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作文范文

2022-06-01

第一篇:童年记忆作文范文

初三想象作文重拾记忆中的童年

文秘助手()之初三想象作文:重拾记忆

中的童年

童年,像一片片嫩绿的树叶,充满朝气;童年,像暴风雨后的彩虹,五彩缤纷;童年像一杯清香的茶,让人回味;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让我们留住童年的风,拾起童年的回忆……

翻开带有着一层薄薄灰尘的相册,一个活泼的小女孩出现在眼前,头戴一顶鸭舌帽,身穿一条开裆裤,长着两颗大门牙,坐在一匹白色的木马上,用一双大大的眼睛望着前方,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名鼎鼎的小淘气——我。

小的时候我特爱玩,我爱跟我的白色小木马玩,抓蝴蝶,跳橡皮筋……我的童年几乎就是在笑声中度过,我的过去无忧无虑。

谈起小时候,为了一只在天空中飞舞的蝴蝶,我可以弄得浑身都是泥。你瞧,花丛中有几只淡紫色的蝴蝶,一会儿翩翩飘在空中,一会儿又竖起双翅落在花上,蝴蝶就好像是花之精灵一样在花丛中嬉戏,穿梭。在这群美丽的小精灵身后,有一双大大的眼睛正直勾勾的盯着它们,我拨弄开了声旁嫩绿的小草和摇晃的黄色小花,用小手伸向了蝴蝶,近了,近了,我迅速的合拢了我的双手,呀,蝴蝶飞了,它们拍打着自己美丽的翅膀飞向了天际,就留下抬头凝望的我。突然,一只脱离蝶群的蝴蝶映入了我的眼帘,它似乎是留念花朵的美丽,久久不愿离去,而我就像是发现猎物的狮子,迅速且悄悄地接近了那只蝴蝶,我又一次把自己的小手伸向了蝴蝶,一点一点的靠近,最后,迅速一合,“啊,抓住了!抓住了!”我喜悦的就像是一只欢乐的喜鹊,左蹦右跳,直到我抓到了蝴蝶我这才注意到我身上的白色的衣服,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衣服已经成了“大地”的颜色,上面还“长”了几根嫩绿的小草和娇嫩的小花,看见我的衣服变成这样,我不仅不不以为然,还兴奋的大声的向全世界宣布我的衣服会“变色”。我一路宣传,一路狂奔回家,我妈看见我这样子,在心里偷偷的笑并装模作样地问:“这是谁家的土孩子啊!”我莫名其妙地说:“妈妈,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琦琦啊!”我妈再也忍不住了,捂着肚子哈哈大笑。我还在那莫名其妙地看着妈妈,手里还有着一只在扑腾的蝴蝶。

童年的我是可爱的,是幼嫩的,是顽皮的,我童年的每一件故事都像一张张照片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时间就像是细沙,在我的指间慢慢的流逝,留也留不住,如今的我已经是14岁的女孩了,我回想起我的过去,我总是忍不住的大笑,你笑了吗?

第二篇:童年记忆随笔

也许是生活的优越性滋生了人的惰性,至少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在某些方面懒惰的人。主要表现在懒于走动,上下班不愿步行。那么懒惰背后的严重后果就是腰粗了,体重也增加了,看来运动是势在必行了。于是,和同事相约每天早晨步行上班。在上班的途中必经一座小桥,其实这桥也不能用座来形容,因为它很简陋,只是搭建在河面上用四方形钢板焊接起来的连接体。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存在了,是去年县城创卫的时候才重修的,在桥的上方做了拱形并用彩灯装饰成了彩虹的形状,到了夜晚,彩灯开放也算得上是绚丽多彩,美丽夺目。

流经小桥的是一条环城三面的河流,这条蜿蜒的河流从满目翠绿的山脚下流过,款款的河水穿越县城,娓娓道来她美丽的传说。我的家曾经就在桥的不远处居住,那个时候的我还在上小学,以前很多很多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每当看到这条河,站在这座桥上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亲切的像是我的老邻居,想和她多说几句话,多看几眼。[由整理]

记得那个时候每到了夏季,爸爸妈妈就会在晚饭后带着两个哥哥和我去河边散步。那时爸爸经常带着我们三姊妹去河边钓鱼,因为我是家中老小,备受父母宠爱,所以爸爸在每次钓鱼的时候也会给我准备一支鱼竿,我学着他们的样子竟然也偶尔能钓上来一条鱼,虽然很小,但是我很高兴,很骄傲,并且还会在爸爸的夸奖下激动地跳跃。

那时两个哥哥也经常会带着我去河边玩耍。河面不宽,河水也不深,有一次他们要带着我穿越河流走到河的对面去,我心中虽有些畏惧但还是很勇敢的参与了这次挑战。开始在河水很浅的地方我还是能应付的,可快到河中间的时候因为水流加急我突然头晕站不住,差点倒在河水里,还是两个哥哥抱着我一直走到河对面的。

也许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吧,那个时候的我很快乐、很快乐!因为有父母的呵护、有哥哥的保护,少年时光是我此生度过的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日子,在内心的深处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不经意间成了永恒的记忆。

时光飞逝,沮河依旧,小巧依旧,只是铁桥替换成彩虹桥,然而,其实世间万物早已经物是人非。牟然回首,曾经的温暖和快乐一去再不复返,留给我的只有站在桥上看风景时内心的那片潮湿和夹杂着想念的温暖,她会随着沮水,随着桥一直存在,直到永远……

第三篇:记忆深处的童年

童年是首歌,还是一首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完美旋律。童年时许多大人发呆的目标之一。因为小时候无忧无虑,不必担心工作繁忙,也不用讨好高级领导,更不用去巴结那些自以为是上司。小时候的人,是上帝用想象力和水所创造,长大成人后,想象力在现实主义社会中衰竭,内心出现了贪婪、投机取巧这种心思。没有了想象力,又谈何童年。

童年如霜,即化,时间飞快流逝,如雪般消融。我的童年在深圳度过,家就在一座休闲茶亭对面,环境优美,且娱乐设施齐全。周围有着泉眼、假山等景物。每当我放学时,我便拿着“尚方宝剑”去和小伙伴们嬉闹打斗,时不时来个装死,有趣极了。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件事了,那年雪很大,走出家门便是齐胸深得雪(那时我的身高自行想象),幼儿园就顺理成章的放了一天假,这下我们几个小伙伴可高兴了。我们回家穿上厚厚的衣服,戴上手套,准备一起堆一个大雪人。我们的材料满地都是,拿着玩具小铲,你一铲,我一铲,不一会儿可就挖了一大堆,我们把它拍起来,在雪地里滚来滚去,一会儿变得就快有我们这样高了。这可怎么办呢?我便回家拿了一个高凳子,站在上面,哈哈!我长高了!我让下面的小伙伴把雪拿给我,我自己在上面做了一个比下面的雪球略小的雪球。哎呀,雪人没有眼睛鼻子嘴巴,这可怎么办呢?我便想了一个办法,我吩咐A去拿根直木棍,B去拿一个圆圈,C去拿2团泥巴,我嘛„„就去拿个水桶。片刻后,我把材料全拿到手上,把木棍往小雪球中间一插,然后用圆圈在小雪球下面按了一个圆圈,又用2团泥巴揉成2个球,按到小雪球略上面,最后把水桶往最上面一盖,好了!完美的雪人造好了!我们围着小雪人跑呀跑,可开心了,这可是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啊!

童年令人匪夷所思,童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望现在的小朋友珍惜童年,保持一颗永远快乐的童心!

河南宏力学校初一:崔彬

第四篇:童年的读书记忆

作家小档案:

中国论文网 /5/view-6096838.htm

董恒波,是一个专门给小朋友们写书的作家。他1956年出生,很多小朋友都叫他董爷爷了。董爷爷喜欢拉手风琴,更喜欢和同学们交朋友。哦,这个董爷爷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看完了,就喜欢给小朋友们讲里面的故事。他讲故事的时候,身边总是围着许多小同学,他讲得眉飞色舞,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书读多了,他就开始学着搞起了创作。这些年来,他写诗歌、小说、童话,也写音乐剧和散文,出版了五十多本书呢。

你如果想更多地了解董爷爷或和他交朋友,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你可

以在百度网站搜索“董恒波”三个字,就能找到他的新浪博客,那里面有董爷爷的电子信箱和QQ号,你要是给他写信或者留言,他会给你回复的。我向你保证,必须的。

诗圣杜甫说“男儿须读五车书”。五车,泛指多的意思,一个人即使再忙,一辈子读上两篮子三麻袋书都是可能做到的。

我小时候喜欢看故事,小说、童话类的书籍成了我的至宝。特别是现在很少见到的“小人书”,曾伴我度过难忘的童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逐渐开阔,对书的选择也宽泛多了。

小时候,书是我最好的伙伴。关于童年的读书记忆,我还有一个难忘的故事呢。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书,可是正赶上了“破四旧”,老师悄悄对我说:“图书馆里的书都是‘四旧’,过不了几天,就要被烧掉呢。你想看书呀,就得自己想办法。”

“什么?那些书要被烧掉?”

“我能骗你吗?谁不觉得可惜呀。小同学,我再说一遍,你要是真的想看书,就得自己想办法喽!”

