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热点论文范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法律热点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专栏导语:改革开放40年来,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率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海淀律师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不断创新,探路开拓,致力于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水准的法律服务,成为“双创”领域法律服务的金字招牌。

第一篇:法律热点论文范文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热点及内容分析

摘要:从文献计量与内容挖掘的角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图书馆法律领域4289篇文献进行作者合作关系网络、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并结合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梳理出图书馆法律研究领域30年来的整体变化趋势、核心作者和研究团队、科研机构等外部特征,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用以揭示我国图书馆法律研究的主题内容和发展趋势。结论显示,该研究领域仍要加强作者、机构、学科间的深度合作,跨界协作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研究主题以六个方面聚类,借助多维尺度分析进一步探讨各研究主题的发展方向,为促进图书馆法律事业发展提供相应指导。

关键词:图书馆法律;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热点

图书馆法律研究一直是图书馆界与相关专家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与公共文化法制环境不断完善与优化,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颁布实施,逐步健全和完善了新时期文化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作为党的十九大之后颁布的首部文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是第一部国家层面上的图书馆专门法,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图书馆立法实践与探索道路的肯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法律落地的背后是图书馆界与法律领域专家学者对图书馆法律框架、图书馆政策体系、法治环境、图书馆设置、运营、服务、保障等相关议题做出大量基础性研究。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立法前后30年图书馆法律主题文献进行研究,从文献计量与内容挖掘的角度梳理图书馆法律领域的研究脉络,利用关键词共现网络、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主题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揭示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内容与热点问题。

1研究数据与方法

1.1研究数据

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以“图书馆法律”为主题,检索时间设定为1990—2020年,文献来源类别选取中文期刊,共检索到4476篇文献。为保证数据的可研性,剔除了书评、会议纪要、人物访记等与图书馆法律主题无关的文献,最后共筛选出4289篇。

1.2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对网络关系结构及属性进行量化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文献外部特征提取相关数据,从文献特征关联角度建立关系矩阵并构建相应的社会网络图谱。根据网络的整体特征及中心性、层次聚类、多维尺度分析的具体指标来分析图书馆法律领域的发展态势、核心作者与团队合作、高水平科研机构等情况并结合文献内容特征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2图书馆法律领域的社会网络分析

2.1时间分布

不同时期发表的文献数量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主题领域的研究状况与趋势。为清晰展示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分布特点,利用Excel绘制出1990—2020年以来图书馆法律主题文献的时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该研究发文量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上升、衰退回落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缓慢发展阶段(1990—1999年),这一阶段研究热度较低,整体趋势缓慢。文献的年发表量均未超过50篇,年平均发文量仅27篇,说明该主题关注度并不高,尽管如此也有学者意识到图书馆专门法律的缺失对图书馆发展产生制约,引发了对图书馆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关注。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4年),这一阶段的发文量从2000年的91篇激增至2014年的296篇并经历了2次(2010年、2014年)較大峰值。期间经历了图书馆立法启动(2001年)、立法工作停顿(2004年)、立法工作重启(2008年),从研究《图书馆法》(立法规划二类项目)到研究制定《公共图书馆法》(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图情界对公共图书馆法涉及的思想、理论、学术、方案等方面开展支撑研究,对图书馆法基本问题和重要制度开展专题立项,研究成果丰硕。

第三阶段衰退回落阶段(2015—2020年),这一阶段发文速度明显降低,由于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2020年的发文量并不完整,因此认为发文峰值出现在2019年。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相继出台,虽然发文数量下降,但是受中央政策影响,对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阅读的立法相关研究仍是重点关注内容,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开发等主题热度依旧不减。此外,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引发了公共图书馆法研究的新一轮热潮,2018-2019年的文献主题多集中在具体法律内容的解读、评价及法律社会影响分析等为主。

2.2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利用Ucinet6.0构建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图。如图2所示,图中节点代表核心作者,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上的数值大小及连线的粗细代表合作的紧密程度。从图中可以发现,该研究领域共形成7个主要合作团体,团体合作较为紧密的是陈传夫、冉从劲、周淑云这一团体,其次是贺延辉、马海群、王英以及王婷、张立彬这两个团体。其中陈传夫与冉从劲之间连线最粗,且数值最大说明两人之间合作最紧密,合作次数多且发文量也多。从子网类型上看,图中仅形成3种类型:单点型,共有34位作者属于该类型;双核型,指两人合作发表论文形成的自网络,共有10人两两合作形成5个双核型子网络;发散型,网络中有一个重要节点,其他节点均与其连接但不形成闭合的子网络,共有2个发散型子网络。此外,核心型,网络中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其他节点均与其相连相对闭合的子网;桥梁型,某一个或两个节点是两个子网的两节点…,这两种类型的子网未出现,可以看出图书馆法律领域核心作者合作关系网络整体连通性较差,整个网络是以简单的单节点、双核型、发散性子网络为主,未形成大型复杂的子网且核心作者团体较少,各个节点间连接简单,关联性较差,可以看出该领域核心作者并未凝聚成具有规模影响力与引领力的合作团队。

2.3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对1990—2020年期间图书馆法律领域论文进行机构统计并筛选发文10篇以上的研究单位,共43家机构人选,如图3所示。研究机构分布主要是高校图书馆19家、高校院系11家、公共图书馆10家以及研究中心3家,分别发表310篇、300篇、211篇、55篇论文。

构建机构合作网络如图4所示,43家研究机构形成了4个机构合作团体,其中湖南图书馆与南昌陆军学院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中山大学图书馆与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形成三个双核型子网,根据连线及数值可以看出机构合作并不紧密。发文量排列前三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国家图书馆成为关键节点构成了合作较为紧密的桥梁子网,其中节点最大的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中心性最强与之合作紧密的是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子网中合作最为紧密的机构是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黑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对机构合作网络进一步研究可发现,机构合作以同单位机构合作为主,多以高校图书馆与高校院系合作具有合作对象单一、规模简单的特点。网络中核心节点辐射能力强,能够跨地域、跨单位合作形成复杂的合作子网,但是同时也发现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机构同质化严重,缺少法律研究机构参与合作。

2.4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利用关键词共词网络可以揭示学科领域的科学结构与演化趋势,揭示特定主题的热点研究方向和研究前沿。对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提取并将原始关键词进行清洗后共得5143个关键词。本文选取频次在20次以上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共71个,构建出71x71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进而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如图5所示,進一步分析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的热点。图中节点大小与该节点度数成正比,连线粗细与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成正比。较大的节点依次为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与之紧密相连的是著作权、著作权保护、知识产权等节点,可见著作权保护一直是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的重点。密度是测量网络结构形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Ucinet6.0计算关键词网络密度,得出整体网络密度为0.295,网络密度取值范围在0~1之间,网络越紧密取值越大,在实际网络图中能发现的最大密度值约为0.5,因此可以看出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节点关系较为紧密,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热点比较集中,例如著作权、法律保障以及资源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等。

2.5关键词网络中心性分析

网络中心性是根据节点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或优势的差异判断其在社会网络中所处的核心地位及权力影响。中心性的度量指标有: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结果见表1所列,文章选取前10个关键词展示。

