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最美家庭材料

2022-10-03

第一篇:爱岗敬业最美家庭材料

爱岗敬业最美家庭

吕文忠,敦煌中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中共党员,从教二十八年,担任二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28年来,他始终遵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人生信念,兢兢业业于教育教学工作,以爱为经,以真为纬,树立了良好的师德模范形象。他爱岗敬业,关心、爱护学生,深得学生爱戴,“以身作则,无私奉献,不计任何得失”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

在工作中,他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不断创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他热爱自己的工作, 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他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播种阳光,才能收获春天,学生才是最好的荣誉证书。每当他的学生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吕老师的笑容是最灿烂的,那是他最开心、最满足、最幸福的笑容。

吕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积劳成疾, 2014年,吕老师因心脏病住院治疗,一个月后就重返讲台,继续他热爱的教育事业。他勤奋务实、甘于奉献、辛勤耕耘,充分体现了他乐业、敬业之精神,为教书育人做出了贡献。正是他们的一批又一批送出,赢得了社会、学生、家长、学校的赞扬,正是他的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才真正成为了教师敬业奉献的楷模。他所带班级成绩优秀,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获得敦煌市骨干教师、敦煌市学科带头人称号,多篇论文在省级教育期刊上发表,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教研课题的研究,得到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常言说:“一个成功男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吕老师在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他的背后是他妻子张雅丽默默无闻的强有力的支持。妻子张雅丽是西关小学一名数学老师,从教二十四年,也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吕老师在农村工作十多年,由于工作忙、路途远,每天只能到了下午下班之后才能回家。在敦煌三中的十年,吕老师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一周只休息星期日下午半天,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吕老师开玩笑说,“我三年了,还不知道转街是个啥感觉,妻子总是埋怨他说,别人转街都是两口子,你就从来没陪我转过街”,笑容背后流露出吕老师对妻子的愧疚。正因为如此,所以家中所有的家务事都是妻子一个人在操劳,孩子小,自己的工作也忙,每天她都是以“奔跑”的姿态在工作生活,但是她无怨无悔,面对别人对她的疑问,她总是莞尔一笑,说,“经营一个家庭,总得有人付出”。虽然自己辛苦,但对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张老师一直奋战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始终坚持做到对工作一丝不苛,对学生关怀备至,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倾情关爱、精心育人的情怀,任劳任怨的工作,也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光荣称号,获得领导、同事、家长的好评和赞许。 乐观开朗的张老师用她那副并不结实的肩膀担着事业、家庭走过风雨,走过疼痛。工作中她把满腔热忱和无私的师爱洒在教育的热土上,生活里她担着全家人的健康与和谐,她给老人和孩子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给丈夫支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用她独有的母性和慈爱经营着自己普普通通但又并不一般的家。

生活中,他们相敬如宾,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于街坊四邻和睦相处。自从他们结婚以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他们彼此能互相体谅、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

第二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韩志兰,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在我们金城街道居民的心中却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这种震撼不是来自“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来自韩志兰家庭长期以来默默无闻为了丰富金城街道居民健康快乐的业余文化生活,所作出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退休前,韩阿姨和她的爱人王文清都是金城造纸集团公司的干部,中国共产党党员。夫妇二人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对待家庭和亲睦里,敬老爱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简单幸福的日子经常伴随着乐曲声与歌声。他们膝下育有一子一女,在父母的影响下,长子王大勇创办了凌海市百利艺术培训中心,在凌海市小有名气,金城街道的各种文艺活动也留下他熠熠生辉的足迹;孙女王可自幼学习舞蹈,现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舞蹈编导系;女儿王丹是一名学校干部,经常组织金城学校的各种艺术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退休以后的王文清、韩志兰夫妇俩,是金城街道志愿者队伍的成员,也是文明社区的积极参与者。 在七年前,热爱文艺的韩阿姨接管了金城老年活动中心健身舞的队伍。当时的健身舞队伍,音响设备老化,人员涣散,舞蹈陈旧,基本上跳的都是十几年前的舞蹈。原来的组织者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再继续组织下去了,舞蹈队,面临着无人接手,只能解散的境地,毕竟,谁都不敢保证做到日复一日每天都能带队活动啊。健身舞队的所有队员,都迫切的希望韩阿姨能够接手,因为他们了解她的为人,欣赏她的能力。看着傍晚无所事事的街坊邻里,韩阿姨义不容辞的成为了健身舞队的组织者,也得到了老伴与子女的一致大力支持。

