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什么我想到了什么

2023-01-09

第一篇:看到什么我想到了什么

爱国,我想到了什么

爱国,让我想到这是一种动力。让国家发展强大的动力。只有每个人心向国家,进而国家使发展强大才能在现今复杂的世界关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 爱国,我想这也是一种凝聚力。比如美国人是看似很随便的民族,但在自己国家受到打击的时候却出奇的团结一致,珍珠港也是,9·11也是。这就是爱国的精神让他们团结在一起。反观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松散国家,每个部族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忘记了国家形象,导致领土被无端侵占多年却无动于衷。

爱国,它也是一种牺牲。只有当拥有爱国之心的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敢于站出来,甚至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个国家才会有觉醒向前的动力。

爱国,让我想到了没法忘记的神舟七号。神舟七号的顺利上天及其后续的出舱行走成功,将在航天、国防、经济、政治以及外交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航天领域方面,神七上天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神舟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中的第一步,是为我国建立宇宙空间站打好前哨战,在我国航天事业三部曲中属于承上启下重要作用。

在国防领域方面,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具有进行太空防卫战的能力。

在经济领域方面,神舟七号飞船产业价值惊人。据粗略估算,目前,通过“神五”、“神六”带来的产业价值已经超过1200亿元。航天经济的产业链堪称各个经济类别中最长的,几乎无所不包。

在政治领域方面,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对于增强国民凝聚力和自豪感有重要的意义。 在外交领域方面,神七的上天和太空漫步的成功,对于提高我国的大国地位,增强。

看到神州七号升天,有一种叫做民族自豪感的情感想必会从我们每个人的心底迸发出来,让我们越发的热爱这个祖国。看到日本侵华,人人都义愤填膺、咬牙切齿。可是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远不能如此肤浅,自豪感的热度一过去就不爱国了么?学生作为国家、社会的新生力量,是未来推动社会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动力,我们不应该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理性看待爱国这个问题么?

自古至今,学生都是各种爱国运动的倡导者和强大的推动力量,学生的爱国激情没有哪一个群体可比。特别是近代的大学生、青年学生,他们的热血和激情始终同国家的兴衰荣辱融合在一起。他们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都义无反顾的献给了国家。

现代的大学生,似乎也一样。说到爱国,没有人会犹豫,没有人会含糊,这说明我们已经完全继承了先辈的光荣传统。

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古至今,中国人很少把外国人当人。过去有

长毛、倭寇、鬼子之称。鲁迅先生曾说:“中国人或把外国人当鬼,或把外国人当成神,鲜有将其视为同类者!”当然,主要原因还是他们以前做出了魔鬼般的行为。比如,日本人在历史上曾对中国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甚至现在,日本政府在对待这些历史问题时仍然扮演着极不光彩的角色。

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当然要不忘国耻。可怎样才是真的不忘国耻呢?是高声呼喊那些粗俗难听的语言吗?这种狭隘的爱国主义有意义吗? 近20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瞩目的经济腾飞。国力的提升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的弱者心态。这造成了两个直接后果:一个是媚外,一个是排外。归根结底,这些人还是缺乏自信,缺乏对他人的了解。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也未能避免。说到爱国,不得不说说我们对外国的态度。令人很失望的是,即使大学生谈起“爱国”,大部分也都停留在感性阶段。或盲目崇敬,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或完全排外,见外国人都叫洋鬼子!这种现象是不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出现的。爱国应该是理性思考和理性行为的结合。“只打雷不下雨”的叫嚣不是爱国。 那么说到大学生爱国,我们会想到什么?最重要的是要理性,我们的行为不能失去理智,成为反华势力诋毁、污蔑我们的把柄。一个士兵说:“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也没有什么比理性力量更为强大。如果把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那一定可以产生无比笃定、坚韧、持续的力量,来支撑大国崛起的梦想。”是的,我们要用我们的理性,来表达我们的爱国热情。就如我们那些可爱的海外华人,他们在表达爱国情感时,总是那么有理有据。外国人不知道事情真相,我们告诉他;外国人有反华情绪,我们就跟他说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我们要有大国国民应有的素质,要知道理性爱国才是最有力量的,才是真正的爱国。

