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编精心整理了《乡村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从乡村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关注农村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乡村教育的意义和乡村文化的危机所在,重点解决乡村教育怎样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问题。文章中论述的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篇:乡村文化论文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实践研究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内容,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由于中国的乡村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且中国的乡村数量众多,这些都给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用最经济的方法找出最适合本村的美丽建设,在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除了一味地依靠政府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哪些团体、组织能够参与其中,创新的实践方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将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乡村公共艺术;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实践;研究

引言:随着“美丽中国”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指环境生态上的美丽,更是经济生产上的可持续和绿色环保;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传承和发扬。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近些年的热词,由艺术来对公共空间的重构这一方式来达到发展旅游、创业提收、发扬传统、提升村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目的,乡村公共艺术也成为了衔接乡村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1乡村文化现状及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目前我国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足,没有形成保护意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离开乡村,传统文化无法传承,造成乡村文化的缺失。美丽乡村不仅是注重外在美,更是注重乡村文化的内涵之美。同时,美丽乡村建设要立足本土文化,不能照抄照搬,导致“千村一面”的局面。我国乡村公共艺术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大部分的公共艺术都是由政府主导,如城市的地标建筑或者公园的雕塑等,因此公共艺术极易被曲解为政府公共艺术。由于政府资金和人员精力有限,前期的建设重心放在城市,因此乡村公共艺术数量极少,质量较低;其二是公共艺术的修建主体主要是公职人员,缺乏专业艺术团队的参与,与其丰富的实践经验相比,公职人员没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近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加大,也产生了一些成功案例,许多高校的艺术学院也参与了进来,且民间艺术团队对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高涨,公共艺术为乡村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1.1 相互联系

1.1.1公共艺术凸显乡村文化特色,营造艺术氛围。

因地制宜是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应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一个乡村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受到村民的喜爱,得到人们的赞赏那必定是坚持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就会带有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包括其特有的民俗活动或者优良传统,从而营造出艺术氛围。

1.1.2公共艺术是乡村文化内涵的集中精神象征

公共艺术作品都有其精神文化主旨蕴含其中,没有灵魂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而乡村的公共艺术作品则有着当地的文化内涵,将特色的本土文化和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属于公众的艺术,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公共艺术是文化内涵的精神象征。由艺术家渠岩带领的“许村计划”项目就验证了这一点,许村是山西省和顺县一个闭塞的小山村,自然环境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导致许村的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历经近十年的许村实践,就是立足于许村深厚的文化传统,艺术性的改造都带有本村的文化特色,以保留乡村特色风貌为前提。最终许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于2011年成功举办第一届许村国际乡村艺术节。

1.2相互作用

1.2.1公共艺术为乡村建设注入艺术活力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整体布局都有着宏观的规划。与追求GDP,提高村民物质生活不同,公共艺术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其更注重的是乡村文化的延续和村民精神世界的满足,公共艺术以其多变的艺术形态,灵活的艺术方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艺术活力。西南田野创作社近60人在重庆中山古镇和丽江束河古镇的田野创作中独具匠心,众多别出心裁的公共艺术作品都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如其团队在中山古镇“龙洞河”沿岸收集起来的数千个垃圾袋制作成经幡,一方面美化了母亲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了水源,另一方面也警醒着人们要保护生态,保护自然。

1.2.2乡村文化与公共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公共艺术彰显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又是公共艺术的灵魂,没有乡村文化的魂,公共艺术只是一件物品;没有公共艺术这一载体,乡村文化无法以载体得以展现和传承。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青田村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青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将青田改造成一个著名的旅游名村,一方面青田文化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另一方面,各种公共藝术也在这里生根发芽。

2重构乡村文化价值,乡村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乡村是中国的根,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起源。乡村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生活的人们长期累积所达成的精神共识,包括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道德礼仪等。乡村文化价值就是在过滤、梳理乡村文化的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达到教化民众,提高素质与陶冶情操的文化价值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产生的经济价值。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建设。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记住乡愁》从2015年开播至今已讲述了数百个乡村真实的乡土故事,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借此唤醒人们逐渐淡忘的乡土记忆,重拾村民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文化价值的重构即乡村文化价值的重新构建,在挖掘原有的文化价值基础上,重新构建。

2.1文化空间变迁

文化空间并不是泛泛的空间场所,而是包含特定的区域,区域内的人文活动和活动所需的设施。乡村文化空间主要是村民聚居,生产劳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等。文化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城镇化的影响而发生变迁。

2.2自然环境变迁

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对文化空间的影响是缓慢的,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是需要漫长的过程的,但是自然灾害却也是毁灭性的,如地震,洪涝灾害,泥石流等等,这些会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文化空间。如汶川大地震导致的文化空间的剧变,青川县的灾后重建是对文化空间的直接重建。

2.3社会环境变迁

社会环境导致的文化空间的变迁在当代的中国是十分普遍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现代中国人口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大量时令性的进城人员都是利用农闲空余,与传统的长年累月在土地上的农民不一样,人口的流动会直接导致乡村文化空间的变化。

