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行政管理案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管理素质教育观的影响下,管理学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案例教学中如果案例选择得不恰当,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文章在分析了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案例选择的标准和案例选择的方法。

第一篇:行政管理案例论文

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案例教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比赛的背景下,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案例比赛嵌入式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具体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内涵和组织实施流程,最后从案例教学师资队伍、精品公共管理案例库、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比赛;案例教学

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呈现和实践模拟,架起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桥梁,实现了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成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重要教学方法[1]。为了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公共管理实践,全国多个高校举办了面向本科生的公共管理类案例分析比赛。然而诸多高校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比赛成绩不理想,直接反映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本研究基于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了比赛背景,对当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以期为提高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水平建言献策。

一、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困境反思

(一)缺乏面向本科生的精品教学案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合适的案例分析素材是开展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当前国内本科生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缺乏精品教学案例。一是针对性不足。虽然我国MPA教育中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颇为丰富,但针对本科生的经典教学案例较少,况且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知识层面和思维能力差异比较显著,在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选择上不具有通用性。二是本土化不足。我国公共管理学起步较晚,“舶来品”的特点还比较明显,很多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国内外政治制度和行政文化差异显著,国外的教学案例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大多数公共管理学理论也来自国外,直接嫁接到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

(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积极性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对参与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包括多方面,一是学生习惯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倾向于在老师的照本宣科下按部就班,案例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性和参与性要求比较高,诸多学生不适应此教学模式。二是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足,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要求较高的专业素养,甚至需要多学科知识,本科生专业训练不足,知识储备有限,面对案例分析中的公共管理问题束手束脚,无法形成有效的解决思路。三是公共管理专业本科生侧重专业理论学习,缺乏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比较弱。

(三)部分教师案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案例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部分老师案例教学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发挥其质效。一是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一般来说,各大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没有在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公共部门工作经历,虽然他们的理论功底非常扎实,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可能存在不足,这就导致他们在指导学生时感到力不从心或者底气不足,对案例分析浮于表面或者不够接地气。二是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组织实施不规范。有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就是上课举例子来阐释理论,跟往常一样照本宣科读课件,一个人唱独角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老师以翻转课堂的名义实施案例教学,提前把案例素材发给学生,让学生课下阅读,上课完全由学生主导,自己则居次要位置。

(四)案例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案例教学是否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是否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案例素材是否适合案例教学,教学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完善的案例教学评价机制。然而,很多高校偏重案例教学的实施,轻视案例教学评价,其效果得不到及时反馈,使案例教学质量提升缓慢。部分案例教学评价主体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参与缺位,忽略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以定性评价为主,缺乏量化评价标准,主观随意性过大,进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满意度。

(五)案例教学缺乏配套的软件和硬件支撑

案例教学软件支撑指的是激励教师和学生开展案例教学活动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硬件支撑指的是开展案例教学活动所需的物理空间、多媒体设施和资金等资源。虽然高校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但是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缺乏配套支持。在软件上,有些学校没有将其纳入教学和科研考核,也缺乏相应的奖励规定,高质量的案例教学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教师教学科研压力大,学生学业繁重,如果在案例教学倾注太多时间和精力,将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因此,很多人都是应付了事,教师和学生案例教学的动力不足,最终导致案例教学效果不佳。在硬件方面仍需加大投入,比如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案例教学实验室,也没有设置专项经费。

二、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组织实施

(一)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内涵

案例比赛嵌入式的案例教学模式秉持“德育為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本科生自主性、探索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学目标,培养本科生公共管理的专业素养和公共服务的社会情怀为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全方位模拟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比赛,将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比赛的组织方式、案例文本要求和评价体系嵌入日常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之中,开展课前自主学习和探索,课间争辩和讨论,课后多元评价反馈的全过程教学改革。

(二)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

本研究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依据准备、实施、反馈三个阶段,论述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过程[2]。