再想一想,我们这些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就如刚才所说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理性爱国。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爱国热情,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去,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那么,现阶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想我们身为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然,我们也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做义工之类的。总之,我们要用我们有限的时间去做对祖国,对社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就如新华时评中所说的:“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就是最大的爱国”。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再思考一下,大学生是什么?大学生是社会优秀的人才,是国家每年花大量人财物力着重培养的国家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

望。现在我们的前辈们在努力建设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任务在于未来,我们的价值也将在未来得以体现,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过早的就深入到爱国主义的实践中去以至于耽误了学业,只要我们心中有国家,有民族,只要我们有效地利用好国家给予我们的优越的受教育机会,抓紧时间学好真功夫,尽早将自己锻炼成为有用的、能为国家做出切实贡献的人才,那么我们就算是爱国了。而这种爱国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爱国,真真正正的想国家所想,急国家所急的爱国。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对于爱国的行动,这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口号。然而,又有谁真的以此为动力并付诸于行动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我们应该为自己留一份清净之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仅仅是八个简单的汉字,它还寄托着中华民族沉甸甸的未来! 说到爱国,我想到了亲情。国家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不会奢求我们多少回报。但是我们应该用一颗爱国之心,一颗感恩之心,向我们的祖国献上我们自己的爱!

第二篇:《我看到了什么》教学反思

《我看到了什么》是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真正接触的科学课,我想处理好兴趣和科学课程的常规工作,既要保护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要有利于促进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回忆所知道的植物,很多孩子曾养过一些植物,所以他们能说出一些植物的名称,但是对于植物的其它知识了解的不多。在看图中的大树时,孩子们关注大树的结构较少,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渐渐可以了解树的结构,并试着去描述。

在回忆曾经看到过的大树时,孩子讲的东西没我想象中的多,结合PPT讲解了树瘤、小动物、藤蔓等等,也讲到了大树生活的环境以及树下的一些信息。

当我带领孩子去校园观察大树的时候,孩子显得异常兴奋。于是,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大部分孩子能说出自己想观察到的是什么,怎么观察。但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树上的小动物,一到树前,马上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对树根、叶片等关注度不够。说明孩子对放大镜产生了兴趣,并不是很注重对真正观察的结果。这些说明他们的认知和行为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本课还反应了大部分孩子能在教师和同学的提醒下及时记录,但是记录的速度较慢,而且出现了很多不会写的字,只能写拼音,以致影响了他们观察的效率。

第三篇:《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看到了什么》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上教材的第一课。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大树为观察对象,以一个初学科学观察者发展过程为线,通过依次递进的结构活动,让学生亲历并体验一次科学观察活动方法及其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科学学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本课也是植物单元的第一课。植物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事物,大树又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物体。对大树的观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关于这棵树的形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方面的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树也是有生命的物体。教科书表达的一个基本思想是,看照片只能获取有限的信息;回忆看到过的事实,实地观察能够获取更多更丰富的信息。希望学生在与看图片的对比过程中,体会到实地观察与从图片上看对信息的获得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简单了解树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1、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3、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4、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从图片中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2、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各种科学方法观察这棵树 教学难点:尝试用感观感知树

四、教学准备

1、校园中观察最大的国槐,教师课前实地看一下,考虑活动中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安全问题,加以预防。

2、准备一些观察活动中学生可能需要使用到的观察工具,观察记录纸。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看到了什么(观察首页图片上的大树)

1、谈话:同学们,在校园里、在每天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在公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大树,你有没有仔细地去看过它们?有没有想过要去仔细地看看大树?

2、结合大树图片,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中的树。 ( 2) 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观察图片上的大树,学生获得的有关大树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

活动二: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看到过什么?

1、这只是图上的一棵树,我们看不出更多的东西。回忆一下你看到过的一棵真正的大树,说说你从树上或树下发现过的一些有趣的情况。 教师投影教材P2六幅图,给学生的汇报描述以提示。

2、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情况比图片大树上发现的为什么要多得多呢? (学生通过回忆看到过的大树,汇报的信息大量增加。通过活动一和活动二的结构,让学生感到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所获得的信息、知识,比照片大树前多得多,无形中鼓励同学们去观察周围的实际事物。)

活动三: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第一阶段:感悟“观察”

1、如果我们真的到树下再去看一看,你会不会看到更多呢?

