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情况报告

2022-07-13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人才振兴情况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人才振兴情况报告

乡村振兴与乡土人才建设调研报告

做好乡土人才建设,实现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此外,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一号文件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顶层设计,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加快,当下的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化土地扩张、农村吸引力不再、农村人口流失„„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乡村振兴的必要性。而乡村要振兴,必须要培育一支能够支撑乡村发展的人才队伍,让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养殖能手、农民专业技术骨干、农村管理能人、能工巧匠、农民企业家、村组干部、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知识分子、打工青年等,致力乡村发展,发挥一定的示范、带动或辐射作用,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康。

XX村位于XX省XX市XX镇XX部,东XX,北靠XX,村域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亩,下辖XX个村民小组,全村在册户数XX户,在册人口XX人,党员XX名,村域范围共有小企业XX家。2017年村级集体总收入XX万元,人均收入XX元。在新形势的挑战下,村领导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本土乡村人才积累。

村集体于XX年XX月成立了XX市XX农场专业合作社,从事粮食、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种植,网罗村内的“土专家”、“田秀才”,让各类人才有平台、有机会大展拳脚,发挥专长。此外,书记、主任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参与相应的专业培训,把技术能人往政府产业发展布局的重心引领,切实提高乡土人才发展产业的能力和技术。同时加强交流互动,依托其他村镇成功企业与创新创业个体等优质资源,组织开展体验式交流学习,分享合作开展体验培训,为乡土人才提供学习先进理念、借鉴典型做法、交流心得体会的契机和平台。

村域内积累了一批优秀的乡土人才,有经验丰富的种植养殖能手。比如XX、XX等蔬菜瓜果种植高手,比如XX、XX等养鱼技术骨干,又比如XX这样的农机操作能手。其中,XX在村领导的支持下,新承包下了村内的十亩XX大棚,对她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相信,在个人的努力和村集体的支持下,能克服重重困难,让大棚里的XX越长越好。此外,XX也和女婿XX一起办起了小型家庭农场,通过几年的运营,规模逐渐扩大,效益良好。

除了优秀的土专家、田秀才,村域内的还有一批成功的农村企业家。如XX市XX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XX,他于2005年创建公司,主要生产、加工、销售羊绒大衣、真丝衣物及各类女装。他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带领团队以“踏实、拼搏、责任”的企业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增收。公司经历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员工60余人,近几年每年销售额均突破500万元,已颇具规模。

再如X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XX,她本人曾当选为XX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先后获得江苏省XX等诸多荣誉。旅游公司充分利用吴家湾美丽乡村创建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创立了“XX”为主题的农业旅游项目。项目以大面积的格桑花、向日葵、马鞭草等观赏性花田为核心,包含集XX等配套服务设施,已经成为一个集景观、餐饮、娱乐、文化等诸多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服务区。同时通过扶持附近村民开办“农家乐”,培养致富带头人,带动村级经济增收,让优美的环境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乡土人才在引导农民群众摆脱传统观念束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XX村把抓好乡土人才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内容来抓,根据本地实际,强化举措,破解新农村乡土人才建设难题,充分发挥人才的榜样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是即便如此,XX村目前的乡村人才储备距离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方面,随着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严重不均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差异悬殊,导致人才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单向流动。大批中青年农民去城镇、进企业打工,导致农村、农业的人力资本严重短缺,不仅各类管理人才、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甚至连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种田能手都相当缺乏。农村人力资本匮乏是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另一方面,农村事业,尤其是农业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天然劣势,工作又累又脏,成本并不算低,收益算不上高,风险也不算小,社会地位甚至可以用卑微形容,导致现在的本地年轻人几乎没有愿意下地种田的。现有的年轻农业人才,也多以管理型人才为主。万幸的是,XX村目前地处东部较发达地区,紧邻上海周边,有较多得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户前来承包土地,务农人才断层现象还未严峻到迫在眉睫的地步。但而且务农并非毫无技巧可言,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才能胜任。这是XX村这样东部较发达地区普通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潜在的重大隐患。

三农问题从来不仅仅局限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也绝非仅靠农村自身力量就能实现的。如何增加农村的吸引力,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扩展农业的经济效益,这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乃至整个社会做出改变,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总之,在目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即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当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民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才能使人愿意长久地留在农村。当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口袋鼓囊囊、精神亮堂堂的职业农民,乡村的振兴自然而然也就实现了。

第二篇:20XX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工作经验交流报告

黄鑫

XXXXXXXXXXXXX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以及走上工作岗位的各位朋友们:

你们好!

本人黄鑫,今年26岁,甘肃天水人,2007年6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于20XX年7月报考陕西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并被录取,如今在宝鸡市凤翔县XXXXX站工作,是广大基层工作者中光荣的一员。我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能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自己这一年来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在一开始,我特别想说一句话:“选择到农村基层就业,我无怨无悔!”

大学刚毕业时,在面临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时,看着父母那两鬓斑白的面容,我毅然选择了后者。可是当忙忙碌碌、朝九晚五的两年多时间这么过去之后,在某一个深夜突然惊醒的我却感到一阵阵不能自抑的空虚和迷茫:“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的价值在哪里?难道十六年的寒窗苦读就只是为了当一个高级打工仔吗?”我不停的问着自己同样的问题,但是直到点燃的第五根烟再次烫到手指,都没有找到答案……我曾经报考过两次公务员,但现实让我明白,原来全中国的优秀人才真的好多,并不是只有我们的。

幸好我的迷茫并没能持续多久,偶然的机会,我的大学同学告诉我陕西省有一个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正在招考,条件很不错。当我怀着期望的心情上网了解详细情况时,立马就被它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用人保障体系吸引住了。同样条件的岗位在其它地方报考的话,要么需要党员,要么需要四级证,要么需要两年基层工作经历或

者别的执业资格证,可振兴计划却根本没有这些限制,而且还有对应的奖励政策和资助。我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就按我的专业类别选择了报考。呵呵,别问我当时有没有想过在农村基层会吃很多苦,肯定想过,不过更担心的是自己压根就考不上。

紧张的复习、考试、面试、体检之后,一直到录取聘用名单公布的那天,我整个人才放下了心中的石头,才敢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父母。从我选择报考,为了专心备考辞掉了工作那天起我就一直瞒着他们,只是不想让二老再为我操心。换做你们是我,应该也会这么做的。

之后的事情,你们应该猜到了,没错,就是岗前培训。一年前的我,也像你们一样,坐在这里,聆听省市、部门领导对我们的教诲和工作指导,由各位老师们为我们介绍工作背景和教授工作方法,以及和上一批次振兴计划人员中的优秀代表们交流工作经验。当时的我,也像你们一样,对即将前往的工作环境充满了期盼与忐忑,一想到农村、基层这些字眼,就觉得远离了肯德基与KTV,跟繁华的步行街和商业区说了再见,心里那个纠结啊。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等你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们会发现,虽然生活上有了些许的改变,可得到的乐趣,远远要比你失去的多的多!

的确,刚到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时,感觉真的很不习惯,因为已经习惯了在城市里拥挤喧闹的生活,突然转变成清净空旷的氛围,平时上班也只有几个人,更不用说夜晚竟然看得清星星听得见虫儿的叫声。可是这种不习惯或者带点忧愁的感觉却只持续了不到两周时间,

我就已经将自己彻底融入了这个新的工作环境中,甚至就连我们站上那个西农毕业的河南小姑娘,都不再说想家的话了。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每一个像我这样的农村基层工作者都能开心的告诉你——因为在你工作的地方,领导对你关怀备至,同事们对你体贴照顾,附近的村民热情好客,在这样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里工作生活,那么一点点物质生活上的匮乏,你觉得还能影响你愉悦的心情吗?

