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大年发言材料

2022-09-01

无论是我们在校园生活,还是参与社会工作中,公共场所中有效的表达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优秀的表达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基于一份优秀的发言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习黄大年发言材料》,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学习黄大年发言材料

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发言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发言提纲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近几天我们学习了郑德荣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触颇深。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黄大年教授的一生非常好地诠释这样一句话。

一、 心得体会

我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就要像他那样热爱祖国、胸怀大局,让小我融入大我,用心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以崇高的追求超越小我,实现人生更大的价值,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黄大年选取回国、选取辛劳,是因为他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更高追求,深信“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 学习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就要像他那样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在黄大年的办公室墙上,有一张巨大的日程表,标注着天南地北的轨迹,密密麻麻——这是奋斗者的生命足迹。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大年带领科研团队奋力拼搏、毫不懈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有的领域5年的成绩超过了过去50年。这个“像太阳一样的人”,燃烧了自己,用生命践行了“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誓言。

二、存在问题

(一)理想信念方面。自参加工作以来,已从不悔岁月步入而立之年,自认为工作稳定、家庭美满,为党的事业奋斗,为梦想拼搏的革命意志有所减弱。主要原因还是疏于对理论学习,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很好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没有自觉增强“坚定不移、坚贞不屈、忠于革命、无畏无惧”的革命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对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道消息、不良言论,警惕性不强,缺乏主动制止的政治担当。

(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在中层干部岗位,我始终严于律己、保持本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特别是新《准则》《条例》出台后,我坚决贯彻执行,立足自身实际从严整改,在教师中带头示范、以身作则。但做得不够深、不够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能敏锐地领会部里和领导的决策意图,导致在服务过程中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不够,在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上做得还不够好。

(三)党的组织生活方面。个人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主动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开展党组书记讲“党课”、党组成员讲“业务课”、党支部书记讲“辅导课”、党员干部讲“微党课”、专家教授讲“党史课”、先进党员讲“示范课”活动。参加活动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一)宗旨意识不深刻。没有自觉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归根结底是政绩观出现偏差,更多精力和时间是在落实领导批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缺少全面深刻的认知,没能自觉地把群众答不答应、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能真正把握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

(二)理论武装不到位。个人平时注重业务政策的学习,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政治理论,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些条例、规定的章节条款上,导致放松了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来自于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由于放松了学习,自觉不自觉淡化了“三观”教育,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工作满足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应有的进取精神。

(三)党性修养不牢固。随着岗位的变化,疲于应付事务工作,忙于人际关系应酬,逐渐疏忽了系统的思想改造和精神洗礼。这些都应归结为没有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来提升党性修养,缺乏刮骨疗伤、自我改造的勇气。片面强调实现个人价值,注重面上成绩,少了甘于奉献思想。

三、改进措施

(一)强信念之基,时刻拧紧思想总开关。自觉将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克服以工代学的现象。带头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省市各项文件会议精神,学深学透学懂,提升政治境界,从根本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强化党性锤炼,自觉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格对照“五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的党性修养、道德情操、公仆情怀,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党人道德观、荣辱观的模范践行者。强化能力提升,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持“向群众拜师、向先进求教、向基层问计”,科学应对“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强担当之责,切实提升工作执行强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实底线。带头廉洁自律,牢记权利与责任是孪生兄弟,有权必有责。带头讲操守、重品行,自觉净化朋友圈和社交圈,做到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带头厉行节约,倡导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从思想根源上摒除“讲排场、讲规格、好面子”等错误观念。严把“三公”经费支出关,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和要求,禁止超规格、高标准。带头正风肃纪,严厉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作风,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强化自律意识,做到心中有戒。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带头执行新修订的“三条例、两准则”,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一岗双责”,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点推动党内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落实,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净化政治生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时,结合岗位实际,因人施策,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现象;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带头上党课、参加所在支部活动,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追求积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管好管住工作圈、生活圈,纯洁“朋友圈”,带好队伍、管好家人、树好形象。 路漫漫其修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二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发言提纲(最终版)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及发言材料

(2017年7月)

机关第二支部 王博琦

开展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实践。活动中,我本着以“学”为基础,“做”为关键,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的学习教育思路,认真学习实践、深入查摆问题、扎实整改到位。现自查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我作为组工干部,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决策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深入查摆自身不足,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理想信念方面。自参加工作以来,已从不悔岁月步入而立之年,自认为工作稳定、家庭美满,为党的事业奋斗,为梦想拼搏的革命意志有所减弱。主要原因还是疏于对理论学习,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不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很好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没有自觉增强“坚定不移、坚贞不屈、忠于革命、无畏无惧”的革命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1 问题,对党在新时期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认识不足,缺乏危机感,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道消息、不良言论,警惕性不强,缺乏主动制止的政治担当。

(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参加工作以来,特别是在组工干部岗位,我始终严于律己、保持本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认真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特别是新《准则》《条例》出台后,我坚决贯彻执行,立足自身实际从严整改,在干部职工中带头示范、以身作则。但做得不够深、不够实,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能敏锐地领会部里和领导的决策意图,导致在服务过程中科学性、前瞻性、预见性不够,在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上做得还不够好。