接手后,韩阿姨夫妻二人先是自筹资金,更换了音响设备,又与金城集团公司联系,改善了照明设备,并将舞蹈队歌名为“绚丽夕阳舞蹈队”。每天上午都是她与其他几位文艺骨干选曲、编舞蹈的时间;到了晚上,不厌其烦的教大家新的舞蹈,纠正动作,遇到难度较大的舞蹈,韩阿姨的儿媳、女儿主动前来指导……七年来,除了恶劣的天气影响,可以说每天晚上,都能在广场上看到韩阿姨轻盈的身影。她们创编了上百个舞蹈,多次参加金城街道、凌海市体育局举办的广场舞比赛,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

韩阿姨一家人,不仅热衷于全民健身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将爱心带出家庭,带给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每当遇到乞丐、流浪的残疾人,韩阿姨总是给他们送去家里的棉衣、被子,给他们买包子、烤红薯、面包等等食物。记得两年前,一个智力不是很健全的年轻人,流浪到金城街道,风餐露宿。韩阿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先是每天都给年轻人买些吃的,尝试和他沟通,想问清楚他叫什么名字,家在何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经过几番交流,韩阿姨终于弄清楚他是盘锦市大洼县王屯人,家里还有老母亲.韩阿姨问他想家吗,年轻人顿时掉下泪水,吐字不清但非常大声的说“想!但我找不到家在哪了……”。第二天,韩阿姨和老伴给流浪的年轻人换了干净的衣服,买了些吃的,带他到凌海市客运站买了去大洼的车票,兜里又给揣上几十块钱,老两口不放心,怕他不知道在哪下车,就亲自送他上车,和乘务员细说了他的情况。车上许多热心乘客纷纷对这老两口的善举表示赞赏,其中一对50岁左右的夫妇俩对韩阿姨说:“老大姐,就冲您两口子这善良热心劲儿,上车前是您在帮他,上车后,就放心的交给我们俩,如果下车他找不到路,我就让我儿子开车把他送到家!”

类似的事情几乎不胜枚举,比如说街坊家急事外出,住宅是平房,家里无人看管,拜托老两口给留意一下,老两口每天得轮流去个五六次;小区单元的灯泡坏了,老两口总是及时换上;遇到不懂事的年轻人打架动手,韩阿姨敢挺身劝阻;邻居两口子吵架闹离婚,老两口分头苦口婆心相劝,终于让他们重归于好……

经常有人问二老,为什么你们老两口这么善良?是不是信佛啊?或者是别的什么?不然怎么会有这种大爱,这么乐观、向上呢?每当这时候,韩阿姨和老伴都会坚定的回答,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们别的什么都不信,我们只知道,帮助别人只是举手之劳,看到有困难的人不帮,晚上回家睡不踏实!

就是这样快乐的一家人,就是这样善良的老两口,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大家,把别人的苦恼当成自己的责任,在全中国亿万家庭中,这只是一个最小的单元,但是正是这样千千万万闪光的小单元,成就了幸福美好的和谐社会!

