续接力,不断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全面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关键技术布局

网络技术体系方面的创新具体包括:面向5G 承载、云网融合以及产业互联网提出的泛在、多元、弹性、高效、可靠、可信的承载需求,并基于 IPv6开展协议创新,研究多样灵活的分段路由控制机制[3],实现业务的快速开通、跨域互通、业务隔离、可靠保护;研究简化控制的网络编程机制[4],以提高协议运行效率,减少协议开銷[5],降低维护复杂度;研究泛在连接的差异化服务级别协议(SLA)技术,提供有时延、抖动、丢包边界保障的确定性能力[6];研究大规模网络层切片技术[7],提供可交付、可测量、可度量、可计费的切片服务;研究带内遥测的随路测量技术[8],支持异构网络扩展、轻量开销、协议健壮的网络状态数据采集;研究应用特征的网络感知机制[9],根据用户、业务以及性能参数要求,进行无缝融合、后向兼容、可扩展性、无状态依赖的精细化运营。IPv6+网络创新体系技术布局如图1 所示。

智能运维体系方面的创新具体包括:针对网络长期处于人工为主、半自动运维为辅,且对网络运行状态缺乏感知的现状,研究在 IPv6+网络体系中以数据为核心、构建物理网络的数字孪生,支持基于模型驱动的网络服务创新;研究网络能力开放编程技术,将高度抽象的网络服务接口化,向用户业务开放,使用户能像调用计算和存储资源一样方便地调用网络资源;研究在运维体系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能网络资源编排、流量预测分析、网络信息安全、用户行为分析,实现被动运维到主动运维的转变;研究网络故障智能发现、识别、定界的优化闭环技术,使能自动、自优、自愈、自治的自动驾驶网络。

网络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具体包括:借助 IPv6+路径可规划、业务速开通、运维自动化、质量可视化、  SLA 可保障、应用可感知的特性,开展5G、云计算及产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创新,并研究5G 园区海量终端延伸到云端的场景,实现业务的高速接入、分片隔离、快速上云和业务质量保障;研究企业不同业务使用多云联接的场景,根据业务时延、带宽、可靠性等要求灵活选择网络路径,实现云网资源的统一调度;研究工业互联网全 IP 化场景需求,构建联接工业园区、工业云平台、工业内网的高质量网络设施,确保业务不绕路、不断网、不丢包、不延误,满足确定性服务需求。IPv6+典型融合应用场景如图2 所示。

1.4能力纬度

基于 IPv6技术体系的全面演进与创新, IPv6+从超宽、广联接、确定性、低时延、自动化、安全可信等6 个维度,大幅提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整体服务能力,这必将有力支撑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超宽能力持续释放宽带能力以应对未来业务不确定性的挑战。端到端高速连接覆盖从接入网络、骨干网到数据中心网络,承载千亿联接和万物上云的数字洪流。

广联接能力提供灵活多业务承载和网络服务化能力。利用网络编程技术,该能力实现端到端流量调度、协议简化和用户体验保障,满足多业务融合承载体验需求。

确定性能力为网络提供可预期的确定性体验。该能力可以利用网络切片技术提供高安全、高可靠、可预期的网络环境,实现微秒级抖动,并可利用无损网络技术实现数据中心零丢包。

低时延能力提供人与虚拟世界实时交互的沉浸式体验。在该能力的支持下,园区网络端到端时延达到毫秒级,数据中心网络端网协同时延达到微秒级。

自动化能力使能自动、自愈、自优、自治的自动驾驶网络。该技术结合人工智能、随流检测、知识图谱等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异常智能分析,将故障恢复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

安全可信能力为网络打造内生安全体验。对所有访问进行认证和鉴权,限制最小访问权限。基于云网一体威胁协同处置,实现从小时级到分钟级的威胁遏制。

1.5发展路径

IPv6+技术体系演进大致划分为3 个发展阶段,具体如图3 所示。

IPv6+1.0:重点开展技术体系创新,构建网络开放编程能力,通过发展基于 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SRv6)实现对传统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网络基础特性(虚拟专用网)、尽力而为业务(BE)、流量工程(TE)和快速重路由(FRR)等[10]的替代,实现业务快速发放、灵活路径控制,利用自身的优势来简化 IPv6网络的业务部署。

IPv6+2.0:重点通过智能运维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并通过发展网络切片/随流检测/新型组播/无损网络等技术,提升算力,优化体验。该阶段需要发展面向5G 和云的新应用,如面向5G ToB的行业使能、云虚拟现实(VR) /增强现实(AR)、工业互联网,以及基于数据/计算密集型业务,如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这些应用体验的提升需要引入一系列新的创新,包括但不局限于网络切片、随流检测、新型组播[11]和无损网络等。

IPv6+3.0:重点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应用驱动网络。一方面,随着云和网络的进一步融合,需要在两者之间设置更多的信息交互,也需要将网络能力更加开放地提供给云来实现应用感知和即时调用;另一方面,随着多云的部署加速,网络需要更加开放的多云服务化架构来实现跨云协同和业务的快速统一发放和智能运维。

