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办公厅通知

2022-07-16

第一篇:商务部办公厅通知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征集业统一标识的通知

(商办建函[2009]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为树立业良好社会形象,发挥其服务于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便于社会各界对行的识别和有效监督,经研究,决定设立行业统一标识。现就征集标识设计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要求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参加业统一标识方案设计。同时,做好宣传工作,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投稿。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于2009年6月30日前,将不少于5件的作品报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

二、标识要求

(一)能够体现现代业经营特点,突出便民服务的宗旨;

(二)构图简洁、醒目,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和亲和力;

(三)构思新颖、寓意深刻,适合做企业招牌。

三、作品要求

(一)作品应由设计图稿、设计和创意的文字说明、作者情况简介三部分组成。

(二)设计图稿必须是纸质或者电子格式的彩色文稿;电子文稿应符合分辨率大于800×600,JPG格式;纸质文稿大小应大于或等于A4纸张。

(三)以个人名义投稿的作者应提供姓名、单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等;以单位名义投稿的作者应注明单位名称、注册地址、通讯地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四、提交方式

作品可邮寄至: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标准处,地址:北京市东长安街2号,邮编:100731。也可将作品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电子信箱:jsbiaozhunchu@mofcom.gov.cn。来稿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五、评选方式

2009年8月前由专家组对应征作品进行评选后,将备选标识上网公示,最后确定1件标识作品。

六、荣誉奖励

将对前10位入围标识的作者和组织得力的省市商务主管部门颁发荣誉证书。

七、著作权转让声明

入围标识的作者应与商务部签订承诺书(见附件),具体工作由市场体系建设司负责。

八、其他事项

本次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与本次活动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请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商务部对本次活动具有最终解释权。

附件:业统一标识设计应征作品创作者承诺书

商务部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九日

第二篇: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典当行业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为落实国务院领导有关加强典当行业监管工作的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典当业监管制度,提升典当业监管水平,切实保证典当业规范运营,防范行业风险,现就加强典当行业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完善监管制度建设

在典当行业管理相关行政法规出台之前,监管工作继续以《典当管理办法》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典当业监管及风险防范制度的通知》(商建字[2008]119号)为依据,以典当行业信息采集为基础,以数据分析和现场检查为手段,以规范典当业经营行为为出发点,坚持属地监管,加强现场核查,关注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典当业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落实监管责任制。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要细化本地区典当业监督核查工作方案,建立健全本地典当监管机制和组织网络,落实监管责任制,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监管职责落实分管领导和岗位人员,定期对辖区内典当监管人员进培训和交流,确保监管不缺位;同时,要建立典当企业执业责任制和违规违约信息通报制,加大对经营者诚信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力度,强化企业内部制约和监督。

(二)重视信息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典当业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信息报送和审核工作,及时跟踪行业发展情况,按季度形成分析核查报告。组织好企业熟悉和规范应用新会计制度,确保企业经营数据真实完整,建立和完善本地区典当业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的定性、定量预警监测指标体系,加强监测,及时发布风险提示信息。

(三)机构改革省份做好工作衔接。尚未完成任务机构改革的地区,在职能转换和工作交接未完成之前,要按照现行职能,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不松、不乱、不断。已完成机构改革并明确典当业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的部署及时做好职责交接和工作衔接,并抓紧熟悉典当业相关业务和制度,理清工作思路,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切实履行好对本地典当业的管理职责。

二、强化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

(一)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现场监管工作以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为主,每月选择本辖区不少于30%的典当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围绕典当企业的业务、财务数据真实性,重点核查当票使用、现金往来、财务状况、组织机构及内部管理、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等内容进行系统深入检查,促进典当企业规范经营。调取法人股东营业执照原件,了解法人股东单位的股权变动情况,严防资金“借壳”控制典当企业。必要时可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实行联合检

查。

(二)强化非现场监管工作。非现场监管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重点加强典当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核实、分析工作,对可疑数据要及时责成地市商务部门现场检查,注意发现潜在问题。对于超范围经营、超比例发放当金等行为,省级商务部门应依照有关规定从严处罚并公示违规企业,同时采取停止分支机构设立审批、停止变更事项审批、不予通过年审等措施。

(三)创新监管方式。有条件的地区,商务部门可会同银监、公安等部门建立季度监管例会制度,及时通报行业发展情况,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地市级商务部门要建立与典当公司主要股东、法定代表人及高管人员的约谈制度。加大对典当公司大额业务及现金流转的日常监管。严格执行单一客户当金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25%的规定,重点关注单一客户当金余额超过1000万元的业务。

