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集团企业的标准成本应用与实践

2022-09-17

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和竞争实体的身份进入电力市场发电企业,面临着的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以及巨大的竞争压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与电力企业在煤电矛盾日益突出的竞争环境中的生存之道都需要改善发电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传统发电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成本管理要求,因而发电企业迫切需求更新成本管理理念、改进成本管理方法。

一、标准成本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环境条件下该当发生的成本,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首先通过预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对比,从而揭示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处理,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用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绩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理会计的蓬勃发展,标准成本在成本预算控制方面已经广泛应用,形成了包括标准成本制定、差异分析、差异处理三个部分组成的完整成本控制系统。

二、标准成本管理在发电企业的作用

不能否认一点,目前公开宣传资料里所能看到的标准成本管理的应用案例确实少有来自发电企业,更多是钢铁、制造、电网、电信、金融等行业。由于发电企业与这些行业存在相似的特点,发电企业的燃料成本、维修费、制造与管理费用可以借鉴钢铁/制造、电网、电信/金融业的标准成本管理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在没有标准成本应用先例情况下的发电企业,标准成本同样可以得到成功的实施。

通过在某个发电集团企业实施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成本体系,笔者认为标准成本体系对发电集团企业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

(1)控制成本。标准成本在事先对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制定了标准数量界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各级管理环节可以按照标准成本控制各项支出。通过分析各个成本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值与实际成本值的差异,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改进措施,实现成本的事中控制作用,并且为持续优化成本结构打下基础。

(2)绩效考核。通过对实际成本背离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分清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确定经济活动的效果,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增进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因为电力企业每个成本的费用项目均使用单独的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所以每个成本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值是可以确定的,并把它作为员工绩效评价的依据。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成本标准为员工工作的目标,可以使员工关心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全员的成本节约意识,增加企业员工关心成本。

三、发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应用

(一)标准成本体系的设计

(1)对标准成本的重点环节进行管理。发电企业应依据行业成本构成和企业内部管理,分析出各项成本费用的重要性和可控性,规划标准成本的管理方向和关键环节。火电厂传统成本费用构成包括燃料费、轻油、水费、外购电力、材料费、工资及福利费、检修费、折旧费、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其中燃料成本在企业成本结构占比70%,对发电成本的影响非常大;检修费在企业成本结构中占比10%左右,发电企业重点管理的对象;折旧费是由前期投资决策和建设过程决定的,是不可控成本。本文选择传统成本中相对重要且可控性强的燃料成本,以及固定成本中的材料费、检修费作为标准成本讨论对象。

(2)确定标准成本值。发电企业设计标准成本,首先应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效率、日常生产力、是否有效的经营管理的生产环境,三方面来设定成本标准值。各项成本标准可以优先参考同行业或企业典型项目成本费用的历史数据,按照平均先进的原则合理制订。制订标准成本时,也需要根据实际经营环境变化、成本节约等因素对成本值进行合理修订,过程中需遵守全面优化、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笔者认为标准成本的制定制订应该分为四个时期:初期,以集团内发展水平相同类型相似的电厂平均水平为参考,不考虑与各电厂的客观和历史差异,各家电厂不断发掘自身与集团标准之间的差异,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中期,以集团内部同类电厂的先进水平为参照,适当考虑各电厂的客观和历史差异,使各家电厂向集团先进水平靠拢。中后期,以国内同类型的发电电厂的先进水平为参考,在同行业中寻找先进企业,找出彼此的差距后,制订出相对应的策略,使集团整体效益水平向国内一流企业标准靠拢。最终,以国际发电行业中同类型的企业先进水平为参照,使集团整体效益逐渐向国际一流水平靠拢。

(二)发电企业主要成本差异分析与改进措施

1. 燃料成本差异

对价格差异的改进。我国煤炭市场已经逐渐市场化,煤炭费用的飙升,使各发电企业成本随之增长。所以各发电企业必须根据煤炭价格的变化,采取多方面有效举措来削弱煤炭费用上涨对燃料成本的影响力。

