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天保工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实际上,所谓的森林经营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森林自身拥有怎样的状态,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等。并且,为了保证这一经营目标的实现,相关管理部门也要从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加强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及时抓住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良好机遇条件,更好的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第一篇:天保工程论文范文

浅谈天保工程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摘 要:主要论述天保工程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占据的独特地位,以及其给林业发展带来的前景。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天保工程与时代进步相结合,阐述了天保工程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意义,并得出了只有实施天保工程才能够保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结论,从而更深层次地认识到要想做好林业工程建设,需要实施天保工程这一重要意义。

关键词:天保工程;林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逐渐将目光聚焦于科学合理发展的理念上,使林业实现了在资源环境及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秉持着生态文明理念,做好林业工程的建设,在林业工程发展过程中实施科学发展观,并从理论及实践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林业发展的主要实质、内涵及要求等,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1]。在林业发展中,通过禁止伐木及植树造林,减少各行各业中木材的使用量,有计划、有条理地寻找林业产物的代替物,从而保证天然森林进一步休养生息。通过大量的植树造林、种树种草,进一步恢复林业生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1 在林业中实施天保工程的重要意义

大量的森林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形成一道天然的防线,还能很好地涵养水源。正因为绿色森林储藏的水源能够保证粮食生产,并且在干旱地区降水量較少的条件之下,还能够通过树林良好的防风固沙及储水能力,帮助干旱地区维持其生态环境稳定。如果这一绿色屏障遭到破坏,要想对林业进行恢复或者再次复制,就要面临极大的挑战,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人们将目光聚焦于环保上,在树木的使用方面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

2 在林业当中实施天保工程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林业中实施天保工程,是指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将建设方向从主要生产木材到保护生态环境方向转变。而之所以要在林业工程中实施天保工程,主要是因为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践行了科学发展观。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不仅保证了木材的产量,使其满足人们生产需求,还做好了森林的保护以及森林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合理的分流,实现了工程区的转移及更好地调整产业链,以上几个阶段的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实施天保工程的积极意义[3-4]。

自从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资源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森林的总体质量及林地的生态环境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绿色植物的不断生长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结构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5]。

3 林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林业产业逐渐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展。在林业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建设,打破了传统的经营理念,将发展方向从木材生产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到林业建设,实现了企业产量及生态环境保护二者的平衡,使林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摆脱过度砍伐的局面。同时,也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将林业发展重心转移到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服从并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生态建设。

4 天保工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一直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持经营模式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不断地将林业企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在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天然林禁伐,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加强封山育林,既减缓了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利用,又解决了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实现了资源的快速增长。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林业的发展,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树木培育[6]。

5 结束语

总之,天然林保护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经营的体制必须逐步完善,建立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生态系统,帮助林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刘晓蓉.实施天保工程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现代园艺,2018,372(24):145-146.

[ 2 ] 马学忠.实施天保工程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浅谈[J].农家参谋,2017(12):36.

[ 3 ] 陆敢.探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举措[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9):40,42.

[ 4 ] 肖江辉,黄代维.林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9(18):226-227.

[ 5 ] 肖婧仪,薛永基,王明天.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J].林业经济,2019,41(9):112-117.

[ 6 ] 卢小刚,曹永辉.林木苗圃育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8):87-89.

(收稿日期:2019-08-08)

作者:李海萍 王凤莲 杨帆

第二篇:森林经营管理实施天保工程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实际上,所谓的森林经营管理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森林自身拥有怎样的状态,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等。并且,为了保证这一经营目标的实现,相关管理部门也要从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考虑,从而加强建立完整的保障机制,这样不仅能够确保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及时抓住天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良好机遇条件,更好的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因此,笔者通过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具体针对森林经营管理实施天保工程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天保工程;教育;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了我国林业主要的发展趋势,更是保证长远经济利益和减轻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多,管理人员一般需要从全局角度进行考虑,充分掌握森林本身的状态情况,并在国际政策制度支持下,加大对天保工程的建设,创新完善的森林经营管体系,从而把握更多有利的机遇机会,同时也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进一步提高我国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所以,本文重点对森林经营管理实施天保工程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分析,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目标与内容