关键词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越大,接近中心度越小,说明这些关键词连接其他关键词的媒介能力强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表中关键词图书馆中心性最强与其他关键词联系最为紧密,围绕图书馆延伸的关键词如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高校图书馆、法律著作权法等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关联性也较强,说明这些关键词是图书馆法律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对该领域内与之连接其它方面研究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强的辐射性。

3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绘制聚类树状图,如图6所示。聚类分析依据关键词关系远近进行分类,能够更直观展示高频关键词亲疏关系,从而得出这些关键词所代表的主题热点聚类。如图6所示,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热点可分为6类。

聚类一: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策略。此类研究包含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法律风险、策略、文献传递、利益平衡、信息资源共享、高校、著作权问题、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法律问题共12个关键词。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及保存容易产生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信息资源的数字版权症结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与版权保护的尴尬、传播影响力与版权价值的背离以及惯性消费与版权机制的矛盾三大方面。有学者提出应当从版权意识与管理制度内外完善、传播伦理与融媒功能交互制约以及渠道建设与数字技术契合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建设。网络信息资源方面应从公共政策、法律、管理以及经济学等多视角构建均衡的著作权利益关系网络的对策,从而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均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建立和完善涵盖图书馆法、标准化法规、知识产权法、出版法等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适用的法律体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共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是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聚类二:法律图书馆及法律信息资源研究。此类研究包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资源共享、法律图书馆、法学院、图书馆员、法律地位共8个关键词。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律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法律信息资源服务探索、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法律图书馆反映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在法制建设、法学研究、法律实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当今法律图书馆发展方向,馆际合作促进了资源共建与共享。在法律信息服务方面高校法律图书馆以法律学科导航为基础,对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围绕法律热点、焦点问题和科研教学重点提供系统、全面的法律信息服务。公共图书馆则与众多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一样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的社会职责开展相应的社会普法教育。

聚类三:图书馆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及法律保障。此类研究包含信息安全、云计算、著作权保护、数字水印、数字著作权、数字图书馆、著作权、知识产权、数据库、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复制权、隐私权、公共借阅权、合理使用、法定许可、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网络环境共19个关键词。该类研究主要集中在著作权的侵权与防范、著作权法对信息资源的法律保护、技术保护等方面,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应用于发展,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与信息网络传播也不断引起重视。图书馆侵权主要发生在自建资源建设、资源引进以及资源利用与开发过程中的侵权问题。责任主体集中在图书馆、读者、数据商三者之间。也有学者从图书馆服务角度对图书馆镜像服务、参考咨询、网络链接、文献传递等服务过程中侵权风险进行研究,提出采取风险评估机制、利用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获取合法授权、著作权声明与读者教育等规避图书馆著作权侵权多种措施。《著作权法》自1990年颁行历经三次修改,图书馆界一直对著作权法保护保持高度关注并对图书馆涉及到的延伸性集体许可、“三步检验法”适用范围、孤儿作品、图书馆合理使用兜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如吉宇宽对图书馆直接适用著作权法定许可规则的现实需求和法理依据进行探讨。韦景竹等人在图书馆版权侵权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现行著作权法规定的图书馆合理使用规则在对象、行为等方面都比较狭窄。石超对《著作权法》中“孤儿作品”局限性提出由国家版权局授权、国家图书馆统筹管理、构建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相结合的救济路径等图书馆使用孤儿作品制度实施措施。技术保护方面,图书馆可以基于合理使用目的,充分利用接触控制措施和版权保护措施,实现著作权保护。如秦珂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约与时间戳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实现版权确认、版权交易、版权维权等重要的版权保护功能,开辟数字版权价值评估新路径等创新价值。

聚类四:图书馆立法研究理论基础及相关内容:此类研究包含读者、权利、法律关系、保护、法律责任、服务、管理、图书馆、立法、法律共10个关键词。图书馆立法工作一直是图书馆界关注的焦点,从2001年立法工作启动,直至2018年《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近20年立法经历,期间一度陷入停顿,重要原因之一是对法律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相关问题的研究不足。图书馆界意识到图书馆立法理论是立法工作的基础保障由此逐步开展相关立法理论研究,立足于解决立法进程中对立法架构、法律属性、基本原则、立法对象等方面的分歧。维护各方权益、保障社会大众实现公平正义的信息权利是图书馆法律的价值追求。有学者从图书馆各方权利表达的概念、形态、构成进行系统梳理。魏白莲认为“图书馆权利”体现的是一种服务理念,是捍卫读者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权利的价值理念。“读者权利”涵盖了平等获取权、知情权、隐私权、图书馆使用权、文献保障权等国家法律和图书馆赋予其利用图书馆的一切权利。法律关系是一切法律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中心问题,理清图书馆法律关系,也就从根本上建构了图书馆法律理论的主要内容。白永红从法理角度对图书馆法律关系的性质、主体、客体及内容等要素、概念等进行静态分析。韩淑举提出在国家宪法及其相关法律框架内对国外图书馆权利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移植实现中国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关联。此外,也有学者围绕立法基础、法律环境、法律实践等方面展开相应研究。

聚类五:公共图书馆法及阅读推广相关研究;此类研究包含读者权利、图书馆权利、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管理、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数字化图书馆共9個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作为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图书馆专门法在立法之初就备受关注,早在2004年立法启动开启了图书馆界对《公共图书馆法》基本问题和重要制度相关研究,2008年立法工作再次启动,汇集图书馆界全体力量围绕立法背景、性质与功能定位、设置与体系建设、管理体制绩效评估、读者权益与图书馆服务等相关议题研究涉及公共图书馆设置、管理、服务、保障有关的主要问题,为法律的框架体系设计和条文起草提供思想、理论、学术、方案等方面提供支撑。立法后的研究集中在条例解读、法人治理、服务体系、服务效能实施路径、权益保护以及《公共图书馆法》与其他文化法之间的比较等方面。2017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颁布,2018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也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与全面阅读相关的热点如虚拟阅读、数字阅读与移动阅读、阅读社区也相继展开。

聚类六:图书馆立法事业发展与法律体系建设;此类研究包含图书馆法、图书馆立法、图书馆事业、图书馆事业发展、法律保障、俄罗斯、有偿服务、美国、中国、日本、法律体系、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共13个关键词。研究集中在图书馆发展变革、图书馆立法事业发展、法律体系、中外图书馆法对比与研究。图书馆事业在发展中不断变革,图书馆的跨界融合、数字人文、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技术与人文共同推进智慧图书馆发展,新一代技术推动智慧图书馆实现路径不断升级,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入增加了智慧图书馆发展的人文内涵。在图书馆立法事业发展方面,不少学者对中图书馆事业发展路径、经验与问题以及图书馆立法事业进程、政策体系、法律制度做了系统回顾与梳理。法律体系方面,构建以宪法为核心,以国家基本法律为指导,图书馆专门法为基础,图书馆相关法为关键,图书馆行业自律规范为补充的图书馆法律体系。在此框架下,学者针对性的对公共图书馆的阶层构造、图书馆战略规划及评估定级相关展开研究。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为借鉴国际立法经验对国外公共图书馆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4多维尺度分析