(三)党的组织生活方面。个人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主动参加所在党支部活动。今年,参加了支部组织的“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服务意识”等专题讨论3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开展党组书记讲“党课”、党组成员讲“业务课”、党支部书记讲“辅导课”、党员干部讲“微党课”、专家教授讲“党史课”、先进党员讲“示范课”活动。参加活动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一)理论武装不到位。个人平时注重业务政策的学习,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政治理论,2 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些条例、规定的章节条款上,导致放松了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来自于不断地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只有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由于放松了学习,自觉不自觉淡化了“三观”教育,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工作满足于现状,创新意识不强,缺少应有的进取精神。

(二)宗旨意识不深刻。没有自觉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归根结底是政绩观出现偏差,更多精力和时间是在落实领导批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缺少全面深刻的认知,没能自觉地把群众答不答应、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能真正把握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

(三)党性修养不牢固。入党10年,从企业职员到政府工作者,自认为多年接受党的教育培养,党性修养很深厚、很坚定。但是随着岗位的变化,疲于应付事务工作,忙于人际关系应酬,逐渐疏忽了系统的思想改造和精神洗礼。这些都应归结为没有严格按照党员干部的标准来提升党性修养,缺乏刮骨疗伤、自我改造的勇气。片面强调实现个人价值,注重面上成绩,少了甘于奉献思想。

三、改进措施

(一)强信念之基,时刻拧紧思想总开关。自觉将加强3 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克服以工代学的现象。带头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省市各项文件会议精神,学深学透学懂,提升政治境界,从根本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强化党性锤炼,自觉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格对照“五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不断强化自身的党性修养、道德情操、公仆情怀,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产党人道德观、荣辱观的模范践行者。强化能力提升,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持“向群众拜师、向先进求教、向基层问计”,科学应对“四种危险”和“四大考验”,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强担当之责,切实提升工作执行强律己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实底线。带头廉洁自律,牢记权利与责任是孪生兄弟,有权必有责。带头讲操守、重品行,自觉净化朋友圈和社交圈,做到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带头厉行节约,倡导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从思想根源上摒除“讲排场、讲规格、好面子”等错误观念。严把“三公”经费支出关,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和要求,禁止超规格、高标准。带头正风肃纪,严厉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衙门作风,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强化自律意识,做到心中有戒。牢记“打铁还需4 自身硬”。带头执行新修订的“三条例、两准则”,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一岗双责”,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点推动党内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落实,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净化政治生态,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时,结合岗位实际,因人施策,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现象;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带头上党课、参加所在支部活动,提高党内生活质量;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追求积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管好管住工作圈、生活圈,纯洁“朋友圈”,带好队伍、管好家人、树好形象。

以上对照检查不到位、不深刻的地方,敬请各位同志帮助批评指正。

5

第三篇: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让黄大年精神在吉大生根发芽

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发言稿:让黄大年精神在吉大生根发芽

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既是对黄大年事迹的肯定,也是对当代留学归国人员、广大知识分子,特别是xx大学广大师生的殷切希望。作为黄大年的母校,xx大学更有责任继承好黄大年精神,让他的精神在吉大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认为黄大年的事迹和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祖国的需求为最高追求,是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黄大年1977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即xx大学地球探测与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1996年,黄大年获得英国LEEDS大学博士学位后,第一时间返回母校,兑现学成归国的承诺。后来经学校批准,他再次前往英国,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担任高级研究员,并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家。XX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后担任xx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二是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创造,是科技报国的践行者和示范者。黄大年筹划和组建了xx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和xx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担任国家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项目”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首席科学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

三是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高端人才,是高瞻远瞩的教书者和育人者。黄大年7年指导了44名研究生,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自掏腰包为学生购买笔记本电脑和学习资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条件让学生和团队成员接触世界最前沿的科技。

四是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者和筑梦者。黄大年争分夺秒地开展工作,把自己掌握的科技前沿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没有休息过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过周末和节假日。

第四篇:黄大年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年,男,汉族,1958年8月生,中共党员,1981年12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2017年1月8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58岁。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大年同志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

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1992年,心怀报国之志的黄大年被公派到英国攻读博士,成为地球物理领域研究高科技敏感技术的少数华人之一。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作为国家“863计划”“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和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他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心系祖国发展和吉林振兴,以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国多地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和经济转型,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

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他的脉搏时刻和祖国一起跳动,祖国是他最大的眷恋!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是啊,他为什么回国?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他带领由牛津和剑桥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工作,致力将该项高效率探测技术应用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民用领域。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中西方多家石油公司,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也是多少人奋斗的目标。舍弃这些回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句歌词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他最喜爱的歌,歌里有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回国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这是一个朴实而简洁的答案。

追溯他的成长历程,会发现对祖国的爱一直都是他最深的情结。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就已表明了爱国报国的心志。

黄大年1958年8月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读小学时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六万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考到地质队工作,作为物探操作员,他首次接触到了航空地球物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他先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并留校任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黄大年回国报到后不久,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一些老教师还记得当年送别黄大年时,他曾经深情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黄大年没有对师长食言,他更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

2004年3月20日晚,他正在大西洋深水处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海漂的18年,黄大年的心和祖国一直连在一起,他关注关心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惦念着母校,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2009年4月,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黄大年时,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