“自己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我瞅着老师的眼睛,一时迷惑起来。

“不能让这些书白白地被烧了!”一个念头涌上我的大脑,我和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讨论了一番,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什么办法呢?说出来你可别笑我,那个办法就一个字―“偷”。

那个图书馆在一个平房的角落里,我围着它转了几圈,忽然发现北面的一个小窗户松动了,用力一推就能推开。我从那个窗户的缝隙中看到了一排排摞在书架上的图书,尽管那些书被厚厚的灰尘覆盖着,可对我来说,却像一个饥饿的人看见了面包一样,充满了诱惑。

那天晚上,我和另一个要好的伙伴,就是从那个窗子钻进了图书馆里。借着窗外如水的月光,我开始翻动书架

上的书籍。虽然是在一个灰暗的狭小空间里,我却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海;虽然刺鼻的灰尘在我的眼前飘动着,我却仿佛闻到了百花盛开般的芳香。我就像阿里巴巴呼唤着“芝麻开门”的咒语,心里洋溢着找到金子般的惊喜。

当我和伙伴们背着一大包书从图书馆里钻出来后,我发现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后有一个身影。

“谁?”我小声地问了一句。

“快点走吧,别让人看见。”呀,原来是我们的老师在悄悄地给我们放哨呢。

童年时,我读过的很多书,都是这样“偷”来的。

除了我喜爱的文学书籍,还有各种各样的杂书,都在我精神食粮的菜谱上占有重要的一席。我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读过的 《十万个为什么》 让我对自然、科学等神秘的世界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我曾读过一本 《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 的小册子,那里面科学

家的名字我一个也没有记住,但是书中写的那些有趣的科普小故事到现在我仍记忆犹新。我还看过一本 《宇宙的秘密》,从那本书里我知道了月亮离地球有40万千米远,而地球也只是银河系里的一颗小小的沙粒。看完那本书后,晚上我睡不着觉,久久地站在院子里,仰着脖子看夜空中的星星,把脖子都看酸了。因为那本书,我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我少年时读书的一个主要的动力,是可以跟同学们炫�,显摆自己懂得多。从没有认识到读书会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常念错字白字,不认识“吝啬”,总说“那个老财主可齐墙了”。看 《三国演义》,不认识里面的“曰”字,以为是念“日”,坐在教室里,同学们围一圈,我眉飞色舞地给人家白话三国的故事,“孔明日”如何如何,“曹孟德日”这般这般。也恍惚地知道这里的“日”可能就是“说”的意思。说就说呗,你整个“日”干什么?

少年时,我能背下来的书是毛泽东

的“老三篇”,也就是《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 和 《愚公移山》 这三本。标点符号都不差一点, 《西游记》 这本书我至少读过三遍。小学的时候,我认字不多,看书看插图,后来才半知半解看懂了故事,但读到书中的诗时,因为看不懂,全都跳过去不看。前不久,我又翻了翻 《西游记》,特意留意了一下书中每章前面的诗,觉得写得真好呀。

说到诗时,我又想起一个故事。我在十六岁那年参加了工作,本来是在朝阳县的文工团里拉手风琴,可是那年单位打扫卫生时,我在垃圾堆里拾到了一本诗集,那本诗集名叫 《村风》,写的都是农村生活。作者是张志民。我翻了几页,觉得写得特有味道,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迷住了,我学着 《村风》 的风格开始了最初的写作。那本 《村风》,我真是做到熟读精读了。书中许多诗歌现在我仍能大段地背诵下来。1988年,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时,特意带着那本诗集到 《诗刊》 杂志社拜访主编

张志民先生。我对张志民先生说,您的那本 《村风》 对我的影响太大了。他听了后,只是笑了笑说,以后你一定会比我写得更好呀。

后来,我也开始写书了,也写了几十本了。我的书不知是不是也会成为哪位朋友上路同行的伙伴。一想到这儿,我就感到“书”这个词特神圣也特严肃,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环境多好呀,再也不用像当年的我去“偷”着读书了,我真的很羡慕你们。

推荐作品:

六(2)班的班花班草

(节选)

董恒波

轰动全校的“空城计”主犯不是我,是蓝依和。

我,还有何水仙、吕晓可顶多算是个“从犯”。

经过是这样的:我们原来的班主任申老师,虽年过四十,心里却充满青春。

她教英语课,讲得不错,兜里揣着小镜子,时常掏出来照一照,最初我们以为她这是工作需要,是在练发音看口型。其实不全是,她有时也抹抹红嘴唇,勾勾眼线,这样既给自己增加了“回头率”,又间接地“美化”了环境,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没意见。

我们有意见的是―

她在课堂上讲课时可不像给自己化妆那样认真,有时候采取的是敷衍塞责的态度,而她的校外英语补习班却办得如火如荼,讲起课来,教学手段多样且娴熟,传授知识扎实牢固,因为有学费跟着呢。

上面有规定,不许老师在校外办班讲课,这件事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反映,但校方一直是睁一眼闭一眼的。申老师你美啥呀?你再美还能美过我们六年级二班这几位班花班草?何水仙是校花,这是大家公认的。吕晓可、蓝依和还有我李不凡都是校草。要问我们有多酷、有多帅,请看古诗为证:不梳头不洗脸

美容常在,给点水给点光迷倒一帮。哪个古人说的?你上《唐诗》 里自己找去呗。

上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由蓝依和策划的这个“空城计事件”出台了。不是“阴谋”,就是一个有点过头的玩笑。

那天上午,申老师来到教室里,说:“市里教研室的领导要来听我上一堂公开课,李校长也参加,这件事三天前就通知大家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啦―”同学们的口号响亮,惊天动地一般。

公开课的地点选在了阶梯教室。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夹着书本从大门口鱼贯而入,进了大门后,却在蓝依和的指挥下,一个个从教室后面的小门溜了出去。申老师激情饱满地走进教室,却发现空荡荡不见一人。这节课还怎么上呀?弄得不仅是申老师,连校长和教研室的老师都很尴尬。

他们瞅着申老师,“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明明看见学生们都进来了嘛!”

更让申老师掉面子的是黑板上蓝依和写的那首“现代诗”―

古得古得白,

欢迎领导来!

补习班,讲得好,

我们现在往那儿跑。

去晚了,没有座,

这事大家没做错。

最后说声I’ m sorry,

领导你说对不对?

据说申老师念完了这首“诗”,哇的一声号啕大哭起来,捂着脸跑到办公室去了。校长李老太太赶忙追去做安抚工作,嘴里说着,谁干的?谁带头干的?怎么能这样,怎么能这样?

后来,市教育局的人来查了一下,李校长把我们几个人找到了一起,她的手像鸡啄米似的点着我们的头,挨个儿点,一个不落,“行呀,你们行呀,藐视学校纪律,煽动同学集体罢课,影响极坏,影响极坏呀!你们几个人都要认真地写检查,一定要写得认真、深刻,我

要把检查贴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让全校的同学都看到……”

按照学校里的一般规律来说,大校长亲自批评学生,学生们还不得痛哭流涕,痛心疾首,纷纷表示要痛改前非呀。可是校长说我们的时候,我们几个就低着头在那嘿嘿地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校长给我们演喜剧小品呢。

李校长拿我们也没办法,摇着脑袋说:“还笑,还笑,有你们哭的时候。”

后来我们听说,申老师被我们气哭后,李校长找到她,一脸严肃地说:“你呀,也得检讨一下自己。四十多岁的老教师了,让学生气哭了,你也好意思。哼,你要是有本事,也把学生气哭了!”

申老师也特注意自己的“形象”,她听着校长的批评,边哭边在自己的兜里掏着什么,李校长以为她是要掏笔呢,要写一个今后不办补习班的“检查”。可是申老师掏着掏着,把小镜子掏出来了,然后在脸上又擦又抹,好像那天学生们跑了,就是因为她没化好妆似的。

看着申老师那个样,校长都快哭了。

可是,我们不哭。不哭,就是不哭!我们还要笑呢,笑多好呀!

(《六(2)班的班花班草》 董恒波著。2008年海天出版社出版。2012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再版。)

第五篇:童年的生活记忆

我现在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我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陕西渡过的。一九六一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为了响应国家“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六岁的我和四岁的妹妹随母亲回到了父亲的老家:河南省修武县高村公社南霍村,直至一九七零年考上高中才转至陕西父亲所在的学校上学,所以细算起来总计在河南渡过了近十年的时光。这十年虽然在我的一生中所占时间段不是很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段时光的回忆且越来越强烈,那些经历经常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可以说是梦牵魂绕。冷静下来一想,这只能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人们常说的,当你特别容易回忆往事的时候就证明你老了,第二说明那一段时光给我生命留下非常深刻烙印,因为他是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

六一至六三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困难的年代,原因众所周知,一是三年自然灾害,二是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逼迫中国还债。当时整个中国大地到处饥荒肆虐,民不聊生。正是这个原因和这个时机下放回到农村,可想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将要经受什么样的磨难。

记得是六一年的春天,我们家开始下放回的农村。家具和行李是从陕西用火车托运至河南焦作的,我记得家具主要有两个大床(两付床头和两付床板),一个方桌,两把椅子,一个像五斗橱的柜子,两个箱子(一个粽箱,一个木箱),一个小碗柜。生产队派了一辆马车把全部家当装上,人就跟着走,因为马车实在没有地方,只有妹妹坐车,我也跟着走。一路经过恩村、平陵村、靳村、北霍村等村庄,最

1 终到达南霍村,路程约三十五六里。我走累了,母亲和二姨轮换抱我走一段,记得过了靳村后,母亲和二姨都累得不行了,二姨花了一毛钱雇了个叔叔把我驮上,走了大约六七里路才到达南霍村。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了在河南农村十年的生活。