国有林区共向国家提供木材约10亿m3,但在为国家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方面,由于林区人口急剧膨胀,经济负担日趋沉重,导致森林资源过量采伐,不少地区甚至采伐天然中龄林,更加剧了天然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并进一步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野生环境的破坏,非木质林产品来源骤减。另一方面,当前采伐的天然成过熟林又主要集中在高山陡坡、江河两侧及源头,非持续性的采伐和有害于环境的错误管理方法,导致土壤侵蚀、地力衰退、流域退化、水患不断加重。

如今,我国生还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也造成了大量资源的过度浪费。因此,国家为了抑制这一问题的恶化,通过采取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方法,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近些年来大量实践报告显示,在对部分地区进行禁伐措施之后,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逐渐增加了森林面积,这也为天保工程实施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有力的基础条件,其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众能够对这种经营管理方法认同并接受,而暂时性的限伐也是为了给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第二,当公众接受天保工程实施之后,其中产生的森林保护成本将会由国家、林区部门、群众居民共同承担。第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真正保护了森林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 面临的挑战

2.1 实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远期目标的途径

可以说,天保工程实施的最终目的不是借助短期的限伐或是禁伐措施保证天然林的短暂生息,其根部目标是为了促进森林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经营,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循环发展。并且,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一定问题,加大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为了让天然林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群落状态,而是如何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手段,保证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确保天然林生态系统稳定、长远的发展,也要充分满足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实际需求。

从现行天保工程实施阶段来看,虽然已经制定了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可怎样才能更好实现长远目标,这将会是我国林业工作人员面对的巨大挑战之一。

2.2 保存与保护的抉择

许多林业发达国家在其林业发展历史上的某一阶段均提出了这一命题。如美国在19世纪末对国有林的建设即有“保存主义”及“保护主义”之争,前者是典型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后者又称“明智的森林利用”,其思想交锋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也许还在继续。在我国,要实施天然林保护,面临同样的选择。

许多人认为,人为干预有利于退化天然林的恢复和加速其进展演替。事实上,已有许多国家承诺对其森林承担实施可持续经营的责任,它们通过参与全球或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进程,建立国家水平或森林经营单位水平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开展木材生产的可持续经营实践,建设可持续经营示范林,以及通过森林认证等市场手段,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现。

2.3 如何实现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天然林资源

我们所说的森林保育和保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并不像限伐和禁伐那樣简单。森林的经营管理是与周围环境以发展机遇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果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我们只有对森林资源采取可持续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森林产品质量,使其充分满足于社会、生态各方面的需求,才能有效避免森林资源的浪费,充分发挥天保工程自身的重要价值。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森林都是为社区发展而服务的,更是当地群众的基本权利。因此,在对森林进行培育和保护的过程中,应该与天然林长远发展的实质要求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如何采用实现这种天然林的可持续管理方式,势必会成为现代林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事实上,禁伐和限伐只是保护天然林的一项措施,但并不是成本最低和效益最高的保护措施。森林培育是可持续经营的关键,在温带、北方、热带和亚热带,所有森林类型正在发生着营林制度的改变。各进程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均涉及更新育林制度的选择,抚育与收获,关键生物群落的生境保持,敏感区及特殊历史文化迹地的保护。

2.4 天然林资源保护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非常严峻

实施“天保”工程后,我国木材供需缺口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不能寄望长期的木材及林产品进口,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立足国内的森林。从长期看,将继续依赖于天然林作为供应木材的主要来源。但林区“两危一困”仍未缓解,特别是用材林中成过熟林资源几近枯竭,森林资源压力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严峻,这些连同社会不稳定等因素,将影响向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转型。

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后,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到位,森林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低、范围窄,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不强,发展后续产业转岗分流难实现,短期内恶化林区经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在实际的森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快实施天保工程是非常至关重要的。这种森林保护措施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得林业工作者面临了很多的挑战。因此,在现代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在抓住机遇机会的同时,也要克服一切挑战困难,进一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促进我国林业生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文星.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4(6).