利用SPSS20.0软件将关键词在二维空间中聚类,进一步揭示研究主题的发展状况与演变趋势,如图7所示。战略坐标图以向心度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x轴向心度越大,表明越核心,Y轴密度越大,表明越成熟。

由图7可知,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策略研究领域主要位于第一、二象限。该领域关键词数字资源、文献传递、利益平衡、信息资源共享、著作权问题、法律问题位于第一象限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向心度,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说明研究主题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研究状况也比较成熟。其余关键词虽处在第二象限,向心度较大,研究较为核心,说明与其他研究主题有广泛联系;法律图书馆及法律信息资源研究信息资源研究领域位于第二象限,其密度较高,向心度较低,说明这该领域研究已自成立一体被深入研究,但目前表现并不活跃且缺乏后续进展,所受关注较少;图书馆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及法律保障研究领域位于第一和第四象限,密度分散向心度较高,这说明该领域出于较为核心位置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欠缺;图书馆立法研究理论基础及相关内容这一领域主要出于第三象限,关键词之间距离分散,与其余主题联系不强,若没有后续关注,则将沦落边缘位置,该主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公共图书馆法及阅读推广相关研究位于第二、第三象限。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图书馆服务出于第二象限,关键词联系较为紧密,但向心度和密度均不高,说明在图书馆法律领域中该主题研究并不成熟。公共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位于第三象限的其他关键词分布较为松散,该主题的研究成果时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反映出该领域影响力不大,未形成主流的研究范式;图书馆立法事业发展与法律体系建设研究领域位于第三象限,关键词美国、中国、日本、法律保障较为紧密,但研究成果若不再累积则该主题影响力将逐渐减弱。图书馆法、图书馆立法、图书馆事业关键词内部联系松散、不稳定,在后续发展中易分解或演化成其他相关主题。

5结论与展望

图书馆法律事业前行发展一直是图书馆界孜孜以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相关研究成果颇丰。本文利用Excel、ucinet6.0、SPSS2.0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4289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法律领域研究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上升已呈现逐渐回落态势,领域核心作者并未凝聚成具有规模影响力与引领力的合作团队,研究机构群规模较小,同质化普遍,辐射力不强。该研究领域仍要加强作者、机构、学科间的深度合作,跨界协作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信息资源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及策略、法律图书馆及法律信息资源研究、图书馆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及法律保障、图书馆立法研究理论基础及相关内容、公共图书馆法及阅读推广相关研究、图书馆立法事业发展与法律体系建设等六大类别。这些研究类别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持续关注,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挖掘以期可持续发展下去。公共图书馆法及阅读推广相关研究需加强自身理论与实践应用,不断扩宽研究范围形成主流研究范式。图书馆立法事业发展与法律体系建设研究,该领域研究需围绕主题共性结合相关研究方向,逐步稳定主题内核,促进该领域成熟发展。

作者: 顾婷

第二篇:娱乐产业热点法律问题解读

专栏导语:

改革开放40年来,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率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海淀律师始终走在时代前沿,不断创新,探路开拓,致力于为民营企业提供高水准的法律服务,成为“双创”领域法律服务的金字招牌。站在改革发展的新起点,海淀区司法局联合海淀区律师协会,与《中关村》杂志合作开辟“中关村·律师印象”栏目,由海淀优秀律所撰文,为创业者解答企业成长与发展中的各类法律问题,从而让创业者更好地防范法律风险,带领企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娱乐产业和娱乐法发展如火如荼,法律纠纷也频频发生。作为娱乐产业的从业者,该如何通过法律保护自身权益,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海淀区从事娱乐及相关产业的律师通过本文,就相关热点问题分享观点,助力从业者健康科学地发展娱乐产业。

我国娱乐法进程及重视《经纪合同》的签署

武涛(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文化创意产业法律业务部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青年律师联谊会副主任)

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繁荣和壮大,“娱乐法”一词开始逐渐步入人们的视线内,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娱乐法”,却一直未有一个定论。由于“娱乐法”本身所涵盖的内容极为庞杂,并非一门单独的法律学科,而是融合了合同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侵权责任法、劳动法等在内的多部门法律,是跨部门的调整娱乐行业的商业行为的综合法律规范。

我国目前虽然并未开设专门的“娱乐法”课程,但是很多的法学高校都已经开始在课程的设置上涉及到了“娱乐法”的内容,并积极开始相关的课程以促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同时,以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2017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开始施行。可见,我国的娱乐产业正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逐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我国娱乐产业日渐蓬勃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步入娱乐领域寻求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演艺人员从事具体的演艺活动的主要形式还是依托与经纪公司建立经纪关系,进而通过经纪公司的渠道开拓自己的演艺事业。而在这当中,不论是对于演艺人员还是经纪公司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双方间签订的《经纪合同》。目前,我国司法对于经纪合同的性质基本上已经达成了一致,即经纪合同是一种具有鲜明行业特征属性的商事合同,兼具居间、委托、代理、行纪、服务的综合属性,由其构建了经纪公司与艺人之间的特殊合作共赢关系。

经纪合同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人身性,因此签订经纪合同时合同的双方主体均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艺人方需要通过明确的权利条款保障自己在经纪期限内的权益,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可以通过与经纪公司建立合作取得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为了保证这些权利的实现,在条款中增加关于保底收益或者保底参演活动数量的约定就是极为必要的。而经纪公司为了确保自己所培养的艺人能为自己持续地带来经济利益,对于艺人的约束条款中一定会非常注重如下内容:一是合作年限,二是限制艺人的任意解约权。

我国的娱乐产业仍旧是一个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业,其中所涵盖的也远远不只是艺人和经纪公司这一种关系,但是不可否认,这一法律关系是娱乐产业最为常见的,也是很多其他关系产生和建立的基础,因此,对于经纪合同的签订,不论是艺人方,还是经纪公司方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海淀区从事娱乐及相关产业的律师撰写文章,就娱乐产业相关熱点问题分享观点,助力从业者健康科学地发展娱乐产业。

(注: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作为“中国律所前15强”,业务布局全球,执业律师逾1500名,服务多家中国独角兽企业,是中关村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中心的主席单位。武涛律师在影视文化、体育娱乐领域有丰富的法律服务经验,擅长提供影视文化体育类公司及其它公司的日常运营的法律服务,影视文化体育项目的专项法律服务。目前担任多位传媒、影视、体育名人的私人法律顾问。)

娱乐产业融资模式及合规性法律问题

刘进军(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

李明雪(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主任助理)

娱乐产业作为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人才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娱乐产业的发展自始至终离不开融资需求。在美国,娱乐公司经过三十年并购重组,如今的好莱坞电影产业呈现六大电影公司与独立制片公司,艺人经纪公司(CAA)等共存的局面。其中,美国六大电影公司的常用融资模式包括自产自销、制作-融资-发行、合拍等;而独立制片公司主要采用的融资模式包括海外预售融资、银行贷款、完片担保、税收优惠政策、广告商赞助、底片采购融资、差额贷款、私募发行等。目前我国电影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政府投资、版权预售和广告投放收入等渠道,融资渠道初步呈现多元化。下面,笔者对娱乐产业主要融资模式项目作品融资与股权融资进行分析,并就该融资模式的合规性的提出相关法律建议。

