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名家名作欣赏

2023-03-21

第一篇:现代诗歌名家名作欣赏

名著名家欣赏总结

《名著名家欣赏》课程总结

本校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好书教我学做人”活动,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及早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获得了各种知识,同时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为了扩充学生们的阅读面,丰富学生们的阅读内容,营造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名著和名家,也为了学生们进入初中以后能更快的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名著名家欣赏》。希望通过对名著名家的欣赏,使同学们对作品和作者能够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和体会,从感官到思想,使同学们认识更加深刻,同时通过老师的引导,使同学们更多地领会其思想内涵。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能严格按照《名著名家欣赏》的课程计划进行操作。由于本课程所选择的篇目,都是新课程标准上规定的上初中以后的必读篇目,所以参加本课程的同学都有一种提前进入初中学习的感觉,同学们感到新奇,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们的读书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学年过去了,参加《名著名家欣赏》班的同学个个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每次上课老师推荐的篇目同学们都能认真阅读。并能在读名著的同时主动查阅各种资料,了解相关的作者和作品的写作背景,这对更好的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也在查阅资料和阅读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并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因此,很好的引导学生读书,开展各种有益的读书活动,将直接影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指要写好文章,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通过阅读拥有丰富而充实的材料。不仅写文章这样,做人、做事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阅读。面对迅猛的当今社会,要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就必须开发学生的智利,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之能从中受益终生。

校本课程实验总结

来源:赣榆县班庄镇中心小学校本教材专题网站 发布时间:2010-12-17 08:34:11 查看次

数:520

校本课程实验总结

学校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各自所处社区的情况(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等),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我校作为南安市课改实验基地校之一,一阶段来,能以《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安实验区学校课程开发指导意见》为指南,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学区“课改实验年”工作意见,校本课程已迈出了第一步。现将我校一阶段来校本课程实验情况总结如下,意在抛砖引玉,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市局领导、专家、同行指正!

一、深入调查分析,制订开发方案

去年十月,我校根据南教综[2002]197号关于《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安实验区学校课程开发指导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成立了由校长亲自挂帅的“学校课程审议小组”,组织教师深入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研讨。联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结合我校的传统和优势,确定在一年级开发校本课程(选修):手工制作、交通安全、百科知识等三大门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修、选学《手工制作》占38%,选学《交通安全》占34%,选学《百科知识》占28%。学校还在课改家长会上通报了校本课程情况,家长支持率达98%。然后,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送往市局审批,已于今年春季实施。今年四月,我校在学区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以满足学生的知识与心理发展和本地区与社会的经济发展,积极配合、自主开发本学区(含基地校)的学校课程——《凤山文化》,按“低、中、高”三个学段进行:低学段以“自然景观、物产资源”为主;中学段以“民俗风情、民间文化”为主;高学段以“历史文化、经济产业”为主。形成了开发方案,已送市局审批。拟于今年秋季实施。

二、明确总体目标,扎实开展实施

1、校本课程目标

今年组织实施的一年级校本课程总体目标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在重视基础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及学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手工制作》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和生产实际,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设计、制作一件件产品,感受制作与创造的快乐。《交通安全》通过学习有关交通安全、自我保护知识,使学生从小树立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百科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基本的科学技能,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了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今年秋季实施的《凤山文化》,将通过介绍诗山名镇的自然景观、物产资源、民俗风情、民间文化、历史文化、经济产业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知我诗山、爱我诗山、建我诗山的热情。

2、实施校本课程

(1)完善校本课程机构。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下设两位副组长,由学校教导主任担任,成员有学区指导组成员、学校五大教研组组长。

(2)编写校本课程教材。根据我校确定的开发课程,着手组织教师搜集材料,三位实验教师年轻有为,其中两位已取得了大专自考毕业,能胜任编拟课程内容。

(3)开展校本师资培训。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校本课程的新挑战,我校以学习和培训为先导,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充分利用周六下午校本教研时间,把研讨校本课程摆上议程,使教师树立起“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4)加强校本课程的研讨。为了使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在第六周、第十二周开设了研讨课,邀请学区领导、指导组成员莅临课堂指导,为学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研讨现场,深得领导、同行的好评。

(5)注重校本课程的指导。学校行政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实施情况,创设行政与实验老师对话制度,确定了每周活动的时间,同时做好活动记录;建立行政与实施学科挂钩制度,实行课程动态管理,为实验老师排忧解难。

三、充分发掘资源,拓宽教学渠道

面对校本课程,我校能想方设法,充分发掘校内与社区的课程资源,努力拓宽教育教学渠道,保障校本课程顺利开发。

1、聘请民间艺人传授技艺。诗山纸工制作远近有名,我校特地联系了民间艺人来校传授技巧,深化了校本课程内容,为实验老师指点迷津。

2、邀请交通警察来校讲座。我校是泉州市“交通安全校”,地处诗山镇区,充分利用诗山交警中队这一社会资源,每学期举办两次“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或图片展览。

3、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作用。我校图书室藏书共13300册,达到了省级Ⅰ类标准,为校本课程的“百科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建立课程评价,完美评定机制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考查作用);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反馈作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作用)。改变以往单纯以知识点的覆盖面、记忆程度考查为评价指标的片面、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代之以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各要素综合的素质评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努力目标与行为,进行新的努力,达到新的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用“生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穿插进行。

社会在发展,课程在改革。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才是刚刚迈出的一步。我校将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讨,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研讨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年度工作总结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也方兴未艾,我校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我校的校本课程一直在实践和探索中前进,现将我校的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作简要总结。

一、课程开发的内容

杨宇、美术《版画与雕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体现在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和技艺掌握上,尤其要体现在学生审美情趣、创美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提高以及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和完善人格所具有的迁移作用。

陆俊婷、音乐《歌曲欣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音乐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其自身得以发挥,而且还体现在它作为学习其它各门课程的激励因素和工具,对提高教育质量能发挥重要作用这一方面。兴趣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好人生的前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二、通过校本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校本课程不是教学层面上的一种教学活动,而是课程层面上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对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培训。实践证明,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上岗前的培训和脱产培训,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也只有在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发生在课堂上,形成于教学研究之中。由此可见,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能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① 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② 开展拜师工程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③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使用培训,使校本教研工作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全体教师中更好地开展。

④ 要求教师制定自我学习计划,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缺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也就是要求每个老师定“自培规划”。

编写出版校本课程教材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向全校老师征集了学习指导课案例。学习指导课教材的编写是一个全新的内容,除了组织老师学习外,学校下发了校本学习辅导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其中编写理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学校课程建设发展,形成学校课程体系。

三、在实践中感悟,提高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新课程设置的要求,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教研组活动的时间,把研讨校本课程提上议程,使广大教师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

