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点蹲点调研报告

2022-09-06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驻村点蹲点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驻村点蹲点调研报告

驻村蹲点调研情况报告

XX镇XX村现有人口740人,172户。耕地1400余亩,深机井4眼,粮播面积约1200亩,果树面积约200亩。党支部由2人组成,其中村支部书记王建刚现年58岁,支部副书记68岁;村委会由2人组成,其中村主任王友才56岁,村会计兼村委副主任霍玉刚现年64岁。村内有公路3条,全部用皱砖硬化,总里程约1500米。村民全部吃上自来水。去年,该村经多方筹措资金新上80变压器1台,解决了变压器过小、供电不足的问题。全村有80%的农户都安装上有线广播电视。

全村各户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等大众作物为主,总面积约1200亩,另外每户约有1亩多果树,总面积约200亩,村内有存栏30-40头的小型规模养猪场5家。该村没有工业企业,由于该村是原XX乡政府所在地,阜霞线横穿该村,该村居民主要以从事服务业为主,有临街门店30多家,其中约60%靠出租盈利,约有30%以自己经营为主,经营种类齐全。

按照县总体安排,我到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研,重点对该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思考。总的来看,该村经济基础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

1、无农业龙头企业,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还不够紧密,部分企业仍然是随行就市收购农民的产品,没有提前与群众签订合同;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还不够多,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

3、目前,多数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妇女和老人。他们文化水平偏低,接受农业科技的渠道少、速度慢。

针对该村实际,着眼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辐射带动千家万户,扮演着连结市场和基地的桥梁纽带作用,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科技含量的高低、带户功能的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因此,应当把培强造大龙头企业放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首要位置,引进新上与技改扩建相配套,使龙头企业的规模效益不断提高,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工商、产加销一条龙经营体系。一是培优扶强壮大一批。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引导、扶持龙头企业扩能改造、膨胀规模,靠大投入扩大产销规模,带动更多的种养基地。二是招商引资新上一批。把农业龙头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打好“优势牌”、“资源牌”,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2、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培植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树立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广泛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引导,特别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鼓励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相关政策,从税收减免、信贷、财政扶持、用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给予扶持,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力。

3、切实为“三农”搞好信贷服务。鼓励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出发点,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千方百计增加支农资金投放,积极支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流金融服务。大力推广联户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提高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放宽使用期限,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品种,满足农户在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运销等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扎实推进“信用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充分发挥农村信用贷款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促进作用。

4、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整合现有技术力量和培训设施,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方式,积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篇:驻村蹲点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要求,我在小埝村住村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农村的实情,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于11月中旬住入小埝村开展调研,前后共五天时间。先后召开规模不等、范围不同的座谈会4次,深入25户

农户进行走访,共与村干部十余人、农民一百余人进行交谈,了解群众疾苦,全面掌握所驻村生产、生活状况,在调研过程中,为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党的“三农”政策,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13个涉农的重点部门,赴小埝村举办“信访直通车”,现场接待群众上访,共接待群众200多人次,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80件,帮助解决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100件。将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及时与村干部探讨,共同研究了小埝村以后的发展方向与思路。协调资金28万元用于重建年久失修、群众日思夜盼的危桥――刘桥,为把实事办好,确保群众满意,先后三次带领村组干部深入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进行新桥的选址,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勘探和施工,并就施工后的相关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部署,在桥施工阶段,群众自发地购买鞭炮燃放。实地察看和协调了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http:///找文章,到]五月份市纪委筹集五万元为村小学建造了围墙,但教学设施仍然比较简陋,教学条件比较困难,拟将为村小学建造操场、食堂、绿化以及购置健身器材等纳入明年市纪委重点扶贫计划。

二、小埝村基本情况

小埝村2004年由18个村民小组合并为9个村民小组,村组干部15人,其中村干部7人,中共党员78人,全村730户,2760人,其中劳动力1100人,3006亩土地,人均1.01亩,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今年人均实际收入1800元,比2004年下降100元。

(一)经济发展状况

1、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一麦一稻,以农为主。全村稻麦总产量470万斤,总产值282万元。

