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bpmf教学设计

2023-06-20

第一篇:新人教版bpmf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bpmf》

汉语拼音3 bpmf 教材分析:

本课共有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情境图。假日里,大家爬上山坡(p)看大佛(f)。一位小朋友要用手摸(m)大佛,爸爸告诉他她:喇叭里正在广播(b),大佛是文物,不能用手摸。情境图主要用以引出要学习的声母bpmf,帮助学生读准bpmf的音。图下是bpmf

四个声母的笔顺图示及它们在四线格中的书写规则,用以帮助学生掌握这四个声母的笔顺。

第二部分是声母bpmf 及其表音表形图。

第三部分是声母在四线格中的书写,用以指导正确描红。

第四部分是“两拼法”的示意图以及bpnf与单韵母aoiu组成的音节。 学情分析:

汉语拼音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拼音能力为目的,以声母、韵母和拼音方法的教学为重点。本课中学生初次接触声母及拼读,可能会摸不准要领,若一味地让学生拼读会显得枯燥乏味。《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相结合。为此教学时应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如“歌诀法”、“游戏法”等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启发他们思维,帮助掌握拼读要领。

拼音源自生活,又用于生活。教学拼音时,不该脱离学生的语言实践经验,在课前,应准备创设情境用的音像资料,做游戏用的字母—卡片,富有情趣的画面,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拼音就在他们的身边。课堂上,小组讨论、双人演读等形式以及教师鼓励性的评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乐趣,学会声母bpm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认识音节,在游戏中学会“两拼法”,能准确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

1.区分b p认清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2.学习“两拼法”,正确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辨别“b”与“p”。 教学过程:

一、有效导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和拼音宝宝们交朋友。前面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单韵母,一起来用响亮的声音背一背!(学生按顺序背诵六个单韵母)

师:我们打乱顺序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老师请坐的最神气的一组来开小火车!看清楚声调,边划声调边读,其他组的小朋友可要认真的听。上课认真倾听也很重要哦! (打乱顺序抽读带声调单韵母)

师:小火车开得真不错!一起告诉老师,单韵母的声音是-----(又响又长)

二、创设情境,引入声母

师:今天啊,拼音王国又有新朋友来了。

1.出示情境图及音频:各位游客你们好,现在你所见到的是我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大佛,我们要爱护大佛,不要用手摸。

2.说说你的所见所闻。

3.诵读“语境歌”,巩固声母认读效果

小朋友,b p m f这四个声母你们都读准了,认清了,也记住了。老师要奖励你们一首儿歌,请听我读。

九月九,爬山坡,小波波,扶婆婆。婆婆摸他小脸蛋 :多像一只红苹果! 好听吗?老师还会把它读得更好听一点呢?来,跟着我读。(老师击掌而读)

小朋友,儿歌有意思吗?很喜欢吧!来,自己读一读。

三、读准认清bpmf 1.认识“f”

大家看啊,这幅图上告诉我们九月九,爬山坡,小波波,扶婆婆。婆婆摸他小脸蛋 :多像一只红苹果!(生:爬山坡)。对,爬山坡。这就是山坡的f。 2.认识“p”

他们要爬上什么才能到达山顶呢?(做出斜坡的手势,让学生能根据图画和手势很快领悟)(生:要爬上山坡)是的,要爬上山坡才能看到达山顶。这是山坡的“p” 3.认识“m”

奶奶看着孙子高兴地想要用手去——(教师做出想摸的动作)摸一摸。瞧,这就是“m”。 4.认识“b” 小朋友的名字叫小波波

四、读准音,认请形

过渡:这四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小朋友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准,认得清,记得住这些新朋友。 1.读、认“b”

(点击课件,出示b )我们先学第一个声母b。来,请小眼睛这台摄像机看着老师,看老师怎么读:(教师读b b ,学生学会看老师口型)

请跟我读:b b (速度慢一些,师每一次读中间留空,便于学生跟读)来,我们自己读一读

小朋友,会读b了吗?听一听,跟老师读得一样吗?b b 。 你们发现了吗?要把声母b读好,就要读得又轻又短(教师随之作出手势)

