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检测工程工作总结

2022-12-11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环保检测工程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环保检测工程工作总结

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方法

我国规定的关于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包括双怠速、稳态工况法、瞬态工况法、简易瞬态工况法以及加载减速法和自由加速法等多种方法。一般是用简易稳态工况法。

双怠速法:是指汽车在空挡条件下,加油至高速和低速时检测污染物的方法。根据两个工况的排放状况能够基本反映车辆排放状况,根据高怠速时的过量空气系数能够基本判断燃料控制情况。而且,国家标准中有相关的完整规定。缺点:只能检测出HC和CO的浓度,不能对NOx的排放进行检测。

稳态工况法(ASM):用该测量结果评价在用车排放性能,能够比较相对真实的反映车的污染状况。但是,车辆实际运行中,道路负荷是经常变化的。与双怠速法相比,属于加载测试方法,能够判别NOx的排放,对高排放车辆的识别好于双怠速。优点:能够检测出NOx的排放浓度。缺点:只能检测污染物浓度,不能检测出车辆的污染排放总量。

瞬态工况法(IM):与新车实验一致,测量精确、能有效检测NOx排放。优点:技术含量高,相关性好,错判率低。缺点:由于要求人员业务水平高、设备成本高、维修复杂而不能被广泛采用。

简易瞬态工况法:检测时,模拟工况状态,采用变速度、变负荷的行驶曲线。最重要的是该方法采用一个被称为“气体流量分析仪”的装置来测量汽车的排气流量(经稀释),经处理计算,最终可得出每种污染物每公里的排放质量。优点:能反映车辆实际行驶时的排放特征,与新车检测有高的相关性,检测准确率高,检测可得到汽车污染物排放的质量浓度。

加载减速法:加载减速法是国家要求的对在用柴油车的环保检测方法。此方法能够反映柴油机输出功率,杜绝了检测过程中的限油作弊。反映的柴油车负荷、柴油机全负荷状况时的光吸收系数值。缺点:不能反映增压柴油机加速过程烟度与低速过程烟度,而且设备复杂,成本高,难以推广。

自由加速法:自由加速法也是国家要求的对在用柴油车的环保检测方法(2001年10月1日前 的车采用滤纸烟度法,2001年10月1日后的车采用不透光烟度法)这是柴油车烟度检测的基本方法,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特别能够反映增压柴油机的烟度排放状况,是比较理想的柴油机烟度检测方法,也是现在普遍采用的方法。缺点:也不能反映功率大小,车主比较容易通过限油方式作弊。

第二篇:环保检测机构管理制度

响水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二 零环 保 检 测 工 作 管 理 制 度 一 零 年(

8)

1、 站长工作职责

2、 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3、 质量负责人工作职责

4、 质量监督员工作职责

5、 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

6、 检测员工作职责

7、 引车员工作职责

8、 承诺书

9、 安全和保密要求

10、 投诉处理程序

11、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2、 检验工作管理制度

13、 检测设备、标准物质采购管理规定

14、 检测设备、标准物质维护和使用管理规定

15、 受检车辆管理制度

16、 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17、 检测记录管理制度

18、 检测报告内审制度

19、 工作报告制度

站长工作职责

1、 贯彻国家(行业、省)有关检测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2、 组织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批准、发布;

3、 批准质量体系文件;

4、 确定组织结构,包括部门和岗位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 主持管理评审,负责保持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6、 负责资源配置;

7、 批准设备的购置和降级、报废;

8、 批准奖惩事项。

技术负责人工作职责

1、遵守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2、负责检测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改进,督促和改进体系的正常

有效运行。

3、组织实施和确定采用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外来技术文 件的确认。

4、组织实施检测、人员培训、技术考核、学习交流等技术工 作。

5、熟悉检测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检测方法、性能及校准方法 和标准,做好设备运行检查和自校验工作。

6、负责技术管理、技术校核、比对试验,参加能力验证工作, 处理和解决检测中的技术问题。

7、主持新项目的实施和评审,主持新购设备的验收、降级、 报废等工作。

8、负责检测设备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指导他人完成机动车 检测有关的调试工作。

质量负责人工作职责

1、熟悉有关机动车检测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2、掌握国家和行业有关检测技术标准;

