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学原理的应用

2022-09-11

在现代的园林设计中, 功能性、艺术性、社会文化性是必须要遵循的3项基本原则, 以此达到现代人对于心理生理、社交安全的需求。特别是在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之后, 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自然回归成为许多城市住宅区的设计者想要达到的理想目的, 而园林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可以满足这一需求。近年来, 随着森林进城、生态优先的理念宣传, 生态型的园林景观设计得到普遍倡导, 并且也得到了长足发展。20世纪70年代, 生态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让秉承师法自然原则的传统园林景观设计者, 得到了新的理论血液, 开始了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生态型园林景观是在保持园林景观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相关技术, 借鉴植物群落的种类构成、植物种群结构的特点和演化规律,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的设计单元, 科学而艺术地展现自然与人工的结合之美。

1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原则

在1998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中, 明确地将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3个阶段:2010年,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要达到19.4%,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初步遏制;2030年, 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4%, 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2050年, 森林覆盖率达到并保持在26%以上, 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生态环境面貌。同时, 该通知还对园林城市提出了新的标准:即在城市中, 人均绿地面积必须超过8 m2且城市绿化覆盖率必须达到35%以上[1]。因此, 如何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达到生态和谐, 并且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基于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基础上, 生态和谐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当前该项工程中的指导方向。

1.1 遵循建设地域的自然条件原则

气候差异是导致地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不仅影响地域的生物种类、水文分布, 还直接影响地域的地形地貌, 且这些差异也直接影响人文环境以及生活方式,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 这些因素对特定地域的园林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这些自然条件因素, 制定最适宜的设计方案;尊重地域原有的地形地貌, 充分利用不同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保持地域的自然特点和原始面貌, 遵循建设地域的自然条件, 这是生态园林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1.2 人文关怀与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 因此在设计中, 始终要体现园林社会化和人性化的基本要求, 满足人们的交流活动、休息娱乐的生活需求。任何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其最终落脚点。为达到这一目的, 需要在设计时遵循特定地域的人类生活习惯以及生活规律, 充分考虑场地特色和日常需求, 将有益于人类生活舒适健康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标准, 满足人类生活的自然回归需求。打造一个环境舒适, 亲切自然的园林景观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满足自然生态的心理需求。

1.3 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良好素材

地域特色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者的良好素材和灵感来源, 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 必然会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一项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 应该考虑的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 对该地域的建材植物、建筑文化进行充分利用, 达到“入乡随俗”的效果。例如, 著名的苏州园林, 在园林中的上百种植物中, 绝大多数都是当地培植的乡土植物, 不能算作是新颖奇特。但事实证明, 尊重和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不仅可以适当减少经济支出, 还更容易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2.1 园林景观植物引发的生态效应

园林景观中植物群落的设置可以对周边环境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并且外界的生态环境变化也会通过植物群落表现出来。因此,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2]。可以运用植物对大气污染和土地污染的不同反应, 来了解空气和土地的污染程度。例如:不同植物对于二氧化硫、氟污染和粉尘等都有不同的监测和净化效果。另外, 研究植物根部所富集的重金属元素, 可以得知土地污染状况。特别是在住宅区内的园林景观植物, 监测污染和净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2 原有建设场地生态植被的保留

保留建设地原有的生态植被, 这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常忽视的问题, 因为保留原始植被可以更好地观察当地的生态环境, 如果一味大力人工开发建设, 园林中就只会存在植物次生群落以及人工植被群落, 缺少正确判断当地生态的重要标尺。因此,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 应适当地留下原有的植物群落。

2.3 保持园林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动群落, 并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其中既包含了植物、动物也包含了微生物种, 在上文中提到的保留建设地的原始植被, 它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保证生物多样性。因此, 要实现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平衡, 针阔混交林可以取代单一树种以及选择本土的优秀植物种群作为园林中的主要种群[3]。此外, 引进一些适宜当地环境的新型植物品种, 驯化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植物群落, 来丰富园林中的生物品种。丰富的物种群落可以让园林生态圈更加牢固,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循环, 并且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可以营造良好的观赏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生物多样性是指种类多样, 而并非数量多。如果一味的叠加单一物种群落, 这样的生态环境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在现实中, 为在园林景观中突出生物新奇,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引发生物入侵的惨痛案

2.4 生态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园林生物景观的生态美学完美的园林生物景观设计应该是生态性和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既要满足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又要考虑生物所展现的美感, 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 植物形态的调整和组合是最常见的例子, 而动物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园林中水景中饲养的观赏鱼类。

3 园林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在园林景观中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生态型园林景观建设离不开一个可持续使用的水循环系统。特别是在生活住宅区, 涉及到生活用水, 因此对水环境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降水的合理使用是重点[4]。同时,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 提升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率。

3.2 园林建材资源的使用

园林中的景观建设材料主要包括铺装和建筑物, 利用更加环保的建材可以降低景观建设中带来的环境污染, 并尽可能使用本地建材减轻资源浪费, 这也是园林景观建设的生态要求。

4 结语

现代住宅园林中的景观设计更加趋向于自然回归, 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生态理念建设的住宅原理符合生态城市的大要求。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自然安全的生活坏境, 实现人类生活与自然生态的完美融合, 这对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 在住宅区内园林景观设计上被赋予了更多生态和谐的特征。且将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到园林景观建设中, 建设多重结构、多种层次、多项功能的生物群落。在城市住宅区中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新秩序, 使城市生态圈发挥其最本质的生态功能。基于此, 着重阐述现代住宅区中生态学原理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学原理,具体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华生.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生态学思考[J].河北林业科技, 2012 (5) :68-69.

[2] 秦柯, 李倞.植物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 2008 (8) :66-67.

[3] 李明智, 杨辉, 陈秋菲, 等.浅析园林景观设计的限定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0) :54-57.

[4] 王鹤, 姜岩.园林景观设计及其环境的艺术性追求探[J].现代园艺, 2011 (5) :78.

上一篇:基于大学生创业的电商背景下农产品市场分析——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猕上果”为例下一篇:“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筹划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