1. 准备阶段

在案例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师生要提前2周以上时间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教师应告诉学生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流程,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与普通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的区别,让学生有心理准备;按照案例比赛的要求,让学生自觉分组,一组3—5人,确定一名组长,明确各组员的分工。为做好案例教学的选题设计,教师要对开展案例教学课进行调查和摸底,明确哪些理论知识重要、哪些不易掌握,在选题上做到有的放矢。案例选题确定之后,教师应给各个小组分配选题,告诉学生案例分析需要哪些理论知识储备,提前下功夫学习,动员学生编写案例文本和撰写分析报告;同时在各个选题上向学生展示在案例比赛上获奖的案例分析报告,鼓励学生模仿范本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告诫学生要遵守学术规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正式上课时间,具体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小组PPT展示。各个小组通过PPT汇报案例分析报告,从案例描述、公共问题界定、理论分析工具选择、分析框架构建和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并对各个小组的分工情况进行介绍,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汇报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质询,汇报者回应和答辩。第二步是师生评价。教师和学生对所展示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量化评价,可以参考案例分析比赛的评分细则进行,案例正文评价主要考查案例选题的典型性,数据资料的来源,案例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事件发展以及冲突描述,文本语言的生动性,条理的清晰度,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分析报告评价主要考查理论应用、分析水平和对策可行性等方面,PPT展示评价主要考察PPT制作的结构层次和美观大方,答辩展示评价主要考察答辩人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随机应变。最后,综合学生评价结果和教师评价结果,选择排名前4的小组进行终极辩论。第三步是优秀案例分析报告的终极辩论。两个答辩小组再次进行展示,互相质疑对方的分析报告,指出对方在案例文本撰写、理论应用和对策建议等方面的缺陷,双方进行辩论,教师和学生再次打分,最后评选出优胜者。

3. 总结阶段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案例教学进行总结反馈,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升华。教师要重点询问学生参加案例比赛嵌入式案例教学的效果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的优缺点,是否通过该案例教学模式掌握了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形成了批判性思维、提高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该模式的组织实施有哪些意见建议。教师要对每次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突发事件处理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报告,供下次教学参考;要注意收集每次案例教学的案例素材,对合适的案例素材经过修改后编纂入库,打造面向本科生的公共管理案例数据库,供以后教学调用。案例教学的总结反馈也可为教改研究提供一手调查材料,形成教学科研良性循环。

三、案例比赛嵌入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的配套措施

(一)加强案例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和仲裁者,教师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成效[3]。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先做学生,再做先生,大力提高案例教学能力。为了弥补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高校可以加强与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的合作,考虑引入实践导师,实行“双师制”教学,鼓励教师到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進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学校和学院在观念上要重视案例教学,营造案例教学氛围,邀请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专家学者和实务部门工作人员授课,组织教师参加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多带领本科生参加国内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比赛,以赛代练,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要点,通过与其他高校同场竞技来查找自身的弱项,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水平。

(二)打造面向本科生的公共管理案例库

案例库建设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4]。除了引进国外公共管理案例之外,高校还要立足于国内公共管理的改革实践,打造本土化公共管理案例库。日常教学是案例的重要来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案例编写工作,对于合适的案例素材经过修改后及时入库。教师个人力量有限,无法保证案例编写的数量和质量,比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成立了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大多数原创案例都由这个小组负责开发[5]。学校和学院可以考虑组建专门的案例开发团队,在人才和经费方面提供支撑。教师要积极关注公共管理实践领域重大热点事件,通过新闻报道、实地调研和课题研究等多种渠道采集案例素材;建立案例库案例更新机制,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效果,对案例进行动态调整,对于不合时宜的案例要及时删除,使案例能进能出,保证案例质量的持续的提高。

(三)加强案例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在软件方面完善相关激励机制,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在案例教学投入时间较多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高校应提供额外的绩效补贴,提升案例教学在职称评定中的比重;积极支持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改革研究,鼓励以项目的形式提升案例教学质量。为了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对于在案例教学和案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在学业奖学金评定时优先考虑。在硬件方面,高校应加大案例教学物理空间建设,可以建立专门的案例教学讨论室或者实验室。室内空间结构是马蹄形,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在实验室里配置灵活移动的座椅,方便案例小组讨论,配置清晰的投影仪和案例视频剪辑编辑设备,以有效提高案例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学敏,侯佛钢. 从理论到实践有多远?——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知识转化机制探讨[J]. 现代大学教育,2020(01):103-109+112.

