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级中学统筹式发展建设及策略研究

2023-01-05

在全国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应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梳理各种关系、整合各种资源,积聚资源合力,通过大到“自我发展的内化式统筹、优势资源平台的引领式统筹、与名校的捆绑式统筹、利用社会资源的助推式统筹”四个层次的有机统筹,小到八个微观具体的板块统筹驱动建设。实现各种资源、教育要素的有机统筹,辐射、引领统筹学校乃至片区整体发展。

一、统筹学校内涵建设,增强驱动统筹能力

(一)文化统筹

首先,学校应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德育管理模式,运行初中生“道德银行”,让学校的德育工作变“大事教育”为“小事教育”,实行德育量化管理,为学校德育赢得预警时间,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德育管理长效机制,形成学校的德育品牌。其次,着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建设自己的学科特色,实现“课堂与教研,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健康、良性地互动、互促,构建四个课堂——“自主的课堂、合作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激情的课堂”,从而形成学校的课堂品牌。最后,探索组建各种学生社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差异成长,让学生充分弘扬个性、展现风采、体验成功。

(二)硬件统筹

一是校园绿色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人文性、艺术性、育人性、健康性。例如,给人温馨而富有艺术性的保护绿化植物的提示牌,无声地教育学生绿化植被同人一样也是有鲜活的生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二是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建设,在劳动中、参与中去体验其中的快乐,培养对学校积极的认同感、归属感,对自然、对清洁、对美发自真情的感受更懂得如何生命与环境科学、和谐的相处;三是护绿大行动,以身作则爱护学校的清洁卫生,破解校园卫生保持工作的问题。学校以此为平台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

(三)学生统筹

一是营造环境熏陶人,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二是开展活动引导人,通过活动的载体来重新整合教育的力量,成就教师的价值,疏导学生的力量,成就学生的价值,统一学校的力量;三是狠抓习惯成就人,通过“习惯教育+习惯督查+习惯考核”来展开养成教育工作;四是多处着力塑造人,构建以“养成教育+德育疏导”为核心的德育网络体系;五是改造课堂培育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教师的满堂灌、包办代替、固步自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合作、探究、碰撞中实现了知识与人生的建构,课堂成为了学生能力锻造的熔炉与情感共鸣交融的场所。

(四)教师统筹

实施骨干教师和新老教师师徒结对互帮互学工程,让青年教师成熟起来,实现学校老中青教师可持续发展;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形式的教研认清差距、反思课堂、寻找突破、找准着力点;开展联片教研模式,对教师进行“新课堂”理念的洗礼,进一步孵化课堂教学;搭建“教师课堂基本功大赛”平台,锻造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深化课改、引领课改、反思课改、总结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营造“比教、比学、争优、争先”的执教氛围,成为与新课堂理念接轨的平台,助推学校的课堂教学。

(五)管理统筹

强领导班子建设,重细节管理,形成管理合力。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核心,一个好班子就是一所好学校,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四举措重抓领导班子建设:一是把每周末的中层干部例会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对班子成员进行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的主阵地;二是实行“阳光科室”,指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凡是涉及到教职工利益的都予以公示的制度,凡是每周科室工作要点都予以公示的制度,时刻提醒中层干部保持公正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三是实行“效能科室”,抓观念转变,工作倒查制,要求中层干部时刻树立“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敬业比水平更重要”的工作信念,每个人都要有“不放思想就放人”的岗位危机意识;四是实行“内省外学”的策略,提高干部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发现问题、认清差距、观注细节,通过外学拓展思路、开阔眼界。

二、统筹片区捆绑建设,发挥统筹孵化效能

作为学校应站在整合者的立场或改革者的视角去统筹片区教育资源,创造条件搭建资源整合与分化平台,通过学校捆绑式、集团式发展模式,分流优质资源、激活优质资源,促进片区教育的统筹均衡式发展,发挥学校在统筹城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统筹孵化效能。具体发展模式:一是搭建一个片区交流、联片教研的活动平台。走科研兴校、科研提质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真正把素质与内涵落实到课堂上,成就学生一生的幸福,实现教师成长的喜悦。以促进教师间教育教学经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中、反思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实现成功经验与成果的共享,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二是实行二种教师交流机制:支教轮教机制,挂职锻炼机制。通过教师的交流互送,有力地助推了教育资源的统筹,影响了一批、带动了一批、成就了一片。三是实现三个资源的开放共享: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管理资源的开放共享;图书等媒体功能室资源的开放共享。既扩大了资源的容量,又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统筹与利用。

上一篇:对机械设计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下一篇:新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