在基层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你可以更贴近现实的去重新学习你曾经以为已经学的很好的专业知识,并且真正牢固的掌握它们。比如我们抽水站上的机电设备,我叫得出各个部件的名称,说得出它们的工作原理,却就是不能像我们刘师傅那样仅仅凭听运转声音就知道哪里出了故障,拆开后换两个线管就能让设备正常运转,而我却只能满头大汗地站那儿干着急。类似这样的事例,刚开始工作那段时间我们这些新人都碰见了好多,也弄出过笑话出过错,不过领导都及时给予了批评指正,同事们也都热心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纠正错误。我们拥有的最大资本就是年轻,只要我们肯虚心学习,踏实肯干,认真工作,领导和同事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给予我们应得的赞赏和肯定的。

2010年11月底,中央小水重点县项目在我们抽水站所在灌区开展。我带着另外两位新同事主动请缨,耗时两周独立完成了全长16公里的配套渠道测量,并绘制了项目范围内灌溉面积5600亩的平面布置图,为水利局指挥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极大的缩短了工程施工准备时间,直接节约预期施工成本近5万元。年底工作表彰大会

上,被评为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十八个人里面,只有我们三个人是年轻的面孔,同时还有1000元的奖金。之后我被指派负责甲方现场技术监督工作,至今年5月底工程验收完毕后,该工程又被评为“省级优质工程”。

年后春灌工作一直是我们单位的重点,为了保障粮食丰收和杜绝因气候原因造成的减产隐患,并保证水库蓄水的正常使用,我们灌区抽水站人员除了去喝村委会协商还得去和一些没有灌溉意识的保守村民做宣传、做工作。我也分到了一个村子,那些天每天从工地看完施工质量回来,匆匆扒碗饭就骑上从旧货市场淘的二手小摩托去串门了。可往往是做通了几户人家的工作,只要有一户人家反悔立马全部换口风了。这样反复几次,我都想放弃了,可是又觉得很不甘心。于是我征求了村书记的同意,在开村民代表大会那天,揣着打印出来的气象预测材料和自己演算过N次田地收益明细表一头扎进了会场,在大会休息的十五分钟里,用村委墙上的大黑板详详细细的给黑压压的一群人上了我有生以来第一堂课。后来,我带到村委会去的灌溉协议书全部签掉了。临出门时,开始最不愿意签协议的一位大婶拍着我的手说:“小伙子,你是真心为咱着想哩,辛苦你了。”听着这话,我笑的比什么时候都要开心。

今年7月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会议上,我们槐原站因为圆满完成了灌溉8500亩的工作任务,被管理处评为“先进集体”,而我也因为工作出色,表现优秀,被评为“先进标兵”。其实,很多时候你做不到的事,并不是你做不到,而是有一步你还没有做到,那就是坚持。

逢年过节时,省市领导都会发来亲切的慰问信或者亲自下基层来慰问,关心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我们上一阶段的工作学习表示赞赏和肯定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新的期望。管理处党委和上级领导也经常询问我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切实及时地予以帮助和解决,为我们创造更舒心的工作环境,以使我们能心无旁骛的以充沛的精神活力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就在半个多月前,我和另外几位新同事顺利通过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考核,在明年这个时候,我就是一名光荣中共预备党员了。我会更加努力地去工作,不断进步,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确配得上这个先进称号!

朋友们,放下一切包袱,释放你全部的活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振兴计划的队伍中来吧。让我们共同携手,一起努力,为打造陕西省21世纪新农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报告

2019**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情况报告

县委办:

今年,我局按照市乡兴办统一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会议及重要领导讲话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将我县201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基本情况

**县只有五营镇有两个行政村,分别是跃进村和星龙村。户籍总人口380人,162户,其中农业人口98人,72户。星龙村全村土地1010亩,其中在册土地660亩、非在册土地350亩。自2018年实施整体搬迁,现只剩8户16人在村内居住,其它村民搬至镇里楼房居住。跃进村实际居住32户63人。全村1998亩,其中在册1061亩,家庭承包691亩,机动地370亩。村民个人小开荒937亩。因村址在五营**保护区施业区内,早年签订协议严禁村民翻盖和改建房屋,导致五营政府无权对跃进村进行改造建设。两村都以种植业主要产业。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农村“垃圾革命”开展情况。今年,我县印发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林场所)清洁行动方案》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林场所)清洁行动春季战役方案》,明确了垃圾治理的目标、责任分工、内容和保障措施。主要是组织跃进村和星龙村开展垃圾清理行动4次,出动28人次,出动车辆43台次,清理垃圾121.5吨。其中: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1.5吨;清理河内河塘沟渠4公里;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100吨。所清理的垃圾全部通过掩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开展“垃圾革命”以来,村庄配备了兼职保洁人员,垃圾箱和垃圾清运车,村庄乱堆乱放现象进一步得到控制,居民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

(2)农村“厕所革命”开展情况。今年跃进村和星龙村没有改厕任务。

(3)农村“污水革命”开展情况。没有改厕任务,相应的也就没有开展“污水革命”工作。

(4)农村“能源革命”开展情况。今年跃进村和星龙村没有开展“能源革命”工作。

(5)农村“菜园革命”开展情况。近两年,跃进村和星龙村都没有开展“菜园革命”工作。

(6)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情况。星龙村2018年开始实施整体搬迁,现已接近尾声;跃进村今年县政府规划整体搬迁,入户调查已经结束。

(7)村容村貌提升情况。村庄通过开展“四清”工作,村庄巷道干净整洁、村民庭院农机具柴垛摆放整齐、范围内河道河水无行洪阻碍物更清澈、田间地头更整洁有序,脏乱差环境得到改善,村庄容貌得到有效提升。

2.乡村基础组织和人才建设:

(1)“四有”村党支部创建情况。跃进村和星龙村都创立了村党支部,村支部书记都能时时刻刻做到心中有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心中有民,求真务实为群众办实事;心中有责,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心中有戒,始终干干净净做事。

(2)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情况。跃进村党支部3人,设书记1名,支委2名。支部书记一肩挑,交叉任职,支委2人,村委2人。党员平均年龄60.4岁。支部正式党员5名,预备党员1名,积极分子3名。支部组织生活能正常有序开展。

星龙村党支部3人,设书记1名,支委2名。村支部书记

村主任一肩挑,交叉任职,支委2人,村委2人。党员平均年龄46.7岁。支部党员3名。支部组织生活能正常有序开展。

(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2016年10月18日,跃进村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建350㎡蓝靛果园一个,引进蓝靛果树苗170棵,2019年渐入丰产,面积350㎡的小果园收益4500.00元,一时间村民纷纷来果园观看。2019年10月带动10余户村民发展蓝靛果种植,为村民引进蓝靛果树苗3000余株,带动发展蓝靛果种植面积达13亩。为跃进村绿色发展、绿色种植起到了开好头起好步的带头作用。

3.乡村治理:

(1)乡村治理组织机构建立,乡村治理专项小组制度规则等文件出台情况。星龙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设主任1名,委员2名;跃进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成员1名。

(2)法治宣传情况、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站)建设等法制乡村建设开展情况。今年,农业农村局遵循“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组织两村开展普法6次,分别采取会前普法、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普法和法治宣传活动等方式向村民普及了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条例,黑龙江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操作指南。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落实具体责任人负责此项工作,涉及到法律咨询或援助问题时,到原五营区司法局,今年接待法律咨询一次。

(3)乡村警务辅助人员配备、乡村监控探头建设联网、邪教及非法宗教治理等平安乡村建设情况。两村配备辅警各1名,公安部门发放了红袖标,跃进村村两头各安装一处监控探头,两村治理非常好,无邪教及非法宗教参与者,

(4)机制是否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信访问题发生及化解等矛盾多元化解开展情况。

(5)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两村在农业农村局和政法

委两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机构制度健全、专人负责,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不存在村霸、涉黑射恶曾受、刑事处罚、信访、宗教问题。

(6)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探索情况。因两村都有警务辅助人员,村庄治安非常好。

4.乡风文明建设: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情况。两村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采取在村内悬挂条幅、宣传栏宣传的方式,开展了精神文明宣传活动。在跃进村、星龙村显著位置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内容的条幅,利用板报、橱窗等开设善人义举榜,宣传先进和典型人物,引领社会新风尚。

(2)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情况。今年2个村都没有开展此项活动。

(3)开展农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思想道德教育情况。利用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对村“两委”、村民代表及积极份子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

(4)弘扬东北抗联、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红色文化,传承农耕、渔牧等黑土文化,塑造生态、森林、冰雪等绿色文化情况。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中,组织村党支部党员及积极份子研读了《东北抗联精神

北大荒精神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学习读本》,学习会后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5)挖掘农村特色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建筑,开发利用传统民俗文化情况。我县的两个行政村不涉及文化遗产传统建筑。

(6)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创意、文化与传承传统工艺技艺相结合情况。两村没有此情况。

