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经济生活

2022-07-16

第一篇:时政热点经济生活

2016银行考试时政热点:经济金融时政(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6银行考试时政热点:经济金融时政

(七)

银行考试时政热点必不可少,根据往年银行考试内容分析,银行考试时政热点以经济金融为主,中公金融人特为考生整理编辑近期经济金融时政热点,供考试复习备考参考。

1、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十四巡视组近日进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巡视工作。11月2日上午,中央第十四巡视组巡视保监会工作动员会召开,保监会党委书记项俊波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

2、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第十二巡视组近日进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专项巡视工作。11月3日下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巡视银监会工作动员会召开,银监会党委书记尚福林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中央第十二巡视组组长武在平就即将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作了讲话,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黎晓宏就配合做好巡视工作提出要求。

3、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11月6日表示,证监会综合考虑市场各方面对于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机制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围绕解决巨额资金打新、简化发行审核条件、强化中介机构责任、加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等事项,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政策措施。证监会决定先按现行制度恢复28家公司中已进入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新股发行。剩余18家公司将在年底前分批发行。证监会将恢复新股发行审核会议,合理安排审核进度。

4、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日前发布的《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报告显示,有59%的受访公司表示未来12月内希望达成并购交易,这一意愿创6年来新高。就并购目的地而言,迄今为止,美国今年的并购规模最大,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正在成为全球并购增长最快的市场。

5、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9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8.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下降2%;进口8.47万亿元,下降15.2%;贸易顺差2.99万亿元,扩大75.3%。

6、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5255.07亿美元,较9月的35141.20亿美元增加了113.87亿美元,结束连续5个月下降的局面。

7、近期,浙江、山东、江西等多地银监局陆续公布的三季度当地银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多个省份三季度末的不良贷款率,均已突破2%,而浙江、广东、山东三省的不良贷款规模,则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其中,浙江达到1778亿元,广东、山东则达到1410亿元、1219亿元,三省合计达到4400亿元之多。

8、英国央行5日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不变,并一致同意维持3750亿英镑资产购买规模不变。同日,央行公布了最新通胀报告,预计首次加息将在2017年初。

第二篇:时政热点:中国经济换挡新周期

[键入文字]

“新常态”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最时髦的词之一。连“超人”也潮了一把。

近日,香港富豪李嘉诚出席汕头大学毕业典礼并发表题为《无心睡眠》的致辞,他提到了自己的忧心之一: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机会失衡成为“新常态”。

好在,追求更加平衡发展的中国经济“新常态”并不令人忧心。作为一个内涵并不十分固定的名词,新常态并非新名词,但它却较为准确地表达了中国现阶段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时代特点。

作为近年来重要的经济术语,“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在宏观经济领域的定义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今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在外界看来,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 在这之前,中国学术界对“新常态”有过诸多探讨和研究。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一篇名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的文章中提到,全球危机步入“新常态”。一名部委官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称,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新常态”,“从近两年的宏观数据和工作实践来看,我们应该尽快转变认识,从过去的‘常态’转变到‘新常态’”。

另一名官方人士提出,经济增速的下滑是经济增长“转阶段”的必然过程,“基本快调整到位了,低也低不到哪里去,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大家要适应”。

中国经济总量2010年攀升至全球第二至今,出现了明显不同于前30年的特征。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4%,用央媒的话来说,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宏观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本月,国家统计局将发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

国内很多经济学者试图从理论和未来宏观政策的层面论述中国经济出现的这种“新常态”。从高层最近的密集表态来看,其理念和内在逻辑几乎相同。中国经济处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这是高层对经济放缓最精确的归因分析。有学者用经济学术语将“三期叠加”概括为,中国经济面临基钦周期(存货周期)、朱格拉周期(资本支出周期)与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的叠加。

难以否认的是,“新常态”下的旧危机更甚,诸如产能过剩严重、地方债务高企、要素价格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王一鸣就曾表示,“新常态”下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四点:第一,产能过剩矛盾趋于突出;第二,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第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第四,财政金融风险有可能增大。

但这些都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凤凰涅槃之机。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习近平曾强调,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新一届政府在反复释放“经济增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正有条不紊地推进既定经济步调,其态度和政策力度都表现出少有的“定力”和“决心”。