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心潮澎湃。那朝思暮想的祖国啊,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那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一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回家!一定要回家! 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对谁都会是一种煎熬。团队里伙伴不舍地抱着他恳切地挽留,而最触动他的一幕是,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面对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黄大年后来回忆说,离开英国更像是一场落荒而逃,“诊所里的药堆满了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这是黄大年常说的话,“为国担当,是父母从小的教诲。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2009年12月30日,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从英国回来,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但回到祖国母亲身边,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站在大地上一般,拥有无穷的力量和豪情。“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这是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的一段话。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而你所研究的领域在自己的祖国却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刚刚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黄大年

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在科研上他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他的梦想是把地球变成透明的。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科学家,黄大年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下的科研,而是祖国未来30年、50年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要达到的目标——巡天探地潜海,向深地深海深空进军。

地球深部隐藏着多少秘密,是人类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不仅是科研人员的梦想,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而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就是找到开启“地球之门”的钥匙。国家实施这一计划,给黄大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舞台。

作为计划的重要部分,探测技术装备从军事工程、国防安全到能源资源探测开发,都是必需的利器。曾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黄大年深知这一装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深知国外是如何严控这一装备对华出口的。

“这是国家发展无法回避与绕开的话题,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装备与技术封锁。”一回国,黄大年就被国家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是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下设的第9项目。黄大年一方面协助国土资源部完善战略部署,另一方面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担任项目直接负责人,从一名尖端科技研发科学家变身为一个大国的战略科学家。

5年间,国家财政投入该项目约4.4亿元人民币,被认为是当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科研项目中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

这个项目以吉林大学为中心,汇集了400多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经过5年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产业化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的技术空白;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成功研制出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为实施我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持;自主研制出了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集成软件系统,为深探计划实施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建成首个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为规范管理仪器装备研发和引进程序提供了验证基地……这些成果,为实施国家地球探测计划奠定了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加速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进程。

在2011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的盘点中,评选专家认为“深部探测专项开启了地学新时代”;2014年,该专项被25位院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13年,黄大年教授的团队入选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4年,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侨届创新团队奖。2016年6月28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通过评审验收,专家组最终结论是: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国内大型项目评审中的最高评价。2011年,作为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他负责策划、协调和组织中科院、高校等高科技资源形成高科技联合攻关团队,承接科技部“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

“他与探测仪器专家合作研发深地探测仪器装备,与机械领域专家合作研发重载荷物探专用无人机,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研发地球物理大数据处理与解释,涉猎地学、信息、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黄大年的大学同学、吉林大学仪电学院教授林君对他的研究了解得更深一些。

在黄大年及其团队的努力下,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突破国外封锁。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告诉记者,在黄大年回国前,我国对于航空重力测量的研究,尤其是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仅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样机研究阶段,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已经进入了工程样机研究阶段。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与国际持平的水平。

“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项目作为精确探测的高端技术装备,我们用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艰难路程,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填补了我国空白,将意味着中国又成功抢占了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对推动国防安全建设和深地资源勘探具有支撑作用和重要意义。”这是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对这一项目进展的定位与评价。

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期间,黄大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工作。回国后,他首推我国的实物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工作,这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吉林大学成立了“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黄大年为带头人。团队集中研究了能够在空中、水面和深水环境下,高效率获取空间分布的重力场、磁场、电磁场、放射性能谱和光电等数据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构建服务于陆地、海域、复杂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精确移动测量技术体系。

在带领团队冲上一个又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黄大年一直在推动科研团队与国际的融合。他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积攒下的人脉和声望,多次带团出国考察,并促成合作事宜。

一次,黄大年带队考察,国外的研究机构为了专门接待中国考察团停止工作半个月,不惜成本将处于零下200摄氏度的产品进行解冻,并拆开让中国考察团仔细观察。此情此景,让随团考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大为感慨:“我从事这项工作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如此隆重的接待。”

爱迪生曾说过,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在这个层面上,黄大年始终都在用自我成就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塑造着一种超越个人快乐的伟大志趣。

他因材施教,鼓励和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悉心指导的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4人次,主动担任本科层次“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所带班级被评为长春市“十佳班级”。

他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他目光高远,为学生和团队成员创造接触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进设备的条件,提供与院士等国内外顶级专家交流的机会,支持和资助26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

他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为实现强国梦想奉献全部,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他平均每年出差130余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余天,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他不计个人名利,只想把自己掌握的国际最前沿科技成果和经验全部奉献给祖国,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和海外归国人才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受到科研人员和学生的爱戴,得到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大学“三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

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他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之中,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省委、省政府决定追授黄大年同志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并在全省广泛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活动。教育部追授黄大年教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立足岗位做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日前,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习近平说:“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视与关爱、重托与期待,在全社会引发了广泛共鸣,必将凝聚起爱我中华、共筑梦想的磅礴力量。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视察吉林大学时强调指出,“黄大年同志是我们时代的见证者,爱国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升华。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是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

第五篇: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篇一】

黄大年教授走了!