一、生活篇

记得回老家没有多长时间村上就开始吃大锅饭了,一个生产小队一个食堂,那时大部分家里是没有钟表的,所以每到开饭时刻就有专人巡街击锣,一边走、一边喊:开饭了。然后各家就派一个人拿个瓦盆去大食堂打饭。至于吃的啥,那就五花八门了,反正没有一顿像样的,放在现在可以说那就不是饭。记得有一次敲锣的人喊道“今天改善生活吃面条了”听的人热血沸腾。可是等饭打回来后,半盆所谓的面条其实就是白水煮白箩卜丝,几乎找不到面条。有一次,听说大食堂储存大白菜要清场了,废掉的烂白菜帮和白菜根食堂不要了,知道消息的人早早的就来到了储菜地点,等食堂的人刚把白菜拉走,周边的人几乎同时扑向那一堆烂白菜帮和白菜根。因为这些东西拿回去可以充饥啊。

印象生产队大食堂吃了大概一年左右就停止了,但是困难的生活依旧继续着。我们村子属于平原区域,由于沙土地比较多,所以在大风的作用下,村子的周边部分地方形成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沙圪垱(沙丘),特别是南地有一片相当规模的沙圪垱。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所以村子西部南部东部都用柳树种植了大量的灌木丛状的防风林,形态是大概百十亩地用柳树圈一个方框。所以我们村子最多的树就是柳

2 树了。

柳树的作用可大了,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吃,春天柳树发芽的时刻给饥荒的人们带来了大量的充饥食物,三月份,防风林里站满了采摘柳芽(村子人都把柳芽叫柳絮)的人们,柳芽採回家后用开水煮一下,然后用凉水反复的浸泡,这样才能去掉柳芽里大量的苦味,最后撒上盐一拌就当饭吃了,当然了,如果能配上一碗玉米面糊糊那简直就是神仙了。第二个作用是可以收获大量的柳条编制生产用具,如箩筐,簸箕,盖房用的笆。提供盖房用的椽子和檩条等。第三可以提供大量的燃料。

想想三年困难时期所吃的食物那叫五花八门,品种繁多,能吃尽吃,什么榆树叶、榆钱、中国槐叶、洋槐花、皂角树叶,红薯叶、茅草根、榆树皮、红薯渣、豆腐渣,当然还有现在人们换口味的荠荠菜、苦苦菜、刺菜、面条菜、馬食菜、猪毛菜等等。请记住,当时吃这些东西可不是换口味,而是用来维持生命的啊。

六一年年底我弟弟出生了,想想生在那个年代该是多么的不幸,记得弟弟就是一付皮包骨的瘦弱。当时家里唯有那么一点好吃的必须是弟弟的,每次母亲给弟弟做饭都是和一块像小核桃大小一个面团给弟弟做面条,当时我和妹妹馋的直流口水,但那是肯定吃不上的。记得六三年的春天,母亲在房屋的东山墙一边晒暖一边做布鞋针线活,就在她回家取剪刀的时间,我把糊鞋帮用的一小团糨糊给偷吃了,母亲回来后果可想而知,这顿打肯定是跑不了的。

从**年开始,生活慢慢有所好转,所谓的好转主要体现在进肚

3 的食物数量在增加,质量也在提高。说起来我们村各种农作物都有生产,夏收有麦子,秋收那就更丰富了,什么玉米、高粱、谷子、红薯、绿豆、黄豆、豇豆、花生等等,应该说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但是,由于我们村主要是以沙土地为主,能产麦子和玉米主要农作物的土地不多,况且所产的麦子和玉米大部分都交公粮了,剩下的主要食物就是红薯了,其他豆类作物那产量是很少的。说起红薯你可能会说,红薯不错嘛,比如说,我们在大街上买个烤红薯又香又甜多好吃啊,对的,偶尔吃一下是这种感觉,但是如果让你天天吃红薯,顿顿吃红薯,那我相信你的感受一定会发生逆转。那我现在就说一说红薯的吃法和和吃红薯的感受。

在说吃红薯之前,我先把怎么种红薯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种红薯基本方法为两种,第一种叫做老疙瘩,其实让我翻译的话就是第一茬红薯,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母本育苗后栽种的红薯,这种红薯长得比较粗壮,体型比较圆硕,大的一个可以长到三四斤重,一般的也有一到两斤左右,这种红薯最大的特点是含淀粉量高,切开后淀粉液就像稠牛奶一样外溢,蒸熟后又干又面口感像栗子。所以,用这种红薯获取淀粉非它莫属了,再用获取的淀粉做出红薯粉条,效果是耐煮、透亮、滑口(现在已经吃不到了)。第二种叫小红薯,这种红薯种植时间比较晚,它是在第一茬红薯长到半成熟阶段时截取其红薯秧,剪成一段一段进行插种,每段秧苗长度为四至五个叶子,插种时土里掩埋两到三个叶子的深度,埋入地下的部分要将叶子剪掉,每个叶径根部就是生根长红薯的地方。这种红薯成熟后在每个叶径根部处就会长

4 出一圈约三五个红薯,地下埋三个叶子,挖出来就是一串三层十来个红薯,甚是喜人。这种红薯形态细长,表皮光滑,色泽深红,没有筋丝,特别适应蒸熟吃,又软又甜,就是含淀粉量较少。其后红薯还有一种高产种法,即直接种植红薯母本,叫红薯下蛋,当时中央新闻纪录片介绍山东的经验叫做“红薯下蛋,一亩两万”。这种红薯最大的一个红薯可以长到十来斤重,这种红薯产量高,但是因含筋丝量太高,所以只能取淀粉或喂猪,最后没有推广下去。好了现在还是说生活中怎么以红薯为本食用吧。

红薯大概是在过完阴历八月十五就可以逐步收获了,真正大面积收获是在种完麦子霜降过后。红薯收获后一般有三条出路,第一条就是把红薯擦成红薯片,然后屋顶以及比较干净的场地上都晒满了白花花的红薯片,晒干后就可以进行收藏了。并根据需要随时加工成红薯面,这将是今后生活的主角。第二条出路是制作淀粉,一切操作全靠手工完成,即用带刺的铁皮擦子把红薯磨成渣渣后提取淀粉并晒干,其作用主要用于制作粉条。第三条出路就是把红薯存入红薯窖,以备长时间食用新鲜红薯。

老家农村每天三顿饭,一般情况下清早先到地里干上一个多小时农活后才回家吃早餐,早餐主要以红薯为原料,即白水煮红薯或红薯干,好一点的是玉米珍子煮红薯或红薯干,另外配上自己腌制的咸萝卜干。懒一点的家庭就是每个人拿个蒸红薯一吃了事。午餐相对来说能好一些,大部分家庭都是咸糊涂(放一点点油用葱花炝一下锅,里面随便放一点什么菜和粉条,最后搅入玉米面糊)和红薯面窝窝头。

5 晚餐一般是重复早餐的食谱。当然十天半个月也偶尔能吃上一顿汤面条,那简直就是过年啊。因为一天从早到晚肠胃里面几乎全是红薯、红薯面窝窝头,所以人一反肠胃吐的全是酸水。至今我还感觉红薯在肠胃的反酸效应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那个难受只有天天把吃红薯当主食的人才能体会到。

劳动人民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村民们发明了一套破解肠胃反酸水的好办法,那就是吃红薯配大葱,即先吃一口红薯再咬一口生大葱混着吃,这种吃法让一般人听起来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情况是这种吃法入口顺畅,且肠胃里产生的酸水大幅下降,到底什么原理没有做过深入研究,实际效果确实如此。最后我们村的人吃红薯时必配吃大葱,没有大葱红薯就无法下咽,可以说吃红薯对大葱产生了依赖症。

关于红薯面窝窝头,原先蒸出来的是一个瓷实疙瘩,如果拿刀切成片有点像陕西面皮的瓜瓜,吃到肚里非常难消化,后来出现了一种叫小苏打(碳酸氢钠)的化学制品,把它按一定比例参入红薯面,这样蒸出的窝窝头很蓬松,所以食用后要好消化很多,肠胃反应的酸水也降低很多。

六五年以后,生活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这个时段饭可以吃饱了,玉米面可以作为主要食物成为座上宾了,时不时经常可以吃到白面了,甚至偶尔可以吃到捞面条了。但是白馒头还是几乎吃不上的,大部分是玉米面窝窝头,能在玉米面里稍微参一点白面那已经是相当的奢侈。为了体现吃白面的高贵,村里当时流行种植白玉米,这

6 种玉米产量比较低,但面白的很,和白面参在一起蒸出的馒头酷似纯白面馒头,所以逢年过节家家都要蒸这样的馒头。

六六年我已经在纪孟村上高小了,每天早去晚归,如果哪一天上学前母亲跟我说“咱们今天晚饭吃捞面条”后,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的心情一天都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到了大概六六年以后,农村的生活在不断好转,粮食生产也在逐年恢复提高,为了能让社员能吃的更好一些,更饱一些,生产队也在积极给社员想办法。夏收或秋收后,队上就会安排几个壮劳力在晚上十点钟以后给每家每户偷偷送点麦子或玉米辫子,就像做贼一样,因为害怕别的生产队知道啊,其实别的生产队也在这么做,哈……!

