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军人的脊梁演讲稿

2023-04-06

在写演讲稿时,需要做到论据、论点明确,不能随意编写演讲稿。一份好的演讲稿,需要做到情感充分表达,真实符合常理。那么,你知道怎样写出优质的演讲稿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血性军人的脊梁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血性军人的脊梁演讲稿

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

授课人:杨文元

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

授课目的:

通过授课教育,引导部队官兵牢固树立起“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好样子,强化思想认识,使得“有血性”真正能融入官兵血液、内化为品格素养,锻造合格的共和国武警战士。

授课提纲:

一、引子

二、什么是血性

三、血性的重要性

(一)血性是生命尊严的支撑(资料)

(二)血性是军人的立身之本(越南自卫反击战)

(三)血性是和平的有力保障(甲午海战)

四、如何培育血性

(一)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

(二)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

(三)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 授课时间:30分钟

【正文】

一、引子

想必大家都看过《亮剑》吧,这部热播的电视剧曾风靡中国,可以说这部电视剧是第一次将中国军人的形象立体真实地呈现给观众。那么,首先呢,让大家先看一段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视频。(播放“骑兵连视频片段”)

视频看完了,有人能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下现在的感受吗?

对,血性,就是血性,什么是血性?

二、什么是血性

《亮剑》中李云龙曾这样说道:“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也要敢于亮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狭路相逢勇者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这就是《亮剑》精神,更是中国军人的血性! 一年多前,在古田会议议址,中国的最高领导人讲出了最实在也最具影响力的话语,“要着力培育‘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即,“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简简单单的12个大字涵盖了中国军人必备的品质,“有血性”也是第一次如此质朴如此实在成为锻造中国军人的行为标杆!什么是“有血性”,简单地讲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战沙场!

三、血性的重要性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习主席要提出“有血性”?我想是因为:

(一)血性是生命尊严的支撑

今天,每当我们谈到血性的时候,很多人以为血性与人性是对立的,好像人性、血性是两回事。其实从生命一开始,人性中就被注入了血性。人性代表人的最基本要求:生存、温饱、尊严。这三个要素无不包含血性的支撑。为什么这么说?

一部社会发展史证明,不管是生存、温饱,还是尊严,人性中无不包含有血性。没有血性的人性,不是完整的人性,容易滑入放弃担当、仰人鼻息、逆来顺受的奴性。真正有血性的人性才是完整的人性,缺乏血性的人性,就是奴性。

讲一个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2014年3月1日21时12分,昆明发生暴恐案,暴徒持刀在昆明火车站临时候车室肆意砍杀无辜群众,最终导致31人死亡,141人受伤,其中40人重伤。有多少暴徒?最初传说是“十几个黑衣人”,后来说是8个,最后证实是5个,其中还有1个女的,被捕后发现有孕在身,只能判她无期徒刑。只有5个暴徒,却肆意挥刀砍杀致使31人死亡,140多人受伤,平均每个暴徒砍杀30人以上。在对方赤裸裸的血腥暴力面前,该怎么谈我们的血性?

暴行发生后,网上到处是逃生技巧,保命举措,教人“不能激怒歹徒”“见黑衣者躲避”;还有人教维吾尔族语:“朋友,住手,自己人!”这还有一丁点儿血性吗?暴恐案发生时,有200多人躲在火车站内的一个小商店里,几位男士想冲出去制止暴徒,马上被周围人拦住:“谁都不许开门,谁开门砸死谁!”事后,我们的媒体都在谴责暴行、祈福逝者,却不去反思为什么国民失去了血性,不去讨论失去血性还有没有生命的尊严。

你可以“人性”不离口,但如果失去了血性,你的人性能保全吗?让毫无尊严的保命哲学流传开来,暴恐分子的活动空间是会变得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人们的精神状态没有血性与正义的提振,谁敢说五六个日本鬼子带着百十号伪军就把几万人赶得到处“跑反”、一把屠刀就能砍下一百多中国人脑袋的所谓“百人斩”的遭遇未来就不会重现?

金一南曾说,“唯有血性才能冲破种种过于精细的利益考量,彰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做人的品德与生命的尊严。精细入微的利益算计,丢掉的恰恰是国家和民族的品德和尊严。我们谈人性与血性,离开了血性,怎么可能拥有完整的人性呢?”

(二)血性是军人的立身之本

黄埔军校的大门口写着这样一幅对联,大家肯定早已耳熟能详,放到如今,依旧令人振聋发聩,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升官发财请走别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血性,是所有军人的名片,问问大家,在你们看来什么样的军人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军人?我们现在来看一组图片,看图片之前,谁能告诉我,1979年发生了什么?对!是越南自卫反击战!请大家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在这十年中,发生了很多很多事情,或悲壮或凄美或雄壮……

(1)图中擎红旗的士兵已经中弹牺牲,生前所在部队:35207部队65分队,姓名:张大权,职务:副连长,政治面貌:党员。籍贯:贵州省金沙人,汉族。文化程度:小学。1957年5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牺牲时间:1984年4月28日。授予战斗英雄称号。这是世界几大著名扛旗图片种唯一不是摆拍的,有这种精神的部队才是最可怕的. (2)为了抢救伤员卫生兵也牺牲在战友身边 (3)战斗间隙看一眼亲人照片 (3)受伤战士在浑浊的溪水中喝水 (3)到河边为战友取水的战士已牺牲,鲜血染红了水面. (4)我给解放军叔叔一束花: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壮行会

(5)史光柱,1984年4月28日凌晨,在边境作战中史光柱同志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了两个高地,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纵观我军的辉煌战史,不难发现这是一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敢于亮剑杀敌的辉煌战史。在朝鲜战场上,惨烈的长津湖血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军威。边境自卫反击战,我军以锐不可当的血性精神,占老街、克凉山,赢得了世界“第一陆军”的美誉。这股狭路亮剑、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使中国军人战胜了强敌,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大家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什么?血性,军人的血性!是他们的血性与牺牲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捍卫了国家尊严!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没有血性的军队注定要打败仗,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警告,我们不可不察!