[2]徐秀英,石道金.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制度创新研究[J].生态经济,2004(S1).

[3]王洪波.森林分类经营的资源管理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4.

作者:陶成

第三篇:打造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战略思考

摘 要: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沿边开放的重要措施已写入国家发展战略纲要,同时也是拥有各类开放口岸边境地区的发展机遇。边境地区应利用其口岸优势建立跨边界经济合作机制,做好制度安排,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打造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需充分认识合作区建设的意义、作用、条件及内涵,从边境区双方实际情况出发破除边界屏蔽效应,以战略的高度共同规划设计好跨境经济合作区,发挥边界中介效应,吸引区内企业集聚,发展特色口岸经济,实现共赢。

关键词:跨境经济合作;边界屏蔽效应;超特区模式;企业集聚

引言

中国天保口岸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城南部、老山东侧山脚、天保镇镇政府所在地——船头,处于东经104°50′、北纬22°58 ′的位置,地处210省道的末端,海拔高度约为107米。天保口岸距麻栗坡县城40公里,距文山120公里,距昆明420公里,距越南河江省河江市、越南首都河内、越南海防港分别有24公里、340公里、410公里,是中国云南通往越南首都河内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天保口岸与越南河江省河江市清水河口岸接壤,清水河口岸是越南河江省对中国的重要口岸,也是越南北部对中国的重要口岸之一。据越南总理2009年11月26日签署的第136号决议文件精神,把清水河口岸作为经济开发区来建设开发,并享有越南边境经济开发区最优惠的政策;越南清水河口岸经济区规划有贸易区(保税区)、生态旅游度假区、工业区三个功能区。

一、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内涵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指根据两国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特点和优势,划定特定区域,赋予该区域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配套的产业政策,并对区内地区进行跨境海关特殊监管,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此聚集,通过边境两边地区的对接,实现边境地区两边的充分互动和优势互补,实现该区域加快发展,进而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是区域间经济交往的一种形式。

(一)建设中国天保与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意义

区域经济合作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多层次交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以国家整体作为经济单元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无疑要付出较高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主权成本,对于参与国来说存在着较高风险,往往带来交易成本的提高,这也是当今东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情形下,中越两国以云南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来推动空间上局限于邻近国家部分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是较易于接受和实施的,且可以有效地不断外溢到更广大的空间范围,最终以渐进式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甚至推动中越两国经济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建设中国天保与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条件

中越两国、山水相依、文化相通、民俗相近,长期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官方和民间交往。麻栗坡县与河江县应设立定期两边会晤机制,就涉及双边口岸经济和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关心的问题,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及时解决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旅游、交通、电信、文、教、体、卫、司法互助等方面的问题,加大双方交往力度,加深友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工作将得到不断推进。同时,中越两国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上已达成共识,在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支持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必然提速,中越两国共同的繁荣发展需要是推动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主体

从目前国内外跨境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行为主体划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中央政府是合作区的授权机构,也决定了它的建设思路和发展前景。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利益代表,要和毗邻国家及其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并实施具体的协作管理。国际和地区组织是合作区的倡导者,可以起到协调、提供技术和资金的作用,合作过程中非常需要他们的参与和支持。企业是合作区的核心建设要素。对于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边境地区,在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协调下,主要基于区位理论和运输成本的有利条件而扩大市场和要素获取范围,通过跨境经济项目招标而拉动企业投资,实现边境地区对外贸易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行为体——企业才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真正主体,应考虑企业跨边界经济交往和边境区企业集聚的过程与模式,明白在天保与清水河经济合作区区域层次上,制度安排的重要性并使之形成和完善。