(7)组织各地文艺院团文艺演出情况。今年,宣传部门与文体局联合举办了“林海涛声”文艺演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8)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情况。两村没有开展此类活动。

5.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

(1)当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情况,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情况。今年,我县投入资金对跃进村饮水井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村内设置一个取水点,覆盖整个跃进村村民饮水。

(2)“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本年农村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计划完成情况,通村通屯公路比例。今年,财政投入资金3280元,为跃进村修缮河南水毁农业路2公里,保障了农业生产有序进行、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

(3)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完成情况(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今年我县两个行政村没有危房改造计划。

(4)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落实情况,是否落实了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资金等。落实管护主体为跃进村村委员,并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资金。

(5)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情况,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情况,包括机构、推广人员发展情况。两村都没有建设农业科技园。农技推广由农业农村局专人负责。

(6)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公办幼儿园公共经费财政拨款落实情况,职业农民发展人数。我县两村都没有学校。

(7)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行政村建设文体活动广场情况。跃进村在村委会办公室设有综合活动室,购置了桌椅、档案柜、报刊阅读架等,为党员和村民提供了查阅农业资料、阅读农业书籍以及活动场所。

(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两村都没有卫生室。

(9)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两村现农业户口72户98人,目前只有2人参保,参保率为0.02%。

(10)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两村此项无支出。

6.乡村产业发展:

(1)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情况。两村主导产业是以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以蔬菜大棚、蓝靛果、木耳、蜜蜂以及甜香瓜等经济作物为辅的发展模式。

(2)经营主体培育情况,包括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今年,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家庭农场宣传认定工作,新增认定家庭农场4家。

(3)平台载体建设情况。包括产业园区、产业强镇、融合发展先导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两村都没有。

(4)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两村都没有。

(5)农村产业融合推进情况。包括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利益联结机制深化。2016年以来,引导村民发展大棚经济和蓝靛果特色种植,建成大棚17栋,其中蔬菜大棚13栋,甜香瓜大棚2栋,粘玉米1栋。17栋大棚总收入达8.5万元,同比大田增收7.5万元。今年为村民引进蓝靛果树苗3000余株,带动发展蓝靛果种植面积达13亩,推动了跃进村绿色发展、特色种植新产业培育。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情况

1.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情况。2018年,原五营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9年,按照市农业农村局部署要求,原五营区重新调整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项小组,成立了五营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因机构改革撤区并县实际,现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的筹备健全领导机构及其办公室。

2.依照省级规划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或实施方案,制定的相关政策文件情况。我县原五营区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和《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目前县里正在谋划当中。

3.建立完善相应工作台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档案管理情况。工作台账建立健全,相关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

四、国家和省级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

今年,两村发放地力补贴累计217795.39元,大豆补贴725475元,玉米补贴1650元,受灾补助108900元。以上补贴补助全部足额发放到位。

**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12月25日

第四篇:对于乡村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二篇

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二篇

【篇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xx 市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精准扶贫,实现了高质量的脱贫摘帽。现结合 xx 市脱贫攻坚实践,就其以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实践,实现高质量脱贫,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xx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明确要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与首要任务,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统一,共生共融,共同作用于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二、xx 市以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实践与典型经验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首先要选准、发展扶贫产业。xx 结合自身优势及产业发展实际,确定发展农特产业及旅游业,带动脱贫。

为推动农业发展,xx 在稳定发展粮、油等传统农业的同时,扶持发展了茶叶、瓜蒌、油茶等六大特色农业。在精准脱贫实践中,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分类指导贫困户发展茶叶、瓜蒌、蚕桑等特色种养业实现脱贫;结合村发展情况,确定贫困村发展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据统计,xx 市有 1000 余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60 个贫困村、8500 多贫困户,60个贫困村主导产业均达到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标准,26176户发展了农特产业,全市茶叶、蚕桑、瓜蒌、油茶、食用菌等农特产业规模扩大至了 42.6 万亩。

在精准脱贫实践中,xx 大力发展旅游+、+旅游,推行景区包村和旅行社、酒店、农家乐等旅游主体包户,以订单、入股、劳务、创业等不同形式,带领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带动脱贫。全市 30 多旅游经营企业及旅游专业合作社结对 17 个贫困村,8000 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三年来共投入 1270 万元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商品,18 个贫困村引进实施了投资旅游项目,规模近 2 亿元,xx 年以来,xx 全域旅游共带动 6526 户、22589 人脱贫。

xx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扶贫。农业是弱势产业,既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又被动于市场。xx 紧跟互联网+时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扶贫,推进消费拉动,带动脱贫。在政策支持开办网店、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组织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进入网销平台,引导预算单

位消费,并对接省有关单位消费,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拉动消费促脱贫。据统计,全市建有 5 个运营服务中心和 544 个乡村服务网点,电商网络覆盖全市 183 个村(居)。xx 年,农村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9.9 亿元,1200 多名贫困群众走上旅游商品电商脱贫之路。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还要注重强基固本增后劲。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此,xx 市全面加强农村路、水、电网及信息化等“双基”建设,重点突出了贫困地区的“双基”建设。xx—xx 年,投入 15 亿元建成 1863 公里农村道路,xx 年底 60 个贫困村内农村道路硬化 600 公里,路面加宽改造 120 公里;xx 年—xx年,投入 2.05 亿元,改造提升 3631 处八小水利工程和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投资 7779 万元建设 266 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60 个贫困村通上自来水;xx-xx 年投入 3.48 亿元,实施了 568个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要扶志启智激内生动力。农民是农村主体,是农村建设的生力军。xx 注重对农民进行常态化的技术技能培训。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对贫困户加大了技术培训及服务力度,如农业农村局在 xx——xx 两年间,共举办 48 期培训 2300 多贫困人口,并对 600 余户贫困户提供保姆式服务;致力于对贫困户进行志、智双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扶贫夜校等各阵地充分发挥阵地效应,扶贫夜校密集地“送思想、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仅 xx 年就举办了 2389 场次,参加人数 5.2 万人次。

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要打造宜居生态。在精准脱贫工作实践中,xx 以美丽乡村建设带动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加大产业扶持,使贫困户能安居乐业。创新运用市场化方式保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

xx 创新方式,真抓实干,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探索出了多个在全国全省有一定影响的亮点做法与典型经验,主要有“一抓双促”的“xx 经验”。xx 村抓党建促发展、促脱贫,把“负债村”建成了“富裕村”、明星村。在脱贫工作中,xx 村实行三级—村干+党员+理事长包保贫困户制度。在村级发展上,xx 村成功探索出“村社一体、村企共建”模式。“一抓双促”的“xx 经验”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全省予以推广。

xx 还建立起就业扶贫驿站、就业扶贫基地等,让贫困群众以家为中心,在 20 分钟左右路程半径范围内就业,以“家门口”就业方式使贫困群众既能看家,又能养家,实现脱贫,稳定一方。

这些实践促使脱贫增收短期目标与乡村产业长远发展的有效衔接。xx 市因地制宜,选准发展农特产业及旅游业扶贫,很好地减少了盲目发展新产业的市场风险,带动贫困户稳定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并推动了产业的进一步壮大。

xx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在全面推进乡村发展中重点突出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与脱贫,以贫困地区问题的解决推进了整体的发展。产业发展、“双基”建设、生态宜居等方面,在

要素、投入、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的同时,都重于激发、引导贫困地区的动力和发展,逐步坚实产业基础、补齐公共设施与服务短板,实现高质量脱贫的同时,又因贫困地区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乡村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形成了相互支撑的格局,实现了两者的有机互动。

三、精准脱贫工作的启示与思考 xx 在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也发现工作中尚存需提升的空间,如农民中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帮扶干部积极主动性尚需 充分发挥等。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村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必须要进一步形成在党委领导下责任明确的协同大扶贫格局。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xx 党委政府主力推动、各方面齐心努力,实现了高质量的脱贫摘帽,将党委政府为主体的帮扶模式进一步升级为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市场、社会群体、贫困户等责任明确的协同帮扶大格局,明确政府、社会和企业作为帮扶主体、贫困户作为脱贫主体的责任,使社会群体、经营主体等由在政策推动下的带领脱贫上升到以责任自觉担当脱贫,让贫困户或农民真正发挥脱贫及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无疑会为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进而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提供用之不竭的动力源。

