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园林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研究生园林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下,对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它给当前的园林设计和植物保护带来了一些困难。优秀的园林设计和合理的植物保护,既能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城市美观的需要。考虑到城市景观设计和景观保护的重要性,本文着重介绍了景观设计和保护的措施作为参考。

第一篇:研究生园林论文范文

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的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进而对平时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经过园林景观不断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然而在当前的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对植物进行保护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对于所有园林工作者而言,应该探寻在园林规划设计作业当中保护植物的方法与措施,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出现。基于此,本文就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展开了全面以及深入的探究分析,期望经过该研究能够为将来的有关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保护;措施

一、前言

在现代化社会当中,我国园林事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规划设计的质量以及实际成效。与此同时,植物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然而,在现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与植物保护过程当中依然存有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其整体规划质量起着不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以及解决,保证园林规划设计的水平以及能力。因此,在园林当中需要更好的保护植物,这对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至关重要,而植物保护在园林规划设计作业过程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针对此种现象,在当前的园林实际规划与设计作业当中,保证植物保护可靠性与稳定性十分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图1。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改善园林植物景观,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景观中的植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水平与能力,这对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改善园林植物景观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属于城市发展进程当中十分特殊的色彩。加强园林景观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3]。在实际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落实在实处,提升保护绿化植物的实际力度,与人们的实际需求相满足,对良好的生态条件进行保护,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性。特别是在当前的园林植物保护过程当中,需要由整体着手,经过专业的调查与探究,找出景观植物存有的病虫害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

(二)提高综合防治病虫害的能力

在园林设计与规划活动当中,加强植物多个方面的保护,能够不断提升植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水平以及能力。因此,加强植物保护作业至关重要。在实际规划设计的时候,在生态环境当中需要融入植物,将其独特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保证景观可靠性以及实用性[4]。在实际规划的时候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律与要求,明确园林景观的整体情况,在整体设计的观念之下,实现植物的良好配置。与此同时,也要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等,适地适树,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加强植物保護至关重要。需要根据园林实际情况,营造一个平衡以及可靠的生态系统,保证园林景观建设作业的顺利展开。然而在当前实际设计活动当中存有许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图2。

(一)植物多样性匮乏

加强生物丰富性以及多样性能够减少病虫害现象出现的概率,在当前的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植物类型需要具备多样性特征。但在实际设计的时候,使用单一的园林设计方法,会导致植物遭受十分严重的浸染,进而导致园林景观被破坏。植物配置情况较为单一,导致其对病虫害进行抵御的能力以及水平难以提高。如若遭受侵扰,便会对园林景观当中植物的正常生长起到严重影响。

(二)盲目引入外地植物

在现阶段,园林实际规划设计的时候,要想保证其美观性,将景观充分展现出来,逐步提升其美感,经常会出现盲目引入其他地区植物种类的现象。根据短期成效探究分析,可以更好的改善园林景观植物类型的多样性,保证视觉方面的效果。然而,根据长时间发展情况分析,其他地区的树种是否可以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以及地质土壤等[5]。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强科学方面的探究,在引入新树种之前需要大量的资金当作是支撑,在之后养护过程当中会花费许多的成本。总而言之,如若盲目的将新型树种引入其中,不只是会对园林景观产生影响,甚至会对自然环境起到不良影响,导致其成本支出增多。

(三)滥用农药

要想对病虫害进行更好的防治,便会对园林景观当中的植物进行喷洒农药。这样虽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成效,但是非常容易出现生态环境污染,进而对我国整体生态条件起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6]。大部分农药当中含有许多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代谢速度比较缓慢,非常容易融入进生态条件当中,这样会对土壤以及水资源等产生严重的污染,甚至会威胁城市环境。

四、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的措施探究

针对现阶段我国园林规划设计植物保护过程当中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法进行处理以及解决,保证生物丰富性和多样性,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采取因地制宜方法,在植物之间构建一个轻松以及和谐的微环境,具体的措施体现在图3。只有合理运用这些措施,才能够更好的处理其存有的问题,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一)强调生物多样性