(2)注重校本课程的指导

学校行政领导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实施状况,设立了行政与实验老师的对话制度,每两周举行一次校本课程沙龙。新的教育理念,在碰撞和交流中达到构建。而且在校本课程研究中,老师们也达成了共识,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个上课老师追求的目标,没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指导课说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常常是靠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从中得到的收获有限。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和编写的教材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达到形真、情切、理寓其中。

社会在发展,课程在进步。我校虽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扎实地开展工作,但与先进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会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讨,不断提升我校校本课程的水平,使校本课程成为教师成长的大舞台。

第二篇:名家欣赏:沈从文

边城:美丽与哀愁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是要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是要构建一种“希腊小庙”式的理想社会。那里有风景之美、风俗之淳、人情之善。湘西的美让人如痴如醉,但是在这美丽的背后又有一层淡淡的伤、隐隐的痛,现代文明的无情冲击、民族家园的坍塌、美好爱情的无疾而终,这些都给平静祥和的湘西带来了一层深深的哀伤。本文旨在发现一个温暖背后的哀伤的、孤独的边城。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美感;悲剧性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里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的故乡,也是他的精神家园。湘西的水流进了沈从文的血液之中,以至于他无论在生前还是在死后都对边城魂牵梦遗,沈从文的性格中有山的宽容与伟岸,也有水的细腻和灵性。《边城》是川湘渝的交界地带,是一个文化融合的地方,这里的美好必定是多元的。同时这里又是是个被遗忘的角落,闭塞的自然环境必然造成生活的单调,人心的孤寂。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上演着属于自己的美丽和哀愁。沈从文作为生活在边城之中的普通人,他听闻了边城的历史,见证了边城的变化。他生在边城长在边城,而后又走出边城,但他的心却从未离开过。与其说是沈从文成就了边城,不如说是边城成就了沈从文。如今的边城依旧在,但那片宁静美好依然不复存焉。但在沈从文的笔下,梦幻的、朦胧的、静谧的边城成为了一种永恒,这份美丽与哀愁永远地定格在文字之中,也永远的停驻在读者的心中。

一、温暖的边城

茶峒是湘西的一个小山城,这里具有浓厚的湘西人的生活气息,那里有青山绿水,有绕城而过的小溪,有见证历史的巍巍白塔,有传荡山谷的动人歌声,有节日里的烟火,这里的生活简单,这里的人儿质朴,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也没有现代文明带来的冷漠与矫饰,这里的一切都是清新淡雅的,这里的一切都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和谐。

(一)风情美

生活在边城里的人,一生守候着这一片净土,在这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里,他们没有对物质没有过多的奢求,他们热情好爽、乐善好施,他们总是尽其所能帮助别人。在这里有免费摆渡的老船夫,有慷慨济人的船总,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秋节都是边城人的大节日。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以最勤恳的态度捍卫着这片土地,他们也以最饱满的热情礼赞这片土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秋节、过年都是茶峒人的大节日,“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他们把最好的热情都献给了这些最美好的节日,男女老少各有其趣,他们用欢聚一堂,共享这份美

1

好。节日洗去了他们辛苦耕耘的疲惫,节日的烟火中有他们对生活的感激,对未来的祈福。

(二)人性美

边城里的人是善良的,充满爱意的。他们不善表达,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整个小城。勤劳慈祥的爷爷,他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翠翠身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课都在牵挂翠翠,他爱笑、爱唱歌、爱喝酒,他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着翠翠,在翠翠眼里他身上有如山的父爱,他能给翠翠带来安全感。他身上也有母亲的细腻,他能关注到翠翠的细微变化。他身上有爷爷的温暖,正是这份温暖点亮了翠翠的生活。这里有默默无闻的老船夫,没有人知道他的小船摆渡了多少人,也没有知道他在这里摆渡了多少个日夜,他干着最简单的工作,但正是这份简单的工作让他干了一辈子,他用他的小船架起了通往对岸的路,他铺起一条通往美好的心路。天保和傩送,他们有着健康的体魄,是泅水划船的能手,他们是湘西男性的代表,勇敢、健康,有征服自然的勇气和魄力,也有挑战自然的 胆量和担当。翠翠是边城女性的代表,她是《边城》中唯一的女性,边城的山水养育了她,她灵动可爱,天真活泼,温柔善良。她有少女的纯真,也有少女的情怀,当面对天保和傩送的同时追求时,她也陷入了苦恼之中。

在边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这里的人没有好与坏,在边城温润的自然环境中,他们都是善良的可爱的。他们为边城增加了生活的气息,边城中的一切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边城的美是不可复制的,尤其是在现在文明冲击之下的中国。在沈从文的笔下,边城是民族性的,他有着人性中最美好的纯真和善良,勤劳朴实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保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这里风景如画,风情淳朴,人情善良。边城就是一首田园诗,这里的风景、风情、人情都是这首田园诗的生命所在。这里的风景美丽,却不造作;这里人情真实,但不做作。所以汪曾祺说,“这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这份温暖背后有着不可言说的痛,这份美丽背后有着深深地悲伤感。因为任何东西,美到极致之后就会产生悲伤,产生痛。

二、冰冷的边城

“《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汪曾祺《又读<边城>》)在边城世界了沈从文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因素,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他急切地想要留住他心中的边城,记忆中的边城,他想留住湘西风情,因为只有在这个世界中他才是自由自在的。但是对于已经走出边城并接触到现代文明的他,从理性的角度深刻的意识到逆时代趋势的挽留是无力回天的。

(一)内心孤独的沈从文

“对沈从文来说,他从湘西边地来到京都大邑,最严重的现实威胁无疑是物质上的极度贫困,最严峻的精神危机则是都市环境所造成的生命价值的失落感, 2

前者他可以凭着湘西人固有的坚韧和耐力设法克服,后者则使他产生一种深刻的生命焦虑和强烈的内心隐忧。”1从沈从文的自身处境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沈从文从一个小地方到一个大都市,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变,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这种陌生感和距离感让他更加思念他的家乡,思念家乡的山水人情。当一个人渴求从一个环境中逃离时,他必然会寻找一个归属地,沈从文的归属地就是湘西。回归乡土,回归人性中的真善美就是沈从文小说的精神追求,他的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寻根小说,他要寻的是民族的根,精神的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破坏我们的国土,毁坏我们的文化,如何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文人开始思考国家的前途命运。当一切来势汹汹,沈从文试图建立一个“希腊小庙”来逃避帝国列强的精神奴役。他的处境是艰难的,在这样的处境下写出的文字也必然是苦涩的。 (二)不完整的节日

