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文

2022-05-12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2009年高考全国共有18道作文题闪亮登场。这些作文题有什么特点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便可以此为依据,对2010年高考作文进行预测。这对于我们备战2010年高考,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第一篇:高考优秀作文议论文

2020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选评

【真题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70分)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名师论题】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不仅有思维的深度,而且具有颇为开放的写作空间。题目让我们思考:我们任何时候是否只能认同某一种价值观、某一种理念、某一种情感?在单纯的认同之外,有些东西还要相容、相通,要能容纳各种不一样,在容纳不一样的时候,我们才有一种共同感。即便是“不同”,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情感和美学的方式达到一种更深、更高层次的沟通。这就是这道作文题给我们的启示——“认同”之外,还要“容纳”不一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骆冬青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在材料编制上一如既往地体现了概念主导、逐层阐述、逐步引导的表述风格,既在关键句的表述中给考生以理性上的认知,又在事例句的表述中给考生以感性的唤醒。考生可以借助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述基本准确地把握材料。考题做到立足社会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旗帜鲜明地考查学生对当下社会的理解、时代生活和自身成长的思考和感知,体现出“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特点,让学生有感可发,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一中高级教师 薛海兵

今年江苏卷作文题命题材料中找不到核心概念、关键语词,对材料内涵的重点把握有一定的难度,这也许会让人觉得这道作文题难以下笔。其实这道作文题的命题的成功之处也正由此体现:虽然没有核心概念关键语词,但題目设定了明确的体验和思考的情境;只要平时有感悟生活、反思自我的习惯,能将材料表述与自身生活体验相勾连,材料的内涵并不难把握。相反,如果习惯了机械化套路化的应试作文训练而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对这样有一定思维广度和深度的作文题的确很难应对。所以这道题是对以往命题模式的突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 倪峰

【命题解读】

与往年江苏卷作文题基本可以都找到或概括出一个“核心概念”或“关键词”不同,今年江苏卷作文题很难提炼出一两个类似“和而不同”(2019)、“语言”(2018)、“车”(2017)这样的核心语词。整个作文题设置了一个有着复杂联系和多样化可能的语境。作文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揭示出人际交往中普遍便存在的现象或规律,第二句话指出这一现象或规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第三句话强调在智能互联网时代这一影响会更为突出,第四句话则是从生活出发指出当下的“浏览”“点赞”“分享”“感动”可能决定“你未来的样子”,这也是为作文选材提供一些参考性提示。

命题材料重在引导考生关注个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问题。这里的“环境”是一个包括了与自己发生关联的人、所经历接触的事、所面对的各类信息的综合体,是个体生存的小场域。一方面个体的选择会影响并塑造自己生存的场域,另一方面这一与个体关联密切的场域也在影响并塑造着个体。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在同类信息“环绕更加紧密,塑造更加可感”的智能互联网时代如何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每一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每一个个体所生存的环境都有其复杂性,而且材料并没有提及个体与小环境之间具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没有提及这种相互的塑造是正向、积极的还是负向、消极的。由此看来,命题材料兼具了思辨性、开放性和启发性,既有对个体成长的一般性规律的揭示,也有对个体选择信息及被信息塑造的具体描述。因此,我们可以记叙描写现象,抒发感怀;可以发现问题,思考其中的因果关联;也可以解决问题,探求在智能互联网时代个体应该如何对自我的成长负责。主题可以见仁见智,体裁亦可灵活多样。

【立意角度】

一、和而不同,追求丰富多彩。“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都会有意无意地选择生活在自己喜爱的人物、环境和信息当中。但人不能仅仅在偏好中生存,需要放开眼界,求同存异,让自己获得丰富的精神滋养,让生活丰富多彩。

二、谨慎选择,创设最佳环境。我们的生存环境往往源于自身的选择——不管这些选择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这些选择会影响我们一生。这个环境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包括自然的,也包括社会的。我们要谨慎地选择栖身的环境,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人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以自己的言行塑造、改变着生存的环境,人们的生存环境又在塑造着人类。我们在改变着一方水土,一方水土也在养育着一方人;我们创造新的世界,世界又在更新着我们。人与环境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人与环境的良好“互动”。

四、你的现在,是未来的预演。我们无法分毫不差地预知一个人的未来,但我们可以由今天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去推测他将来的模样。今天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铺垫,我们的行事方式决定了未来的走向。“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你的付出,会有加倍补偿。互联网时代,网上一个不经意的操作会让你收到源源不断的选择性推送。其实这也是人生的一个隐喻:我们的付出,会有加倍补偿——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取决于你的付出。所以,你的付出是一颗颗种子,你身后会长出一片森林。

【佳作精选一】

与当代押韵

● 江苏一考生

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沃在小说《豆树青青》中,描绘了一个场景:豆树靠自己只能勉强求生,但地下共生的根瘤菌,仿佛秘密的铁路网络,让一棵棵豆树彼此传递养分,在贫瘠的地方也能蓬勃生长。