(四)完善年审制度。严格按照商建字[2008]119号文件规定,明确年审范围、审核重点,鼓励地市交叉检查。从2008典当业年审工作情况看,绝大多数省市能够按时完成并上报报告。上海、黑龙江、湖南、山东等省市年审工作严谨,制度规范,报告全面,问题分析清晰,整改措施明确。浙江、广东等地能够组织行业协会及时跟踪本地区行业发展,形成季度分析报告。但年审中也存在工作部署不细致,报告上报不及时,年审报告流于形式,没有按照119号文规定逐条核查,没有企业核查情况、整体情况分析和整改措施等情况。

三、引导典当企业规范发展

(一)规范股东变更行为。一是对新进入和法人股东及增资的法人股东应依法严格审核其投资能力与投资资格,对经营未满三年或最近两年未实现盈利的新公司进入典当业实行审慎审核和许可。二是要加强对拟参股典当行的法人股东的情况了解,避免不熟悉典当业发展情况和典当公司的特点及经营方式的企业,盲目进入典当业;三是要引导企业保持稳定的股东结构,对进入典当业未满三年的法人公司,以及在任职期内的董事、高管人员持有的股份,从严控制其转让行为。

(二)严格当物抵押、质押登记制度。重点对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的当物登记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特别要加强对当户以持有的上市证券作为当物,所取得的当金以买卖股票为目的的典当业务进核查。对于未按照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相关业务规则办理质押登记的,以及典当行与证券公司或第三方经营机构合作,采用以当户交纳保证金的方式提供资金,供当户买卖股票的经营行为,应当予以风险警示。

(三)鼓励企业合理配置业务结构。支持行业协会,做好动产典当业务的培训工作,帮助

企业加大对专业评估人员的培养,提高动产典当的经营水平,降低对房产典当的过度依赖。同时做好风险教育工作,防止典当资金流入房地产开发市场。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典当企业在媒体发布的广告、宣传等经济活动信息的监测、跟踪和分析,根据需要及时通报新闻单位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支持行业协会收集变相典当业务线索,配合商务、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对变相从事典当业务的机构进行打击和取缔。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二OO九年八月十八日

第三篇: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3典当行年审工作的通知

商建字[2004]5号

为规范典当行行为,加强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促进典当业健康发展,根据《典当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典当行年审办法》,现就2003典当行年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年审的组织实施2003典当行年审工作,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地要尽快理顺典当监管职责,对2003年的年审工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紧落实。尤其要做好“典当余额”、“典当总额”、“业务笔数”等指标的解释和填报工作。

二、审查重点各地要重点审查典当行注册资本及出资人变更情况、典当行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对年审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处理,对违法违规典当行,要进行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予以撤销。对年审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典当经营活动,要会同有关部门坚决予以打击。

三、时间安排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年审的具体时间安排。为做好与有关部门的衔接,年审应于2004年3月15日前完成。请各地于2004年4月30日以前,将典当行年审工作总结及2003典当行年审情况汇总表(见附件)报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典当行需撤销的,请及时办理注销备案登记手续。

联系人:孙勇、胡剑萍,联系电话:010-851870

55、85187052

附:2003典当行年审情况汇总表(略)

第四篇: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内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内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商贸字〔2006〕180号)

本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部举办(包括主办、参与主办和支持)展览会工作的管理,切实发挥展览会的效益和作用,我部制定了《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内部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送外贸司。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为加强对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工作的统一规范管理和组织协调,根据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特制定本办法。

二、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优势资源,完善管理规则和运作机制,加强规划协调,促进国际经贸交流与合作,扩大商品流通与消费,推动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本办法所称展览会是指在境内举办的经济技术贸易及投资领域的博览会、展览会、洽谈会、交易会、采购会等。

本办法所称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工作是指需要以商务部名义作为主办、参与主办、协办或支持单位的内部审批、管理和评估工作。

四、商务部举办的展览会应符合商务事业发展规划和商务部工作重点方向。

五、商务部根据集中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和市场化导向的原则,按照展览会对推动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的重要程度,对展览会实行分类管理。

六、除采取申办制的展览会外,商务部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举办的展览会不超过一个,已有商务部举办展览会的省 1 市不再新增;

商务部新增举办展览会的审批在同等条件下向中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

新增展览会在时间和内容安排上与商务部现有举办展览会没有重叠。

七、商务部举办展览会工作由对外贸易司和商业改革司分别归口管理,对外贸易司负责涉外领域的展览会,商业改革司负责非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下统称归口管理单位);相关司局按各自职能分别牵头组织实施(以下统称牵头主办单位)。 第二部分 展览会分类标准

八、重点发展类展览会是指由商务部单独主办或作为第一主办单位的,对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展览会。具体标准如下:

(一)对全国经济发展有重大作用和意义、配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或配合外交外贸多双边工作的需要;

(二)具有全国性、综合性或较强专业性,国内参展商来自全国一半以上省(区、市),且展位比例达到30以上;综合性展览会参展的主要行业在3个以上,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50;专业性展览会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90;涉外领域展览会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30;

