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教案

2023-04-30

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等进行的设想和计划。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教案

养老机构安全责任书

xx镇养老机构夏季安全检查

工作落实责任书

甲方:xx镇民政办公室 乙方:

为切实加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责任,按照“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 谁负责、追究谁”的原则,根据《民政系统和全市社会福利机构夏季消防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为强化养老机构的安全意识,明确安全工作责任,防止和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甲乙双方签订如下夏季安全检查工作落实责任书。

甲方责任:

1、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要求。

2、定期或不定期对乙方安全、消防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

3、督促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意识。

乙方责任 :

1、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履行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定安全制度、安全预案,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保障消防安全,合法经营,证照齐全。

2、落实养老机构主体责任制,养老机构所有生产生活安全、消防安全责任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由该养老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承担。

3、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疏散安全标志,落实专人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建立巡查记录。

4、采取积极措施,做好“五防”: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毒、防老人走失;切实做好设施安全、用电安全、用火安全、药品安全、食品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交通等安全。

5、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消防检查,有安全隐患整改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或上报有关部门。服务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杜绝火灾、中毒事故的发生。

6、管好在住老人在的行为安全和住宿安全,杜绝打架斗殴,酗酒闹事;防止易燃、易爆、剧毒及危险物品进入养老机构;拒绝邪教和非法组织进入养老机构。

7、积极参加财产人身保险、工伤保险,完善劳动用工合同,保障养老机构财产安全和工作人员合法权益。

甲方单位(盖章): 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负责人(签字): 乙方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第二篇: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管理,维护老年人及民办养老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办养老机构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兴办的,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的养老机构,且床位数达到50张以上。

第三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民办养老机构及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省级民政部门负责全省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内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改、公安、财政、人社、国土、环保、住建、卫生、税务、工商、质监、安监、食品药品、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1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需要,制定民办养老机构区域设置规划,并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城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六条

对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设置、变更和终止

第七条

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养老机构区域设置规划,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民办养老机构。

第八条

设置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符合当地民办养老机构的设置规划;

(二)设置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个人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有固定的服务场所;

(四)有规定数额的资金;

(五)有规范的名称,名称应符合《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机构只能使用一个名称,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名称受法律保护;

(六)建筑设计应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

2

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要求;

(七)有提供生活、医疗、康复等基本服务项目的用房和文体娱乐的室内外活动场地;

(八)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通畅,配备应急灯和燃气报警器,按使用面积每50平方米至少配备1个灭火器,并定期组织住养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演练;

(九)有一支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服务队伍。 第九条

国家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以下称举办人),凡具备相应的条件,均可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民办养老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筹建民办养老机构的申请。

第十条

申请筹建民办养老机构,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筹建民办养老机构的申请书;

(二)设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举办人的资格证明文件;

(四)拟办机构资金来源的证明文件;

(五)拟办机构的意向场地资料;

(六)举办人属于合伙性质的,还须提供合伙协议书。 第十一条

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筹建民办养老机构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3

(一)同意筹设的,发给《社会福利机构筹建批准书》(以下称《筹建批准书》);

(二)不同意筹设的,应当将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举办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举办人取得《筹建批准书》后,凭《筹建批准书》到有关部门办理立项、规划、供地、法人资格等相关手续。

根据拟办民办养老机构的规模大小,《筹建批准书》有效期为1—2年。

民办养老机构在《筹建批准证书》的有效期内未筹设完工的,应当按审批程序,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民办养老机构开业前,应当向批准筹建的民政部门进行执业申请,并递交下列材料:

(一)开业申请书;

(二)合法场所的证明文件;

(三)医疗设施配套情况证明;

(四)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

(五)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名单及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工作人员应当符合有关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六)有与其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流动资金证明;

(七)建设单位的竣工验收合格证明,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出具的验收合格文件,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

4

文件审批意见。

第十四条

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开业申请之日起30日内进行书面审查并实地查验。符合规定的,核发《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提出整改意见,书面告知申请人;整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不得授予《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民办养老机构,应到同级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第十五条