3、掌握机动车检测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能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故障排除;

4、独立完成或指导他人完成机动车主要技术性能的检测工作及相关调试工作;

5、严把检测质量关,对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行使检测质量裁决权,处理好检测质量申诉,确保出据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6、负责“文件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作、维护和改进;

7、与站长、技术负责人进行沟通,以决策和解决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8、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站其他检测员做好检测工作;

9、接受并落实上级交给的其他质量工作。

质量监督员工作职责

1、熟悉国家对机动车检测管理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检测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

2、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定期向质量负责人汇报质量情况,及时反映问题;

3、对检测报告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对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实施监督;

4、对检测人员的检测行为进行监督,有权制止有违真实性、有效性、正确性的任何操作活动;

5、参与检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质量趋势的分析和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6、熟悉检测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操作,具有发现检测中出现技术问题的能力。

仪器设备管理员工作职责

1、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构造和维护常识;

2、 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参加定期维护工作;

3、 负责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4、 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和检修的记录;

5、 参与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

6、 做好仪器设备标识张贴工作。

7、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悉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构造、校准、维护、维修、报废等相关的管理工作;

8、 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参加定期维护工作;

9、 负责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0、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故障和检修的记录;

11、参与仪器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

12、做好仪器设备标识张贴工作。

检测员工作职责

1、 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本站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对其所承担的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2、 积极维护和保养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3、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的仪器设备;

4、 积极参加培训,自觉学习业务技术和检测标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5、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弄虚作假,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6、爱岗敬业,乐于奉献,钻研业务,自觉接受监督,不谋私利。

引车员工作职责

1、 对不符合上线的车辆拒绝引车上线;

2、 服从现场调度,按车牌核对车辆后注意屏幕提示,按序引车上线检测;

3、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熟练驾驶各种型号车辆;

4、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遵守职业道德,不得弄虚作假,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5、 爱护送检车辆,正确驾驶车辆,并做好车辆交接工作;

6、 接受用户监督,不谋私利,爱岗敬业,钻研业务,乐于奉献。

为保证检测工作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本站向社会承诺:严格遵守实验室“三不得”的规定,接受用户监督:

一、不得与检测活动、数据和结果存在关联的利益关系。

二、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或参与经营机动车维修、尾气调试、治理等业务,保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和数据结果的诚信性。

三、 不得参与和检测有竞争利益关系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维护的活动。

保密和安全要求

1.受检车辆基本信息和检测结果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外泄。 2.受检车辆检测结果非授权签字人和与本车辆检测无关人员不得查阅。

3.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引车员应按所持驾驶证的准驾范围驾驶车辆 4.检测车间及黄线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5.受检车辆须服从工作人员指挥,按序进入待检区,按序排队检测。 6.车辆进入站区,不得高速行驶,站内限速10Km/h。

7.检测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检测时车辆前、后方严禁站人,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检测。

8.检测操作人员工作时应集中精力,不得同他人闲谈与检测无关的事。

投诉处理程序

1.用户有对本站检测质量或服务有意见及建议等,可直接到办公室登记,也可在意见簿上登记,或向意见箱内投注,也可按检测大厅公布的投诉电话向相关管理部门投诉。

2.办公室接到投诉登记或相关部门的投诉反馈意见后,应立即加以汇总,调查并报质量负责人。

3.质量负责人对投诉事件进行分析处理,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或同用户进行沟通了解情况。

4.一般性意见或建议由质量负责人当时解答,较大事件一周内解答,重大事件由质量负责人报告站长,半个月内解答。

5.对本站处理意见或解答不满意者,可向本站上级管理部门反映,协商解决。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 本站检测人员均应参加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授权签字人必须经计量认证部门确认授权,内审员必须经计量部门考核合格;

2、 技术负责人负责人员内部培训、考核的组织实施;

3、 办公室具体实施培训、考核工作。

1) 办公室制订“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办公室负责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2)各部门按计划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4、 本站各岗位人员应具有与其承担的岗位职责相适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资质等方面的能力,其具体任职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

5、 人员培训内容:

1)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计量基础知识、标准化知识、质量监督和管理知识、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检测专业知识、新标准宣贯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2) 实际操作技能:主要包括检测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汽车安全引车、标准物质的使用及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3) 有关法律法规、本站质量体系文件、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等。 4) 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教育等。 5) 岗位职责、职业道德; 6) 检测场地安全防护知识。

6、 人员培训方法

1) 实际操作技能分二种形式,一是提倡检测站内以老带新、二是参加外部组织的各种培训班。

2) 其它教育如学历采取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以业余自学为主。

7、 人员培训计划、审批、记录

1) 年初由办公室牵头,征求部门负责人意见,编制培训计划,报站长批准实施。

2)办公室应对各类培训的情况留下完整记录。

8、 考核

1) 应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上岗考核,所有检测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2) 上岗证发放情况应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入档。

3) 外出学习培训的职工参加主办单位组织的考核,回本站后应及时持考核证明或有关证书复印件到办公室办理登记归档手续。 4) 本站组织的各类培训由办公室组织考核或总结,并留下完整记录。 5) 站内考核每年不少于两次。

9、 人员技术档案管理

1)办公室为人员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保证技术档案的完整、有效、保密。

2)人员技术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人员简历(包括主要工作经历、学历证明、职称证明等)。 b) 业绩考核材料(包括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等业绩)。

c) 培训和技能考核记录。

d) 有关资格证书(证明)复印件。

e) 各类奖惩记录(包括证书复印件)。

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本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对机动车实施检验,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定期组织相关检验人员学习有关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条例、办法、标准规程等加强工作人员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本站人员素质。确保检验人员按规定的程序方法进行检测,做到“公正、公平、科学、规范”。

1、 遵守公正性声明,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判断,检测结果不受任何外界干扰,执行检测工作人员守则和保密制度。检测标准、检测数据、检测结果和收费标准公开声明,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2、 检测质量由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检测人员分层负责,并做好监督工作,技术负责人对设备技术状况,采用的标准、方法负责负责;质量负责人对检测质量;质量负责人对检测质量负责;操作人员对本次的检测数据负责。

3、为做好检测失误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新车送检时应填写好相关表格,带齐制造厂技术文件,修理竣工车辆送检前,修理单位应按规定项目自检合格,按行业要求整齐检测相关手续,单据和修理技术文件。

4、 本站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应保持完好,在检定同期内使用,遇到特殊情况影响检测结果时,应重新检测,检测结果应按标判定,检测报告须经总检审核后,送授权签字人签批。

5、 检测工作人员可以拒绝违规指挥,坚持按章办事。如检测人员违规操作或违反制度,造成车辆同、检测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的,应个人承担全部责任,并按相关制度给予处理。

6、 遵守本站规定的一切规章制度。

检测设备使用及维护制度

1. 年初由办公室制订《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2.实行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维护。

3.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定或校准,检查其是否在合格或准用有效期内,每年执行一次检定或校准工作,并张贴标识。

4.按期执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做到分工明确,维护到位,保养规范,并做好《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在平时使用期间,发生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先检查、观察故障情况,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报告处理,不能及时排除处理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张贴“停用”标记。

6.检测员、引车员负责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有关设备的维护过程和结果应做好记录,质量负责人对设备的使用完好,维护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7.涉及检测精度的维护修理工作后,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其进行校验,合格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字评价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合格杜绝使用。

8.修理和校验过程,应在“仪器设备修理记录”中记录,相关人员签字。

9.仪器设备达报废期或确因技术问题无法修复,需停止使用报废,应填写报废申请表,以便购置更新设备。

受检车辆管理制度

1. 车辆送检时,需带机动车登记证书和行驶证。

2. 送检车辆的基本信息,应同车辆登记证书和行驶证基本信息一致。 3. 车辆的进、排气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不得随意改装。

4. 车辆应确保无三漏,轮胎表面符合要求并保持气压符合出厂规定。 5. 受检车辆保持空载、热车无异常技术状态及进、排气系统无泄漏等情况。

6. 车辆进站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管理,自觉按序排队。 7. 车辆交与检测站工作人员时,车内请勿放置贵重物品。 8. 检测站工作人员接受待检车辆,应认真规范操作,爱护车辆,不得将受检车辆驶离检测区域。

