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学年论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金融专业学年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平台类专业课程。基于国内相关高校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相关规定,以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为例,阐释了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中的管理创新、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

第一篇:金融专业学年论文

某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自考全日制本科班运行2学年教学情况

[摘 要] 目的:探讨在高职专科院校开展护理专业全日制自考本科教学辅导的教学模式,探索衔接融通,搭建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计数资料的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结果:某高职高专院校针对设立的全日制护理自考本科班经过2年的辅导、学习和考试,护理专业课程通过率较高,41人参加学习,9门护理专业课程自学考试,有4人次没有通过。关于公共课程学习,英语二和公共关系自考课程通过率为100%;采用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替代自考计算机相应学分,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为46.3%。全日制班与业余比较自考课程通过率(及格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英语二,全日制班的及格率高于业余班,而其他课程通过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职高专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护理专业自考独立本科段教学辅导学习,以满足社会需求。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自考;专本衔接;教学模式

护理专业自考专本衔接指高职高专院校在校普通护理专业大专班的教学中,实施专科教学结合本科自学辅导相结合,专门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全日制教学,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获得护理专科毕业证和自考本科毕业证书及护士资格证书三证一体。

作为系列教学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课题根据淮联校〔2016〕128号文件,“护理专业专本衔接(自考)教学模式研究”作为校级重大项目得以立项。

作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护理特色专业》和教育部《高等职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护理骨干专业》教学改革项目的一部分内容,医学院进行了专本衔接(自考)教学模式研究。首先在该校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制定了护理自考专本衔接培养方案。

该班级建立经过:2016级自考本科班的筹建是在2016年护理专业新生报到入学后,全部学生都经过报到分班后,项目负责人专门召集2016级护理新生1班至12班的辅导员,让辅导员在各班级中宣传,后根据学生意愿,填写承诺书和报名表,最后录取42人,中途有1人要求退学,最后实际由41人组成。该班辅导员是医学院的资深护理专业教师万娜萨老师。

该班的成立:学生的选拔与当初设想有出入,当初设想根据学生的志愿和英语高考成绩等遴选学生。由于报到时未能纳入教学班级建制,组班时学生已经完成分班,是从2016级护理1~12个班级中根据学生志愿而组成的。学生入学时成绩尤其英语成绩基础相对薄弱,英语高考在80分以上有8人。

英语高考成绩80分以上8人;70-79分之间5人;60-69分之间4人,其余24人(有9人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录入,没有参加高考,所以没有英语成绩)。

一、教学运行情况

2016年全日制自考本科班正式成立时间是2016年10月8日(国庆节之后)。至今考试经过了2个学年,一轮完整的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周期,根据安徽省自考办自考独立本科段的开考计划,护理专业共有14门课程,其中我校开考的护理专业课程9门,公共课课程5门(不含学位英语考试课程),如果包含学位英语考试课程公共课为6门,总考试课程为15门。

考试课程通过情况如下。

(一)护理专业课程通过情况

注:根据蚌埠医学院公布的自考本科(独立本科段)的授课计划,专业课开考9门课程,分别是护理学导论、护理学研究、护理教育导论、内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精神障碍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社区护理学。有6门课程通过率是100%(分别为精神障碍护理学、护理学导论、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预防医学和内科学),护理教育导论和社区护理学通过率均为97.6%,均是1人未通过;护理学研究通过率是95.1%,有2人未通过。

(二)公共课程通过情况

公共课程考试通过情况:公共课程共开设6门,其中自考英语二课程通过率为100%,这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校首届自考本科班是按照随机的原则录取的,高考英语成绩在80分以上仅7人,而且自考英语二所占学分为14分,是最高的,按照专业课的学分,相当于3門专业课程的学分,说明担任英语二的教师教学水平很高,而且很负责,也说明学生很努力。另外,学位英语通过为8人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公共关系通过率最高为100%;计算机理论和技术采用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替代;国考计算机一级考试(含理论和操作)通过率较低,为46.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代史该两门课程省自考办同意可以以我校校内考试成绩替代,遗憾的是这两门课总体通过率较低,中国近代史通过率为58.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率为78.0%。影响了学生的总体通过率。