第一,充分发挥集团在规模上的优势,对燃料进行集中采购,并持续优化供煤结构。

第二,与煤炭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企业协作,降低燃煤成本。

第三,对燃煤进行合适的经济储备,在淡季时适量增加储煤量,使购入的燃料平均成本下降。对用量差异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发电煤耗是由机组设备水平决定的,但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电企业仍有很大的精进空间。首先,可以适当调整不同品种煤的混合配比,在确保锅炉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前提下,提升锅炉燃烧热效率,降低无效燃料的成本支出,从用量差异上降低煤耗。其次,企业可以持续开展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改善发电机组的运行模式。三是提高煤厂的管理能力,减少煤炭储备损耗。

2. 固定费用差异

对产量、效率差异的改进。因为机组实际发电量偏离预算发电量是产生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机组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转是产生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目前发电企业的电量计划和负荷调度由各省电网统一确定,为了降低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发电企业应着重加强与政府、电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时刻跟踪电网负荷需求和全网电量计划完成情况,及时开展每日电量跟踪分析工作,而且加强与政府、电网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尽可能多的发电量指标。

耗费差异改进措施。一是优化调整机组检修模式,在预防性计划检修模式逐渐不能适应发电企业的管理要求情况下,企业必须摸索更加贴合本企业的检修管理模式。二是倡导全员成本节约意识,在检修工作中要尽量进行旧件修复、旧物回收工作,同时与其他电厂对价值高的备品备件进行联合储备,进一步减低成本。三是探索集团范围内区域联合检修模式,各家电厂仅配备满足机组日常性检修要求的人力资源,集团将对机组的大修、小修等检修工作进行统一计划安排、统一资源调动,进一步降低整个集团的检修成本。

四、通过信息化系统固化提升标准成本体系

标准成本管理的落地,其核心是得先有标准值然后才能基于标准值展开管理。标准值的形成基于以下条件:首先得有逻辑模型,然后信息系统要能提供逻辑模型所要求的基础数据。标准成本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主要包括展现平台、数据处理、系统集成三方面。一是展现平台,为标准值的采集、维护以及实际值的维护提供平台界面。二是数据处理,包括标准值数据输入、维护及调用的处理,实际值数据抽取分析处理。三是系统集成,建立标准成本与SIS系统及ERP相关模块的集成接口,实现标准成本实际执行数据企业其他信息系统实时调用。

根据笔者的在发电企业的实践经验,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推行分为落地、改善、落实三个阶段。在落地阶段,主要是完成逻辑模型方案设计与完善、基础数据积累、系统支撑方面的任务,即固化。

在改善阶段,主要任务是使标准值趋于合理,即优化。在落实阶段,主要是将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推广到整个集团各家发电企业,对该项工作需要集团统一组织协调、长期坚持、因地制宜。

五、发电企业实施标准成本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标准成本的推行需要处理好集团与电厂的关系。集团主要负责标准成本体系规划、成本标准制定、标准成本推广实施的策略安排以及责任考核体系;电厂是标准成本体系的执行主体,具体负责标准成本的实施和落地,在执行过程中及接受集团的监督和考核。处理好集团与电厂的关键是集团统筹组织、科学划分内部责任中心、合理分解标准成本、制定合理的考核奖惩体系、高效有序推进标准成本的实施工作。

(2)标准成本实施必需与企业的成本核算紧密结合。在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中,需要确定成本核算方法是实际成本法还是标准成本法,处理好标准成本考核体系和成本核算体系的关系,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标准成本运行效率。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电力企业成本管理手段也在不断调整,本文根据标准成本管理的传统理论,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电力企业的标准成本体系设计和关键成本差异改进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电力企业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对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进行落地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发电企业标准成本实践,标准成本体系设计,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标准成本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