民办养老机构因故变更和终止的,要在解散前3个月向民政部门报告,妥善安置服务对象。民政部门应当协助做好安置工作,并加强监管。

第十六条

民办养老机构,产权归机构,实行有限产权。在其存续期间,产权按如下方式界定:举办人对机构的原始投资属于举办人所有,机构中国有资产投入部分属于国家所有,机构资产的增值部分(包括受赠的资产)属于机构法人所有,在机构存续期间由机构支配,用于自身的发展,举办人无权另行处置。价格执行政府指导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民办养老机构在产权转让时,除原始投资属投资者外,增值部份,原则上以捐赠的形式转让给经政府部门认可的社会公益性基金,继续用于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投入。

第十七条

民办养老机构终止时,应依法进行财务清偿,并按下列顺序进行清偿:

5

(一)所有员工的工资及社保费用;

(二)国家政策优惠部分的财产和投资者的投资。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进行分配;

(三)偿还其他债务。

国家政策优惠部分的财产,由民政部门统筹安排用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第三章 服务和管理

第十八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并张榜公布。

第十九条

民办养老机构开展服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的等级,实施分级护理服务;

(二)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配备比例符合要求,服务对象生活能自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8;需要半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需要全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3;

(三)制定适合老年人营养均衡的食谱,合理配置适宜老年人的膳食;

(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康复活动、文化体育活动;

6

(五)建立疾病预防制度。为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对入住后患传染病和精神病的老年人,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并通知其监护人转送专门的医疗机构治疗;

(六)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老年人看护工作;

(七)建立卫生消毒制度,定期消毒老年人使用的餐具,定期清洗老年人的被褥和衣服,保持室内外整洁。

第二十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与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监护人)或托养单位签订服务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服务协议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合同各方姓名(名称)和地址;

(二)服务内容和方式;

(三)服务期限和地点;

(四)收费标准和方式及预付款数额;

(五)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六)合同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条件;

(七)违约责任;

(八)争议解决方式;

(九)其他约定事项。

第二十一条

养老机构应当善待收住的老年人,不得歧视、虐待、遗弃服务对象。

7

第二十二条

民办养老机构中不具备上岗资格的护理人员、特教人员、社工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二十三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开展捐赠活动。不得接受任何带有政治性等附加条件的捐赠。

捐赠情况应向捐赠人、民政部门及时报告,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

第四章 扶持与优惠

第二十四条

取得《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的民办养老机构按规定享受如下扶持和优惠政策:

(一)新建民办养老机构建设项目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予以优先审批;

(二)新建、改扩建民办养老机构免收土地出让金;免征养老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配套费、教育附加费、残疾人保障金、人防工程建设费;

(三)民办养老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税;

(四)单位和个人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12%扣除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8

(五)民办养老机构在用电、用水、供暖、管道燃气等方面享受居民使用价格;使用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其安装费、收视费等按70%收取;

(六)给予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运营、困难老人入住机构补贴,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参加养老床位意外伤害保险;

(七)民办养老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优先作为定点医疗机构;

(八)民办养老机构享受有关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五章 监督与评估

第二十五条

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场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服务质量、卫生、安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民办养老机构应当自觉接受和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各地可依托社会福利协会或养老协会,搞好对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管。社会福利协会或养老协会定期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考评。具体考评办法由社会福利协会或养老协会制定,报同级民政部门审定。

9

第二十七条

探索小型民办养老机构依托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管理的路径。床位在50张以下的民办养老机构可纳入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开展连锁服务。

第二十八条

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建立老年人膳食经费专门账户,并定期向老年人及其家属公开账目。

民办养老机构应遵守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参照执行企事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并接受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对民办养老机构实行年检制。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验检手续。

民办养老机构自检不符合条件或者逾期不办理年检手续的,不得继续开展业务活动,并进行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由民政部门收回《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民办养老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

民办养老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再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并由有关部门追缴已减免的相关费用:

(一)擅自改变主要场地或主要设施用途的;

10

(二)违反民办养老机构工作规范和服务标准,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服务对象投诉且查证属实达到3次(含)以上的;

(三)当年发生责任事故,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整改通知后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经营时间不满五年的民办养老机构解散或者改变为企业性质的民办养老机构,民政部门应当收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补贴。