2.4城镇文化影响下变迁

在社会环境中作用最明显的是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由于经济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城镇甚至是城市,直接改变了原来的空间状态,人口也由原来的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变为三种产业多层面发展,导致的人口素质的变化等都会带来文化空间的变迁。

2.5重构过程乡村文化同一性与差异性

重构乡村文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过程。在重构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所有的乡村都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同时在此过程中都需要坚持的同一准则就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利用自己本村深厚的历史积淀。

乡村文化应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都会导致乡村文化发展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乡村与乡村之间也同样。杜绝“千村一面”,坚持自己的特色,从本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继承和发扬本村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

3乡村公共艺术实践研究

3.1 乡村公共艺术教学实践

3.1.1 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封闭的教室空间进行理论学习,重理论而轻实践是教育的通病。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下,我们要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乡采风写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近些年与美丽乡村建设紧紧相连,师生团队参与到浙江省玉环县的地方重塑项目之中。玉环县经过举办“中国?玉环美丽乡村动漫文化节”后在国际舞台上更有知名度,以动漫为主题的文化节新颖而又充满朝气,这一主题的提出必然少不了年轻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发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但可以完善课堂,也能带来实质性的成果。

3.1.2进行项目制教学体系

以项目为单位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了解项目的全部流程对学生毕业投身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项目制教学,打破原有碎片化的、重理论的教学模式,体验项目的全部过程才是更加高效的教学方式。项目制的教学体系可以让师生参与其中,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3.1.3进行建设新模式的探索,优化资源配置

在校的课程设置要对应专业需求,专业建设要对应行业需求,以工作室为载体,以科研项目细化为课题进行新模式的探索,避免信息的传递中断,优化资源配置。一个乡村建设工程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程,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团队在夏木塘村中心场景设计的实践中,与其他专家合作,打造了夏木塘村水塘剧场和草坪酒会来作为村民娱乐休闲场所,成功吸引新业态,带动了乡村整体新升级。无界景观团队与江西万安夏木塘村的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过程,提高了效率。

3.2 乡村公共艺术实践

3.2.1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价值

乡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深度挖掘乡村文化价值, 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以微改造的形式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可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切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将自己融入其中。如沙门镇的生态型民俗博物馆,干江镇的体验式盐业博物馆,坎门街道复苏民间手工艺和老建筑等均是深度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的产物。

3.2.2 以人为本,被大众所接受

公共艺术要被村民所接受认可,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艺术家强加给村民自己的主观想法,更不是随意在墙上画个墙绘,在村子里摆一个雕塑那么简单。设计者应深入考察、体验当地文化,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访问等。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地情况,创作出最适合、最被大众所接受、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的公共艺术。美国艺术家理查德?塞拉曾在紐约曼哈顿下城的联邦广场创作了一个名为《倾斜之弧》的雕塑装置,一个雕塑将广场横断开来阻碍了行人的通行,引起公众的不满,并且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争议,最终面临被拆除的结局。

3.2.3 解决实际问题

乡村公共艺术不仅仅只是装饰美化环境、弘扬乡村文化、提高村民文化自信、更是通过艺术来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例如,西南田野创作社在中山古镇进行田野创作,其中一个小组就关注到了古镇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的问题,他们为古镇茶馆设计了一种将年轻人当下流行的游戏与当地特色的长牌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牌类游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关系。

4总结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十分重要且不可避免的阶段,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把握住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和平台,把握住了公共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位置,不以精英自居,不以所谓“拯救”自居,真正把公共艺术融入乡村并且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公共艺术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现阶虽然由许村和玉环等一些优秀的建设成果,但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艺术家自发还是政府有组织地参与,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团队与高校科研团队都将会是美丽乡村建设公共艺术的主体人员。

参考文献:

[1]施明强,丁忠超.转型视野下公共艺术的乡村实践[J].新农村,2015(03).

[2]路艳红.新类型公共艺术对乡村文化的立体式介入模式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03).

[3]曾令香.西南田野创作社的公共艺术实践[J].公共艺术,2017(03).

作者:周薇 郜玉莹

第二篇: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重建

摘 要:本文从乡村文化建设的角度来关注农村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乡村教育的意义和乡村文化的危机所在,重点解决乡村教育怎样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问题。文章中论述的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乡村教育;乡村文化;二元对立制;乡村教师;乡村少年

一、关注乡村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类文化培育的问题,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所以说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必须上升到乡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层面。同时,以农民为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群体的当代中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官员对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问题的关注。中国的改革正在过大关,不关注农村社会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有必要把乡村教育问题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注视野,通过对乡村教育的关怀来显示我们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关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的正确决策,事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十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现在来探讨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建设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二、乡村文化凋敝带来的危机

乡村文化,是在乡村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是有别于城市文化的一种特定地域和群体文化,其内容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是以伦理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没有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就没有中国农民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但是在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文化的进步是以城市为主导和主体,农村是被动地跟随,由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传统乡村文明已被排除于“现代文明”的视野之外,乡村文化已经被城市强势文化所侵占,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到今天,应该说农村的面貌和基础物质建设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但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并且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在城市文明热衷于互联网、知识经济、麦当劳与肯德基、时尚与高雅之际,农村中还有人为衣食、为入学、为基本的生存担忧。