[2] 韩兆柱,翟文康. 辩论式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燕山大学为例[J]. 教学研究,2015,38(06):47-51+77.

[3] 杨璐璐,张立君.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 教师教育论坛,2018,31(09):76-82.

[4] 史传林.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9(20):101-103.

[5] 史美兰. 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02):84-86.

(责任编辑:淳洁)

作者:郭高晶 颜金

第二篇:论管理素质教育观下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

摘 要:在管理素质教育观的影响下,管理学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案例教学中如果案例选择得不恰当,就会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文章在分析了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案例选择的标准和案例选择的方法。

关键词:管理素质教育观 案例教学 案例选择

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各个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管理素质教育,《管理学》作为管理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管理理论知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管理技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正确的管理态度。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一些列的改革,包括课程内容体系的重建、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探索符合管理素质培养规律的教学模式,更新当代大学生的管理理论知识,提升其管理综合能力和水平。

在这种教育观的影响下,管理学教学的方式也相应的发生改变,于是,案例教学成为管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方法。它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将原有的教学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纳入课堂,学生在案例的讨论、角色的扮演中,对管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1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常见的问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面临一个常见现象,就是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在理论依据的选择漫无头绪的时候,学生一般会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凭直觉入手,使得案例教学的实际意义大打则扣。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案例选择出现了问题。案例选择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成功与否。案例选择不科学,不仅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限制了学生思考。案例选择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案例选择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案例教学虽然也关注案例选择,但是没有从案例组合的角度来选择案例。学生不能系统认识和把握,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注重单个案例的选择,但是对课程案例缺乏系统思考,不能将单个的案例有机地组合起来。在有的教材虽然考虑了案例的组合问题,但是各个案例之间、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缺乏内在的关联性。所以呈现给学生的是单个的、分散的几乎没有关联的案例。

1.2 案例选择脱离实际

常见的案例教学容易脱离实际,既没有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联系我国实际国情,有的与教学知识也没有紧密联系。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引用现成的西方案例,脱离了国情、文化、法律及制度环境。有的教师引用经典大型综合案例,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学生不知所措,根本不可能思考讨论,导致案例教学困难重重。

1.3 案例选择过于陈旧

在案例教学中还有一个常见现象就是选择的案例过于成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教学效果。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材还在使用上个世纪的案例,虽然说有些知识点原理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案例不新颖难有吸引力,学生看到过时的案例会觉得索然无味,同时,案例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征不同,根本就无法实现案例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1.4 案例选择数量不足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符合标准的案例数量不够。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保证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既要考虑教学的整体进度安排,还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得兼顾案例自身实用性。考虑到众多的影响因素,可供选择使用的案例就会受到限制,导致案例选择数量严重不足。

2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

案例选择的标准决定了案例的质量,关于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标准,国内外不同学者看法不尽相同。在罗伯特·T·戈伦比威斯基(Robert.T. Golembiewski)看来,案例选择有四条标准:案例的现实性、案例的可操作性、案例的典型性、案例的实践性。国内管理案例库专家张丽华从单个案例的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适用。这些观点所讨论的案例选择原则对案例教学中单个案例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是,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关注案例的组合问题。总的来说,案例选择的标准应该包括: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

2.1 案例的目标性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管理素质的培养。因此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应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围绕相关管理知识,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滥竽充数。每个章节所选择的案例,必须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相关,以利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的理解。

2.2 案例的现实性

案例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真实可靠,而且要贴近生活。管理学案例的选择,要接近现实生活,有血有肉,真实可靠,不能胡编乱造,同时案例要尽量从本地出发,贴近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觉得更可信、容易理解。