(三)全部课程考试通过情况

总体课程通过情况:14门自考课程通过为3人,通过率7.32%,其中2人学位英语通过。13门课程(有1门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补考)通过16人,通过率39.0%。12门课程(有2门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补考)10人,通过率24.4%。11门课程(有3门课程考试不及格,需补考)4人,通过率9.8%。

2016级全日制自考本科班41人中最多的有3门课需要补考,3门以上课程需补考的情况无。

二、全日制自考班级与非全日制(业余自考本科班)的考试通过率比较

第1次考试(2017年4月)的考试科目:英语二、公共关系学、护理教育导论、精神障碍护理学。

第1次考试(2017年4月)考试结果比较如下:

第一次自学考试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16全日制自考本科班没有开设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内科学,这三门课程,因此没有学生参加考试。

全日制班与业余比较,自考课程通过率(及格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英语二,全日制班的及格率高于业余班,而其他课程如护理教育导论、精神障碍护理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及格率差别不明显)。

第2次自学考试(2017年10月考试)结果比较如下:

计算机一级考试业余班与全日制自考本科班由于没有现成的数据,暂无法进行比较。

*是fish精确概率法统计学检验方法。

三、讨论

该班运行近两周年,经过六次社会自学考试考试,16级全日制自考本科班的41名学生经过一个完整考试周期,现存在的问题如下。

1.我校校内普通大专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是省计算机一级考试,根据省自考办的规定,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可以替代自学考试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课程4个学分的课程,但是省计算机一级考试不能替代。

考虑到学生参加社会自学考试计算机考试课程,需要参加理论和操作部分的考试,且操作部分的考试需要去主考院校蚌埠医学院考,考虑到我校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较多,这么多学生去蚌医参加计算机考试,一方面花销大,另一方面安全问题需要考虑,所以综合以上原因,我校成教院建议采用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来代替社会自考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部分的考试,一方面学分可以替代,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拿到一张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有利于学生毕业找工作。

2.目前41名学生中,通过15门课程考试(含学位英语考试)为2人;通过14门课程考试(不含学位英语)1人,其他38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课程考试没有通过问题。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仅4人课程考试不通过,即社区护理学1人、护理教育导论1人,护理学研究2人没有通过。公共课程中如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46.3%(41人考试通过19人);中国近代史纲要通过率58.5%(41人考试通过24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率78%(41人考试通过32人)。根据自学考试的性质,自学考试宽进严出,所有课程考试只有通过才能,有1门课程考试没有通过都不能正常畢业。由于以上三门课程的通过率低,影响了自考本科班的整体通过率。

相比较参加自学考试的其他课程,需要参加社会自考,教学与考试分离,这些课程通过率都很高,如英语二和公共关系等通过率均是100%,如护理专业的课程通过率个别是95%以上,多数都是100%。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代史可以采用校内考试与自考学分相互替代,即校内教学和组织考试,反而通过率不高,一个是78%,一个是58.5%。经过沟通答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中国近代史成绩是卷面成绩,没有算平时分,因此报告的是卷面成绩,因为通知学生的是卷面成绩,这两门课程考试通过率不高,作为校考课程通过率不高,各方面意见很大,需要引起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也需要班主任加强管理督促学生学习。

至于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不高,只有46.3%,由于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与省计算机一级考试两者体系不同,要求不同,现有的计算机教学理论和操作课时数不能满足需要,建议增加至72学时,理论36学时,操作36学时。增加理论和操作课时数以保证教学计算机理论和操作的通过率。建议自学考试授课教师的课酬与通过率挂钩,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赵雁,白继荣.组织护理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临床实习与考核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3(7):572-573.

[2]杨力,刘来申.护理自考社会助学模式的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01(3):29-30.

[3]黄蔷.护理专业开展“专本衔接”教育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5(26).

[4]马占山.社会助学下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3(2):155-157.