1.城乡二元对立制导致的资源不均衡使乡村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下降,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下降,乡村文化建设无法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一直以来被视为缩小城乡差距的良方,在中国,教育却在其中起着相反的作用。人为制造的城乡二元对立格局的体制一直渗透在教育行业,受城市(含富裕农村)优先发展政策的影响,农村的教育投资、教师配置、学校分布、学校物质条件、学生学习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城市存在着巨大差异,结果就造成了乡村教育发展缓慢,教育质量和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学校校舍简陋破败,县乡因“普九”债台高筑。更可怕的是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又拉起了义务教育的警报——官方公布农村辍学率已达到5.47%,有的地方高达10%以上。高辍学率只是凋谢的农村教育的一个表象,更可怕的是,义务教育的高收费负

担,加上高等教育的产业化高收费,大学生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等诸多现实问题,使得农民和学生不再相信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手段,因为即使考上大学也会债台高筑,毕业后又可能就业无门,其后果就是农村人在观念上普遍轻视教育和学习、轻视文化和知识。有报道称,在四川省的山区,有家长这么说:“当年是考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现在是考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

衰败的乡村教育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持,更谈不上服务于农村文化建设。在人才方面,乡村文化建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村文化的现状是:文化活动场所欠缺;文化人才队伍薄弱;民间文化萎缩;乡村文化活动放任自流,封建迷信、黄、赌活动猖獗。而孱弱的乡村文化基础也无法为乡村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应试教育的政策导向使农村职业教育、农民科技教育长期无法落实,农民伦理价值观正在逐渐虚化,农村道德体系面临崩溃,民风日益恶化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直存在忽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编写与考试内容的编选,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同时教育长期忽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几乎不给学生传播他们能够在农村中有效发挥作用的知识、技能和思想,农村中小学成为上一级选拔人才的培训机构。我记得曾经有一位农村教师为了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就在教室前面的两边分别挂了一双皮鞋和一双草鞋,一有空就说:“你们今后是想穿皮鞋还是想穿草鞋?那就要看学习努力不努力了。”在乡村教育中,我们是把“城市取向”的价值预设其中,乡村儿童在教育中感受到的就是当“城里人”是他们的成才之路。农村教育不给农村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即使回到农村也找不到用武之地,大部分农村少年失学后面临着“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路”的尴尬。没有农民教育的支撑,乡村世代淳朴民风已经消失殆尽,道德体系在“一切向钱看”的观念下也分崩离析。而今天,求富成为乡村社会许多人追求的目标,乡村社会的主导价值迅速发生位移,物质财富就是一切,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在这一边,包括生命。这直接导致村民生存的艰难,成为乡村文化迅速瓦解的根源。

3.“一刀切”体制让乡村教育“失本土化”,民俗文化流失严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丧失

我国的教育政策忽视了农村的教育资源,同时还无视传统文化的根基。农村孩子学着城市一样的课文,农村孩子找不到半点地域自豪感,他们无法在教科书中找到自己土地上传承千百年的节日风俗、民间故事、山歌民谣、地方剧、民间手工艺等古老民族文化,他们对自己家乡、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和资源一无所知。没有人用家乡的“宝贝”来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情,培养对家乡的爱,促进他们承担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他们一走进教室就充满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物质化的教育使大量的地方民俗文化正不断地消失,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逐渐被人们淡忘,在市场经济、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加上大众传媒的误导,民风民俗遭到挤压、冷落,不断消失、异化。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土治民,莫善于礼。”利用乡村文化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对中国农民进行道德教化,维持农村社会秩序和生存价值观,保留住中国农村文化的“根”,这才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精神。

三、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

尽管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并不是学校教育所能够全部解决的,但我们至少可以思考: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乡村教育如何通过乡村文化的融和来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从长期考虑,乡村教育对乡村文化建设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从眼前来说,乡村教育又对乡村文化的大环境有着极强的依赖性,我们讲乡村教育时,不考虑乡村教育的文化环境是不现实的,也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我们考虑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关系时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讲:

1.从宏观上来考虑,确立农村全民教育观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党中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每一方面都和乡村教育有关,只有提高农民素质,乡村发展才有强劲的动力,而不是被动接受上级政府的指令办事。原来我国农村教育体系中乡镇农民学校、农技校这些好的东西现在早就没有了,其实这是乡村教育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教育阵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一文中说:“农村学校是农村最主要、最重要、有时候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它对农村整个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发展,如果没有现代的教育意识,农民的科学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创新意识都无法谈起;没有农民对教育价值观的改变,就不可能有乡村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2.从中观来考虑,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根本保障

