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创新的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关于文化创新的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理论、观念、体制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素,其中文化理论创新是核心,文化观念创新是先导,文化体制创新是保障。“继承”、“借鉴”、“吸收”,即科学继承传统文化、大胆借鉴外来文化、充分吸收各个领域的有益成果,是文化创新的三个基本方法。

第一篇:关于文化创新的论文

关于推进黑龙江省文化创新的思考

摘要: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进行文化创新。本文以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及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为指导,提出新时期黑龙江省文化发展的战略,并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推进我省文化创新。

关键词:黑龙江省;文化发展;文化创新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世界经济竞争和政治秩序建构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而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意义凸显出来。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大会首次提出“文化软实力”,并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势、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提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口号-建设边疆文化大省。我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制约我省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龙江人要想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努力建设边疆文化大省,就必须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占据文化发展制高点,推进文化创新。

一、文化创新的关键——内容形式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们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需求质量越来越高,选择性越来越强,内容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关键。

(一)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要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尊重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真正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奉献给人民。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的多样化,使我省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二)寻找“突破口”,打造龙江精品

我省传统文化在整个文化发展中所占比重较大,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中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动漫、网络游戏、电玩等新兴文化产业冲击着传统产业,凸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日本和韩国在“动漫”这一产业领域获得的价值已超过他们的汽车业。因此需找准文化创新的“突破口”,拓宽思路,更新文化内容形式,打造龙江精品。

动漫制作作为新兴文化行业,在我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省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特色鲜明,其产品主要突出冰雪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科普文化,大众文化。我省一些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动漫”产品已走出了省外。如:《探索地球村》、《帽儿山的鬼子兵》等4部作品获优秀国产动画片奖;齐齐哈尔的“烽火游戏”已打入欧洲市场,北京、上海等地都设立了营销部,成为这一领域小有名气的文化品牌;牡丹江传媒集团的《青果校园》等一批原创动漫相继问世,受到了好评。我省发展较好的院团,也都是以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作为突破口,以招募人才作为“突破口”的后盾。黑龙江省杂技团奋力开拓国际演出市场,全力打造国际杂技品牌,在开辟新的演出途径和模式上做足文章,积极争取以独立的产业主体面向国际演出市场,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冰上杂技舞蹈团,与法国等欧洲演出市场合作,创排大型冰上杂技晚会《冰上北极光》,获得好评。话剧与二人转的“联姻”这种自主创新形式,让哈尔滨市话剧院创排的《秋天的二人转》蜚声大江南北,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

在寻找“突破口”的同时,精品战略也必不可少。精品战略的实质就是品牌战略。以打造龙江品牌、创立龙江流派、构筑龙江特色为目标,不断扩大“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影响,扶持一批如龙江剧、二人转等全国知名的艺术品牌,建设一批在全国占有一定优势的艺术门类。全力打造名牌栏目、名牌报纸、精品图书和期刊,并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品牌创作生产的扶持和激励机制,推出一批深受群众欢迎、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精品。在打造精品和培育品牌的过程中,要不断增强产业意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坚持与时俱进

文化内容形式创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不断创新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省要发挥地域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做到文化的“走出去,引进来”。第一,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开发,不断提高组织运作交流项目的能力,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和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向外展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黑龙江文化,着力宣传我省特色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投资优势,使我省优秀文化品牌走出省外,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国际滑雪节”、“冰雪节”、“哈洽会”等特色节庆商贸活动的对外影响,积极向外宣传黑龙江文化,并侧重利用互联网宣传龙江文化品牌,加强互联网文化资源的管理,做好网上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有针对性的评论,扩大对外宣传文化精品的覆盖面。第二,拓宽视野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顺应潮流并进行创新。要及时了解掌握国外文化发展动向,在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同时,大胆借鉴、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但不简单照抄照搬,坚持走我省文化繁荣发展之路,使我省文化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且能够与世界同步。

二、文化创新的制度保障——体制机制的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力,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系统的运行机制,为我省文化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

(一)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第一,我省要理顺和完善文化领域行政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采取分类指导形式推动文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突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中的条块矛盾,根据性质相关、产业联动特征,借鉴国际管理经验构建大文化管理模式,加大改革力度。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管理部门应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管理重点由“系统内”向“系统外”转变,做到职能、产权、责任清晰,政企、政事、企事分开,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要把政府职能转到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及管理上来。要从原来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通过市场的调节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第二,改革现行的文化投资体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系。要改变国家独揽式的投资模式。降低文化行业的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非国有经济和资金进入文化行业,吸引国内外企业、民间团体和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和从事文化行业活动,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可采用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发行文化基金彩票等方式,也可以采用股份制经营方式,扶持珍稀文化艺术形式、公益文化艺术事业和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建立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文化运行机制