带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带着他对事业的无限留恋,带着他对学生的无限惦念……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因病不幸逝世。1月13日上午9时,长春市殡仪馆西辰厅内庄严肃穆。来自社会各界的近800人在这里送别黄大年教授。偌大的告别厅装不下太多的悼念,省领导来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来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了,同事们来了,学生们来了……人们默默垂泪,几十名学生跪倒一片,痛哭失声……

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能让人们如此惋惜,能让人们如此不舍?

‚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 ——黄大年

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时刻惦记着养育他成长的这片土地,他的脉搏时刻和祖国一起跳动,祖国是他最大的眷恋! 2009年12月24日,黄大年教授走下飞机,迈出了回归祖国的第一步。虽然以前他也多次回国,但这一次,意义不同。他辞去了在英国公司的重要职务,挥别了共事多年的科研伙伴,说服妻子卖掉了经营多年的两个诊所,留下了还在读书的女儿……回到母校——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开始为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事业耕耘、播种。

‚为什么回国?‛经常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是啊,他为什么回国?在英国奋斗了18年,他已拥有了优越的科研条件和高效率的研究团队。他在英国剑桥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级研究员12年,担任过研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培训官。他带领由牛津和剑桥优秀毕业生组成的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重力和磁

力场探测技术工作,致力将该项高效率探测技术应用于海陆大面积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民用领域。由他主持研发的许多成果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多数产品已应用于中西方多家石油公司,他也成了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被追赶者。

他的家庭也早已超出了衣食无忧的水平线。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还开了两家诊所,他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之一。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也是多少人奋斗的目标。舍弃这些回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句歌词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他最喜爱的歌,歌里有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回国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这是一个朴实而简洁的答案。

追溯他的成长历程,会发现对祖国的爱一直都是他最深的情结。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1982年1月,他在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就已表明了爱国报国的心志。

黄大年1958年8月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读小学时随父母下放到桂东南六万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高中毕业后,17岁的黄大年考到地质队工作,作为物探操作员,他首次接触到了航空地球物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从此与地球物理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他先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并留校任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黄大年回国报到后不久,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

一些老教师还记得当年送别黄大年时,他曾经深情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黄大年没有对师长食言,他更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

2004年3月20日晚,他正在大西洋深水处与美国某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研究,却接到辗转而来的父亲离世前最后一通电话:‚儿子,估计我们见不到最后一面了,我能理解你的处境。你要记住,你可以不孝,但不可不忠,你是有祖国的人!‛两年后,母亲离世前给他留下的依然是这句话。父母的教诲给出了黄大年一生中几乎所有抉择的答案——祖国高于一切!

海漂的18年,黄大年的心和祖国一直连在一起,他关注关心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惦念着母校,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还是讲学,他招之即来。‚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

2009年4月,当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黄大年时,让他没想到的是,黄大年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

听到祖国的召唤,黄大年心潮澎湃。那朝思暮想的祖国啊,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啊,那些血脉相连的亲人啊,一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回家!一定要回家!

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对谁都会是一种煎熬。团队里伙伴不舍地抱着他恳切地挽留,而最触动他的一幕是,妻子在卖掉自己苦心经营的两个诊所那天失声痛哭,‚她是学医的,那是她一辈子的梦想‛。面对黄大年的祖国梦,妻子放下了个人的梦想。

黄大年后来回忆说,离开英国更像是一场落荒而逃,‚诊所里的药堆满了车库,车都扔在了停车场,什么都不管了‛‚必须立刻走,我怕再多待一天都有可能改变主意‛。

‚回想当初的选择,我没有后悔过。‛这是黄大年常说的话,‚为国担当,是父母从小的教诲。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2009年12月30日,回国后的第6天,黄大年就与吉林大学正式签下全职教授合同,成为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从英国回来,他失去了太多太多,但回到祖国母亲身边,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站在大地上一般,拥有无穷的力量和豪情。‚从海漂到海归一晃18年,得益于国家的强大,在各国才子强强碰撞的群雄逐鹿中,几乎从未败过!有理由相信,回归到具备雄厚实力的母校,一定能实现壮校情、强国梦。‛这是黄大年在微信朋友圈有感而发的一段话。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而你所研究的领域在自己的祖国却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刚刚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黄大年

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在科研上他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他的梦想是把地球变成透明的。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卓越科学家,黄大年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下的科研,而是祖国未来30年、50年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要达到的目标——巡天探地潜海,向深地深海深空进军。

地球深部隐藏着多少秘密,是人类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不仅是科研人员的梦想,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而地球深部探测计划就是找到开启‚地球之门‛的钥匙。国家实施这一计划,给黄大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舞台。

作为计划的重要部分,探测技术装备从军事工程、国防安全到能源资源探测开发,都是必需的利器。曾在国外生活多年的黄大年深知这一装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深知国外是如何严控这一装备对华出口的。

‚这是国家发展无法回避与绕开的话题,必须突破发达国家的装备与技术封锁。‛一回国,黄大年就被国家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是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下设的第9项目。黄大年一方面协助国土资源部完善战略部署,另一方面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担任项目直接负责人,从一名尖端科技研发科学家变身为一个大国的战略科学家。

5年间,国家财政投入该项目约4.4亿元人民币,被认为是当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科研项目中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最大的一个。