根瘤菌,共同的精神基因,让孱弱的豆树找到彼此,排成同气连枝的荒漠奇观。

矗立的豆树其实就是一则社会寓言。正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指出的:“人与人的交往,从来就不是一次性的、单向度的。”共同的喜好、志趣、立场,让人们群分类聚、心心相印,编织起一张共鸣、互动的“铁路网络”,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描绘相互影响、彼此成就的人文景观,构筑众喣漂山、众擎易举的群体力量。

互联网时代,开放而多元的舆论场,即时性、互动性、定制化的海量信息,更让我们时时刻刻置身于眼花缭乱的舆论场。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语):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能在茫茫网海中找到“家人”;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能引来心有灵犀的回应;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能收获志同道合的“铁粉”;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则是灵魂重建的起点。网络把天各一方的人们聚集在同一个“议事厅”,组成一个意气相投、不断扩散的“朋友圈”,人们用微博、微信参与这个时代,更在不断迭代的精神流量中感受这个时代,在时刻推送的标杆人物身上获得根瘤菌一样更新自我、注释青春、回馈时代、雕琢未来的文化养分,培植携手并进、躬身入局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你怎么样,他人就怎样,中国就怎样,未来就怎样。

当然,网络舆论场难免众楚群咻,在众生喧哗的信息圈,我们要做怎样一棵豆树?是尼采所谓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还是张承志的“在滔滔洪水中做一块思想自由的石头”?

茨维塔耶娃在赠里尔克的诗中写道:“您的名字无法与当代押韵……”那是诗人的个性吟哦。身处休戚与共、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我更想像索尔仁尼琴一样大声断喝:

谁能大言不惭地宣布

这个世界的问题

与我们无关

【佳作精选二】

白色金盞花

● 江苏一考生

我喜欢白色金盏花。

我总想,如果我的花园能从深浅不一的橙色变成一片雪白就再好不过。

绿手指的老奶奶最会筛选种子,我种下了她送给我的第一袋。

它们第一个春天在我的小花园里开花了。被偶尔发现的那一两星并不显眼的白色收获了路人毫不吝惜的赞美。

“我会为你塑造一个纯白花园。”

原来世界各个角落有那么多和自己兴味相投的人。简单的敲击之后,充斥着各种信息的互联网世界扑面而来,原本以为自己的孤独无法消解的小动物嗅了嗅鼻子,在二进制的丛林里找到一个又一个同类。黑塞所说的人和人之间无法进行的解读在高度数字化的今天有了可能性,每一次的浏览和评论、点赞和转发都像是一次无所谓空间距离的灵魂投契,为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同气连枝的彼此而狂喜。

第二袋种子源于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在小花园里筛选出的最白的几朵金盏花。“我仔细挑选过了,这一次杂色一定很少。”

于是,第二个春天的花园里,已经不见橙色,而白色则快要染遍我的花园。

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和精心筛选后的种子一样,是有记忆的。它记得你偏爱白色胜过橙色,偏爱这一话题胜过另一话题,下一次搜索的时刻就是它展示记忆开花结果的季节。世界正在无线而无限的网络里一点点缩小,眼不见为净的愿望在慢慢实现,交结五都雄的少年侠气在恣意挥洒,小小世界里几乎没有否定的声音。

第三个春天,花园里一片纯净的白,像绿手指奶奶应允的一样。

数据把世界缩小成一个房间,房间里时间没有了流速,空气不再流动,刻在墙上的赞同的观点指数在增长,四方的格子里一切都在凝固,包括身处其中正敲击键盘咧嘴笑着的人。

一切似乎恰合心意。

然而,道契机缘岂偶然。互联网就像童话里老奶奶的绿手指,在一次次数据的迭代里筛选着种子,把你最爱的白花种出来捧到你跟前,你舒适地坐在电脑前和赞同你的人一起热切地交流着你们共同喜爱的话题。从此眼前那唯一一片白施下了咒语,于是其余的姹紫嫣红开遍不过是可以忽略的劣种。

种子可以被筛选,但作为人选择所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思考的权利却不应在虚拟时代里被具象成一个个数据点分门别类贴上标签。电脑或手机后面的人的情感和思想并非陶土,不该在一次次靶向投放后被塑造成没有生机的摆件。无论是惺惺相惜还是感动共鸣,那都是灯火阑珊处与蓦然回首时的眼神交汇,而非算法精妙地推测好时间地点的守株待兔。算法精准但也冰冷,并非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互通。“玫瑰是没有理由的”,而美与情绪亦如安杰勒斯的玫瑰花,毋需互联网刻意地贯通和放大。心期默契真如见,何必追随与拍肩。当互联网把思想当成陶土试图塑造,流水线制造,填鸭式灌输,持续不断的激动与高潮之后只有精疲力竭的在那个被压缩到致密的小房间里的昏昏然,看不见窗外还有良辰美景。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再包容并非我们所偏爱的事物,不愿意接受自己小小圈子外的信息,终会以快乐而空虚的神情被塑造成互联网所希望看到的那个封闭自我、乐于轻信、仿佛沉迷于药物一样沉迷于定向投放的样子。