结合我国生物科学分析表明,保证生物丰富性以及多样性表明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在当前的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多样性的植物可以保证园林景观的全面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保证植物之间距离的合理性,确定植物具体数量,保证生态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7]。与此同时,在对园林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做好植物保护作业,防止单一配置,进而与人们的实际需求相满足。所以在实际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将植物所具备的化学反应充分展现出来,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对园林植物进行保护的时候,需要运用其多样性特征更好的避免病虫害现象。

综上所述,需要保证园林当中植物类型的丰富性,一方面保证园林景观视觉方面的成效,另一方面保证生态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建设的时候,需要重视生物多样性与丰富性,保证规划设计作业的顺利展开,提高其设计质量与成效。

(二)合理调整植物配植

在植物保护与实际过程当中,需要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广泛运用豆科植物,保证土壤实际肥力。各个植物之间存有推动或者是抑制等方面的作用,某些植物可能把病原菌直接传输给其他类型的植物,进而对植物正常生长起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规划设计作业的正常展开,更好的改善其规划设计质量与成效,保证植物成效实现最为理想的状态,要强调植物种族之间的实际关系。在实际设计的时候,需要保证植物种类设计合理性与科学性,更好的控制植物密度,运用群落手段,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园林当中的空间进行全面科学运用,保证其层次性,减少病虫害的出现。

(三)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在实际设计的时候,要严格遵守适地适树相关原则,经过科学有效的设计,能够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长。比如,在对阳性植物进行种植的时候,需要选取阳光以及水分十分充足的地区。在对阴性植物进行种植的时候,需要选取较为阴凉的地区。广泛运用植物独有的特征,促进其生长,更好的抑制病虫害现象。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也要将其他地区的植物引入其中,在安全引入树种的前提下,强调生长环境产生的影响,保障植物被种植在相应的环境当中。在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优先选取本地的植物,其他地区的植物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运送,非常容易造成水分流失,进而影响成活率,导致其建设方面的成本支出增加。某些植物可能没有办法适应当地的实际环境,导致植物在实际生长的时候出现死亡现象,对整个景观产生不良影响[8]。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活动当中,一方面要加强植物保护,另一方面在需要引入更多的新型植物种类的时候,也要严格遵守适地适树相关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水平以及能力,对园林当中的植物进行全面保护。

(四)引用模型化设计

园林当中的植物保护在规划设计过程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植物保护能够获得更好的成效。所以在当前的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其中,构建完善以及健全的设计模型,加强园林设计合理性与科学性。运用相应的搭配方法,保证植物种类丰富性,更好地保护植物,促进其向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比如,现阶段,经常使用的园林设计方法主要具备节约型特征,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园林景观的建设,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节省更多的成本支出。

(五)重视建设植物间微环境

在当前的生态系统当中,植物属于十分重要的群体。在植物正常生长过程当中,需要充足的水分、阳光以及空间。对于植物而言,水分属于其生长的重要前提,如若缺少水分,并且缺少物质传输,植物很难正常生长。在对植物之间的微环境进行建设的时候,一方面需要有效调解其密度,与植物正常生长的具体需求相满足,另一方面让植物接受更多的水分以及阳光,全面控制病虫害现象的出现,保障园林景观获得更好的成效。因此,在实际规划与设计的时候,需要在植物之间营造一个良好以及和谐的微环境,保证园林景观当中植物保护作业的顺利展开。经过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促进我国园林景观事业的全面稳定发展。

五、结束语

在当前的我国园林規划设计过程当中,植物规划设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当前的实际设计作业当中存有许多的问题,植物种类并不多样,出现了盲目引入其他地区植物品种的现象,并且出现了农药滥用的情况。针对这些现象的存在,在园林规划以及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对园林当中的植物进行保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与方法,强调园林生物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合理调节园林植物配植,将因地制宜原则落实在实处,运用模型设计方法,强调植物之间呈现出来的微环境。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保护植物,能够提升植物对病虫害进行预防的能力与水平,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加强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植物保护的研究具备现实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白艳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与植物保护——评《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J].植物保护, 2020,46(01):289.