我省国有文化部门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国有文化部门占有我国文化资源的绝大部分,是发展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我省文化事业单位结构要做进一步调整,改变其以往的低水平交叉重复、规模过小和服务单一的格局,全面推进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采用聘用制度,通过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加强经济核算。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实施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其经济效益。要使文化产业逐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应引导文化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以资产为纽带、按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组建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实现跨地区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我省图书馆、省杂技团、省电影公司等九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取得了初步成效。

三、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传播手段的创新

十七大报告指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科技含量,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品的结合,促进文化产品的资源共享和技术升级,增强文化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能力。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利用高新技术为文化的发展开拓新天地,更新传统文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传播途径,增强文化产品的活力,提高文化产品的传播效率。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构建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位一体的文化传播体系。除了继续大力发展广播电视、电子音像制品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产品之外,目前有三种与高新技术直接应用到文化发展中:电脑与网络游戏、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化文化资源库。文化信息数字化和多媒体传播等高新技术使得文化产品易检索、易复制、易存储、易传输,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我们应在规范管理的同时,鼓励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推动文化创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琦,张庆刚,王冠韬.以创意推动文化创新[J].改革与开放,2011,(2).

[2]雒树刚.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J].党建研究,2011,(1).

[3]王佐,李春敏.文化创新能力论析[J].学习与实践,2011,(9).

[责任编辑:王建武]

作者:杨冬梅

第二篇:关于文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摘要:理论、观念、体制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素,其中文化理论创新是核心,文化观念创新是先导,文化体制创新是保障。“继承”、“借鉴”、“吸收”,即科学继承传统文化、大胆借鉴外来文化、充分吸收各个领域的有益成果,是文化创新的三个基本方法。文化生态建设,诸如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并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等等,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文化;创新;理论;实践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创新是其实现效能与价值、获得活力与魅力、不断开拓与进取的内驱力。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成为智慧能力和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成为时代风貌和社会风尚的鲜明标志。文化要担当起如此重大的使命,关键就在于不断创新,以创新来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一、理论、观念、体制是文化创新的根本要素

实现文化创新,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广泛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以理论创新为核心,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保障,通过理论创新推动观念和体制创新。

1. 文化理论创新是核心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时代提出的重大文化课题,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特点、新规律,努力作出符合时代和现实要求的理论阐释和说明,不断推动先进文化理论的创新,这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所在。从创建新中国到进入新世纪的50多年中,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创造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现了几次重大的文化整合,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毛泽东以《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起点,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和“五四”以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使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邓小平站在新世纪社会发展走向的高度,整合了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文化资源,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武装、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系。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的13年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先进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对建国以来的先进文化进行了新的整合,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现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率领我国人民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更好地推动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地位,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对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文化力量进行新的整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文化基础①。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注重文化理论创新,提出了关于文化的突出作用论、指导地位论、文化生产力论、文化创新论、文化权益论、文化产业论、文化体制改革论、国家文化安全论、“三贴近”论、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论等十个方面的新的文化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为先进文化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2. 文化观念创新是先导

观念的创新、思想的解放是引导整个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也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而且处于先导地位②。面对新形势,要敢于从一切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在全社会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规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繁荣先进文化,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只注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宣传教育功能,不注重文化的产业属性和消费娱乐功能的旧观念,树立文化具有双重属性、双重功能的新观念;破除就经济论经济,就文化论文化,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旧观念,确立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新观念;破除文化建设就是花钱,只投入不产出的旧观念,确立文化产业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念。没有文化观念的更新,也就没有先进文化的创新。文化观念的更新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观念的更新具有阶段性,我们只有紧随不断前进的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文化观念,才会迎来一个又一个文化创新的繁荣景象。

3. 文化体制创新是保障

体制是人的活动的规范和准则,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只有进行文化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性文化成果生产的体制,才能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化体制虽然不断变化,但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体制的影响,仍深深地渗透在现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不利于文化的开放和交流,不利于人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从决策、用人、投资、经营等方面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文化体制,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要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观念、领导方式、发展路径、法制基础、体制机制、改革动力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积极进行文化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整合现有的文化资源,调整变革文化政策和文化生产、管理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服务机制,全面激活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尤其是要使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比翼齐飞的路径更加明晰,使中国完成自己的世纪性“角色转变”,实现振兴中华文化的宏愿。

文化体制改革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③。文化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尽快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文化发展规律和人的创造活动规律的文化创新机制,如决策规划机制、竞争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条件保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

二、“继承”、“借鉴”、“吸收”是文化创新的基本方法

文化创新既有与其他创新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创新的相异之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新时必须针对各种各类文化的性质与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法。而在诸多的方法中,“继承”、“借鉴”、“吸收”是三种最基本的文化创新的手段与方法。