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建设人才队伍,培育农民。xx 的脱贫攻坚工作实践,有力地彰显了党组织的统领作用。农村发展,重要

的是要有强有力的“当家人”及战斗堡垒,xx 村的巨大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培育好村级党组织、发挥好党员的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育好懂农业善经营的人才,注重从高校毕业生、乡村本土人才中选拔优秀人才,尤其是要注重培养本土人才,抓好村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在脱贫攻坚巩固乃至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必须加大力度培育农民。有计划地培训农民,在传授技术技能的同时,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选择发展项目,制订发展计划,参与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通过充分参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xx 村“五议三公开两参与”做法,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进来,群众的意志得以充分表达,也确保了决策的科学与合理,确保着全村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要注重制度设计,聚焦实效改进考核机制。制度具根本性、持续性、长远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制度设计中坚持原则性的同时,要注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政策既具可操作性,亦能最大限度体现政策关怀。如我们在关注既有贫困人群的同时,也要关注更广泛的贫困群体——表面上看较好,但实际生活水平较低的相对贫困人口。

从顶层设置一些享受低保及相关扶贫政策的前置条件。如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凭参加就业培训、务工凭据享受有关政策补助,享受产业分红等;动态化管理贫困人口,把“好事做好”贯穿于扶贫乃至一切工作的始终。

考核制度就是工作指挥棒,考核内容就是工作推进方向标。考核评估是确保工作取得实效的最有效工作机制。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及乡村振兴进程中,要聚焦实效来改进、完善精准体系,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促进真抓实干,落地生根,避免重形式走流程的评估工作;并注重结果运用,打造出一支懂农村、爱农村、会扶贫、作风硬的驻村干部队伍。

【篇二】

一、基本情况 xx 乡、xx 乡、xx 乡都是 xx 区的农业大乡,也是最早实现乡级农合联全覆盖的乡镇。三个乡的经济产业各有特点。调研过程中,许多村民、农业经营主体和乡村干部向我反映,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有效促进了农民利益联结“紧”起来、涉农资源“统”起来、合作运转“实”起来,让农民尝到了改革的甜头,区级部门和基层“七站八所”找到了改革路径、明晰了改革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化运作体系基本建立。围绕来料加工、柑橘、中草药、农家乐等十大产业,我们成立了覆盖主要农业产业和主要涉农经营领域的互助会。同时组建 4 个区域性“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把全区540 家农合联会员都纳入服务范畴,并由十大产业互助会作为农业主体对接市场,农合联全力高效协助配合,实现农民与市场无缝衔接。

2.实体化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区农合联运营资产经营公司和农民合作基金两大平台,优化整合涉农资源,有效破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

销售拓展、资金来源等一系列难题,形成了以 xx 乡方向明、xx 乡郑华丽、xx 乡徐志辉等一批能人带动下的合作创业格局,打造农民共建共享、共创共富的利益共同体。

3.精准化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比如,xx 乡种粮大户郑华丽通过农合联将现有的 45 台农机农具和 2 条加工设备生产线以租赁方式为全区 40 家种粮户提供服务,将全区 2100 亩的种粮面积扩大到 8450亩,并实现每亩节本增效 300 元以上。xx 乡村民方向明注册成立 xx早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产品经纪人+农户”模式,仅一个经纪人就带动辐射 500 多户农民,户均年增收 1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1.缺少大机制保障,农合联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涉农部门职能的转移还有待提升。农合联是合作经济组织,政府对农合联的介入并不是越深越好。按照省委文件“两分离”要求:管理与服务分离,监督与执行分离,需要将涉农部门的服务和执行的职能委托给农合联。但调研中发现,农合联毕竟是一个合作经济体,不是行政机构,不具备财政、税收等方面的资质。而各涉农部门的服务职能是在相对封闭管道内运行,职能转移涉及权力再调整、利益再分配。有些涉农部门在职能转移时存在“挑三拣四”“拖泥带水”的现象,服务职能“打架”情况仍然存在。比如,农民技能培训涉及农办、农业局等部门,让农合联来承接这项服务后,各方之间协调难度较大,在培训计划、资金保障等方面也难以统筹安排。

2.缺少大主体引领,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目前产业互助会成员均为本地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大户,新引进的资本主体很少。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为 66.1%,在全省来看不算低,但平均经营耕地规模不足 0.5 亩,全区 100 亩以上的经营大户不足 100 户,20 亩-100 亩的不足 200 户,经营规模偏小,土地分割零碎,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仍显不够。此外,各类农产品品牌过多过滥,在产品营销、品牌打造、流通创新方面有效方法不多,缺少对接市场的龙头企业和品牌,柑橘等主导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3.缺少大规划统筹,资源的挖掘开发、综合利用不够。各农业主体更多的还是陷于“小农业圈”,就农业而发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拉伸得不够。“多规合一、多态融合、一体整治”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还不到位,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之间的多要素联动推进还不足,农村各类要素潜能的挖掘以及农民财产的赋权等力度不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与农村“三位一体”改革结合得不够紧密。这也导致乡村许多沉睡的土地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还没能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4.缺少大产业带动,愿意回归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人才不多。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确实带动了一些产业增效、一部分农户增收,但离形成燎原之势、推动全面振兴还有差距。全区农业户籍人口为 22.8 万人,可是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为 5.27 万人,而且50%以上是 60 周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农民收入的构成中农业收入只

占 26%左右。“小农意识”普遍存在,一些农民将承包地视为私有,有些兼业农户把种植业当成副业,即使土地荒芜也不愿转包或放弃承包,土地流转难度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依然稀缺,很多农户不论是生产还是经销都与市场脱节。甚至二十多年过去了,区里的农业大户和带头人仍旧是当年那批先闯先试的人。

三、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我们应该把“三位一体”改革放到实现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去思考,系统谋划、精准发力。

1.强化规划的引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房整治为抓手,把乡村作为一个大整体、生态圈,加快做好全域“一张图”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发现和挖掘乡村的潜在资源和价值,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和功能布局。通过统一规划,着力破解农田碎片化、村庄无序化等问题,进一步促进耕地集中连片、质量提升,为乡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2.突出产业的融合。要把准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坚持融合化导向,突出差异化定位,构建专业化的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为生产合作提供方向。政府要整合好各方资源、资金,有意识地引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抓好柑橘、中草药等产业发展,多产联动、多态融合,拉长产业链、构建生态圈,打造“农业+旅游+科技+文创+运动”的新乡村、新平台、新社区。

3.加强品牌的打造。品牌打得响,供销就不愁。要以市场为中心,围绕“xx 有礼”城市品牌元素,从质量、设计、仓储、营销、保护等方面着手,构建一套标准化的品牌体系。着力扶持培育壮大“中澳柑橘风情园、农法自然、浙八味神农蝴蝶谷、大荫山丛林探险”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项目,让 xx 特色农业品牌、森林运动品牌、乡宿 xx 文旅品牌等系列特色品牌在市场上叫得响、站得住、铺得开。

4.用好金融的力量。借助金融的杠杆作用和专业能力,深化拓展信用合作。要结合绿色金融改革,把农村抛荒地、农民宅基地以及农房、农地的使用权、经营权转变成为农民融入乡村振兴的“注册资本”,让闲散土地成景区、荒芜田园成公园、闲置民房成客房,变乡村的资源、资产为资本、资金,促进康养休闲、民宿产业、文化创意、运动健身等新兴业态在乡村百花齐放。

5.吸引人才的回归。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要通过大规划的引领、新业态的培育等重塑乡村魅力。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搭平台、创机遇,鼓励更多在外“新乡贤”和青年人才回乡创业、扎根农村,成为带动农村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的带头人,不断引领并撬动各类资本、资源向乡村集聚,让新时代的美丽田园成为施展才华、收获成功的“梦工厂”“大舞台”。

第五篇: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区人大常委会为了搞清乡村振兴工作情况,推动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实施,区人大组织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全区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区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工作扎实推进,起步早,行动快,成效实。通过前期努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振兴全域性规划已经完成,项目融资获得有力保障,乡村振兴制度架构已显雏形。

(一)发展规划初步成形。投入1000万元用于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全区乡村振兴全域性规划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编制。投入300万元,初稿已于8月底出台。中国乡建院规划公司、湖北文理学院镇域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恩施州城乡规划设计院等10个专业设计团队,为**第一批示范村编制全域规划,预计总投入700万元。