[2]曹海燕,张尚路,巍巍.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以东营市为例[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01):95.

[3]刘勇.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有效结合分析[J].中国地名, 2019(12):45.

[4]白莉.园林规划中乡村景观设计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现代园艺, 2019(24):55-56.

[5]连文涓.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9(36):114-115.

[6]杨云彩,张正山,黄蔚.云课堂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探析——以高职园林植物保护课程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 2019(21):248-249.

[7]任彦波,张娜娜.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及园林植物保护的相关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9(09):101-102.

[8]李寿冰,丁世民,杨兴芳,赵从凯,满冬.“互联网+”背景下“园林植物保护”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6):61-65.

作者:王会

第二篇: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研究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下,对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为什么它给当前的园林设计和植物保护带来了一些困难。优秀的园林设计和合理的植物保护,既能适应城市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城市美观的需要。考虑到城市景观设计和景观保护的重要性,本文着重介绍了景观设计和保护的措施作为参考。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植物保护;重要性

前言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绿色园林在不同的城市中流行起来。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许多园林绿化植物受到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园林养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虫害、死亡和无序物种也受到影响,这不仅阻碍了园林管理的正常发展,也对中国游客的正常境外旅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应在城市园林设计和环境管理实施过程中适当合理配置原生植物,坚持森林树种培育多样化,提高原生植物机体免疫力,进一步有效促进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和谐。

一、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开始重视城市景观设计和园艺保护。目前,许多地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园林设计不仅影响植物配置,还影响植物群落,重视园林植物的保护不仅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立足于整个城市园林生态系统,有关部门应根据城市发展的环境要求、多样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园林植物,深入分析园林环境和植物病虫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提高生态园林植物的自然抗病防治虫害防御能力,营造不断有利于其他病虫害植物生长或者繁殖的自然生态园林景观环境。

二、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现状分析

1、园林树木培置不合理

景观设计需要专业的规划。如果没有专业的规划,景观设计就有缺陷。如果更严重,还会造成植物间相互制约的现象。例如,如果坚果树和果树并排种植,坚果树会影响果树的生长和发育。它们不仅相互促进,而且降低了植物之间的相互保护,导致蚜虫和黄变;梨树周围5km范围内不能种植柏树,否则会导致梨树锈病,影响树木生长,严重时会溢出树叶和果实,导致严重减产。

2、园林设计模式单一

在城市景观设计阶段,相关部门没有制定完善的植物选择模式,没有进行创新和规划,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严重影响了景观设计和植物保护。在植物的单选过程中,一些设计师会降低其害虫防治能力,增加植物的潜在安全问题,影响城市园林的生长效果。例如在中国西南部城市,2016年种植植物时发生了蝗灾。要解决这些问题,成本会更高,严重影响景观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不能保证其长期的进步和发展。

3、盲目引进新品种造成生态失街

当前,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区域已经开始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园林设计技术方式对其主体进行园林改造,创建一个具备不同时代特点的城市园林景观,但是,在园林选种期间,经常可能会有人出现盲目引进的不良现象,不能对当地园林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不仅可能会因此浪费大量财力和人资源,还可能会直接导致其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大大降低,不能真正达到野生植物保护区的效果。

三、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1、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类型

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地形对城市的土壤和气候都有影响。景观设计师在设计详细的气候研究和研究之前,应先对城市的水质和土壤进行研究,并根据区域特点选择适合场地的植物。必须在水源充足的城市种植耐水性强的植物;具有防风固沙性能的植物必须位于沙漠地区,如拟种植的胡颓子、沙漠大黄等。