2、地势低洼,怕涝不怕旱。今年局部洪涝及龙卷风灾害,农作物大面积受损,使该村粮食减产、减收达20以上。

3、人均占有土地少,全村3006亩土地,人均占用面积只有1.01亩。

4、养殖业零星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生猪、畜禽以家庭养殖为主。

5、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该村在外打工人员达5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8.1%,据对25户调查,家庭收入31万元,收入的主要构成一是劳务收入,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销售收入。劳务输出人员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苏锡常等地,主要从事保姆、缝纫、建筑等,方式主要自发的、松散的。

(二)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村支部和村委员会运转基本正常,“两委会”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乡村干部作风满意的6户,占24%,基本满意的19户,占76;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对落实农村政策满意的7户,占28%,基本满意的农户为18户,占72%。农村人民来信和上访现象不多,农村基本稳定。据对25户农户调查,对农村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为14户、11户,占比分别为56%和44%。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村设有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100%,电话、自来水均已普及,电话使用率达88%,村里建有两座水厂,正常用上了自来水的户达到100%。近年来,该村社会治安良好,没有大的不安定因素,但也存在小偷小摸现象,主要是偷鸡、偷鸭。村民草改瓦已基本完成,大部分农户都住上了瓦房,部分农户建起了楼房。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具体措施落实的矛盾。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但农民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全面小康,心中无谱。据初步调查,至少有一半以上农民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自己力所能及的致富之路。他们对全面小康一没恰当规划,二没自己主见,三没足够信心。二是发家致富,力不从心。当然,绝大多数农民总是希望自己早富、快富,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任何技术特长,只能是望富兴叹。小埝村能称得上能人大户的只有4一5户,缺少能人大户带动,除部分农户外出打工外,虽然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大多数农户仍然只靠种田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三是开拓市场,技不如人。有的人也想

第三篇:2016.4驻村蹲点调研报告

码头责任区驻村蹲点工作

研 人: 调 研 报 告

码头办事处辖区10个行政村 码头办事处驻村工作组

2016年4月5日——2016年4月30日

调研对象:调调研时间:

前言

码头责任区驻村工作小组,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工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中,针对大王、胡家和于店,工作组成员马不停蹄,深入走访,到田间地头、到工作单位、到家里饭桌,顺利完成走访任务,各组均达到85%以上。共排查出各类农村矛盾8起,解决8起;分析总结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6类;为各村解决实际工作7项并帮助各村完成当前工作。一个月的时间,驻村小组不仅完成了入户走访及解决当前工作,还深入到其它7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帮助村内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

一、码头责任区基本概况

码头责任区位于镇政府驻地,辖区内既有园区占地,又有集贸市场,情况多样,问题突出。下辖10个村中,本次的派驻工作小组的有大王、胡家和于店;其余七个村为码

一、码

二、李码、前安、后安、太平、乔家。责任区有1614户,6490口人,234名党员。除码

一、李码和后安村有园区占地,其余均为典型的农业村,有合作社9家,家庭农场3家。10各村中有集体收入的五个村,占比50%。较为特色的有前安、码二的甜瓜,于店的西瓜;李码的“李化龙文化”,前安的“法治广场”。

二、码头责任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群众缺乏对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认识

由于距离魏桥创业集团较近,群众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中剩余的青壮年劳力少,妇女同志能出去打工的也尽外出打工了,因此村中剩余的知识分子就少之又少了,面对的上的各项政策,存在着不关心,不了解的情况。一些较好的惠农、扶贫政策也没有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对需要的上报的信息不是很积极。

(二)村里党建力量薄弱,党员思想觉悟待提高

经过多方的走访,我们发现,党员家庭户在家的党员屈指可数,基本上是上了年纪的老党员,年轻的党员都在外打工,经了解,不是逢年过节,基本上也是常年不回家,村中的党支部力量就是靠支部委员加上村里的老党员支撑。基层党建力量薄弱。再就是党员的思想随着近几年不良社会思潮的泛滥,出现大幅下滑;党员违规、党内警告 开出党籍的越来越多。