乡村教育确实面临着很多问题,短时间要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所能解决的是乡村教师队伍的问题。教师是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只有优秀的、富有责任感、扎根于乡村的教师才能给乡村文化带来一片绿洲。而乡村教育缺少质量较高的师资支撑,农村中小学教育整体水平较低。由于远离城市,高学历师资不愿意去,即使去了也因为条件艰苦呆不久。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进修学习的机会很少,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大,待遇又偏低,所以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还大大挫伤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造成了不少优秀教师的流失,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大量辍学。另外,农村学校简陋的条件,也失去了办学质量,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家庭经济条件好的都想方设法到城里的好学校读书。而农村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差,办学情况就越来越不尽人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有的农村甚至是没有教师,也没有学生,乡村教育成了一片荒芜之地。培养立志于乡村教育的师资队伍成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目前,湖南省确立农村小学教师培养基地的做法就值得在全国提倡,全省农村小学师资实行定向培养、免学费、免生活费,吸引农村优秀少年来报考乡村师范,这是对乡村教育的一种强有力的保障,或者说从根本上保证了乡村教育发展的“根”。另一方面,乡村教育需要有外来教师的支援。在短时间内靠乡村师范来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是不可能的,城市学校教师支教体系的建立就显得特别重要,外来的教师可以给乡村少年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可以改变他们的心灵窗口和文化视野。

3.从微观上来考虑,乡村文化建设的希望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乡村少年

乡村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培养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和生存自信,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成长目标。其一,积极开展内外文化融合活动,引导孩子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外来文化;乡村教育要尽快实现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强化人生教育和做人教育,其中包括文明习惯、生活态度、道德、品格、对美的欣赏、对生存意义的体会等。其二,引导孩子积极发现并感受乡村社会的美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我们要避开功利化的教育方式,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乡村世界,乡村美好的一面就全呈现出来。儿童生活的自然环境、地理资源、乡土特产、风俗传说、淳朴的亲情,都是培育乡村少年乡村情怀的重要教育资源。其三,要引导孩子珍视个人乡村生活与成长的经历。我们都曾记得乡村过大年的情景,那一家人围着大火炕,吃着浓香的猪头肉,亲切交谈的温馨氛围至今还记忆犹新,还有我们儿时跟着父母走亲戚那种欢跃的心情,这种乡村生活经历是培育儿童乡村情感的重要方式。其四,要培养孩子的亲情,引导他们热爱朴实的乡村情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根都在乡村,我们与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割不断的亲情。我们培养的乡村少年不可能都留在农村,他们有大部分要进城或被城市化,但培育他们的乡村情感有利于回报农村,感恩农村,推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农村文明发展。

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如火如荼。我们所担忧的是,新农村建设会不会就是乡村的“城市化”。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们的乡村就会变成一片精神的沙漠,我们梦想多年的精神家园将逐渐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文明进程将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点滴的行动去改变乡村少年,通过改造乡村教育来拯救我们的乡村文化,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读书,2001,(12).

[2] 刘铁芳.乡村文化的危机.中国老区建设,2006,12.

[3]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教育时报,2007-2-14.

[4] 刘春林.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对策.文史博览,2006,9.

[5] 刘 强.中国当代乡村教育的文化困境.广东教育,2009,9

[6] 崔福生.论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殊作用.农业考古,2006,3.

作者:陈志刚

第三篇: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模式研究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逐渐被推进的背景下,我国要实现农村产业的振兴,势必离不开乡村旅游的发展。基于我国当前基本国情下,本文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出发,探讨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模式。通过分析当前乡村文化旅游现状与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因素,开展实地调研与信息检索,总结归纳出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最后将所得结论进行升华,提出对调研地点及更广泛地区适用性较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文化旅游 莲麻村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以独特的乡村民俗、民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乡村发展衍生出来的农业与旅游一体化的模式,渗透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故乡村文化旅游对发展乡村旅游和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基于新时代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发展深入了解、乡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乡村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拓展出了“乡村文化+旅游”的新模式。将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中,有效地传播当地乡土气息和文化,进一步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

1 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乡村经济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有巨大的比例,而乡村振兴更是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目前中国有关乡村振兴已经有了大量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1月,中国知网上的数据显示“乡村振兴”主题的文献共15236篇,这两年发文数量更是呈现逐步上升的状态,乡村的振兴发展日益得到大众的关注与重视。

1.1 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研究

对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状况,一些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村庄乡土文化发展问题也成为影响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如安佳(2018)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途径中提出,要充分认识村庄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尊重与延续村庄乡土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而寻找发展村庄乡土文化的新途径。而索晓霞(2018)的《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则认为在当下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的乡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这让人们认识到当代的乡土文化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和机遇,重新认识我国乡土文化价值,进一步使乡土文化价值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個新的发展方向。此外,陈龙(2018)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中发现我国存在着很多“乡村病”,乡土文化空虚化则是其一。要实现乡村振兴,治理好“乡村病”,就必须解决当前乡土文化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截至目前,有关民宿为乡村振兴贡献的相关文献有14篇,酒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的相关文献有4篇。经归纳,研究主题可以分为酒文化旅游与乡村民宿旅游。

1.2 酒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带动,乡村酒文化旅游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分析与探索得出,促进酒文化旅游发展可以从很多维度着手进行加强和落实。