在边城里,端午节、中秋节和过年是世世代代最盛大的节日。但沈从文的《边城》中三次写到端午节,并且故事的开端也是从端午节写起的。相比中秋节和过年,在中国人的意识中端午节应该没有这连个节日盛大,但沈从文详细的描写了端午节的习俗,但对两个看似更加盛大的节日却轻描淡写。中秋的月亮没有看头,过年的热闹也不及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这里强化端午弱化中秋和过年,一方面是与故事的情节有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起于端午。另一方面与人物的命运相关,小说的结局是不圆满的,翠翠没有得到她渴望的爱情,她也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爷爷,这一切都是不完美。我们知道在这三个盛大的节日之中,只有端午节是纪念死去的人——屈原,是一个纪念性的节日。而中秋和过年都是团圆和团聚的节日,这种家庭完满的节日氛围和主人公的命运是不符合的。所以在《边城》中被放大的是一个哀悼的节日,被忽略的是团圆美好的日子。因为在《边城》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完满的结局。

(三)充满遗憾的翠翠

翠翠的生活看似是幸福的、无忧无虑的。她有所有少女都羡慕的容颜,她有边城中最优秀青年的追求,她的心疼她爱她保护她的爷爷。但是她纯真的笑容难掩心底的悲伤,她有着自己的苦恼。

她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她是一个没有爸妈的孩子,她没有享受过父爱和母爱,因为她的父母为了自己的爱情耗尽了短暂的一生,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经历来爱翠翠。她父母的爱情悲剧造成了翠翠的家庭悲剧。爷爷的爱是无私的是分量十足的,但是爷爷的爱并不能弥补父母之爱。翠翠是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的成长起来的,爷爷对她的爱是隔代的,是无法触及到心灵禁区的。爷爷的爱是有偏差的,当翠翠长大之后,爷爷是无法走进她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父母之爱的缺 1 吴投文.论沈从文的生命价值观[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

失,祖孙之爱所造成的误解,让翠翠在生活中没有一个可以倾吐心声的人,长时间的这种状态让她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倾诉欲望,很多时候她只能告诉天上的月亮,告诉身边的大黄狗。但这种沟通往往是单向的,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这就进一步造成了翠翠的羞于表达。

一个羞于表达的人往往是孤独的,她明明喜欢的是二老傩送,但却不能大胆的说出来。面对大老、二老的同时追求,她其实在心中有自己的答案,但她却没有足够的勇气说出来。在手足情和爱情面前,大老和二老为了手足情而放弃了爱情。翠翠成为一个永远在等待的人,等待一个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再回来的人。时间不等人,岁月催人老,在翠翠的等待中,见证边城历史的白塔突然坍塌了,陪伴她守护她的爷爷也在那个雨夜里永远的去了。留下的只有翠翠、大黄狗以及无边的等待。

翠翠的一生充满了遗憾,满心期待的爱情成为了永远的等待,这是翠翠最大的悲剧性。在翠翠的等待中她失去了所以生命的挚爱,最终也将慢慢的失去青春,失去笑容、纯真和美好。

结语

《边城》是沈从文的梦中情人,是日不落的太阳。在对边城的回忆中是深深地怀念,这种怀念是带着伤感的情绪。对过去越是留恋,对未来就愈加迷茫。现代文明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但民族精神家园的冲击也是有目共睹的。沈从文是清醒的,他深刻地明白现代文明必然到来,但在心底里他还没有做好迎接现代文明的准备,他只能做现代文明吞噬民族家园的进程深深地叹息,但他的叹息与现代文明的力量而言是微弱的,这是他精神苦闷的根源所在。一个清醒着而又无力回天的人永远是最痛苦的。美丽的边城也因沈从文的忧伤而哀愁。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2.徐安辉.一曲哀婉的孤独人生之歌——翠翠形象、意蕴一说[A].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暨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 3.刘志华.论沈从文小说的悲剧意识[D].西南师范大学,2002 4.陈越.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浅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81(2) 5.何益明.论沈从文的《边城》[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1) 4

第三篇: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书法名家对联作品欣赏

第四篇:名家写景散文欣赏:《石湖》郑振铎

名家写景散文欣赏:《石湖》 作者:郑振铎

前年从太湖里的洞庭东山回到苏州时,曾经过石湖。坐的是一只小火轮,一眨眼间,船由窄窄的小水口进入了另一个湖。那湖要比太湖小得多了,湖上到处插着蟹簖和围着菱田。他们告诉我:“这里就是石湖。”我矍然的站起来,在船头东张西户的,尽量地吸取石湖的胜景。见到湖心有一个小岛,岛上还残留着东倒西歪的许多太湖石。我想:“这不是一座古老的园林的遗迹么?”

是的,整个石湖原来就是一座大的园林。在离今八百多年前,这里就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的园林。他和陆游、杨万里同被称为南宋三大诗人。成大因为住在这里,就自号石湖居士,“石湖”因之而大为著名于世。杨万里说:“公之别墅曰石湖,山水之胜,东南绝境也”。我们很向往于石湖,就是为了读过范成大的关于石湖的诗 。“石湖”和范成大结成了这样的不可分的关系,正像陶渊明的“栗里”,王维的“辋川”一样,人以地名,同时,地也以人显了。成大的“石湖居士诗集”,吴郡顾氏刻的本子(1688年刻),凡三十四卷,其中歌咏石湖的风土人情的诗篇很不少。他是一位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王维的优良传统,描写着八百多年前的家民的辛勤的生活。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就是淳熙丙午(1186年)在石湖写出的,在那里,充溢着江南的田园情趣,像读米芾和他的儿子米友仁所作的山水,满纸上是云气水意,是江南的润湿之感,是平易近人的熟悉的湖田农作和养蚕、织丝的活计,他写道: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农村里是不会有一个“闲人”存在的,包括孩子们在内。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

□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他是同情于农民的被肃削的痛苦的。更有连田也没有得种的人,那就格外的困苦了。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为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他住在石湖上,就爱上那里的风土,也爱上那里的农民,而对于他们的痛苦,表示同情。后来,在明朝弘治间(1488——1505年),有莫旦的,曾写下了一部《石湖志》,却只是夸耀着莫家的地主们的豪华的生活,全无意义。至今,在石湖上莫氏的遗迹已经一无所存,问人,也都不知道,是“身 与名俱朽”的了。但范成大的名字却人人都晓得。

去年春天,我又到了洞庭东山。这次是走陆路的,在一年时间里,当地的农民已经把通往苏州的公路修好了。东山的一个农业合作社里的人,曾经在前年告诉过我:

“我们要修汽车路,通到苏州,要迎接拖拉机。”

果然,这条公路修汽车路,如今到东山去,不需要走水路,更不需要花上一天两天的时间了,只要两小时不到,就可以从苏州直达洞庭东山。我们就走这条公路,到了石湖。我们远远地望见了渺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似乎水波不兴,万籁皆寂。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就渐渐地豁露出来。有一座破旧的老屋,总有三进深,首先唤起我们注意。前厅还相当完整,但后边却很破旧,屋顶已经可看见青天了,碎瓦破砖抛得满地。墙垣也塌颓了一半。这就是范成大的祠堂。墙壁上还嵌着他写的“四时田园杂兴”的石刻,但已经不是全部了。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满盈盈的湖水一直溢拍到脚边,却又温柔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抚拍着石岸。水里的碎磁片清晰可见。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都在眼前游来蹦去。登上了山巅,可望见更远的太湖。太湖里点点风帆,历历可数。太阳光照在潾潾的湖水上面,闪耀着金光,就像无数的鱼儿在一刹那之间,齐翻着身。绿色的田野里,夹杂着黄色的菜花田和紫色的苜蓿田,锦绣般地展开在脚下。