1. 要科学继承传统文化

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更好的继承。我们说创新的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固守和全盘地继承传统文化。因为任何文化在具有连续性特质的同时,又具有不连续的特质。也就是说,它的一些“基因”必将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合理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也存在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作为历史积淀传承至今,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着深刻影响。我们的文化创新,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创造出崭新的先进文化。既是创新,就不能是对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简单增删,不能是对传统文化的冷饭重炒,不能是对前人创造履迹的亦步亦趋。我们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与改革实践,充分融汇时代精神与社会蕴涵,大力进行具有本质意义和充满现代气息的文化再创造,始终把凸显和追求具有原创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文化作为我们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目标。

2. 要大胆借鉴外来文化

发展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外来文化。因为异质文化之间通过接触、传播与交融,能适时地、多维地、创造性地将对方的优秀文化要素转化为自身发展的营养,从而扩充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特质,赋予自身文化形态以新的内容和功能,使自身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对世界上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就,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管理方式,我们都要大胆借鉴。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史,“任何民族文化的创新和繁荣,都离不开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包括了对埃及、巴比伦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中国汉唐文化的繁荣,也由于吸收了印度、西域乃至更加遥远的西方文化。”④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大胆借鉴。我们只有以“有容乃大”的气魄去借鉴世界上一切于我们有益、有用的文化,才能不断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

3. 要充分吸收各个领域的有益成果

要兼容并蓄,充分吸收经济、科技等其他领域中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观念和手段,吸收相关科学中能为发展文化所用的有益成果。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科学技术不仅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对先进文化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文化就是以现代化的大众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手段,能够全球化大批量生产的文化,以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为生命的大众传媒为大众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着强大的支撑。大量事实证明,高科技融入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铸造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文化创新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的发展和管理,积极推动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广泛用于文化建设,用科技成果改造提升传统文化行业,增加其科技含量,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科技单位不断改革,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加大对科技应用的推动力,与科技主管部门联合,逐步建立科技项目的立项、投资、应用、鉴定、评奖等机制,对前沿的文化科技项目给予政策性支持,并鼓励和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服务。

三、文化生态建设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

犹如经济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一样,文化建设也只有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振兴与繁荣。这就要求我们把文化的生态建设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课题,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思想文化与智力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公益性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使其和谐共存,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以文化的生态平衡保证文化的健康发展。

1. 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主流文化。文化多元化是全球化时代世界性的文化潮流。我们在文化创新的进程中,既要牢牢抓住主旋律文化,让其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成为发展的主导,在多元的文化选择中成为主流文化,又要面对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文化相互冲撞的现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心态,坚持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在多元文化的差异、对比和较量中,推动各种文化的交融合作,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形成以主流文化为中心的多元文化激荡交融、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环境,不断推动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源”,外来文化是“流”⑤。只有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文化才能良性发展。

2.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并进

相对城市文化而言,农村文化发展严重滞后,这是一种文化的生态失衡。我们要在农村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农村文化虽然滞后,但农村决不是文化的荒漠,在那里有许多金矿有待我们开发挖掘,在那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有待我们去开拓创新。农村文化创新,关键在于突出特色。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具有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居民和异地游客的魅力所在。如果我们在地域性和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并予以优化配置,就有可能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品牌。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艺术、园林艺术、民俗风情、风味餐饮、古镇风貌、文化遗址等,保持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我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对这些资源盘点梳理,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艺术加工,在加工转化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化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产品,奉献给人民大众。中国乡村是广阔的文化沃野,其传统文化、通俗文化、村寨文化是原生的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基,是农村文化的源,我们要深入发掘,精心培育,大力弘扬,让其根深叶茂,百花齐放。

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强独霸、多极竞争的国际政治格局中,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没有足够的原创性文化成果和核心知识产权,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而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产业,不仅文化事业的发展缺乏支撑和动力,而且还会降低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削弱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优势和国际影响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要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形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产力,必须两者并重,相互驱动,协调发展。

对于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我们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美国作为世界头号文化产业大国,其文化产业年生产总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其音像业已超过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一位,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亿英磅,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法国文化产业规模也相当之大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又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有效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注释:

①⑤ 参见周薇、田丰等《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理论与战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226页。

② 参见艾斐《在自主创新中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山西日报》2006年3月14日。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1月13日。

④ 颜晓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⑥ 参见赵凌云主编《2005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产业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183页。

(责任编辑刘龙伏)

作者:苏 涛

第三篇:关于大学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哲学反思

摘要:大学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学与西学交合融汇背景下的大学文化的建构问题,特别是对普世伦理和核心价值观双重影响下的大学文化的塑造有所启示、有所思考,是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有力途径。

