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合理化建议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工作合理化建议范文

银行工作合理化建议

- 1 -

对银行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尊敬的支行各位领导,根据银行企业愿景和发展规划,结合网点实际工作情况,营业室全体员工希望能在“支行”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持下,通过更加合理的战略布署,完善内控及服务管理,实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忠诚度,培育新增优质客户。为支行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总结,建议如下:

一、应充分重视营业网点在机构类客户维护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单纯地“分庭而治”

以营业室为例。目前,归口支行管理的机构类客户都是历史沉淀的存量客户,而且都是存款业务,没有授信业务。其账户往来情况,存款变化情况、他行开户情况等第一手信息都掌握在营业网点中。但是因为管理口径的原因,网点人员在维护工作中参与度不高,造成了支行管理上的信息不对称和滞后。(假设,某一机构类客户,账面大量向他行同名账户付款。网点并不了解支行与该客户的沟通情况与互动性究竟如何。同时基于服务等因素,也不能过多干预。由此,因为对维护情况了解上的脱节,必然会导致客户与存款的流失。)

另一方面,在网点拓展新增机构客户时,如果没有支行的支持,也必然是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在同业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想要争取一个优质的政府类客户,单纯依赖产品和服务是不能够求胜的。因

为这类客户对产品没有过高要求,同时他到哪里都会享受到优于普通客户的服务。想要新增一个机构客户往往更需要依托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和其他因素。所以当营业网点发现了线索时,如果没有支行的支持与配合,也很难完成。

基于以上二个方面,我们建议,在机构客户的维护工作中,请行领导充分重视网点的积极作用。同时,提供一个渠道,将网点发现的潜在机构客户,由支行带领完成营销工作,以更好地推进机构存款增长。

二、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建立动态的岗位配臵机制

个别营业网点因为周边环境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会有季节性业务高峰。因此,我们建议,以动态的业务量变化为依据,合理安排网点人员数量。

以营业室为例。因为毗邻城乡结合部,每年的春节后至春耕前,周边的村镇政府都要发放各种农业补贴。因此形成了业务量骤增,营业室内人满为患的景象。这段时间,我们特别需要增加综合柜员、授权柜员和大堂经理,如果人力短缺,就难以保证业务有序进行和服务质量。但是,在五一之后,农补业务逐渐收尾,我们对综合柜员的需要量也会减少。

再如,支行现在只有一个专职授权柜员,还有一名账户资料管理员辅助授权。如果在业务平峰,尚可应付。但是在账户管理业务高峰期间,比如企业年检等时段,因为要承担7个营业网点的备案工作,所以,授权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综上,我们建议: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建立动态的岗位配臵机制,以达到最合理、最优化地利用人力资源。

三、加强品牌维护,树立统一的企业形象

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并通过以上这些要素及一系列市场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一种形象认知度,感觉,品质认知,以及通过这些而表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度。是于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企业形象是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

品牌与企业形象是如此重要,但是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却没能更好地加以利用。

在此我还想举例说明。在我们支行的多数网点中,客户取款时如果向我们要一个取款袋,如果是二三万,柜员可能会给个信封;如果是十万以上,柜员可能会给找个黑塑料袋。更为可笑的是,会有柜员热情地把自己购物后,带有其他企业标识的纸袋送给客户。虽是无意的举动,但是却在无意中失去了宣传吉林银行品牌形象的最佳机会。

我们建议,能为网点订制带有我行标识的取款袋和相关客户用品。这不是单纯地用什么袋子给客户装钱,而是为了提升企业品牌,树立我行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让员工明白创利费用配比方案,充分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第二篇:财务工作合理化建议

财务工作合理化建议一、新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体制不顺

在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在业务上受财政部门领导,在行政上受本单位领导,产生不少弊端,财务工作合理化建议。会计人员有的随领导意志而变换,导致财会队伍不稳定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会计人员在行政权力的压力和一些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做出一些增加不必要费用支出等违反财经纪律的事。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不能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致使有些会计人员没有压力,没有责任心。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行政单位习惯于基数递增的预算,预算观念不强,即使在近几年新财政体制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大部分行政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还是粗放型的,行政单位的理财意识普遍缺乏,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较为薄弱。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操作性不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般都过于笼统、定义较为模糊,执行制度的人员往往无所适从。比如行政单位往来款清理时,有一些确实不能收回的坏账如何确认,无法办理产权证的房子入账问题,等等。随着财政体制的改革,职能分工的细化,财务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管理目标的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提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财务公开度不够