这里的湖水,滋育着附近地区的桑麻和水稻,还大有鱼虾之利。劳动人民是喜爱它的,看重它的。

“正在准备把这一带全都绿化了,已经栽下不少树苗了。”陪伴着我们的一位苏州市园林处的负责人说道。

果然有不少各式各样的矮树,上上下下,高高低低地栽种着。不出十年,这里将是一个很幽深新洁的山林了。他说道:“园林处有一个计划,要把整个石湖区修整一番,成为一座公园”。当然,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东山一带也将成为上海一带的工人疗养区,这座石湖公园是有必要建设起来的。

他又说道:“我们要好好地保护这一带的名胜古迹,范石湖的祠堂也要修整一下。有了那个有名的诗人的遗迹,石湖不是更加显得美丽了么?”

事隔一年多,不知石湖公园的建设已经开始了没有?我相信,正像苏州——洞庭东山之间的公路一般,勤劳勇敢的苏州市的人民一定会把石湖公园建筑得异常漂亮,引人入胜,来迎接工农阶级的劳动模范和游览和休养的。

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年),现代诗人,著名学者。笔名有西谛、郭源新等。原籍福建省长乐县,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叶圣陶等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周报》。1922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儿童世界》周刊。1923年后长期主编《小说月报》。1927年5月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之后,先后在北平、上海各大学任教,致力于学术研究,编辑文学刊物,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日战争期间留在上海,坚持进步文化工作,曾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1945年后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的民主运动,曾创办《民主周刊》。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出国访问阿富汗、阿拉拍联合共和国,中途飞机失事逝世。著有《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以及《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取火者的逮捕》等,并有文学翻译多种,1959年和1963年出版了《郑振铎文集》。

摘自: 《人民日报》1958年1月4日

第五篇:名家龙开胜书法作品欣赏

龙开胜湖南隆回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书法专业本科班,现为空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第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全国第五届中华英才获得者、荣获《书法》杂志2006年中国书坛青年百强榜“十佳”书法家称号。被中国传媒艺术委员会评为20072009连续两届最具影响力十大书法家之一,被北京书法家协会评为京华书坛十佳中青年书法家,北京市第五届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多次担任中国书协重要展览评委,当选第二届兰亭七子,入选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入选中国书协“三名工程”展。2014年3月作为中国书法界唯一代表参加第六届迪拜国际文艺节并作了专题演讲。

曾获得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金奖、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大字展一等奖、第四届全国正书展最高奖、第三届、第四届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等大奖十余次;出版《龙开胜书法字帖五种》、《楷书千字文》、《行书千字文》、《行书三字经》、《第二届名家提名书法展作品集—龙开胜卷》等。作品被中南海、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军委大楼等重要场馆收藏。作品欣赏 唐玄宗泰山铭 明·王世贞诗