我的花园从此只有我最爱的白色金盏花,同样热爱它的人们纷至沓来送上夸奖,热烈但刻意。

我似乎开始想念那第一个春天里绿手指奶奶想尽办法想要抹去的橙色。

【佳作精选三】

“票选”的未来

● 江苏一考生

四年前美国大选,阶级固化加深的底层美国人,将特朗普票选上总统之位。

这个跳梁小丑一般的领导人,面对新冠疫情,频出“可以注射消毒水、用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来消灭病毒”等反智言论。也许令人难以相信,美国的年轻人里面有三成不相信地球是圆的,而这批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年轻人往往也同时是反对注射疫苗、相信5G会传播新冠病毒的主力军。

处于社会底层的美国人票选了他们喜欢的、言谈举止上看起来是“同类”的特朗普,因此,反智主义、民粹主义,甚至近期越发激进的种族主义,持续侵蚀了这个国家。

大到国家命运的走向,小到推送到眼前的广告,“喜欢”乃是每一个人做出选择的原动力。除了选举这种有实际投票行为的活动,日渐发达的网络技术又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票选”的机会。

大数据时代,网络似乎比我们本人更能准确洞察内心的喜好,淘宝首页出现的“猜你喜欢”、短视频网站精准推送的视频题材,无一不令人产生点进去一探究竟的冲动。浏览、点赞、分享,这些简单的动作本身就代表了一个人认可的态度。

作为输出中华的田园文化的“网红”李子柒最近总处在舆论的浪口风尖,某地小学考卷的阅读理解中,将李子柒与袁隆平相提并论,被家长抗议,认为网红“不登大雅之堂”。但我恰恰觉得,传递正能量不应该有鄙视链,正如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最终变成米饭,送入千千万万的人的口中咀嚼甘香四溢一样,李子柒在海外视频网站的作品,每一个都能获得上千万的点击量,观众通过观看这个动作认可了李子柒,于是她也带着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和远方走进了上千万海外网民的心里。

在这样一个全民都有选择文化权利的时代,总有人在担心劣币驱逐良币,其证据便是快手、抖音等平台土味视频的盛行。我小时候读到“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时常会疑惑,少年是要怎样强大、在哪个方面强大才行呢?社会资源分明是掌握在那些更年长的人的手里的,少年们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现在我渐渐地明白,少年们拥有的是日渐响亮的话语权,是更长更远的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一代代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从他们的喜好、审美出发,他们的每一次浏览、点赞、分享都是一次票选,肯定好的内容,激励创作,最终将市场、资本、资源引导到这个环境中来,而其他的不必过于担忧,静候春来便好。

【佳作精选四】

灵魂的相遇

● 江苏一考生

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在创作《日瓦戈医生》时,伊文斯卡娅不顾艰难险阻一直追随左右,支持他写下去。拉拉的形象可以说是伊文斯卡娅的化身,他们两个有趣的灵魂,共同为我们了创造了这部世界经典。

老子出关,函谷关关令尹喜辞去官职紧紧跟随,因为其倾慕已久的大道思想。

孔子奔走列国,宣扬他以“仁义”为宗旨的儒家思想,哪怕“惶惶如丧家之犬”,颜回和众弟子亦不离不弃。

庄子濮水垂钓,持竿不顾,拒绝楚王的高官厚禄,却愿意与惠子一起虚度光阴,一起讨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等看似无聊的“哲学”话题。

有趣的灵魂聚在一起,世界都会为之而壮美,为之而优美,为之而凄美。

他们将原本荒芜的世界,过得极富诗意。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都是灵魂世界里的相遇与决绝。

三观一致的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李白杜甫,“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一同谱写唐诗历史上壮美诗篇,相互守望,直至生命的尽头。

辛弃疾与陈亮,一个斩马来见,一个风雪等候,互相赠答多首,一住十多天也舍不得分开,最后在大雪天送了一程又一程,信江之水也被他们共同的理想感动。

曹雪芹与脂砚斋,一个认真地写,一个仔细地读,他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忘记了所有的一切,一心一意投入在他们虚构的大观园内,一“住”就是十年。曹雪芹的“字字看来皆是血”的创作艰辛,想必没有人比脂砚斋更能理解。

他们灵魂的相遇,为我们留下了动人心魄的《石头记》,留下了他们有温度的手稿。那些手稿,不正如同一串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以及带给我们的无数感动么?

伊文斯卡娅与帕斯捷尔纳克相知相恋13载,共同经历了人生旅途的惊涛骇浪。她把这一切都写入回忆录《时间的俘虏》,书名取自帕斯捷尔纳克的抒情诗《夜》的最后一节:

别睡,别睡,艺术家

不要被梦魂缠住

你是永恒的人质

你是时间的俘虏

他们的灵魂,必将一起镌刻在历史的长空,温暖感动着每一个人的漫漫长路,指引我们寻找到生命里的知音。

不恨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我们的路上,有人懂你所懂,乐你所乐。

【点评】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灵魂之间的相撞,必将碰撞出生命中最美的乐章。主题富有新意。在写法上,作者创新求异,以一连串古今中外“灵魂相守”的典型案例的列举和简短精当的点评,展示了人世间惺惺相惜的灵魂之间因相融相契而绽放出的精神花朵,揭示了“知音”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意义。语言表达饱含诗意。