叶建平(2018)在《传统村落微更新与社区复兴:粤北石塘的乡村振兴实践》探讨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多维度促进人、文、地、产、景等的发展,以推动乡村社区全面复兴;张文浩(2018)在《乡村再造的边界众筹模式探索——基于揭阳古村酒业案例的分析》提出了深化有共同情感纽带的地缘认同,借助众筹对边的参与和辐射有利于促进本地乡村的再造与结合的观点;张青兰(2019)的《金玉唐酒业:乡村振兴的领衔主演》通过对当地酒业民营企业的分析研究,从产业、文化和生态等的多维度振兴,指出当地对特色产业的挖掘,以庞大资源和强大市场影响力领衔乡村振兴。

酒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在地方“人情”的绑架泛滥显示出来的社会资源的治理不当和社区管理方式存在不足。刘升(2019)在《社会治理社会化: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的实现路径——以糖村治理滥办“人情酒”为例》分析了当地通过对泛滥的“人情酒”的有效控制,指出加强社会资源的治理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可行路径。

1.3 民宿旅游发展研究

近两年,随着各旅游区的发展,国内对“民宿”的研究逐渐成熟。其研究方向主要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为背景,探讨民宿对全域旅游、区域经济、民族特色等方面的促进影响。

田菊会(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研究,构建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目标;马历(2019)的《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的贫困村域演变特征与振兴路径探讨——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立足乡村振兴,阐释乡村多功能转变,探讨振兴路径;龙彬(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以重庆万盛农村闲置中小学为例》提出统筹规划策略、分类闲置空间等多种路径活化利用农村闲置空间以促进乡村振兴;陈春(2018)的《乡村振兴视角下欠发达地区宅基地管理改革研究——以重庆为例》以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是国内乡村振兴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基础,研究并提出改革。

随着民宿数量大幅度上升,经营者与消费者逐渐将目光放在民宿的质量、特色主题等方面上,同时对民宿的研究也上升到另一个层面,这给民宿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一定借鉴意义。如熊清华(2019)在《乡村振兴视域中的乡村民宿生活美学探析》中探析乡村民宿生活美学,角度新颖剖析乡村民宿,指出民宿是物质空间,也是地域文化传播的精神空间;倪毅(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特色小镇带动思路与路径研究——以开化桐村镇为例》研究指出要创新设计理念和发展模式,并针对某地区提出具体建议,提升吸引力,培育壮大民宿经济;孙小莉(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创新发展研究》搜索乡村民宿发展新途径,为民宿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未来,各旅游村落应适当发展符合自身特色民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基于本文以莲麻村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象,笔者梳理了近几年有关莲麻村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内容分析,有关莲麻村的研究主要是从品牌定位、视觉设计、村庄振兴及规划三个方面展开的。

1.4 莲麻村发展研究

随着莲麻村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莲麻特色的旅游项目不断得到开发,安虹钢(2019)在《广州市“特色小镇”品牌定位与互联网营销策略研究——以从化区莲麻“生态小镇”为例》提出莲麻村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项目,落实品牌营销策略,这样才能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小镇;杨泽鑫(2019)在《地域性文化在旅游产品中的可视化生态应用——莲麻村为例》通过对地域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提出莲麻村旅游产品的可视化生态应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出,乡村文化振兴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徐进勇(2018)在《大都市远郊衰败型村庄振兴探索——以广州市莲麻村村庄规划为例》通过对莲麻村生态资源及文化产业等的分析,认为莲麻村可从乡村文化复兴、产业再造和城乡协同治理三个方面构建村庄的振兴路径。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赵翠斐(2019)在《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背景下莲麻村的发展研究》中通过对莲麻村实地调研,从特色文化产业、未来旅游规划、经济发展等方面给莲麻村提出未来发展规划和建设等建议。

现阶段以钟金宇、姚傲雪等为代表关于莲麻村的视觉形象研究较为详细。姚傲雪(2018)在《从化区村落品牌VI设计实践与探索——以莲麻村为例》提出莲麻村的旅游业发展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密不可分,VI设计在其品牌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钟金宇(2018)在《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以莲麻村为例》强调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视觉形象建设中的重要性,并论述了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视觉形象提升中的应用策略;钟金宇(2019)在《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探究——以从化特色小镇为例》分析了情感化设计和品牌视觉形象之间的相关性,结合情感化设计理念,对从化特色小镇的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探究。

通过以上的研究表明,构建莲麻特色小镇,莲麻村的发展离不开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专属莲麻特色项目,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走上乡村文化振兴、乡村产业再造等振兴之路。

2 莲麻村旅游发展概况

莲麻村是广州市最北边的一个村庄,经过一系列的微转型,凭借其优渥的生态环境条件,开发建设了地方文化产业,打造了一张特色名片,获得“全国文明村”“国家美丽宜居村示范”等荣誉称号。莲麻村为建设环境舒适的文化旅游小镇,进行环境治理工作,对亟需完善的工程項目进行了重点整治,整治面积约6公顷,惠及全村人民。

2.1 莲麻村的主要产业及产业的规模

莲麻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至今已形成三大产业:酒文化、特色民宿、红色文化。三大产业别具一格,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有酒文化浓厚的“酒鬼街”、酒作坊和莲麻特色的民宿,而民宿、客栈往往结合酒业,二者共同发展;而记载红色历史的“黄沙坑”,是学习、继承、弘扬红色精神的基地,是莲麻核心文化之一。数据更新至2018年12月31日,莲麻村运作民宿有26家,其中包括经济型民宿以及特色观赏型民宿;经营的酒馆有28家,可提供餐位1524个,已营业的酒铺有30家。三大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旅游建设,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利润,从根源上优化莲麻村的经济结构。