第三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作者: 来源: 兵团网 日期: 2014-04-28 陶德萍,女,中共党员,1964年7月26日出生,1985年7月登上三尺讲台,至今已近30个年头,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 其丈夫欧强同志在兵团机关工作,两人自1989年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爱岗敬业 、相互促进,无私奉献

陶德萍1985年7月登上三尺讲台,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是她人生的目标,做一名优秀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近30年的时光中她扮演三种角色:一是孩子的亲人(从大姐姐到慈母),处处关心他们,注意培养他们各种良好的习惯。二是做孩子的导师,处处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处事,引导他们追求上进,掌握学习的方法;三是做孩子的朋友,用诚心去交换童心,让孩子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乐意与老师交流。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和朴实中奉献着,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并赢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在兵团农三师中学的16年教学生涯中,曾多次获得了诸如"优秀班主任"、师级"先进教师"等多项殊荣,特别是2001年8月调入兵团二中,六年的班主任工作和近七年的年级主任工作让她倍感忙碌和充实,她克服种种困难,踏实付出,年年坚持出满勤,特别是2006年和2009年两次查出身体病兆(多发性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需要动大手术,但她怕耽误学生中考,一直拖到暑假才去医院做了摘除大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至少在家休息一个半月,可她放心不下毕业班,只在假期休息了10天就撑着虚弱的身子来到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被她深沉、无私的爱所感动,更加用心的投入,加倍的努力,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陶妈"。

年级组的工作繁杂、琐碎,需要用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意识,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她奉行"勤勤恳恳、默默无闻" 的老黄牛精神;"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蜜蜂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的蜡烛精神,率先垂范,年级组全体老师通力协作,年级组工作进展有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她勤奋努力,踏实工作,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2013年获得兵团二中首届"德育标兵"荣誉称号。

常言道:"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女人的支持"。陶德萍的丈夫工作忙,经常出差,工作时有变动,家里的一切事情无暇顾及,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她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丈夫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

1999年,她丈夫因工作需要到兵团机关工作,当时孩子尚小,父母年老有病,公婆忙于工作,弟妹都还没有固定的工作,可谓困难重重,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协商,做好"教师""慈母"、"孝女"、"贤妻"、"好媳"各种角色,解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使丈夫的工作才干的以发挥,深得单位领导的认可。两年后家人才得以团聚,生活步入常规。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女儿快乐成长,顺利考上北京重点大学,毕业后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家庭成员共同相助,若说"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这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

面临新疆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他们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她丈夫积极报名下乡,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地处偏远的和田农十四师47团连队为民服务,她唯一的弟弟也下乡去了阿克苏温宿县的一个乡镇,家中留下了年老多病的老母亲和老婆婆,可她没有任何怨言,更加努力工作,尽心照顾老人,勤俭持家。

二、互敬互爱,和谐为家,弘扬家庭美德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陶德萍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她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敬如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由于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为方便照顾父母,夫妻两将他们从团场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家中共同生活。1996年陶德萍年迈的父亲身患癌症,要动手术治疗,他们悉心照料,四年中精心治疗,虽为父亲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巨额的医疗费,但父亲最后还是撒手人寰,留下了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从此他们更加用心的照顾老人,一边工作一边尽孝。2011年,陶德萍唯一的妹妹与丈夫离异,一人带着儿子调到昌吉工作,面临很多困难,为让妹妹安心工作,他们又主动将外甥带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辅导他的学习,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他们没有任何怨言。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外甥去年考上了北京内高班,老母亲的生活状况很好。众人交口称赞。

陶德萍对自己的娘家尽心尽力,对婆家也是无可挑剔。有人说:天下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陶德萍的言行对此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作为长嫂,一身作则,日常生活中她对公婆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婆红过脸,婆婆患有严重的风湿关节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她细心照顾,只要回家看公婆,总是抢着干活,做饭。为方便照顾婆婆,他们在乌市为婆婆买了房子,让婆婆来到身边居住。2012年她的婆婆因高血压、心脏病在兵团医院住院,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婆婆,因两位叔子和小姑子均远在喀什,身边只有她和丈夫两人,所以忙得团团转,平日下班赶到医院看望,休息日全天伺候,最终婆婆痊愈回家。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综上所述,陶德萍同志家庭事迹典型,各方面表现突出,特评他们家庭为"最美家庭",呈报上级组织表彰,同时也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成为最美家庭,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满。

