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法初中历史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创新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合作学习教学法初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合作学习教学法初中历史论文 篇1: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 要】通过过去数年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来看,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该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将针对把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展开谈论,通过此文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与其具体的有效应用方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 具体应用

引言

与“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和历史文化知识积累。因此对于小组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探究对推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意义

学生们处于初中时期时,从生理到心理的发展并不成熟,因此该阶段的教育教学方式应该侧重于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主动态度,也就是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该种方式能更好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现已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教育的重点着力于学生本身,使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方法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这同时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们通过自身对历史问题的讨论而产生更多探知历史知识的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组成学习小组分析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通过探究与分析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而这种讨论方式也能有效刺激学生们对于更多问题的求知欲,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讲与听的课堂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会承担不同的任务,通过探究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与同学展开交流,对答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形成完整的思路。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课堂前的有效准备

有效的准备是使历史课堂更富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与学生要有明确的分工,学生与学生要有有效的分组。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工,每组4至6人为最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为学生安排不同内容[1]。例如:讲解“文明的起源”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组内组长主要负责小组内的讨论活动组织,分配一名记录人员负责记录讨论过程中产生出的关于“文明的起源”的不同观点,另任命一名同学作为汇报人员将小组内关于“文明起源”的讨论情况分析汇总展示给全体同学,其他小组内成员也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搜集关于文明的定义及文明对现代生活与生产的影响等重点内容所需的资料。小组内要保证分工明确,人员身份定期轮换,充分保证班级内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完全参与到小组合作的学习当中去,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学对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在班级内展示自我能力,保证班级内学生的成长均衡性。

(二)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就是课堂氛围,营造一个良好、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帮助学生们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最佳手段,教师也可以提供相应有效的资料搜集方式。例如,在学习封建专治主义中央集权制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古装宫廷电视剧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封建王朝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并就此展开讨论,分析封建专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的区别。通过直观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中也鼓励教师采取更为轻松愉快的方式积极地帮助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不同优点,通过更为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引导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态度,也能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同时提倡教师用发现的目光去关注每个学生的长处,用更多元的方式来营造创造良好和谐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气氛,尽可能实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比如:在讲解“祖国统一歷史大潮”时,教师可积极鼓励学生对各类问题产生质疑,可让学生交流对于“台独”“藏独”事件的观点与看法,同时采取一种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真正做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引导学生们产生疑问,引导学生们对疑问向着一种积极的方向讨论并予以解决。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在小组内参与的讨论,真正明确历史的发展趋势为何有“分久必合”一说,让学生们行使正确的爱国行为,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以上方式也是注重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知识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对历史知识的探求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减少知识灌输,通过简明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化对历史内容的理解。首先利用情境教学法导入课堂,引出课堂话题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信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解答问题,完成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内容,提问战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战争的性质等,让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注意相关的信息,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思维的激发,完善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一点值得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除了可以培养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当代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家中父母老人以孩子为主,难免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而当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通过此文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团队意识,明确其在团队中的角色与分工,培养学生们更加完善的人格。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的另一个重要目的。

(三)在课堂后的有效提高

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除了好的开始和有质量的过程外,同时也需要一个有力有效的结尾,一个有效的課堂除了解决当堂课程的问题外,还需要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并为下一堂课做好铺垫与引导。在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包括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已经明确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小组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对这类问题要着重的讲解,并且要总结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思维模式问题,以及探究方法的问题,修正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角,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程的课后部分,教师也要针对该堂课上的问题,作为一个问题的参与讨论者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对于学生们不能解决问题给出作为参考的正确答案,而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可以作为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加分项目,保留到下一节课的开始予以统一的精准概述的解决,这也是引导学生们针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进行一次快速回顾,同时还应留出下一节历史课教师与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2]。比如,当下一节课需要讲解“大一统的汉朝”时,为了有效突出该节课内容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并引导学生们的资料搜集方向,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时给学生们提出一至三个下一节课的重点讨论主题,留下的讨论主题一方面要是教学中的重点,具有讨论的价值及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探索分析的积极性,提出问题时注意由浅入深,最终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三、结论

总而言之,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拉近师生关系,加深同窗情谊,增强每个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它不仅是推动课堂效率的教学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徐凤友.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5,08:117.

[2]宫富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23:306.