【佳作精选五】

只要书还在,

机器就永远不会塑造我们

● 江苏一考生

人以群居,物以类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了寻求志同道合之人,书与信是过去最常见的觅友伙伴。

毛泽东早年在长沙求学之时,就曾以“二十八画”笔名写信公开求友;重庆谈判时,一首《沁园春·雪》,引得当时重庆国统区一干士子文人竞折腰。

从前,一个人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中,发掘并塑造了自我;而今,随着科技发达,一个人想发现并塑造自己就不那么难了。

美国的社交媒体“脸书”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推荐:机器根据一个人的阅读的文章、点击的网页,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的阅读习惯和癖好,而且精准度相当高,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机器”比自己更能认清自我的现象。

据说,特朗普競选总统期间,还巧妙地利用了这种高科技,俘获了一大批支持者。

现在,国内也有类似的网站,推送的内容原来由编辑决定现在由机器推荐,由“千人一面”变成了“一人一面”的个性化推荐。

这种个性化的推荐真实的用意就是极尽机器之能事来讨好每一个使用者,从而增加粉丝的粘性,获取更大的点击量,占取更大的资源,攫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不要小觑一个人的自我塑造能力,对于网络推送的内容,我可以选择阅读,也可以选择拒绝,还可以选择拉黑……从而减少相关内容的推送。

鼠标握在自己手里,选择权还在自己手里,机器无法代替我们塑造自己。

现在自媒体泛滥,信息真伪难辨,而越是谣言越能击破人信任的门槛,成为机器推荐的热点,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沉迷于手机、网络无法完美地塑造自我的现实,还是回归到传统的方式来完善自己。

“央视一姐”董卿每天晚上临睡前,关闭手机,关掉电视,静静地读一个小时书;著名演员陈道明直到现在使用的还是只有通话功能的“老人机”,他们沉下心来,与书相伴。

科技发展给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但是阅读永远是一种最有效的长大方式——使灵魂芬芳的方式。

美国好莱坞曾经拍过许多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恐怖电影提醒完美,今天网站上的个性化推荐,对于人的自我塑造确实存在一定隐患,它可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像他自己,也能使他迷失自己,成为机器塑造的一个人。

但是,只要书还在,思考还在,我们就不用担心我们会被“机器”塑造——当然前提条件是我们必须关掉手机打开书!

【佳作精选六】

慎入“圈子”

● 江苏一考生

在我的印象中,“圈子”一词在当代社会中应该属于高频词,因为绝大多数人醒后和睡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看“朋友圈”。

其实很多人或因为共同的爱好,或因为共同的理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在我看来,这也应属于“圈子”的范畴。

时代在发展,发达的互联网把关注着同类信息的人更加便捷地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乎各种各样的“圈子”应运而生,而这些“圈子”也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人格。

在我看来,这种因关注同类信息而形成的圈子对我们的人格塑造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圈子”给了我们更加纯粹的研讨环境,给我们的人生之路指明了方向。当我们喜爱一件事物时,我们便会被同类的信息所环绕,从而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就像维特根斯坦喜爱思考与哲学,考上剑桥大学后,便经常与老师罗素、摩尔等人进行研讨。而长时间处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辩证与思考的“圈子”之后,维特根斯坦便更加坚定了成为一个哲学家的信念,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这个“圈子”带给他的思想启迪也支撑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战争岁月,促使着他写成了《逻辑哲学论》。

我很喜欢一部电影《爱乐之城》,影片中女演员米娅和钢琴师塞巴斯汀有着相似的落魄经历和共同的理想追求。同声相应的诉求,让他们共同被音乐所包围,引导着他们走向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管是《红楼梦》中的“桃花社”,还是近代的“戊戌六君子”,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生活上、爱好上或政治上的“圈子”。这类“圈子”可以濡染我们的性情,涵泳我们的志趣,可以推动着我们迈向自己热爱的世界。

但是,“圈子”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有的“圈子”一旦踏入,有可能就是万丈深渊。战国时代的淳于髡曾经给我们留下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劝告。有人说,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如此,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还记得那个叫方仲永的孩子吗?说不定他也可以成为司马光那样的名相,但是他的“圈子”里只有像他父亲那样目光短浅的人,所以他人生的意义只是被王安石拿来做了一个反面教材。就比如有人幻想一夜暴富,而这种虚幻的追求让他们误入了传销的“圈子”,而身边环绕着和传销相关的信息,使他们失去了自行判断的能力。又比如我们身边的一些人不小心跌落进“丧文化”圈子,于是整日就只会顾影自怜,在圈子中寻求自我安慰而一蹶不振。

朋友,你的“圈子”决定了你的人生,所以作为新时代后浪的我们,又怎样在“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大环境中,塑造更好的自己呢?

其实傅玄早就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判断自己所喜爱事物的属性。倘若是价值观正确的,对社会有益的,那么接近这个圈子就会把我们塑造成优秀的人格;倘若自己的追求爱好只是一时兴起而未经大脑思考,贸然地进入这个“圈子”便可能会让你走上不归路。

这里我们倒可以化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的一句话来提醒各位朋友: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选择加入真正属于自己而且有益于自己的“圈子”!