统计表明,新财政体制推行后,财政对行政单位的监控加强了,行政单位的公用经费预算使用定额标准,下属单位、专项经费支出成了新的“挖掘点”。一些行政单位专项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经常有行政单位将正常的公用经费放在专项经费中开支,核算中心由于不熟悉单位业务,区分不了哪些是专项经费,哪些是正常经费,也无法达到监督的目的。

(四)财务分析缺乏

新财政体制要求行政单位加强本单位的财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调查表明,目前行政单位普遍缺乏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制度,财务人员往往用会计报表和年终决算的编报说明来代替行政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有的单位的编报说明也就只有寥寥几百字,不能客观、深入地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导致财政部门和单位决策者不能全面了解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资源方面的缺陷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人事上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财会人员既要听从部门领导的指挥,又要接受单位领导的任免,这就决定了财会人员无法有效实行其对领导进行财务监督的职权,从而造成单位领导在财务管理上往往出现“以权代法”等问题。

(二)管理职能的缺陷

由于存在着“路径依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无法彻底消除,一些行政单位的领导及财会人员尚未摆脱资金供给制下“记账、算账、报账”的圈子,在实际工作中,财务管理观念淡薄,财务管理工作涣散,财务管理的职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财务管理制度松散、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奇怪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在事后核算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就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控制,导致了行政单位支出管理普遍不规范的现象。由于行政单位的经费来源一般都由财政部门直接补助,并且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往往是被动地报账、做报表,对本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够,这些导致了行政单位的财务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三)管理基础信息的缺乏

长期以来,行政单位的会计信息工作基础薄弱、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管理信息价值失效。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电子政务和新财政体制的要求。

三、新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及影响

(一)新财政体制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

主要有:贯彻执行财政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编制本单位行政经费的预算、决算,如实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报销单位的各项经费支出,统筹安排,节约资金,以保障单位正常运转;负责单位内部人员的工资、福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的发放工作;负责单位的会议、出差、邮电、印刷、购置办公用品等费用的借款和审核报销工作;负责单位现金、支票的管理和汇款,促进内控制度的完善;负责单位职工医疗费用的借款和报销工作;负责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的管理;建立健全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负责单位固定资产的账实核对、报废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负责单位的财务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工作总结《财务工作合理化建议》。 与企业相比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由于各级行政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是我国各级政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它们受国家政府体制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影响很大,具有特殊性和特权性。企业的财务管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需要进行成本核算;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缺乏成本、效益和效率意识。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保值增值;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财政拨款,不计提折旧。企业单位强调资金的筹集、增值,而行政单位更多地强调预算资金的计划、控制与决算。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财政资金效用的最大化,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信息。

(二)新财政体制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活动作为一种对财政资金投入与产出活动的管理,在新财政体制下,呈现出与以前有许多不同的新特点:财务管理的内容更加复杂。部门预算的实行、政府采购的深入、国库集中支付的推行使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行政单位的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使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不仅需要满足于行政单位的内部管理,还需要满足于财政和社会。财务管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新财政体制实行后,部门预算软件的使用,政府采购网上申报和审批的实行,会计核算中心财务软件的使用、会计信息的共享,国库集中支付后行政单位、核算中心、银行网络信息的互通等,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行政单位内部,行政单位与财政、银行之间的通讯变得更加快捷、高效,使信息的生成、传送、处理变得更加容易。

四、解决目前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财务管理程序

健全程序是主要方式。规范的财务管理程序贯穿于制度之中,存在于部门预算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相互制约机制;严格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和审批权限;合法合理的原始凭证的审核、及时制单以及实物保管措施;建立预算监督和专项经费检查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经常复核的制度。通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形成既相互分离同时又相互牵制的管理流程,以保证财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达到不做假账的要求,保证单位钱、物、账的真实完整。

(二)实行财务公开

财务公开,就是行政单位办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财务开支,在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前提下,向干部群众和社会公开,置人民群众监督下。财务公开的主要内容有:财务收入与支出情况;预算外资金的收入、上缴、开支、下拨情况;上级专项收支、下拨情况;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变卖情况;基建投资来源、所办经济实体及所有门店出租的管理费、利润及使用情况;招待费开支情况;医药费、差旅费、会议费使用情况等等。公开形式:在机关公开场合或单位电子政务内网上设立财务公开墙,接受群众监督。