2 IPv6+标准工作进展

2.1国家/行业标准体系

2021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牵头成立了 IPv6标准工作组,汇聚各方力量,统筹推进 IPv6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组计划用5 年时间形成较为完善的 IPv6+标准体系,并持续提升标准对细分行业及领域的覆盖程度,提高跨行业网络应用水平,保障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规划中的 IPv6+标准体系包括基础创新类、网络安全类、行业应用类、监测评价类标准。

基础创新类标准是 IPv6+网络适应5G、云等应用发展,发挥价值的基础性、指导性和通用性标准,包括总体、基础特性与增强的技术规范、关键业务的技术规范、操作维护管理(OAM)与保护技术规范、传统承载与云网融合技术规范、网络应用感知技术规范等。

网络安全类标准是 IPv6+网络基础的安全基石,包括网络设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骨干/边缘路由器设备网络安全技术要求、数据中心/园区交换机设备网络安全技术要求、网络安全设备 IPv6网络安全技术要求等。

行业应用类标准是 IPv6/IPv6+网络在主要产业网络部署落地的指南和规范,主要包括金融行业应用标准、能源行業应用标准、交通行业应用标准、教育行业应用标准、政务行业应用标准等。

监测评价类标准是 IPv6/IPv6+网络服务质量的统一评价规范,指导着 IPv6网络建设、运行、维护,主要包括用户、流量、网络浓度标准测试方法、应用浓度标准测试方法、终端浓度标准测试方法等。

2.2国际标准分布

IPv6+标准的相关工作正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 [12]、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等标准组织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国际标准分布如图4 所示。在多个技术方向上,中国标准已经与国际标准呈现齐头并进的态势,特别是一些与新应用、新场景结合紧密的方向上,中国标准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沿。

4结束语

加快 IPv6+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应用部署,有利于重塑中国互联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这对打造 IPv6规模部署、应用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互联网演进升级、助力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建议相关部门强化政策引导,统筹各方力量,完善 IPv6+技术体系顶层设计,并围绕 IPv6+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等加强测试验证、试点示范,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中国在网络技术演进创新领域的先发优势。

参考文献

[1]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划[EB/OL].(2017-11-26)[2021-12-10]. http://www.gov.cn/zhengce/2017-11/26/content_5242389.htm

[2]田辉, 魏征.“IPv6+”互联网创新体系[J].电信科学, 2020, 36(8):2-10.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256

[3] FILSFILS  C,  DUKES  D,  PREVIDI  S,  et  al. IPv6 segment  routing  header : RFC8754[S]. IETF, 2020

[4] FILSFILS  C,  CAMARILLO  P,  LEDDY J, et al. Segment  routing over  IPv6(SRv6) network programming: RFC 8986[S]. IETF, 2021

[5] CHENG W, LI Z B, LI C, et al. Generalized SRv6 network programming for SRv6   compression   [EB/OL].  (2021-10-25)  [2021-12-02].   https:// datatracker.ietf.org/doc/draft-cl-spring-generalized-srv6-for-cmpr/

[6] FINN  N,  THUBERT  P,  VARGA  B,  et  al.  Deterministic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RFC8655[S]. IETF, 2019

[7] DONG J, BRYANT S, LI Z Q, et al. A framework for enhanced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services [EB/OL].(2018-12-17)[2021-12-10]. https://datatracker. ietf.org/doc/draft-ietf-teas-enhanced-vpn/

[8] SONG H, QIN F, CHEN H, et al. In-situ flow information telemetry [EB/OL].(2021-10-21)[2021-12-05]. https://datatracker. ietf. org/doc/draft-song-opsawg-ifit-framework/

[9] LI Z, PENG S P, VOYER D, et al. Application-aware networking framework [EB/OL].(2021-10-25)[2021-12-10]. https://datatracker. ietf. org/doc/draft- li-apn-framework/

[10] CHEN H, HU Z, CHEN H, et al. SRv6 midpoint protection [EB/OL].(2021-12-19)[2021-12-20]. https://datatracker. ietf. org/doc/draft-chen-rtgwg- srv6-midpoint-protection/

[11] MCBRIDE M, XIE J, DHANARAJ S, et al. BIER IPv6 requirements [EB/OL].(2021-04-01)[2021-12-10]. https://datatracker. ietf. org/doc/draft-ietf- bier-ipv6-requirements/

[12]李振斌 , 趙锋.“IPv6+”技术标准体系[J].电信科学 , 2020, 36(8):11-20. DOI:10.11959/j.issn.1000-0801.2020258

作者简介

田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所互联网中心主任;从事数据通信领域标准和测评技术研究;主持多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互联网、  IP 承载网建设工程咨询工作;负责20余项数据通信领域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主持5 项国家专项研究工作。

关旭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物联网、车联网、 4G/5G 无线通信网络等关键技术及应用体系研究;先后负责、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重大专项研究工作。

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任推进 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数字和光纤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 10余年来先后负责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等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咨询工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出版专著1 部。

作者:田辉 关旭迎 邬贺铨

上一篇:博客传播理论分析论文下一篇:通信企业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