你是真正的军人还是军队的一个“食客”?你真的具有献身热忱吗?真的有使命感吗?真军人与假军人的区别不仅是部队里是否有你的编制,而是你的灵魂是否驻留在军营。

(三)血性是和平的有力保障

我军近30年没打过仗,绝大多数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少对战火硝烟的亲身感受。和平的环境经常会有这样的问句:

“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

“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 “不是我怕死,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

和平是军人所盼,和平又成了军人最大的敌人。一个时代之问令人警醒:今天,我们是否依然保持当年那么一股军人应有的虎狼之气?

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一则最近发生的事情: 近期,因“致远舰”文物的出水,人们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这艘沉没百年的战舰。“致远舰”是清政府花重金从德国购买,与“靖远号”同为北洋水师中最新式的舰只。北洋水师中舰名多用“远”字,取名“致远”,不难看出意求国运昌远之意。甲午一战,北洋水师不乏邓世昌、丁汝昌一样的以身殉国者,但大多是“养兵千日,用时一逃”。日本《日清战争实记》写道:“支那大将身形高大,力气超群,貌似可指挥三军,然一旦开战就变成弱虫一条,尚未听到枪声就逃之天天,甚至披上妇女衣装,企图蒙混过关。”

在举军皆逃的世界里,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民族英雄们逆流而上,以身殉国,血勇之气令人钦佩。但对于军人来说,死往往是最简单的事,战胜敌人和战败后屈辱的活着,都比死难,北洋军人们作出的不过是最容易的选择(临阵脱逃者不配称之为军人)。无论我们将甲午败因归结于体制、战略、文化,还是其他,都别忘了,甲午之战的18年前,左宗棠抬棺出征平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才是一名军人存在的真正价值。甲午之败,北洋水师的军人们万死难辞其咎。一支无法保卫人民财产、捍卫国家利益的军队,即使再怎样英勇顽强,也不是合格的军队;一个平时武艺练不精,打不了胜仗的军人,战时再怎样视死如归,也不是称职的军人。忽然记起巴顿将军说过的一句话:“我要你们记住,没有哪个狗杂种是靠“为国捐躯”来赢得一场战争的。要赢得战争,靠的是让敌国那些可怜的狗杂种为他们的国家捐躯!”

血性不为了去死,而是为了赢得和平,为了胜利! 血性赢得了尊严,血性换来了和平。“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四、如何培育血性

(一)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

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抗美援朝战争,18万“最可爱的人”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换来的是西方国家军队“不要在陆地上与中国军队作战”的原则。美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志愿军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他们认为志愿军官兵是“用烈性酒麻醉了的疯子”,甚至怀疑“很可能是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他们无从体会,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也是官兵勇气之源。这正是一些西方国家焦虑“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的原因。

(二)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

血性源于军人的职责使命。在北京军区组织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某装甲团坦克驾驶员武向军在擦拭被泥水糊住的潜望镜时,头上的坦克帽不小心被行军架挂住,由于坐下太急,他的左耳朵被生生地刮了下来。此时,舱外激战正酣,武向军忍着剧痛,把刮掉的耳朵揣进口袋,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完成了40分钟的演习。

(三)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

血性源于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空降兵15勇士”的奋勇一跳,震惊世人。伞兵平时跳伞的高度是800-1000米,降落伞的设计使用高度是3500米,而勇士们跃出机舱的那一刻,高度是4999米!只有对祖国爱得深沉,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才能在危急关头作出非常之举,在关键时刻敢于牺牲自己。

做一个血性而又纯粹的军人,你准备好了吗?