作者:杨金辉 万娜萨 刘景 尹建设

第二篇: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研究

【摘 要】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学术能力提升的关键性平台类专业课程。基于国内相关高校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相关规定,以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为例,阐释了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中的管理创新、现实困境与提升策略。强化指导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建立合理的指导教师奖惩机制,加大学术规范性和科学性培训,强化学术理论与方法论修养的培养,拓展调研支撑经费来源渠道,是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学年论文;管理困境;管理创新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学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关键性专业平台课程,与毕业论文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目前,在学年论文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对学年论文重要性认识不够[1]、对学术缺乏足够的敬畏[2]、学年论文定位不明确和力度把握不当[3]、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6]、材料拼凑现象严重且创新性不强[5]、存档不及时及产学研脱钩[6]、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不衔接等问题[7]。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强化学年论文在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8],建立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科学性的保障机制[9,10],理顺学年论文指导机制与本科生导师制、产学研合作机制、师生双向选择机制等关系[11-13],实现学年论文管理系统的科学设计并强化学年论文过程管理[14,15],实施与学年论文相关的课程改革[16,17],以及理顺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之间的衔接关系[18,19]。尽管学术界针对学术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有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然而仍缺乏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学术论文管理和实施困境与策略的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国内相关院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经验整理,以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为例,阐释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创新、现实困境与发展策略问题。

1 他山之石:国内高校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经验借鉴

为了搞清楚国内高校在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中的好做法和优秀经验,笔者于2017年8~12月间,基于Google、Baidu等搜索引擎,搜集和整理了相关高校或学院涉及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等的相关规定,并重点收集了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相关规定,如表1和表2所示。

1.1 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的设定

多数学校对学年论文开课学期都有明确的规定,仅有少数学校的规定不太明确,如黑龙江大学规定学年论文应该在专业必修课程基本结束的学期内。多数学校认为学年论文应该开设在第5学期或者第6学期,也有部分学校认为可以在第4学期开设。从学校层面看,大多认为学年论文仅应开设1次,仅有部分学校在第4学期和第6学期分别开展1次学年论文。学院层面对学年论文开设学期的相关规定基本与学校的规定一致。多数学院都强调应该在第6学期或者至少是第3学年开设学年论文课程,部分学院也认为学年论文在每个学年都应开设,如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等。

学年论文开课学期是该课程实施的重要细节。开课学期过早或者过迟,均不利于该门课程作用的发挥。学年论文的开课必须建立在学生对专业学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而且应该与毕业论文写作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周期。由此,学年论文课程的开设最好应该放在第3学年。由于第3学年第2学期专业课程大多比较繁重,且部分优秀学生已经开始筹备考研,学年论文课程宜开设在第5学期。

1.2 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主要文体形式的规定

学年论文的文体形式决定了写作质量、学生参与积极性等。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主要的文体形式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改革方案研究、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研究报告、课件制作等。

实际上,基于学年论文的课程名称,多数学校和学院偏爱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开展学年论文课程活动。不过,部分高校也以调查报告作为学年论文的主要内容,如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等。案例分析或者改革方案研究等形式也是主要文体之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均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改革方案研究报告等作为学年论文文体形式多样化的手段之一。实习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研究报告或课件制作等作为学年论文的备选文体形式,也被杭州师范大学等加以采用。

1.3 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字数的要求

任何一种文体的经济应用文书或专用文书都有一定的框架和结构,由此也会有一定的篇幅要求。篇幅过短,不利于实现文章的完备性;而文章过长则将导致更多的非专业术语、非逻辑用语的出现。由此,对学年论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字数要求。

国内相关高校和学院对学术论文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字数要求,但具体要求则不尽相同,其中淮阴工学院等规定字数应在3 000字以上,怀化学院等规定字数应该在4 000字以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规定字数应该在5 000字以上,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则要求字数达到6 000字以上。

事实上,对不同专业、不同體裁而言,学年论文应该有不同的字数要求。单就经济类学年论文而言,可以采用的文章体裁形式很多,但要把一种经济社会现实分析清楚,学年论文宜规定在6 000字左右,毕竟字数过少不太能形成一篇合理的论文或报告文书,而字数过多也不利于学生对整体框架或者文章细节进行有效的把握。

1.4 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的基本要求

导师的配备决定了学年论文的层次和可能达到的高度,一般而言,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导师配备主要有最大指导人数限制、指导教师基本条件等要求。