(一)娱乐产业常用融资模式:项目作品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完片担保、版权预售和广告投放收入、底片采购融资、差额贷款等模式。

目前我国娱乐产业采用项目作品融资取得一定成功,并积累了大量经验。如以电影公司已发行(含未发行的)电影版权作为质押物品向银行贷款(bank loans),深圳发展银行就曾为《夜宴》提供5000万元贷款;“卖片花”预售融资(pre-sales),《夜宴》、《墨攻》、《梅兰芳》在日本的预售融资就达到500万、350万、300万美元。

但对于采用项目作品融资,目前存在融资渠道不完善且集中度高、缺乏作品价值预评估专业机构和担保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及相关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对此,笔者建议,要积极做好娱乐项目作品价值的预估,加强娱乐作品专业评估机构专业性,完善娱乐作品相关评估规则;同时要积极培育专业化的担保性中介机构,提高我国现有介入版权质押贷款的担保公司的专业性,加大项目作品融资成功率。另外建议扩大对《担保法》第七十五条(四)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的范围,允许娱乐作品版权和相关合同权利作为权利质押对象,为娱乐公司前期融资提供方便。

(二)娱乐产业融资的另一种重要模式:股权融资,主要包括私募融资、上市融资等模式。

私募融资(private offering),即融资方将部分股权作为对价向特定少数投资人进行的融资形式。目前,美国中小型制片公司通常是通过私募发行的方式,向特定少数投资人进行融资,该融资方式属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的豁免登记注册范围。而国内《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对此作了相应规定,是国内娱乐产业公司进行私募融资法律依据。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专门法律对私募融资进行系统的规定,对此,笔者建议,今后在构建专业系统私募融资法律时,应注重对娱乐公司私募股权融资特殊性予以考虑。

另外一种股权融资模式:上市融资,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如2009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创业板,2010年底博纳影业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影视公司。但该种模式属于向不特定投资者进行公开发行融资,受到各国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如在美国上市发行必须符合《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等相关规定,而在国内上市、交易必须要符合《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以及国务院及证监会发布的相关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比如,我国现行《证券法》第十条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对此,笔者认为,娱乐公司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应严格遵守相关监管规定,避免因违规行为给公司和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注:北京市法大律师事务所的前身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顾问处,2000年改制成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目前是全国规模较大、聚集学者最多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刘进军律师主要从事公司证券、银行信托、并购重组、贸易与投融、知识产权等法律业务。并担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第九届国际贸易投资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研究会副主任等职务。李明雪律师专注于研究娱乐产业知识产权侵权、合同纠纷以及企业权益维护。)

娱乐产业投融资问题前瞻

琚存旭(北京市乾坤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

据工信部《2018中国泛娱乐产业白皮书》披露,我国快速发展的网络基础设施、AI、移动互联,促使泛娱乐产业逐渐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又促成了“互联网+文化娱乐”各业态广泛互联和深度融合,活跃的市场催生了海量的投资机会。2017年,仅视频、游戏、直播等产业投资火热,有14家公司单笔融资超过10亿元。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小微公司落入冰窖,因缺乏资金而关闭。

民间资本是娱乐产业领域最重要、最活跃的投资主体。目前,投资呈现分化态势,一方面是以腾讯、阿里、万达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凭借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资金实力,着力打造娱乐产业生态链和顶级赛道。他们凭借强势方的地位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生态标准,这从法律角度为行业发展确立了基本秩序和范例。但是,大公司也极有可能获得垄断地位,這应当由政府予以动态关注,律师界也应当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是大量中小微企业或者个人从业者仍然面临着极大的资金困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相关方对娱乐产业的发展规律认识尚浅,急功近利,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投资风险。同时,融资渠道和手段非常有限,众筹、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手段没有充分发挥功效,相反,有的项目对赌协议触发、债务违约、知识产权质押无效,有的项目甚至构成了非法集资、诈骗犯罪。从律师角度总结其原因,中小微企业和个人从业者对于法律的理解和运用与大企业相比有着天然的劣势。实际上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律师与会计师、精算师配合完全可以设计出合法、可操作的交易结构,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很多。

娱乐产业属于服务贸易范畴,必然以协议为基础。娱乐产业应当把法律作为资源使用,探索能够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系统性协议。

娱乐产业跨国贸易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如下:

娱乐产业从内容到形式必然走向国际化,特别是在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背景下,娱乐产业国际化成了迫切的课题。国际化的实质就是国际贸易化。

有这样几个法律问题业界应当重视:1、遵守《伯尔尼公约》等国际公约、双边多边条约和WIPO等国际组织的相关规定,预先筹划争议解决方案和救济路径。2、了解相对国法律与我国法律细节上的差异,力求最大限度的实现互利共赢。例如,我国电影著作权保护的期限与美国等国家对雇佣作品的保护期限不同,相关方可以通过选择发表地或者创作方式获得更有利的保护方式。3、引进外国娱乐内容和形式的同时,要着力引进国外成功的协议管理和运作方式,既调动咨询业、居间业、经纪业的积极性,又充分保护和发挥核心内容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行业诚实守信。4、聘用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应当依法订立劳动或者劳务合同,重视税收、社会保障、福利、商业保险等差异。应当慎重选择准据法。5、在引进娱乐内容时,应当加强背景调查,着重了解娱乐内容的权属、争讼、质押、许可,以及他项权利,既要尊重他人既有的权利,也要注重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新权利,并及时完成权利取得程序。6、了解并尊重相对国的宗教和世俗。合同内容必须对宗教和世俗可能对履约造成的风险预判并防范。

(注:北京市乾坤律师事务所专注于在公司、投资、金融、证券、政府事务、房地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知识产权、国际贸易和劳资关系等非诉讼、诉讼或仲裁等领域提供法律服务。琚存旭律师曾代理屠呦呦、张爱玲、斯宾塞约翰逊等人的法律案件,及首例涉外软件著作权侵权案等创新案件。曾任中国国际商会律师团成员、中国广告协会法律委员会常委、市政府推荐的涉台业务律师。曾获司法部金獬奖三等奖、“北京市十佳律师”等荣誉称号。)

影视制作、发行的重难点法律风险举要

郑厚哲(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北京市影视娱乐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

(一)艺人道德风险防范

近年来频繁发生因艺人个人道德问题导致影视作品不能发行、播出的事件,给相关影视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艺人道德风险存在模糊、不可控的特点,影视公司难以查实也难以控制,影视公司该如何防范艺人道德风险呢?

第一,影视公司在选择艺人时应持慎重态度,在与艺人尤其是主演签约之前对相关艺人进行尽调、排查风险。第二,影视公司与艺人个人或经纪公司签约时,在相关合同中明确约定道德条款,并设置清晰、可操作的相应罚则。第三,也建议监管部门明确具体规范,对于因个人行为导致的损失由责任人承担,保证影视公司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

(二)影视制作的“背靠背”合同

“背靠背”合同是目前影视行业常见现象,投资方仅与某一家持有作品版权或部分版权的主体签署合同,但对于作品此前的版权情况并不知情,从而导致较高的版权风险。尤其是在涉及影视作品的衍生品以及续集、前传等项目开发的情况,一旦版权链不清晰将导致相关工作受阻。那么影视公司该如何规避因“背靠背”合同导致的版权链不清晰的法律风险呢?