第二篇:军人的脊梁 胜利的刀锋--二谈军人的灵魂与血性

金一南

金一南:军人的灵魂与血性

2015-06-22 06:04 【军人的血性需要唤醒,需要点燃!】2000年《北京青年报》发出问卷:“你为什么当兵”?一个老兵李良辉回答:“一时冲动唤起了满腔热血”。《北京青年报》第二问:“未来的兵是什么样子”?老兵李良辉的答案:“献身精神+渊博知识+强健体魄=未来军人”。军人的灵魂与血性,是思想深处的信念,是贯穿人生三层楼即身心灵的视野和价值。人生一层楼是小我,即肉身的生存与机能;人生第二层楼是大我,即为使命和事业献身的长情大爱;人生第三层楼是真我,即高维万物一心连接天地能量的无我素直。在李良辉的意识里,未来军人必须是私我、大我、真我即身心灵的合一体。这是很究竟的回答!未来的企业人,也必须是身心灵的合一体!习近平主席说:“我担任军委主席后,第一时间就强调了军人要有血性,我说的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如毛泽东所说,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2014年10月,习主席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灵魂赋予尊严,血性赢得光荣;灵魂与血性永远是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刀锋。2015年3月5日习主席在上海代表团讲的三句话:“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习主席提出“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同样是从身心灵合一来锻造现代军人。这其实也是立体中国企业人的诉求:“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你准备好了吗?——王育琨记军人的脊梁 胜利的刀锋——二谈军人的灵魂与血性作者:金一南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担任军委主席后,第一时间就强调了军人要有血性,我说的血性就是战斗精神,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如毛泽东所说,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压倒一切敌人而绝不被敌人所屈服。”我们新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就是有一批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搀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对党忠诚的党员和军人,有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血性。1 血性需要养护、需要培育李良辉(前排右一)任15军军长时带头参加跳伞训练李良辉36岁当副军长,43岁当军长,抓训练极严,担任军长时曾要求15军所有官兵,包括电影放映员在内都要跳伞,他自己带头跳!军人的灵魂与血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更确切地说,是思想深处的信念问题。2000年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3周年之际,《北京青年报》曾发出5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囊括几乎所有兵种专业、所有年龄段的军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当兵?答案五花八门,归纳为:1.当兵是最大的光荣。2.对“电钮战争”的向往。3.想当将军。4.只有当兵才能实现人生价值。5.喜欢这身军装。6.从军是最富挑战的职业。7.从小就非常崇拜军人。8.儿时所受的教育与自己的热爱。9.世界霸权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所有答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10条:一时冲动唤起了满腔热血。回答者是所有答卷人中年纪最大的、空降15军原军长李良辉。李良辉36岁当副军长,43岁当军长,抓训练极严,担任军长时曾要求15军所有官兵,包括电影放映员在内都要跳伞,他自己带头跳,亲率一个排、每人带两天干粮空降神农架山区,开展为期一周的野战生存训练。他担任15军军长期间,还创造了我军在“三无”(无通信引导、无气象资料、无明显地标)条件下超低空400米跳伞的纪录。这位优秀的军事主官,因与单位某位领导有矛盾,未采取正确方法处理,犯下错误被免职。1988年军队恢复军衔制,当时没有给他授衔,后来被安排到宁夏省军区任副司令,军衔授的是大校。看到这个早该授少将的人扛着大校牌子,从全军瞩目的空降部队主官调到大西北一个省军区去当副司令,很多认识他的人觉得这是把他闲起来等退休了,不会再有什么上升空间了。但李良辉却没有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就此沉寂,依然狠抓训练。省军区没有部队,他就把全省武装部部长政委集中起来,统一睡上下铺,早上出操,晚上紧急集合,营区里哨子吹得又尖又响。武装部领导很久没有被这样练过,不少人都大腹便便了,天天被练得焦头烂额、汗流浃背。集训的最后一个课目,李良辉从空15军调来一个连,给大家做空降表演,场面一时轰动。很短时间内,宁夏各地都知道省军区来了个“李副司令”。这个大家认为等待退休的人,把宁夏省军区的军事训练搞得红红火火。苍天不负有心人。李良辉后来出任宁夏省军区司令、新疆军区司令。到新疆后又大抓边防建设,搞“八?一”新疆军区阅兵。恰逢1999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5月8日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二是7月9日李登辉“两国论”出笼。当时,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急转直下,国内民众义愤填膺,国际舆论对我密切关注。8月1日,新疆军区举行阅兵,受阅部队军容严整,威武雄壮。外电据此评述说,中共会使手腕,过去声东击西,今天是以西援东,通过西北新疆阅兵,震慑东南台海。其实,新疆军区阅兵是早就规划好的,李良辉也未料到1999年会发生那么多大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新疆军区阅兵于无形中发挥出相当大的政治和军事作用。实际上,这个人也并非完人。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犯过错误,他在宁夏和新疆任职时的一些做法也颇有争议。但他确实是个想打仗、谋打仗的人。后来,因为新疆军区一次弹药销毁发生意外爆炸,导致多人伤亡,他又被解除新疆军区司令职务,被派往济南军区任副司令,直至退休。在济南军区任副司令时,他的军旅生涯真的是在倒计时了,到任后他去河南考察,当地驻军领导陪同,路上有人不时讲一些黄段子。李良辉听了不高兴,但一直忍耐。表面上说讲黄段子是为了调节气氛,但实际上反映出一些人已经不太把这个刚刚调来、很快就要到龄的李副司令当回事了。中午吃饭时,有人在餐桌上继续讲。李良辉终于忍无可忍,把碗筷猛地往桌子上一掼:“你们都是党的高级干部,你们庸俗!”饭也不吃,拂袖而去,一桌人都被惊呆在那里。后来有人说,没想到李副司令脾气这么大!以后别说讲黄段子,连吃饭都没有人敢再陪他了。老虎虽瘦,雄风犹在。这是个真正的、哪怕行将退役也仍然一腔热血的军人。所以,他在回答《北京青年报》“为什么选择当兵?”的问题时与众不同,说出“一时冲动唤起了满腔热血”这样铿锵的语言。即使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一个只有技能没有热血的军人,算不算真军人?李良辉给出了最好的回答。《北京青年报》问卷的第二个问题:未来的兵是什么样子?答案仍然五花八门。如:坐在计算机房的操作手;知识型而非力量型;数字化、职业化、高素质;拿起武器能打仗,放下武器能搞建设;更加充满个性;有全天候作战能力;战场网络的终端,作战系统的节点;肌肉不一定发达,智慧一定极高;头戴无线接收天线,腰戴微型电脑;通晓天文地理的硕士或至少是学士。可在这众多的答案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李良辉的答案:献身精神+渊博知识+强健体魄=未来军人。这是在2000年的讨论。当时我正在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英国人给出这样一个图形,把人的感知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意识主要是智力,来源于受教育程度和智商;潜意识则主要是情感和意志,与受教育程度和智商不直接相关。相较之下,文职人员主要强调受教育程度和智商,军人则更强调情感(对国家民族的忠贞)和意志(克服困难、战胜对手的勇气和决心)。整整15年前的2000年,中国和英国同时进行了这场讨论,回答和预测未来军人的标准。15年过去了,现在不就是当年讨论的未来吗?我们还需不需要献身精神和热血、需不需要强健的灵魂和体魄?答案已清晰明白到无需作答。失去规矩的约束,任何人都有可能出问题。苏军名将朱可夫在担任驻德苏军总司令期间也有过贪腐行为。图为矗立于红场的朱可夫雕像。