【佳作精选七】

从“孟母三迁”说开去

● 江苏一考生

中国的母亲历来都很伟大。这里面既指全体,也指个人——孟母、漂母、岳母……还能举出很多很多。她们或是塑造灵魂,或是温暖善良,或是深明大义……不一而足。她们的贤德睿智,有的体现在精神上,有的表现在物质上。如亚圣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轲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三迁住处,为的就是不让孟轲和他处的恶劣环境同质化,其精神可嘉。

关于同质化,不妨打个比方。我们人体百分之七十五的成分是水,那么,人类就有了逐水而居的习性,这是从生理上来说的。精神层面更是了得,比如孟轲,住在墓地旁边时,耳濡目染的是丧仪,围绕他的是丧葬文化,久而久之,他居然和小伙伴玩起了出殡的游戏。这让哪个家长能接受。孟母搬家了,这次搬到了菜市场旁,结果,孟子学起了买卖,还像那么回事地讨价还价。孟母觉得这样也不妥,接着搬。然后搬到了学校的附近,受此影响,孟轲开始好读书,守秩序,懂礼貌。这不难理解,我们这里有俗话“跟好人,学好人”。同理能推导出相反的结论:跟坏人容易学坏。所谓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实就是造化弄人。

我想,假如孟母安于织布养家,就让孟軻学祭祀,也是一种糊口的职业;让孟轲行商也能挣得些银两,足以养家——但这个格局就小了,虽然孟母培养了一个养家糊口的高手,却失去了一个塑造民族灵魂的思想家。可见选择不同的生长环境,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

从书上看到,毫无血缘关系的夫妻,生活的时间长了,其相貌、习惯、性情会趋同。原因是饮食、环境、观点长期接近,多方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这几个外在的因素居然代替了基因的作用,真是不可思议,可见环境影响的作用之大。

社会上的事理在自然界也能找到代入的地方。文玩中,浙江昌化、内蒙巴林、陕西旬阳的鸡血石很有名,经过琢磨,都能成器。鸡血石原本就是块黄石头,后来红汞包围了它,裹挟了它,黄石头居然变成了红石头,活生生地再現了近朱者赤的道理。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以物鉴人,大数据、互联网时代,信息裹挟我们,我们必须想到该如何分明泾渭,匡正自己。或在墓地、或在市井、或在学堂,成佛成魔,一靠自我拿捏,二是环境塑造,我们应该有既能慎独,也要慎“众”的思辨。

【佳作精选八】

当下与未来

● 江苏一考生

没有人能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未来的模样,但是我们可以精准地预测——除了年龄,未来的你不会与今天的你有质的差别。

因为今天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未来作铺垫;今天你的一切选择,都是在为未来设定背景;今天你的行事方式,将会筑成一条既定的轨道推送你向着未来高速滑行。

已故作家柳青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因为年轻的时候,我们正处于人生征程的起跑线,这起跑线上的得和失,往往直接影响到冲刺时的成与败。而年轻时候偏偏又是一个人缺乏理智、易于冲动的时段,我们的兴趣爱好梦想追求多是心血来潮的“伴生物”,而这些“伴生物”不会随着你年事渐长趋于理性便得以逐一打理驱邪扶正,因为它早已在你生命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当我们看到项羽少年时代“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学兵法;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的粗疏与随性,也就不难想象他日后的刚愎自用、傲慢自负、优柔寡断、缺乏远见且因此一事无成全军覆没的厄运;当我们看到欧阳修年幼时“以荻画地学书,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的自强不息,对他的日后杰出的文学成就自然也就不会有丝毫的讶异——因为当下和未来,总是有着某种程度的因果关联。

在一个人的人生进程中,他的选择将会成为他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时时刻刻影响着他,打磨着他,锻造着他——让他朝着有意无意为自己选择的样子慢慢转型。

有这样一句话:“朋友是另一个自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朋友是你的选择,你们能走到一起,正因为同气相求彼此相似;好友之间在相互影响着,慢慢趋同以至长成了彼此的模样。再如读书,培根有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我们选择了书籍,书籍又造就了我们。而这些,都是选择的力量!

当下正处于智能互联网时代,我们网上的一个也许是不经意的举动每每会引发一发不可收的选择性推送。网上的这种“操作”与“被操作”,细想想,其实正是关于人生的一个隐喻:我们生命之初的一个有意无意的选择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一生——起初,是你选择了它;以后便是它簇拥着你,裹挟着你,引领着你,朝着你选择的方向一路狂奔。

因此,人生之初必须谨慎选择。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可以推倒重来,而人生不会如此轻松——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推倒可以,重来绝无可能。慎始,方得善终。

想想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此刻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昭示着你未来的模样,都是你未来的预演。从小一看,到老一半——青年朋友,请慎重对待你当下面对的一切抉择!