前面已说到我们村子沙土地较多,所以种植的花生也是比较多的(据说现在还是花生种植的示范村呢)当然每年收获的花生大部分是要交给国家的,但是毕竟还能截留一部分分给社员,每年每人大概可以有两斤左右的花生油食用。同时还可以补充一点棉花籽油(现在说来这种油实际是有毒的)。六五年以后,记得我们村每年有两个节气是可以吃到油炸食品的,那就是端午节和春节,油炸食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油饼,另一种叫小麻糖,其实小麻糖就是蒸熟的红薯去皮后和玉米面参和在一起,并根据喜好制作造型在油锅里炸,炸这种食品不费油还挺好吃,红薯和玉米经食用油的高温反应后所产生的甜香味还是不错滴。现在闲暇的时候偶尔在家里还做一点小麻糖调剂调剂口味,同时回味一下家乡的味道。

在老家阶段有哪些水果和零食呢,说起来那也是相当丰富甚至有

7 些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先说水果吧,首推的必须还是红薯,前面说了秋季红薯收获后有相当一部分放入地窖存储起来,等到进入严寒的冬季时你可以看到家家院子里红薯窖口热气滚滚,这实际是窖内的红薯正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老家人称之为红薯发汗),其实就是红薯里的淀粉正在向葡萄糖转化,这种现象持续一个月多后,你把窖里的红薯再取出洗干净后就可以直接当水果吃了,又脆又甜,美味至极,百吃不厌。吃它的时间段一般可以从严冬吃到初夏。

另外一种吃的比较多的水果叫菜瓜,这是一种有点像黄瓜的瓜,不同的是它身上无刺,个头比黄瓜的大得多,又粗又长,大的一根可以长到近两尺左右,三四斤重,一般的也有一尺多长,重两斤左右。这种瓜夏末秋初成熟,这时它通体绿中透黄,吃的时候切上一段,口感是绵绵的,味道是甜中透酸,当然在他透黄之前也可以像黄瓜一样调着吃,炒着吃。

等到深秋初冬下霜了,还有一种美味水果必须和大家分享一下,因为一般人是想不到的,什么呢,说出来你也许不信,它叫霜打的茄娃子。到了深秋时节,最后开花的茄子受到天气变凉的影响,长得都很慢,个头也很小,普遍也就像三四岁孩子的拳头大小,但是很瓷实,最终经薄霜一打,又不知起了那种化学反应,你摘一个一吃,哇塞:苏脆、弹牙、凉甜、爽口。

当然除了上述所谓的水果外,我家有几棵枣树这个也是吃的比较多。我们村的北地有一个很大的张姓坟地,哪里长了十来棵很大酸枣树(这种酸枣个头较大,酸甜可口)每到成熟季节都要约几个小伙伴

8 (一个人不敢去,坟很大很是渗人)去摘酸枣。这也算是给我们的水果世界增色添彩吧。如果队上种有什么西瓜、打瓜、甜瓜、西红柿那肯定也是偶尔能吃上的,桃、杏、梨、苹果之类那更是稀罕之物了。

零食能吃到些啥东西呢,想一想困难时期的农村能有什么零食可言,但是你只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好吃的还是可以找到的。这首先还是要先说说花生了。因为我们那里生产花生,这就为能得到花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说这个花生生吃也行,熟吃也中,况且当时人们肚子里最缺的是油,所以能找到和吃到花生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怎么才能找到它呢。这个方法可多了,这事我要跟大家好好聊一下。

第一种方法叫拾花生,即在生产队收获完花生后的地里检漏,我们那里叫馏花生,就是用耙子再收完的花生地里用耙子进行二次翻刨,运气好的话一天能拾到三四斤,而且拾到的花生都成熟的比较到位,颗粒饱满,因为越成熟的花生越容易遗落。

第二种方法是与田鼠争食,有花生和黄豆的地方特别容易有田鼠,因为花生和黄豆都是它们的最爱,这些家伙特聪明,他们除了平时食用外,还要给自己准备过冬的储备粮,因此他们就在花生地旁边挖洞造仓,然后窃取质量最好的花生置入仓内。这些好吃的食物本身就是我们人类辛勤劳作的成果,岂能容忍盗贼窃取,我们必须把这些食物夺回来。因此,每到这个季节,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就会扛个铁锹,挑个篮子巡游在花生地的田边地头找田鼠窝。当然了,真正能找到一个储藏多多花生的田鼠窝并非易事,也许一个季节都与你无缘,

9 如果你一旦中奖那就足够你兴奋好几天的。记得有一年我哥放假在这个季节从陕西回到老家(文化大革命上学不正常)我们一起就找到了一处充满花生的田鼠窝,掏出来的花生足有少半斗,用称称的话估计也该有六七斤吧,你现在还可以想象当时那种兴奋的情景。

第三种得到花生的渠道就是生产队为了大家的食用油问题,每人每年分到一部分花生,但是请记住这些花生绝对不会让你随便吃的,因为这是一家人一年食用油的保障。

最后一种得到花生的方法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最乐此不疲的,那就是钻花生秧垛子,啥意思呢,其实就是在生产队收获完等待喂牛的花生秧垛里寻找那些残留的花生,能找到的其实都是一些很小很瘪被人抛弃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机会,虽然花生的颗粒又小又瘪,但它毕竟是花生,有那么三两个小伙伴钻到垛子里刨着、吃着、说着甚至唱着,那该是一种多么惬意的场景啊。

其实最好吃的零食应该是榨过油的花生饼,因为过去榨油都是人工榨油,花生炒熟碾压半碎状,然后用芦苇席包裹压榨,由于纯人工,所以油压榨的不干净,残留的油渣饼就为我们日后带来了极为可口的零食。花生油渣饼呈圆形,直径约一尺有余,厚度大概有三十毫米,有点像陕西西府的锅盔馍。这种油渣饼凉后非常硬,想吃的话要用锤子敲一块,但是牙咬也很费劲,因为很金贵,所以吃的时候也就是用呀一点一点刮着吃,要想吃得快也有好办法,那就是在火炉边一炕,见热马上软,但这样吃的太快属于浪费行为了,所以一般都不采用。如果一家一年榨完油能有两到三个油渣饼,那你家的孩子一冬天的味

10 蕾肯定都将处于被滋润的幸福状态。

说了半天,其实在那个年代贫穷的农村能吃到什么像样的东西?只能是一些本地所产的自认为不错的吃食罢了,我记得去武陟县城木栾店赶集,最喜欢吃的就是一家回民小店卖的牛肉丸子汤(肉丸有点像西安的肉丸胡辣汤里肉丸的味道)配火烧,一碗丸子汤里八个丸子,上面放入牛油炸辣椒和葱花,配上一个火烧,那可真叫个香啊!共计一毛五分钱。

上面说的全是关于吃的事,那么穿的怎么样呢?唉!哪能怎么样啊,衣不遮体的应该说大有人在,我和弟妹三个倒没有那么惨,不管怎么说毕竟父亲每个月都能按时给我们寄回二十块钱。除了日常柴米油盐开销外,偶尔还能添置一件新衣服,但是补丁衣服肯定是一种常态,正如人们常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穿得再旧,补丁再多,母亲都会把我们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

因为穷,农村人当时一般是不会去商店扯洋布的,都是生产队分点棉花后自己纺线织布。要知道,在过去一切全靠手工要把棉花转化为布匹,那个过程是相当复杂滴:第一步先把带籽的棉花脱籽,那叫轧棉花;第二步把轧好的棉花整虚腾,那叫弹棉花;第三步要把弹好的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根半筷子长的棉条、那叫赶捻子;第四步是纺线;当线纺到能织一匹布的量时,可以进行第五步了,那就是浆线和染线;再下来就该进行技术含量最高的第六步叫牵线,就是把浆好的线穿在数块大概有二三百的小孔的木板上,牵上有一二十米长甚至更长(这实际就是经线,是一匹布的长度);最后一步是倒线,其

11 实就是往织布的梭子芯上缠绕纬线。至此,织布工作才可以正式开始。据说一个织布能手织一匹布日夜兼程没有十天半个月也难以完成。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根本就无法体会到一块老粗布的诞生过程有那么复杂,那么艰辛。由于我母亲从小是在城区长大,所以既不会纺线,也不会织布,生产队分得棉花轧弹后,只能去跟别人交换成布匹。一匹布如果八斤重的话,八斤重的棉花最多能换半匹布。母亲换回的土布主要用于做被里和床单,这种老粗布冬天当铺盖,入睡时不凉,蹭痒痒效果极佳。

二、求学篇

六二年七岁的我要上学了,我们村子有个初级小学,所以在本村上学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记得报到的第一天是母亲领着我去的,在去学校报道之前母亲就给我交代了好多事项,比如见了老师要懂礼貌,上课要注意听讲诸如此类的话。第一次见到老师非常紧张,紧张的呼吸都不顺畅,甚至老师对我的问话都没有听清楚。

我初小的班主任是一位邢老先生,当时他的年龄估计都差不多该有六十岁了,后来听父亲讲当年也是他的老师。邢老先生看上去脾气温和,说话声音也不大,但是真正长时间接触后,他会让你体验到什么是严厉,直到最后你很怕他。

记得老先生惩罚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罚站,你如果回答问题不对或作业问题太多,那你就须站在讲台边罚站,一站就是一节课。第二是用黑板擦击打手心,如果上课不好好听讲、做小动作、乱讲话,随时都可能被击打,那可不是象征的意思意思,学生经常被

12 打的手心红肿,眼泪汪汪。到了夏天,学生上课一不留神容易打瞌睡,甚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时老先生就会用一根很细的竹条抽你,记得有一次我的同桌就被竹条抽的哇哇痛哭,掀开衣服一看,背上几条红印肿起。

过去教学不像现在分的科目明细,教师专业对口,一位老师可能把所有的课程都教授了。邢老先生除了教授语文,还教授算数,其中还有珠算,写大字。记得邢老先生最喜欢我们班上一位李姓同学,经常给这位同学吃小锅饭,单独教他唐诗宋词,三字经、道德经以及古文之类,的确李同学很聪明,长得也可爱,毛笔字写得也非常好,他写十个毛笔字,老先生最少要画八个红圈作为我们的楷模。这要说起来应该是遗传,李同学的哥哥毛笔字写的也同样了得。