二、中国天保与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第一个就是主权让渡问题。跨境经济合作区需要突破边境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经济合作涉及人流、物流的管理,涉及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管理,必然需要国家间主权的相互让渡。而国家主权的让渡十分敏感和困难,需要国家间友好的政治关系和高度的相互信任为保障。这就增加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难度。第二个就是运作的复杂性。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和运作涉及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在海关监管、产业规划、行政司法、交通管理等方面尤其需要两国间达成一致。如果处理不好,束缚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就不能显现合作区的优越性。就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而言存在如下具体问题:

(一)双方边界屏蔽效应的阻碍

边界的屏蔽效应是边界阻碍跨边界交往和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其概括为提高了交易成本的问题。从显性方面看,其表现在国家保护其经济主权和发展民族工业,往往以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贸易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当然,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势下,边界对贸易和要素流动显性方面的阻碍作用日渐减小,而其来自情感和抽象属性方面隐性的阻碍作用却日渐显现出来。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给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的合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些东盟国家包括越南在内,很难应对中国进口货物和技术所带来的激烈竞争,中国低廉进口商品的流入,带来了失业的负面影响,而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及巨大债务等尚未克服的问题又加重了这些影响,加之中越两国之间近年来还面临着焦灼的领土争议。这些因素对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良好合作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产生阻碍作用。

(二)边境区缺乏企业集聚

边境区企业集聚的形成是一个循环累积的过程,就是说,先期的企业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可以导致后续更加复杂和多样集聚的形成。因此,可以认为,边境区企业集聚的关键是能否吸引先期的企业集聚。从市场里企业理性选择的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来看,如果进入集聚区位非常便利(进入成本趋向于零),假定一个邻国跨国企业面临两种选择:加入边境区集聚或加入中心区集聚,则选择的结果取决于加入边境区集聚时该企业的利润与加入中心区集聚时该企业利润的比较。要能实现企业到边境区集聚的剩余,即一个邻国跨国企业进入边境区集聚比起它到中心区集聚更有利润,这样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邻国企业才有边境区集聚的源动力。但据云南省商务厅统计,迄今为止,文山州麻栗坡县共有华龙边贸有限公司、云南众韬经贸有限公司、文龙矿业有限公司、清龙边贸有限公司、文山大同粮油边贸有限公司麻栗坡分公司、麻栗坡商业边贸有限公司等6家外经贸企业,分别在越南河江省、宣光省、富安省、福寿省开展对越经济技术合作项目12个,累计投入资金约1亿元人民币。其中,涉及矿产资源开发项目8个(主要是锰矿、铁矿、铅锌矿),汽车及摩托车组装项目3个,复合饲料生产加工项目1个。而在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不仅难觅越方企业,而且没有中方的大型企业入驻,就是中小型企业也屈指可数。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深入推进

“两廊一圈”,即中越两国合作建设“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和“南宁—谅山—河内—海防”两个经济走廊,以及“环北部湾经济圈”战略建设,体现了中越双方的互联互通和相邻特点,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麻栗坡县境内仅有一条二级油路至天保口岸与越南清水河口岸2号国道相连接,因弯多坡陡,运输成本偏高,许多客商不愿意从天保口岸过境和开展贸易,严重制约了口岸的发展,加之由于投资不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功能不全。因此,要使中国麻栗坡(天保)与越南河江(清水河)双方口岸互联互通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从一个理念转变为具体实践,需要采取投资便利化和资助措施,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公私合营项目、私人或其他投资渠道一起提供资助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核心工作,并加大口岸建设力度,使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同时,除了建设硬件基础设施,还应进行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口岸平台、使平台通关、物流、商务功能更加丰富,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际的“单一窗口”管理规则和通行标准,借鉴“东盟一站式服务”的做法,促进中越双方贸易便利化。