(三)规范公用经费的使用

为了提高可操作性,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可以参照企业的做法,资金支付通过不同部门来加以内控,加强资金运转过程中的控制。在承诺阶段进行控制:确认支出的资金建议已经得到了批准;资金已经按预算的意图被拨付使用,并且在预算确定的各个支出类别都保留有充足的资金;支出资金的建议是按预算中确定的类别提出来的。在取得服务或实物时进行核实:核实实物是否已经抵达,服务是否按合同规定完成,并且取得相关凭据。付款前的控制:确认付款义务已经发生,有适当的人可以证明商品已经交付、服务已经提供,相关凭据是否正确,适当的收款人。付款后的审计:详细审查支出和报告任何可能的违规行为。在行政单位内控制度的设计中,负责付款的人与控制上面这些活动的人应该是分开的,用这种制衡性制度来控制财务的合规性,同时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来负责实施,使公用经费的支出得到控制。

(四)完善行政单位的财务分析

行政单位的财务分析是以行政单位财务报告及其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利用财务报表、统计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单位的经费支出及其结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行政单位财务在运行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发展趋势,为改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活动总结。财务分析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重点及最终成果,是财政部门、单位内部及其他报告使用者了解行政单位发展状况、制定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矗随着新财政体制的推行,“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体制的改革,这些全新的财政管理模式要求行政单位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单纯的核算向核算与管理并重,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的管理作用和参谋作用。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但能够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防止日常工作中的漏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为新财政体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三篇:关于推进职工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思考

2009年5月18日 19:0

3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广泛深入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尊重职工的首创精 神,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发挥工人阶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 用;有利于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建功“十一五”,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合理化建议活动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推 动降本增效、实现共建共享的有效载体。

工会推进职工合理化建议工作应形成政府支持、企业推动、工会运作、职工参与、各方协同的工作格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企业,面向职工,贴近实际,服务社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实施内容,而能否实施好,则是企业能否发展的关键。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应坚持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一、合理化建议活动必须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职工是组成企业的“基本元素”。企业的任务是发展生产。而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无疑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发挥出智慧和创 造力。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就是要针对企业的生产实际来展开,包括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这就要求企业职工必须围绕这一内容去开展活动。 如果不注意密切联系自己的实际甚至不了解自己的工作实际,就如同盲人摸象,在找不准路子的情况下,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进展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根本起不到应有 的效果。

由此可见,我们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切不可只图表面上的认识和理解,那样做往往会造成职工误入表面文章和不求实际的怪圈。如果我们 注重引导职工在生产实际中,密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把课题最小化地分解到各个岗位,让职工在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擅长的工作实践中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就会使他们倾其全力地去发挥作用。

二、合理化建议活动必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合理化建议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和秘诀,是提高职工素 质,开发职工创造力行之有效的措施。合理化建议可以按性质作用等方面分类,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进步的措施和想法都属于合理化建议范 畴,这样它就必然要与企业的各项工作和因素发生联系,有了这种联系才会导致合理化建议的活力产生,合理化建议才会有其成长壮大的土壤。

合理化建议与企业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可以说,企业文化包含有合理化建议的内容。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一部 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就必然包括重视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离不开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随着企业文化 在企业职工中观念转变和实践的成熟,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必须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相互促进。只有让职工在浓郁的企业文化中熏陶,才能更有效地激发职工投入 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热情。

三、合理化建议活动必须与职工的实际利益相结合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企业里,职工无疑是企业的主人。但主人的真正含义应该是让他们在生产实践和创造中得到应有的实惠和报酬,这种实惠和 报酬应该是与付出和贡献成正比。这也同时说明职工在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必须是针对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的难题而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而不是游离于企业 之外的、没有针对性的个人意旨。因此,合理化建议就必须有它的特征,即可行性、进步性和效益性。凡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能体现出上述“三性”,他就应该得到相 应的回报,这是调动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把职工看成是企业主人的重要体现。

要充分地调动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相应的物质奖励是必不可少的,这本身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是一致的。我国在企 业中组织和动员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都是由工会负责牵头,并且是在企业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下开展的。这项活动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任务繁重。改革开放的 实践,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给企业的发展速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市场的激烈竞争,给企业的生存能力 带来巨大考验,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昂首相迎。