2.3 案例的典型性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选择的案例必须典型,具有代表性。案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了让案例很好地体现相关知识,必要的加工处理也是允许的。案例内容结合教学知识,提炼加工,做成经典案例。管理学经典案例,对学生来说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有利于管理素质的提升

2.4 案例的操作性

管理学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复杂的案例、西化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无所适从。管理学案例必须考虑学生没有经验的现实情况,选择一些简洁、条理分明、事件清晰的、贴近现实的、与理论知识直接相联系的小难度案例的案例。学生易于学习讨论,有利于提升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5 案例的新颖性

陈旧的案例让人索然无味,新颖的案例让人兴趣盎然。所以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必须选择反映社会热点焦点的全新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管理领域也不乏经久不衰经典案例,但是选择经典案例时也要新的内涵,符合时代特色。一句话,管理学案例要与时俱进。

2.6 案例的关联性

案例的关联性不仅是指案例与知识的关联,也指案例之间组合逻辑。在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将多个案例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几个专题,案例之间内在的理论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兴趣,比传统的单个分散案例教学更有说服力,教学效果更好。

3 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方法

3.1 总体教学规划

在管理学教学实践中,要找到现成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并不是很难,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要保证管理学的教学实效性,需进行总体教学规划。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的内容安排、重点难点的确立进行总体设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安排,最终也是为了服务于教学目标。

案例的总体教学规划,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管理学案例教学,根据教材内容体系(总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可以分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下的案例与所涉及的理论直接相关,每个专题之下的案例赋予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去琢磨案例之间的内在关联,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在具体案例安排上,每章每节应该有一个难易适中的开篇案例,学习之中,结合简洁的案例进行理论学习,经过理论学习之后,应该有一个相对难一些的案例强化理论的学习。虑到管理学教学对象都是没有实践经验的低年级大学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的案例都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原则,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3.2 单个案例的选择

按照总体教学规划,教师需要针对具体内容单个案例的选择,教师首先要清楚通过该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习或掌握什么等,然后再来具体筛选单个案例。单个案例的选择必须遵循现实、典型、新颖、可操作的原则,结合具体理论知识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案例后面的问题,则应该围绕主要知识点,以便于学生分析思考。

单个案例的选择,不经要考虑具体内容结合简洁案例,而且每章每篇之后则需引入综合案例。简洁案例围绕具体的知识点,综合案例则要体现章节的主要知识,使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的案例之中。简洁案例应该源自生活、离大学生很近,而综合案例则应该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简洁案例的讨论学习,使大学生掌握具体的理论知识。通过综合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大学生有一个自主思考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强化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4 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案例的位置、多少、大小、难易程度,还需从案例组合的角度进行系统思考。案例选择必须遵循目标性、现实性、典型性、可操作性、新颖性、关联性六个基本原则,能有效避免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简单案例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强化大学生管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顾建平.探讨和谐视角下的管理学案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7(9):78-79.

[2]王虹.简论管理学案例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8):157-158.

[3]龚虹波.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组合——以《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教学为例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13-117.

作者:李建桥

第三篇:浅谈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问题

摘要: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用性特色的学科。在其学科教学中,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典范教学模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当然,现实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也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案例的选取上。

关键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案例选取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其不仅有着严谨的理论体系,更是有着极强的社会实践基础。当代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应对复杂公共问题的能力,这也就决定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内容务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凸显这种实用性的最好方式即是结合理论分析典型性现实案例并提出建议的案例教学。

一、 公共管理学科特色

1、 综合性。公共管理学科一门综合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公共管理主体管理公共组织及其行为的规律的科学体系,其不仅拥有厚重的理论背景,而且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所涉猎的内容也更为多样化,有基于此也就要求所有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更具有综合性。

2、 实用性。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就是一门运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应用性科学,一般来说公共管理学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如何解决某类公共问题方法或手段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归纳总结。