三、中国天保与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国家间贸易的增长,使过境需求更加旺盛,同时经济行为主体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市场和寻求生产要素,使得边界更容易利用其两侧的梯度势能由经济“分隔线”向经济“接触带”演化,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

当前,中越两国在边境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需要双方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三者的作用来降低边境区间各行为主体的交易成本,形成专业化生产,最终实现边界效应的转化。中越双方政府间正式制度的安排是国家作用发挥的基础与保障,其主要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的减少甚至取消,通关过程的协调、为边境区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方面都有利于降低边界的屏蔽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间保持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为边界效应转化提供一个优良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天保与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间基础设施应协调开展统一规划,双方地方政府应游说中央政府对边境区给予更多的重视并赋予边境区地方政府更大自主权利,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良好的信息,组织网络建设并加强社会的交往,增强认同感和信任感。因此,双方边境区应相互协调,使边境区间的空间规划相互配套,为跨边界经济交往提供一个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双方边境区应相互联系,加强信息交流和组织建设,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条件。

(二)跨境经济合作区宜采取“超特区”发展模式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需要接壤边境地区的配合与互动,需要接壤国家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因此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路径可以有两种:一是以依托边境口岸的单方规划起步,吸引或鼓励对方边境地区也采取相应的政策,然后通过国家间谈判和签署协议实现两个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对接运作。二是直接通过两国中央政府谈判和签署协议,划定边境两边一定区域共同规划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天保与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应采取后者,由国家层面共同推动采取“超特区”发展模式。

“超特区”发展模式是根据国家开放战略与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内涵在于通过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立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这一国家十七大提出的推动沿边开放的重要举措,核心目的就是建立一个特殊的平台,这个特殊的平台是在免税、减税、缓税背景下做贸易,这样交易成本会最低,效益会最高。而综合保税区是“境内关外”。所谓的境内关外,就是在中国境内,海关辟出一个专门区域,进出的货物就相当于进口和出口。区内可以免关税,免增值税,流通可以减免流通税,这个区域使企业可以不出国门,就能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通关速度和便利程度也大大提高,有利于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发展,对企业整个物流的运作可以减少很多成本,对于发展经济非常有利。

(三)精心设计有影响及经济发展带动效应大的项目实现合作区企业集聚

企业集聚的类型复杂而多样,它随着特定区位环境的不同和企业区位指向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一方面,区位环境总是存在着差异,有的区位生产要素价格低廉,获取便利,是成本指向型企业集聚的推动力;有的区位具有或接近大的市场区,成为市场指向型企业集聚区域。总之,企业集聚的类型和发展过程随着区位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过程。在当前中越两国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考虑到边境地区受边界中介效应的影响,在收益剩余和成本剩余机制的作用下,云南天保与江河清水河经济合作区的企业集聚类型和过程应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区位的特征。

结语

“设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可行性。”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亚洲与非洲研究所所长李光辉说,只要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跨境经济合作区一定能够成功。希望云南麻栗坡县与越南江河县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两双政治互信,建全中国天保—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协调机制,加快推动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主动争取两国各有关行业、各部门的支持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加快研究进度,完成双方关于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可行性报告,早日签署建立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协议。中越双方应以破除边境屏蔽效应,充分发挥边境中介效应为出发点,秉承“一区两国”自由贸易、先易后难、携手共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建设原则,从自身实际出发,申请解除对天保—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有束缚性的政策,获得相应支持性、倾斜性政策,通过实现跨境经济合作区企业集聚带动双方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越建立中国天保与越南清水河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李铁立. 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1.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

[3] 曼昆.经济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4] 司正家.沿边开放和新疆边境民族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8.

[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泛北部湾区域联通与跨境合作新探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12.

[6] 口岸概况——天保口岸(陆路口岸)[EB/OL].云南商务厅,2012—02—02.

[责任编辑 仲 琪]

作者:李永前,李雄平,金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