林景熙《蜃说》 阮籍咏怀诗第十二首 阮籍咏怀诗第十首 阮籍咏怀诗第二十八首

饶宗颐先生和阮籍咏怀诗第二十八首阮籍咏怀诗第三十首 龙开胜书法艺术论文/朱海燕一 采访龙开胜已有月余,但这篇拙文却不知怎样开笔才好。近读林岫先生写龙开胜的一篇文章,她说,观察龙开胜使她想起1988年仲夏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讲过的几句话。谷老说:“我们湖南人做事,大都有一股蛮劲儿。决定要做的事,必尽倾力为之,那种事不成功死犹不悔的蛮劲儿,九头牛也别想拉回来,所以叫‘湖南蛮子’。蛮得实在,蛮得可爱……” 林岫所讲的这个故事似乎开拓了我的思路,我想,要写龙开胜必须从他的家乡湖南写起。 在当代中国书坛,龙开胜是功成名就、富有实力的社会公认的精英书法家,他的那种“蛮劲”,他的那种灵气,他的那种悟性,是否有湖湘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注入的地域“基因”呢?我想,肯定有!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湖南人大显伸手的年代,以至有“中兴之将,十九湖湘”的说法。中国有句老话:“无湘不成军”。曾国藩以一个书生起兵,自创湘军,带出一个威风赫赫的军事集团,影响中国政局几十年之久。 再后,这块土地上出了谭嗣同,又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罗荣桓为首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翻天覆地、万里长征、震惊世界,为中国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亮色。 所以,湖南人的英雄壮举和千秋功勋,让世人深长思考: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有人说,湖南人的精神,应该是屈原仰首问天的神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是范仲淹把酒临风的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应该是谭嗣同的从容赴难,“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应该是杨度的隐忍绝决,“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应该是毛泽东闲庭信步的伟岸,“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湖南人的精神,注入湖南人的性格中和事业中,使他们写就了一篇又一篇大开大合的辉煌篇章。 龙开胜应该是湖南人中极其成功的一位。 龙开胜出生于湖南隆回县一个秀丽的山村中,他的那个村庄,被乡 人称为是“九龙回首”的地方。家乡出了一个著名人物,那就是被人们誉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魏源。龙开胜家距魏源的那个村子只有3里路,且他的姐姐就嫁在魏源的那个村子里。龙开胜与魏源之间隔阻着100多年的历史风雨,看上去,魏源这个人物和他的书法艺术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深层解读了龙开胜的书法实践和艺术观念之后,你会发现龙开胜的成功却是来自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指导。 魏源,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道光进士,官至知州,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其中《海国图志》是他影响较大的一部,也是他作为地理学家的代表作。 魏源依据林则徐所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和明以来《岛志》及当时夷图夷语编成的《海国图志》,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中华之路作了探索。提出“以夷制夷”、“以夷款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复兴中国大业。他主张革新,力求“以实事成实功,以实功成实事。”并在《默觚》一书中发挥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主张。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把学习西方的“长技”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安危的大事来认识,使之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振聋发聩的重大影响,针对封建顽固派把西方先进工艺技术一概视之为“奇技淫巧”的无知,他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非淫巧,必须认真加以学习,而不能盲目自大、自甘落后。中国人民只有掌握了西方的新式生产技术,方能达到“制夷”的目的,中国才能“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的未来。这些不同时代的主张与龙开胜的“书法是文化的,更是技术的”艺术观念更是如出一辙。龙开胜自言,他对书法认识的最本质最核心的理念来自魏源。书法的技法是书法繁华,书法创新最直接最关键的一环,书法家只有书法技巧达到随心所欲的时候,你胸中的才情和学问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于是,龙开胜,抱着技法一定会使他成功的坚定信念,在书法道路上执着追求,倾力实践,以蛮得憨实、蛮得可爱的英姿,龙腾墨舞,旗开得胜,一领风骚于中国书坛。二 艺术的追求,源于理想,也源于天性,有些更源于一种机遇。少年龙开胜心灵手巧,8岁时描画5元一张的人民币,几能乱真;9岁时,左手写字,在全班写得最好;10岁时,给乡人做秤,和买来的秤居然不差半两。 10岁时,他遇到书法启蒙老师杨范友。杨是一位退伍军人。杨对他说:“你手这么巧,为什么不写毛笔字?那时,龙开胜并不喜欢毛笔字,但是,他喜欢解放军,他喜欢当过兵的杨范友。杨范友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就这样,他爱屋及乌般地喜欢上了写字。他写的字,当作全校范本,老师越鼓劲,他写得越积极,兴趣陡增。但是,那时对龙开胜来说,纸是一种高贵的奢侈品,因为无钱买纸,所有课本的空白处,都被他写满了字。 读初中时,龙开胜认识了一位叫王化平的老师。王化平看他字写得好,为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练字,劝他寄宿,全校上百名学生,在校寄宿唯他一人。学校没有房屋,王化平便让龙开胜和他同住一室。 龙开胜的生活之路并不平坦,尽管他写得一手好字,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为了将来能够养家糊口,母亲让他学木工,但是他的书法之梦并没有泯灭,他相信机遇之神一定在未来征途的某一处,在期盼着他的光顾。1986年10月武汉空军混成九旅到湖南隆回征兵,他没有告诉家人便报名当兵了。 因在新兵训练中表现突出,又能写会画。新训结束后,他被分配到汽车连学开车,这是龙开胜“想学一手技术“的梦想之地。不料,他还没有到汽车连报到,旅部作战参谋曹法圣去新兵连选一名德才兼备的新兵到作战科当绘图员,他看中了龙开胜,于是冒雨将其领回机关。两年后,龙开胜入空军机要学校学习,因表现突出,德才兼优,毕业后留校,先后任训练参谋,学员队领导,直至调入空军文艺创作研究室。2008年8月,已从部队转业地方工作多年的曹法圣赠诗龙开胜,对其从一名小兵成长为当代书法名家,仍有一腔倒不尽激动:“黄鹤楼头白云收,新兵集训楚江头。初荷尖角方映日,雏鹰矫翅力已虬。处厚处处友朋众,若海博大纳百流。灵秀天然溢笔底,不懈终把壮志酬。” 上世纪90年代,定居京城的龙开胜以砚窗砥砺、墨海扬帆的那一番苦功,逐渐登上书坛,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熟悉他的人说,开胜的成功是他那敢于付出的勤奋精神拼出来的。他看展览,可以整天泡在美术馆里;他存正解疑,四处请教,拜师各家;他为充实学养,从单位到学校十几公里,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风雨无阻。