这种对“新常态”的冷静俯瞰,意味着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操作趋势发生改变。不搞大规模刺激,强化市场、放松管制和改善供给将取代需求管理成为新政府的施政重点,这已成为共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培林对本报称,中国现阶段的“新常态”,有两方面主要任务:眼下比较紧迫的是,化解旧常态下形成的一些经济、金融和社会风险;同样紧迫但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为深远的任务,则是推动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刘培林认为,能否推动设备更新升级,尽快取代房地产成为带动投资增长的新力量,已经成为攸关全局的关键。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三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走向服务经济时代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比重从43%提升至47%,2015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历史性的机遇,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和故事。

电影《阿凡达》2010年初上映时,一个月的票房收入是21亿美元,也就是14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国宝钢集团2009年全年的利润总额。而当年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收入,超过日本汽车工业加上机械工业的总和。

妈妈给孩子过生日需要一块蛋糕,第一个妈妈到自家农场取些小麦磨成面粉,再取些鸡蛋等,一样一样亲手来做,这是农业经济时代;第二个妈妈到商店买混合好的蛋糕粉,回家用烤箱烘烤蛋糕,这是工业经济时代;第三个妈妈更简单,直接向蛋糕店订购做好的蛋糕,不但不再烘烤蛋糕,也不再自己办生日宴会,而是外包给某家专门公司,请他们为小孩办一次难忘的生日宴会,这是服务经济时代。

通过上面的案例和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服务经济其实早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了。经济形态演变有如小孩过生日的模式变化,软的东西、无形的东西越来越值钱。

一、全球步入服务经济时代

服务经济是从产业角度对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征的把握,指的是基于服务业的经济发展形态。它在历史逻辑上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在事实范围上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在基本内容上主要包括服务产业和服务贸易。

一般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来衡量经济体是否进入服务经济发展阶段。如果一种经济形态中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或者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就业人数中的相对比重超过60%,则可初步认为它处于服务经济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这是继工业革命后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可以称为“服务革命”。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一次崭新的产业革命,服务革命则是一次深刻、全面的经济革命。它代表着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总体趋势。随着全球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比重已经超过3/5,服务业占发达国家经济比重已经超过70%,占发展中国家经济比重60%左右。更重要的是,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

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年,全球服务业总体规模约58.26万亿美元,世界各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总体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抑或高收入国家或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将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后发工业化国家在向工业化国家转变过程中,服务业发展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从就业来看,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它不仅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员,而且由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本质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增加,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层次也不断提高,商业服务、金融服务以及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就业人数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比重基本在60%~75%,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在45%~60%,低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则在30%~45%。这也反映出,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越多。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的内在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务院制定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吸纳就业人口约2.7亿人;服务贸易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服务业吸收外资552亿美元,首度超过制造业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领域。在看到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服务业发展从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各方面来看都明显滞后,在服务业发展深度(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业发展高度(信息化、知识化)和服务业发展广度(国际化、全球化)等三个核心维度上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规模较小

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偏低。当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70%,低收入国家为50%,中等收入国家为55%,高收入国家为74%。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较低,到2011年仅达到4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服务业仍以旅游、交通运输和社会服务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性服务普遍较为落后。缺乏专业化的中高端服务供应商,多数还是制造业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式的自我服务。服务业发展水平低,制约了我国参与服务全球化和承接服务业跨国转移。

二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比较弱。从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来看,制造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一直保持较高状况,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基本上为缓慢上升的趋势。这种态势持续到2007年,达到最高值6.6个百分点,2008年拉动作用开始下降,2009年下降到3.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下降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密切关

系。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服务业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并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下降不利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结构欠佳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很不发达。在服务业中,为生活服务的一般传统服务业,像餐饮、家政、洗浴、美容美发等,基本能满足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但是为生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像研发、金融、会计、审计、咨询、保险、物流、中介服务等,供给能力和水平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将会很困难。以物流业为例,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左右,我国接近20%,而且这种状况已经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在于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没有形成。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以及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是公共服务市场发育不健全。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是衡量经济结构合理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是一种关于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制度安排,其核心就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即由原来政府独自垄断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生产,转变为政府作为主要提供者来提供制度安排和运行规则,其他社会主体主要通过竞争来参与公共服务。