第三篇:血性,军人的图腾

同志们:

今天我授课的题目是《血性,军人的图腾》。首先,请大家随我一起观看一组图片:

第一张是“八女投江”的场景。这张照片很多同志应该比较熟悉,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八名女战士,在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敌人逼降,她们誓死不屈,手挽手,高唱国际歌,毅然走进刺骨冰冷的河水之中,壮烈殉国。

第二张是“钢铁战士”史光柱。故事发生在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1984年4月28日凌晨,史光柱同志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毅然坚守在阵地上,直到完成战斗任务。

第三张是“铁甲神医”张公富。这是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他是我院教练团一级军士长。当兵入伍31年来,他一直坚守平凡岗位,将大好的青春全部奉献给教学保障任务,为学员的成长成才默默奉献。

三张图片,三个时代,三种场景,都给了我们同一种震撼和感动。那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他们面对死亡而不惧怕呢?支撑着他们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呢?我想,这就是革命军人的血性。习主席强调指出:威武之师还是要威武,革命军人必须要有血性。在当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凶险交织、暗流涌动的敏感之际,习主席重提“血性”这一充满

—1— 刀光剑影、彰显豪气干云的名词,寓意深刻,指向鲜明,对于我们当代革命军人孕育虎狼气魄、锻造铁血品格、铸就强军砺剑,具有无比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围绕“血性”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个交流:

一、心中的问号——“拼不出”血性为哪般

近年来,关于“现在的兵娇气重还敢不敢上战场”、“战场上能不能打得赢”等疑问一直存在。疑问的背后,我想质疑的就是青年官兵血性的缺失。不可否认,在座的很多是“90后”,有的甚至是“95后”,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从小备受呵护,大多数人没经历过多少风雨,客观上确实存在血性“先天不足”。影响血性缺失的因素是什么呢?

一是“暖男”VS“硬汉”——浓了“娇气”、淡了“虎气”是内在原因。“暖男”、“硬汉”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名词,给了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印象。一说“暖男”,大家脑中首先出现的可能就是“小清新”、“小鲜肉”、“花样美男”;而一说“硬汉”,大家可能就会想到的是“铁人王进喜”、“舍身炸碉堡董存瑞”等等。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很多同志,追求的不是训练场上的“硬汉”,而是生活中的“暖男”,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同志醉心于“美流”、“韩流”、“日流”,平常喜欢看爱情喜剧和青春怀旧电影,对红色电影却常常嗤之以鼻;二是有的同志训练场上怕苦怕累,小病大养、无病呻吟,虎气、锐气、正气不足;三是有的同志喜欢哼着情情爱爱的绵软腔调,出现言行

—2— 雌化的现象,虎狼之气、铁血情怀逐渐被“书生娇气”、“儿女情长”所替代。这些看似小事细节,但任其下去,就会出现“温水煮青蛙”效应,在不知不觉中削弱我们的血性和虎狼之气。

二是“萌味”VS“兵味”——强了“潮流”、弱了“传统”是现实原因。传统意义上,军人的代名词就是“钢铁战士”,这些表达血性的代名词也是我军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然而近年来,“萌文化”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萌表情”、“萌打扮”、“卖萌”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针对这种现象,《人民日报》不无忧虑地批评到:“萌文化”是脱离社会的消极,拿无知当个性、把幼稚当资本,侵蚀年轻人使其丧失斗志。我想,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是在这种“萌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有的平时生活中专注于“卖萌”、“装可爱”、“不想长大”,耻于谈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英雄主义”,在他们看来,这些红色基因已经不是时代的主旋律,“红专硬”的同志会被大家调侃成“被洗脑”,甚至不少同志表现出“自我”、“叛逆”、“另类”的个性,逐渐影响侵蚀着我们克服现实困难的斗志,对军人血性的培养产生了极为消极的作用。

三是“任性”VS“理性”——多了“冲动”、少了“稳重”是直接原因。记得一次浏览微博时,“军报记者”有一句经典评论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理性是血性的底色”。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有的同志思想活跃但理性缺失,容易受反动言论和不良信息的蛊惑煽动,对一些负面现象评头论足,对社会上一些