许是搞书法创作是他命中前定,在他读首师大书法班之前,曾考入人民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了一年半,竟学得他晕头转向,不知南北,厌学情绪陡生,无奈遂即退学。不料,考入首师大书法班后,龙开胜浑身产生一种“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动力。他孜孜不倦,以6年时光读完了书法专业大专和本科课程。为掌握纸笔的综合效果,他跑遍琉璃厂大小各店,试笔试纸,配以水墨,作各种试验。为熟悉一本名帖,他朝夕相携,一有空闲,立即揣摩不已,数不清砚边送走多少个黑夜,豪笔牵出多少个灿烂的黎明…… 天道酬勤,龙开胜在书法事业上的成就,犹如他的名字一样,横空出世,一路摘金夺银,锐不可当。他曾获首届全国电视书法大赛金奖,第二届、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二等奖,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一等奖,“羲之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大字展一等奖,第四届全国正书展最高奖,第三届第四届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等大奖数十次。要知道,这不是华山论剑,而是以神州大地作平台的最广泛、对手最多的书法竟技,竟技比艺中,能在灿若群星般的书法精英中脱颖而出,亦实属不易;而龙开胜不仅脱颖而出,且屡屡获得重奖。在中国书法崛起的年代里,他泼墨文字、弄潮国展,领其风骚,卓立于书坛的大浪潮头,更是不易。 除此之外,龙开胜还为中国书法的普及与提高做出突出贡献。上海《书法》杂志为其出版了《龙开胜楷书千字文》字帖,中国书店出版了《龙开胜字帖五种》、《龙开胜行书三字经》等。并荣获中国最具升值潜质的十大书法家之一的称谓。三 书界朋友对龙开胜的成功曾作了不少评析和解读。著名书法家林岫认为,龙开胜的成功可以归纳为“勤奋、聪明”四字。 龙开胜的同乡道友彭利铭说,开胜每周写一刀纸,日复一日,终年不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这种量的积累是他佳作频出的基础。 我认为龙开胜的成功还源于他走在一条书法的正路上。当下书界,书法人谁都想成功,有的青灯残卷,皓首穷经,废纸千刀,倾尽一生心血,却毫无建树;有的刻意标举创新,追怪猎奇、入旁门左道、大肆炒作,实则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字里行间空无依傍;有的人对古人经典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根本就没有入书法之途,凭借自身地位,凭借名人吹捧,居然也吹嘘自己为“中国书坛第一名家”等等,最终除赚得几个不懂书法人的钱财之外,其人其书皆被人斥之一鼻。 而龙开胜则不然,其习书追秦汉之气,觅魏晋之韵,尊隋唐之法,领宋人之意,循元人之态,以古法为根本去建构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要求。他希望笔下的每一张素纸,都是等待开辟的处女地,在这块处女地上,让遥接古今的艺术种子开花结果。龙开胜深入到多质的书法风格领域,结合具体的鉴赏接受,探讨多质的书艺风格和特征及其美学内涵。他认为密切结合鉴赏品评尽可能地揭示中国书法风格的审美多样性,其书法作品才能做到“雅俗共赏”;或者说,揭示书法艺术丰富多彩的美,并依据这种异常丰富的书艺风格特征概括出一系列鉴赏品评的审美范畴和审美概念来,证之以审美实例,赋之以理论内涵,使之成为中国书法美学的审美要求,才有深厚的理性品格和感性视觉。因为他的这种追求并一以贯之地付诸于实践中,所以,说龙开胜的书法执着于帖学一路起码是不够全面的。从他的书艺风格和特征之美来看,无论是他的正书行书,或是他的草书隶书,雄浑劲健也罢,秀美飘逸也好,从表面的线条到深层的内功,从偶然的认知到悟性问想,都展现出他在碑和帖两方面都有着深厚积累和艺术表现的娴熟技巧,不然,其作品不可能在碑帖的文化背景上展现出深厚的丰瞻的美学内涵和风格美学的理论性高度。书评家评价龙开胜说,他的书法实践是其逐步进入了“富者愈富”状态——在长期的深入探索、积累后,有吸收、熔铸、化合上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进入自由的艺术创作境界。他所走的是碑帖融合的创作道路,以帖为主调,以碑增意趣,并坚持走基本功与创新、传统与时代相统一的道路。此言十分准确。 龙开胜的书法虽然真草行隶四体皆工,各擅其美,多姿多彩,但是艺术风格总的归旨,仍然是走的二王一路。开胜认为,古代名家法典浩如烟海,如一桌丰盛的大餐,如果全面涉猎,既不可能,也学不好,必须有所选择。如吃饭一样,喜欢吃的就多吃几口,不喜欢的菜尝一尝,甚至不尝,千万别贪多嚼不烂。 王羲之的真行草隶,笔法,墨法、留白、章法、诸体备精,自行一家。尤其是王体行书,雄逸遒劲、不激不厉,是力度与风韵的完美结合,动势与静态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结体、用笔及布局上,风格特征都十分鲜明,王羲之书法的行书结休有许多特点,一曰多变,二曰尽态,三曰错落,四曰欹侧,五曰洗炼,六曰假借;在用笔上也有几大特点,如变方为圆,变长为短,变直为曲,变顺为逆,变断为连,变同为异等等;在章法上呈现出自然天成,首领尾应,中和有违,虚实相生,气势连贯,情字交融等特点。 而王献之的书法,逸气过父,各有千秋。中锋行笔,连中有断,气脉贯通,曲直结合,纵逸自然,虚实相生,仪态万千。二王的书法,笔墨疏秀而滑正,结字新奇而谨严,风神潇散,精雅悄丽,纵逸超妙,如天马行空,游戈自在,表现了一种既法度严谨,又风流豪迈的情怀。龙开胜认为,研习书法,二王是无法绕开的巍巍昆仑,习书走二王之路,也是充满辛艰逼进成功的不二法门和正大之路。 追踪二王,绝不是就锁定二王一条路走到天黑,在研习二王的同时,龙开胜复浸淫于苏东坡、黄庭坚的天真烂漫与放逸生奇。故结体宽绰而不散漫,潇洒舒畅,大气灵动。龙开胜认为,从哲学的层面来认识书法,各种书体之美是互渗通变的,因“物相杂而文生”,“物相兼而数颐”,从而有了生生不息的规律。纵观古代书法经典,历代成功的书法大师其书法之美都有其互补互渗的通变一面,这就使书法之美生生不息的调色板上,更为异彩纷呈,繁富百态。 宋代以后,龙开胜对赵孟頫的研究下功夫最深,也收获颇丰。赵孟頫的书法深浸古法,领袖群贤,其书法以二王为本,也是历史追踪二王最成功者之一,他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自己的风格,写出千年书法史上独属自己的辉煌地位,他的书法造诣和作品所体现的境界和格调,元代之后无人可比。赵的成功也是在学二王基础上通变互补的结果。他中年以后掺入李北海之法,他在继承前人书法遗产的基础上,搏采众长,推陈出新,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赵体”。其风格特点是笔画流畅活泼,含蓄精妙,用笔多有变化但决不大起大落。如其点画基本上呈圆形,取侧势,圆满而精致;横画平直而粗细均匀,竖画婉转而丰腴妍美;捺画一波三折,内藏丰富微妙的变化。结体平稳秀丽,没有欹斜不正的字形。他很重视笔画之间的搭配,注意点画结构的左右向背,上下承接,章法均衡整齐,风格“温润闲雅”,“秀妍飘逸”。龙开胜在对二王书法、苏东坡、黄庭坚及赵孟頫书法的继承方面显然是十分成功的。他运笔从容不迫,严谨有法,笔画以劲健,空灵流畅为主,丰腴、顿挫、缓慢为辅、骨内均匀富有张力和弹性,其中点画大多是快速落笔,且带出细微的附钩,显得轻灵活泼;横画大多顺锋起笔,锋颖外露,收笔处或用藏锋,或停顿后带出附钩;竖画或短而圆劲,或而细健;钩画或蓄势后快速将笔锋送出,力绝气足,出锋犀利,或藏锋收笔,化成长点,或化成弯曲而富有弹性的弧线;撇画大多圆劲饱满,收笔处常常很自然地带出附钩;捺画或顺入顺出,一波三折,笔势舒展,或用藏锋收笔,化成长点,或略作停顿后再带出附钩。出入顿挫,锋棱俱在,可以窥见当时书写时笔豪气之健与行笔的迅疾,并且做到提按自然,收放有度,转折娴熟,藏露得宜,方圆兼施,刚柔相济,将二王一路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从二王小楷、行书到行草,在气息和格调上尽可能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但龙开胜又不仅仅从二王风格中取法,他对篆隶经典、汉魏名碑、秦文竹简都加以学习和消化吸收,对其他历代名家名作都下过很深的临摹功夫。《龙开胜书法字帖五种》的出版,显示了不凡书法功底和实力,体现出他的书写技巧和文化积淀。他在诸多书体的书写中,流美飘逸中不失稳健和厚重,他能够把颜真卿的敦厚,米芾的潇洒,魏碑的拙朴,汉隶的雄浑等等艺术元素适当融入,让人感到他是追踪二王一路,但又有自己的刻意追求与创新。