3、 交叉性。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性是基于其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的问题内容而言的。公共管理学科以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某一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必定涉及到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 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及案例选取存在的问题

(一) 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 理论与现实结合,完善知识体系。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它不仅仅是教师讲某一理论和相匹配的案例结合起来的一起分析,更是一种学科理论知识与社会的接轨。从这种意义上说,案例教学不再只是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更是推进理论与现实接轨,并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一种路径。

2、 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一般来说,社科类学科教学总是显得比较呆板,学生会认为理论性太强,课堂缺乏一个活跃的气氛。然而案例教学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好方法,现实性的案例总能给学生一些可触感,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公共管理案例更是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案例教学不仅是对教学形式的一种丰富,更是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 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工作接地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若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老师单向将只是传输给学生,总难免有些狭隘之疑。实际上,教学也是老师学习一个很好的形式,这种学习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提高上,也更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再思考和更跟新上。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尽可能接触更多的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很具有实时性的,在案例对认识收集、认知、分析、讲授系列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帮助教师学习到了更多的新知识,并使得教学工作接地气,不归属空中楼阁。

(二) 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关于案例选取的一些问题。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早已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在理论研究上已然有很多成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也已是相当普及,但存在的问题也依然是很多,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本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案例选取存在的一些问题小作阐述。

1、 难离理论式讲授,案例少。虽然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在教学中长期以来都在极力推崇案例教学,但或许是出于社科类学科的通病,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还是难以走出思辨的窘境,难离理论式的讲授,选取案例很少,甚至是以老僧读经般的精神去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咀嚼无味的理论。

2、 陈年旧事,缺乏时效性。不容否认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存在很多经典的案例。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总具有的时代性又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时效性,如此说来,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案例也就必然不存在永世的经典。然而在现实学科教学中,不少教材里的例子数十年不变,不少教师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讲着那些同样的案例,反复一些丝毫没有新意的陈年旧事其实就有如祥林嫂一般。

3、 不具典型意义,缺少代表性。案例作为个案来分析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为了找出解决这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无论基于哪个原因都无疑要求所选取的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而现实总会有不少教学案例的选取过于随性,不能代表某一类问题或说不具备典型性。

4、 过于高大全,脱离实际。当知识也有了统一的标准,总难免会出现一些高大全的东西,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不外于此。在标榜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标准化后,不少教师容易在教学中紧扣标准要求,在选取案例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模范案例,而忽然了现实环境,严重脱离实际。

三、 关于案例选取的想法

1、 穿插讲授,突破理论化的枯燥。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不仅要考虑数量和质量,还应对案例出现的时机予以考量。案例扎堆出现容易偏离中心理论主题,理论过于集中又容易让学生反感理论的枯燥,所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穿插进去案例显得尤为重要。究竟怎么样的时机是合适的穿插时间,这需要教师对理论知识和课堂情况有灵活的把控。

2、 结合最新时事,注重案例的时效性。前文我们已经对案例时效性的重要做了相关阐述,新的时事总会具有很强吸引眼球的功能。教学过程中选取新时事作为案例来讲解,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案例相关理论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更多理论知识去分析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物。

3、 讲典型,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案例不仅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很能加强人们对它的兴趣。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典型性案例的一般都是一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事情,选择这类案例来结合理论讲解,能很好地带动大家参与到课堂的案例分析中来。并且,由于大家都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在参与分析中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有较好的思考和发言,这也是案例教学中极为难得的。

4、 案例接地气重生活,解析要通俗易懂。案例选取应该接地气,即应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来。如教师跟学生讲国家治理雾霾来作为环境治理的案例,肯定就不比与学生分析其家庭所在社区对公共卫生环境的处理更让他们有亲切感和参与较为强烈的参与愿望。在案例的解析中,也应该尽可能地通俗易懂,动辄就跟学生讲大家们的公共管理理论多会让课堂变得更为陌生和沉寂。

(作者单位:河池学院)

作者:郭恒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育论文下一篇:中国安全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