—3— 歪道理、愤青话深信不疑。曾经在网上我就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内容大致是:“当今世界美国人是想打谁就打谁,俄国人是谁打我我打谁,中国人是谁打我我谴责谁”,言语中流露出对国家的不满。我想,这种思想在青年官兵中可能占有很大市场,严重阻碍了官兵心智的成熟。殊不知,脱离了理性的血性是盲从,脱离了实力的血性是虚伪,军人的血性不是鲁莽,更不是江湖游侠的斗气,而是能为了人民而牺牲的勇敢,能为了民族的利益去拼命捍卫的英勇,是臵之死地而后生的信仰和睿智。如果把血性比作一把出鞘的利剑,那么我想,理性就是紧握这把利刃的双手,任何“冲动”、“任性”,都会让血性的培养偏离正常的轨道,甚至“剑走偏锋”,贻害无穷。

二、永恒的基因——“谜一样”血性在哪里

2014年12月15日,《解放军报》在一版重要位臵刊发评论,强调指出:虎气血性是军人的图腾,文恬武嬉是胜战的克星。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大兵曾这样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具有“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我想,图腾、“谜一样”的精神,都剑指一个词,那就是:血性!那么,血性到底是什么呢?有的同志认为“血性就是像李云龙不畏强敌敢于亮剑”,也有的同志认为“血性就是像许三多无知无畏永不放弃”,还有的同志认为“血性就是像蒋小鱼善谋打仗敢于担当”没错,这三个人都是银幕中的英雄,他们来自于《亮剑》、《士兵突击》、《火蓝刀锋》,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银幕英雄,他们的故事都是千万血性中国军人的

—4— 真实写照。那么,对于当代青年官兵而言,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血性的本质和内涵呢?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就用这些银幕英雄的故事给大家解读:

一是不畏强敌敢亮剑——军人的血性就是一种闻战则喜、舍我其谁的杀气。“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一句经典台词,至今让我记忆深刻。影视作品中塑造的李云龙,一个没有受过一天正规军事教育的野路子指挥官,敢凭着挖工事用手榴弹炸掉千余人的坂田联队,敢和装备精良的日本特种部队叫板,敢带着东拼西凑的部队攻打坚不可摧的日军守备县城,敢在只有几条歪把子机枪的条件下和编有一个炮兵营的国民党整编团硬碰硬,敢带着警卫员单枪匹马杀到守备森严的日军占领县城喝酒。李云龙的部队,在敌人眼中,谜一样的存在,抓不着、摸不透。我们就是需要这样一种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无畏精神。李云龙的故事告诉我们:血性是制胜的基因,只有强化这样基因,才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只解沙场为国死——军人的血性就是一种铁心向党、矢志报国的忠气。忠诚的信仰是血性的灵魂,只有为了捍卫自己所坚信的真理,军人才能最大限度激发高昂的战斗热情,将生死臵之度外。“什么叫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那什么叫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今天比昨天

—5— 好,这就是希望。”、“不抛弃、不放弃”,3句经典的台词,谱写了一部只有男人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塑造了一个一根筋的许三多,这个兵,没有什么天赋,但是他始终在捍卫自己坚信的真理,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就是刻苦习武,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始终向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这个场景相信很多同志都看过,第13集中,许三多在团考核中把所有单车技术手册内容流利的背了下来,而连长高城却说许三多他记性再好,也不能把战车发动起来。班长史今为了证明许三多确实很努力,向连长申请让许三多单杠腹绕环,连长却笑着说:天天看着许三多练,他能悠三十个这月先进班集体归你们,许三多在史今的鼓励下愣是做了一百一十个做到吐,还超越了有着集团军“单杠王”称号的“伍六一”。许三多的故事告诉我们:坚定的信仰是血性的核心,军人血性应植根于军魂,不抛弃、不放弃!

三是危难之处显身手——军人的血性就是一种攻坚克难、敢于牺牲的豪气。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我爱着蓝色的海洋,祖国的海疆有丰富的宝藏”,电视剧《火蓝刀锋》成功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忠诚的年轻士兵——蒋小鱼,他原本是走江湖混饭吃的房屋中介,却被海军陆战队两栖侦察大队大队长龙百川相中,连哄带骗参了军,期初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刚入伍不就就擒获了大队战神向羽,但原本生性懒惰的他一度想当逃兵,最终被教官武钢赶到海训场看仓库,在那里遇到了兵王邓久光彻底改变了他,看到邓久光在面对残忍海盗时为救自己牺

—6— 牲、大队长龙百川为了寻找失去的国家机密病倒不起,深深打动了他,促使他毅然崛起,苦练技能,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智赢得了参加世界侦察兵大赛的机会,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参加大赛的两组中国队伍中,蒋小鱼所带领的队伍在他的智谋下一路领先,可是在最后关头,由于主办方的重重为难加之队友巴郎身负重伤,在最后的突围安装炸弹环节,他果断命令自己的队伍,放弃比赛,拼上性命为另外一个队伍开出一条血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他带领自己的队友,用身体挡住了雇佣兵对战友的残酷追打,最终他们舍命相保的战友夺得了冠军。蒋小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弘扬革命军人的血性,就要做到为了国家利益舍得豁出一切,哪怕赴汤蹈火也要一往无前、在所不辞!