这个项目以吉林大学为中心,汇集了400多名来自高校和中科院的优秀科技人员。经过5年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产业化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无人机大面积探测的技术空白;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为开展大面积地震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坚实基础;成功研制出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为实施我国超深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持;自主研制出了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集成软件系统,为深探计划实施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建成首个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为规范管理仪器装备研发和引进程序提供了验证基地……这些成果,为实施国家地球探测计划奠定了技术经验和人才储备,全面提高了我国在地球深部探测重型装备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加速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进程。

在2011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的盘点中,评选专家认为‚深部探测专项开启了地学新时代‛;2014年,该专项被25位院士推选为‚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13年,黄大年教授的团队入选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014年,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侨届创新团队奖。2016年6月28日,‚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通过评审验收,专家组最终结论是:项目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国内大型项目评审中的最高评价。2011年,作为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他负责策划、协调和组织中科院、高校等高科技资源形成高科技联合攻关团队,承接科技部‚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

‚他与探测仪器专家合作研发深地探测仪器装备,与机械领域专家合作研发重载荷物探专用无人机,与计算机专家合作研发地球物理大数据处理与解释,涉猎地学、信息、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黄大年的大学同学、吉林大学仪电学院教授林君对他的研究了解得更深一些。

在黄大年及其团队的努力下,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突破国外封锁。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财告诉记者,在黄大年回国前,我国对于航空重力测量的研究,尤其是重力梯度仪的研制,仅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样机研究阶段,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已经进入了工程样机研究阶段。在数据获取的能力和精度上,我国与国际的研发速度相比至少缩短了10年,而在算法上,则达到了与国际持平的水平。

‚航空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项目作为精确探测的高端技术装备,我们用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艰难路程,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填补了我国空白,将意味着中国又成功抢占了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对推动国防安全建设和深地资源勘探具有支撑作用和重要意义。‛这是战略科学家黄大年对这一项目进展的定位与评价。

在英国学习和工作期间,黄大年致力于开展高精度重磁场探测装备及数据处理解释方法技术研究工作。回国后,他首推我国的实物车载、舰载、机载和星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工作,这是世界科技强国竭力追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0年10月,吉林大学成立了‚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黄大年为带头人。团队集中研究了能够在空中、水面和深水环境下,高效率获取空间分布的重力场、磁场、电磁场、放射性能谱和光电等数据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和技术,构建服务于陆地、海域、复杂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下的精确移动测量技术体系。

在带领团队冲上一个又一个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黄大年一直在推动科研团队与国际的融合。他利用自己在国外多年积攒下的人脉和声望,多次带团出国考察,并促成合作事宜。

一次,黄大年带队考察,国外的研究机构为了专门接待中国考察团停止工作半个月,不惜成本将处于零下200摄氏度的产品进行解冻,并拆开让中国考察团仔细观察。此情此景,让随团考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大为感慨:‚我从事这项工作这么多年,这是第一次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如此隆重的接待。‛

爱迪生曾说过,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在这个层面上,黄大年始终都在用自我成就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塑造着一种超越个人快乐的伟大志趣。

‚从国家需要和世界一流看,我们虽然努力了,但还很不够,还有距离‛——黄大年

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他教学的目标既不是‚授人以鱼‛,也不是‚授人以渔‛,而是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

作为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科学家,黄大年却常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一名教师。

2009年秋,黄大年为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生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他运用对比方法讲述了国内外地球物理的发展状况,为同学们描绘出一幅催人奋进的发展蓝图,改变了学生对这一学科的认识。学生周文月为能听到这样一场大科学家的报告而感到幸运,而更幸运的是这位大科学家后来还成了他的班主任老师。更没想到的是,在黄大年的指导下,周文月也走进了地球物理专业研究的大门,跟随黄大年老师从本科读到了博士。

2010年,吉林大学启动‚名师班主任计划‛,鼓励博士生导师、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等名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当我问大年老师愿不愿意担任‘李四光试验班’的班主任时,他说‘我非常愿意’。‛地探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说。

作为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为什么他愿意分神去当本科班的班主任?黄大年在一次采访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了说明。在他读本科时,正是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滕吉文的一次讲座给了他国际视野,让他决定‚一定要走出去看一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讲座,黄大年才能在数年后踏上异国求学的旅程。他要做的,就是和滕吉文一样,培养孩子们的国际视野和追求卓越的理念。

当上班主任后,他给班上的24名同学每人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说:‚信息时代就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搜索手段,追求先进的理念必须从细节开始灌输。‛他走进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特点,介绍学科背景,有针对性地帮学生设计学习计划和发展方向。黄大年在国外的专家朋友只要来到中国,他都会邀请他们来跟自己的学生近距离交流。通过与这些优秀人才的接触,学生们变得更自信了。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黄大年的助手于平说,加入黄老师的团队后,他们经常能与院士一起商讨问题,与国外专家平等对话。

对于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团队成员的面试,黄大年总会花上很长时间。因为除了专业知识,他还要询问学生应考的初衷、专业外的特长、个人的发展意愿等问题,有时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

于平说,在黄大年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因材施教都能成才。在为学生设计研究方向时,他都要以学生的前途和国家的发展为重,而不仅仅从他个人的项目考虑。