目前,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政府更偏重公共服务市场化前期的规划管理,而对其建成过程、建成后实际运作则缺乏有效监管和后续管理制度和措施。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就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服务企业尤其是公用事业企业,比如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城市公用事业等服务领域,被完全当作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事业来运营,忽视这些公用事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市场利益的需求,忽视这些企业的产业化经营、商业化运作,加大了企业负担,损害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影响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制还没有有效地结合起来,政企分开、企事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还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三)竞争力弱

一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从中外500强企业对比研究来看,无论是美国企业500强,还是世界企业500强,他们的服务企业数量比大体都在55%左右,营业收入占60%上下。而我国的500强企业中的服务企业数量比不到30%,营业收入占不到40%,存在明显不足。在专业服务业领域,世界排名前50的广告公司,美国有28家;前50个律师事务所,美国占42个;前50个咨询公司,全部是美国的;前25个市场研究公司,美国占14个;前25个会计事务所,美国占15个。我国服务业企业前100名中除金融类企业外,其余都是电网、

交通运输类企业等依托实物资产提供服务的企业,而没有像广告公司、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以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以人力资本为主要依托的服务业企业。

二是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快,但与发达经济体比较,还相对滞后。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5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但服务贸易在世界各国的排名中则显得滞后。服务进口1922亿美元,在美国、德国之后,位居第三;服务出口1702亿美元,在美国、德国、英国之后,位居第四。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与各国服务业开放程度普遍不高、国际市场开放的不对称性等都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中国服务”的全球竞争力不强。

第四篇: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科技创新助推经济转型

从资源投入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是经济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一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重要内容。

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在诸多产业技术尤其是中低端技术上实现了全面突破,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相关行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并在市场中培育积累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凭借这一良好基础,我国正寻求在一系列新兴产业技术上取得进展,努力抢占未来全球经济制高点。

中低端技术全面突破 不断夯实国力基础

十六大以来,我国技术创新发展迅猛,能源资源技术、材料和制造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机床、汽车、船舶、电子等重要产业上实现了中低端技术的全面突破,一批国内产业由此迅速崛起,在全球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我国机床为例,最近10年我国在机床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全面掌握中低端数控机床的技术,国产机床的质量、可靠性大幅度提高。由此,我国机床行业实现了1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机床生产、消费的第一大国。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当值理事长、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兴元告诉记者,按协会统计口径,我国金属加工机床产值由2009年的153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09亿美元、2011年的282.7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机床行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龙兴元说,“拿陕西秦川机床来说,10年来,公司通过组建陕西省精密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复杂曲面磨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滚动功能部件基础理论实验室等研究平台,掌握了核心技术,2010年公司的销售收入是‘十五’末的5.53倍,利税是‘十五’末的6.61倍。”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对记者说:“由于技术创新的加快,目前我国部分技术依赖产业的安全问题已有了很大改善,大的趋势是产业风险不断降低,这与对资源依赖的产业完全不同。”

企业渐成创新主体 科研人才底子日益雄厚

在最近10年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国内科技体制机制也不断地进行改革,原本被忽视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得到了确立,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被培养、积累起来,我国技术创新的底子日渐雄厚。

“十一五”期间,在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中集集团、中远集团、熔盛重工等一批国有、民营企业的带领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全行业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工产品。

如以“海洋石油981”为代表的全球最先进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以“海洋石油941”为代表的自升式平台等,都使我国的海工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同时,随着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渐得到确立,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以更加市场化的机制被聚集起来,这在我国民用飞机(以下简称民机)研制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10多年前,我国民机的自主品牌整机主要有运10飞机和运7飞机。但是到上世纪末,运10飞机研制半途而废,运7飞机及其改进型新舟60飞机随后也退出了运输航空市场。为重整民机产业,国务院于2000年决定启动30~70座级涡扇新支线飞机项目,即ARJ21飞机项目。3年后,国务院又委托科技部启动了大飞机项目论证工作。大飞机和ARJ21飞机项目,现在都由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负责研制。

中国商飞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燕桦介绍说,随着大飞机等民机项目的进行,按照“择优选调一批、大胆使用一批、重点培养一批、海外引进一批”的思路,中国商飞已成功地集聚了一大批民机产业科技人才,带动了全国民机产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飞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等7所大学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从北大等知名高校选聘优秀毕业生3000余人,引进各类海外人才700余人。目前,公司副主任设计师以上技术人才队伍逐渐壮大,已有100多人,成为我国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在市场中培育积累科技人才的真实写照。