我们怎么记住b这个声母呢?来,这儿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这幅图(出示b的表音表形图),再看看声母b。不少小朋友发现帆板在水上冲浪的样子与声母b 形状很像。有的小朋友还发现波浪的波就是声母b,它们的读音是一样的呀!我们看明白了这幅图,就能很快把声母b读音和形状都记住了。老师还把它编成了一句顺口溜呢:帆板冲浪b b b (重复)。来,看着图自己多说几遍。 还有哪些顺口溜? 2.读、认“p”

(出示p)请小耳朵这台录音机听好老师读,p p 。请跟我读:p p p。声母p大家要想读好,同样,也要又轻又短。

p这个声母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下来?书上也教了我们一个办法,来,看一下小猴推车图,小猴推着车子上坡就是p,那车子的形状也正好和声母p一样呢。请跟我说一句顺口溜:小猴推车p p p。小朋友,你会看着图说一说吗? 3.做游戏

教师:好,休息一下,我们来玩游戏好吗?

老师手里有一张纸条,当我对着它读不同的音时,纸条会有什么变化呢?请看好。(老师对着纸条读b p)是不是发现读b时纸条不太动,读p时纸条动得很厉害。了不起,发现了这两个声母发音时的小秘密了。你们也可以照样子试一试。 B:辨析b p (手拿声母b和p的卡片)声母b和p长得很像呢!我们怎么分清它们呢?我们可以这样说: C:听音游戏

现在,我们都学会分清b 和p了,老师想考考你们的小耳朵。如果你听到的是b ,就请站起来,如果你听到的是p,就请蹲下去。游戏开始了。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看图认读声母、做游戏的方法记住了b 和p。现在,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声母m和f 吧。 4.读、认“m”

摄像机、录音机都要动起来哦!(教师手指眼睛和耳朵):m m m。请跟我读:m m m。有没有读得又轻又短?m这个声母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下来呢?

来,我们看一下小兔采蘑菇这幅图,小兔面前有三个大蘑菇,蘑菇的蘑就是声母m。那三个大蘑菇组成的图案正好像声母m(可以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请跟我说一句顺口溜:三个蘑菇mmm(教师一边说,一边出示课件。教师重复示范,帮学生加深记忆)。小朋友,请看着图自己多说几遍。 还有哪些方法记住m? 5.读、认“f”

(出示课件f)今天要认识的最后一个声母:f f 。请跟我读:f f 。f这个声母怎么记住它呢?

(指着表音表形图)这图就可以帮助我们。图上这人是干什么的呀?对了,是魔术师,他用来玩魔术的拐杖不就是声母f吗,魔术师正用手扶着呢,扶着的扶正是声母f的读音啊!(可以用课件边讲边演示)。我们也来说一句顺口溜:一根拐杖f f f。小朋友,请看着图说说这句顺口溜。 还有哪些顺口溜?

五、学习拼读 1.学习拼读方法

韵母α听到你们读得这么好听,也来到了我们中间。它想跟声母b交朋友呢!(点击课件,出示b和α)

请听我读:b—α→bα。瞧,把声母和韵母拼到一起,就成了——音节。 b和a在一起是怎么拼出ba这个音节的呢?请大家看,(点击课件)一个小猴推着b,前音要轻短,一个小猴推着a,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跟我说一说拼读的儿歌。(生母轻短韵母响,两音相连猛一碰)来,你们说给老师听听。

再跟我读:b—α→bα(让学生有跟读的时间)请同学们自己拼拼看。 拼读时,可千万别忘了:生母轻短韵母响,两音相连猛一碰。 2.拼读翻台卡

一听到声母b与韵母α交上了好朋友,成了音节,其他声母和韵母也想这样做呢!(老师拿出拼音翻台卡)它们在这儿,谁来帮助它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请跟我读。(老师边翻卡片边教读)你们也可以自己翻到12页,把小猴下面的四组音节拼一拼。

六、学习带调拼读 1.学习带调拼读

咦,韵母这回带着帽子出门了,该怎么拼读呢?来,跟着老师读一遍。(师示范,学生跟读,注意留白)听出来了吗?老师是在最后把帽子给加上去,读出来的。再跟我读一读四声。

小朋友们,书上还有三幅图,你们自己试着去读给你们的老师听一听,好吗? 2.寻找拼音字

有了带调音节啊,就可以给汉字注音啦!大家看,斧,就是斧头的斧,那么夫呢,可以是夫人的夫,扶,扶手的扶,父,父亲的父。拼音就是这么神奇,可以帮我们认识好多汉字。书上的其他音节,你看看还可以给什么汉字注音?自己试着说一说吧!