2、提高园林植物自我保护能力

除了上述保护措施外,还必须不断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的自我再生保护管理能力,做好园林植物保护设计,而在植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植物世界的相互保护可以得到改善,植物的吸收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然而,为了提高植物多样性,我们应该检查不同植物的特性;一般来说,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树种的生态特点,优化树种的最佳组合,以达到园林植物多样化的目的。

3、合理设置种植密度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必要调整植物栽培密度,以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此外,高密度植物每月的生长面积较小,难以均匀吸收阳光和养分。因此,有必要规划城市园林植物,确保植物密度合理化,创造足够的生长空间,进一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并符合其景观影响的要求。

4、使用本地化植物苗木

在城市园艺建设阶段,通常我们需要另外投资大量的本地苗木,在这些本地苗木中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多非本地种植苗木,而新的道路交通运输将来会导致这些苗木外来物在本地引入苗木过程中大量苗木死亡,这就是为什么本地种植苗木通常是进行城市园林环境建设的最佳园艺选择。在我们选择各种园林养护苗木时,应在花园位置种植种子或苗木,以尽可能避免运输种子。同时,这些药用种子树还能很好地有效适应当地的植物生长生态环境和当地气候,在一定大的程度上可以抵抗当地的各种害虫,使其在城市园林中仍然具有较强的药用生命力。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园艺还可以反映区域文化水平。

5、注重病虫灾害治理

植物单株入园后,由于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经常都会发生单株植物上的病虫害。而且,大多数大中城市还没有办法建立专门的植物病虫害污染防治监测中心,无法对景观植物上的病虫害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在此前的基础上,地方人民政府仍然应建立相应的污染监测管理部门,在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病虫害污染发生前就要建立健全植物病虫害污染防治监测体系,识别并有效解决病虫害的原因。

结束语

简言之,为了充分優化景观概念的影响,我们还需要根据生态学和完整性原则分配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充分利用园林植物的功能和功能。要把保护园林植物放在重要位置,确保植物的多样性,提高植物免疫力,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景观设计和植物保护,我们将为景观设计做出更大贡献,促进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东升.城市园林植保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5).1493.

[2]徐枫.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6).3359.

[3]步朝平.刍议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中国房地产业.2018,(25).210.

作者:张欣萌

第三篇:风景园林专业园林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园林建筑构造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主要选修课程,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风景园林专业中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及建立灵活的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基本解决了以往教学中的问题并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建筑构造;教学改革

2011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和教育部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调整为一级学科。在新学科目录中风景园林学对应的原目录学科包括了“建筑学”、“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由此可以看出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具有多样的学术背景及归属体系,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专业[1]。

园林建筑构造即是风景园林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建筑类选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空间结构及构造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建筑空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为后续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打下基础。

一、园林建筑构造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定位的问题

由于我院的园林建筑构造课程依托于原建筑学背景院校开设,原教学计划为36学时,一周2次,一次2节,无课程设计周,以理论讲述为主。讲述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原理、构造原理,其中以构造原理为主,设计原理为辅。包括:建筑基本知识、建筑构造设计(构件、节点)、建筑空间设计(单体、组合、总体)、建筑造型处理等。

课时的限制及知识内容广度太大导致教学深度不足,需要及时改变定位,确定风景园林专业需要重点了解掌握的建筑构造知识,精简授课内容。同时,由于缺乏构造模型设计的实践课程使学生对建筑构造的了解依然处于片面和书本程度,对于一个在就业中注重实践的学科构造模型设计的缺乏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教材过时陈旧

在版本不多的建筑学相关专业建筑构造教材中,以四校(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合编的房屋建筑学教材最为权威,国内各个高校也普遍采用。该教材虽经几次修订,但都未做大的變动。一些当前业内已成熟的结构构造做法、新材料及新技术在该书中均体现不多,该书的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及时适应现代园林建筑发展需求。目前,本书教材仍以砖混结构和混凝土建筑为主,木结构有所提及,对钢结构和其他组合结构鲜有涉及。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课程设置