大概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残疾女生病逝了,她得墓地在学校的西北方向,所以出殡线路是从学校门口经过,不知道那个同学说的她的灵魂会留在学校门口的路上,因为她认识我们,所以看见谁谁就会得病,因此把我们大家给吓得都不敢出门回家,后来不知谁说灵魂怕红颜色,最后大家摇着红领巾才从学校门口冲了过去。

我们学校门口那条路地势较低,平常是路,如果一下大雨它就变成了一条河,我们学校西北角是一个生产队,我们都叫他后街,那里地势比较高,所以一下雨所有后街的水都汇集到了校门前的这条路上,可以称得上波涛汹涌,当雨小或雨停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光着脚并排横站在水里就可以踩到或抓到很多小鱼,大的该

13 有半斤多重。因为后街地势较高,平时根本没有积水之处,所以就搞不懂这鱼是来自哪里,最终大家一致猜想是在下大雨的时候鱼顺着雨从天上飞过来的。

三年级的时候我加入了少先队员,当年六一儿童节要参加在高村乡纪孟村完全小学举办的全乡小学生运动会,这一天我特别高兴,因为只有少先队员才有资格去参加,毕竟班上还有多半同学不是少先队员呀。

转眼间到了六六年,四年的初级小学已经读完了,下来就该上高小了,但是想上高小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你想全公社就那么一个完全小学,全公社一共二十七八个村子,一年就招两个班大概九十名学生,最终我们村一共有四名同学获得了上高小的机会,录取比例大概为十比一。

完小就在我上边提到参加运动会的纪孟村,我们村到纪孟村单程八里路(以前都是斜路,现在的路都拐直角就不止八里了),学生都不住校,每天都是早去晚归,特别是到了冬天,早上五点多出门天很黑,因为害怕,我们四个小伙伴都是一个叫一个人齐了一块走,上学的时候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午餐,那就是红薯或红薯面窝窝头。

学校在纪孟村的东南角,整个学校由一圈土墙围绕,大门(其实就没有门,只有两个砖垛子)朝正西,门前是一条东西长约一百多米的大路,挨着西墙边是两条南北小路,一进大门是一个大操场,操场中央把东边是个青砖砌边的大台子(主席台),大台子东南角有个小院子,那里边是老师的办公室、宿舍和食堂。操场的最南端是厕所,

14 其实就是土墙围子没有屋顶。在校园的东北角就是教学区,一共四个教室。记得第一天报到后,校长先对新生进行了训话,大意是能到这里上高级小学的同学们都是很优秀的,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了国家对大家的期望等等激励的话语。然后话锋一转说道,因为国家困难,教室里没有桌椅,所以桌椅要求同学们自由组合,家里有桌子的出桌子,有凳子的拿櫈子,可想当时我们幼小的心灵是什么感受。后来大概经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教室里的桌子和板凳才算基本凑齐(那个时候也根本没有车,都是家长用杠子抬到学校的),那简直就是桌凳博览会,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桌子有柜桌、方桌、条桌、供桌,凳子有单人的,双人的。方的,圆的,高的,矮的,颜色有红的、黑的、原木色的。

话说在纪孟上学这两年,刚好是赶上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的阶段,所以说这两年根本就没有好好上课,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我仅仅有印象的是给我们上语文课的男老师姓裴,个子高高的,文文静静,课讲的也不错,其中还讲过他们假期去河北参观了电影地道战村庄的经历。印象最深的就是给老师开批斗会,记得批斗一位姓张的老师,说他是什么叛徒,用铁丝吊个大木牌子挂在他脖子上,还让他把举起双手,下面造反派老师带领学生义愤填膺的高呼打到大叛徒张某某。大冬天的张老师举着双手,挂个大牌子,流着很长的清水鼻涕,看着真可怜。唉!

其实也就是在纪孟上高小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虽然是上高小但学校动不动就让填表,其中主要内容就

15 是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是否存在历史问题等等,说实话,我父亲和母亲家亲戚的政治面貌和社会关系都给我填表造成很大压力。所以后来一说填表心里就发慌。

六七年底,我高小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毕业了,就在这时,我们村子成立了戴帽中学的初中部,刚好我顺理成章的又可以回到本村上初中了。在这里我先说一说什么叫戴帽中学,它是文化大革命的特殊产物,带帽顾名思义就是戴个帽子加高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原来只是个小学,现在各方面条件具备把你升级到中学,这样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孩子的上学问题。由于文化大革命阶段比较乱,很多城里的学校都停课了,很多原来在城里边教学的老师都返回原籍,我们村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为数可观的教师都回来了,所以戴帽中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记得我们学校有武陟县的数学王贾力士老师,有武陟县中的优秀语文教师李德政老师,还有从外地调过来的优秀教师刘琦老师等等。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是相当的了得。以至于后来修武县经常在我们这个戴帽中学举办教师教学听课交流活动。说实话我也就是在村子戴帽中学的两年时间里才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

村上的戴帽中学成立后,我们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很多,因为我们村子是和武陟县搭界,所以来上学的学生修武县的武陟县的都有。估计该有五六个班约三百来名学生。记得刚开始上初中数学课时,贾力士老师先对我们的高小算术进行了摸底,令他失望的是我们的基础太差。不亏是数学王,贾老师针对大家数学弱项,制定了一套五六

16 年级的数学基础部分给大家进行了恶补,然后才开始初中数学课程。贾老师讲的虽然是数学课,但是枯燥的课且让他讲的轻松诙谐,通俗易懂,大家都非常爱听。所以你的数学成绩不想进步都难啊。我可能当时数学学得还算可以,贾老师比较喜欢我,他看我的头发长了,还主动要求给我理发,就是那次理发时他跟我讲他和我四叔是同班同学,夸我四叔非常聪明,遗憾的是我四叔胆小,在五七年的反右运动中没能挺过去。

我们的语文老师李德政是一位教学非常严谨的老师,别的不说,光从李老师那厚厚的整整齐齐的教案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备课认真程度和教学态度,用现在的话说那是真正的职业操守。每次修武县如果在我校进行语文教学交流活动的话,教课师范老师那是非他莫属。每次示范课上被提问的学生或请学生朗读课文一般都有我。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简单地说一下。其中原因有两个,第一我是班长,同时学习成绩比较好,当然老师也比较喜欢,第二是我的普通话在班上算是最好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酸味。但是比别的同学好多了。因为我经常游历于陕西与河南两省,偶尔会在陕西城镇的小学上上学,受普通话的熏陶比较多。另外我的语言天赋中等偏上,在那个时候我就会说陕西话、酸酸的普通话、河南的怀川话以及和我母亲一样的焦作城区话。一直到现在,我要回到老家,照样可以说一口非常流利的怀川话。

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感觉有些地方对不起李老师。原因是李老师的儿子和我们一个班,每次上数学课的时候只要牵涉到有理数运算符运算,凡是遇见负负得正条件时,数学老师刚说完负负这两个

17 字,马上全班同学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得正”且哄堂大笑。因为李老师叫李德政啊,这是谐音,那时年龄小,没想别的,就是感觉好玩,的确有点恶作剧。所以在这里我要向李老师深深地鞠一躬,真诚得说一声:对不起。

最后说一下刘琦老师,他也是一位语文老师,他只是偶尔顶班给我们上过课,这位刘老师长得白净、清秀、俊朗、儒雅,五官都长在该长的最佳位置上。说他主要是因为他的字写的太清秀漂亮了,不管是毛笔字还是粉笔字,那可真是字如其人啊。

在本村上初中的两年里(文化大革命期间初、高中都是两年制),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每天跑很远的路,但是这两年正是文化的革命的高潮时期,虽然是偏远的农村,革命的烈火乃是无处不在,记得初二的时候有部分同学蠢蠢欲动想去串联,你想想初中生年龄还都比较小,再说都是农村孩子,毕竟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太少,家长也都害怕出啥事,所以到最后都没有成行。但是回想这两年里校园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学生要兼学别样,学什么呢?学工吧找不到工厂,学商吧找个商店都很难,学渔吧看不见水在那里,看来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是学农吧。实际上我们几乎天天跟农打交道,但是按照学校的要求还是要学的。学啥呢,最后实际啥也没学,我只记得坚持时间最长的就是拾粪,即每个同学早上去学校上早自习前,每人拿个粪叉或者铁锹在村里的街道或周边的田地里转悠,只要发现不管是人拉的还是狗粑的,一律捡走。然后带到学校倒进学校的茅坑里。最后经过发酵作为肥料施洒在学校的一片学农田里。

18 另外记得在校干得比较大的一件事,那就是学校的院墙下雨倒了几十米,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这段墙全是由我们这些学生和泥给垒起来的,不分男生女生,大家干劲冲天,虽然整的满身满脸都是泥巴,但是当大家看到通过自己的的双手把学校的院墙整个修复了,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况且这为下一篇作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题材啊。对了,那一阶段我们写作文最多的题材就是批判“读书做官论”“读书无用论”等。

一九六九年底我初中就要毕业了,这个时段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决定我的命运的时刻到来了,我这样说一般人听不懂啥意思,什么决定命运啊,不就是回家种地吗。这事我需要啰嗦两句。第一,当时我父亲所在的学校有个政策,如果子女是高中生就可以转到他们的学校上学,同时农村户口可以随之转为城镇户口,我的户口当时在农村,也就是说我如果能考上高中的话,就可能变为一个吃商品粮的城镇人,你想当时能吃上商品粮的人是什么概念。第二,高中难考啊,当时我所要考的高中是修武县第五高级中学(地址是高村公社政府所在地)当时是分区域招生,我们全公社就招一个班啊,十分之一不到,你说难度大不大。实际上当时考高中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模式,单从文化科考试上来讲我心里还比较有底气,关于推荐一事就不好说了,当时就我母亲带着我和弟妹三个在农村艰难度日,按现在的话说根本没有什么所谓关系。记得父亲给我写信让我好好努力争取能考上高中,我给父亲回信写到“我一定会努力的,但是我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万一考不上,我就回家为革命种田”。也许是命运的惠顾,高中我考