(三)集体经济成为制约村庄发展的头等问题

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有50%的村庄没有集体收入,日常的开展工作要么是村干部垫资要么是外出筹资,要么是上级的帮扶款。村级财政短板限制了村庄的发展。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状况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有些村是集体资产被

(四)贫困人口也成为村庄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

(五)农村环境卫生存在死角,需重点打造

三、建议及对策

(一)面对面的给群众讲解各方惠农好政策

(二)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提升党员自身素质

(三)开展“三清一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特色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工作的根本抓手

(五)旱厕改造,全力解决农村环境卫生死角问题

全面掌握责任区总体情况

码头工作小组认真负责,本着以稳定为主,为各村寻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利用晚上时间到其余7个村庄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以点扩面掌握辖区内总体情况。

(一)于店村:帮助村内布局农业规划并成功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五年青联农科示范田项目,面积扩展到100亩。完成道路维护4000多平方米,帮助村内完成了西瓜文化宣传工作。

(二)胡家村:完成土地确权的推进工作,并进一步做好了村庄规划,并安装净化水一处。

(三)后安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解决村内班子问题,结合本村实际,召开了村两委会议,解决了土地矛盾2起。

(四)码一村:更多的关注了民间借贷问题,向群众正面解释,将群众矛盾和顾虑进行力所能及的化解,同时,关注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乔家村:帮助搞好文化广场的建设,完成了道路维护2000平方米。

(六)前安村:帮助前安村筹备甜瓜采摘节,建设村内广场及布置该村的乡村旅游工作。

截至到4月30日,码头责任区在全面维护好社会稳定的情况下,推动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完成以下工作:

致 谢

本次调研工作得到了辖区捏各村两委干部的大力相助,在他们忙碌工作之际扔抽出时间配合我的调研。本次调研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领导、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在此郑重表示感谢!

第四篇:杨怀斌同志驻村蹲点调研报告

来源:时间:2009年04月23日

根据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办《关于开展“一把手蹲点调研”活动的通知》(邯建组办〔2009〕2号)要求,我于3月16--20日进驻大名县西付集乡西付集村蹲点调研。在短暂几天的实地调研中,通过座谈、走访、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与西付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小学校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困难户等各层面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了解掌握了该村基本情况、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民风民俗、社会治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通过蹲点,让我深深地感触到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非常感谢党的“三农”政策,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我个人获益匪浅,感触良多。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西付集村基本情况

西付集村位于大名县东南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部,距县城较远,地势平坦,全村现有耕地2010亩,村民1800人,其中党员41人,“两委”班子健全,共有10名成员。主要农作物是种植小麦、玉米和少量花生,可以说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地和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劳动力30%,人均年收入1000余元。该村公益性基础设施落后,除了程控电话已经开通外,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当前,村民生活虽不富裕,但社会稳定,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二、西付集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付集村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些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说是现阶段帮扶村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一个缩影。较为突出的有:

(一)道路不畅。村内次干道宽3.5米、长2000余米,十几年以前曾经硬化过,因排水困难,造成1500米长的路面损坏严重,高低不平、宽窄不

一、坑坑洼洼,即使是晴天也不便通过。

(二)饮水困难。该村有吃水井2眼,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其中1眼井已经抽不上来水;另1眼井距村较远,只有50米深,且水质不好,含氟量较高,影响着村民身体健康,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三)夜间照明设施不具备。经村民反映和实地勘察,村内街路均没有路灯,一到晚上村内一片漆黑,夜晚出门还得带上手电筒,导致村民夜间出门不便,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

(四)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全村2010亩农田,靠40眼机井浇灌,但没有一条标准的水渠,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尤其是干旱季节,虽然抽水机井利用频繁,但效益非常低下,导致生产成本加重。

(五)村民生活环境较差。一是普遍农村因整体规划滞后甚至没有,村民建房杂乱无章,分布无序,门路不畅,尤其是沿路经济带秩序混乱,“五无”(无规划、无标准、无监管、无土地证、无房产证)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二是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填埋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三是缺少文体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施尚未健全,文化生活较为匮乏。上述现实情况在我市其他县的农村都不同程度存在。