当然,我们要想以最大的限度调动企业职工投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取得最大效果,就必须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建立并完善激励机 制,把合理化建议与职工实际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价值得到真正实现。由此可见,只要工会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实施“奖励”的办法和措施, 就能有效地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其全力投入到开展合理化建议的活动之中,并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党委书记在合理化建议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动员工 突出实效 全面推动合理化建议工作深入开展

——在2012年合理化建议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合理化建议工作推进会,目的就是要让合理化建议工作在全公司范围内更加广泛而深入持久的开展,让这项活动形成企业的常态、员工的自觉,逐步建立形成“人人参与改善、事事追求提高”的持续改善、自主改善、持续提高、不断思考的良好氛围和企业文化。

刚才,副书记对公司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工作进行了总结;公司对在“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个人进行了表彰;相关单位和个人还作了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的经验交流。通过这些形式,我们总结了合理化建议工作中的亮点,查找不足,发掘树立了先进典型,交流推广好的经验,为我们下一步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奠定了基础,也吹响了号角。

合理化建议工作是激发广大员工立足现场、立足岗位、关心企业发展、发挥主人翁精神的平台,是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发挥聪明才智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是企业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集团公司和公司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公司自2007年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工作以来,形成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基础管理水平与行业先进单位还有较大的差距,合理化建议的效果和集团公司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合理化建议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合理化建议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下面,我就2012年合理化建议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调动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工作的积极性 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合理化建议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集团公司总经理指出:“如果职工群众没有充分的参与到我们的精益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合理化建议工作当中,那么这项工作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因此,如何调动、保护好员工的积极性,发动员工广泛参与到合理化建议工作中来,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是要抓好合理化建议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媒体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宣传,从舆论和思想上营造一种倡导持续改进、崇尚不断创新的氛围,把员工的思想和注意力引导到合理化建议工作上来。要通过合理化建议现场抽奖、现场点评等形式,让员工分享改善后的快乐和成果,使广大员工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感和改善后的成就感,树立和践行“谁改善谁受益”的导向。各二级单位要充分发挥发动员工的主体作用,切实把发动员工贯穿于日常工作、会议培训、考核评比等工作的全过程,真正把广大员工动员起来,形成“人人提建议,事事求改善”的良好局面。 二是要以正向激励为主,调动好员工的积极性。推进合理化建议工作,在全面推行的初步阶段,确定一定的任务目标便于发动员工,施加一定的压力也能更有效的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单位要突出正向激励和正向引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激发员工自愿地、自发地、自觉地参与到合理化建议工作中来,这项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能持续有效的开展。而不允许以罚代管,使得员工对合理化建议工作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三是要转变对合理化建议的认识,保护好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重视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日本丰田公司2010年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达60万条,其中85%以上是小改革、小创新,但这85%的小改革、小创新的采纳率达到98%。这表明了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重视,也表现了对员工创造精神的尊重。我们要认识到,每一条建议都是员工认真思考的结果,只有尊重这种思考,鼓励这种思考,认真对待员工提出的每一个合理化建议,才能激发员工关心企业、持续思考、不断创新的热情。其次,合理化建议不分大小,要“勿以善小而不为”,这里的“善”是指改善的“善”,不要因为建议小、改善度低而有所忽视。我们当前处于发动员工积极参与的阶段,等到了一定程度,比较低级的、很容易发现的问题得到解决了,一些更有价值的建议就会不断的提出来。

二、突出重点,提升合理化建议工作的实效性 合理化建议工作要坚持从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着力提高合理化建议的参与率、采纳率、实施率和贡献率。合理化建议工作不能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和效果。

一是要把合理化建议工作与企业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相结合。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提建议,是被动等待员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同时,我们也可以结合公司当前的工作重点和难点,针对公司和各单位已经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向广大员工征计谋、求方法、问措施。各单位可以针对生产、经营、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悬赏”、“专题合理化建议征集”等形式,引导员工关注企业重点工作,集中员工的智慧,提升合理化建议的针对性和成效。

二是要把合理化建议工作与推进员工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和岗位奉献相结合。合理化建议要与员工岗位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要重视和开展对员工新技术、新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在提高合理化建议的质量,促进合理化建议的先进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员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企业降耗增效,员工岗位成才”的双赢。

三是要把合理化建议工作与班组管理、班组建设相结合。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单位,合理化建议工作也要从班组抓起,要以班组为单位做好合理化建议的宣传、发动、学习、培训及合理化建议的征集、实施等工作,使员工提交合理化建议成为一种自觉的行馆,促使班组天天有改善、月月有进步,在班组形成持续改善的文化。