19 上了。大概半年后,我转到了陕西我父亲所在的学校上学了,从此我又吃上了商品粮,离开了我生活十年的地方。

三、劳动篇

困难时期农村最大的特征就是物资极度匮乏,与之伴随的还有多样而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十年的经历,让我充分体验了那个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感受了什么叫艰辛劳作。同时还有艰苦岁月中发生那些有趣的事情。总之给人的感受应该叫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那我就先说说干农活吧,我大概十岁左右就开始和农活打交道了,当时都是以生产小队为核算单位来组织农业生产的,我们村共分为四个生产小队,我们是第三小队。小队设有队长、副队长、记工员各一名,为单独组织妇女干活方便,另设妇女队长一名。当然各个生产小队都是在村大队的统一领导下安排农业生产的。大队设有支部书记、大队长和会计。

当时大部分都是集体土地,社员都是生产队派活,干活都是挣工分,到年底根据各家挣得工分折算成劳动日(十分换算成一个劳动日),然后再根据一年生产队的实际收入计算出每个劳动日的价值,最后根据每家所挣得劳动日算出每家的全年收入。这时还要算出你家一年来在生产队分了多少粮食,这些粮食又价值几何,如果你家劳动日的价值比分的粮食的价值高,那你家就有盈余,就可以收获到一定的盈余现金,当时生产队每个劳动日的价值也就一两毛钱左右,家里劳力多的最终能盈余二三十元就很不错了。如果你家劳动日的价值比分的粮食的价值低,对不起,你家就得往外掏钱了。我们家每年都要

20 掏钱。

生产队的工分层次和种类构成繁杂,比如男的壮劳力每天十分,妇女每天八分,十四五岁的小孩每天六分,如果你家有辆小平车(架子车)队上用一天是十分,给生产队马坊割草按斤折分,比如三十斤青草折算为一分等等。

我们这些学生放学以后干的最多的就是给生产队马坊的牲口割草。回家放下书包,立即就拿上镰刀,挑起箩筐去割草。割草的品种必须是牲口爱吃的草,比如茅草、结扒皮、拖秧草等。因为大家都在割草,草不好找啊,为了多割些草,有时要跑五六里路,草找到了,可你割满的一担草要靠你的肩膀一步一步的挑回来的呀,十三四岁的孩子挑百斤左右的草担子一走一晃,步履蹒跚,不知走走歇歇多长时间,赶到马坊时天早已黑了,衣服也湿透了,脸庞上留下了一条条汗印子。这时饲养员过称,记账。一看,今天入账青草一百斤,脸上马上洋溢出满意的笑容,因为又给家里挣了三个多工分啊。

农村的学校放假和城里是有所区别的,每年农忙时节都有假,比如夏收、秋收。这时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要完全融入到农忙的活动中去。比如夏收季节,那叫龙口夺食,麦子一旦成熟,要求收获期特别短,第一是因为熟透后麦粒特别容易脱落,第二是最怕天气突变下雨(这个时间段特别容易出现雷雨天气)造成麦子霉变。因此夏收那几天是不分昼夜的。

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什么收割机,一切生产活动全是人力完成,整个过程是:割、捆、背、晒、碾、扬。割就是人工用镰刀一镰一镰的

21 割;捆就是把割好的麦子一捆一捆的捆起来;背就是人工一捆捆带秆的麦子背到打麦场;晒就是散开让太阳把带秆的麦子晒干晒透;碾就是让牲口或人拉着石磙进行碾压;扬就是把碾压掉的麦子进行扬场分离麦粒和麦壳。最后麦子就可以装袋入库了。整个过程要一气呵成。

麦收最累的活首当割麦了,一天下来,腰痛的都站不直。如果麦子长得特别不好,那就不用手镰来割了,而是用一种叫扇镰的工具来收割,这种收割形式要求两人操作完成,前面的人手持扇镰,后边的人紧随其后拉一个网包。手持扇镰的人甩开双臂,对准麦子使镰刀行走呈扇形轨迹,这时麦子被割断落入刀网后,关键要一气呵成将刀网内的麦子几乎同时甩进后面的网包内。所以前面操作扇镰的人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操作水平高的会给人带来一定的视觉艺术享受。

因为麦收这个时间节点十分最关键,最劳累,所以这几天农民也会想尽办法把生活质量提到最高,这几天吃的白面最多,比如白面烙饼,蒜水蘸面叶等等。说起蒜水蘸面叶哪叫个好吃啊,特别是天热或者身体不适没有食欲时,来上一碗一吃那就只有一个字:爽。其实这种面简单易做。蒜水就是蒜泥加醋水加盐,另外再滴上两滴纯正的芝麻油。面赶的像锅盖大小,犁出腰带的宽度,入锅煮熟,然后连汤带面盛入碗中,随之挑面蘸着蒜水吃。好了不说了,哈喇子已经流出来了。

麦子收完后,紧跟的农活就是种玉米了,前前后后大概十二三天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夏收假期大概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玉米经过大概一百天的成长就成熟了,这时又开始放秋收假了。这个时间段我们

22 主要是帮助队里掰玉米棒子,收玉米秆。当玉米收完,玉米秆都收拾到地边后,就开始翻地了,翻地的各种方式都有,有牲口或人拉犁翻的,铁锹翻的,锄头挖的。等到六八年以后公社也会派东方红拖拉机带着圆盘耙帮助翻一部分。那可真是既快又好。等土地翻完后最后还有一项就是耙地。一般是一头牛拉一个长约两米,宽半米宽的耙子,掌耙人站在上面,手握缰绳和耙绳在地里按照一定的路线前后左右来回爬行,在行进的过程中就会有废弃的玉米根或杂草被耙出并挡在耙刺上,等有一定量时,站在耙上的人就会把耙子前后一抬用脚一踹,杂草和玉米根就被摔了下来,这时我们就赶紧把这些杂物拾到地外遍。最后这些地被整理的干干净净,平平展展。土地整理的达到如此条件后才可以进行麦子播种了。有些具备水浇地条件的还要搭垄成席。关于这个问题我在陕西经常跟同事们说,河南农民家里边不是太讲究,但是种地这一块可以说那是相当的讲究,“精耕细作,一丝不苟”是他们农耕的真实写照。

抗旱在农村的活路中也是一项很辛劳很常见的工作,这种活大部分都发生在盛夏时节,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老天爷不下雨,全村人日夜都会为抗旱保苗在努力。有水井的水浇地,肯定是二十四小时在工作,不管是水泵,水车,电动的,牲口拉的,人推的,那肯定是没有喘息机会的,不是水浇地的地方,那全靠一根扁担两只水桶了,有水沟的在水沟找水,没水沟的就找井水,不管多远,都要确保秧苗不被旱死,因为秧苗的死活与人的死活紧密相关。真是抗旱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3 记得后来队上给每家分了一点自留地,和我们家自留地成片相连的共有十几家,可水井只有一口,水井上装有一部水车。那年夏季大旱,为了保证每家的玉米地都能浇上水,这口水井的水车昼夜不停的工作,轮到我们家浇地时是晚上,记得那段时间我哥和我姐放假从陕西回来了,我们姊妹几个换班整整推了一晚上水车才把那点地给浇完。

通宵给生产队浇玉米地改水沟(一垄浇完后改水到另一垄)的活我也没有少干,半夜可以听到玉米拔节的“咯咯”声。

记得有一年的秋收假是我度过的最开心的一段时光。那一年我和其他两个小伙伴的任务是看秋。那时人吃不饱,庄稼快成熟的时候就会有人小偷小摸,所以护秋队的成立势在必行,当时我们这个小组主要负责守护即将成熟的南地花生。

我们几个每天根据情况搭伴或单独在责任区进行巡视,当然有路的地方是守护重点区域。开始我们每天非常认真,自己也不偷吃,但是随着花生的日益成熟,我们大家的味蕾都出现了极度需求感,因此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要把自己慰劳慰劳,但这种不齿行为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我们要吃的秘密,吃的有质量。

怎样才能不被别人发现呢,在这里我有必要把花生地及周边的地貌说一下。花生地是由一块一块百亩左右的防风林圈成的,基本是东西走向,长约两千米左右,在花生地的北边是一条小小的排涝河,花生地的南面是一片南北两三里宽长着稀疏茅草的沙圪垱,没有人烟,没有耕地。除了偶尔有人在里面放放羊,可以说是一片寂静,白天一