三、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按照市“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和要求,我通过对大名县西付集乡西付集村及其他县农村的调研,有几点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一)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通过调研,我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当务之急是要抓好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重点解决观念、信心、方向、目标、措施等问题,以真正唤起广大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克服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思想。进一步用好用足党的“三农”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转变作风,鼓励支持基层干部带头致富。二是运用身边致富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给回乡务工人员搭建平台,发挥其技术、信息等优势,增强农民想富、会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邻里亲朋之间“婚丧嫁娶”方面的礼尚往来,也是村民的一项沉重负担,要在农村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转变观念,克服攀比,大力提倡、鼓励和支持新事新办。比如,邻里亲朋之间“婚丧嫁娶”事情一律不随礼、不入席,这样每年可节省不少农民不必要支出。

(二)以制定农村发展规划为关键。规划是事业发展的先导,没有一个好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帮扶村建设将无从着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蓝图已经绘就,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发展规划是关键所在。县、乡两级政府要从每个村的实际出发,尽快制定适合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同时,要加大对村内和沿路经济带环境卫生的整治管理力度,设置垃圾固定存放点,可以购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安放在适宜的地点,对全村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呈现出文明生态村的新气象。

(三)以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为支撑。公路通,百业兴。乡村公路是农村最主要的出行通道,是关系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然而,农村公路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虽然村村通公路工程已经实施多年,但不少农村内的主次干道没有硬化。就西付集村来说,乡村公路建设比较落后,主要原因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必须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实施,逐步予以完善。目前,要解决的就是修建一条路基宽3.5米、长1500米的村内通往田间的公路,解决农业生产运输和村民出行难问题。

(四)以建设农田水利和饮水工程为重点。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根据人大代表审议和政协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对《政府工作报告》草案作了7处修改,其中把“铁路、高速公路、农田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改为“农田水利、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把“农田水利”放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位。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落实好这项战略政策,按照现代化农田示范基地的标准和要求,在各级政府增加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广大村民和社会力量投工、投劳、投资,比如西付集村要充分利用各种力量,合力建设好2010亩农田水利配套工程,改“灌溉式”为“喷洒式或滴水式”浇地,减少水资源浪费,改善村民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同时,为让村民早日喝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目前急需为村民打一眼300米深的水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安装自来水内线管网。

(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使绝大多数农民走向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一是在促进西付集村农民持续增收问题上,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扩大种植业和养殖业,提高亩产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种植业养殖业专家、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为村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经济效益。三是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打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广开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化。

(六)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改革和调整国民经济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突出城市支持农村,积极实施对农村的倾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增加对帮扶村的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七)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从西付集村“两委”班子来看,配备齐全,比较合理,

在村民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农业专业知识缺乏、思想观念滞后、待遇偏低的问题,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提高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据对其他县、村了解,每个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只有2名正职每月才有200元补助,其他班子成员没有补助,相比在外打工人员每月上千元收入不成正比,由于待遇低或没有补助,一定程度上是兼职工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应适当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可与其业绩挂钩,充分调动起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计划帮助村里解决好的几件事情

(一)“两委”办公设施建设。在为村“两委”办公室配备6张桌子、18把椅子的基础上,对现有“两委”办公大院的围墙进行重建,同时硬化、绿化办公院落。

(二)解决夜间照明问题。初步设计一次性投资为该村安装60盏路灯,解决村民晚间出行难问题,同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三)帮助成立“农村互助基金会”。协调县扶贫办帮助该村成立“农村互助基金会”组织,在村民自愿入会的基础上,由县扶贫办一次性注入资金10万元,近期落实;在良性运转的基础上,下半年力争让县扶贫办列入计划,2010年上半年再注入资金10万元,使其总资金达到25万余元,以解决村民扩大种植业、养殖业资金贷款难问题。

(四)扩大种植规模。将现有的30亩温室大红桃扩大到80亩,在基本物资上,积极协调县扶贫办给予支持。

(五)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寻求市、县两级有关部门支持,积极为该村协调筹措打井、修路资金。

第五篇:驻村蹲点民情日记

(2013.8.15)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的草原确权工作已完成总工作量的95%,打点、绘图、签字、上报工作都已进入收尾阶段,无论从打点和绘图的准确度、解决矛盾的力度、签字完整度、牧民的认可度哪个方面来讲,我们**都已走在了苏木10个村的前列。