2、为什么再去看看会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第二阶段:我想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到更多内容?

1、如果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想想我想观察什么?

2、大家想到的观察内容真是丰富!有大树的树干、树皮、树枝、树的形状,有叶、花、果,有树上、树下的动、植物等等,那我们怎样观察才会了解这些观察内容的更多信息、知识呢?(小组讨论一下)

3、学生汇报观察方法。教师板书看、听、摸、闻等方法所运用的人体器官图。 (学生可能没有想到听的方法,教师可提问学生:听说一棵大树每天要蒸发掉几百公斤的水,那么多的水从树根流向树叶,树干里有没有水流动的声音呢?让学生用耳去听„„学生体会到观察是眼、耳、鼻、手(皮肤)等的多种感官的综合活动。)

(通过活动二和上述活动三的结构,促进学生将看一棵大树向观察一棵大树推进,“观察”的定义也由此产生。) 第三阶段:实地观察一棵大树。

让学生来到校园大树前,自行观察。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并要学生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写在记录纸上。

组织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1) 你观察到了什么?

(2) 我们今天为什么能观察到的更多?

(3) 今天观察的大树和以前看到的大树有何不同。

4、小结:当我们带着那么多的目的、用那多的方法去了解一棵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有目的的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通过以上内容,促进学生将看一棵大树向观察一棵大树推进,“观察”的定义也由此产生。)

拓展:继续观察学校里和家周围的大树,希望你们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板书设计:

我看到了什么

眼——看

有目的的仔细观察 手——摸

耳——听

观察记录单

我看到的大树的样子:

我观察到大树的样子:

第四篇:《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活动,知道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过程中,初步学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进行科学观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亲历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

【教学准备】科学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课文插图。

1、引领学生看科学课本第2页中大树的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大树,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二、想想曾经所见。

1、组织讨论: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曾经看到过一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

3、比较:与刚才看图片得到的信息相比,内容丰富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如果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必须选择真实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

三、再看真的大树。

1、如果现在再去看一看真的大树,是不是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呢?

2、比较:现在再去看一看大树,与刚才我们回忆曾经看过的大树,又有什么区别呢?

3、小结:带着目的去看一棵真正的大树,会比随意地看看的内容要多。带着目的去看真实的事物,才是科学课中进行的观察。

四、实地观察大树。

1、讨论: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们想观察什么?

2、讨论:怎样做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你打算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3、小组为单位,实地进行观察,并记录(科学记录本)。

4、小结:交流实验记录。

板书设计:

第五篇:《妞妞》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看了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感触很深。妞妞一出世就患了绝症,只活到了一岁半,作者非常真切地记录了他在那段日子的感受:妞妞诞生时的喜悦,看着她成长而又知道妞妞很快会离世的绝望,妞妞离世时的悲伤。在书中作者还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追问,对死亡的思考。《妞妞》一书没有那种呼天抢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来,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与笑都是直击人心的,它对生命的尊重和爱让人肃然起敬。这不仅是一本不幸的父亲悼念他早夭爱女的书,更是一本颂扬生命,也缅怀和反省生命的书。文中写到的妞妞成长的细节尤其让我感动,从妞妞学会的每一个发音、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动作等细节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的过程,也仿佛看到了以后我有自己的孩子时的情景。文中另外的一个细节也让我感触挺大,原以为一起经历过苦难,作者和他妻

文中作者对生命的得失的追问也很值得思考。

一个婴儿刚出生就夭折了,他究竟一无所失,还是失去了他应该享有的漫长的一生?

一个老人寿终正寝了,他究竟失去了他曾经享有的漫长的一生,还是一无所失?

死亡是生命的结束还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生命的挽歌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妞妞》在我的眼中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挽歌。我自知以我的浅薄的阅历来评这样一部满是伤口和眼泪的作品是种亵渎,但内心受的震撼总想找个地方来倾诉一下,因为这是一部多么不寻常的作品!