第三十二条 民办养老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依法履行设立、变更和终止手续的; (二)擅自改变主要场地、主要设施用途的; (三)未按照规定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的; (四)违反民办养老机构工作规范或服务标准,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或者歧视、虐待、遗弃老年人的。

第三十三条 民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11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五条 民政部门和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民办养老机构的监督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施行前设置的民办养老机构,应当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第三十七条 省民政厅对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1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行业标准

发布日期:2012-06-18

阅读:3945次

目?次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安全管理体系......................................................................2

5 设备设施安全要求..................................................................3

6 食品安全要求......................................................................5

7 消防安全要求......................................................................5

8 医疗护理安全要求..................................................................5

9 人身安全要求......................................................................5

10 财产安全要求......................................................................5

11 信息安全要求......................................................................5

1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求..............................................................6

13 安全教育与培训要求................................................................7

参考文献..............................................................................9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15)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第五社会福利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素英、冯晓丽、王辉、刘有学、彭嘉琳、田兰宁、雷洋、李绍纯、常华。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设备设施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医疗护理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2008 安全色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3495-1992 消防安全标志

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

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1995(2005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340-2003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GB 50437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

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老机构

senior careorganization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的各类组织。

3.2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GB/T 28001-2001,定义3.16]

3.3

特种设备special type equipment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等。

注:改写AQ7002-2007,定义3.8。

3.4

职业健康安全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GB/T 28001-2001,定义3.10]

4 安全管理体系

4.1 安全管理部门及职责

养老机构的安全责任人应是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养老机构应依法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由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和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组成,逐级负责本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4.2 安全管理人员要求及职责

4.2.1 安全管理人员要求

4.2.1.1 养老机构应按照机构总人数及服务内容配置相适应的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2.1.2 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和地方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并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具备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处置能力。

4.2.2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4.2.2.1 安全责任人应全面负责本机构的安全工作,依法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和组织(含义务消防组织);审查批准安全制度、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研究、督导安全问题;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事故。

4.2.2.2 安全管理人员应负责本机构主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督促、落实隐患整改工作;定期向安全责任人报告安全工作情况,及时报告涉及安全的重大问题。

4.3 安全管理制度

4.3.1 养老机构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安全责任制度;

b) 安全教育制度;

c) 安全操作规范或规程;

d) 安全检查制度;

e) 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f)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g) 考核与奖惩制度。

4.3.2 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要求,应建立健全岗位操作规范。

4.4 报告

4.4.1 发生意外或可能引发意外的过失行为后,应按要求逐级上报。

4.4.2 报告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发现设施、服务过程或服务对象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应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安全管理人

员应及时组织力量采取积极的措施,消除隐患,并向上级报告;

b) 发生安全事故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并进行事故详细记录;安全管理人员

应迅速向安全责任人报告;安全责任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主管部

门报告。

4.4.3 发生重大疫情,应及时向机构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 设备设施安全要求

5.1 消防安全

5.1.1 养老机构建筑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应通过公安消防机关的消防验收。

5.1.2 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GB 50016-2006第

5、

6、

7、

8、

9、

10、11章的规定或GB 50045-1995(2005版)第

3、

4、

5、

6、

7、

8、9章的规定。

5.1.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及使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GB 50222-1995第3章的规定。

5.1.4 应按照GB 50016-2006第

8、

9、11章或GB 50045-1995(2005版)第

7、

8、9章的规定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或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及防排烟设施,并按照GB 50140-2005第

3、

4、

5、

6、7章的规定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

5.1.5 任何单位、个人不应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应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应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消防设施、器材应定期组织检验维修,并对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5.1.6养老机构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牌及其照明灯具等应符合GB 15630-1995第8章的规定,应定期检查与维修,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更换或重新设置。

5.2 电气安全

5.2.1 养老机构应正确选用各类用电产品的规格型号、容量和保护方式(如过载保护等),不应擅自更改用电产品的结构、原有配置的电气线路以及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和保护元件的规格等。

5.2.2 选择用电产品应确认其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环境要求和使用条件,并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描述,了解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及需采取的预防措施。