2013年,陈延礼作为博士后科研人员加入移动平台研究团队,黄大年与他长谈了3个多小时,了解他的科研情况和研究兴趣,并为他规划了新的科研方向——水下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与装备。后又资助他参加高级别的海工装备与颠覆技术研修班,进行关键技术积累。

黄大年激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和家国抱负,不要只以做国内的佼佼者为目标,真正的对手在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他告诫学生多读国际专业文章,安排学生参加国际会议,鼓励学生出国开阔视野,做‚出得去,回得来‛的科学家。

黄大年用各种办法让学生接触世界前沿技术。他为吉林大学引进了世界上技术最前沿的地球物理综合分析软件平台,剑桥与斯坦福大学的参观访问学者在看过这套软件后十分震惊,因为就连这两所世界顶级的学府都没有引进如此先进的软件。对学生,黄大年有着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这标准不仅仅是学分和论文,他更关心的是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具备了哪些能力。2014级硕士研究生乔中坤说:‚为了达到老师的严格标准,跟上他的节奏,我们都努力再努力。‛

出于工作原因,黄大年经常出差,却从不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出差前安排学习任务、研究项目,出差过程中还要开视频会议,帮学生分析研究遇到的难点。开会的间隙,他也会看学生通过邮件发来的学习笔记和读书报告。即使生病住院期间,他在病床上还为学生答疑。

黄大年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对所学专业的指导,他还提倡学科融合,他认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撑,鼓励学生做专也做博。学生周帅动手能力强,对无人机感兴趣,黄大年就给他买航模、送他去培训,还出资上万元资助他考取了无人机驾驶证。2011级博士毕业生侯振隆对数学和编程感兴趣,黄大年就买来相关的书籍鼓励他学习,还手把手从公式推导教起。

‚如今,中国正努力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而这段并不平坦的进程需要几代人去完成。如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让文化与智慧长久地传承下去,值得每个人思考。‛这句话不仅反映出他诲人不倦的‚师道精神‛,更体现了他致力于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精尖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严师‛‚慈父‛,是学生对黄大年的定义。‚作为老师,不能亏待了孩子,不能耽误了人才。‛黄大年用父亲般的慈爱呵护着学生,事无巨细。夏天,他让爱人给学生们煮绿豆汤;雾霾天,他给同学们准备口罩;科研平台位于顶楼,冬冷夏热,他给每个房间配备电风扇和电暖气;学生丢了钱包,他给掏生活费;学生母亲罹患疾病,他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提供经济援助,并帮助联系医生;他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学生报销路费,甚至还资助过多名出国留学的学生…… 生活中,黄大年还是学生的好‚玩伴‛。他平时自己舍不得抽出时间锻炼,却舍得牺牲宝贵的时间陪学生锻炼:周末羽毛球,净月徒步游,南湖沿岸走……这样做就是为了学生们都能有强健的体魄,将来更好地为国家搞科研。 黄大年用身体力行的引领、春风化雨的关爱、心系祖国的情怀,殚精竭虑地履行着为师之责。勤恳的耕耘换来了满枝硕果,他指导的44名研究生中,有1人获得了国家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1人获教育部博士学术新人奖,3人获吉林大学研究生优异成绩最高奖‚李四光奖‛,1人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8人获国家奖学金;指导学生参加国际会议26人次,他指导的团队成员中,有1人被学校破格晋为教授。

‚四海同仁扼腕叹,满园桃李呜咽鸣。‛黄大年去世后,学生们想起平日里太多的过往,有太多话想对他说:

‚我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啊,我多么希望用我生命中的十年、二十年乃至后半生换回您!‛

‚您没有看到我成才怎么能忍心离开,您还没有喝到我的喜酒,我还没有尽到我的孝心,您怎么能走,您怎么忍心。‛

‚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这辈子都是您的孩子,您未完成的事业有我们帮您完成,老师您好好休息吧,我们不会让您失望!‛

‚我想这只是一个梦吧,梦醒了,您就会回来了,是吗?涕泣涟涟,再也唤不醒我敬爱的黄老师。老师,您走了,您安心地走吧,我们会牢记您的教诲,擦干眼泪,继续前行!‛

‚我哭,哭不能再与您时时相见,不能再感受到您的呵护;我悔,悔自己没有更加努力用功;我恨,恨病魔就这样无情地夺走我最爱的恩师!我只期望老师您再看看我们,不要您再费心为我们讲述,只需要您往日温和的笑容。黄老师,我想您!黄老师,您别走!黄老师,不要走!‛

‚7年了,每次出差都为您随身带着咖啡,以后我还会带,但您却喝不到了。我特别想对您说,您睡了几天了,该起来了,该为我们改报告了!‛

‚做您的学生真的很幸福,若有来生,我们还做您的学生……‛ ……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

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惜时不惜命。他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

在学生和团队成员的眼里,黄大年的工作有两个状态:加班和出差。学生们背后送给他一个雅号——‚拼命黄郎‛。 是的,他真的是在拼命!