《妞妞》是个真实的伤口,周国平用这样一个伤口来释放他自己初为人父,却在转眼之间又失去了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生命,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周国平在书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却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在接下来那一年多漫长却又短暂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妞妞作为一个生命是怎样发源、澎湃,也亲眼目睹了那可怕眼疾携带着死神是怎样一步步逼近、吞噬这个稚嫩的生命的。

“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这一句话被铅印在书的扉页上,用很大的字体。周国平是个伟大的哲学家,然而妞妞这个生命的出现,让他发现“哲学家”这个称号也不过是个世俗的头衔。“没有一种哲学能像这个稚嫩的小生命那样使我爱入肺腑。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哲学这个曾经被周国平视为一切的东西,却因妞妞的存在而黯淡无光。然而哲学却换不来妞妞的生命。在死神的面前,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怀抱他的小女儿低声啜泣,

不肯松手却始终无能为力。任何人,不管是父亲或是哲学家,在死神面前都一样卑微和矮小。妞妞在这个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只这三个字,却足以令人心碎。幼小的妞妞不知是什么东西总是磕着她,她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疼痛”。她只知道:“爸爸疼,妞妞哭。”妞妞的聪明,妞妞的懂事,妞妞对音乐的挚爱,无一不让人感叹:这个小生命几乎趋近于百分百的完美了。天妒英才,老天真是越来越无情了,连这朵刚刚绽放的花骨朵他也妒忌,他不因妞妞的可爱而怜悯她,而施舍给她一双健康的明眸。他唯一多给了妞妞的就是那可怕的眼疾和一声声催人泪下的“磕着了”。

苦难是人生的催化剂。在《妞妞》中这个观点被彻底推翻。“人家都说共同受难的经历会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担的,说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担自己的那一份。你对妞妞的思念和哀伤,我不能帮你缓解,反过来也一样。”妞妞的母亲雨儿在和周国平共同经历了失去妞妞这一遭遇后痛苦地对他说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毕竟还有一个文字的祭坛,而雨儿什么也没有。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苦难未必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药和障碍。所谓共同受难其实是表面的,各人所感受的内在的痛苦都是独特的,不但不能分担,而且难以表达。期望对方分担,落空了,期望就会转变为怨恨。”作者夫妇的分手让我难免觉得有些惋惜,似乎是雪上加霜,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但转念一想,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出失去妞妞的巨大痛苦,开始新的生活。

“女儿当然不是插曲

女儿是父亲的宿命

使生存和死亡

都足够平静”

在《妞妞》最后的附录里有这样一首诗,满纸都是冷峻和温柔。让我未干的泪水再一次为之泉涌。

读完《妞妞》,稳重地将它放在书柜一隅 ,像敬重生命般地凝视这本超越生命本身含义的书。然后,开始学会,珍惜生命和亲情。 “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命若琴弦》告诉我:这就是人生。

史铁生先生笔下的《命若琴弦》的开头如是描述:“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一个简洁的开头,却充满了思考性和哲理性。 在文章的开头,故事已经成形:两个瞎子,一老一少,穿梭在群山之中,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他们一前一后走在迂回的山路上,也一前一后走在人生的崎岖小道上。一前一后,小瞎子正沿着老

瞎子的脚印向前走!

在野羊坳,小瞎子重演了老瞎子曾经的伤痛:一个受到命运不公对待的有生理缺陷的人未必就能得到命运的同情,他们所谓的爱情也只是昙花一现,注定是一个悲剧——兰秀儿最后嫁给了别人。而老瞎子也经历了他师傅曾经经历过的被崩断心弦的痛苦时刻:苦苦坚持弹断一千根琴弦,取出治盲药方,为的就是看一眼这个他从没见过的世界,可是事实是残酷的,说了一辈子的书,最后才发现那治盲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但同时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他师傅曾经的良苦用心——“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老瞎子踩着老老瞎子的脚印,小瞎子又踩着老瞎子的脚印,小小瞎子又踩着小瞎子的脚印,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于此,我们不得不称赞构思的巧妙,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瞎子的一生,许许多多瞎

子的宿命,现实的残酷与命运的无奈。

“干嘛咱们是瞎子!”“就因为咱们是瞎子。”师徒的简短话语掺揉了多少心酸与无奈。对于他们是瞎子的事实,他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它。至于怎么来接受已成为事实的事实就得看你怎么看,怎么想,怎么选了。“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一也需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这时就看你愿不愿意为自己的心弦设定两个端点了。目的本来没有,这需要我们来虚设。“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如果目的不明确,心

弦就拉不紧,那么心曲又如何奏响呢?