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1. 非本岗位工作人员不得使用检测用计算机。

2. 严禁外来文件、U盘等使用本站检测用计算机进行操作。 3. 检测专用程序实行分级管理、权限制使用,实行密码进入,并不得私自泄露。

4. 操作人员应正确操作,严禁非正常关机,发现异常情况应正确处理,并做好记录,必要时由专业电脑维护人员处理。

5. 检测数据采集、处理、运算、记录、报告、贮存均由网络控制系统自动完成,不得人为修改。

6. 系统保证有自动备份功能,另外每月进行一次人工备份。 7. 计算机应由专人维护,每月杀毒一次。 8. 服务器使用UBS不间断电源,以防意外断电。

检测记录管理制度

1. 检测记录、报告格式及内容由技术负责人依据国标及行业标准编制、确认。

2. 记录的填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填写由相应岗位和授权签字人员负责,他人不得代替填写,填写时做到规范、内容齐全、准确、认真; (2) 审核人员对其审核的内容负法律责任;

(3) 更改记录应在更改处划“∥”,将其正确记录标示其上方并加盖印章;

(4) 在记录的形成过程中,从登记、电脑录入、总检等过程均应有标识;

(5) 同一辆车检测过程记录均有唯一标识(检测流水号); (6) 数据维护和清理须由授权签字人进行,他人无权进入控制系统。 3. 所有工作应在工作的当时予以记录,不允许事后补记或追记(无论是书面文本记录还是电脑自动采集记录)。

4. 记录应当保证足够的信息,有相应国标或行业标准的记录格式,应按其格式引用。其内容包括:“检测对象状态、检测设备、操作人员、检测时间、校核人员、原始数据、评判标准、标志说明、检测环境”等。

5. 记录保存期原则上为二年以上,个人技术档案应长期保存,仪器设备档案存至报废或转移。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可按委托要求执

行。

6. 记录统一使用国家规范的计量单位,委托方如有特殊要求应按委托书事项使用。

7. 记录的收集应由使用人在其工作程序完成后及时整理、归档,所有归档记录必须做到便于查找,定置管理。

8. 记录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为客户保密,非授权签字人或与本次检测无关人员不得借阅或翻阅。

9. 记录应每年清查一次,对已到保存期的记录由保管人员列出清单,填写记录销毁登记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并指定人员监督销毁。

检测报告内审制度

为确保本站出具的检测报告数据和结果准确,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要求。我站对检测报告实行内部审核制度。具体事项如下:

(一) 检测报告内审工作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

(二) 检测报告内审工作参加对象由内审员、质量监督员及其他人员组成。

(三) 每季度第一个月上旬进行。

(四) 内审的标准为国标或行业标准。

(五) 内审的范围包括检测记录、检测报告。

(六) 内审的内容为:

1、 信息是否齐全;

2、数据计算及换算是否正确一致;

3、分析数据相关性,视数据是否真实、检测过程是否规范;

4、检测手续是否完善;

5、检测记录、报告填写是否认真、规范、有无随意修改现象;

6、检测记录、报告格式是否为有效版本。

(七) 对内审中发现的问题,依据报告管理程序执行,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纠正。

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报告制度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9)145号《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我站应在每年1月15日前向城市环保部门提交上一工作报告。工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机构情况:名录、规模、类别等。

(二) 机构人员情况:人员基本情况、人员培训和考核状况等。

(三) 内部管理情况:检测线内部比对和检测设备校准等。

(四) 在用检测设备情况:检测设备检定、数据传输比对。

(五) 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情况及存在问题(发现排放控制装置缺陷等)。

(六) 监督检查情况。

(七) 设施规划和实施方案状况。

(八) 其他。

第三篇:室内装修环保检测协议书

甲方:乙方:

根据2003年3月1日工价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国家环保总局、卫生部指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甲乙双方就装修环保检测问题达成如下协议:

双方权利:

一、甲方权利:

1、甲方有权在装修工程质量验收后向国家权威室内环境检测机构申请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达标检测,并可要求乙方委派指定单位为甲方进行免费室内甲醛检测。