第一,主控方应将作品版权的管理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在合同中可约定作品版权或版权管理权完全归属主控方,其他投资方仅按投资比例享有版权收益,不享有作品版权。第二,对于一般的投资方,建议明确约定如一方需要进行版权开发应当获得其他投资方授权,或需经其他投资方同意,或需通知其他投资方并提供相关合同备案等。第三,可考虑通过各方共同签署协议,乃至成立项目公司等方式规避各方风险。

(三)发行成本难以核算

近年来涌现大量因发行方使用发行成本不符合财务规范,导致片方与发行方就发行成本金额的认定产生的争议和纠纷,这类纠纷中因缺少相应票据以及存在现金支付等财务上不规范的操作导致发行成本无法确认,对于这种情况应如何解决?

第一,出品方应在与发行方签署的发行合同中明确约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结算、审计及发行成本确认的条款。第二,根据发行工作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约定:对于可取得发票以及签署合同的部分,约定片方可审计发行成本;对于一般情况下难以取得发票或签署合同的部分,可在发行合同中确定不审计的预算额度。第三,发行方应严格遵守发行合同约定及财务规范开展发行工作。

(注:北京清律律師事务所业务范围覆盖科技互联网、文化教育等领域,尤其在“计算法学”、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积极贡献力量,为各行业提供综合法律服务。郑厚哲律师及“清律大文娱部门”为影视、综艺、舞台剧等文娱内容的开发、制作、投融资、营销、宣发、衍生品开发提供全流程法律服务,并在艺人经纪、品牌授权、形象维护、争议解决等领域提供综合法律服务。)

娱乐法实务中权益保护的路径思考

张涵(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一)名人姓名权如何保护

由于名人的公众效应,名人的姓名不是单纯的个人主体的识别符号,也蕴含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近日,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代理刘纯燕参加了对他人注册的“金龟子”商标无效宣告行政诉讼一案,在该案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肯定了刘纯燕对“金龟子”享有姓名权。

2019年4月,北京高院发布的《关于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审理指南》第16.13条中对“姓名的范围”也做出了界定:“姓名包括户籍登记中使用的姓名,也包括别名、笔名、艺名、雅号、绰号等。”该规定更进一步明确了“能够与特定自然人建立起对应关系的主体识别符号可以视为该自然人的姓名”,这也为一些名人如何保护其姓名权提供了指向。在2019年8月1日,国知局在对政协代表关于《规范使用知名作家姓名笔名注册商标的提案》答复函中,不仅对涉及包含公众人物姓名的商标申请注册行为的法律适用做出了明确答复,而且彰显了对大量抢注知名人物姓名的恶意抢注行为打击的决心。作为法律服务提供者,我们也更期望看到更多的名人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体育赛事直播的保护路径思考

娱乐法中关于体育赛事直播的司法保护是一直以来的热点问题。在中超案中,二审法院未能支持侵权成立的依据主要在于:首先肯定法院无权设定著作权法规定之外的作品类型;其次,就体育赛事直播是否属于电影作品,法院也认为从诸多客观因素限制来看,体育赛事直播不符合电影作品独创性高度的要求,也不能作为电影作品来保护。

我们也注意到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送审稿》中采以“视听作品”取代现行著作权法下“影视作品”加“录像制品”的立法模式。体育赛事直播是否作为“视听作品”予以保护更为恰当?另外,能否参考《美国版权法》第106条的规定“使作品、表演、录像制品或广播电视节目可被一般人以任何适宜的方式感知”,将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可否合并为传播权,使其可以适应更多样化的传播作品的方式?修法的过程是漫长的,但市场上的侵权行为却千变万化的不断涌现,若其行为本身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我们建议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路径,积极探索反法适用的空间以及时维权。

(注: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创建于2003年9月,服务全球数千客户,在商标、专利、版权、保护及诉讼等领域均居行业领跑梯队。张涵律师擅长办理商标行政确权;商标、专利、版权等民事侵权案件。2018年获评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律师,2019年入选首届“中国优秀知识产权律师TOP50”榜单,长期服务于爱马仕集团、中国移动公司等知名企业并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

作者:武涛 刘进军 李明雪 琚存旭 郑厚哲 张涵

第三篇:图书情报学科热点挖掘

摘 要 进行学术期刊关键词分析对于掌握学科主题和学科构成脉络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研究利用网络嵌入技术提取了大型关键词关联网络的高阶信息,并利用聚类算法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进行关键词主题可视化分析。首先,刻画了关键词之间的局部聚集和全局分布,并分析了最近四年中该学科的热度持续、热度增加和热度减退主题,最后通过国内外关键词关联网络对比揭示了中外研究热点异同。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聚类算法 关联网络分析 大数据 共詞分析

分类号 G252.8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4.016

Hot Topics Detection of Disciplin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by Analyzing a Large Scale of Co-

Xu Xiaoying, Li Hui

0 引言

学术论文是学科研究及其发展的重要呈现形式之一,其中论文关键词是一种表述特定学科主题的重要手段。关键词作为学术期刊所发表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作者给出或由期刊建议,它们是对文献内容的浓缩和提炼,是能够反映文献主题概念和主要内容的自然语言词汇。每一个学科领域在特定时间内均积累了大量的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集合的深入分析,可揭示所在学科领域的总体特征、研究重点内容、研究主题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发展脉络与发展趋势[1-2]。常见的关键词分析方法可分为单词出现频次分析[3]、双词共现频次[4]、关键词关联网络分析[5-6]等方法。单词出现频次分析法认为频次越高的关键词重要性越大,双词共现频次分析方法认为一对关键词共同出现次数越多,则代表它们的关系越紧密,频繁共同出现的关键词能够反映所代表学科的构成以及热点主题[7-10]。关键词关联网络分析方法扩展了双词共现词频,将所有共同出现的双词相互关联而形成一个网络,进而可描述关键词重要性及其在学科领域内的全局和局部联系[11-16]。

近几年,关键词关联网络成为了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多个方面,包括创客、图书情报规划、学术出版服务、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发现等。然而,当前关键词关联网络方面的研究文献仅仅对100个之内的高频词汇进行网络分析,缺乏对学科关键词整体布局刻画,也缺乏对某个研究方向的细节描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我国“图书情报”学科领域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关键词为实证,利用网络嵌入技术实施大型复杂关键词关联网络分析,从而揭示该学科领域的主题结构、重点与热点问题、研究主题的特征,以及该学科逐年的发展趋势变化。同时,也通过对比中国与国际期刊关键词关联网络,阐明该学科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主题特点与差异。