"最美家庭"推荐表 推荐单位:兵团二中

户主姓名陶德萍家庭人口3人联系电话18997913711 家庭住址新疆乌鲁木齐市青年路日月星光月光小区5-2--901 家庭主要成员

概 况公公:陈义勇 已退休 婆婆:欧观风 已退休 母亲:苏邑举 家属

丈夫:欧强,中共党员,兵团机关干部,现下乡在兵团农十四师47团为民服务。 女儿:欧倩文,共青团员,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主 要 事 迹

陶德萍,女,中共党员,1964年7月26日出生,她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恳尽业,默默耕耘, 其丈夫欧强同志在兵团机关工作,两人自1989年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爱岗敬业 、相互促进,无私奉献

陶德萍1985年7月登上三尺讲台,在平凡和朴实中奉献着,特别是2006年和2009年两次查出身体病兆(多发性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需要动大手术,但她怕耽误学生中考,手术后只休息了10天就撑着虚弱的身子来到学校,家长和学生都被她深沉、无私的爱所感动。她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2013年获得兵团二中首届"德育标兵"荣誉称号。

她努力做好"教师""慈母"、"孝女"、"贤妻"、"好媳"各种角色,解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使丈夫的工作才干的以发挥,深得单位领导的认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女儿快乐成长,顺利考上北京重点大学,毕业后又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家庭成员共同相助。

面临新疆当前严峻的反恐形势,他们积极支持乌鲁木齐市"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她丈夫积极报名下乡,到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地处偏远的和田农十四师47团连队为民服务,她唯一的弟弟也下乡去了阿克苏温宿县的一个乡镇。

二、互敬互爱,和谐为家,弘扬家庭美德

为方便照顾老人,将他们从团场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家中共同生活,在乌市为婆婆买了房子,用心的照顾老人。2011年,陶德萍唯一的妹妹与丈夫离异,一人带着儿子调到昌吉工作,他们又主动将外甥带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外甥去年考上了北京内高班,老人的生活状况很好。众人交口称赞。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师 (市) 推 荐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兵 团 评 审 意 见 (盖章) 年 月 日

第四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寻找“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金德明,男,于19 年 月生, 年参加工作,现任新县县委群工部(信访局)副部长、局长。该同志工作中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是单位领导和同事普遍认可的好同志。妻子宋秀芝,原是新县农行职工,现在家休病。结婚***年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其和谐美满的家庭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传颂。

一、爱岗敬业是立身之本

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在一些人的眼里,信访部门是一个没有实权的“清水衙门”,说什么“信访信访,吵吵嚷嚷,拆拆信封,没啥名堂”。但2005年从乡镇调到信访局从事信访工作以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信访工作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老百姓解难,是维护一方平安的桥梁,是和谐社会的纽带。工作中,热心接待来访群众,视来访群众如家人,对每位来访群众送上一杯白开水,说一句请座,平和来访群众的急燥心情,拉近来访群众感情距离;耐心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不时记下来访者反映的主要问题,及要达到的目的;贴心地解释和疏导来访群众,站在公正地角度,对来访群众

反映的问题作耐心细致地解释工作,告诉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诚心地帮助来访群众解决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有道理的,督促责任单位解决到位,反映的问题无道理的要解释到位,对群众反映问题既无道理且有过高要求的,要疏导稳控到位。做好信访工作,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才能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只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把来访群众当家人,认真处理每一件信访事项,才能树立党员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二、互敬互爱是幸福之基

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都是不同的。我有个三口之家,结婚二十年,倡导男女平等,夫唱妇随,相夫教子,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谁知道,2007年妻子突然身患重病,作为丈夫,我独自扛着,从无怨言,安慰妻子正确面对,困难只能是暂时的,相信科学,只要按医院的要求,配合医生的治疗,心胸开阔,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一定能战胜病魔,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督促妻子定期复检,按时吃药,尽家庭最大的能力改善饮食,控制病情,恢复健康,每次下班回家,都能高高兴兴,做家务都能轻手轻脚,严防动作过大,燥音过大,怕影响爱人的情绪,怕爱人心想她有病,我嫌弃她,繁重的家