2.2 莲麻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增加经济收入

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建设,大幅提高莲麻村的经济收入水平。据统计,2018年,在特色镇建设中,330户村民通过就业增加收入,年收入16824万元,平均每户增加2570万元;47户村民通过创业(跑)增加收入。居民小区、酒吧、酒楼、农村电子商务等,年收入49176万元,平均每户增加12610万元;59户村民通过制茶、制作豆制品、仙草、养蜂制蜜等项目增加收入。例如通过配售,年收入189万元,平均每户增加4740万元。

3 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莲麻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其发展在三个方面使当地逐步走上振兴之路,三大产业分别是:红色文化、酒文化、特色民宿。这三大产业别具一格,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3.1 红色文化抗大旗,历史赋能莲麻

3.1.1 历史与发展现状

(1)莲麻村红色文化发展历史

作为粤北抗日战争的老区和重要战场的吕田镇,黄沙革命纪念遗址的建立是为了纪念曾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自1942年以来的不断发展,黄沙坑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注,现黄沙坑已成为吸引众多游客的红色革命遗址,以此使得莲麻村成为具有红色因子的村落,丰富了莲麻村的红色文化底蕴。

(2)莲麻村红色文化发展现状

从2016年从化区的吕田镇莲麻村黄沙坑革命遗址纪念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到2017年村民的修整,莲麻村的红色文化得到了更大的宣传和发展。现如今,“莲麻村”建设有东江纵队军事展览馆、黄沙坑革命纪念馆。莲麻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黄沙坑革命基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学习强国的潮流下,莲麻村红色基地大概每天都会接待前来学习的团体,最多的一天有超过20个团。

3.1.2 红色文化助力经济发展

黄沙坑红色基地的开放带动周边饭店与小摊的发展。纪念馆旁边建有“黄沙坑饭店”和售卖当地特产的小摊,摊主们表示是利用空闲时间来售卖自己家里制作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食品,这成为居民的收入来源之一,也促进了当地的产业结构。

当地的旅游观光车司机、红色基地的讲解员等这些红色基地的工作人员都由当地居民担任,村民们能够主动向村委会提出申请这些岗位,审核通过后对该居民进行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岗位,减少中青年人口外流,因此,莲麻村当地的就业环境也大大得到了改善,使当地的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调配,推动了乡村振兴。

3.1.3 建议与对策探究

“莲麻村红旅事业对当地经济有着不可取代的推动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调研过程中会发现存在几点不足,结合当地的调查情况和相关文献,对莲麻村红色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落实民生工作

任何一项事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干部和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普遍是“短视”的,这一点绝非有诋毁劳动人民之意。而发展项目落地运行离不开劳动人民的接纳与支持;因此需要干部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兼顾“远见”与“短视”两种视角,踏实做好红旅事业。

(2)提倡以红色为主导的“色彩旅游”

红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红色因素,而且还要借助其他的旅游资源,避免使红色旅游的发展形式单一。

莲麻村位于国际大都市广州市内,车水马龙、嘈杂的都市生活与恬静舒适、山清水秀的乡村生活分别作为“斥力与动力”,将城市中的人引向乡村。以某种角度来说,生态环境是该地旅游得以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在受访的游客中,较大部分表示最吸引自己的是莲麻村的生态环境。可尝试建立“红+绿(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兼顾寓教于游、娱乐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吸引游客,激发农村的经济活力。依托青山绿水把红色教育凸显得极具个性化,形成独特品牌。

(3)深度挖掘红色资源,促进红色文化融入酒业

乡村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将其所蕴涵的核心价值挖掘出来,使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坚定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自然情感[1]。

虽说莲麻村红色基地配套设施齐全,但其红色资源依然停留在浅层的展示上;游客们更多是走马观花式的粗略观看,很难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重游率。应深度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将较为抽象的红色革命精神借助戏剧、手工艺品等加以呈现。

酒业为莲麻村的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在每年的国庆节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酒鬼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考虑将莲麻村的红旅事业与酒业结合,通过“酒鬼节”使酒的销售达到宣传弘扬的目的。

3.2 “酒香不怕村落深”,酒产业激活莲麻

3.2.1 历史与发展现状

(1)莲麻村酒文化发展历史

莲麻村地理位置独特,山、水、空气优势使得在同样的原材料和技术支持下,莲麻村酿出来的酒突显出了不一样的特色,几百年的酿酒文化早已融进了村民的生活。

近几年来,莲麻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改造、发展莲麻村特色酒文化产业,用青山绿水打造出良好的口碑。当前,莲麻村已经开业且良好经营的酒铺有30家,而正在经营的酒馆有28家,提供餐位有1524个,其中包括核心区23家,餐位数有1270个,和非核心区5家,餐位数有254个。酒吧、餐馆和酒厂的开业极大地促进了村民的就业和收入。