5.2.3 电器线路、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实施,安装完成后,依法进行检测。用电产品的安装、使用及维修应符合GB/T 13869-2008第

6、7章的规定。

5.3 燃气安全

5.3.1 燃气安全的管理应符合GB/T 50340-2003第5章的要求,使用燃气的设备及场所应设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5.3.2 养老机构不应私自拆、移、改动燃气表、灶、管道等燃气设施,不应私自安装燃气热水器、取暖器和其他燃气器具。

5.3.3 养老机构选择使用的燃气灶、热水器和壁挂炉等燃气器具应经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并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产品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及需采取的预防措施。

5.4 特种设备安全

5.4.1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天内,养老机构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5.4.2 养老机构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应至少每月进行1次自行检查,并做出记录。在自行检查和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及时处理。电梯维护单位应至少每15天对养老机构在用电梯进行1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并作记录。

5.4.3 养老机构应指定机构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应继续使用。

5.5 健身器材安全

5.5.1 健身器材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应设置在活动区显著位置。

5.5.2 养老机构应定期对在用健身器材进行清洁、润滑、调整、检查并维护,并作记录。发现情况异常,应及时处理。

5.6 建筑安全

5.6.1 养老机构的选址及规划布局应符合GB/T50340-2003和GB50437的要求。

5.6.2 养老机构应有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应符合JGJ 50-2001第

5、

6、7章的内容要求。

5.6.3 养老机构应对本机构建筑设施进行定期维保。

5.7 安全标志

5.7.1 养老机构应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部位和有关设备、设施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牌的型号选用、设置高度、使用要求应符合GB 2894-2008第

7、

8、9章的规定,安全标志的颜色表征应符合GB 2893-2008第4章的要求,便于服务对象及社会公众识别。

5.7.2 养老机构应对安全标志牌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破损、变形、褪色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5.7.3 养老机构中的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 13495-1992第

3、4章的规定,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原则与设置要求应符合GB 15630-1995第

5、6章的规定。

5.7.4 养老机构中的应急设备安全标志与设置应符合GB 2894-2008第6章中的规定。对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通信设备(这种通信设备应设在每个呼叫点和电话机所在位置)应使用安全标志醒目地标示,对设备的背景区域应标记或照亮。

5.7.5 养老机构的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楼梯口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应设在安全门顶部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米以下的墙面上,且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同时在疏散走道的地面应设置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并保证疏散导流标志视觉连续。在走廊通道墙面明显处设置疏散路线示意图。

5.7.6 安全玻璃门、玻璃墙应有警示标志并设置在显著位置。

5.8 监控设备

5.8.1 养老机构应设置监控设备,做到重点公共区域全覆盖。

5.8.2 设置监控系统的养老机构应有监控系统控制室,并应有专(兼)职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做好运行和值班记录,执行交接班制度。控制室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标志。

5.9 其他

养老机构应明确设备设施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并在显著位置公示。

6 食品安全要求

6.1 养老机构应遵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6.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7 消防安全要求

7.1 养老机构应遵守国家消防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7.2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建立消防安全定期检查、自查自纠及第三方评估制度。对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进行安全评价,并实施有效监控。

8 医疗护理安全要求

8.1 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应遵守国家医疗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依照卫生部门的规定,建立相应的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照料、医疗等重点安全问题进行监控。

8.2 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应接受卫生部门定期的监督检查。

9 人身安全要求

9.1 养老机构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相应的人身安全管理制度。对故意伤害、走失、交通安全等重点安全问题进行监控。

9.2 养老机构应对生活照料、日常管理、服务活动中涉及到的有关人身安全问题进行安全评价,并实施有效监控和防范。

10 财产安全要求

养老机构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相应的财产安全管理制度。对偷窃等重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监控和防范。

11 信息安全要求

11.1 养老机构应建立各类信息、档案资料保管制度。

11.2 应严守国家保密法和保密守则,不泄密。不外泄个人隐私。

11.3 信息应包括机构内部形成和采集的文字信息(包括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等)、图片信息、影像信息等。收集的信息应符合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的原则。

11.4 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信息管理,各类信息经过筛选和整理后,应当分类保存。重要的照片、影像等信息资料应采用适当的媒介保存。