根据我校的专业设置要求,房屋建筑学课程学时无法延长仍为36节,学分为2个,但可调整为1周1次,1次4节连堂,将理论讲述与设计绘图或者小型构造模型制作相结合,简单介绍设计原理部分,并增加对中国园林中古建及木结构建筑的理论知识课时,不再严格按照原教材设置的章节授课,将学分确定为理论1分和实践1分,共2分两个部分。同时,为适应选择设计方向同学的要求,可再另外开设建筑设计原理选修课,课程内容主要针对各类建筑设计原理,拓a展视野。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1.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补充新知识。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在长期工程实践经验和科学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极强实践性的应用科学。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功能和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新工艺也不断涌现。在目前教材陈旧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在熟悉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研究当代建筑发展的状况和趋势,能够把一些落后的、过时的内容不讲或仅提及而已,同时合理增加一些新知识,与教材内容的衔接合理,尽量把补充的内容融入相应章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原教材的授课章节的顺序。

2.结合工程实际讲授课堂内容。由于房屋建筑学的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如果照本宣科,往往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接受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讲授过程中,不仅要将专业名词和意义逐一用容易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还要从学生经常接触或熟悉的建筑物的构造、做法讲起,如果周围有合适的工程正在施工,就要让学生课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去工地四周查看实际案例。

3.抓住重点和难点,倾向突出。本课程的特点内容多,但内容之间往往缺乏联系、系统性和逻辑性,如建筑做法、建筑构造要求等,往往是一些规定性、规范性的东西,且带有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区做法不同。因此需要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归纳分类,划清重点。如:对楼梯和墙体的构造做法在园林建筑设计概念中最为关键,要重点讲述并且能自行设计,而对门窗及雨篷建筑的细部详细构造做法等可适当简略或者取消。再比如:在对建筑结构形式部分的讲解内容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传统园林建筑木结构的做法及运用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

1.强化实践环节,注重运用能力的培养。因为延长了每次上课的课时,因此可以在教学环节中加入小型构造模型的制作和施工图的绘制,如楼梯模型、墙体大样标准施工图抄绘等,还可以加入1~2次与建筑设计原理相关的房间设计等。在理论讲述的基础上增加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对建筑结构的理解和认识,增加空间想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践。

2.教学方法手段多样。房屋建筑学这种工科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实际展示的图片内容特别多。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继续采用过去的“粉笔+讲台”的讲课方式,这一点与理科和文科专业完全不同,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把文字、图片、图像及动画制作结合起来,包括观看一些与建筑有关的纪录片,对学生的感官提供多种刺激,重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灵活,有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思维,特别是讲解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复杂空间,都可以发挥电子课件的优势,易懂易学。

3.后续增设园林建筑设计课程。在对园林建筑构造的知识有了初步理解和学习后,对教材中有关建筑设计原理的部分通过后续增设园林建筑设计课程进一步巩固和运用,使学生今后在园林建筑设计中有建筑结构的概念,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掌握更加全面。

综合上述教学改革计划,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及进度设置如下,共9周,36个学时。

(四)考核制度的创新

本课程最终的考核模式定为:“理论课程考试+平时实践环节成果”平均分来确定,摒弃了单独用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考查结果的方式,避免出现只会机械记忆、高分低能的现象,理论与实践并重,各占一半。

理论考试方式也实行创新。采用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第一部分为理论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书面规范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部分为应用部分,该部分开卷,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绘图表达能力、绘图准确及规范程度。

三、课程改革效果分析

笔者在2013~2014学年上学期的教学中对园林建筑构造的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完善了教学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最后的理论考试成绩统计中发现,超过80%的学生对所讲的建筑构造知识的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反映良好,加深了其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解,更好地适应了未来的就业要求和环境。

深刻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特征,明确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现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基本导向[2]。要想真正做到还需要各位教师同行和学校一起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杜春兰.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在以工科为背景的院校中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06):29-32.

[2]刘滨谊.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素质教育培养[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2010:710-713.

作者:王裔婷

上一篇:体育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