【点评】

这篇作文紧扣命题材料,主题鲜明,立意准确——你今天的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模样,所以必须谨慎对待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在写作技巧上,综合运用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手法丰富,论据充分,说服力强。在结构上,文章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分析入木三分。在表达方面,语言凝练,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富于文采。

作者:王淦生

第二篇:今年高考作文综述,明年高考作文预测

2009年高考全国共有18道作文题闪亮登场。这些作文题有什么特点呢?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便可以此为依据,对2010年高考作文进行预测。这对于我们备战2010年高考,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

2009年高考,新材料作文11道分别是全国卷I、全国卷Ⅱ、全国卷Ⅲ、辽宁卷、安徽卷、浙江卷、广东卷、江西卷、上海卷、北京卷、重庆卷,占总题数的近三分之二;新命题作文6道,分别是山东卷、江苏卷、四川卷、湖南卷、福建卷、湖北卷,占总题数的三分之一;话题作文1道,这就是天津卷。

四五年前,还是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之后是新材料作文、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现在话题作文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可以预言,2010年高考作文仍将保持2009年的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但我们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6道新命题作文中,有两道是半命题作文,这就是福建卷、湖北卷。半命题作文,是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试卷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题型,2010年会不会继续出现呢?值得我们重视。福建卷、湖北卷的半命题作文,还向我们透出了一个信号,这就是高考作文题型也在求新。我们提供如下题型,供大家研究时参考。

1 续写式作文。命题人给我们一个开头,然后我们根据要求续写出一篇文章来。比如:

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

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思路开拓]

是谁在敲门?外星人吗,还是自己的幻觉?前往开门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是惊喜,是灾难,还是虚惊一场?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围绕一定的主旨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一篇有鲜明特色的文章。

2 对联式作文。可以是给我们一幅对联,要我们以此为题作文;可以是给我们上句。然后要我们以自己对出的下句为题作文。比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青年曾拟一上联抒写自己的心迹投书报纸征对下联。上联为:

左为难右为难左右为难难左右

不足半月,答征者竟达1500多条。其中几联为:

前相助后相助前后相助助前后

上求索下求索上下求索索上下

上为师下为师上下为师师上下

上求知下求知上下求知知上下

上要靠下要靠上下要靠靠上下

请以所对的一条下联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也可以自己所对的下联为标题。

[思路开拓]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这种文学形式同学们都不陌生。现在是要求以所对的一条下联(也可以是自己对的)为标题来写文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视了上联。因为上联实际上是给我们提供了写作的背景,我们构思的故事,我们的论证的论点,都是在上联规定好的背景下产生的。

3 改写式作文。提供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古代诗词,然后要求大家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者是散文,甚至可以是戏剧。比如:

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思路开拓]

改写成功,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李白的诗逐句解读,彻底读懂;二是展开联想和想象,添加具体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改写出的文章,才会既忠实于李白的诗歌,又丰满厚实,富有创造性。

还需要指出的是,话题作文是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并没有完全退出,也就是说,2010年高考个别试卷可能还会出现话题作文。

(二)

18道作文题,如果我们单独盘点题目的要求或注意,会发现山东卷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江西卷要求“必须写议论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自从话题作文诞生以来,给考生最大的解放之一就是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自选文体。十几年过去了,文体不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这就是从中学生笔下出现了许多“四不像”作文。可以说,这是开始主张文体不限的命题人始料不及的。“四不像”作文的出现,意味着中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下降。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山东卷、江西卷都采取了措施。因为命题人知道,高考就是平常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比较而言,应该说江西卷采取的措施力度要大一些。要知道,特殊时期,如果不采取特殊措施,是很难纠正某种偏向的。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会不会有更多的试卷加入到采取措施解决“四不像”作文的行列中来呢?这值得我们思考。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平常训练时,应该是规定文体,或者是议论文,或者是记叙文,或者是小说,或者是散文,或者是书信,或者是日记等等。只有这样,我们走进考场,才能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优秀作文。

(三)

18道作文题,就其命题内容来看,恪守三个原则。这就是——

切合中学生生活实际。全国卷Ⅲ给的材料说,暑假里,六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这实际上是给六个高中生出了一道社会实践题。六人都做出了不同反应。让这样的材料进入作文题,可以说能够拉近和中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所抒。辽宁卷给的是有关对明星代言的看法的材料。中学生的偶像,有很多就是明星。明星代言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崇拜者的中学生,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也有议论。天津卷给的是对90后的看法的材料。2009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对这一代人应该怎样评价,网上的争论十分激烈。其实,就是90后们,也有许多参加到这场大辩论中去了。这么说来,辽宁卷、天津卷也都是紧扣中学生生活实际命题。

切合中学生阅读实际。王雅君的歌词《隐形的翅膀》,经台湾歌手张韶涵的演唱,早已经风靡大陆,问一问中学生,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唱,翻一翻他们的笔记本,这首歌词赫然在目。2009年,北京卷命题人看中了这首歌词,截取了其中的四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为材料,然后要求以“我有一双隐行的翅膀”为题写作文。毛阿敏、刘欢等人演唱过的《绿叶对根的情意》,喜爱歌曲的中学生也耳熟能详,现在成了浙江卷高考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流行歌曲成为高考作文题,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早已经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一部分,中学生对此有思考有认识,这样写出的作文自然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有助于中学生科学的人生观的形成。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对其一生事业是否有成,生活是否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进行考察,我们能够知道命题人对这个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就2009年的高考作文题而言,也不例外。如全