关键词:大学文化;创新;哲学

目前,国学与西学的比较与研究已经成为显学。西方国家热衷于成立孔子学院或开设中国文化与文学课程,国内高校对融汇传统文化精髓的国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对西方哲学思想的传播与讨论也随之升温。因此,研究国学与西学交合融汇背景下的大学文化的建构问题,特别是对普世伦理和核心价值观双重影响下的大学文化的塑造有所启示、有所思考,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大学文化密切相关

和谐既是国学的核心,也是西学追求的价值所在,更是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这不仅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为大学文化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基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东西。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当代中国文化的生命所在,也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所在。由国学与西学的融合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大学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引领社会文化先声、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而言,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既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规范和统领的,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和实践方式。大学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文化实践活动,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现出了实践价值和勃勃生机。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大学文化对全社会的精神文化建设起着一种引领、辐射和示范的作用。

二、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大学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其职能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大学肩负着传承、发展、创造先进文化的历史重任,始终承担着先进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角色。大学文化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倡导先进的文化,就是倡导科学的文化;弘扬科学的文化,就是弘扬先进的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与时代特征和时代潮流相结合,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时代特征,它的实践性、创新性、真理性都必须是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是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大学的重要功能是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众所周知,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先进的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价值体系往往首先在校园中产生、传播与发展,这就使得大学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要处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列,一方面与社会的主导文化相适应,另一方面又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引导整个社会文化健康发展,以其不断培养的人才向社会辐射、传播先进的文化。此外,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以精神追求和真理追求为目标,它具有学术自由的宽松环境和学术氛围、科学民主的大学制度,汇集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同时大学又是国际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中心,是世界前沿信息交汇的中心,为民族、国家及人自身和思想、文化、学术的发展与变革,提供精神资源及新的思维、新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总之,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摇篮,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走在时代的前列。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社会前进,这是历史赋予现代大学的神圣职责。

三、创新大学文化的有力措施

由上述内容可知,大学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倡导和引领时代精神的前沿阵地。高校要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最强音,把树立科学创新精神、提高科学创新素质、培养科学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大学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和先进性。

1.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推动大学文化引领社会潮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文化建构活动。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同样离不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大学所承担的独特使命及其在经济社会结构中的重要位置,更加凸显了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的重要意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成为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引领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用先进科学的文化思想和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引导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文化陶冶,促使广大师生自觉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

2.弘扬校园人文精神,实现社会文化和大学文化的融合

大学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是经年积累而成的一种“文化状态”,不可脱离社会,不可割断历史,更不可故步自封。与时代同行,反映社会变化,提炼民族精神,将是大学文化的永久旋律,也是由其本身的特定属性决定的。大学文化应当以高度的精神感悟力和文化自觉性主动介入社会,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和历史进步的忠实记录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对社会文化的批判和选择与自身文化的构建必须是统一的,大学文化的发展是在大学文化个性的发展中完成中。大学文化一方面要坚守精神价值传统,保持自身的核心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又要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的整合,创造新的价值观,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建设大学文化,既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吸取外来文化,要与时俱进,要敢于与外来文化、优秀文化兼容并蓄,共同发展。

3.创新高校办学体制机制,形成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文化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制度的影响、支持、制约或阻碍。适应时代步伐,建设大学文化,既要建设诸如校园景点的物质形态,又要完善规章制度等社会关系,发挥各种形式的组合因素的最佳功能,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相应的制度保障。要在制度文化层面上强化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通过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强化办学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的科学发展,保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大体系的协调一致。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促使大学保持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组织特性,使大学文化建设贯穿于大学的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从而促进大学文化实现内在的创新创造与外在的批判整合的统一,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这就要求大学的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又要在管理和制度设计等各个层面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正确处理好大学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与社会的交流互动过程中,既能把握正确的方向,自觉维护大学的核心价值,又能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4.提炼办学特色,形成特色文化,提升大学形象

个性和特色既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一所大学赖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在文化的个性是文化存在的依据,一种文化如果丧失了个性,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许多著名的大学都是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个性,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立足大学办学实践,实现特色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要发挥特色文化对科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的影响力,在不同学科领域和教育层次上努力创造自身的个性和特色。不仅要实现大学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和模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层面上的特色化,还要通过对自身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挖掘和培育其文化个性,从而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形成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要着力打造一批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和载体,营造富有多彩校园文化生活、高雅艺术情趣、浓厚学术气息、科学人文精神和催人奋进大学精神等多种元素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李继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文化建设[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3-136.

[2]林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和重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5):9-12.

[3]眭依凡.大学与“大学文化”[J].求是,2004,(8):49-50.

[4]李金奇,袁小鹏.大学主体性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7,(9):40-41.

[5]李元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2-21.

[6]陈星波.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及发展路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45-148.

(责任编辑/田苗)

作者:刘圣汉 赵保全

上一篇:废水处理工艺论文下一篇:会计系学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