2、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在装修工程质量验收后,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3、如经国家权威室内环境检测机构检测后未达到上述标准,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整改,整改期为一个月,如超过工工程施工期限按延期处理,如果经过整改后仍未检测合格,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全额退还装修款额。

二、乙方权利

1、如甲方要求装修质量验收后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检测机构至少具有CMA(省级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资质。乙方赠送甲方单项甲醛检测,检测机构具备同等资质。

2、如甲方要求装修质量验收后进行空气质量综合检测及甲醛单项检测,乙方有权要求参与检测机构选择及整个检测过程。乙方送甲方的甲醛单项检测,检测机构由乙方委派,甲方进行确认。

3、如甲方要求甲醛单项检测,检测机构由乙方委派,甲方进行确认。居室自然通风至少7天(每天通风之间不少于10个小时),然后封闭10至12小时后检测(地漏和下水管道必须完全封闭),次阶段不视为工程延期。

4、如甲方要求装修质量验收后进行空气质量综合检测及甲醛单项检测,乙方有权要求检测前甲方采购的家具、地板、石材及装饰品不得进场。

5、装修工程所在区域如果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则乙方有权拒绝检测,对甲方自行检测结果,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双方义务:

一、甲方义务

1、甲方承诺所有检测项目均为乙方的施工项目。如因存在非乙方施工项目或者未经乙方书面认可的工程变更及工程增减项并出现检测不合格,责任由甲方承担。

2、甲方承诺检测必须在甲方、乙方专职人员,检测机构人员三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否则检测数据无效。如因甲方原因未能及时到场而导致检测延期,甲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3、装修质量验收后,如甲方提出综合检测,则除甲醛检测外的费用由甲方垫付,如检测合格由甲方支付,检测不合格由乙方承担并按双方权利

一、3条进行整改。

二、乙方义务

1、乙方承诺检测必须在甲方、乙方专职人员、检测机构人员三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否则检测数据无效。如因乙方原因未能及时到场而导致检测延期,乙方负相应的责任。

2、乙方承诺装修质量验收后,如空气质量综合检测不合格,则检测费用由乙方承担,而乙方赠送甲方甲醛单箱检测,甲方不承担该项费用。

3、装修质量验收后,如空气质量综合检测及甲醛单项检测不合格,乙方承诺对相关的项目进行整改,整改期为一个月,如超过工程施工期限按延期处理,如经过整改后仍未检测合格,乙方承担全额退还装修款,同时双方合同终止。

本协议作为施工合同的附件,须于施工合同同时签定方为有效。其他未尽事腚双方友好协商解决,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通过法律诉讼解决。

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环境检测员备考新环保法知识

一、新环保法通过、实施时间: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修改后的新法律共七章七十条,原法共六章四十七条。新法规定,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并明确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突出强调“责任”、“监督”和“法律责任”。

二、新法赋予环境监测的定位 定位:新环保法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纳了各方面的共识,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新环保法是:

——新时期最好的环保法

——现阶段最有力的环保法

——历史上最严格的环保法

1、地位:是环保的“哨兵”和“耳目”,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

2、作用:是环境决策的“依据”、环境执法的“证据”、环境科研的“数据”、环境信息公开的“实据”。

3、任务:五大任务——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检测、环境应急监测、环境预警监测、环境调研和评价监测。

4、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5、要求: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

三、环境监测制度

1、规定:第17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包括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放射性污染等监测制度。“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2、定义:为保证环境监测功能和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在环境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程和准则的总称。

3、我国环境监测的法律规范体系: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如新法第17条,旧法第11条; 环保专项法规——如《水污染防治法》第25条,《固废污染防治法》第12条; 地方环保法规——如《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12条;

环境监测专门法规或规章——如2007年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如《水法》中相关规定和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第11条第2款的规定;

环保法规规章——如《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部们制定的环境监测规范——如监测的技术标准、评价方法等; 规范性文件——各级环保部门制定的环境监测规划、方案、导则等

四、环境监测的职责分工

1、环境保护部门:

国家层面——制定监测规范、组织监测网络、规划国家监测站(点)设置、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环境监测管理;

地方层面——制定和实施环境规划、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组织编制环境监测报告、发布环境监测信息、落实监测网络建设和运行等;