不同学校对学年论文指导最大限制人数的规定不尽相同。其中,比较宽松的是重庆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30人。其次是黑龙江大学,仅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20人。多数学校要求单一导师指导学年论文的人数不超过15人,如重庆工商大学等。最严格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要求每位导师指导学年论文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

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要求大致体现在职称和学历上。其中最为宽松的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仅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助教以上职称,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稍微严格一点的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或者是讲师以上职称。更为严格的学校或学院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等,要求指导教师至少应该具备讲师以上职称。事实上,由于一般高校规定硕士毕业两年才有资格进行中级以上职称评定,由此以职称规定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条件要比以学历规定的条件严格得多。还有少数学校要求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既具有讲师职称也具有硕士学位,如安康学院经济管理系。也有部分学校要求指导教师是由确定的本科生导师具体来指导相应的本科生,如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对指导教师的职称、学历以及指导学生上限的要求,都对学年论文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对指导教师职称、学历的要求必须结合系所、教研室实际师资结构进行设置。

1.5国内高校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

对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其他规定主要包括校外导师聘请的相关条件设定、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相关细节、学年论文的学分设定。从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相关高校对学年论文外聘导师通常没有较大的限制,仅有安康学院规定校外导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和中级以上职称。对学年论文成绩评定的规定主要以指导教师考核为主,但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也规定可以通过院系组织统一答辩来确定学生学年论文成绩。对学年论文的学分规定主要以2学分为主,但也有部分学校或学院将学年论文的学分确定为3学分,如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

笔者认为,对学年论文考核方式的细节设定不宜过于具体,应该给指导教师相应的权限,以审核学生相应的学年论文成果。而对于学分的设定,由于毕业论文的学分数一般都比较多,所以学年论文学分不宜设定过高。至于校外兼职教师的聘任,除非是涉及调研类以及具体的经济管理实务工作等,如果学年论文采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不聘请校外兼职导师,毕竟相比较而言校内导师在学术论文等方面的造诣要远比校外导师丰富。同时,对校外兼职导师的聘任也不宜在学位或职称上有过高的要求,仅仅应该在行业经验或者实践经验上具有更好的从业经验即可。

2 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创新及困境

2.1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中的创新举措

1) 以系副主任负责制确保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性。学年论文是关系学生学术水平的大事,需要全体教师的投入。然而,如果仅将学年论文作为一门课程,则通常只会有1~2名教师参与教学过程。为了缓解这种矛盾,重庆科技学院确定了由负责实践教学的经济系副主任担任学年论文课程的责任人。

由于负责实践教学的系副主任的工作职责包括实验、实习、毕业实践、毕业论文、学生创新、技能大赛等实践教學的管理和实施,可以很好地调动全系教师参加学年论文的实施和答辩工作,也容易将学年论文和相关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活动结合起来。

2) 以管理规范制定及模板设计,提升学年论文的规范性。为规范经济学类本科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实施,重庆科技学院组建了以经济系主任、支部书记和骨干教师为主的学年论文工作小组,经过多轮的讨论和修订,形成了《经济系学年论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规范(暂行)》《经济系学年论文模板》(以下简称《规范》和《模板》)两个文件,以确保实现学年论文的规范性。

其中,《规范》包括学年论文的选题、工作小组的选聘和职责、指导教师的选聘及职责、对学生的要求、成绩评定以及执行事宜等6个部分。《模板》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目录、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页眉页脚、图、表、参考文献等格式和内容要求。学校通过《规范》和《模板》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将学年论文管理和实施细节进行了制度化设定,也为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格式和内容标准。

3) 以先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保证学年论文文体的多元化。《经济应用文写作》是开设在《学年论文》课程之前的专业平台性课程,旨在阐释经济类专用文书写作的相关细节问题。《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

重庆科技学院为保证经济类专业《学年论文》备选文体的多元化,积极实施了教学大纲修订和教学内容改革。其中,在教学大纲修订过程中,首先讨论和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备选章节库,包括论文写作、课题文书写作、契约文书写作、招投标文书写作、调查文书写作、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报告写作、行业研究报告写作、财务会计审计报告写作、规划文书写作、个人求职文书写作等;并依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了不同的课程章节。同时,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重庆科技学院在对所有专业均强化了学术论文、经济契约文书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重点选择不同章节,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也利于不同专业学生在进行学年论文写作时有不同的备选题材。