(三)综合性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30000平方米;专业性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40;

(四)如非商务部发起举办的展览会,应已连续举办3届以上。

九、参与主办类展览会是指对促进国民经济和商务工作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或区域性展览会,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共同主办单位;非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其 2 他副部级以上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共同主办单位。具体标准如下:

(一)对全国或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在展览会总体方案中,应有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规划;

(三)国内参展商来自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省(区、市),且展位比例达到20以上;综合性展览会参展的主要行业在3个以上,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40;专业性展览会专业观众总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70;涉外领域展览会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20;

(四)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30。

十、支持引导类展览会主要是指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性和地方性展览会,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协办或支持单位;非涉外领域的展览会以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其他副部级以上单位和全国性行业组织或民间组织为主举办,商务部作为协办或支持单位。具体标准如下:

(一)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及在业内具有重大影响、成长性好,对主要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涉外领域展览会专业观众人次与观众总人次的比值不少于40,境外观众人次不少于观众总人次的1;

(三)展览会展览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特殊装修展位面积比例不少于20。 第三部分 审批与举办

十一、除对举办时间长、组织办展模式成熟、国内外影响大的展 3 览会继续沿用原有举办方式外,对适合采取申办制的或两个以上申请单位提出举办相近内容的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可实行申办制。

二、新增展览会申请单位应提前一年向商务部提出举办申请。

三、举办地相关产业比较发达,市场份额比重较高。

四、展览会申请单位具备成功举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大型会展活动的经验,具有组织协调商务活动的专门机构,具有举办商务活动所需的广告宣传、招商招展、接待服务等经费保障;举办地具备满足参展人员的住宿接待、安全保卫和交通设施等能力。

十五、对展览会的可行性有充分论证,并征求国务院相关部门、行业商协会的意见;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举办的展览会事先征求相关国家(地区)经贸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意见。

六、展览会申请单位需提供的材料:

(一)申请举办函

(二)展览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展览会总体工作方案

(四)展览会招商招展方案

(五)展览会紧急情况应急方案

(六)展品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七)国务院相关部门、行业商协会的意见

(八)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主办的展览会需提供相关国家(地区)驻外经商(参)处的意见

(九)上届展览会总结

(十)上届展览会会刊

如为首届举办,可不提供第

(九)、

(十)项材料。

十七、商务部收到上述材料后,由归口管理单位会同有关司局研究评估,确定举办单位;对符合举办条件的展览会,依据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依据展览会性质确定牵头主办司局,报部领导批准。

十八、对在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地区举办的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商务部可在展览会宣传、招商招展工作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九、对参与主办类展览会,商务部在连续参与主办三到五届后,可退出主办。如需商务部继续支持,可由商务部所属商务促进机构代为主办、协办或支持单位。

十、对其他地方性、商业性以及不涉及商务部业务的展览会,商务部原则上不再作为举办单位,特殊情况需要纳入的,由归口管理单位会同有关司局研究报部领导批准。

对与境外机构或国际组织联合举办的展览会,商务部原则上不作为举办单位。

二十一、重点发展类展览会的部内分工:

(一)归口管理单位每年统一向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下发通知,提出本商务部举办展览会的计划和相关要求;

(二)牵头主办单位负责根据展览会工作方案组织协调,会同有关司局指导展览会的具体筹备、举办工作;

(三)会期相对较长、部领导全程出席的展览会,由办公厅(部值班室)负责会议政务值班,并会同牵头主办单位负责部领导接待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四)牵头主办单位会同部新闻办制定展览会宣传方案,新闻办会同牵头主办单位共同指导承办单位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五)信息化司负责在商务部政府网站开辟专栏进行宣传推介、邀请客商;

(六)各地区司负责指导驻外经商机构在驻在国的宣传并协助邀请专业客商;

(七)牵头主办单位会同政研室负责准备部领导讲话,指导和协调参会部领导的接待工作;

(八)外事司负责参会的部领导外事活动安排的指导和协调;

5

(九)财务司负责根据资金使用方案安排资金支持。 二十

二、参与主办类展览会的部内分工:

(一)牵头主办单位负责指导展览会方案的制定和部内司局的组织协调;

(二)各地区司负责通知驻外经商机构在驻在国的宣传并协助邀请专业客商;