(二)项目融资重大保障。获得国开行湖北省分行授信50亿元,按照融资规划要求,对11个镇20年建设项目共策划包装1775个,其中公益性项目1678个,经营性项目97个,总投资104亿元。

(三)十百工程进展顺利。全区示范村村庄绿化、道路绿化、田园绿化已植树100万株,生态绿化环境改善明显。“四好”农村公路已开工10处。截至目前,共召开区级专题现场会4次,即:3月26日古驿外沟村庄绿化暨环境整治现场会,5月11日朱集镇**区乡村振兴规划现场会,7月20日程河乔庄乡村振兴推进现场会,9月5日黄集镇“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推进现场会。

(四)“三乡”工程迸发活力。邀请**在本地创业、在外地创业成功人士、工商界人士、企业家等回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全区已有91位能人回乡创办企业,投资额32.36亿元,带动本地农民3273人就业。新兴办家庭农场149个,流转土地47095亩,带动本地农民就业9300人;

创办农家乐80家,接待游客10.49万人,带动本地农民就业751人。涌现出一大批发展特色农业的典型。双沟镇新流转土地5000亩,龙王镇引进潜江华山公司发展稻虾养殖2万亩。能人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如:刘氏养羊、程伟福草绳、程河杨四郎等。

(五)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目前,全区已完成农户改厕21247座,农村公厕完成27座,镇公厕14座。龙王、程河、朱集、双沟等4个镇的镇公厕完成率达到100%,双沟、石桥、张家集等3个镇的农村公厕完成率均超50%。自6月22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宜城)推进现场会后,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会议精神,掀起“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高潮。划片区、分责任、明任务,广宣传、带头干、保公平、立规矩,全区发动万人参与清洁家园。通过百日攻坚努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厕所革命”持续推进,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区1073处存量垃圾堆放点已清理完毕。

(六)各项制度机制建立。区“四大家”领导联系包保制度,区直单位支持乡村振兴制度、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督办制度、财政奖补政策和考核考评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坚实保障。

(七)上级部门支持有力。目前,市委副书记、市长郄英才包保峪山镇金寨村,得到市直相关部门支持60万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忠运包保张家集镇邵棚村,得到市直相关部门支持6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区委四届六次全会通过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计划的意见》,并以区委办、区政府办文件印发成立四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杨兴铭担任,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进担任第一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罗兴合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文秘组、综合组、督办组,并抽调14名干部专门从事乡村振兴工作。区振兴办独立办公。二是部门积极参与。区“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包保一个重点村,每个区直单位联系一个示范村,做到任务上肩,责任到人。

(二)出台文件,为乡村振兴明确发展方向。结合自身区情实际和中央、省、市1号文件精神,确定了**区乡村振兴“三步走”目标任务,制定了全区乡村振兴十百工程实施方案、**年乡村振兴专题现场会清单、乡村振兴战略五年行动纲要(**—2022年)和乡村振兴(**-2020)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年资金奖励试点实施方案和开展“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镇、各部门阶段性目标任务。

(三)强化措施,为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动力。一是培训动员统一思想。2月4日、5月9日两次召开全区区直主要负责人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工作培训动员大会。二是调查摸底确定示范。确定107个示范村分三年打造,重点打造两条精品示范线、沿线37个精品村。其中,**年重点打造第一批11个示范村。峪山镇金寨村、张家集镇邵棚村被襄阳市作为荆楚名村重点打造。三是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编制乡村振兴全域发展规划和11个示范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同时成立**区乡村振兴规划评审专业委员会,已确定相关领域专家名单,对示范村规划进行集中评审,保证了示范村规划切实可行,能够顺利实施。四是项目策划定位包装。全区乡村振兴实行项目全覆盖,对364个村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区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生态宜居改造、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公厕建改等,做到项目工程化、工程数字化、数字具体化。五是资金整合集中力量。本级配套资金9700万元,安排镇域经济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奖励基金1000万元、安排村级经济发展专项基金1000万元、安排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奖励资金10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700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500万元,文化小康项目资金2500万元。整合移村腾地资金5000万元、厕所革命项目资金,通户公路建设100公里奖补资金(每公里奖补20万元),集中用于乡村振兴。六是督办现场强力推进。采取举办专题现场会,进行项目拉练,区“四大家”领导包镇调研,人大、政协考察,督办专班督查,发文通报等形式,促进工作落实,有效激发了全区上下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活力。七是检查考评兑现奖补。对各时间段重点工作进行督办和通报,推进工作落实。将镇和区直单位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实绩考核,制定考核细则。区委、区政府对全区村庄绿化、道路绿化、田园绿化力度大的村奖补250万元;

拿出100万元,对“农村清洁家园百日行动”推进快、效果好、保长久的镇村大力褒奖。

三、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兴旺,农村才能兴旺,才能建立主要依靠产业支撑的可持续的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这次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示范村没有特色产业,仅有少数村如朱集镇潘湾村围绕梨树、桃树,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大部分示范村的产业,多数为高产水稻、起垄花生等农业种植产业,带到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差。全区村集体产业项目整体薄弱,缺乏农业龙头企业,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品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产品电商等还处于培育阶段,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带动农民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收益的办法不多,产业发展是部分村的短板。

(二)规划设计进度慢。规划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计划的行动是盲目的。调查中发现多个镇、村的整体规划还没有出来。按照区政府年初要求,今年8月底,11个先行先试村应全部完成乡村振兴全域规划,但到10月20日,调查组调查结束时,11个示范村中,已完成1个村(朱集镇潘湾村)有3个村正在征求镇、村意见,计划报规划评审专业委员会评审,还有7个村未有实质性进展,还在等待观望,制约了乡村振兴工作向前推进。

(三)保洁制度不完善。去年区政府把公共卫生服务平台资金2000万元,分配到各镇用于保洁清运等工作,如各村聘请保洁员、清运垃圾等;

从今年开始,区政府用公共卫生服务平台资金近6500万,聘请两个保洁公司,将城区内环境卫生、垃圾清运(全覆盖),各镇集镇清扫和清运、各村垃圾运送打包给两个保洁公司负责。通过近一年的运行,这次乡村振兴调查,多数镇、村干部反映,现在保洁还没有去年各镇自己组织进行保洁的效果好。一是垃圾运送不及时。在双沟镇调查时,八里岔村干部反映:由于垃圾太满,没地倒,电话打到保洁公司,催促清运多次,回答不是好,就是行,但始终没有人来清运。二是存放垃圾设施严重不足。调查时,多个镇村反映,配置在各镇、村的垃圾箱、垃圾桶,严重不足。黄龙镇刘岗村负责人介绍:刘岗村有六个组,460多户,1700多人,保洁公司一共安排三个垃圾箱,每个组分三个垃圾桶,偏远的组有时就不放垃圾桶,而且有的垃圾箱,绣迹斑斑。三是村、组垃圾清扫和运送成了空档。由于村没有这项费用支出,保洁公司又只负责运送,各村、组的环境卫生没人打扫,成了真空,保洁制度不完善。

(四)群众参与率不高。乡村振兴,群众是主体。调查发现很多村出现:“干部着急,群众不急”“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对一些惠及自身利益的项目,政府给钱就干,不给钱不同意,甚至阻挠。如朱集镇潘湾村干部反映:一户姓潘的村民,本来有三间没有住人的老房子,长年失修,不值几个钱,但一听说村委会要用块地,就漫天要价,否则,不准动工,群众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主人翁意识不强,形成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导自乡村振兴的部分工作难推进。

(五)工作作风不扎实。部分干部特别是少数村组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遇到问题不想办法,不动脑筋,为难情绪严重,干事不主动,不积极,没有真正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存在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等靠要的思想严重。还有些干部,思想不解放,干事没激情,遇事躲躲闪闪,不担当,不作为,决策时怕这怕那,工作滞止不前,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慢。

(六)、支持力度不大。区直单位对接乡村振兴力度不大。有些单位能围绕乡村振兴拿出全年及阶段性扶持思路、政策,有些单位重视不够,支持不力,无所适从。

(七)、招商力度太小。发展需要资金,资金需要筹措,资金来源主要有三块:地方配套、政策支持、外来资金。外来资金是拉动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主力军,资金不会无缘无故来,需要包装项目,需要对外推介。