三、制胜的密码——“誓死的”血性怎培塑

前些天,有个战士在训练间隙与我聊天问我:“指导员,我从小就胆小怕事,你说我能练出军人的血性吗?”我肯定地回答:“没问题,一定能。”那么,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我们靠什么去锤炼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血性呢?

一要铸牢血性之魂——靠坚定的信念“强筋补钙”。革命军人的血性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动摇了信念这个精神支柱,就不可能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007年的夏天,淮河流域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驻地五河县临北大堤险情突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命令,我团迅速组织人员抢险救灾。因病刚刚出院的五河籍战士钟玉芝再三请战,和战

—7— 友们一起奔赴大堤。而他的家,距他抗洪的地方仅有3公里,也早已水漫屋檐,老父亲只身一人,等待救援。抗洪的汽车曾拉着他多次从村口经过,他只是在车中含泪远远地看着被洪水吞没的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他的事迹感动了珠城人民,被蚌埠市授与“第三届杰出青年卫士”称号。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一个答案:矢志军营,就要甘愿牺牲和奉献;坚持信仰,才能成就人生梦想!

二要锻造血性之躯——靠艰苦的磨练“加钢淬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我们这些没吃过多少苦的新生代官兵来说,艰巨任务、艰苦环境是培养血性的“磨刀石”,是锤炼血性的“大熔炉”。三营七连技术员赵志宾入伍前只有初中学历,文化基础差,底子薄,但他勤学肯钻,在新兵下连后5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从未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利用一切时间刻苦钻研装备技术,2009年,赵志斌被连队任命为技术员,成为全团兵龄最短、年龄最小的坦克连队技术员。赵志宾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曾经有连队同志在训练时问我说:指导员,我们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及格。我的回答是:在我们连队,永远没有及格这一说法,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战胜强者,才是一名合格的士兵。

三要积聚血性之气——靠严格的作风“磨砺积淀”。军人的血性,我认为,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重点在磨砺,关键在养成。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同志总以为走队列、站军姿、整内

—8— 务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跟“血性”两个字不沾边。甚至有的同志说,平时无所谓,关键时刻上得去就行。殊不知,这种认识和态度极为不正确的。1950年11月28日,在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斗中,我59师177团6连奉命固守死鹰岭高地,配合第27军阻击南逃之敌。然而战斗打响后,兄弟部队发现,敌人竟从死鹰岭高地下顺利南逃,而固守在高地上的官兵未放一枪一弹。他们愤怒地派出一名参谋到死鹰岭高地查问原因。当这名参谋冲上高地时惊呆了:六连的官兵一个个衣着单薄,持枪俯卧战壕,保持战斗姿势,全部冻死在了死鹰岭高地。正式因为他们平时严格的纪律意识和良好的作风养成,才使得他们顽强得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我们大家而言,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使我们的军人血性得到磨砺和积淀,都能锻造出“当兵不怕苦、训练不怕累、打仗不怕死”的血性品质。

同志们,肖劲光大将在他82岁高龄时曾经赋诗曰:“从来养兵为征战,卫士戍疆老少安;宜将剑戟多砥砺,不叫神州起烽烟。”作为新时期革命军人,我们一定要心系国家安危,眼盯明日战场,肩扛使命担当,砥砺前行,戮力同心,奏响强军兴军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不负一身戎装,不负军旅时光,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9—

第四篇:军人的“血性”哪里来

习主席曾多次指出,军人还得有血性。何谓“血性”,顾名思义指的是愱恶如仇,敢当敢为,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气质和品质。

翻开我军的成长史,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诠释了它的真正含义。

那就是不怕死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明知不敌也要敢于亮剑。长征途中,当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总司令朱德冲在前沿阵地。他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

那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的责任和担当。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那就是困难面前不低头,敢让高山低头、敢令河水改道的雄才大略。1935年5月25日9时至29日17时,短短的4天又8小时的时间里,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最为精彩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战后刘伯承跺着脚说:泸定桥呀,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

那就是大爱无言,为祖国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价值取向。1937年12月初,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洪洞县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历来不乏“血性”之师。“有血性”已经成为我军一脉相传的红色基因。毛泽东曾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却是万万不能的。我国已30多年无战事,人民军队是否还保持着当年那股“血性”?答案不容乐观。当你走进军营,总能听到个别军人把以人为本和严格管理对立起来,把满足正当需求与强化自我约束相提并论,把关爱身心健康与降低训练标准画上等号。有的甚至错误认为:“年年喊狼来了,狼在哪儿呢?”“准备打仗,不等于真要打仗,打仗也不一定能轮上我。”“不是我怕死,而是我是独生子,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凡此种种,如果任其下去,军人身上的“血性”没了,“骄娇二气”盛了;敢打仗打胜仗的勇气没了,畏缩不前的懦夫多了。这不能不令人痛心和发人深思。

当前,虽然我们处于相对和平时期,但军人的“血性”不能丢。当然,军人的“血性”不会与生俱来,更不会说有就有。那么,当代革命军人的“血性”从哪里来?除了继承和发扬我军一脉相传的“血性”基因外,还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在思想教育中要树立“霸气”。战争与和平历来都是对立的统一,害怕战争抑或逃避战争,绝不能避免战争。只有培养和塑造官兵“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霸气,才能增强官兵敢打必胜的高度自信。