四是要高度重视合理化建议的采纳和实施工作。我们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解决问题,提升效益。合理化建议的提出是“想”,组织实施是“做”,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效益,体现价值。因此,我们不仅关注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和员工参与率,更要关注合理化建议的实施率和贡献率。对于方案成熟的,要创造条件集中力量尽快实施。对于有好的想法,但方案需完善的,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技术难题会诊、关键课题分析、攻关活动,要组织人员集思广益,完善方案,推动实施,在合理化建议的完善和实施过程中,要增强建议提出者的参与感。对于实施条件不成熟的,要做好与提出建议的员工的解释说明工作,让员工感受到单位对他的建议的重视。

三、完善机制,保证合理化建议工作的长期性 企业发展无止境,加强管理无止境,持续改善与提高也无止境。开展合理化建议工作,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活动,而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性任务。公司生产经营的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改善也不是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的。昨天的改善成果,在今天看来,也许又会发现一些不完善和不合理之处,会有更好的改善方法。人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新知识、新技术在不断地涌现,因此,不应该满足或停留在已有的改善成果上,各个单位、各位领导和员工要充分认识到合理化建议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不断完善合理化建议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各二级单位要转变观念,增强合理化建议工作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要认识到合理化建议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涉及单位发展成效和切身利益的大事,需要广大员工的全员参与。从建议的提出、实施到受益,二级单位都是重要的主体。不要把合理化建议工作当做负担去应付,而要当做单位练好内功、节创价值的必修课,自觉的开展好合理化建议工作,不断完善合理化建议征集、评价、实施机制。特别是领导人员,既是合理化建议工作的带头者,又是推动者,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问题,搜集改善案例,提出改善措施,让员工在自身教育和实际案例的启发下,不断就本岗位、本工序提出各种改善之举。要看到合理化建议改善的效果虽然有的只是表现在点点滴滴中,但积土成山,积水成海,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就会出现重大成果。

二是要贯彻落实好《合理化建议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经过几年的完善,公司已初步建立了合理化建议工作的机制,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主抓、工会助推、全员参与”的管理机制和合理化建议工作两级管理模式。各二级单位要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公司《合理化建议工作实施办法》等相关制度,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完善长效机制,把合理和建议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同志们,合理化建议的改善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改善,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是一种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是一种不断追求更高目标的自我挑战。合理化建议工作,唯有发动员工,才能落到实处,唯有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成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更上一层楼。希望各单位、各部门以这次合理化建议工作推进会为契机,紧密围绕公司年度目标开展好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实现年度目标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第五篇:合理化建议

[编辑本段] 公司合理化建议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向企业献计献策,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规范合理化建议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员工向企业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是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挖掘职工的智力潜能,发展经济的重大措施;也是依靠职工群众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发动职工群众向企业献计献策,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开展,在提高施工质量,搞好文明安全施工,发挥管理效能,增产节约,增效节支,改进服务工作中,发掘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

第四条:职工群众向企业献计献策是长期的、经常性的活动,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要将该活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补充。

第五条:职工群众向企业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原则是“信任、鼓励、支持、采用”。

第六条:发动群众向企业献计献策、提合理建议活动,从组织、发动、提出、收集、采纳、实施、审核到奖励,是一个多环节的过程,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进行管理。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七条:为保证职工群众向企业献计献策活动的顺利开展,集团公司成立成果评审领导小组,由意工程师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和有关部门领导人级成领导小组。

各单位按照上述要求,加强领导,相应成立领导小组,报集团公司成果评审领导小组备案。

第八条:评审领导小组是职工群众向企业献计献策活动的领导机构。其职责是:为活动提出课题;组织发动职工群众提出合理化建议;审批建议项目的方案和奖励等级;负责领导项目的实施奖励、上报等有关工作。

第九条:在评审小组的领导下,日常工作由工会与科技部门负责。组织、宣传与发动工作由工会负责;具体审查工作由科技部门负责。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工会群众生产部,对职工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整理、分类、转达、上报。

第十条:采纳、实施等过程由项目经理部、分公司、子公司做好建议人、实施单位、项目、件数、初审和创造价值等方面的记录,同时填奖励申报表,报主审领导小组进行鉴定、审核、归档。

第十一条:各级评审领导小组进行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评审,每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第三章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的范围

第十二条: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新举措;技术改进是对机器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和革新。结合施工企业的特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的改进;