(2)莲麻村酒文化旅游特点

2018年,“美丽莲麻·酒溢飘香”的主题酒文化节顺利在莲麻村开展。通过设立酒坊文化长廊,莲麻村白酒的独特魅力得以完美展现,进而提高了酒的知名度,释放出了莲麻酒文化的发展潜力。该酒文化节还设有隆重的开坛典礼,聘请知名品酒师对酒进行点评,酒的凭证得到肯定,进一步促进莲麻村酒文化旅游的发展。

3.2.2 酒文化助力经济发展

莲麻村酒文化旅游是一种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专项旅游[2],由前些年莲麻村得到开发之后正式形成,很好地将酒的生产、酒的酿造和酒的销售有机地结合,形成了一类极具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1)扩大当地的知名度

近几年莲麻村的经济增长大大得益于酒文化知名度的提高和当地酒文化旅游的发展。古色古香的酒坊旅游、融合原始元素的酒家酒铺、独具特色酿酒文化、纯正香醇的莲麻白酒。一张独特的白酒名片的打造,使莲麻村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从而吸引了更多社会公众的关注,促进了消费者群众的增加,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

(2)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莲麻村酒家、酒坊、酒铺的建立提供了就业岗位,大力改善了莲麻村当地的就业环境。酿酒作坊和销售平台的建立,打开了当地酒的销路,更多的村民将发展目光转移到酒文化旅游上。使当地的劳动力得到了有效调配,协调了当地的人力资源,极大地带动了莲麻村经济的增长,推动了乡村振兴。

(3)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酒文化旅游日益发展的同时,相关产业链也得到了延长。一方面,莲麻村的电商平台建立,实现了农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也在酒文化旅游的推动下日益完善。莲麻村产业鏈的延长,促进了当地酒文化旅游发展。在产品做精、服务做优、产业链做长做好文章,酒文化旅游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2.3 建议与对策探究

(1)广泛宣传提高消费者对酒文化的认知

利用莲麻村现有的白酒特色,开展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打造出具有差异化且不失莲麻特色的酒坊文化体验活动。如,设计完善酒坊参观浏览路线,营造更加良好的酒文化氛围,成就独具特色的莲麻村酒文化。通过宣传当地酒文化特色,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和认同感,完善酒文化旅游服务,以优质的莲麻酒文化旅游拉动莲麻经济增长。

(2)丰富莲麻村酒文化旅游内涵

在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基础上,更好地通过利用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实现莲麻村酒文化产业和其他支柱产业的融合,将一些物质载体、故事和社会生活元素融入到酒文化中,赋予莲麻村新的文化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体现莲麻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满足乡村旅游者对酒文化旅游的精神需求,使莲麻村酒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3.3 古香古色客家屋,特色民宿助莲麻

3.3.1 历史与发展现状

在莲麻村,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古老的围屋,围屋大门牌匾上写着广玉帝、楚开帝和元康的名字。这些都是客家传统的一轮、两轮甚至三轮的围龙屋。莲麻村客家围屋大多以四角楼的形式存在,俗称“四门回廊”。在20世纪60年代初,莲麻村对围屋进行翻造和维修,统一了围屋的建筑风格。

随着莲麻村的不断建设,在其客家围屋的原有特色基础上,莲麻村的独特建筑风格得以传承。2016年,华夏学院租了这座被围困的房子,并将其改造成了华夏莲舍的一座住宅,成为莲麻小镇的亮点。华夏莲舍保留泥砖、瓷砖等原有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现代元素,配备先进设施,提供了现代化便利。特色民宿已成为莲麻村一个知名地标,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提升了莲麻村的文化旅游竞争力。

3.3.2 民宿文化助力经济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显著特色

莲麻村发展乡村民宿旅游,提供岗位,增加乡村就业率,有效实现乡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3];莲麻村在开发之前,原是一个较为荒芜的地方,主要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缺少大型轻、重工业的发展以提供适当、适合的岗位,乡村存在诸多剩余劳动力。旅游业发展为此带来契机,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村民开拓创业,或者为其打工,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优化乡村劳动力、产业相关联等模式。乡村民俗经营者将当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提高了原有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经营、租金、股份收益等收入[4]。莲麻民宿在发展过程中摸索符合自身的经营模式,形成自身的特点,逐渐优化形成品牌,构建莲麻村特色形象,避免了“千镇一面”的局面。

(2)延伸乡村产业链,促进多样化经济增长

改善过去乡村以种植为收入的单一模式,使乡村收入多样化,从而增加乡村集体收入,促进乡村振兴。过去莲麻村发展农业,很大程度依赖当地气候、季度收成,收入不稳定;民宿的发展改善单一的收入模式,村民不仅可以依靠农业收成,多样化产业也带来可观的收入。乡村民宿发展延伸产业链,带动当地特色产品和传统农副产品的出售,乡村通过增加销售额以增加乡村收入。同时,乡村民宿发展带动餐饮、购物、娱乐、游览、交通、体验等产业链,为当地居民提供增加收入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带动乡村经济。以充足的客源作为前提,民宿发展、升级、完善以满足游客需求,于是带动餐馆、交通等产业链的开发和优化,使村民收入多样化,拉动了莲麻村经济的增长[5]。