在军事训练中养成高昂的“士气”。气可鼓不可泄,和平时期必须继承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优良传统,以实战为背景从难从严训练,瞄准强敌恶敌卧薪尝胆,彻底丢掉“骄娇二气”,这样官兵才能个个虎虎生威,部队才能所向披靡。

在联合演训中凸显“杀气”。要聚焦战斗力标准,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贴近实战锻造精兵强将,瞄准未来砥砺雄狮劲旅,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血性”之师。

第五篇: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习主席于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有血性是这新“四有”军人的一个重要品质。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那么今天我们就与大家共同讨论“什么是军人的血性,如何坚守军人的血性本色”。

一、什么是“军人的血性”,“军人血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要理解“军人的血性”,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血性”。血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刚强正直的气质和性格。我想这个解释对于我们军人来说未免过于笼统了,无法很好地诠释出我们革命军人特有的精神。我认为,如果把军人比作一把利剑,那么军人的血性就是剑刃上的那股杀气,剑未出鞘,却已杀气逼人!

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大兵,始终无法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饭都吃不饱,衣服也穿不暖,但一听到冲锋号就奋不顾身、不要命地向前冲,他们称这种现象为“迷一样的东方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血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敢于担当的骨气。我军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两万五千里长征,再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千难万险、无数战斗,靠的就是有一股把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抗在肩上的铮铮骨气,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国内外敌人,创造了一个个以劣胜优的战争奇迹。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转移,与穷凶极恶的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宁肯前进一步死,决不退后半步生”。 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 战斗打响,担任突击队队长的5连副连长张大权,带领突击队英勇战斗。战斗中,他的小腹部被横飞的弹片削破一个洞,肠子和着鲜血从伤口处喷射而出,但他没有退却,将肠子塞回去后,带领突击队勇猛冲锋,最终攻下了老山主峰,但是他却永远的倒下了。敢于担当,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也体现在平时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和见义勇为上。1998年抗洪,数十万官兵用血肉之躯,在滚滚洪水前筑成钢铁防线,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汶川抗震,空降兵十五勇士从5000米高空上演惊天一跳,将灾区情况第一时间传回来。正是由于我们有一代代舍身忘我、敢于担当的革命军人,我军才能在劣势装备条件下,在敌人的围剿下没有灭亡,并一步步走向强大,最终建立了人民政权。

二是不怕牺牲的勇气。勇气是血性之基。兵法上讲:“站虽有阵,而勇为本焉。”军人,是勇敢的化身。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粮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日军指挥官喟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官兵在环境极度恶劣、条件极度健康、装备极度落后的情况下,不畏强敌,英勇善战,硬是把敌人赶过了“三八线”。在上甘岭战役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将整个山头削低了2米,最后还是以损兵2.7万、飞机270架的失败而告终。毛主席形象地说:“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这“气”,就是志愿军的勇气。面对强敌勇往直前,面对战争敢打必胜,面对死亡义无反顾,这就是我们军人的责任,军人的担当,军人应有的血性。就是因为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激发出中国军人不怕牺牲的血性勇气,进而突破了人性的弱点,突破了求生的本能,能够在生死关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是敢于亮剑的霸气。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一句经典台词,让我记忆深刻,“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面对强敌,血性就是一种“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敢于战胜强敌的英雄气概。在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骑兵连连长孙得胜带领骑兵连与数量众多的敌人血战,一次次的冲锋下,骑兵连最后只剩连长一人,他也英勇的向敌人发起冲击。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牺牲后,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侵略军无不为之震惊。在朝鲜战场上,惨烈的长津湖血战,衣着单薄的21万志愿军官兵克服零下40多度的极寒环境,血战17个昼夜,歼灭了经历过太平洋血战的美军机械化部队1.8万人,一举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地区,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军威,换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发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历史证明,英雄的中国军人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

二、为什么要培养军人血性

血性是军人的精神利剑,一支没有血性的军队,势必会在战争中吃败仗。有血性的战士充满魅力,有血性的军人让人畏惧。军队能打仗、打胜仗,军人就必须要有血性。

(一)血性催生忧患。军队没有和平时期,只有战争时期和准备战争时期。作为一名革命军人,我不禁想问,如果明天战争打响,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只用了3万人,就轻松攻下了有几十万人防守的天津北京,一路烧杀淫掠,掠夺中国文物无数,并强迫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致使我国割地赔款,给我国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历史不可改写,悲剧可能 重演,我们要时刻树立忧患意识,时刻备战,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当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公然对我进行打压,并经常开展以中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并将钓鱼岛划入《美日安保条约》;南海各国竞相争夺资源和岛礁的行为已经白热化;国内疆独、藏独等势力从未停止分裂步伐;印度在藏南地区持续增兵,并加大边境地区交通建设力度;台湾问题还未解决,祖国尚未统一;美国试图利用网络战、舆论战颠覆我国政权……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每一个有血性的军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都是热血沸腾,都会主动请战。“宁可千日无战,不可一日无备”,血性催生忧患,忧患促进备战,这种强烈的打仗意识正是基于军人的血性。

