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促进中职学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研究

2023-01-22

语文, 虽然只是一门文化基础课, 但却是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非常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决定着学校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

一、强化职业教育的专业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核心内涵与基础教育内涵有较大差别, 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也决定了这一点:不可能要求他们对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完全兼顾, 因此扎扎实实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是他们面向未来的合理选择。这也是中职学校区别于普通高中而赖以生存的基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也应该定位于此, 将语文作为其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的作用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做到“和专业相结合, 与学生相适应”才能发挥其在中职教育中的真正作用。

1. 和专业结合, 教材先行。

教材编排应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 教材内容力求抓住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在开展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考虑中职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 针对其认知特点和情感心理的特点, 尽可能让统一教材与校本教材结合使用。让课文内容和专业贴近, 课文思想和专业融合, 口语、写作为就业和创业作铺垫。目前我校的语文教研组正在针对不同专业, 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大纲, 着手编写校本教材。

2. 与学生结合, 教法辅助。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正视现状, 承认学生的差异, 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挖掘他们的潜能, 发挥他们的长处, 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每学期我在接到新的班级之后, 首先会在全班进行一次语文基础测试, 认真分析学生们在测试中暴露出的问题, 把学生按“基础较差”、“基础一般”和“基础较好”进行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学习小组, 每一组由接受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不同的学生构成。在分小组学习和讨论时, 首先让理解能力好的带领大家分析课文, 然后由接受能力较好的同学帮助组员们再次理解, 最后让表达能力好的组织练习口头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 既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语文基础能力, 又树立起了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二、重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我们要把中职语文课程定位于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 中职语文教学才能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与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对现行教材中某些名家杂文或议论文, 应该考虑到学生早已远离写作的时代背景, 其吸引力已经大打折扣, 只能在教学中“忍痛割爱”。

中职学生毕业后就将进入社会, 走进就业岗位, 竞争也随即而来。试想一下, 如果作为维修工人看不懂设备说明书, 要如何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在工作中不擅于与同事沟通, 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又如何才能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如果作为一名求职者, 自荐书中错字连篇, 而且字迹潦草, 又要怎样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笔者认为,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两种语文能力的提高: (1) 把口语交际训练放在首位。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就要面临就业, 所以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一部分中职毕业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差。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 见识不广, 羞于表达;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口语训练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建立自信心, 让学生建立起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帮助他们克服精力不集中、不爱主动思考、不愿主动回答课堂提问的现象。只要让学生拥有了自信, 课堂教学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其次, 我们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循序渐进, 先从朗读入手, 先让学生开口, 每节课的前五分钟我会安排一名同学作为领读员, 带领大家朗读课文, 全班同学轮流进行。然后是通过自我介绍、讲笑话、讲故事、诗歌朗诵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 能够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 一步步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每周我都会利用晚自习辅导的机会, 组织学生自由讲述最近几天在自己身边发生的、让他们感兴趣的事, 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也锻炼了胆量。接下来就是让学生练习课文或者是自己从书报上看到的有趣内容进行复述, 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组交流, 逐步做到出口成章, 表意准确。 (2) 要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上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 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所必需, 也是必备的基本技能。比如请假条、个人工作计划、总结、合同、通知、启事、广告、自我介绍、求职信、会议纪要等等, 这些常用的应用文能为中职学生走向社会后, 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直接服务。另外还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一些诗文朗诵、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 慢慢形成表达能力。在当今社会, 中职学生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交流和学习的能力, 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激烈竞争中, 找准定位, 立于不败之地。

三、突出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革新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当务之急是要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是尊重中等职业教育规律的体现, 也是我们对过去语文教学进行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就是绝对的权威, 大唱“独角戏”, 语文课和“满堂灌”被划上了等号, 语文教学走进了“高消耗、重负担、低质量”的死胡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就需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做到讲练结合, 以练为主。

(1)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就算是最调皮的学生, 在实习课上的表现是非常好的。于是, 在课堂上, 我比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让他们多动笔, 遇到不会写、不会表达的内容就用图画代替, 然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地方用什么词语更好。通过类似的方法, 我们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 刺激学生思维的发展。

(2) 训练学生动口能力。针对中职学生不愿主动发言的状况,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的学习方式, 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让学生们在每一次交流中得到锻炼。诵读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但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 我们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站起来得到锻炼。在教学中, 我将“自读、提读、齐读、分组诵读”等方式结合起来, 增加让学生动口的机会, 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根据语文教学和专业的需要, 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 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对话、表演等语言训练, 形成较强的口语能力。

(3) 提升学生动脑能力。在语文课堂上, 让学生成为自己抉择的主人这一点十分必要,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 并引导学生在质疑中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转变;启发学生在质疑中从“浮光掠影”的浅层理解进入到“静影沉璧”的深层认知中去;培养学生在质疑中从单向思维和线型思维进入到创造思维和立体思维中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进一步养成独立分析、判断、推理和演绎的能力, 为学生走向社会, 走上岗位打下坚实的思维能力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我不主张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预习”, 而是让他们只需在课前熟悉一遍课文即可;也不要求学生去看思考题和教辅书籍。学习新课文时与学生一起阅读、分析, 在没有任何固定框架的前提下, 引导他们描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表达自己的感受, 即使大家所讲的与教材中给出的答案有出入, 甚至是理解的方向都不同, 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学会不依赖教辅书籍, 不依赖老师传授, 要自觉主动的去思考, 对各种事物保有自己独立的认知, 并明白自己的理解是为何有所偏差的。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中职语文教学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在促进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 真正做到让学生接受, 让家长放心, 让社会满意。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中职教育的基本现状, 浅析了普通教育和中职教育在语文教学上的异同, 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认为语文课程应突出职业特点, 增强实用性, 侧重于促进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专业技能,培养

参考文献

[1] 重庆教育委员会编.职业教育文件选编.2008 (10)

[2] 国家教育部编.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