地探学院所在的地质宫大楼每晚10点关大门,可这条‚禁令‛却对黄大年不起作用。他经常在办公室里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离开。有时候出差回来,还要直接赶回办公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楼下看门的大爷总被黄老师敲醒,就和我们抱怨,让我们劝劝老师早点下班。后来时间长了,大爷对黄老师产生了敬意,告诉黄老师无论多晚进出,喊他一声就行。‛乔中坤说。

除了加班,黄大年还要经常出差。‚黄老师是个惜时不惜命的人。7年间,他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最多的一年出差160多天,几乎每次出差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于平说,‚他出差来去乘坐的都是午夜航班,因为白天的时间他都在工作、洽谈,等到实在不能打扰别人的时候,他才会登机。‛

‚和他一起出差,飞机上的时间也不放过,关心完你的个人生活,马上进入工作。‛于平说,黄老师就是个三句话不离工作的人。

只要他在学校,就总会有学生和青年教师来向他请教问题。‚很多时候他办公室门口都排着长队,我开玩笑说得准备个叫号机了。‛黄大年的秘书王郁涵说,‚别人问一个问题,他能给讲两三个小时,把所有的知识都倾囊相授。对学生们的‘骚扰’,他总会舍得大块儿的时间,从来不会厌烦。‛

除了科研和教学,他还承担起了一个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他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统战部专家咨询团队,赴西北地区指导地方科技建设,到发达地区指导经济转型;他心系吉林振兴,作为省委组织部专家咨询团队成员,他深入吉林省部分地区推动和协助地方产业转型,牵头筹划在吉林省建立‚无人机产学用基地‛和‚吉林大学留学生报国基地‛;他多次担任国家‚千人计划‛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为国家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提供服务。

为什么要忙成这样? 2016年元宵节在办公室加班到半夜的黄大年,发了一条朋友圈信息,或许可以给出答案:‚办公楼内灯稀人静,楼外正是喜气洋洋。我们被夹在地质宫第5层,夹在‘十二五’验收和‘十三五’立项的接合部,夹在工作与家庭难以取舍的中间。‛

是啊,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他急啊,他急科研的进展,急人才的培养,急我们追赶发达国家的脚步! 他办公桌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2010年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北戴河休假专家的合影,他常和学生们说,之所以要挂上这幅照片,是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鼓励和关切的目光,他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就是这份紧迫感和责任感,急得黄大年顾不上妻子和女儿。 2016年教师节,在外出差的黄大年在朋友圈发文感叹:可怜老妻一再孤独守家,周末、节日加平时,空守还空守……回国6年多,妻子‚从灿烂到忧郁‛‚从微笑到焦虑‛。他总安慰说‚再有一年就忙完了‛,但他却一年比一年忙,而今天人永隔。 在对亲人愧疚的同时,黄大年似乎没意识到他连自己都顾不上了。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献昌说:‚大年是院士评审专家,以他的能力和贡献早就可以申报院士了,我劝他抓紧,可他却说要先把事情做好,这个暂时不考虑。‛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把所有时间都慷慨地用到工作科研和教学上,对自己却十分吝啬。学院党委书记黄忠民说,黄大年参加学术会议或是讲座,能准备十几页的材料,但要让他填报个荣誉材料啥的,半页纸都不到。

作为科学家,搞好科研是本分,但优秀的科学家则会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黄大年不是仅仅把眼光盯在自己的实验室,而是把科研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一切有利于国家科技发展的事情,都是他义不容辞的工作。 为把事情做好,黄大年几乎把一天当两天过。可他却在百忙之中,接受了吉林大学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任波的邀请,做起了会长。任波告诉他:‚具体工作可以由我来做,你出面就行。‛可黄大年却说:‚我从不做挂名的职位,我要做必当倾尽我所能。‛黄大年在任职期间,总是认真策划活动方案,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海外学子共同报效祖国。

有时,他还‚不务正业‛,看到别的高校申报的课题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他就会放下工作,帮助人家去跑项目、跑资金。他的热心,往往把竞争变成了合作。

紧迫感和责任感令黄大年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他无暇顾及的也越来越多。2016年3月,黄大年赶早班飞机前往北京开会,晚上11点又回到了地质宫,和团队成员继续进行项目申请书的编写与修改,直至凌晨3点。6月底,他吃着救心丸走进评审验收现场,完成了一个超亿元级别的国家大型项目的评审验收工作。9月的一天,他突然在办公室晕倒,醒来后不顾身体,接着布置工作,然后又忙着去赶火车。11月28日晚,在北京飞成都的飞机上,黄大年因腹部痉挛昏迷,到成都简单治疗后,他又出现在了29日的会场。12月4日,他在长春做完检查后,又急着赶去北京出差。

2016年12月8日,黄大年被大夫催着住进了医院。第2天开始,他就有计划地叫一些学生来病房,布置学习任务、安排工作计划。第3天,他在短信里对学校领导说‚争取两周内重返岗位,治疗期间不会对工作有影响。‛

王献昌说:‚在黄大年的身上好像从来就没有过‘疲倦’这两个字。在他手术前,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一起去看他,他还把我们让到沙发上,自己坐在小板凳上,和我们谈了两个半小时的工作。‛ 12月14日手术后,黄大年的身体情况时好时坏,可他还不忘安慰前来探望的同事们;圣诞节时还录制了一段语音微信,祝同学们圣诞节快乐;当刘财去看他时,他还惦记着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