24 两个人进去都会感到有点恐怖。我们的行动地点就选在恐怖地点的心脏。程序是这样的:我们首先捡到一定数量的干柳枝,再砍一部分湿柳枝,然后再到花生地里拔成熟的花生,凡是花生叶上出现很多黑色斑点的就说明这颗花生熟了,我们用脚在花生秧的周边用脚猛踹,沙土一松散,抓住花生秧一提,戴满成熟果实的一窝花生就被收获了,为了不被别人发现,隔一定的距离再收获第二窝,第三窝。所有材料备齐后,我们扛着柴火,提着花生开始深入沙圪垱中心地带,找一处避风的洼地,开挖一个直径五六百毫米,深四五百毫米的沙坑,找一些干枯的茅草用火柴一点,上面放上干柳枝后火马上燃起,紧接着把新砍的柳枝往上一架,噼里啪啦的也燃烧了,俗话说:干柴湿柳,光着不怄(怄是老家的土话,光冒烟不见火的意思),等火燃烧到接近碳火状态时,把带满花生的花生秧扔到火火堆上烧烤,约三五分钟花生秧也被燃烧殆尽并塌陷在沙坑内,这时我们把沙子往上一埋。再等上二十分钟左右,你就可以闻到沙土里冒出的花生香气了。此时我们三个每人拿一根小柳棍在沙子坑里面刨,一个一个连烧带烤的花生出炉啦,磕开一吃,哇塞,绿色炭火烧烤,别具风味,那个香啊,沁人肺腑。说来我们这种行为叫监守自盗啊。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理智被诱惑俘虏了,特别是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

上面说了放学以后以及假期所从事的主要农活,每逢礼拜天又都干些啥呢。那就更加丰富了,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各种农业活动也就随之而变:春季跟着大人种瓜点豆,挖野菜,摘榆钱,捋槐花;夏季锄地保墒,挑水保苗,棉田管理(掐尖、喷药、打枝条),挑粪施

25 肥;秋季收瓜摘豆,拾棉归仓,割柳编筐,放猪放羊。所以说,对于农村的活路,除了赶车犁地不行,其它啥都会干且水平还行。

除了正常的农活之外。我还干了不少能给家换来金钱的事,首先说说养蚕,这个事我几乎是每年都养,刚上初小的时候就开始养了,那纯是为了玩,当榆树刚发芽时,我怀里暖的蚕宝宝也出世啦,开始的食物肯定就是小榆叶了,大概十天以后它们才能吃上桑叶,一个月后它们吐丝成茧,最终出茧成蛾、交配摆籽。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养蚕经验也在逐年丰富,记得上初一那年,我一共养了两席外加一风门(冬天用来挡风的竹编门),到了中后期那个吃得多呀,害得我一天到晚为找桑叶四处奔波。最后收获了两箩筐蚕茧,挑到木栾店收购站卖了六块多钱(好像四毛钱一斤),当时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不知引来多少人的羡慕。

再一个就是养兔子,这好像也是在初中阶段,开始买了一公一母两只小兔,长大后就它们开始繁殖,最后光大兔子都养了十来只。兔子繁殖的特别快,一只母兔一个多月就一窝,每窝数量不等,有一两只的也有三四只的,你想大兔小兔活蹦乱跳白花花的一片是何等的壮观。但是这都是活口,要吃要住的。因此,我给它们建造了一处宫殿式的家。即先用泥巴磊了一个面积约十平米、高一米的围墙形成一个小院,在小院的两个角挖两个深约一米的兔窝(口小肚大,母兔下崽时要在窝的底部另打生产洞巢,将小仔藏匿其中并用土封口保护,喂奶时再打开),再在窝的上方搭上树枝盖上茅草,遮光防水。兔窝对着院子各有一条斜洞,这条斜洞用于兔子往返于兔窝与院子,让这些

26 小生灵有住的地方,也不缺玩的场所。当然,兔子吃的东西比较好找,一般树叶青草都是它们的饲料,这倒不是太发愁,只要勤快点就能办到,其中弟弟妹妹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兔子养的小有名气,好多村上的邻村的小孩都来我这里买小兔,好像五毛钱一只。

还有一个能换来金钱的事是地黄。我们老家地处怀川腹地,中华四大怀药的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就产自我们那里。我们村种的最多的是地黄,每年霜降前后也就是地黄成熟的季节,生产队种的地黄由生产队统一收获。等队上收完后,我们这些半大的孩子就扛个锄头挑个箩筐去地里进行拾漏,运气好的话一天可以拾到好几斤,大一点的一个半斤有余。地黄的形状和色泽有点像生姜,我们把拾到的地黄回去放在煤火的炉口边熥烤,大概经过一天多的时间,地黄中的水分被熥烤殆尽(每斤约能熥烤三四两),即将烤干的地黄冒出褐色气泡且药香味道浓烈。这时的地黄干就可以拿到收购站去卖钱了,每斤价格好像是四毛多。据说在那个年代,我们那里的地黄也是相当的畅销,因为药性好啊。

四、杂项篇

**年,我们村的“四清” 运动开始了,那时候小,也不知道啥叫四清,只知道县上给村上派来了四清运动工作组,有男有女,听说话口音好像还有南方人。工作组进驻后都安排吃住在农民家里(他们吃的是派饭,早饭每人掏二两粮票一毛钱,午饭和晚饭每人每顿掏四两粮票两毛钱),白天与农民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回来组织大家学习开会,最后感觉四清的主要对象就是大队干部,村会计肯定是跑不

27 了的。记得村上开四清运动批判大会,大队书记、大队长、大队会计都低头站在台上,一个一个检讨自己多吃、多占、多拿的罪行。

到了六六年,四清运动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一开始就提出破除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也就是所谓的破四旧,村上最兴师动众的就是搬梯子上房,把每家屋脊两端的寿头都给搬掉了,另外村上信教信道的都给揪出来进行批斗,那些所谓反动的,搞迷信活动的设施工具、书籍都被抄出砸毁或焚烧。

我们哪里属于偏远落后的农村,文化大革命搞得谈不上轰轰烈烈,我感觉学校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加入红小兵,红卫兵,天天学习毛主席语录,努力背诵老三篇,认真收听毛主席最新指示。如果今天晚上几点几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发表,提前就要通知到学校负责人,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收听,收听完后,立即敲锣打鼓上街游行进行宣传。学校早上第一节课必须向毛主席他老人家早请示,并祝福他老人家万寿无疆,下午结束最后一节课时,要向毛主席老人家晚汇报,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村上主要体现在每个生产队都选出个苦大仇深的贫协代表,由他们带领大家忆苦思甜,甚至插手农业生产管理(有点工厂工宣队的感觉),生产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开会,夏天在麦场,冬天在马坊,主要内容是学习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文章,老三篇及毛主席著作,念报纸,忆苦思甜。批判小农经济思想,批判小偷小摸行为,记得每次开会,主会人就会针对偷瓜窃豆行为说:外国有个加拿大,我们这里有个大

28 家拿,意思是队上小偷小摸的人很多,(其实说的也是事实,因为吃不饱,大家在割麦子时会搓一把麦子带回去,摘豆时剥一把豆子拿回家,收玉米时掰两个棒子塞到腰间藏起来等等,这种现象很普遍)然后要求大家一个一个斗私批修,说说你都干了那些损公利己的事情,同时要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后要求人人狠斗私字一闪念。

文化大革命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农民下地干活时,田间地头都有革命红旗在迎风飘扬。

村上的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那就比较惨了,因为他们是革命的对象,每家门口都挂有写着他们所戴帽子的牌子,村上给他们都安排有清扫街道的责任区,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义务清扫一到两个小时,因为这是不记工分的。平时给他们安排的农活都是最脏、最苦、最累的。当然,开批斗会,游街他们都是跑不掉的。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对他们的专政、惩罚和改造。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两年我们村子可热闹了,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们村子有一座大房,印象中大房东西长约七八十米,宽约二十多米,房子西端是一个大舞台。这样的大房在方圆几十里仅此一座。应该说它是一座典型的农民俱乐部宏伟建筑。第二是我们村子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戏班子(文革期间我们村又有一位从焦作市豫剧团下放回来的名角,那唱功那做派更是了得),在当地十里八乡非常有名,当地流行一句顺口溜:南霍村一疙瘩,就会唱那四家弦(主要乐器胡琴有四根弦)。据说最早这个戏班子还是我们家族创办的呢。有这样的条件,逢年过节唱戏那就是必然了,十里八乡的人们都来听戏,当第

29 一遍锣鼓响的时候,戏台前的人已经是黑压压一片了,正式开戏时可以说爆满啊。剧目选择上肯定尽量要远离封资修和才子佳人的题材。当然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主题剧目也会时不时穿插其中。

一九六七至六八这两年,我们村又增添了一直强有力的文艺队伍,那就是焦作市中州机械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这事的起因是文化大革命中工厂处在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工厂虽然不正常生产了,他们且要到我们农村开荒种地,这叫兼学别样?叫扩大再生产?还是叫多种经营?搞不懂,但是不管怎么样 ,他们来了。他们的工人轮流着来,一个星期换一拨,每次都由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拉着他们过来。记得开车的那位司机个子高高的,人长得也很帅,带一双洗的雪白的线手套,穿的衣服一尘不染,面目神情极为高傲,现在开豪车的恐怕都不会流露出那样得意表情吧。

他们的地种的如何且不赘述,这里重点说一下他们的宣传队,说实话,到底是大工厂,人才确实多,表演水准确实高,当时在我看来,那绝对是专业级水平,因为当时我没有看过再比他们水平高的表演了。至今我记得有两个节目让我看的如痴如醉。第一个是“不忘阶级苦”的女子独唱,表演者个头高挑,体态匀称,相貌动人,特别是一开嗓那更是声情并茂,当唱到“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床,地主逼他做长工,累得他吐血浆,瘦得皮包骨,病得脸发黄,地主逼债地主逼债好像个活阎王,可怜我的爹爹把命丧”时,嗓音哽咽,热泪盈眶。那真是字字血,声声泪,马上激起我们对那万恶的旧社会,对那黑心的地主老财的深仇大恨。第二个是笛子独奏“大海航行靠舵手”整个