11.5 养老机构的管理、服务活动应有效地利用相关信息,作为工作的参考依据。

1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求

12.1 应急管理部门及其责任

12.1.1 应急处置责任人应由养老机构的安全责任人担任。

12.1.2 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担负信息汇总上传和综合协调的职责。

12.2 应急预案

12.2.1 养老机构应制订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处置专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宜包括火灾处理预案、食物中毒处置预案、传染病处置预案以及机构认为有必要制订的其他预案。

12.2.2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至少包括:

a) 指导思想;

b) 组织机构;

c) 职责分工;

d) 处置原则;

e) 预案等级;

f) 处置程序;

g) 工作要求。

12.2.3 养老机构内全体工作人员应掌握应急预案内容并履行应急预案规定的岗位职责。

12.2.4 应急预案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

12.2.5 各类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补充、完善。

12.3 运行机制

12.3.1 监测与预警

12.3.1.1 应建立统一的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制度,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12.3.1.2 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做好应急准备。

12.3.2 报告

12.3.2.1 养老机构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应按照突发事件报告的相关规定逐级报告。事件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安全管理人员或安全责任人,安全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按照相关规定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12.3.2.3 对重大突发事件不应瞒报、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不应阻止他人报告。

12.3.3 信息发布

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12.3.4 应急处置

12.3.4.1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对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评估,由安全责任人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分类分级规定,依级启动预案。

12.3.4.2 重大级别以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本机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要及时报请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提供指导和支持。

12.3.4.3 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事态平息后,经组织专家论证后,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终止预案。

12.3.5 评估与改进

应急处置结束后,养老机构安全管理部门对原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修订后的预案应报主管部门备案。

13 安全教育与培训要求

13.1 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

a) 安全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b) 本部门或岗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或规程;

c) 设备设施、工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知识;

d) 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应急措施和自救互救知识;

e) 应急预案的演练;

f)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13.2教育与培训的组织实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安全责任人负责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使之全面掌握养老机构安全监测、控制、管

理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指导实际工作;

b) 安全管理人员应组织本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之掌握安全知识和相关安全技能;

应对老年人进行重点安全问题预防知识教育;

c) 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d) 应对教育和培训效果进行检查和考核。

13.3 接受教育与培训的人员应包括:

a)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接受在岗安全教育与培训;

b) 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岗前安全教育与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c) 换岗、离岗6个月以上的,以及采用新技术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均应接受岗前安全教育与培训。

13.4养老机构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病防范、工作防护的安全教育,应符合GB/T 28001-2001中的要求。

13.5养老机构应对新员工或换岗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应符合GB/T 28001-2001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修正)2009年1月14日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年1月8日

[3]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1999年12月30日

[4]AQ 7002-2007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行业标准.doc

第四篇: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承诺书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做好冬季火灾防控工作,更好的遵守相关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确保消防安全,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切实做好养老机构内部消防安全工作,特郑重做出如下承诺: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吉林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做到制度统一悬挂,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在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二、严格落实《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各项防火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组织从业人员开展经常化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自查,开展一次灭火应急疏散演练,开展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开展一次电气和燃气线路设施,维护保养一次消防设施,建立一支志愿消防队,开展一次单位内部消防安全评估并成评估报告。

四、加强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整有效;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且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

五、在本单位做到消防安全“三提示”:提示公众所在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安全逃生路线、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如何正确逃生、自救;提示公众所在场所内灭火器、逃生设备器材具体放置位置和使用方法。

六、实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检查规定的内容及频次对本单位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落实值班夜查制度,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人员确保24小时在岗在位。

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养老机构管理方监督检查及本单位自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明确专人负责,积极投入资金,组织人力物力,严格按要求落实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发生火灾事故。

八、在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节及2015年全省、全国“两会”期间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责任人签字: (单位公章)

2015年10月16日

第五篇:安徽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范文)

安徽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促进养老机构健康发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民政部《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养老机构是指依照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安徽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规定设立的机构。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全省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机构实施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民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养老机构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支持各级成立养老服务行业组织。依法成立的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应当依法和按照章程的规定,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合法权益。