2、环境监测机构: 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按计划和要求开展环境监测、开展环境监测研究、管理环境监测数据、编制环境监测报告、开展或参与环境调查、评价或纠纷仲裁、开展环境监测合作交流或技术培训等;

非环保部门环境监测机构——按部门或本行业工作需要开展相关领域的环境监测;

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在取得相关资质认证后,接受委托提供环境监测服务。

3、企业:自行或委托开展排污监测,按规定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五、新法保留并完善的12项法律制度 环境规划制度(第13条)

环境标准制度(第15条、第16条) 环境监测制度(第17条)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19条) 跨界污染联合防治(第20条) 环保现场检查制度(第24条)

环保目标责任和考评制度(第26条)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第41条) 排污企业环保责任制度(第42条第2款) 排污收费制度(第43条) 防止污染转嫁制度(第46条)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第47条第3款)

六、新法新确立的17项法律制度

1、环境日制度:第12条规定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第18条

3、查封扣押制度:第25条对违法排污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情形,规定环保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4、环境保护报告制度:第27条

5、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制度:第28条

6、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第29条规定“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

7、生态补偿制度:第31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补偿”。

8、垃圾分类处置制度:新法第37条、第38条作出了“政府组织引导”、“公民配合实施”的规定。

9、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第39条

10、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新法第44条规定了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超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环保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11、排污许可制度:新法第45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12、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新法第47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措施”。

13、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第52条

14、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新法第53条、第54条分别对国家、省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公开环境信息的内容、职责和要求作出规定。第55条对重点排污单位应如实向社会公开排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作了具体规定。

15、“黑名单”制度:新法第54条第2款规定环保部门应将环境违法信息纳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16、环保公众参与制度:第56条、第57条

17、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第58条

七、新法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规定

1、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第17条)

2、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第18条)

3、建立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对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统一监测(第20条第一款)

4、建立和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第39条

5、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第33条第款)

6、建立和完善对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调查、监测、修复和评估制度(第32条)

7、重点排污单位的监测设备和检测记录要求(第42条第3款)

8、严禁篡改、伪造检测数据(第42条第4款)

9、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第47条第2款)

10、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第54条第1款)

11、依法公开环境监测信息(第54条第2款)

12、违反环境监测规定的法律责任:如行政处罚、行政拘留、连带责任、行政处分、引咎辞职、刑事责任等。(第62条、第63条第3项、第65条、第68条第6项第7项、第69条)

八、新省环保条例关于环境监测的规定(涉及到有6条)

1、规定“省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市县环保部门属地开展监测活动并依法监督、环境监测机构规范活动并接受监督”的监测管理体制。(第12条)

2、对重点区域、流域建立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监测。(第7条)

3、排放污染物未实行自动监控的企事业单位应定期进行监测,并向环保部门报告监测情况。(第26条第4款)

4、环保部门加强对重污染单位周边土壤进行监测;农业部门应开展耕地土壤环境监测。(第38条第

2、3款)

5、农业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对农业灌溉水、农产品进行监测和评价。(第48条第2款)

6、对擅自变更监测点责令改正并处2-5万元罚款;环境监测机构未按规范从事监测活动造成数据失实的或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的,给予“双罚”,并追究其连带责任。(第64条)

九、环境监测机构的法定责任

1、新环保法第17条第3款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2、新广东省环保条例第12条第3款规定: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按照环境监测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不得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

十、新环保法确立的五项法律责任制度

1、按日计罚:新法第59条对违法排污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但又拒不改正的行为,规定按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2、限产、停产整治:第60条规定超标、超总量排污的,可责令其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情节严重的,经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3、行政拘留:第63条对未评先建,拒不停建、无证排污,拒不停排、逃避监管,违法排污、违禁生产使用农药拒不改正的四类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以10-15日的行政拘留。

4、连带责任:第65条规定环评机构、环测机构、环保运营机构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5、引咎辞职:第68条规定环境监管部门有九类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除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和开除处分外,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其中第

(六)项“篡改、伪造或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 涉及环境监测机构。

十一、环境监测机构及其监测人员“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几种情形

1、更改生产工况、处理设施运行和排污状况等监测所需条件信息;