4) 以学生自选文体款式,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一般地,学生对写作专业的学术论文并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调查工作、策划活动等,以及其他涉及具体工作的活动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实施中,在选择文体上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学生可以在学年论文、调查报告、活动策划书、课题申报文书、行业研究报告、规划文书、招投标书等多元化文体形式中任选一种。

文体的多元化确保了学生能够根据研究兴趣或对实际工作的兴趣,来选择适应于自己的文章体裁。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提升学生的专用文书写作能力。

5) 以师生互动选题和工作小组审定,确保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学年论文题目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最终提交成果的质量,也关系到学生的写作兴趣。为确保学生学年论文选题的科学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主要采取了备选选题库提供、师生互动定题和学年论文工作小组选题审定等措施。首先,以历年学年论文选题和指导老师新出题为基础,学校形成学年论文的备选题库,供学生初步选择。其次,对于不愿从选题库中遴选题目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自行拟定题目或与指导老师协商拟定题目。最后,所有学生选定的题目,统一提交经济系学年论文工作小组审定。学生必须按照审定的题目进行学年论文工作。

6) 契合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拓展学生学年论文写作调研的经费支撑。由于学年论文的多元化文体中涵盖了调查报告或其他专用文书的写作,这就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单纯依赖学校拨发的学年论文课程建设经费并不足以支撑调研报告或专用文书类的科学写作。重庆科技学院在学年论文管理中,积极创新学年论文写作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事实上,创新创业是目前国家关于大学教育的主流方针。各级政府或学校均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包括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优秀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可为学生提供0.3~5万元不等的经费,这可以支撑学生开展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研究。

7) 契合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学年论文成果层次和水平。目前,学生就业仍然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参与学年论文的积极性,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系将学年论文写作与专业技能大赛校内初选等进行了有效结合,包括海峡两岸校际模拟商展、全国商科技能大赛、全国能源经济征文比赛、资源与环境创新设计大赛等。学年论文写作成效突出的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并获得相应荣誉,这些荣誉反过来又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学年论文学习和写作的积极性。

2.2重庆科技学院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的实践困境

1) 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且实际工作投入力度不够。目前,重庆科技学院经济学类专业学生的学年论文主要由经济系教师承担。经济系在编、在岗的教师共有23名,其中博士6名,副教授7名。指导教师队伍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表现在缺乏教授师资、现有师资中大部分教师未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部分教师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不高、缺乏高层次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指导教师的水平相对较低且分布不均衡,致使学校经济学类学年论文仍主要采用现状、问题和对策等3段式写作款式,缺乏对最新研究动态和顶尖研究主题、最新研究方法的跟踪研究。

同时,教师对学年论文的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学年论文就是分配给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指导学生。即便是担任学年论文主讲的部分教师,也仅仅把它作为一般性实训或者实习课程加以对待,缺乏对学生学年论文的深入指导和投入。

2) 学年论文体裁仍以学术论文为主,多元化程度不够。尽管在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重庆科技学院强调学年论文可以有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但大部分学生仍主要采用学术论文形式。当然,并非以学术论文形式展开的学年论文活动有什么不好,但不同的学生应该围绕不同的职业和人生发展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文体,以提升其专业文书写作能力。

3) 学术道德规范落实不到位,部分学生有抄袭嫌疑。学术道德规范是从事学术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范。对学术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遵循,是为学生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的必要环节。然而,目前在學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存在着漠视,主要体现在开始写作学年论文时抄袭框架、写作学年论文主体部分抄内容、图表格式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并且存在伪造参考文献或注释、伪造分析数据等违背学术道德基本规范的问题。这将影响到学生学术研究和经济应用研究等能力的提升,也容易形成抄袭的习惯,不利于未来职业的发展。