今年1月8日,不知疲倦的黄大年永远地离开了,把生命中最璀璨绚丽的部分贡献给了国家……正如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诗里写的那样: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 诗书传家翰墨骨,兴邦济世沁香魂! 黄大年不知道,在他昏迷期间,他的学生不断从祖国各地赶来,守在病房外不肯离去,自觉地站成一排手拉着手默默祈祷; 他不知道,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千人专家‛联谊会换届,专家们在得知了他的病情后,默默地为他投票,推选他为副会长;

他不知道,在他去世后,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他在国外工作时的伙伴,都纷纷表示要尽其所能,帮助他的团队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他不知道,党组织没有忘记他,根据他生前意愿,1月10日,中共吉林省委批准追认黄大年为中共党员; ……

大年,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你的科学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召唤着后来人不断投入振兴祖国的洪流;你的家国情怀就像一座灯塔,为更多海外赤子照亮回家的路;你的言传身教,就像一盏烛火,永远辉映在学生们心中! ‚翰墨传家为偿强国兴邦之愿赤胆丹心身许科研伟业,鞠躬尽瘁为成筑梦拓新之事克俭躬亲挥洒一生豪情‛。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科技报国的典范,他的灵魂与歌唱祖国的旋律有着如此和谐的共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时代里,他将身躯铺架在了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道路上,把一生谱成了一首他最爱的长歌——《我爱你,中国》!

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篇二】

用爱国书写心中大我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看到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不少熟悉了解黄大年的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爱国情怀,这就是黄大年的精神支柱,这就是黄大年的幸福源泉!‛

作为黄大年的秘书,王郁涵见证了他为祖国科技事业付出的全部心血:‚黄老师一生为国,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毅然回到祖国,他心里有祖国、有学校,却没有考虑‘小我’。‛

‚他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采访过黄大年的新华社记者王海鹰回忆说,黄大年为了国家,一切都可以舍弃:金钱、房产、职位、家庭、健康……这个‚科研疯子‛把自己全部献给了国家。 鞠躬尽瘁兴邦梦,赤胆忠心爱国情。

黄大年的先进事迹宛若一部有血有肉的教科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爱国之情,每一篇都抒发了强国之志,每一章都印证了报国之行。

提起好友黄大年,同为海归学者,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有不舍,更有敬意:‚大年是一个具有极其强烈的报国理想和报国冲动的人,我能够很深刻地感受到他这种迫切的心情。他是我所见过的对国家科学事业、对国家繁荣富强最痴心的科学家。‛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是黄老师从年轻时就秉持的信念,并终生为之奋斗,他将满腔热血全都献给了祖国的地球物理事业。‛黄大年的学生赵思敏说,‚作为他的学生,我愿意一直秉持‘黄大年精神’,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让生命为祖国而澎湃。‛

‚响应总书记号召,学习黄大年首先要学他的爱国精神、爱国情怀,就是只争朝夕,拿出成绩。我们共同的愿望,就是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尽一份绵薄之力。‛跟黄大年同一批入选‚千人计划‛的专家闫大鹏说。 以创新成就复兴伟业

‚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

每次想到黄大年老师生前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的这句话,黄大年科研团队的核心成员、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总是心潮澎湃:‚我们能做的,就是继承和发扬黄老师‘科研疯子’的精神,更加勤奋地工作,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科技赛场必须有‘一招鲜’,必须在若干领域创新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说,当下,我国科研人员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平台,要像黄大年那样瞄准原创性、颠覆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技术创新,前瞻性和引领性地部署任务,才能在世界科技赛场上实现‚弯道超车‛。

黄大年科技报国、无怨无悔的精彩人生,激励着广大科研工作者。

‚‘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准确概括了黄大年老师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为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面人生旗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阳说,‚我们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勇攀科学高峰。‛

即将启程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的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蔡永强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计算数学方面还有差距。我会在国外努力学习前沿知识,开阔眼界,像黄大年老师一样,在自己的领域精深研究并力争有所突破,为国家在材料应用方面提供更为精准的计算方法,推动产业发展。‛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是对黄大年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极大褒扬,也体现了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孙科说,作为科技主管部门,要更加关心和爱护包括海归人才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支持他们安心、专心从事科研工作。

以担当扛起责任使命

在学生们心中,黄大年从来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一个‚严师慈父的长辈‛、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回忆起学生时代,黄大年的学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李丽丽说:‚当年,黄老师创造各种机会送我去学习英语、参加国际交流,毕业后还为我留校四处奔波。‛ ‚教书育人、敢为人先‛,黄大年的这种敬业精神、育人情怀深深感动着大家。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那就是全心投入、鞠躬尽瘁,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吕红在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后眼含热泪,‚我们要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切实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支部书记、博士生导师刘晓晶表示,作为高校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道,还要育之以德,教育他们脚踏实地做科研,不负时代、不负年华,成为与祖国同行的人,为祖国的事业而奋斗。

黄大年教授永远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像一盏明灯,点亮了信仰之光,照亮了报国之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田元景说,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让人思考:青年一代到底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和使命?怎样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应当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 ‚在黄老师身上,我深深感到了榜样的力量。‛南开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唐小童专门用了几个小时读遍了有关黄大年的报道,‚我不仅要将所学所感分享给身边人,还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一篇:学习会议精神的报告下一篇:小学结核病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