四 龙开胜的成功还在于,他始终是走在路上的一位书法家,成功不成功,他都抱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坚定信念,沿着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走下去。他不满足自己的聪明与悟性,而是坚定不移地继承古人之精义,下苦功提高自己并不断突破自己。古人有言,从艺者“多败于成者,而功于智者”,龙开胜就是“功于智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其特点有如下几点:其一,他既遵守古法,又不死守古法,在遵古中勇于建树;其二,在习书的道路上决不涉奇猎怪入旁门左道,在有所突破古法的基础上仍将古法视为座右铭,不离古法根本;其三,始终如一地低调发展和提高自己,他是获全国大展最多的书家之一,但获奖后从不张扬招摇,从不吹嘘显摆,始终保持平常心态。他说,学书须百分之一的禀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缺一则为零。他认为,学书的压力都是自找的,获奖的只是那幅作品,把大赛看作一种普通的水平测试,只管放手去干以后的事,最轻松。要笔耕不辍,但没必要每场大赛都去拼奖;反正搞书法,跟运动员练场一样,不进则退,必须不懈地下功夫。他不会为了获奖去追风取媚。 搞艺术要讲究一个“静”字,要坐得住、要有定力、要有方向、不追求浮躁,不追求火爆,满足于一时的成功,可能就是落后的开始。他反对闭门造车,也反对急病乱投医,拔苗助长,报考各种培训班。选准了,少走弯路,选错了,会离正路越走越远。他尊重名家,但决不轻信权威。他认为自己的感受和感觉往往最起作用,学习艺术的途径和对艺术评判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权威们的观点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甄别能力。龙开胜的书法有自己的独家气象和个人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书法中已有大量的创新元素。但是他决不轻言创新,他认为创新之于书法太难。书法不能剥离汉字的基本规律与书法传统,如果偏离了这个底线,就不是书法。他坚信:艺术创造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知道如何从巅峰飘然回归于往常平和状态的创作者,往往是下次攀登的胜出者,犹如必须不断勤耕萌莳,重灿春花,才能有岁岁的累累秋实。五 对书法,龙开胜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书法是文化的,但更是技术的。王羲之的“池水尽黑”,智永的“退笔冢”,这些都说明古代大书法家是经过大量的研习、磨练、刻苦钻研才成功的。如果不是技术的,还需要“池水尽黑”和“退笔冢”吗?二王书法那精到的技法,娴熟的技巧,变化莫测的笔法,字里行间所表现出的雍容华贵,皇家气派、庙堂之气,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也是无法否定的,这些都是技术积淀的辉煌成果。另外在中国美学批评史上,清代的黄钺写有《二十四画品》以及他的学生杨景曾所作的《二十四书品》,都是讲的画书的技巧问题:如神韵、古雅、潇洒、雄健、峭拔、精严、独秀工细、顿挫、流利、瘦硬、奇险、停匀、宽博、妖媚等等。杨景认为工巧是对艺术的最高境界的描述和要求。所求工巧,实质上就是书法的技巧。“材有美,工有巧”,艺术创作不能不强调“技术”,人们只有从技术中看到创作的智慧,惊人的技艺,巧夺天工的劳作,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丰富多彩的艺苑里,如诗词、绘画、工艺美术乃至戏剧、建筑等门类艺术都存在技巧、技术问题,至于书法艺术,当然也需要技术,而且历史地存在着技术,而且把它视为一种值得肯定的品格。早在两晋,成公绥在《隶书体》中就说:“工巧难传,善之者少,应心稳手,必由意晓。”卫恒《四体书势》说,钟繇、胡昭“各有其巧”。梁武帝萧衍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把书法的技术问题作为美学概念提出来,反复提到“巧趣精细”、“势巧形密”,可见对书法技术问题的推崇。至于张旭论书法以及孙过庭论书法,都是讲的书法的技术问题。 书法技术是书法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功,是积累文化的必然阶段。或者说,书 法技术本身就是一种高超精妙的文化。技近乎于道,书法“技”的积累与提高,慢慢形成书法之“道”。“道”虽看不见,摸不着,但“道”绝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观念。有些作品虽然有很好的思想内容,由于技术手段不高,表现力不足,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缺少艺术上所不可缺少的艺术感染力和魅惑力,其原因就是艺术家在艺术修养上,所付出的技术代价不够。 在艺术实践中,技术高不高,踏实不踏实,关系到艺术的成功,技术问题是树之根,是楼之基。根不深如何长成参天大树?基不固如何能盖起万丈高楼?技术基本功是一种攻坚战,必须有苦学苦练坚毅不拔的精神方能取胜,任何忽悠炒作,任何弄虚取巧,都不能打实技术的基础。艺术的技术性问题,是一种繁难的工作,必须经过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练基本功要迎难而上,要挑选最困难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如戏曲界把一年中最冷最热的三