四、意见建议

1、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强做大村组集体经济。一是立足地缘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镇不同地理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一镇一业”和“一村一品”。如龙王、石桥发展稻虾养殖,黄集、伙牌种植高产花生,古驿、朱集、程河发展绿色蔬菜,黄龙、峪山发展林果业等,让每个镇、村都有产业。二是加快三产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规划实施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综合项目,把特色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三是推动龙头企业与村、组,与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力争每个村、组都有主体产业项目,从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四是积极培育农业主体。进一步激发本地能人、种养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帮助解决信贷、技术、信息、土地等方面难题,努力培育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乡村“能人”。

2、因地制宜谋划未来,打造特色的美丽乡村。一是各镇、村主要领导要亲自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关键路线图等,明确具体任务和时限,稳步推进。二是规划制定要根据镇情、村情,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分类谋划、有序推进。要突出地域特色、乡土风情,把本土文化融入乡村规划中,同时对产业发展、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的规划要符合各村发展规律,突出特色,凸显一村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品牌。

3、加大对公司的考核力度,解决村组保洁管理真空。一是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两个保洁公司工作的考核力度,大对环境卫生巡查力度,根据合同的条款,严格执行到位,确保责任范围内的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二要加快解决村、组保洁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和实施,多方筹集资金,彻底解决村、组保洁员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三要加强对保洁员队伍管理,积极探索、完善保洁长效机制建立,为乡村振兴添光加采。

4、拓宽政策宣传渠道,促进群众主动参与。一是加强宣传。区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对农业农村的政策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形成强大宣教阵容、宣教攻势,对农民进行新思想新理念新作为宣传引导。二是主动邀请。主动邀请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种活动,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参与社会管理,鼓励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项目建设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广泛支持,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5、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区政府要把乡村振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加强领导,在实施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区政府要对有关事项、重大项目统筹协调等方面,主动作为,认真落实。二是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乡村振兴各阶段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办检查,把检查结果在媒体上公布。同时对工作不负责,多次提醒仍没有改进的干部进行问责和调整。三是落实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镇委书记、镇长要亲自抓,把任务量化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员。区直部门落实各自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四是结合此次村委会换届,配强两委班子,压实两委的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不等不靠,带领全村群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篇二)

8月23日,我室组织各县(市区)农工部长一行14人,就**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村中国农业公园建设情况

**村中国农业公园项目是**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项目,由长安区政府和农业农村部下属的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亚太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等多方机构共同发起并推动合作共建。其特点:

一是**、**、农业公园与****的佳偶天成。长安区**街道,位于**城市发展区域常宁新区与秦岭北麓乡村区域结合处,近山不离城、交通网络通达。区域内**塬、滈河、东风水库、画龙泉等多样的生态自然资源,景观错落有致。有十三省总城隍庙、张学良公馆、药王庙等众多历史遗迹,也是柳青《创业史》的创作地,人文历史资源丰富。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现状产业主要为传统种植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农民整体收入不高,区城内乡村基础配套设施比较薄弱,生态环境也待进行修复和改善。**市认为,在长安区**街道规划建设中国农业公园,既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探索与实践,也是加快“五个美丽建设、落实大**南控规划战略的具体抓手与行动。**村中国农业公园总规划面积约38方公里,区域内现有人口约2.6万人,共包含8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

二是田园梦想,乡野生活、乡村连片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探索。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和**市“五个美丽”建设要求,**村中国农业公园坚持“区域共建、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理念,在地方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村民、工商资本之间建立“乡村发展命运共同体”。在形象定位上,立足长安区域之地和盛世之名,力图打造成传承盛唐文化,振兴乡村发展的典范,以其中国农业公园的示范性、品牌性和包容性,形成乡村振兴的**样板。在功能定位上,立足乡村连片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对**的村庄实施连片改造更新,提升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新型社区,实现乡村就地城镇化;

根据地域不同的资源稟赋和自然案件,引入和培育各具特点、差异互补的新型乡村产业,通过城乡有机融合,实现要素聚集、人员聚集、资源聚集,释放乡村资源的潜在价值,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带动区域农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在发展定位上,立足创新型田园城市,利用区域近山不离城的优势,重塑田园与城市融合的结构,将区域建设成既具备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配置,又拥有城市完善的会服务功能,打造工作生活一体化的理代乡村生活方式。

三是尊重自然、传承文脉,构建山水与乡愁共融的空间格局。尊重乡村特有的田园空间和自然景观,保留和延续区域内历史记忆和村落文脉,按照村庄现状和发展定位,将**村中国农业公园布局为“一心、四板块”,留住青山绿水,记住乡情乡愁,让乡村重归美好。其“一心”为堡寨古村落,“四板块”为长安花谷、**新镇、终南创意村、唐诗田园。

四是打造乐业安居、田园畅享、城市与乡村和谐共生的**村。其建设目标为实现“五个一百”:完成100亿元总投资,引入100家产业企业,扶持100家合作社,孵化100个乡村创客,培养100个职业农民。努力形成五个样板: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样板、中国农业公园创建的**样板、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的**样板、盛唐农耕文明复兴的**样板、柳青农创精神弘扬的**样板。

五是生态优先、有机更新、重塑乡村的田园气质与生长动力。**村中国农业公园将从生态环境修复、基础设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发展、人文历史复兴五个方面,构建新时代的田园城市和花园乡村。生态环境修复。统一保护修复区域内山水林田湖河,建立绿色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滈河水生态综合治理、东风水库(**湖)生态修复、画龙泉保护修复、塬畔滑坡治理、**塬增绿等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实施区域道路拓宽改造与景观提升、自来水与天然气建设、垃圾治理、智慧乡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实施提升工程,提升区域发展环境。乡村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为核心,加快构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花卉、蔬菜)、乡村旅游、乡村文创、乡村电商、乡村康养等产业。美丽乡村建设。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建农房管控,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包括原址村庄改造、新型社区建设等。人文历史复兴。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遗存、文化遗迹等,传承和复兴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柳青农村创业精神,对区域内盛唐文化、农耕文化、终南文化、民俗文化、创业文化五大方面内容进行挖掘利用和发扬传承。

六是多方合作、聚力成策,乡村科学建设持续发展的创新路。首先是政府主导,长安区委、区政府对中国农业公园规划发展、项目建设等进行统筹协调管理,通过整合各类资金、ppp模式等多种途径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基础配套设施等建设。其次是改革推动,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试验、三变改革、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等综合改革措施,推动农业公园建设,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第三是市场运作,由市场化主体进行公园开发建设和总体运营,通过市场主体引进和配置资源,保障主体合法利益,实现公园良性持续运营。第四是产园融合,重点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经济主体在公园的集聚,形成集群化、网络化,实现产业发展和公园建设的融合。第五是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联村党委、社区治理委员会等方式,强化村集体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与工商资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第六是规划先行,坚持规划引领,邀请专业机构编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街道总体规划、农业公园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第七是产业先行,坚持因地制宜,紧紧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区域内乡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在现代农业基础上,努力发展旅游、文创、电商、康养等绿色环保、适合农村的产业,让环境可承受、让产业可持续、让农民有奔头。第八是金融支撑,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关于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要求,做好财政资金的统筹整合投入,与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合作,探索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开展ppp项目合作,形成多元投入的金融支撑。第九是研究助力。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等设立**乡村振兴研究院,通过开放式研究平台整合各方专家,研究解决农村改革、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城镇化建设等难题,以科学研究助力区域发展。

2、蓝田黑沟村“三变”改革情况

黑沟村地处蓝田县东北角,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456户,1727人,4300亩耕地。过去土地按户承包、分散经营,投入不足,农业难增效,农民难增收,这个小山村是蓝田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近年来,黑沟村用活“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金点子,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以农地入股、集体持股、集体经营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和光伏发电产业,开启了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壮大、脱贫摘帽的新门路。

一是移民搬迁,改善人居环境。以前,黑沟村群众散居在山坳沟梁之间的21个居住点,长期受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年8月,村上整合移民搬迁、城乡统筹、十地增减挂钩等涉农资金,启动黑沟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截至目前,排列整齐、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正式建成,一期237套关中民宅风格住宅已建成并入住。同时建成1002平米综合性大礼堂,建成村级服务中心,新社区房前屋后绿化3500平方米,画文化墙2800平方米。通过移民搬迁,昔日贫穷落后、破烂不堪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二是开展“三变”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整合全村的土地、农田水利设施、劳动力等资源,为”三变”提供坚实基础;