作者:林宜勇

合作学习教学法初中历史论文 篇2:

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摘要】本文论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创新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小组合作

有效性

初中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历史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深入落实了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理念,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合作方法,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很多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对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具体分析,给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知识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运用的教学方法不科学,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导致教学效率比较低。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改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的趣味性比较强,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组,制定各小组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小组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便能提高学习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比较形式化,学生之间的交流效率比较低,合作讨论没有实质意义。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就开始没有组织地展开讨论,纪律性比较差,只有部分学生发表个人观点,且发表的观点很少有实质性意义,还有一些学生的积极性比较差。这样的小组合作既没有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比如在教学唐太宗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内容一般都是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或者出现了怎样的繁荣景象,由于教材中都已经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内容,学生会按照教材上的内容作答,无法实现创新。教师要转变问题的思路,适当增加问题难度,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难度,比如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等。

此外,一些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法时,没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配,导致小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降低。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

(一)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初中历史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每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相同,组内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有高有低,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分组后,要明确人员分工,安排小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只有完善分组,才能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工作。

(二)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科学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明确合作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的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探究类课程、动手体验类课程、综合类课程和拓展性知识等。比如,在开展《丝绸之路》探究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地理小组、名人组、民俗组、导游组和美食组,每个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组内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地理小组的任务是找出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沿线的国家、城市、地形,并与现在的地图对比,用彩笔描绘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名人组主要负责搜集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名人事迹,可以用剧本的形式表演出来;民俗组主要负责了解丝绸之路上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特色节日以及风俗特点;导游组主要负责寻找丝绸之路上的名胜古迹,并运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介绍;美食组主要负责寻找丝绸之路上的著名小吃,并简单介绍食物的特点和做法等。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有效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讲述文明起源的内容时,教师要先介绍文明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然后再提问“文明起源的时期和内容分别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收集资料,然后展开分析讨论。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监控和指导作用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同时也是监控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要遵循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也要进行指正和批评。不但要评价小组,还要评价小组中的成员,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历史课程与时事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具有很大的思维空间。小组在合作完成一项任务时,首先要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师可以对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或者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站和书籍,为随后的讨论奠定基础。教师要对小组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指导,初中生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监督,就难以保证小组合作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是难度较高的任务,因此通常难以顺利完成。教师要在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写活动总结,用文字的形式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表现出来,内容包括合作学习的任务、过程、方法、成果和体会等。

(四)创新教学形式,开展多样化教学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样化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生虽然处在叛逆期,缺乏学习自主性,但是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教师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述宋代和元代的文化时,要求每个小组分别搜集宋词和元曲,然后对这些作品的风格进行分析讨论。再如,在讲解甲骨文时,可以先给小组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小组分别查找甲骨文的相关资料,然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认出的甲骨文数量比较多,对表现比较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也不尽相同,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再加上初中生的叛逆情绪比较严重,有些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发生矛盾,直接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制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可以同时制定相关的评分标准,激发学生的小组学习动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里设置活动展示板,将表现较好的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初中历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此,教师要进行合理运用,在科学、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明确合作学习内容和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有效的评价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责编 周翠如)

作者:黄正权

合作学习教学法初中历史论文 篇3: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研究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为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近年来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很多学校开始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尝试,而小组合作教学正是其中之一。为此,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历史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組合作;活动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注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教学应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注重过程与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而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氛围、趣味性、主动探究等方面的优势,则恰恰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帮助,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运用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概述

从理论上来看,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是指多个学习者(群体)为了实现某一学习目标而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一种学习策略,在教学领域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则是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一教学方式下,教师会将学生合理地分配为多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则会为每个小组的小组内合作提供指导。与常规教学方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为学生提供沟通、交流、合作的空间,充分发挥集体功能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锻炼,与素质教育理念十分契合,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从而将其学习热情、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1]。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是对学生的简单分组,每一个小组的人数以及小组成员能力情况、性格特点、历史基础等因素都会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想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有效运用,就必须要在日常教学中对班级内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并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将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性格、基础等学习情况确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小组合作学习展开具体的安排,这样才能够保证分组的合理性,以免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从具体分组策略来看,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应将小组成员控制在2~6人之间,并根据合作学习任务来进行具体的人数调整,如学习任务较为简单,则可适当减少小组成员人数,反之则可增加小组成员人数。而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则要坚持能力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即性格内向的学生应与积极主动、性格外向的学生分为一组,而历史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与历史学科成绩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既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实现互帮互助,同时又能够使各小组整体能力水平基本相同,从而保证每个小组的参与积极性[2]。例如在学习《盛唐气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历史人物知识赛,比一比谁了解的唐朝历史人物更多,在活动过程中,如果某个小组内学生历史基础都比较差,那么在竞赛中就会处于绝对的劣势,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还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但如果教师能够将按学生的历史基础情况进行小组成员的划分,则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并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积累与能力锻炼。