今天晚上敖日格乐队长个人做东在**活动阵地旁边的私人蒙古包举行摊帐,一是为了庆功,让大家放松一下,二是为了正式欢迎我的到来。月圆的草原夜晚宁静甜美,觥筹交错间,摊帐的气氛达到了顶点!大家载歌载舞,谈笑风生。草原干部性格中的简单、豪爽、大气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深深陶醉在其中,美中不足的是,66度的蒙古烧酒,让我当了逃兵。我走出蒙古包,领略着草原美景,脑海中不由地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在一个月里有哪些收获?借着酒劲思考梳理出一些头绪。

这段时间,让我对牧区基层干部工作生活状态更加了解。没有来苏木以前,有人和我讲,牧区干部的时间意识差,责任感不强,工作强度小。事实证明,那是误解,至少这个团队一个月的紧张工作可以证明这一点。一月来,工作组成员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绝大多数吃住在牧民家,一套衣服七天不离身,每人胳膊上都能看到被草原蚊子叮的密密麻麻的坑,遇到沙化严重的草原,大家徒步一走就是大几公里,干部脚上经常出水泡,有的干部都磨出了老茧,有时还要承受个别牧民毫无道理的埋怨,有的干部贴着自己的车和油,载着大家在沙漠里打点,有的女干部家里小孩重感冒,家都没回,一直坚持在岗位上。就是这样的条件,大家从没有抱怨,都在各司其职的工作,一个月来,工作组行程近5000公里,跑遍了40万亩草场的每个分界柱,走访了150户牧民家庭,解决历史顽固矛盾纠纷30多起,可以说,超计划的完成了任务。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发言权!我为脑海中存在过的一丝丝误解感到后悔,哪怕只是一丝丝!

这段时间,让我感觉到做好基层工作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我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除了大家的辛苦努力,还得益于我们实行的“五当”工作法。我们在工作启动之初,就规定,一般情况下,都要实行当事人在,当场打点,当时签字,当晚绘图,矛盾纠纷调解当场纪要的“五当”工作法,成功了避免了其他**出的问题(有的是打点时,牧民不在,有的是打完点牧民没有签字,有的矛盾纠纷调解没有记录等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段时间,让我感觉到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压力是蛮大的。争取好政府资金项目是**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每年**工作的重头戏。经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接触和项目争取上积极参与,我发现,现在争取项目很难,争取好项目更难,争取资金都到位的项目难上加难!这主要因为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收支日渐困难,各级政府为了降低财政赤字,大力压缩各领域项目资金,有的甚至要克扣项目资金,导致苦苦争取来项目资金要不到位,要不到位一部分,而这些项目依靠这部分资金是无法完工的,有时为了项目的顺利验收,村干部只能自讨腰包垫付。此外,牧民对**村干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一面是要兑现**发展和牧民增收的庄严承诺,一面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暴露出种种问题,双重压力考验着当前的村干部。

这段时间,让我对农村牧区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有了新的认识。这次草原确权工作,牧民之间矛盾纠纷还是不少,不好调解,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如果是矛盾双方有党员,矛盾一般就好解决,一般都是党员一方做出让步。在这里,我讲一个故事,一户蒙古族老党员家和一户牧民家存在草牧场分界纠纷,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导致没有准确评判依据,就在调解陷入僵局时,老党员说了一句话打到了我:“我是党员,我让点”。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却朴实无华地将党员最本质的先进性自然地展现出来!调解结束后,我和这位老党员聊了聊,我问他对**党支部工作有啥建议,他说最希望**党支部多组织一些党员教育培训,尽量用蒙语,讲一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新政策,他很想听。我当即回答,我们马上要搞,到时候您提意见!临走时,我准备了500元钱,代表**党支部慰问了这位蒙古族老党员,钱不多,但代表组织的一种关怀吧,这位老党员没说话,只是目送着我们远去。如何去保持和发挥党员的先进性,这个老命题,却带来了新思考。

上一篇:支部生活会思想汇报下一篇:资本运营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