30 演奏过程中的那吐音,那颤音紧凑而热烈,那长调,那拖音委婉而悠长,我虽然是外行,但感觉就是两个字:动听。

在农村都有哪些好玩的呢,这里我随便给说几个项目吧: 先说一下砸铁环吧,铁环实际就是那种比较大的铁垫片,玩法就是互相追逐着砸,彼此只要砸上就算赢,这种游戏一般是过年前后比较盛行,主要是这个阶段有炮可赢,砸赢一下就是一个小炮(小鞭炮拆散那种),有时玩起来可以说废寝忘食。

自制自乐的项目要数打陀螺(老家人叫屁老尖)了。因为一切都是自制的。先说鞭子,这是很有讲究的,首先要找一根拇指粗细,长一米左右的干木棍,去皮刮白,顶端刻出鞭脖(栓鞭绳的地方)。鞭绳最好是皮子的,但不好找,我们一般都用线筋(轮胎里带橡胶的帘子布线)代替,那效果相当的不错。鞭绳长度一般是鞭秆长度的一倍半,小拇指粗细,越到鞭梢处越细。陀螺一般是用湿柳木做,因为湿柳木好削,重量事宜。首先要找到胳膊粗细的新鲜柳木,然后就用小刀一刀一刀转圈削,有点像削铅笔一样削出个尖,然后错后一个陀螺身子的长度继续削,削着切着,切着削着,直到再次削出一个尖,此时,削的第一个陀螺的顶面被完全切出,也就是说第一个陀螺才基本制作完成。然后对陀螺进行细致的修正,主要是保证它削出的尖要完全在陀螺的中心,且斜度一致,最后在尖的顶部嵌入钢珠。打陀螺时找一块压实的平地,最好的效果就是陀螺转疯的状态,此时的陀螺定在一个点上以最快的速度旋转并发出嗡嗡的啸叫声,那种旋转形态是相当的美妙,观赏起来是相当的舒心。

31 跟着我哥打知了这事我要说一下,每年放暑假我哥回到老家,我最喜欢跟着他干的一件事就是用弹弓打知了了,我们老家没有石子,一般弹弓子弹都是找一些废砖烂瓦砸出来的,然后装满一小布口袋,我提着子弹跟着我哥。哪里有知了的叫声,我们就到那里去,柳树、榆树、莲树上都是他们栖身觅食的地方,我哥只要发现知了的身影,弹弓一拉,知了就会应声落地,那叫个神啊,几乎是百发百中,只要我们一出来,肯定就有一帮小孩跟着进行围观,连大人也会驻足观赏。等我们的弹子用完时,小布袋里肯定是变成了满满的知了,回家撒点盐在火上一烤,知了背上那块瘦肉还是相当美味的。

当然了,推铁环,崩弹子,抽响鞭肯定也都是我童年的陪伴了。 好了,最后我就说说在老家那些年一些零散而不规则的的生活活动轨迹吧。

前面我老提到木栾店,他实际是武陟县的县城,我们村子虽然归属修武县,但是与武陟县搭界,距武陟县城八里,距修武县城近四十里,所以赶集等主要经济活动基本都在武陟县城进行。如农具的购买,农副产品的交易,猪羊的买卖,生活用品的购置等等。还有就是我父亲、哥哥、姐姐的迎来送往一般也在这里,他们每年假期从陕西坐火车来回大部分都到詹店火车站(现改名为武陟站),詹店到木栾店之间乘坐汽车。当然,有时也会从新乡或焦作转乘汽车。

木栾店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就是牲畜交易市场,因为买猪仔,购羊羔的原因所以我去过好多次,他位于县城中心偏南,门朝东,出门就是县中心广场,那

32 实际就是一片面积比较大的平地(泥土地),北边有一个大平台(主席台),县上什么公判大会等集会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进入交易市场可以说热闹非凡,在那个基本没有现代机械的年代,牲畜可以说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量也很大,地位也很高。所以交易也相当活跃。交易品种有猪、羊、马、牛、驴、骡。可以说从早上开市到下午日落收市的一整天,整个市场都处于沸腾状态:驴在叫,猪在哼,人在喊。最忙的当属经纪人了,他们一会掰开骡马的嘴唇看牙口,一会拍拍猪牛的身板谈膘情,然后把手伸进袖筒里进行讨价还价,虽然不说话,但那表情是相当的夸张和滑稽。当然,那里还不时的上演着猪、羊、驴等牲畜的配种实况。

第二件是一次赶集刚好碰上县上的公判大会,就在中心广场举行,当场宣判了一个强奸杀人犯的死刑,立即执行,这时很多人都跟着刑车跑,想看看怎么枪毙人,我也好奇跟着人群跑,一会刑车就不见了,但是人们不死心,可能有人知道地点,最后我跟着人群终于找到了执行地点,那是在县城西边沁河大堤里,等我赶到时早就执行结束了。远远的看见一堆人,我到跟前一看,犯人整个脑门盖开了花,脑浆呈青灰色,其中有一块头皮飞到十米开外的地方。看完后我有一个多礼拜胃里都有不适反应。下次打死我也不会去看了。

第三件是木栾店沁河大桥落成典礼时我见到了大人物,忘了六七年还是六八年有一天,又是在木栾店赶集,听说木栾店西南角的沁河大桥落成了,要举行落成仪式,而且从新乡地委要来个大人物。我的好奇心又发作了,就吧嗒吧嗒跑去了。哇!人真多啊,应该叫人山人

33 海。大桥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一色混凝土结构,足有六七百米长,那叫宏伟!那叫壮观!我从桥东北走到桥西南,心里很是激动,因为那是我亲自走过最长最现代化的大桥啊(虽然什么郑州黄河大桥坐火车多次经过,但毕竟没有亲自走过)。当我往回走时,只见人群沸腾了,新乡地委革命委员会主任耿其昌同志来了,他坐在一辆墨绿色的吉普车里面带微笑,向欢呼的人们频频招手致意。桥上的群众也予以热烈的回应:“耿主任好!耿主任好!”把小车围得水泄不通。这一天我真的感到无比的幸福。回到村上问小伙伴们谁走过刚建好沁河大桥,问谁见过新乡地委革委会主任这么大的官,他们只能瞪着一双羡慕的眼睛傻乎乎的看着我,任由我给他们娓娓道来,你想那是一种何等骄傲的心情啊。

再一个去的比较多的地方是焦作市,那是因为我二姨和二舅都在那里。我经常去哪里看望他们,他们有时候也过来看我们,那时没有公交车,来回基本上都是走旱路,大概十岁左右开始我就一个人经常在这条路上来回跑。所以什么恩村、平陵村、朱庄村、靳村、北霍村那一路的村庄我非常熟悉。到二姨家或二舅家,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上一顿带肉的烩菜大米饭,还有二妗的大馒头蒸的也特别好吃。另外花一毛五分钱到老公园的新华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花两毛钱到人民公园走走吊桥,看看动物。

说起焦作,有两件事记忆深刻的事说一下:

一次是卖鸡蛋。当时家里养了几只鸡下的蛋舍不得吃,有一次攒够了一篮子,就约上另外一个小伙伴一起去焦作卖(焦作工人多,好

34 卖)。算好时间到焦作清晨七点左右是卖蛋最佳时间,所以我们凌晨三点多出发,因为正是隆冬季节,天特别冷,我戴了顶带耳朵的棉帽,另外用毛巾把脸捂上,最后眉毛和头发稍上结的都是霜。我们用左右胳膊换挎着鸡蛋,一路疾行,八点之前赶到了老公园,我们刚到放下鸡蛋,就有人来询价,最终以一块钱十三个的价格把鸡蛋卖掉了。其实如果再坚持一下可以十二个卖掉,当时心虚啊,害怕碰见二姨或二舅那就太狼狈了。所以慌里慌张就给卖了。

二是卖红薯片。大概是六八年,家里的粮相对比较充裕了,这时可以卖掉一部分换点钱,那时不像现在买卖自由,特别是粮食交易属于违法行为,那叫资本之一,所以这种行为肯定是偷偷的进行。听说焦作南站跟前山西晋城人在大量买红薯片(晋城和焦作搭界,在太行山深处,那时和我们那里比起来更穷),我们就几家一起拉了两辆小平车的红薯片跑到焦作南站。记得交易场所就在车站南面的路边,山西人很多,买卖也很活跃,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每个人的眼睛里透出很警惕的眼神,毕竟这不是国家允许的,发现管理人员随时准备逃跑。那次卖红薯片,我在车站广场的国营食堂吃了两顿饭,共计花掉了八毛钱,当时是我长那么大花钱最奢侈的一天,回去给母亲报账的时候战战兢兢。还好,母亲并没有责怪我。

有一个叫小高(三阳公社)的地方也常去,它归武陟县管辖,是个商业气息比较浓的集镇,什么供销社,铁匠铺,榨油坊、小饭馆,还有给骡马钉掌的,什么都有。它在我们村的西边偏南,约有六七里路,我去哪里主要是跟着母亲去榨油,给锄头接钢(锄头前面的钢刃

35 磨完后再接一块钢刃)。这个地方有去焦作拉货的马车,有时跟母亲从这里坐马车去焦作,当然要给车夫掏钱了,但不贵,车夫也是白赚嘛。按现在的话说应该叫做双赢。

好啦,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虽然有点逻辑混乱,前后不搭,但这的确是我在老家农村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我在前面说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虽然苦的味道更浓。但只要能挺过来,很多所谓负面的东西反而可以给人以正能量,譬如苦难可以使人更坚强。逆境可以激发更大的前行动力。当然,你必须要有一颗坚强的心。

二零一七年五月于西安

36

37

上一篇:图书馆一卡通范文下一篇:汤姆索亚完整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