农户作为股东,参与经营,按股分红,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经营模式,合作社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统一经营。全村共设置人口股、耕地股、资源股、资金股合计12964.02股,全村1727人成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村上的核桃产业纯收入、光伏发电、土地流转等收入成为全体股东的分红资金来源。分红方案以总股12964.02股计,农户占80%,村提取20%为公积金和公益金,用于村公益事业和贫困户分红等。

三是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发展结构。黑沟村地处岭区,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根本没有优势,早在四五年前,该村群众因地制宣,大力发展核桃种植,打造黑沟村千亩核桃示范园。目前核桃种植达4100亩,成为蓝田县核桃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庄。**年,以“三变”改革为契机,黑沟村着力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对基地内1000亩低产低效园进行改造提升、新建50亩良种采穗圃、延伸核桃产业链、建设核桃主题文化馆。通过科学化统一化管理,改造提升低产低效园,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通过建立核桃良种采穗圃,用于基地核桃品种的更新换代,提升核桃产业发展水平;

通过开展核桃深加工,延长核桃产业链,目前改建核桃加工车间120平米,购置脱皮机和烘干机各2台,购置核桃榨油设备一套;

通过规划建设核桃主题文化馆,展示核桃文化,扩大地方核桃产品的积极影响,并在核桃文化馆中安排100平米电于商务平台办公区,用于进行核桃及其它农产品的推广、展示和网络营销。

此外,光伏发电也是黑沟村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黑沟光伏发电项日是**市首个与扶贫相关的光伏发电厂,主要是为贫困户增收,一次投资,可连续二十多年收益,黑沟村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15亩。目前投资800万元的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吸纳了全村14户贫困户加入,每年底将33%的收入用于分红,使贫户有稳定收益,67%的收入用于集体经济积累、为村民兴办公益事业等。光伏发电不仅最低保障了村中特贫户、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等贫困户的生活,也印证着村民由贫转富的良性循环发展脱贫路。

四是以“三变”改革增强脱贫政坚攻势。针对大多数农民群众“靠天吃饭、以土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对改革谨小慎微,唯恐在生产革新中受损的情况,黑沟村大胆创新,采取保底分红模式,保障农民群众的口粮,让农民彻底放心,实现了农民不想参与、不敢参与到放心参与、积极参与、主动参与,为三变”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道过积极推行专业合作社,实现群众互帮互助,大力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整合现有各种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产业发展,努力探索迈向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切实增加群众收入,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3、高陵农民节活动情况

今年3月18日(农历二月二),首届大**农民节活动以“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敬农爱农助农、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在高陵何村隆重开幕。农民节共策划了“1+5+15+n”系列活动:“1”即一个主活动。3月18日,在高陵区何村举办了开幕式及签约仪式;

“5”即五场对话交流合作。包括在临潼区举办的以“致力乡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互联网+现代农业论坛”、在高陵区举办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三变”改革高端论坛;

在阎良举办的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绘大**农业农村追赶超越新蓝图”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论坛、在高陵区举办的“厕所革命”建设管理高峰论坛、在曲江宾馆举办的中国樱商大会。“15”,即十五场科技文化体育展览活动,包括农民歌手大赛、农民趣味运动会、剪纸、农民画、精品农产品、专家咨询、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特色民宿展览以及农村改革发展40年摄影展等活动。

据长安新语《“农民节”给大**带来了什么?》报道,农民节给**的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共识、带来了尊重、带来了机遇。从全市看,活动收获主要体现为“三个一”:开创了一个属于大**农民自己的节日,为全国设立农民节提供了“**探索”;

搭建了一个招商引资平台,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153.46亿元;

组织了一次“乡村振兴”头脑风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追赶超越提供了智力支持。

一是收获了全国范围的品牌影响。**市首届农民节在高陵举办,中省市各类煤体采用多种形式,集中进行了宣传报道,百度搜索引擎“**农民节”搜索结果超过675万条,120多万人参与“点亮**高陵,这一次就差你”活动,高陵294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大家利用农民节这个窗口,看到了近年来高陵在经济社会和农业产业发展上的新成就、新气象以及通过举办农民节展现出来的新姿态、新优势,对大**新高陵的品牌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二是收获了追赶超越的坚定信心。高陵之前没有承办农民节此类综合性大会的经验,在“追赶超越·三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圆满成功承办本次活动,给了高陵推动“追赶超越·三次创业”充足的自信、更的动力、更足的底气。

三是收获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举办农民节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代命题的响亮国答,也是撬动“三农”发展的有力杠杆。高陵作为首届承办单位,收获了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运用好“第一家”这个金字招牌,必将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让高陵农村迅速走向全国。

四是收获了能打硬仗的铁军队伍。首届农民节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开幕,按照时间推算仅仅只有60天,面对办会时间紧、工作任务重的双重压力,特别是许多工程性工作更是责任大、任务艰,高陵的干部团结一心、不等不靠、行动迅速、执行有力,坚持“5+2,白+黑”连轴转,始终做到不乱方寸,有条不紊、统筹推进,赢得了第三方“最佳甲方”的高度肯定。

二、**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情况

一是明确功能定位。试验区的功能定位是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改革引领、规划引领、党建引领、文化引领,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集体入股、市场运作”的方式,整合区域资源,加快资源要素流动,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和辐射产业带动能力,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农文旅三位一体”,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二是强化组织机构建设。各农村改革试验区涉及区县党委政府成立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领导及市场化运作架构,合力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建设。成立创建办公室,区县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专兼职结合,区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项目所在地镇街政府、试验区投资企业负责人担任副主任,抽调政企双方人员联合办公,履行项目推进中的各项行政事务协调和管理职能。成立政府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政府与试验区投资企业双方共同出资,承接试验区项目市场化运作任务,重点做好整合区域内涉农资金,全力支持项目区域内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申报、投资合作等。成立试验区研究机构。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内外科研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发挥推广、培训、标准研究等作用,研究改革试验推进中遇到的问题,支持试验区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研究确定十大改革任务。探索乡村规划编制与审批新机制,编制镇村总体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多规融合,建立符合乡村建设的审批标准和程序;

探索完善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乡村项目立项审批等规则和程序;

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与点状供地新方式,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分散化块、点状分布的方式,支持试验区建设;

按照“政府实施主导、工商资本参与、研究机构支持”的原则,构建“政府+政府控股公司+研究院”的农业综合开发体制;

依托国有平台公司,引入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建立ppp等多元化乡村基础设施投资模式;

探索通过国有平台公司,整合涉农资金统一投入区域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

构建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工商资本之间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和资本的有效融合;

探索“农业产业园+文旅创意园+乡村小镇”的产园融合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科创园、农业双创园、农业观光园等产业园建设,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有机融合;

探索传承和发扬农耕文明与特色文化新思路,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复兴农耕文明,弘扬创业精神;

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建立完善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村监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工负责、相互监督、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模式。

四是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自然生态修复工程、现代产业培育工程、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农村双创推进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和农村文化复兴工程。

五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项目区“三变”改革,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创新村集体资产股权合作、农民持股、企业运营等模式创新,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与现代科技、企业管理的内外有机结合。一是支持农民以农村“三权”出资,组建股份合作社和资产管理公司,变土地资源为土地资本,直接参与投资经营和利润分红。二是推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股权方式整合农民分散的土地、产业,与龙头企业进行对接,让农民持续分享发展收益,降低农户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三是推行品牌农业工程。制定“品牌农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涉农主体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开拓市场,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通过龙头联市场,畅通农产品销售,实行农商对接、农超对接、订单收购。

三、启示与建议

启示一: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年,中央层面的农村综合改革共有5大项22个方面的内容,几乎包揽了农村改革的方方面面。省上也配套出台了改革方案,基于此,我市于**年提出并成立了全省首个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并于**年起,采取部门包联的办法全力推进。但从目前效果来看,与我们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这主要是由基层对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创新性举措不多、投入等多方面造成的。

建议:一是重新调整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单位。结合市本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土地空间利用规划》《乡村产业振兴规划》,重新确定一批镇村、部门为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单位。二是进一步明确农村综合改革主要任务。由市级领导挂帅,深入调研摸清我市农村、城乡结合部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明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主要任务。