(二)血性激发斗志。 当兵就要当“呱呱叫”的兵,就要有永不服输的劲头,就要有敢于争先的干劲。何祥美,入伍时只是一个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入伍15年来,他忠诚使命、爱军精武、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练就了水上蛟龙、陆地猛虎、空中猎鹰的 “三栖”作战本领,获得胡主席亲自颁发的 “爱军精武模范士官”荣誉,并被评为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某军特种兵大队两名年轻的中尉王亚林、扈华国,参加国际军事组织举办的“猎人学校”的反游击训练,经历了近乎泯灭人性的残酷考验,面对外国队员对他们的质疑,他们迎难而上,圆满完成了38个科目的训练任务,最终荣获了“国际反游击战队员”荣誉勋章。是什么精神和信念支撑他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任务呢,我想就是这股永不服输的劲头,这种军人独有的血性。它使我们懂得,作为一名军人,在说自己“行不行”之前,首先是问问自己“敢不敢”,如果连应战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便已经输掉了战争。

(三)血性支撑打赢。怎么打赢未来战争?光靠先进的武器装备、科学的战法战术就够了么?1891年夏天,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率六艘主力舰出访日本。细心的日本观众发现,在威力巨大的清朝海军的炮舰上,士兵居然在大炮上晾晒裤子。由此,日本人断言,这支舰队没前途。一八九四九月十七日,甲午海战爆发。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全军覆没!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战舰不可谓不先进,但是由于清政府训练不足,以及缺乏先进的战术思想,加上部队没有组织纪律性,散漫自由,各行其是,这样的军队没有战斗力。甲午战争给我们留下什么,它留下了中华民族不可抹去的屈辱和伤痛。因此,胜,不仅在于武器的先进程度,更在于使用武器的人。

三、如何培养军人血性

血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军人就像一块生铁,要想打造成一把锋利的血性之剑,还必须经过千锤百炼、艰苦磨砺。

(一)坚定铁心向党的忠贞气节,铸牢血性之魂。忠诚的信仰是军队血性的灵魂,只有为了捍卫自己所坚信的真理,军人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高昂的战斗热情,将生死臵之度外,英勇作战,所向披靡。当前,各种敌对势力总是幻想在我军这座钢铁长城上打开缺口,千方百计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说到底就是妄图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对此,我们要树牢忠诚于党的精神支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搞清楚“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而战”这个根本问题,坚定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打牢官兵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确保政令军令畅通,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战斗在哪里、奉献在哪里。

(二)坚持狭路亮剑的果敢品质,锻造血性之躯。英勇善战的部队,是打出来的;血性十足的军人,是练出来的。没有过硬杀敌本领,哪有逢敌亮剑的勇气。“教兵之法,练胆为先”。如果说普通人的血性是一种天赋的品质,那么,军人的血性则必须通过严格训练来培育。美军为期9个星期的新兵训练被称为“地狱般的日子”,他们每周训练6.5天,每天凌晨4点起床,训练12小时,午饭都在训练场上吃。反观我们现在的训练呢?新兵每周只训练3.5天,每天8个小时,有些同志还感觉吃不消。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被誉为“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尚且如此苦练精兵,我们如果不加紧备战,输于了操场几乎就等同于败在了战场。今年,团里组织了训练尖子比武和参加分区的创破纪录活动,一名名训练尖子不畏艰苦,顶着烈日、淋着大雨,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为了荣誉敢打敢拼。

(三)坚守严明纪律的立身准则,积淀血性之气。军人的血性来自于“严”。这种“严”体现在雷厉风行、令行禁止上,体现在紧密团结,严守纪律上。毛主席强调:坚持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一支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是不可能在战场上不怕牺牲、勇敢作战的,只有用纪律来保持部队的集中统一和行动一致,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和汇聚起来,把潜在的力量挖掘和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和磨砺军人血性。当前,我们一些同志总以为叠被子、站军姿、练体能是不起眼的小事,跟“血性”不沾边。有的甚至说,平时无所谓,关键时候上得去就行。古语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培养军人的血性也不例外,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养成习惯、形成自觉。大家要牢记:军人血性历练在平时,积淀于点滴;没有平时的积蓄,就没有战时的迸发。只有平时守纪如铁,关键时刻才能令出必行;只有平时吃苦耐劳,应对危难才能敢打硬拼。要强化大局意识。古人讲: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作为常年执行边防执勤任务的军人,必须要有胸怀全局、顾全大局的观念,为了祖国利益的需要,而做出暂时的、局部的,甚 至个人的利益牺牲,而不能因小失大、因利而失势。要强化条令意识。自觉接受法规条例的约束和干部骨干的管理,切实把军人血性培育融入到严守条令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之中,落实到坚持一日生活制度的每项要求之中,使我们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军人应有的气质,养成守纪如铁的严明纪律观念。要强化执行意识。兵法有云:“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阵之际,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就是强调在战争的准备、发起执行的不同阶段,军人要舍弃对亲情、家庭和自身安危的顾忌,戒除儿女情长,一声令下,迅即行动。在这方面,尤其要树牢军纪如山、军中无戏言的观念,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坚决做到执行命令决不含糊、服从领导决不犹豫、落实指示决不走样。

机遇与挑战并存,信任与责任同在!让我们在漫长的千里边防线上,在火热军营的千锤百炼中,培育军人的血性豪情,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胆气、“遏则必止、战则必胜”的底气,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驱邪,做一名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让对手胆寒的血性军人!

上一篇:小学教师工作总结反思下一篇:学校健康学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