(2)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技术的改进;

(3)节约材料(以三材为主办、能源的措施和办法;

(4)工程设计的改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5)科技成果“四新”技术推广应用、引进技术、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革新。

(6)企业现代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和应用,经营管理的建议;

(7)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建议。

第十三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是相对于集团目前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精神文明建设有所提高和改进而言,所提建议应具有超前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经过建议人的努力,促使其实现的,均属于本范围。

第十四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方案,经过集体讨论,上级批准,招待载过程,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技术上合理,经济上有效益,建议人不是当事人(组织设计编制人,参加组织设计讨论审核和审批人员)的均属于本范围。

第十五条:工程设计改进的一般原则是:技术上必需合理、可行,经济上必需有效益,并能使集团受益的建议。设计改进内容在技术上合理,但属于降低建筑标准的,应取得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的同意,并以三方签订协议,办理好结算手续的亦属于本范围。

第十六条:对于发现设计上有重大缺陷,并提出修改方案,从而是避免了工程较大的返工浪费,即使造介提高,亦应属于本范围。

第十七条:节约材料、能源的措施和方法,是指晚有效地利用和节约原材料、能源。

第十八条:科技成果“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是指引进国内外技术首次在集团内推广应用,对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加速国产化的必进和革新等,均属于本范围。

第十九条:对集团目前的条项管理工作、经营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企业在现代化管理方法、手段上有所创新,经集团下属单位采纳,确属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声誉上有明显效果的,均属于本范围。

第二十条: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的前提下,提出与本身职责虽有直接联系,但对目前本集团而言有创机关报,采用后有明显技术效益的,均属于本范围。

第四章:申报与评审程序

第二十一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建议,均应事前由建议人按规定表格填表立案,必要时应附有图纸、计算数据资料等,经上级审批后才通用性生效执行。

第二十二条:建议属于小改小革项目的,且一次实施费用在2000元以下的,填合理建议和技术改进开有(一式三份)报基层评审小级审批后即取得实际成果后,再填写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成果计算表(一式三份)报公司评审领导小组审批后退回两份计奖。

第二十三条:建议属于重大项目的,或一次实施费用在2000元以上的,填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表(一式三份)报基层评审小组审核后,再填写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成果计算表(一式三份)报公司评审领导小组审批后退回两份计奖。

第二十四条:凡是有关工程设计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填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表(一式三份),基层评审小级审核后,还必须填报设计变更的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表(一式三份),由基层评审小组审批后,再报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输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成果计算表(一式三份)报公司评审领导小组审批后退回两份计奖。

第二十五条:企业现代管理和经营管理建议,由各级填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表(一式三份)报公司评审领导小组,请有关部门共同审批,被采纳者,再填写成果计算(一式三份),报公司评审领导小组审批后退回两份计奖。

第二十六条: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成果,要有文字材料。

第五章 奖励标准和办法

第二十七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建议按程序上报,经报准被采纳实现后,依据实际节约价值或年增产节约价值(扣除实施费用后的净增价值)计奖。其奖金计算作如下规定:

奖励计算办法

序号 年增产节约价值(A) 奖金额(元)

一 五十万无以上——百万元以下 3000——5000

二 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1000——3000

三 一万元——十万元 5000——1000

四 一千元——十万元 60元+3.4%A,160——500

五 五百元——千元 40元+12%A,100——160

六 五百元以下 20元+16%A,100元以下

第二十八条:属于工程设计改进的合理化建议,应以该建议涉及的项目一次节约价值计奖。计算方法,必须由该项建议所属工程的预算的规定,计算改进前后的造价,进行对比求节约金额,报建设单位进行签证,作为工程结算依据。

第二十九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机具的改进成果计算比较复杂,必须待试验、试制成功,使用一段时间,采取有关人员共同评议测定的方法,计算材料、劳动、机械利用率50%计算)等节约价值,并综合其它因素按年实现效益计奖。

第三十一条:对工程设计改进中技术合理而造价有所提高,但避免了工程的隐患,采取酌情予以奖励。

序号 解决问题重要性 应用范围 技术和管理 奖金额(元)

一 重大问题 全国 建筑行业首创 3000——5000

二 重要问题 总公司系统 总公司系统领先 1500——2500

三 较重要问题 集团 集团内领先 500——800

四 一般问题 基层单位 本单位先进 200——300

上一篇:工作目标与举措范文下一篇:工作方案的写作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