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2-09-10

高校研究生党员作为高校研究生当中的骨干, 是青年学生的骨干力量, 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研究生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 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将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优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一) 队伍成员扩大

随着高校研究生队伍的扩大, 研究生党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党员比例有所提高。这部分学生通过大学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掌握较高的文化知识, 也经历了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为开展研究生党建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 组成结构复杂

研究生的招生类型分为由国家计划招生和自筹经费、委托培养、在职招生等模式, 呈现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入校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受教育经历有所差别, 年龄层次差距较大, 其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 组成结构更加复杂化

(三) 管理方式分散

研究生的学业差异与学科特点使得部分研究生在校, 部分研究生外出参与社会实践、参与项目、交流访学等, 学生活动分散, 管理方式分散,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集体团队意识。研究生学习、生活、工作的特点, 导致管理方式难以集中, 不利于党组织对研究生思想状况的了解和支部组织活动的开展。

二、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出现的问题

(一) 研究生党员思想教育机制缺乏时效性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工作的重心, 是行为的先导。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对于加强学生党性修养, 提高研究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及交流发现, 研究生党员对于党和国家的认同度是比较一致的, 但是对于入党之后的培养缺乏主动性和现实意义, 学生不能够主动的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 这反应的是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员培养机制缺乏长效性和实效性, 也凸显出优化培养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研究生党员辐射作用缺乏模范性

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上, 研究生党员是党组织先进性的体现者和践行者。研究生党员将经历更多的投入到学习研究当中去, 其模范先锋作用不够明显, 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较少, 与其他同学联系不够密切, 难以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

(三) 研究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创新性

研究生党员的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更注重学术科研的成果, 忽视了对于党员的学术道德和规范的考核, 这可能与其实际状况有脱节。研究生党员是学术科研的主力军, 应该将学术道德与规范纳入到党员培养与考核体系中来, 从制度的层面给予考核评估量化。

(四) 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缺乏规范性

在当今研究生党员构成当中, 其培养模式走向了多元化。研究生的流动性比较大, 因为日常学习任务重, 参与课题、项目等研究, 毕业实习锻炼等问题, 大部分研究生党员不能够按时参加党组织生活。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分为全日制、在职研究生等形式, 其复杂性和多元性都给如何更好的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管理机制以适应研究生特点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五) 研究生党建保障机制缺乏全面性

党员党性的培养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 党员能否发挥先进示范作用, 建立一支政治意识强、理论基础好、党性修养高的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队伍奠定了一定基础。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是采用导师负责制, 对研究生培养、考察以及发展, 则是辅导员、班级以及导师发挥作用。现实情况中导师发挥其在研究生党建工作当中的作用不明显, 究其原因, 可能是党的保障机制缺乏科学性和具体实施的针对性, 我们要发挥导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促进研究生党员的培养发展。

三、探索高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

结合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特点来加强党建工作, 优化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 可从五大机制入手, 一是思想教育机制, 二是组织管理机制, 三是党员辐射作用机制, 四是考核评价机制, 五是队伍保障机制。

(一) 优化思想教育机制

优化高校研究生党员思想教育机制, 可从完善四级培养模式、优化党支部集体学习与党员自学机制、党员交心谈心机制和党员身份教育机制来开展。四级培养模式即“班组学习—导师培养—院系考核一党校学习”共同构成的培养模式, 各个阶段的学习与培训相互衔接, 相互配合, 层次由低到高, 参与人员由多到精, 学习内容由浅到深, 标准越来越严的培训教育机制。优化党支部学习与自学的机制, 通过党员谈心交心了解研究生思想状况, 并根据不同性质研究生同学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培养。

(二) 优化组织管理机制

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之一, 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理应在坚持大方向和大原则下寻求自我的优化, 发挥出党性强、素质高的群体特征。为此, 可从建立和优化党员队伍培养机制、创新党支部的设置, 利用网络新平台开展教育管理,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和优化研究生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这三大方面进行优化。

严格和优化党员培养和发展制度;进行支部与支部、支部与团支部的共建, 优化队伍, 促进党员及支部共同发展;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研究生党员的管理和培养;完善党员及支部管理制度, 针对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的研究生采取不同管理机制。

(三) 优化党员辐射作用机制

研究生党建工作需要结合研究生特点, 注重人才培养, 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 使其主动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辐射影响其他群众。

坚持研究生党员培养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党员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党员结对帮扶共建与公益活动相结合, 党员责任区与示范岗相结合的机制, 将研究生特点转化为特色, 充分发挥其优秀带头模范作用。

(四)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研究生党员的先进性建设离不开党内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优化研究生党内考核评价机制, 可以从指标体系、方法和形式这三个方面来展开。量化考核评价指标, 根据研究生党员具体情况制定党员目标管理和考核指标体系, 从制度上加强对党员的约束, 明确其在思想、学习、工作上及日常表现的具体要求, 而不单单是科研方面, 最大限度的量化目标责任, 确定其考核评价的指标。考核方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考核时间定期与随时相结合的方式, 将导师考核纳入体系当中,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五) 优化队伍保障机制

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需要一支党性修养高、政治觉悟高、业务知识强的党务干部队伍, 也需要研究生导师在其中的参与, 完善的党建规章制度, 以及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强研究生党务工作者的党性培养, 注重其工作激励考核制度的完善实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促进研究生党员发展及培养过程的科学化, 积极发挥辅导员、导师党员的积极带动作用, 促进党支部的全面化发展。

摘要:高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分析当前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把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与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研究生,党建工作,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蔡茂华.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14) :43-44.

[2] 蔡儿芳.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优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13.

[3] 文静.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 胡小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研究生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J].学术论坛, 2009 (1) :177.

[5] 谭杰.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26 (6) :119-121.

[6] 李绍军.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及创新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 2014.

[7] 马革兰, 马迎慧.加强创新实践积极推进研究生党建工作[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1) :2-4.

上一篇: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分析下一篇:手机连锁渠道互联网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