其实,人生就是如此。在人的一生之中,掺揉了许许多多的无奈与痛苦,在人力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如何坚强的走下去呢?那就必须找到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也就是如何将心弦绷紧,因为只有弹唱出热情、充满活力的心曲,才能使我们即使在无奈与痛苦的时期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也许有人说,虚设的目的又有什么意义呢?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也许只能像老瞎子那样伤心与失望。是的,当老瞎子发现那治盲药方原来只是一张白纸的时候,突然地他那黑暗的世界,他那只靠想象描绘出来的世界山崩地裂,把他那五十年来绷得紧紧的心弦一下子震断了。可是,这就意味着他的这一生就没有意义了吗?不是的,虽然他最终也不能睁开眼看一眼这个彩色的世界,但是他也不是白活的。当他穿梭于大山为村民们说书的时候,不仅“给寂寞的山村带来了欢乐”,同时“这也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身上的疲劳和心里的孤寂全忘却”。确实,正是“他的一辈子都被那虚设的目的拉紧,于是生活中叮叮当当才有了生气”。“重要的是从那绷紧的过程中得到欢乐”。当我们站在生死边缘的时候,回想这一生,也许你们会认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劳碌一生不知为何。但是你们能知道你们曾经体会过什么,得到了什么,也许是痛苦,也许是欢乐,是感动,是温暖,能知道你们能为在世的人们留下了什么,也许是你的音容笑貌,也许是你的帮助、撒下的温暖,那就已经足够了。“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弹好了就

够了”。

这时,不禁令我们想到:其实瞎子的瞎与各人自身的弱点是多么的相似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与无奈,重点在于你是怎么对待它,怎么使你的不幸在心弦奏出的乐曲中淡化。在瞎子黑暗的世界里充满了未知,但也充满了幻想。我们刚出生的时候,不也是一无所知的吗?那我们是怎样在我们人生的白纸上描绘出自己的世界的呢?“其实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知猜测着无穷的未知,以自己的感情勾画出世界。每个人的世界就都不同”。盲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只是站在原地不敢也不愿意向前踏出一步,只能局限于眼前的黑暗——描绘出来的也只能是黑点,只是在原地害怕与失望。已成为事实的事实,害怕与失望、抱怨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心弦两端的点设好,将心弦绷紧,奏出属于你自己的生命独特之曲。这样才能在黑暗中、在绝望中,找到指明灯,找到动力,带领我们走出黑暗、走出绝望,继续生命之途。记得有人跟我说过: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圆,从起点出发,最终还是回到原点。当你一出生,你的圆就开始画了;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大,也许有的人画的圆很小,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到底圈住了什么,这也是个人独特的地方。怎么才能圈住属于你的精彩呢?也许我们可以在某一线段(人生的某一时期)设置两个端点,完成一个再接着另一个,也许这样我们能走得更远,圆画得更大,圈住的东

西更多,收获到的也更丰富多彩!

小说中除了内容让我们沉思,哲理性的句子让我们思考外,它的结构之美也是让我们陶醉的!

小说的开头“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和小说的结尾“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前后照应,使小说弥漫着一种宿命的味道,也不禁使人深思:人生也许就是一个圆,就是这样周

而复始的接受命运的拷问。穿透力极强,哲理性与思考性也在字里行间中不知不觉地浮现。

“他本来能弹上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就能弹断一千根。”与“是一千二我没弹够,我记成了一千。”相互映衬,从而弥散出一种悲凉与无奈,不禁让人流下同情的泪水,也深深体会到老瞎子的良

苦用心,同时也紧扣主题——命若琴弦。

总的来说,《命若琴弦》给我们展示了文学之美,也为我们带来了对人生、对生命、对命运的思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看到什么我想到了什么】相关文章:

上一篇:客房部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貔貅开光后有什么禁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