启示二: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借鉴**经验,抓乡村振兴,必须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在统筹安排项目建设时,优先考虑乡村发展需要,布局建设一批生产加工型、科技带动型、环境友好型“三农”建设项目。

建议:一是积极对接西北农林科技、**邮电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组建渭南市智慧农业研发中心,实现科技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紧密对接。二是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业加工企业。利用经开区酵素城的优势,引入果蔬加工、肉食加工、功能食品开发的大型企业。三是培植发展一批农产品销售企业。加大对本土农业经纪人的扶持力度,同时引入国内农产品电商优势企业。四是积极向上争取一批农业项目。结合我市关中平原群次核心城市的定位,重点向国家部委、省上厅局争取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国家重点支持类项目。

启示三:创新乡村运营机制。乡村振兴,离不开人、财、物全方位投入。

建议:一是鼓励大型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借鉴**经验,放活市场准入机制,鼓励房地产、文旅公司、金融机构等涉足乡村。二是探索建立“政府+市场+农村集体组织”利益联结机制。在利用好农村集体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协同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市县两级按一定比例出资,与各类企业、农村集体组织及村民联合成立乡村发展命运共同体。三是建立专家智库平台。组建渭南市乡村振兴研究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从观摩培训、模式推广、标准研究等各方面帮助指导乡村振兴试验区项目提升档次和水平。

(篇三)

为进一步部署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措,深化我市与南方农业发展较好城市的农业对口交流合作,6月初**市委副书记徐晗、**市政府副市长**带领**市农委主任**等同志,组成**市农业考察团,到**、**、**三地,考察各地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安排举措,了解各地龙头企业农业发展思路,学习各地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推进与各地的农业对口交流合作。在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考察点发展思路和特点

本次调研,我们分别考察学习了**市**镇、**市**生态谷;

**市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市**区径山镇小古城村、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县**镇**村、**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阳山畈蜜桃专业合作社。在调研考察后,对重点考察点进行了细致总结和深入分析。

(一)**市**区**

**现代农业发展走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和民族特色,建设了以大泉湖景区和中心镇为载体,以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业和边界贸易为主的现代农业园区平台。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扶持下,以农业招商引资项目为依托,将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进行项目包装,引进农业企业建设了科学养殖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特色休闲旅游区三大农业发展集中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公用品牌方面,**以特色农产品为拳头,成立农业协会,注册“多彩**”集体商标,选高水平运营公司,专业设计标识、制定品牌使用准入门槛,确定专业化、市场化、公益化的品牌运营原则,提升“多彩**”区域公用品牌社会效应和市场价值。聘请第三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不定期对授权产品进行定性检测,保障品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苏宁易购、云厨一站等渠道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大了“多彩**”区域公用品牌产品的推广力度。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面,**重点打造了**生态谷项目。该项目由江苏永鸿投资控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斥巨资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养生养老、农耕文化体验、教育拓展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农业综合体。园区分为现代旅游观光葡萄产业园、现代都市牧场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产业园三大板块。在生态旅游方面,**生态谷利用生态优势,将山水资源赋予人文内涵,打造丰富、景观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格局,集中满足游客“看、玩、吃、住、购”多种消费需求。在农业产业园区发展上,重点致力于农业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远程操控、精准农业作业建设。通过对生态谷的信息化管理,以信息流引导商流、物流,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种植结构,运用可视化技术查看农作物生长状况,对园区进行远程管理与控制,实现精准作业的现代化农业模式。

(二)**市鹏鹞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鹏鹞环保是中国环保的开拓者,创建于1984年,一直专注与环保行业,引领着中国环保行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持续创新和专业化经营,鹏鹞集团已成为一家集研发设计、设备之灾、工程总承包、环保项目投资及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企业集团。现已完成各类投资建设项目2000余项,是国家级企业集团、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环保骨干企业。

(三)**市**区径山镇小古城村

小古城村是国家级生态村,产业发展以观光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小古城休闲之窗”项目把现代农业与旅游、休闲、体育、养生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由生态农业公园、生态休闲体育公园、生态养生社区三大部分组成。生态农业公园以高效农业基地、民俗旅游、小古城农耕文化等为主题;

生态体育公园开展山地自行车、滑草、滑翔伞等休闲体育项目,配备壁球、网球等场馆和场地,每年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国际赛事;

生态养生社区参照美国太阳城的标准,引入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打造适宜养生居住的高品质生活大型主题社区,并配有大型的养生体检中心。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达的旅游业也同时为该村打造了享誉全国的农产品品牌,全村优质山茶年产值达5000万元。小古城村在组织建设上,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通过开展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以及“村务处置通知单”等一系列村务处事办法。共商共建的组织管理模式,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和上级的认可。

(四)**市**县**镇**村

**村是省级历史文化村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村是**县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建设的中心村,该村经济主要依靠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以“民俗”、“花海”特色项目为核心,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服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修缮,挖掘展示特色历史文化,将古孝义、古树、古戏曲、古造纸四大特色古文化融入其中,打造了“古风**”品牌文化;

对“花海”景观不断创新建设,打造“多彩田园”,融入文创、动漫等元素,做到“一年四季花不断”,各个季度花不同。在形成量大特色项目后,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和民宿,将村里原来的牛栏、猪栏改造成咖啡吧、茶吧、猪栏民宿,在整体上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美好乡村文化游集散地。

二、启示和借鉴

综合分析本次调研考察点的发展思路和特点,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各考察点都是以自身生态优势、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色、景观特色为基础,发展特色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地都注重打造提升区域性公用品牌,用市场化的方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一)农业产业特色明显

**市**区**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和民族特色,将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进行项目包装,打造畜禽规模化科学养殖示范区,建成现代农业观光区,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开展边界贸易。**村以“民俗”、“花海”特色项目为核心,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服务,打造“古风**”品牌文化,充分展示将古孝义、古树、古戏曲、古造纸四大特色古文化;

建设“多彩田园”,对“花海”景观建设不断创新;

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和民宿,在整体上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美好乡村文化游集散地。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高

**市的**生态谷,在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方面,致力于农业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远程操控、精准农业作业建设,通过对生态谷的信息化管理,以信息流引导商流、物流,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种植结构,运用可视化技术查看农作物生长状况,对园区进行远程管理与控制,实现精准作业的现代化农业模式。

(三)区域性公用品牌知名度高

无论市****区的“多彩**”区域公用品牌还是**生态谷;

无论是**市的“小古城休闲之窗”小古城村,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村,都在全国具有很强知名度,高知名度给当地的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带来了极高的利润。小古城村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享誉全国的“休闲之窗”口碑,为当地的农业企业创造了惊人的利润,每年仅是优质山茶的产值就高达5000万元。到**村游览参观“古风**”文化和“花海”景观的人潮从未断过,“五一”期间仅停车费就超过4万元。

三、**市实施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农村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良好的区位优势没能给农业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充分、农业质量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借鉴三地的成功经验,对比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充分利用地方优势特色发展农业产业

我市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黑土地广阔,森林资源覆盖率高,农业资源丰富;

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地理位置绝佳;

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特色,这些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参照调研的各县镇,发展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都是以这些资源优势为基础,我市目前开展新农村建设,发展休闲农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难以形成特色,所以吸引力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抓住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进而形成特色,形成品牌。

(二)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目前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较大距离,在**年度全省农业信息化优秀单位中排名还没有达到第一名。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即使总书记对吉林省的期待和要求,也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参照调研的各县镇,现代化水平、数字农业水平都发展的如火如荼,并且也因为农业现代化带来了更多的效益和收益。所以在今后一阶段,我市农业发展要进一步严格按照“率先”目标要求,倒排时间表,全力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进一步让我市农业和我市农民分享到现代农业所带来的红利。

(三)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业品牌知名度

我市农产品质量好,但是好产品没有卖上好价钱,关键是没有形成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效益、就没有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必须补齐的短板。“**大米”之所以在价格上低于“五常大米”,也正是因为品牌知名度不够。从全市而言,区域性公用品牌数量还不多,缺少能够代表**农产品总体形象、能够体现**浓厚地域风格的全市性区域公用品牌。所以我市要大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借助农业部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契机,走品牌强农之路,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抓好农产品宣传推介和市场开发,争取打造出1-2个区域性农产品公用品牌和若干个特色农产品品牌,靠品牌拓宽市场销路,靠品牌增加农业效益。

上一篇:入党材料情况说明下一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