(三)牵头主办单位会同办公厅(部值班室)负责参会的部领导接待工作的指导。

二十三、支持引导类展览会由牵头主办单位负责指导展览会方案的制定和部内司局的组织协调。 第四部分 评价与监督

二十四、牵头主办单位应在展览会结束1个月内将详细的展览会总结报告,包括展览会规模、展商数量、主要参展单位和人员、展览会成效等报部领导,抄归口管理单位。

二十五、归口管理单位会同有关司局根据《商务部举办展览会评估标准》,对展览会提出总体成效评估意见。

二十六、归口管理单位在每末对商务部全年举办展览会情况进行总结。

二十七、部纪检部门负责对举办展览会的有关情况进行监督。

二十

八、展览会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辖的原则,共同主办地人民政府为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部内展览会牵头主办单位及人事司负责联系展览会地方主办单位安保部门,对展览会安全工作实施具体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部分 部领导任职与出席

二十九、与外国政府机构共同举办的展览会活动,根据外事对等原则,视外方任职情况可建议部领导担任组委会领导职务。

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任职的展览会活动,可建议由部领导出任 6 组委会相关职务。

除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外,其他展览会部领导原则上不出任组委会相关职务,如确有需要,可视情由一位分管部领导担任相关职务,由牵头主办单位提出意见会签办公厅、归口管理单位后报部领导批准。

十、对重点发展类展览会,商务部领导可以出席相关活动;对参与主办类展览会,商务部领导视情出席相关活动。除此之外原则上不出席其他展览会活动。如确需部领导出席应由牵头主办单位提出意见会签办公厅、归口管理单位后报部领导批准。 第六部分

其 他

三十

一、商务部机关各司局不得以本司局名义举办或参与各类展览会。

三十

二、商务部各直属单位(含商会、协会、学会)不得自行以商务部名义举办各类展览会。

三十

三、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再生资源 回收经营者备案说明》的通知

商改字〔2007〕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

为贯彻实施《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年第8号)有关再生资源回收经营备案登记的规定,落实管理责任,明晰工作程序,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特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说明》。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反馈。  联系人:崔燕

电 话:010-85226402(传真)

E-mail:cuiyancrra@sina.com

附件:1.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说明

2.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

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件1: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说明

一、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负责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备案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完整准确地记录和保存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的备案登记信息和登记材料,建立备案登记档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按照商务部规定的统一格式印制和向申请备案的经营者发放备案登记证明,受理有关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的投诉和举报。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查处本行政区域内违反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的违规行为。

县级政府未设置商务主管部门的,应向上一级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二、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下属的回收站点、市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经营者在工商登记所在地的商务主管部门统一备案。

三、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的工作程序如下:

(一)申请备案的经营者在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领取备案登记证明(一式两份),并按规定填写;

(二)经营者向备案部门提交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的备案登记证明和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三)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按照本说明要求对备案登记材料予以核对,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登记,核发备案登记证明,并加盖商务主管部门印章。

备案登记工作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不予受理备案登记材料或经审查后不予备案登记的,应说明原因。

四、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材料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经营者已经知晓备案登记证明附注的责任条款,加盖经营者的印章,并由法定代表人签字;

(二)备案登记证明、营业执照所记载的各种信息应当一致;

(三)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应当在有效期内。

五、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核发备案登记证明应当按照统一规则进行编号。

编号由地区编码和顺序号两部分组成。地区编码为所在地区的国家标准地区代码(见国家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代码表);顺序号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编制原则。

六、备案登记证明被毁损或遗失,应向办理备案登记的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申报作废和补发。

七、备案登记证明和营业执照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30日内向办理备案登记的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办理变更手续,换发备案登记证明。

八、如营业执照被注销或吊销,应立即主动报告备案的商务主管部门,其备案登记证明亦自动失效,商务主管部门应督促经营者缴回备案登记证明或公告作废。

九、经营者应将备案登记证明置于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其下属的回收站点、市场可用备案登记证明复印件),以备交售者和监管部门查询。

十、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否已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备案登记证明是否有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买卖等情形;

(二)备案登记证明与营业执照所载明的登记事项是否一致;

十一、再生资源回收领域中的其他行政许可、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涉及商务主管部门职能职责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说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地方备案说明。

附件2: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

经营者名称: 法定代表人: 经营地址:

主要经营品种:

编号:×××××

备案登记机关:×××××

备案登记日期:20××年×月×日

×××××公司 ××××××××× ×××××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续) 工商登记注册号:

注册资本:

企业类型:

企业性质:

企业总资产:

固定资产净值:

从业人数:

营业面积及网点数:

成立时间:

联系人及电话:

承 诺

本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作如下保证:

一、遵守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及其他

相关法律法规接受监督检查和管理。

二、备案登记表中所填写的信息是完整、准确、真实合法的;提交的所有材料完整、准确、真实、合法。

三、不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买卖或骗取《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

四、《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上填写的任何事项发生变更之日起,30日内到原备案登记机关办理《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的变更手续。

五、以上承诺陈述真实、合法,是本人真实意愿,如有违犯,愿意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法定代表人(业主)签字盖章

20 年

上一篇:涉外文秘课程简介下一篇:税务纪检监察业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