国卷I涉及的扬长避短,全国卷Ⅱ涉及的好奇心、孜孜以求,安徽卷涉及的抓住机遇、超越对手、超越自我,都是中学生应该具有并认同的观点。

相信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仍会恪守这三个原则。如此,我们在平常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也就有了原则。

(四)

仔细分析2009年高考作文题,我们能够知道这些题目在审题时也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能够迅速而正确地破题,从而打好写好作文的第一枪。

添加法。对于命题作文来说,可以通过添加句子成分的办法来使题目由宽泛变具体,以便于我们把握。2009年四川卷要求以“熟悉”为题目写作文。谁熟悉?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他(他们)”。如果是“我”,“我”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也可以是大洋彼岸的一个政治家,也可以是上千年前的一个古人,也可以是一枚鹅卵石、一棵小草、一朵盛开的鲜花、一枚女同学头上的发卡等等。除给“熟悉”添加上主语外,还可以添加上宾语,比如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等。添加上宾语后,还可以给宾语添加定语,比如“一个人”,我们可以添加为一个伟大的人、一个可敬的人等。通过添加,“熟悉”这个作文题也就变成一个具体富有个性的作文题了,我们以此写出的作文,自然是切人角度新颖,内容厚实,阅卷老师又怎么不给考生高分呢?

2009年山东卷是以“见证”为作文题,江苏卷是以“品味时尚”为作文题,重庆卷是以“我与故事”为作文题,这些作文题都可以用添加法快速破题。

对于材料作文来说,命题人有时会把有关内容加以省略,我们顺着命题人的思路,给以添加后,也就会有一片新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2009年广东卷、江西卷、天津卷提供的作文材料都用省略号的形式省略了有关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添加法将有关内容添加。

置换法。有时命题人给我们的是比喻的喻体,这时我们只有用比喻的本体去将喻体置换,才能化虚为实,快速破题。如20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其中“隐形的翅膀”就是喻体,它的本体是什么呢?可以是音乐才能,可以是书法才能,可以是绘画才能,可以是写作才能,这样,我便可以在音乐天空、书法天空、绘画天空、写作天空自由飞翔。可以是科学知识,可以是创新思想,可以是认真的态度,可以是持之以恒的精神等等。这么一联想,竟联想出这么多恰当的本体。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其中的一个本体置换喻体“隐行的翅膀”,自然也就有了一个操作性极强的作文题目,这时再下笔去写也就容易多了。

2009年浙江卷作文(绿叶对根的情意歌词材料)、湖南卷作文(题目为“踮起脚跟”),都可以用置换法破题。

关键词句把握法。也就是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以此为突破口,搞清楚命题人要我们写什么。比如2009年安徽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变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是关键句,由此,我们可以把所写文章主旨确定为:把握住人生道路上的机遇。

“这种特殊的阶段……极富风险与挑战”,这是关键句,由此,我们可以把所写文章主旨确定为:要敢于迎接人生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

“超越对手、超越自我”,这是关键词。由此,我们可以把所写文章主旨确定为:学会超越。

2009年全国卷I作文、全国卷Ⅲ作文、上海卷作文等,都可以用关键词句把握法来快速破题。

除了添加法、置换法、关键词句把握法外,还有一些方法,比如整体把握法、不同角度切人法、探明原因法等,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谈了。

高考作文命题是稳中求变,既然如此,那么2010年高考作文更多的还应该是继承,这样,这里我们根据2009年高考作文题归纳出的审题方法,也完全可以应用于2010年的高考作文审题。

附各地高考作文题

一、新材料作文

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全国卷I)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全国卷Ⅱ)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全国卷Ⅲ)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班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他们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人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辽宁卷)

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

甲:有明星代言的东西应该更可信。有人调查,47%的人在选购同类产品时,会优先选择名人代言的产品。我就是这样。

乙:现在是明星代言广告多,相关问题也多。三鹿奶粉就是一个典型,有人调查9l%的人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

丙:明星代言多数都是朋友介绍,经纪人操作。明星不知情,也是受害者。

丁:明星代言,实质就是给产品作证言。明星代言费少的几十万,多的上千万,代言产品出问题就没有责任?

戊:产品广告出问题,也说明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媒体把关不严、相关法规不健全。听说有一个好莱坞演员就曾因代言虚假广告被罚款50万美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安徽卷)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变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浙江卷)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广东卷)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8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江西卷)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

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上海卷)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10 作文(60分)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北京卷)

11 生活中有计多故事。你也许是故事的亲历者,也许是故事的聆听者,也许是故事的评说者,“故事让你感动,故事给你启迪,你在故事中思考,在故事中成长。请用“我与故事”为题作文。(重庆卷)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新命题作文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山东卷)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2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江苏卷)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 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四川卷)

4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湖南卷)

半命题作文

1 题目:这也是一种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福建卷)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2 请以《站在_____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湖北卷)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④不少于800字。

三、话题作文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天津卷)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者:闫会才

