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渊源分析

2022-09-10

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 法律手段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保护方式。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积累, 目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数量众多, 层级复杂。从不同的层级和部门划分来看, 还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渊源进行认真梳理已经势在必行, 关系到立法进程的顺利推进, 也成为司法工作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

一、宪法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基石, 规定的是国家最为根本、最原则的国家制度。在保护我国文化遗产方面, 我国《宪法》明确了原则性的基本要求。《宪法》第22条规定:“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 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宪法的原则性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做出了指导与指引, 成为了下位立法的指引与基础。《宪法》的相关规定不仅从人权、民权、经济、商事等权利方面对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进行了法律明确。而且, 从行政机构设置及司法保护的层面上, 《宪法》同时对各级政府部门进行了权力授予, 赋予并责成有权部门负责文化事业的保护与推广。尽管没有在法律条文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具体提及, 但《宪法》法制体系设置、立法、司法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定下了基本的基础与依据。

二、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法律法规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我国现有大量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其中, 即包含有国家层面上的, 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也包括各级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相关立法。1997年, 《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经国务院制定颁布。这是第一个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专门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的基本内容是要推动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 对相关的专业人才实行专门保护。《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首先明确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具体内容。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传统工艺美术, 是指百年以上, 历史悠久, 技艺精湛, 世代相传, 有完整的工艺流程, 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出台以后, 包括云南、福建、贵州等省区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 分别对自己辖区内包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文化存在开展法律保护。尽管当时并未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明确划分, 很多情况下侧重点又在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但是, 当时制定的这些法律规范对于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同样构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法律渊源。2005年3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两个法律文件。与《意见》同时配发的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2条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 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2011年2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 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门法规

在我国的部门法规中有大量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在行政法规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包括国家土地管理以及防火规范等有关的法律法规都包含有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14条规定,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编制民族自治地方的城市规划, 应当注意保持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1990年《著作权法》出台。《著作权法》首次提到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相关权利, 并明确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使用, 权利人享有著作权方面的法律保护。这是我国在国家立法层面首次明确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内容作品的法律保护, 开创了相关立法的先河。《刑法》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未做专门性规定, 但从《刑法》的立法精神来看,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文化产品同样施予保护。

四、国际条约

根据我国立法的基本规定, 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 也将成为我国的法律渊源。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运用, 相关国际条约也是其重要的司法依据。在全世界范围内,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公约主要有3个, 分别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这3个公约都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通过, 通过时间分别为1972年11月16日、2003年10月17日和2005年10月20日。对于这3个公约, 我国都已经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我国的立法法明确规定, 经过批准的国际公约会成为相关法律适用的当然法律渊源。而且, 国际条约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其中有很多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内容上明确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 保护的宗旨, 缔约国的权利义务, 保护目录的申报与认定, 相关机构的设置。尽管在当时还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但为后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有了很好的模型与参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我国的国内适用不仅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一直存在的相关困惑, 更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程的顺利推进。此外, 我国还在1997年10月和1998年10月分别签署加入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一系列国际条约的加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一种必要的补充, 丰富壮大了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进程中渊源内容。

五、民族区域自治法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 作为一种基本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同样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法律渊源的内容构成。《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领导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 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 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保护和促进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全面的考虑。不仅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发展与保护的具体内容, 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历史文化书籍、名胜古迹、传统医药、地方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内容也都做了具体规定。而且, 就相关内容的法律保护也设计的十分系统。包括保护的基本方针原则, 行政机构的层级设置, 部门间的权属协调及资金的调配使用, 区域自治法中都有明文规定。相关内容也就构成自治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建设中重要的法律渊源。

摘要:法律手段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保护方式。但是, 目前相关法律数量众多, 层级复杂, 呈现多层次性和交叉性的特点。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渊源进行认真梳理, 从宪法、专门法律法规、部门法规、国际条约、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以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建设进程有序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渊源

参考文献

[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C].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 安雪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兼容与互动[J].河北法学, 2007 (12) .

[3] 白庚胜.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J].中国民族, 2006 (5) .

[4] 徐辉鸿, 郭富青.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标法保护模式的构建[J].法学, 2007 (9) .

上一篇:高校不良网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对于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