1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网络嵌入分析方法

对于关键词分析的现有方法通常采用直接的网络可视化方法进行网络分析,即选取网络中由高频词构成的子网络进行显示。考虑到所研究对象是由上万个关键词及其数万条共现关系组成的大型关键词关联网络,为了也能显示次高频、中高频和低高频词,本文应用网络嵌入对关键词关联网络进行分析。

网络嵌入是一种能够适用大型网络分析和推理的热门技术,旨在将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成低维实值向量,使原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被高效地保存于学习到的向量中,进而可将得到的向量表示运用到网络分析中常见的应用中,如可视化任务、链接预测以及社区发现等任务。

对于本文的关键词关联网络,采用非负矩阵分解(NMF)实现网络嵌入[17-18],将关键词映射到低维甚至二维空间,不仅便于人眼观察,而且可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以定量的方式刻画关键词之间的局部聚集和全局分布关系。其数学描述如下:关键词关联网络可用权重图G(V,A)来表示,其中V={vi}表示结点集合,vi表示第i个关键词,称为结点;Ak×k={αi,j}称为权重矩阵,αi,j对应于两个结点共现词频。对于任意给定一个包含非负元素的关联矩阵Ak×k,NMF能够寻找到一个非负矩阵Uk×l和另一个非负矩阵Vl×k,使得满足A≈UV [18],其中L≤K。对于关键词关联网络而言,V的每一列将每一个关键词结点映射为L维向量,描述了该关键词的高阶统计信息。利用这种低维向量表示可以计算关键词之间的相似性和局部紧密连接关系。图1显示了网络嵌入的实施流程。

2 实证数据采集及其低阶统计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首先选择了 “图书馆学;情报学” (以下简称“图情”)学科中的41种学术期刊,以2018年内刊载的9083篇学术论文作为实证研究样本,通过统计,总共包含13 792个不重复关键词和43 383条关键词共现关系。

首先,本文统计分析了2018年关键词数据中的单词出现频次(简称“词频”)。总体分析表明,最大单词出现频次和最小单词出现频次分别为965和1,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2.281和1,总体分布符合幂律分布。少数关键词的词频较高,93.25%关键词的词频少于5。图2展示了频次排名前二十的关键词及其频次。随后采用g指数[19]界定了对应于领域内通识性和基础构成词语的超高频关键词[20],发现前十个关键词为超高频关键词。

其次,统计了双词共同出现频次(简称“共现频次”)。总体分析表明,最大共现频次和最小共现频次分别为99和1,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156和1,与关键词出现频次相似,共现频次分布也同样符合幂律分布。少数双词的共现词频较高,90.78%双词的共现词频只等于1。图3共现频次排名前二十的成对关键词及其频次。这些双词为该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热点的词语。

3 关键词关联网络构建和网络嵌入分析

本文使用关键词关联网络来描述关键词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关键词为结点且结点的大小与单词频次成正比,共现词频为连边权重且连边的粗细成正比。

在计算网络嵌入时,首先采用刘敏娟等人的建议,只考虑关键词关联网络里面单词出现频率大于1次的关键词[21],总共13 792-10 210=3582个关键词,占关键词总数25.97%。然后,根据图1的方法生成二维网络嵌入向量矩阵,利用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其中类别的数目等于6,即K=6,生成关键词聚类,其中每一个数据点表示一个关键词,词频越大的数据点对应的尺寸越大;两个数据点之间的距离越近表示这两个关键词越亲密,共形成了6个关键词聚类社区。

从关键词聚类图总体上可以看出,一个关键词聚类位于A(中心),其它五个在外围排布,以12点钟方向为出发点,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标记为B(11点~2点)、C(2点~4点)、D(4点~6点)、E(6点~8点)、 F(8点~11点)聚类。六个聚类的关键词词频总体统计如表1所示。

最后,按照单词词频的大小,选择排名前100的关键词作为重要关键词。并据此将这些关键词划分为五个级别的重要性,每一级包含20个重要关键词,分别对应于词频排名1~20名、21~40名、41~60名、61~80名及81~100名的关键词,在聚类上的分布如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

从网络嵌入空间中可以看出,“图情”领域研究主题层次清晰且明确,具体内容如下:

(1)B聚类中包含的27个重要结点主要分布在两个主要团簇。一个是服务创新技术团簇,包含了“阅读推广”“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知识服务”“服务创新”“服务模式”“人工智能”“智库”“智慧服务”等。另一个是创新服务模式团簇,包含了“信息服务”“影响因素”“移动图书馆”“微信”“用户行为”“微博”“知识共享”“用户体验”“用户需求”“创新服务”“扎根理论”等。

(2)C聚类中包含的28个重要结点,大部分属于一个较大的团簇,包括“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全民阅读”“数字人文”“资源建设”“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读者服务”“新媒体”“MOOC”“建设”“微信公众号”“数字阅读”“数字化”等。该团簇内涵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关键词关系。比如“ESI”和“医学信息学”之间的距离非常小,反映出医学学科的ESI论文数目较多这一事实。

(3)D聚类中共包含了10个重要结点,其中“文献计量”“可视化”“社交媒体”“可视化分析”“CiteSpace”“关联数据”等关键词相互靠近并形成团簇,其对应的关键词社区内涵为计量表现形式。

(4)E聚类中包含7个重要结点,均为3级及以下重要关键词。其中“数据管理”“开放数据”“机构知识库”“开放获取”“学术影响力”“科学数据”属于同一个小团簇,对应的学科内涵为数据资源整合。

(5)F聚类中25个为重要结点,分布在多个更小的团簇中。比如,“数据挖掘”“个性化服务”“用户画像”等词所在团簇的内涵为精准服务;“信息素养”“网络舆情”“大学生”等词所在团簇的内涵为高校舆情分析;“知识图谱”“双一流”“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分析”“共词分析”“竞争情报”等词所在团簇的内涵为情报分析;“实证研究”“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等词所在团簇的内涵为文献计量研究。

(6)A聚类尽管包含最多数量的关键词,但只有三个重要关键词:“版本”“创新”和“模式”,均为4级及以下重要关键词,后两个与D聚类中的“图书馆学”靠近,属于该学科的专业术语.而其它的关键词均排在前100名之外。

4 关键词关联网络年度纵向对比

为了分析图情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网络嵌入方法对比分析了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四年的国内图情类期刊中关键词关联网络。其中2016年关键词关联网络包含了17 287个关键词和60 096条共现关系,2017年的共现网络包含了16 334个关键词和55 363条共现关系,2019年的共现网络包含了15 241个关键词和48 846条共现关系。

4.1 从关键词词频来分析各年关键词变化

根据关键词的词频大小排序和年度变化,可将高频和中频关键词划分为三个重要类别,包括热度持续主题、热度增加主题以及热度减退主题。

(1)属于热度持续主题的高频关键词是指每年的排名和词频绝对值变化不大的关键词,根据词频大小可细分为两大类:学科基础核心和热度主题。其中,屬于学科基础核心的关键词有“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大数据”,它们在连续四年当中均为超高频关键词,占据词频排位的前5名,远高于其它关键词。此外,学科核心关键词还包括一些高频词,如“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服务”“信息素养”“全民阅读”等。热度持续的主题词主要包括“服务模式”“学科服务”“影响因素”“知识服务”“网络舆情”“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等。因此,热度持续主题的高频关键词一般为学科核心词汇和服务类词汇。