(3)协调城乡人才资源,乡村发展未来可期

发展乡村民宿旅游,有效吸引外出的求职者归乡创业,大力增加人均收入、乡村收入;有力协调城乡人才资源,为乡村发展带来宝贵的人力资源,增加了乡村振兴的机遇和潜能。乡村民宿的发展,加大民宿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带动培训机构的发展、完善,培养相关的人才,为莲麻村的经济建设打造人才市场,有效助力莲麻村振兴,更好开拓莲麻村,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3.3.3 建议与对策探究

当下的中国,民宿旅游大热的背后,民宿的专业化问题也逐渐突出,在综合考察当地情况和研读文献后,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1)特色为本,突出民宿旅游特色

民宿,应该要保留其原有绿色生态和民俗文化特色。真正意义上的民宿,应该让游客与当地的居民融合到一起,这是一种体验性的旅游休闲产品。莲麻村发展民宿,要利用好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在保留其原真性的基础上壮大民宿的发展。

(2)增加参与体验,打造民宿旅游品牌

民宿发展应让游客享有更加真实的体验感与融入感,比如吃、住、工作和娱乐。相似的情况有中国台湾的“生态之旅”,通过夜晚看蛙鼓鸣、萤火虫等活动,为游客营造了回归童年的氛围,给予游客别致的自然体验。莲麻村还可以从城市游客的消费需求出发,充分开发独具农村生态活动特色的产品,以满足更多广大群众的需求,开辟更大的市场。

4 “莲麻村”发展存在的不足

虽然莲麻村自2016年作为首批试点特色小镇开始发展以来,取得许多可喜的成果;但纵观莲麻村整体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不可忽略的不足。

旅游资源较为分散,未能很好地发挥整体作用。酒业、民宿业、红旅事业是莲麻村的三大经济支柱。调研发现,当地游客的旅游目标大致可分成三种:参观游览当地特色民宿,感受莲麻民宿居住体验;以参观当地酒业为主要目标,在当地民宿寄宿;以学习当地红色革命遗址为主要目标,在当地民宿寄宿。从此可以看出,酒业与民宿业、红旅事业与民宿业之间有着较大的黏性,但红旅事业与酒业或者说三大经济支柱之间的黏性较低。

开发整合旅游资源是为了增长旅游相关产业链,增加游客量,提高游客体验感。以系统论的观点,运用旅游开发中“由点及线带面”的宏观统筹思想,且针对红旅事业对于普通游客吸引力不强这一现象,可在后续发展中突出联系三方资源,整体推动莲麻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5 “莲麻模式”的启示

5.1 设计特色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整体形象

从进入莲麻村的旅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售卖产品的小店。店内售卖的产品种类繁多,像富有莲麻村特色的明信片、民宿雕塑以及一些民间工艺品等,做工精美,但缺乏创新性,大部分的旅游产品在其他的地域文化产品中均有相似。故在莲麻村旅游产品设计中,应有所创新,打造莲麻村自身旅游产品品牌。乡村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乡村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风俗习惯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同时适当变换设计思维和方法等来设计、创新出独具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既追求产品自身品质,又巩固其与乡村、时代的内在联系。一个好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购买,给乡村带来经济收入,也能起到宣传自身本土文化的作用,更能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6]。

5.2 结合乡村特色文化,形成特色旅游路线

从莲麻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可以看出,莲麻村是将乡村当地存有的红色革命遗址发展和周边的绿色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了“红+绿”的特色旅游线。我国的红色文化旅游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如果仅仅是以红色革命遗址作为游客游玩参观之处,那么将会大大削减游客的兴致。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可适当将红色旅游与自然山水、山体林相景观以及其他固有的特色文化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旅游线,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也可提高游客们的重游率。也可策划一些原乡生态文化节事活动以及红色革命遗址免费开放活动,如徒步节、红色革命打卡等,以吸引人气,提高當地旅游品牌知名度。特色旅游路线既可以寓教于游,又添加了众多娱乐性、趣味性,直接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以及提高了乡村经济活力[7]。

5.3 乡村产业集群化形成统一整体,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

莲麻村的酒业、民宿业以及旅游业等乡村产业形成了统一整体,使当地特色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原乡生态文化共同结合,打造了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从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来看,日本通过将休闲农业、养殖业、观光果园等乡村产业集群化形成统一整体,各产业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推动发展,最终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通过推进乡村产业集群化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黄三生,凡宇,熊火根.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路径探析[J].价格月刊,2018(09).

林富强,晶晶,于立芝.烟台葡萄酒文化旅游发展探析[J].酿酒科技,2018(03).

周建标.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以福建省为例[J].经济视角,2018(06).

官长春,江金荣,黄海棠.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民宿精准扶贫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09).

游上,史策.发展民宿旅游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8(13).

沈晰琦.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

徐进勇,李滔.大都市远郊衰败型村庄振兴探索——以广州市莲麻村村庄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8,34(05).

作者:卢雪玲 邱洁曼 陈宛仪 邱晓霞 姚欣彬

上一篇:线路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保险缴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