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魏碑中结体的变化

2022-09-12

中国书法史论认为, 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北魏 (包括整个南北朝) 时期出现的包括摩崖、造像、墓志等一系列碑刻新书体统称为魏碑书法, 数量之多以千万计。这一种新书体是在汉隶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发展而成, 在基本风格特征上可以把其划分为楷书之列。魏碑书法风格多样, 有的险峻奇异, 有的朴质拙重, 残存隶书笔意, 有的开隋唐楷书先河, 流畅爽丽。

一、结体错落的变化

在魏碑中许多字的结体看似平稳工整, 但精确到每一个字则变化多端, 在符合重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结构的错位。常见的错位包括上下结构的字中上下部分偏移中轴线, 及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分进行上下偏移。

上下结构的错落, “鸾”、“实”、“姿”。“鸾”字取自《始平公造像记》, “鸾”字为上下结构取纵势, 横画较多所以结体略长, 上部与下部中心偏移错落, 下部略向右侧倾斜, 整个字呈平行四边形状。“实”字和“姿”字取自《元珽妻穆玉容墓志铭》, “实”字为上中下结构, 中间部分重心偏右, 偏离整个字的中轴线, “姿”字下部“女”字底重心偏右, 与上部错落。左右结构的错落, “刺”、“持”、“桢”。“刺”字、“持”字和“桢”字出自《元桢墓志》, “刺”字、“持”字和“桢”字均为左右结构, 整体向右上方向倾斜, 右侧偏旁高于左侧部分, 左右部分上下错落, 呈平行四边形状。

二、结体疏密的变化

魏碑中的结体变化丰富, 根据字中笔画的多少, 有些字笔画较多则密不透风, 有些字笔画较少则疏可走马。“腾”、“鸟”、“兹”、“于”、“下”。“腾”字、“鸟”字和“兹”字出自《始平公造像记》, 横画较多, 笔画细而紧凑, 笔画之间的空隙较小, 这就为平时所说的密不透风, “于”字和“下”也出自《始平公》, 笔画较少, 每个笔画都较粗, 笔画之间空间较大, 这就是平时所说的疏可走马。

三、结体收放的变化

魏碑作为一种过渡性的书体, 上承汉隶, 下启唐楷。其特点鲜明, 相比于隶书得其简捷沉雄, 相比于唐楷则更加丰富刚健, 作为隶书向楷书的转变中的一部分, 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可或缺。在结体上, 重心大不相同, 导致字中收放的方向也不相同。

有的中宫收紧, 左右舒展, 有的重心偏左, 左收右放, 有的重心偏右, 右收左放。“祭”、“恭”、“宋”、“登”、“身”。“祭”字、“恭”字、“宋”字和“后”字出自《郑文公碑》, 字的重心偏上, 下部收紧, 将撇捺笔画舒展, “登”字出自《张猛龙碑》, 重心偏下, 左收右放。“身”字在出自《孙秋生刘起祖等造像》, “身”字横画较短, 重心偏右, 右侧收紧, 长横和撇画向左边舒展。

四、总结

魏碑楷书在南北朝以后开始默默无闻, 主要是因为受社会的审美风气变化的影响, 导致在后世的发展中经历了沉积和复发的过程。直到唐代, 形成了法度森严, 结体工整的“唐楷”, 此时的楷书更加趋于实用性, 也更加具有时代特质。对于碑学研究的加深, 是在清代中后期才开始的, 随着金石考据学的兴盛, 魏碑楷书才开始重新得到学者和社会的重视。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碑学学者和大家, 如康有为、邓石如、赵之谦等, 他们注重碑学理论, 同时大量碑版被发现, 进一步带动了魏碑楷书的发展, 为后世书家对魏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当代全国各种大型书法展览赛事中, 楷书作品所占数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并且作品的用笔、结体、整体风格大部分都取法魏碑, 一目了然, 带有明显魏碑的意味。这一现象说明了在当代楷书的发展进程中魏碑楷书所产生的影响力何其之大。

摘要:魏碑书法上承汉隶, 下启唐楷, 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 包括摩崖、造像、墓志等。其风格特征明显, 字体结构和用笔丰富, 有的残存隶意, 朴质拙重, 有的流畅爽利, 开启唐楷先河。本文中列举了《始平公造像记》、《元桢墓志》、《郑文公下碑》、《张猛龙碑》等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字, 分析它们结构形态的变化与不同。

关键词:结体变化,魏碑,造像,墓志

参考文献

[1] 梅墨生, 赵海明, 《中国书法赏析丛书·魏碑》,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

[2] 《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3] 何学森, 《书法学概要》, 华夏出版社, 2004年, P381-406

[4] 王镛, 《中国书法简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P114--125

上一篇:油田含油污泥脱水技术现状及发展下一篇:荣昌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争创特色——关于以农村艺术特色教育为载体打造荣昌“教育高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