(2)属于热度增加主题的关键词一般来说是指排名逐年上升而且词频绝对值也逐年增加的词汇。热度增加的主题关键词有“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公共文化服务”“智慧服务”“用户画像”“扎根理论”“深度学习”“区块链”“空间再造”“机器学习”等。它们的出现词频和词频排名自2016起大幅度提升,其中2016年和2019年的数值突显了这些主题关键词的热度变化量。例如,“人工智能”在2016年出现了7次、排名第766,但在2019年出现了99次、排名第8。可以看出,大部分热度增加主题关键词涉及到“智能智慧”这个主题,顺应了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3)属于热度减退主题的高频关键词一般来说是指排名逐年下降而且词频绝对值也逐年减少的词汇。热度减退的主题关键词有“建筑物”“MOOC”“微信”“读者服务”“移动图书馆”“数字资源”“云计算”“图书馆员”“微博”“学科馆员”“图书馆联盟”“元数据”“医学信息学”等。它们的出现词频和词频排名自2016起大幅度降低和下降,其中2016年和2019年的数值突显了这些主题关键词的热度变化量。例如, “MOOC”在2016年出现了109次、排名第12,但在2019年仅出现了10次、排名第350。此外,还有一些热度减退主题关键词,如“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创新”等,其词频数值呈现出逐年的显著减少或其词频排名呈现显著下降。可以看出,大部分热度减退主题关键词涉及到已经成熟的信息平台,如MOOC、微信等;又或者涉及新技术相关主题,如“数据挖掘”已经被“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所取代。

4.2 从网络嵌入空间的角度分析关键词变化趋势

基于网络嵌入方法的四个年度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不仅能够揭示关键词个体热度变化,而且能够揭示关键词群体的年度变化趋势。共现关系密切的关键词在该空间中相距较近。根据上述关键词的三个类别,下面阐述高频和中频等重要关键词的变化趋势,其可视化结果如图9所示。

(1)热度持续主题关键词共现关系变化。四年中学科核心关键词在网络嵌入空间的位置分布中,词频最高的“高校图书馆”通常远离其它学科核心关键词,且在不同年份中与之相邻的热度持续主题词和热度变化关键词也不相同。这种多样性说明“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内容变化较快。

学科核心关键词“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四年内始终保持较近的距离,不仅聚集了学科核心关键词中的“阅读推广”,而且也聚集了其它重要关键词,形成了学科核心关键词簇,但社区内的内容在不同年份中稍有变化。这些词汇正是图书馆学的核心研究主题。此外,另一个学科核心关键词“大数据”的变化也较为显著。

(2)热度增加主题关键词共现关系变化。以热度增幅最大的关键词“智慧图书馆”为例。在2016年,“智慧图书馆”邻近“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数字图书馆”和“云计算”,但与热度增加主题关键词中的“人工智能”较远;在2017年和2018年,它紧密靠近“人工智能”“智慧服务”“深度学习”“数字图书馆”,并位于“图书馆”关键词簇当中;但在2019年,它逐渐远离智能和智慧相关词汇,但非常靠近“公共文化服务”和“读者服务”,说明“智慧图书馆”在四年当中已经从理论概念逐渐落地。此外,“人工智能”“数字人文”“智慧服务”“用户画像”等热度增加词汇的位置变化较大,这说明此类热度增加主题关键词的热度传播范围逐渐增加。

(3)热度减退主题关键词共现关系变化。热度减幅最大的关键词“建筑物”只在前两年出现,且与“读者服务”和“数字资源”紧密相关。热度减退关键词“MOOC”在2016年、2017年和2019年与“信息素养”密切相关,而在2017年却与学科核心词“高校图书馆”密切相关,2018年进入“图书馆”簇,2019年逐渐远离其它重要词汇。另一个热度减退关键词“微信”,在2016 年、2017年和2018年与其他两个热度减退“移动图书馆”和“扎根理论”以及一个热度增加关键词“数字人文”联系紧密,具有较高的共现频率,但在2019年远离它们。结合这两个关键词减退的热度,这说明“MOOC”和“微信”应用已经成熟。此外,“读者服务”与“数字资源”在四年内都是邻近词汇,同隶属于学科核心“图书馆”关键词簇,是该领域的基础主题但热度逐渐减退。

5 国内外图情学科关键词横向对比

为了分析国内外“图情”学科的研究主题差异,对比了2019年国内和国外关键词网络。从Journal Citation Report上收集“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学科的63个SSCI期刊于2019年发布的SSCI学术论文,并抽取其关键词共现数据,共包含了10 163个关键词和38 232条共现关系。由于每一个英文期刊年平均论文数目为58篇,远低于每一个中文期刊年平均论文数目214篇,因此中文关键词的词频要远大于英文关键词,例如,中文关键词里有词频为近782次的超高频词“高校图书馆”,而英文关键词的最大词频仅为77次(social media),相差10倍。因此,在后续的分析当中,只关注关键词的词频排名和关键词共现关系。

5.1 国内外排名前20名的高词频关键词

分别以国内外关键词排名为基准,对比国内外排名前20名的高词频关键词,从表2所示,国内外高频关键词的内容差异很大,国内侧重具有图书馆内涵词汇,而国外侧重社交媒体和定性分析。

(1)总的来看, 17个关键词的内容均不同,只有“高校图书馆”“大数据”和“信息素养”三个共同关键词。他们的国内外排名顺序一致,但其具体排名有差別,国内排名分别为1、5和18,国外排名分别为5、15和16。另外,对于两个相似词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国内倾向于前者而国外倾向于后者。

(2)以国内关键词排名基准来看,有6个国内关键词找不到对应的国外关键词,分别是“阅读推广”“智慧图书馆”“学科服务”“情报学”“全民阅读”“互联网+”,剩下11个国内关键词的国内外排名差别很大,例如,“知识图谱”的国内外排名分别为14和2200。

(3)以国外关键词排名来看,有5个国外关键词找不到对应的国内关键词,分别是qualitative、breast cancer、classification、Facebook、communication,剩下12个国外关键词的国内外排名差别很大。例如,“定性研究”的国内外排名分别为5152和17。

5.2 对比分析国内外关键词共现网络

在网络嵌入空间里对比了国内外关键词共现网络,形成聚类图。特别地以国外关键词为基准选择了词频大于15英文关键词,总共62个词汇,同时在国内关键词中选择了词频排名前62以内的中文词汇。这些中高频词汇称为重要关键词,分别在嵌入空间内姨这些重要关键词的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可视化结果如图10和图11所示,每一个点表示一个关键词,点的数字标签表示该关键词的词频排名,虚线圆圈标记了邻近重要关键词形成的簇,每一个簇至少包括三个关键词,通常反映了一个研究主题。

(1) 按照包含关键词数目的大小,在国外关键词网络嵌入空间呈现的研究主题分别是:定性知识分析、社交媒体分析、文献计量学、图书馆员、文献计量方法、高校图书馆、信息、知识传播。主要内容如下:

