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失业保险探析

2022-09-10

1 引言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人数一路高歌猛进, 从2013年的699万, 到2017年达到了795万, 数量巨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 为劳动力市场输入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同时, 一个又一个“史上最难就业年”被不断刷新。在“经济新常态”的冲击下, 大学毕业生劳动就业岗位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突出, 2014年大学生失业率为7.9%, 2015年为8.3%, 2016年为8.4%, 其中不包含基层就业项目、灵活就业、国内继续深造以及出国出境留学等群体, 失业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远大于2016年全国4.02%的失业率。麦克思《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 201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率为65%, 有35%的毕业生不满意, 这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二次就业情况。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情况其实不容乐观, 大学生失业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有必要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2 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可行性

2.1 政策意向具有可行性

一是大学生作为优质的人力资源, 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庞大, 不解决好就业问题, 易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14部委2006年曾联合发文指出, 仍未就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到户籍地办理失业登记, 且对家庭困难学生实行低保救助。

2.2 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具有制度基础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建立到现在, 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对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大学生失业者纳入失业保险制度, 是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能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保障效力。

2.3 大学生主观需求强烈

在对乐山师范学院16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 有69.5%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环境对自己就业有较大影响”;“若按照四川省现行失业保险0.4%的个人费率缴纳保费”, 有79.7%的同学愿意参加大学生失业保险, 进一步从学生年级进行分析, 其中毕业班88.3%的同学愿意参保。可见大部分毕业对于就业存在危机意识, 对于失业保险具有较大的主观需求, 且高年级学生对于就业情况有更深切的体会。

2.4 失业保险基金供给的可行性

人社部2016年统计数据指出, 2016年我国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8089万人, 保险基金收入1191.5亿元, 基金支付961亿元, 当年结余230.5亿, 累计结余5235亿元。数量巨大的失业保险基金有较强的支付能力。

3 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框架设想

3.1 大学生失业保险的目标

在维持大学生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 解除寻找工作时的生活烦恼。同时还为失业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 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 实现尽快就业。

3.2 大学生失业保险的类型

针对大学生群体还未正式投入劳动力市场的实际, 大学生失业保险采取非强制性、权利型失业保险。大学生在校期间自愿选择是否缴费, 履行缴费义务后当大学生发生非自愿失业时, 即可领取一定期限和标准的失业保险金。

3.3 大学生失业保险缴费和基金管理

按照个人 (家庭) 、学校、政府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缴纳保费, 费率合计应低于职工失业保险总费率。学生按年缴纳保费, 由学校财务处每年九月开学一并代为收取。由于大学生失业保险不是另起一套制度, 而是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将大学生视为合格的被保险人。因此, 保费将全部归到失业保险基金, 实行统一管理。

3.4 大学生失业保险待遇和领取条件

在履行了缴费的义务的前提下, 在领取毕业证后6个月内因就业困难等非自愿的原因造成失业, 且具有求职意愿的。或者是毕业时选择自主创业, 毕业后6个月经济上确有困难的。以上这两种情况, 可以申请领取大学生失业保险金。

3.5 大学生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和领取期限

大学生失业保险待遇按照职工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领取, 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低于最低工资水平。若缴费满1年, 可以领取3个月, 每多缴费1年领取期限增加3个月, 最多不超过12个月。享受保险待遇期间, 若找到工作便停止给付失业保险金。若毕业未出现失业情况, 其失业保险转入工作单位合并计算。

4 补充措施和建议

4.1 加强大学生失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

由于大学毕业生流动性较大, 缴费地区和待遇支付不在同一个统筹区域内, 而异地领取的程序增加了大学生的参保积极性和待遇领取成本。通过完善大学生失业保险信息网路建设, 提高统筹层次, 方便对大学生失业者的动态管理和待遇给付。

4.2 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缴费

对于家庭困难学生, 无力支付保费的, 高校和政府应进行资助, 对学生个人缴费部分进行全额资助, 减轻困难学生家庭负担, 充分体现公平互济。

4.3 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能力

大学生失业保险目标有两个:一是生活维持, 二是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甚至是高质量就业, 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因此需要提高和完善就业、创业服务能力, 为大学生失业者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充分的就业市场信息。

5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探究和分析, 笔者认为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 我国已经具备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该制度的建立能发挥出对经济和社会稳定功能, 同时能促进大学生就业,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发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长效保障功能。

摘要:“新常态”大环境下, 劳动力供给量依然庞大, 而新增就业岗位不足,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还伴随着高失业率。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探究和分析, 以期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方式, 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保障, 缓解就业压力, 使失业和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能安心择业、充分就业。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就业难,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2] 段美枝.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研究[J].中国保险, 2013 (8) .

[3] 薛英芹.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