力求突破高端技术 掌握未来全球经济制高点

在高端技术上,尽管目前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但凭借日渐雄厚的技术创新底子,近年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人类首次7000米级海底作业和科研任务,首座实验快堆成功并网运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量子通信实用化取得新进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我国在若干重要和新兴科技领域开始迈入世界前列。

当下,世界范围内新兴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出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历史一再证明,哪个国家能抢占新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哪个国家就能在发展中争取到主动权。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复苏增长,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我国现在也已认识到高端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在一些新兴产业上开始与世界同步发展。

如电动汽车被视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能赶上汽车工业这一变革步伐,我国把新能源汽车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内车企也对电动车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发。比亚迪汽车公司自2002年开始对电动车进行大规模研发投入,到目前为止公司在电动车上总投入已达到100亿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动车的研发起步并不晚。不过从整体来看,我国在技术创新的投入上还显不足。以现代制造基础雄厚的上海为例,该市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只有1.94%,与发达国家差距尚远。为尽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经济转型,我国现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以上。

能否抓住当前新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事关国运兴衰。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将会力求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更多的高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第五篇:时政热点:5亿“烟雾箱”里的“雾霾经济学”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欲在北京怀柔建设世界最大的“烟雾箱”以模拟灰霾的形成和治理,项目并已得到批准。3月1日,该项目筹备负责人表示,的确有建设此项目的意图,但其作为一庞大的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发改委批复。整个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的计划比较庞大,目前初步预计需5亿元预算。(3月2日《新京报》) 5亿元预算,不是小数目。这些天,英国人的泡沫棚子、国际学校会呼吸的运动馆,都成为治霾的“高贵”创意。当雾霾见怪不怪地天天串门的时候,我们都懒得戴个口罩表示下纠结的情绪。一场持续一周、波及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大雾霾刚被风吹散了一天,北京等城市的天空又现灰色。目前,盘点全国29个省份已发布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雾霾”成为仅次于“改革”的第二大热词。如何缓解“十面霾伏”、保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及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此前,有消息称,未来几年,首都治理雾霾投入将高达7600亿元;上海则明确表示,2014年,“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转化为具体投入金额,约为700亿元;武汉市拟5年投280亿元向雾霾宣战,确定十大任务、36项具体措施„„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钱,不是小数,反映了自上而下治霾的信念与决心。但不得不多问两句:一者,即便这些资金砸锅卖铁也要到位,定能唤来昔日天高云淡的澄明?成本与收益,恐怕未必有完美的逻辑。二者,如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投入治霾的数字看,与当年制造雾霾产生的污染收益相比,究竟谁赚谁亏? 民生问题,要讲究“穷人经济学”;治霾问题,恐怕也得考量“雾霾经济学”。 有人说,基于污染的黑色增长为地方政府创造了大量GDP,而接下来的新一轮治霾运动又会拉动消费产业的发展,这就像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写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中的“破窗悖论”——以破坏带动增长。这样的增长,在账面上是有意义的,但从人的发展、生态自然的平衡来说,终究是百无是处的恶例。数据显示,中国的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3.8%。而据环保组织测算,过去5年来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仅公众健康损失已超过6000多亿元。这还仅仅是雾霾之害中的冰山一角。可见,与雾霾每年给经济社会造成的庞大经济损失与健康威胁相比,制造雾霾带来的眼前收益、防治污染催生的经济收入,早已入不敷出。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雾霾是个动态的过程,砸多少亿元研究雾霾,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别一边斥巨资治霾,一边又放任雾霾的产生与铺陈?就像有的家长一边给孩子的教室集资装空气净化器,一边又在吃烧烤、放烟花一样。也许,面对5亿“烟雾箱”里的雾霾经济学,我们还需要从源头上算算一些得失类的数学题。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时政热点经济生活】相关文章: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05-11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提纲11-15

政治生活热点时政问题06-01

时政热点范文06-06

时政热点09-20

国际时政热点09-20

中考热点时政09-26

中考时政热点06-03

时政热点汇总06-03

高考时政热点06-03

上一篇:述职述廉汇报材料下一篇:述职述学述廉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