务劳动从未让她做过,白天没有时间陪她锻炼,总是在晚饭后陪她散步,一来缓解病痛,二来强身健体,使其尽快康复。儿子上高中,建议其在学习期间以学习为主,力争做到品德好、身体好、学习好,若不能达到“三好”,但必须保证前二好,儿子很懂事,看到家庭的重担落到我一人的肩上,双休日他主动帮我洗碗,扫地,倒垃圾,自已的衣服自已洗。我的父母在农村,年近七十岁,身体都有病,我坚持隔三差五的回家看望他们,问寒问暖。我岳母八十多岁,每年适时给她晒晒被子,洗洗被套、床单,尽一个做儿子的职责,工作再苦再累,看到家人和谐开心我都心满意足。

三、艰苦朴素是治家之策

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日子算着过,穷日子盼着过。在单位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爱护公物,拒绝浪费,主张所有的材料初稿必须双面打印,单位空调下班前半小时关闭。在家庭,用洗米水洗菜,洗菜水冲卫生间,洗衣服都是到河里洗,因县城小潢河河水清澈,在河里洗衣服又好洗又方便,既节水又省电。夏天饭菜有时会变味,岳母说菜和面粉拌在一块做馍吃,将剩饭吵焦成锅钯子,既好吃又不伤身体,我家的剩饭剩菜几乎没有浪费过。多年的家庭收入,几乎全部用在妻子治病和儿子上学上,自已从未添置新衣物,看到老人高兴,妻子信任,儿子满意,我也就十分舒心。

四、邻里团结是和谐之源

邻里关系是人们之间的一种重要社会关系。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处理好邻里关系,做到互敬、互信、互助、和睦相处,不仅有利于各自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大家过得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从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中,也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妻子患病期间,工作上有时忙不开,左邻右舍走家串户、代为买米买菜、突遇下雨时代为收取晾晒衣物、“一家吃肉大家尝”等等是常有的事,其乐融融,让我省心不少,切实让我感动。妻子患病时,也有些好心人建议我找个阴阳先生看一看,是不是住的房屋有问题,是不是夫妻二人命中相克,还是其它什么原因等等,作为邻居,人之常情,我好言相谢。作为党员干部,我始终相信科学,人吃五谷杂粮,身体有病实属正常,现在的医疗条件好,既查出病因又有药物治疗,只要配合医生,心胸开朗,注意饮食,强身健体,病魔也能够被打败。受人滴水之恩,当源泉相报。在所住的家属院,我始终做到乐于助人,当左邻右舍遇到困难时,应尽力给予帮助;能以礼待人,注意门前卫生,尊老爱幼,配合院民大门按时落锁,多年来所住家属楼从未丢失东西,受到邻居的好评。

第五篇:“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

提起丘**,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丘**是广东省**县**镇**村人,丈夫叶**,公公婆婆健在,并育有两儿两女,是一个幸福的八口之家。他们夫妻俩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

一、注重孩子学习,教育有方

丘**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她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小就教导孩子要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在学校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帮助,热爱集体,帮助有需要的同学。她经常督促孩子的学习,耐心教导,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受夫妻俩的影响,儿子,女儿都形成了爱好学习、待人礼貌、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学习方面,四个孩子都很刻苦用功,均获得了许多学习上的荣誉。现今,家里有三个孩子考上大学,一个在读高中。孩子们在学业上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丘**常说:“教育孩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要身体力行,做好示范作用,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而且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他们尊老爱幼、肯于吃苦、勤俭持家、任劳任怨的一言一行,儿子和女儿都看在眼里。

二、孝顺公公婆婆,尊老爱幼

自结婚以来,丘**就尽力做好作为一个妻子的本分,丈夫叶**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聚少离多。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互相支持、相互勉励、相濡以沫。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也是力争做好自己的角色,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