定性知识分析主题包含了“qualita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open access qualitative research case study”5个高频词和“e-government literature review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doption open data”等中频词。

社交媒体分析主題包含了3个高频词“social media Twitter Facebook”,及其邻近的中频词“sentiment analysis text mining online reviews”。

文献计量学主题包含了1个高频词“bibliometrics”及其5个邻近中频词“citation analysis research evaluati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web of science”。

图书馆员主题包含了1个高频词“machine learning”和4个中频词 “collaboration librarian research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对应于图书馆员及其所需技能,同时该主题邻近定性知识分析主题。

文献计量方法主题包含了1个高频词“h-index”和3个中频词“citation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ltmetrics”,同时该主题邻近文献计量学主题并于该主题关键词密切相关。

高校图书馆主题包含了2个高频词“academic libraries information literacy”和2个中频词“library instruction higher education”等中频词,同时该主题邻近定性知识分析主题。

信息主题包含了3个几乎重叠的中频词“knowledge information data”,且三者意义相近。

知识传播主题包含了相邻的1个高频词和2个中频词“knowledge sharing communication internet”。

剩下一些重要关键词相近较为散乱或没有与其它重要关键词形成簇。

(2) 按照包含关键词数目的大小,在国内关键词网络嵌入空间呈现的研究主题分别是:图书馆服务、服务数字化、高校学科建设、智库与舆情、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大学。主要内容如下:

图书馆服务主题包含了“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3个超高频词、“智慧图书馆全民阅读信息服务互联网+”4个高频词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服务创新”等12个中频词。

服务数字化主题的关键词均聚类包含了3个高频“数字图书馆数字人文知识图谱”以及“知识服务研究热点文献计量用户画像可视化分析”等9个中频词。

高校学科建设主题的关键词聚类包含了排名第一的超高频词“高校图书馆”和其它两个高频词“图书馆学情报学”,以及2个中频词,其中“双一流”几乎与“高校图书馆”重叠,“图书情报工作”与其它的高频词邻近。

智库与舆情主题包含了“大数据智库高校网络舆情情感分析”5个关键词,其中“智库”与“高校”几乎重叠,共现关系紧密。

服务模式主题的包含了4个共现频繁的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服务模式深度学习空间再造”。

移动图书馆主题包括3个相互邻近的中频词“扎根理论社交媒体移动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主题涉及1个高频词“信息素养”和两个“大学图书馆大学生”。

此外“人工智能”和“学科服务”2个高频词几乎重叠,两者共现频次很高,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图情学科服务当中,将为图情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6 结论

本文根据图书情报领域学术论文关键词共现信息构建了大型期刊论文关键词关联网络,利用网络嵌入技术将关键词映射为低维实值向量,进而在该嵌入空间内实施关键词主题可视化分析,其主要结论有如下几点。

(1)关键词之间全局分布和局部聚集关系表明,“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大数据”等超高频关键词是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构成词语,阅读和服务仍然是该领域的核心内容;“文献计量”“网络舆情”“美国”“高校”“公共文化服务”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这些关键词为中心形成了该领域的多个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计量表现形式、数据资源整合、精准服务、高校舆情分析、高校学科服务、文献计量研究等方面。

(2)2016—2019年连续四年的关键词关联网络对比结果表明,“高校图书馆”等超高频学科核心词汇与和“图书馆服务”等服务类词汇属于热度持续主题的高频关键词,而且与之相关的共现关键词内容呈现多样化;“智慧图书馆”“人工智能”等“智能智慧”主题属于热度增加主题关键词,而且其热度传播范围逐渐增加;“MOOC”和“微信”等涉及到已经成熟的平台应用词汇属于热度减退主题关键词,“数据挖掘”等已经逐渐被“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所取代的词汇也呈现热度减退现象。随着2017年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及近几年人工智能领域各种标准化白皮书的发布,预计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应用仍是未来5年内图情领域的研究热点。

(3)2019年国内外关键词关联网络对比结果表明,“社交媒体”“定性”“文献计量”“知识管理”和“高校图书馆”为国外图书情报领域的核心构成词语;国内外排名前20高频关键词的内容差异很大,国外的研究主题侧重定性知识分析、文献计量工作、社交媒体分析和互联网知识传播,而国内的研究主题更加侧重图书馆服务、高校学科建设、智库以及互联网+等互联网扩展应用。从分析也发现,国内外共同认为互联网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但国外侧重互联网本身,而国内侧重移动图书馆等互联网扩展应用。建议国内图情领域加强专业性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以及文献计量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与国际图情研究接轨,从而扩大国内图情研究工作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尹相旭,张更平,李晓菲.基于关键词统计的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J]. 情报杂志, 2009, 28(11): 1-4.

刘奕杉,王玉琳,李明鑫. 词频分析法中高频词阈值界定方法适用性的实证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9): 42-49.

魏瑞斌.基于关键词的情报学研究主题分析[J].情报科学,2006,24(9):1400-1404,1434.

冯璐,冷伏海. 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 32(2):88-92.

闵超, 孙建军. 基于关键词交集的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分析:以图书情报学和新闻传播学为例[J]. 情报杂志, 2014,33(5):76-82.

陈新花. 基于关键词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59(S2):128-131.

唐果媛. 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学科主题演化研究方法的构建[J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 (23): 100-107.

李纲,巴志超. 共词分析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 (4): 93-113.

张明鑫.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图书馆领域微信研究热点分析[J]. 图书情报导刊, 2017,2(5):30-35.

张俊, 洪诗佳. 国内图书馆创客空间热点研究及发展趋势[J]. 图书馆研究, 2017,47(5):128-134.

杨建林. 学术个体研究方向的关联分析:以中国情报学领域为例[J]. 情报科学, 2015,33(2):132-138.

李娜.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基于知识图谱的视角[J]. 現代情报, 2016, 36(10):156-163.

詹婧, 张仁琼. 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MOOC研究[J]. 图书馆学刊, 2017,39(8):106-113.

林龙. 基于共词网络分析法探析2017年图书馆研究特点[J]. 西部皮革, 2018, 40(8):136-137.

严珊. 基于共词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图书馆大数据现状研究[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 167(5):15-20.

徐坤, 毕强. 次高频关键词的选择及在共词分析中的应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9, 42(5):152-156.

李乐,章毓晋. 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综述[J]. 电子学报,2008,36(4):737-743.

申国伟, 杨武, 王巍, 等.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大规模异构数据联合聚类.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6,53(2):459-466

杨爱青,马秀峰,张风燕,等. g 指数在共词分析主题词选取中的应用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 (2):52-55,74.

陈果,肖璐,赵雪芹. 领域知识分析中的关键词选择方法研究:一种以学科为背景的全局视角[J].情报学报,2014,33 (9): 959-968.

刘敏娟,张学福,颜蕴. 基于词频、词量、累积词频占比的共词分析词集范围选取方法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 (23): 135-142.

徐小莹 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馆员。 陕西西安,710072。

李 辉 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陕西西安,710072。

(收稿日期:2020-05-20 编校:刘 明,陈安琪)

作者:徐小莹 李辉

上一篇:管理基础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