九、三伏作为主要练功时间等等,所以人们常把基本功也叫做苦功。假如在练习基本功时,怕吃苦,不敢与困难作斗争,那是万万不成的。一个书法家如果没有扎实的笔墨技术功夫,靠背唐诗宋词,《古文观止》,《论语》、《道德经》是解决不了笔墨功夫的。 龙开胜并不否认书法的文化性,但过分夸大其文化功能,而否定其技术性不是一种文化,是对书法不负责任的。一个真正的书法家,绝不是因为有满腹经伦就奠定了他书法家的地位。书法家还必须有足以表现他思想认识的技能,才能完成具体感人的作品。否则他文化再高,手上或身上表现不出来,就如有了充足的电流,遇上了绝缘体一样,就不会发生作用。李可染曾说:艺术家头脑里的思想知识,并不等于手上身上的表现能力。知不等于能。就如一个人在一本书上得到了如何锻炼大力士的知识,然而这个人未必就成为大力士。大力士是在一定知识的指导下一斤一两炼成的。 书法家的头脑离手看来不远,实际上隔着万重关山。要把头脑里想的东西,在笔下完美地表现出来,达到“得心应手”,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有你的书法技巧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你胸中的才情和学问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否则没有经过书写技巧锤炼所表现出的书法学问,那也是蹩脚和滑稽的。新中国成立之今,培养了许多学富五车的教授学者,可很少有学富五车的大书法家,既便有这样的书法家,也决不单是文化成就了他们,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的书法技巧成就了书法家的称号。可见大书法家不是你有多少学问就随便可成的,那是一个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技术活。从古到今,古代流传下来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功力深厚、技巧精熟之作,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是两幅最达性情之作,但作品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元素都是通过技巧表达出来的,如果不是其娴熟的书写技巧,就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其“拳练千遍,其理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龙开胜说,书法是一种文化,但文化绝不同等于书法。对书法家来说,文化是原料而不是成品。将原料变为成品,仍需千锤百炼。 他认为书法的技术性问题决不是人们常说的“雕虫小技”,而是决定书法事业创新突破的战略大“技”。这个“技”如同当年魏源所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那个“技”一样,带有战略性、指导性和长久性。魏源所言之“技”,就是科学,就是技术,当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观点时,就是提出了“科学救国和技术强国”的伟大理念。这一“技”的学说,其实已经转变成复兴大业之“道”。书法的创新和突破与此同理,书法的技术性问题是书法走向高深境界的基石,它包括对结体、笔法、墨笔、章法及毛笔、纸张性能、创作心态的把握,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对偶然效果随机化解的应变能力等等,习书者只有对上述课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性取舍,并得到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和感性把握,才能说具备了进入书法创作层面的资格。六 在创作观念上,龙开胜坚持“雅俗共赏”和“二王”一脉书风。《新华大字典》对“雅”的解释是:“精致而不粗俗的,引申为小巧、精致。”对“俗”的解释是:“大众化的,流行的、十分通行的。”《中国成语辞典》对“雅俗共赏”解释为“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王向前先生认为,书法艺术的雅,一般表现为外观简朴、平易、内涵丰富、有书卷气、有韵味、耐看,而书法艺术的“俗”,是就艺术水平和意境不高的书法作品而言的。“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其艺术层次和格调应归属“雅”作之列,是好的作品,其作品能得到不同层面欣赏者的鉴赏和喜爱。“雅”、“俗”是就作品的品第而言,而“雅俗共赏”的“雅俗”是指不同个体差异的人共同欣赏和赞美书法作品。 “雅俗共赏”不排斥“新潮”作品,更不排斥传统作品,它是一种被不同知识人群都能接受并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就是说不同个体差异的人,对这样的书法作品都感到好看,有神韵,有品味。实际上,得到人们共赏的作品,就是好看。好看是人们审美的第一需要。王羲之的好看,齐白石的画好看,曹雪芹的小说好看……。不好看的艺术,绝对不会受到欢迎。当然,书法艺术千差万别,风格各异,自然有“仁者见仁,知者见智”之分。但,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受到普遍的欢迎,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所有视觉艺术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赏人心,都是为了悦人目。“赏心悦目”,“雅俗共赏”,这才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和创作价值所在。 从哲学层面上讲,雅和俗,是对立的一对矛盾,“雅俗共赏”的作品,恰恰是解决了这一矛盾,而达到了对立而统一。“雅俗共赏”的审美要求更附合儒家学说的“中和”思想。儒家哲学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而且作为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偏向任何极端,追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孔子倡导的“中和之美”,是他哲学、伦理学上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的反映。中国美学的“中和”原则和艺术特征,也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中国书法艺术深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在书艺审美中多见强调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指书法要有节制,在奇与正、生与熟、巧与拙、雅与俗、法与意、阴与阳等等问题上,都要显示出美来,使得矛盾对立的双方均有各自的节制,不再是排斥与冲突,而达到协调和彼此渗透。追求“雅俗共赏”,就是追求书法的“中和之美”,就是追求书法的“和谐之美”,就是追求书论中的“人正书正”。它不仅是一种审美要求,更是艺术家的一种“生命形式”。 有些人批评龙开胜的字过于甜媚,龙开胜并不反对,因为每个人对艺术欣赏的角度和感悟不一样,每个人的知识文化的不同又决定着审美观念的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喜欢同一个东西。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可能强求一律。连二王及赵孟頫的作品都有人提出批评和反对,何况他龙开胜呢? 但是绝不能否认龙开胜所坚持的“雅俗共赏”的艺术观,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因此,他的雅俗共赏的作品,市场表现不俗。甘肃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居然倾一笔巨资专门收藏龙开胜的作品,分送三个儿子。老农有话:“今年收,明年还收,龙开胜的作品雅俗共赏,我喜欢。我给儿子的不是钱,而是龙开胜的作品。” 中国之大,人口众多。书法家们是否知道有多少农民在收藏他们的作品?如果农民都自发地收藏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市场会有多大?如果他们的作品做不到雅俗共赏,农民会不会收藏他们的作品? “雅俗共赏”看起来并不深奥,但是它却揭示了艺术为谁服务的问题。“雅俗共赏”覆盖了对艺术作品认知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覆盖。不少人批评“雅俗共赏”这一艺术观点,只能说他的作品还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否定“雅俗共赏”,其实就堵塞了自己作品被认同的范围和道路。作为艺术家而言,作品被人接受,被人赞扬,为公众服务,这才是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大“道”,任何技法的锤炼都是为这个艺术大“道”服务的。没有这个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也就失去了艺术家存在的意义。 像人的一生一样,书法文化的命运也是由目标决定的,这个目标决定了书法艺术向什么方向奔跑。“雅俗共赏”不是书法家个人确定的目标,而是千万书法读者,一个接着一个的时代所确定的审美目标,它所整合的这种审美秩序像接力棒似地从一个书法家到另一个书法家,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但是这种“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鉴赏水平的不同,雅与俗可能互为转化,这个时代的“雅”,可能要变为下个时代的“俗”,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变化中,书法家的艺术水平在提高,欣赏者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书法的形态与形势愈来愈新。 书法的创新和突破,在于迎合和满足人们“雅俗共赏”的审美要求。人们的好奇心,人们的不满足诱使书法家不断打破旧的,编织新的书法艺术秩序,人们无力阻挡异化自己的诱惑。但无论怎么变化,书法仍然在“雅俗共赏”的艺术范围之内在成长和变化,区别仅仅在于那是昨天的“雅俗共赏”,这是今天的“雅俗共赏”。而龙开胜所追求的“雅俗共赏”的审美目标,永远也不会过时。 如果说汉文字是一个文明的动脉的话,那么关于汉字书写艺术的书法将是一个文明的静脉了。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而书法的进步与否,同样决定着这一文明的成长。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书法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存在,更体现了中国文明的生存能力。七 当下,龙开胜更多的是“忧患思考”。龙开胜说,当下不少书家属于“一领风骚两三年”者,领十年风骚者,少之又少,要想一辈子稳立书坛那更是十分艰难。他始终秉持“慎独自修”的治学观点,在自我修养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提高。继续深入传统,立足古代经典。他打算用8到10年的时间再次遍临100部古代经典碑帖,重新开始入古出新的艺术实践。书法之路是一条艰难之路,非勤耕不能入其门,非师古不能得其本,非善悟不能有所成;书法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谁读得多,悟得深,谁的收获就大。开胜正处黄金壮年,相信在不久的明天他会收获一个丰硕的金秋。 除研习奋笔读碑写帖外,龙开胜还要面临着自我解放,蒙养艺术。他以李铎先生为例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李铎先生到四川青城山发现一棵苍劲的松柏,盘根错节,气势夺人,他想树既然能生长成这样,那么字能不能写成这样呢?一个偶然的发现,促使李铎先生中年变法。这对龙开胜启发尤深。龙开胜说:至诚尽性,这是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又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与天地参矣。中国书法之所以美,从古人造字时吸取了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精灵,融日月山川之灵气,汇世间万事之繁陈,集人间万态之貌相,所以书法之态,之气,之形、像山川、像树石、像河流、像人形、像世间万物凡尘。 艺术源于天地,源于生活,源于自然之万物,而书法与此又最为接洽不过。书法最能使人达其性、表其情,用视觉、用意味的形式向读者传达美的信息,这样才使汉字的书写成为民族的重要的艺术文本。 这无疑是龙开胜关于书法审美的心灵对话,更是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度体验”。从艺术角度而言,书法可以说是激活了龙开胜的所有感觉和知觉,调动了他整个身心的情感与想象。这种“心灵对话”和“深度体验”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全身心、全灵魂的震撼。透过龙开胜所吐出的这些语言,我们从心底强烈地感受到了他那炽热的内心深处喷涌的熔岩,他的大痛苦、大希望、大追求、大憧憬也都一同呼出了。 他用自然去蒙养艺术,也是一座架通“神与物游”、“物我合一”的生命灵魂的桥梁,这也是通往书法殿堂高耸金顶的无形的桥梁。 所有的艺术都是生命的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是物化的精神,所有的精神都是力图穿透灵魂的。无论是艺术的创造者,还是艺术作品的审美者,最终他们都将走向哲学,都将走向生命的哲学。只有站在哲学、站在生命哲学的峰巅才能审视与体验艺术的巅峰。 我们期待在那巅峰的人群中,有他龙开胜,在那艺术的展厅里,有龙开胜的经典之作。 2013年正月初九,草于京西桃源静庐

上一篇:学代会正式会议主持稿下一篇:巡察组工作动员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