4) 学年论文理论和方法论修养不够,学年论文通俗化趋势明显。学年论文是为后期毕业论文写作和长期从事学术研究作准备的一项基础工作,学年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学年论文写作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且学习时间较毕业论文更为充裕。事实上,从目前经济学类专业学年论文的管理和实施来看,学生多愿意选择“对策研究”“分析”之类的课题,该类选题主要强调对现状的把握、对问题的诊断以及相应对策的提出。选这类选题的学生由于对现状的调查和把握力度不够,对问题的诊断缺乏真实性和有效性,而据此提出的对策则必然缺乏针对性。与此同时,该类选题的学年论文写作无须借助较为高深的研究方法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学年论文口语化、通俗化和空洞言之无物化比较严重。

5) 学生搜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不够强,分析缺乏严谨性。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其对经济社会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与决策等活动均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目前重庆科技学院已针对经济类学生开设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商务统计学、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数据的认知、分析能力。然而,目前学年论文写作中,学生对前述课程学到的数据分析能力应用不多,多以对原始数据的列表处理等进行数据的展示,缺乏对数据的深入和透彻分析。由此,基于这些数据的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无法实现严谨而流畅的专业分析。

6) 学生对学年论文写作重点的把握力度不够,框架缺乏流畅性。不同的学年论文体裁有不同的框架和写作重点。以学术论文为例,综述类论文、调研类论文、理论分析类论文、经验验证类论文的写作框架不尽相同。综述类论文主要是对所有相关文献的评述,强调基于时间、空间或者逻辑关系的文献“叙述”和“评论”。调研类论文则主要基于调查问卷、座谈会等调查实际,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强调对调查科学性、完备性以及调查结果真实性的处理。理论类或经验类论文则分别强调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框架,不同的框架应该安排不同的写作重点。目前,学生对学年论文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框架把握不是很明确,找不准文章主要要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由此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和逻辑对称性。

3 经济类专业学生学年论文管理与实施优化策略

3.1加大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培养力度,适度聘请行业兼职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水平是学年论文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学年论文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加大学年论文指导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首先,加大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博士是经过3~4年学术训练的专门人才,一般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而高级职称教师是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积累并获得学术认可的教师队伍。对指导教师结构改善和水平提升的关键细节在于引进和培育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队伍,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平均学术水平,并带动其他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其次,加大对现有教师学术水平提升的培训。学校要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培训,以学术研究范式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现有教师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和通行研究范式的培训。从目前流行的期刊论文发表经验来看,学术研究方法的规范性和创新性以及学术论文写作的范式性已经成为各个期刊发表专业文章的基本要求。

第三,适度聘请行业兼职导师作为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行业兼职教师相比较在岗在编的专业教师而言,具备更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直观感觉和了解,也可能比专业教师更为深刻。由此,聘请资深的行業专家作为学年论文兼职指导教师能够弥补校内指导教师的一些缺陷。当然,对校外行业专业教师的聘请应该围绕一线、资深的专家进行,对其职称和学历的要求不宜过高。

3.2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年论文指导教师奖惩制度

合理的课程指导激励约束机制是保证指导教师投入适度学时,开展学年论文活动的必要条件。学院或专业系应该划出一部分专项资金作为学年论文指导的专项补助,或者以折算工作量的形式,将参与学年论文的指导教师工作量纳入折算学时进行年终补贴。

同时,对指导教师指导学年论文的行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管理规范中并不具体规定每个指导教师每周或者每个工作日应该指导学生的学时数,放弃过程管理为结果管理。学校可以在相应的管理规范中规定:如果学生学年论文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扣除部分津补贴;或者按照学生的学年论文水平和评价等级,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津贴予以一定的乘数系数。对于那些明显违背学术道德规范的学生学年论文,除了给对应学生一定的纪律处分外,还可制定针对指导教师的教学事故认定或者津补贴扣除办法。

3.3契合《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加大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力度

《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学年论文》的先修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在学年论文写作规范性和科学性中的作用。针对学生写作学年论文中呈现出来的学术道德失范和框架缺乏科学流畅性问题,应该在《经济应用文写作》课程中加大对相关政策规定中涉及学术道德规范相关细节的阐释和讲解。同时,在各类应用文写作讲解过程中,应该着力讲解各类应用文的基本框架,各种框架的内部结构、结构重点以及框架结构流畅性的细节安排。