和众多的家庭一样,丘**接过了赡养老人接的义务,过着丈夫、公婆和孩子的生活。两位老人都已退休没有工作,而且年纪也大,丘**就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照顾孩子。人说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尤其是丈夫无暇照顾家里的时候,但丘**却没有半句抱怨,每天都做好可口的饭菜,盛好饭等着两位老人一起吃。此外,丘**还经常在节假日有空的时候陪老人聊聊天,讲讲村里发生的一些趣事,给老人添置衣物用品,嘘寒问暖,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说实话,丘**一直都觉得这是她应该做得,邻居的大爷大娘都夸她是孝顺的儿媳妇,她老公也经常自豪地说:“在外边工作,最放心的就是家里媳妇和公婆相处比我这个儿子还要亲”。

三、勤俭持家,相夫教子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丘**夫妇出生贫困,从小便懂得如何节俭,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算现在的家庭条件比以前富足,但是在生活中,他们也尽量做到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也经常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乱浪费。

在生活上,丘**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她常和孩子们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衣服再改一改,补一补还能穿。对于丘**来说,没有不合穿的衣服,衣服大了就改小,长了就改短,破了就补好,缝缝补补又一件新衣服,除非实在不能穿了,才拿去当抹布,家里的各种脚垫也是她用旧衣服做出来的。她还有一个“小宝盒”,里面有各式各样她收集的扣子以及服装的边角料,要是哪件衣服的扣子丢了就可以从里面挑一个补上。外面买东西回来的塑料袋被她留起来当垃圾袋,打包回来的餐盒可以拿来放饭桌上的那些残羹。丘**的这些节俭的小举动,无形中为家里省了不少开支。

在丘**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她的儿子女儿们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

四、照顾家人,不离不弃

全家正安于温馨幸福的日子里,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婆婆查出患有脑梗塞,病情极不稳定,需要住院治疗。在工作不能耽误,家务需要料理,孩子的生活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丘**顶住了压力,自告奋勇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每天起早贪黑处理家务照顾老人,孩子们也很懂事,一起帮忙照顾老人。都说患难见真情,村里邻里、亲朋好友在得知老人需要服侍的情况后,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前来看望老人并帮忙照顾。在悉心照料三个多月后,婆婆身体渐渐好转,全家人的脸上也再次展露笑容。

他们这个小家庭,在众多亲朋好友、同事邻里的帮助下,经历着磨难的洗礼,全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看着老人们逐渐康复,孩子快乐地成长,爱人的理解与支持,丘**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在心中流淌,瞬间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起走过艰难困苦的从容,是一种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态,是默默无语相伴一生的美丽。幸福不是在别人的眼里,而是在我们自己的心里。丘**是这样诠释他们的幸福生活的。牵手相伴的那么多年来,丘**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夫妻俩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一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主要事迹

一、注重孩子学习,教育有方。丘**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她经常督促孩子的学习,耐心教导,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受夫妻俩的影响,儿子,女儿都形成了爱好学习的良好品质,四个孩子都很刻苦用功,均获得了许多学习上的荣誉。现今,家里有三个孩子考上大学,一个在读高中。

二、孝顺公公婆婆,尊老爱幼。自结婚以来,丘**就尽力做好作为一个妻子的本分,尽量完美的诠释父母眼中的孩子,丈夫眼中的妻子,孩子眼中的母亲。两位老人都已退休在家,而且年纪也大,丘**就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此外,丘**还经常在有空的时候陪老人聊聊天,讲讲村里发生的一些趣事,给老人添置衣物用品,嘘寒问暖,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

三、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在生活上,丘**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水拖地。她常和孩子们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丘**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她的儿子女儿们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他们家三代同堂,孝敬老人,夫妻共勉,兄妹关系融洽。

四、照顾家人,不离不弃。婆婆查出患有脑梗塞,病情极不稳定,需要住院治疗。在工作不能耽误,家务需要料理,孩子的生活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丘**顶住了压力,自告奋勇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在悉心照料三个多月后,婆婆身体渐渐好转,全家人的脸上也再次展露笑容。

上一篇:最好的演讲稿范文下一篇:招生实践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