2.准确把握身份变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身份已经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启发者、监督者与参与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清楚认识到这一身份变化,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身份转变,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例如在教师为各小组安排完学习任务后,学生开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这时教师应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监督,观察学生是否存在学习策略、学习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并等到教学评价环节再明确指出。而在学生遇到困难,学习活动陷入停滞时,教师则要扮演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来,与学生共同对问题展开探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

3.紧密联系课程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虽然能够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较大的帮助,但在教学时间等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并不适合所有教学情况,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教材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入手为学生制订学习任务,并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特点来对具体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将小组合作策略在合作探究、突破难点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3]。例如在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这一主题与教学难点展开探讨,并为学生展示网络上关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同时引导学生从明朝历史背景、明朝经济条件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空范围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探究,并在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将问题与本堂课以及之前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结合起来,并结合小组其他成员以及网络上的观点看法展开综合分析,无论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何,都能够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能力提升起到巨大帮助。

4.传授学生合作技巧

初中生虽然在思维、能力等方面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均为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人的溺爱,因此比较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经验,这就给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确合作、互动交流的重要性,并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从而保证小组内成员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则要向学生传授各种合作技巧,如积极交流、尊重他人意见、虚心接受他人建议等,这样才能够减少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很多教师通常都会组织学生在组内对自己喜欢的三国人物进行评价与探讨,由于每一位学生喜欢的三国人物不同,因此在讨论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争议,但如果教师能够在讨论前向学生强调尊重他人意见的重要性,那么讨论活动就能够变得更加和谐,而学生也能够对三国历史拥有更多的了解,并产生更大的兴趣。

5.严格规范课堂纪律

初中生正处于精力旺盛的年纪,大多都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同时自控能力也普遍较差,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常常脱离课程内容,有些学生甚至还存在着大声喧哗、随意打闹等行为,这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还对其他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的规范与管理,一方面在课前强调遵守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明确课堂纪律规范,另一方面也要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发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纪律的情况并加以制止,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6.转变教学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教学模式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而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展开的教学评价自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以适应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学习探究还是学习成果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同样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予以表扬,并指出各个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切不可对小组内某个学生进行单独的表扬或批评,以免使学生内心产生不平衡感。其次,教学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总结与反思,教师除了要对各小组展开评价外,同时也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另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以评比的形式展开教学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主动约束自身行为,努力在合作学习中有更好的表现。

7.积极创设合作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突破与创新,主要是依据教学内容,营造逼真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创设学生欲知、欲究的教学情境,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使其能够掌握历史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一,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合作情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可以借助集文字、声音、视频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设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降低历史知识理解难度,为学生合作讨论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这一课时,为了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我的一九一九》电影的精彩片段,如让学生观看要求收回山东主权的场景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使其能够在相应场景中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在五四运动产生影响讨论中,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而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历史水平,对良好合作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启发诱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是最关键的环节,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其思维。因此,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教师需要对问题的设计加以重视,设置有价值、可讨论性的问题,以促使学生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有关“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悬念设疑的方法。如,西方与东方距离遙远,西方人为什么跋山涉水来到东方,该问题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书中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内的讨论,探究西方人来东方的原因。

另外,也可以创设音乐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讨论的状态,为历史课堂增加生机与活力,能够让学生感受历史课堂的乐趣,激发其讨论欲望,调动其探索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进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但要想让这种教学形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则需要教师在课上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范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及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145.

[2]曹文广.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6.

[3]干翊.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3(34):111.

作者简介:庞燕珊(1986.9—),女,广西博白人,本科,中学一级,初中历史教学。

编辑 杜元元

作者:庞燕珊

上一篇:科技原创试题生物学论文下一篇:分层教学实施中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