第三篇:从高考作文命题看话题作文教学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趋势,指出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并对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话题作文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作文命题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就是以话题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内容进行选材,由此写出一篇文章。此类作文题表面通常不包含观点,内容上也没有限制,话题作文其实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话题,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但并未限制取材范围与表达形式,因此话题作文给学生预留的写作空间更大,但在写作时,学生往往会遇到困惑。对于高中教师来说,话题作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且还与学生的综合素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剖析高考话题作文命题思路来明确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改革趋势分析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一直以一种稳定的趋势向前发展,并不难发现有一定的规律存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视角来对自身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使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话题作文已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形式

笔者通过对最近 20 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探究和总结发现,话题作文是近年来经常出现的高考作文形式。例如,2014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就属于典型的话题型作文。高考作文从1998 年就开始由传统的命题作文逐渐向话题作文转变,当年的语文高考试卷中的作文题目就属于话题作文的初级形态,当时的作文命题方式已经初步有了话题作文的影子。如作文命题者在给出作文材料之后,又分别给出了两个作文题目,并且题目中有这样的要求:考生可以在两个作文题目中二选其一或者重新自拟题目;二是表达方式不受限制,既可以选择一种方式也可以融合多种表达方式。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出题者虽然给出两个作文题目,但是并没有规定学生一定要从中选择,唯一可以明确的就是要求学生围绕“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一中心话题来进行写作。这种虽然给出题目但是可以另行自拟题目的命题方式,给学生的作文写作留出了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因此可以说,题作文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流命题形式了。

(二)高考命题者正在逐步减少对话题作文的思想限制

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要求看,我们不难发现出题者对学生思想的限制正在逐步减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无疑给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较多的自由。这种做法也是非常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下的时代要求,既可以充分发扬新时代学生特有的个性,同时也是对学生自由创作的一种尊重。话题作文的出现代表了高考作文正在朝着开放式的方向发展,高考作文不再局限于题目和题材,高考作文开始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发散自己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例如,2003 年的高考话题作文“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这是一个生活化且非常富有哲理的题目,学生在写作时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是感情因素可以影响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另外一个则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影响。这是两中截然相反的观点,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诠释自己对其中一个观点的理解。由此可见,高考正在放宽对学生思想表达的限制,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二、高考视角下如何有效提高话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按照话题作文的特点来审题

话题作文属于用一段提示语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同时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即为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要求学生按照试题提供的话题情境和内容范围等,写出一篇或记叙,或议论,或其他形式的文章。话题作文仿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花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尽快摘取适合自己的那朵花,而不是流连于花园。

面对“大而空”的话题作文,让学生学会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通常都是学生熟悉的或者有所了解的内容,学生往往能有所感触、有话可说。话题材料给出了划定范围和思考对象,学生可从材料入手,但不能拘泥于材料。话题作文要求较为宽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拓宽写作思路,走出只针对材料写材料作文的困境。在写话题作文时,学生可以按照话题内容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避免大家都写同一种文体的情况。此外,话题作文在表达形式上较为灵活,文章的字数一般不低于 800 字,学生可以按照话题材料与自己选材的特点等自拟题目,展现文体的个性。

(二)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好话题作文的主旨含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明确了话题作文将会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学生首先应在读题过程中准确把握话题的主旨含义。所谓话题作文,其实通俗来讲就是出题者给考生划定了一个自由发挥的范围,考生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自由发挥。话题的范围通常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话题范围就十分宽广,如 1999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在这个话题作文中,出题者没有附加自己的主观意识导向,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凭借自己的价值观和想象力自由发挥,既可以在文章中认可和赞扬记忆移植的价值和作用,也可以反对和否定记忆移植的存在可能,由于出题者没有给出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是非常宽广的。有的话题范围则相对较为狭窄,如 2002 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在这个话题作文中,出题者表现出了明确的道德导向,考生必须按照作者的道德思维去进行写作,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审题的重要性,只有明确了出题者的意志导向以及话题范围,才能准确抓住题目的主旨含义,这对于考生的作文写作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导学生在话题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笔者对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进行深入地探究和分析后发现,高考作文的出题教师正在提高对作文真实情感表达的要求,相比于辞藻的华丽和精致,阅卷教师更加侧重于学生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这里所述的真实,并非是指学生在作文中一定要写真人和真事,而是要学会把笔下的各种形象描写得更加真实和生动,且不能凭借自己的想当然来描写,读者会因为文章的情节不够合理而产生厌烦。故意给人物形象强加上各种光环,表面看来人物的形象更加耀眼,其实读起来则会感觉干瘪无力。如 2002 年的高考話题是“心灵的选择”,一位高考考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中描写的是江姐这个英雄人物形象。为了突出江姐在面对生死时从容不迫的高尚品格,这名考生想当然地把江姐的内心描写变成了一场记者和英雄人物的对话。“你后悔吗?”“我自从入党后就没有后悔过。”“这就是你内心的选择吗?”“是的,这是我心灵深处的选择,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最后时刻。”读完这段文字,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话语其实都是作者强加给江姐的,硬是把江姐这一人物形象绑架到了“心灵选择”这一话题上,这种表达方法是苍白无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表达的真实性。

总而言之,从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应当采取上述有效措施来加强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微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成功(教育),2013(24)

[2]任雅玲.高中作文教学高效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18)

(责编 郝 勋)

作者:陈富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