3.4契合数学、统计和经济等类课程加大学生理论和方法论修养的培育

学年论文写作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分析方法基础。这些基础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依赖前期相关课程的培育。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在专业学习的前4学期,应该安排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理论课程讲授;同时,应该安排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类课程;商务统计学课程也应该在前4学期加以开设。这3类课程的开设将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经济分析的理论修养、经济数学分析修养以及经济统计分析修养。学院或专业系在加大学生数学、统计、经济类课程开设的同时,还应该围绕这些课程的考核适度布置一些可供考核的课程论文,给学生以练习的机会和提升的可能。

3.5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拓展学年论文写作经费支撑渠道

除了综述类和理论分析类的学术论文可以在书斋里完成以外,调研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经验分析类学术论文、行业研究报告、规划文书等均需要展开一定的调查研究或者数据搜集,这均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学校或专业院系应划拨部分专项经费对学生予以一定的调查研究经费补贴。主要的经费来源渠道包括校拨实践教学经费、教务处学科竞赛或赛课计划专项经费、专业院系专项经费划拨等。

参考文献

【1】 宋瑞娟.与二本院校本科生谈学年论文的书写[J].科教文汇,2012(21):40-41.

【2】 夏国恩,唐婵娟.新建本科院校经管类毕业设计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42-143.

【3】 程鹏立,崔亚笛.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学年论文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青年与社会,2013(6):172-173.

【4】 井强山.本科生学年论文教学环节的把握[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3):157-158.

【5】 王光.抓好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公安教育,1995(6):25-26.

【6】 姜艳萍.加强学年论文管理的途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30.

【7】 翟云会.浅谈高校学年论文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11):127.

【8】 刘永信,等.自动化专业学年论文的教学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S2):160-164.

【9】 吴文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会计学本科学年论文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9(8):95-96.

【10】 朱珊.学年论文的选题要求[J].新校园:理论版,2012(7):19.

【11】 李俊刚,郭苹.学年论文制与本科导师制结合初探——兼论学士学位论文的功能与写作指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102-105.

【12】 李炳荣.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学年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2下):79-81.

【13】 滕莉莉,谭春枝,庄敏妮.财经专业本科生论文导师制模式——以广西大学商学院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9(5):119-121.

【14】 刘芳.学年论文管理系统[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9):29-30.

【15】 莫旋,阳玉香.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5):242-243.

【16】 李晓林.学年论文与闭卷考试[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69-70.

【17】 闫俊霞,刘瑞玲,王军,等.外语文献阅读及学年論文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09-211.

【18】 刘海啸.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探讨[J].教学研究,2005,28(6):532-534.

【19】 左福生.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2(22):151-152.

Study on management of term papers for economics majors tak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Fan Qi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tudies,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China)

The term paper is a key platform for improving academic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on provisions of management of this course in relevant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describing innovations and problems in the course management i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designs a promoting strategy for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urse. Main ways include employing and cultivating experienced tutors,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training, and expanding the sources for research funding.

academic year paper;problems in management process;innovations in management process

作者:范巧

第三篇:第22届中国财务学年会召开

2017年11月19日,由中国财务学年会组委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单位承办的第22届中国财务学年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究新一轮经济改革中的财务问题。

开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张敦力教授主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分别致辞。郭道扬教授呼吁广大财务学者共同努力,促成中国的资本市场由投机的资本市场向投资的资本市场转变。主题报告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郭飞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马永强教授主持,西南财经大学樊行健教授、郭复初教授,ACCA代表肖建斌先生,南京大学朱元午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院长凌婕教授,天津财经大学盖地教授,武汉建工集团万建国总会计师分别围绕财务学科建设、互联网金融、财务创新等做了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就金融衍生品盈余管理决策、宏观经济波动融资约束与会计稳健性、家族涉入期望绩效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高房价与公司研发等议题进行分组研讨。

闭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王华教授主持。中國财务学年会由中国财务学年会组委会发起,迄今已成功地举办了22届,为我国财务学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借助本次中国财务学年会的平台,大家对新一轮经济改革中的财务问题认识更深刻,友谊与学术交流也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发表国际关系论文下一篇:农业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