第五条养老机构应当依法保障收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应当按照服务协议,遵守养老机构规章制度。

第六条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第七条鼓励、支持采取公建民营、公办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合资合作等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

第八条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机构。

第九条民政部门对在养老机构服务和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服务内容

第十条 养老机构应当按照服务协议为收住的老年人提供住宿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

第十一条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应当与接收服务的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

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养老机构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

(二)老年人及其代理人和老年人指定的经常联系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明、联系方式;

(三)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四)收费标准以及费用支付方式;

(五)服务期限和地点;

(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七)协议变更、解除与终止的条件;

(八)违约责任;

(九)意外伤害责任认定和争议解决方式;

(十)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其他内容。

服务协议示范文本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另行制定。其中孤老优抚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老人的服务协议,由县级民政部门制定,并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养老机构应当提供符合老年人居住条件的住房,并配备适合老年人安全保护要求的设施、设备及用具。其中合居型居室的每张床位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

养老机构应当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有利于老年人营养平衡的膳食服务,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第十三条养老机构应当对老年人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护理等级规范,实施分级分类护理服务。

第十四条养老机构应当定期为老年人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养老机构可以通过设立医疗机构或者采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的,应当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按照医疗机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突发危重疾病时,应当及时通知代理人或者经常联系人并转送医疗机构救治。

第十五条 养老机构不具备相应的治疗、隔离和康复条件的,不得接收传染病病人或者精神障碍患者。具备相应的治疗、隔离和康复条件,并接收传染病病人或者精神障碍患者的,应当依照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治疗、隔离和康复工作,并不得影响其他收住老年人的生活。

第十六条养老机构应当根据需要为老年人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精神慰藉服务。

第十七条养老机构应当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养老机构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时,应当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八条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内部管理

第十九条养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消防、卫生、财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服务标准和工作流程,并向社会公开。

第二十条养老机构应当配备与服务和运营相适应的工作人员,并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

养老机构中的医疗、康复、社会工作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持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上岗;其他一线护理人员应当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养老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第二十一条养老机构应当依照其登记类型、经营性质、设施设备条件、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护理等级等因素确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

养老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公开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养老机构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养老机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理工作程序,根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职责分工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将应急处理结果报实施许可的民政部门和住所地民政部门。 第二十三条 养老机构应当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配置、维护消防设施、器材,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定期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消防安全培训。

第二十四条鼓励养老机构投保责任保险,降低机构运营风险。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投保费用可以从政府给予的运营补贴中列支。

第二十五条养老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使用捐赠物资,接受志愿服务。

第二十六条养老机构应当建立老年人信息档案,妥善保存相关原始资料。

养老机构应当保护老年人的个人信息。

第二十七条养老机构因变更或者终止等原因暂停、终止服务的,应当于暂停或者终止服务60日前,向实施许可的民政部门提交老年人安置方案。方案中应当明确收住老年人的数量、安置计划及实施日期等事项,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安置方案之日起20日内完成审核工作。

民政部门应当督促养老机构实施安置方案,并及时为其妥善安置老年人提供帮助。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实施许可权限,通过书面检查或者实地查验等方式对养老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上级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下级民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养老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之前向实施许可的民政部门提交上一的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服务范围、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等情况。

第二十九条省级民政部门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和评估制度,对养老机构的设施、服务、管理、信誉等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等级评定和综合评估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省级民政部门依托《全国养老机构信息系统》开展养老服务行业统计工作,养老机构应当及时准确报送相关信息。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对养老机构统计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民政部门应当建立对养老机构管理的举报和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和投诉的渠道。

民政部门接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三十二条上级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纠正养老机构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养老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实施许可的民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根据《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49号)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与老年人或其代理人签订服务协议,或者协议不符合规定的;

(二)未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开展服务的;

(三)配备人员的资格不符合规定的;

(四)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民政部门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五)利用养老机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养老服务以外活动的;

(六)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

(七)擅自暂停或者终止服务的;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第三十四条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国家和省对社会福利中心、光荣院、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养老机构的管理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教案】相关文章:

上一篇:音乐欣赏课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园林职工个人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