2、更改采样单位、点位、时间、人员、对象等客观信息;

3、调换、变更样品;

4、擅自变更监测方法和分析方法;

5、擅自调校采样监测和样品分析的仪器设备;

6、更改监测数据;

7、擅自修改监测报告;

8、其他篡改、伪造、变造、编造、隐瞒监测数据以及指使、授意篡改、伪造等行为。

十二、新环保条例规定的“双罚”责任 第64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

1、擅自撤销或者变动环保主管部门确定的环境质量监测点(断面)的,责令改正,并处2-5万元罚款

2、环境监测机构未按照环境监测规范从事环境监测活动,造成监测数据失实的,责令改正,并处2-5万元罚款(按次数量罚);

3、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隐瞒、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的,处10-20万元罚款,并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2-5万元罚款(按行为和次数量罚)。

十三、新法对环境监测民事责任的规定

1、新环保法第65条规定,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2、新环保条例第64条第2款规定,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十四、环境监测的刑事责任风险

1、新环保法第69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不仅是针对违法犯罪的排污者,也适用于环境保护监管的执法者和相关工作人员。

根据《刑法》第408条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十五、环境监测存在的基本问题

1、网络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设置、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2、技术规范、标准、方法不统一,造成数据资料差异巨大,缺乏可比性;

3、信息发布不一致,监测数据不能共享,造成信息矛盾;

4、数据质量确乏有效保障。数据造假、数据失真,影响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

十六、环境监测的具体问题

1、体制不顺。

2、职责不清。

3、人力不足。。

4、能力不够。

十七、环境监测的操作问题

1、采样不规范。

2、分析不准确。

3、质控不到位。

4、报告不完整。

十八、环境监测的风险防范

1、具备资质:检测机构获得质检认证,且所有人员经考核持证上岗;所有仪器按要求经过检定和校准;所使用的标准物质是有证标准物质。这是环境监测数据合法有效的前提。

2、规范操作:环境监测范围较广,环节较多,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每个步骤都必须严格遵守监测规范。这是环境监测数据客观真实的关键。

3、加强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综合管理,这是环境监测工作满足现实要求的保证。

4、依法监测:履行法定的监测要求,完成法定的监测任务。这是环境监测避免责任风险的基本要求。

第五篇:工程检测工作计划

工程检测工作计划1、质量检验计划的内容

质量检验部门根据生产作业组织的技术、生产、计划等部门的有关计划及产品的不同情况来编制检验计划,其基本内容有:

(1)编制检验流程图,确定适合作业特点的检验程序,工程检测工作计划。

(2)合理设置检验站、点(组)。

(3)编制产品及组成部分(如主要零、部件)的质量特性分析表。制定产品不合格严重性分级表。

(4)对关键的和重要的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编制检验规程(检验指导书、细则或检验卡片)。

(5)编制检验手册。

(6)选择适宜的检验方式、方法。

(7)编制测量工具、仪器设备明细表,提出补充仪器设备及测量工具的计划。

(8)确定检验人员的组织形式、培训计划和资格认定方式,明确检验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和职责等,工作计划《工程检测工作计划》。

2、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

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形体大小、过程作业方法(工艺)、生产规模、特点、批量的不同,质量检验计划可由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检验的主管部门负责,由检验技术人员编制,也可以由检验部门归口会同其他部门共同编制。编制检验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充分体现检验的目的。一是防止产生和及时发现不合格品,二是保证检验通过的产品符合规范要求。

(2)对检验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检验计划必须对检验项目、检验方式和手段等具体内容有清楚、准确、简明的叙述和要求,而且应能使检验活动相关人员有同样的理解。

(3)关键质量应优先保证。所谓关键的质量是指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如关键的零、部件),关键的质量特性。对这些质量环节,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时要优先考虑和保证。

(4)综合考虑检验成本。制定检验计划时要综合考虑质量检验成本,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检验费用。

(5)进货检验、验证应在采购合同的附件或检验计划中详细说明检验、验证的场所、方式、方法、数量及要求,并经双方共同评审确认。

(6)检验计划应随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结构、性能、质量要求、过程方法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生产作业过程的需要。

上一篇:环保局副局长述职报告下一篇:环保相关法律知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