七、巩固音节 1.我爱吃菠菜。 2.头发

八、游戏 1.将学生分成声母组、韵母组,进行“交朋友”游戏。

2.出示音节,让学生进行分解音节比赛。例:bā是由谁和谁组成的,请手持“b”和“ā”的学生跑出来拼一拼。

九、书写练习

1.咱们再来观察一下,b p m f这四个声母在四线三格这个家里,怎么住下的呢?

2.看得越认真,就能写得越正确。看,b、p,特别要注意m,它是由三笔写成。第三笔右弯在第二笔右弯的右上处起笔。再看看f。 3.看清楚了吗?就要写字了。写字之前,老师提醒大家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

4.小朋友们,开始写字吧!可要注意你的写字姿势哦,同桌之间比一比。

5.总结:小朋友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会读、会认,会写,还会拼。课后,我们可要多多拼读,先把第十四页书上的拼熟了,再去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字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拼音拼读。如果坚持这样去做的话,拼音会和你们成为好朋友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bpmf与单韵母a和o的拼读时,我发现学生在拼读时对单韵母加声调读不准确,尤其是三声和四声,三声总是读不到位,四声总和二声搞混,于是我加强了范读,然后再点名读,让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孩子们都好表现,学得更认真了。当学生们都差不多掌握的时候,我再采用开火车、小组比赛读等形式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生写bpmf,采取的是送“bpmf”回家的方式,让学生观察bpmf到底住在四线格的哪一格,然后我在黑板上演示字母书写笔画及顺序,再让几个学生复述,先书空,再在练习本上写,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书写格式和笔顺,不规范的学生需要个别指导。

第二篇:猫》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词语,品味精美、富于表现力的的语句,提高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习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1.重点:品味语言和多元解读主旨;

2.难点:多元解读主旨。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郑振铎 )

二、积累字词、整体把握

1. 由作者入手,积累词语。

①“铎”读什么音?

②你在预习中还积累了哪些字、词?推荐给大家。 (提示掌握:怂恿、怅然、妄下断语„„)

2. 由课题入手,整体把握。

课文围绕“猫”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简要概括。

(引导学生理清人物、事件、结果等,然后组织为一句话。)

三、品写“猫”之妙 1. 创设情境(欣赏一组可爱猫咪图)。

2. 放声朗读第

一、三两段,勾画出文中描写“猫之趣”的精彩语句。

3. 在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4. 展示共享。

重点语句:

①“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台阳光里滚来滚去。”

②“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③“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5. 从字里行间中,你感受到作者对前两只小猫分别怀着怎样的感情?找出文中抒发这种感情的语句读一读。

重点语句:“我坐在藤椅上„„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愉悦、温馨、悠然„„试着读出这种感情。)

6. 一旦产生了如此感情,那么前两只猫的死亡和丢失带给了我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呢?

第一只:酸辛、可怜,惋惜居多。(简处理)

第二只:怅然、愤恨、诅骂。(难过之余为何又多一层“愤恨”呢?写猫同时更有批评小人、劝诫社会的深刻意蕴。)

四、悟写“猫”之理

1. 回到课文中,浏览写第三只猫的有关内容,“我”与第三只猫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2. 哪些语段直接抒发了“我”内心的伤痛?

重点品读:

① 30段。感受“我”的感情:(内疚、自责、痛苦)

②“永不养猫”句。 3. 为什么第三只猫会有如此遭遇呢?为什么会给“我”的内心带来如此重的伤痛呢?故事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①绝大多数学生可能先从“我”的所作所为这一角度思考,尽量给充分发言机会。

②这一事件的另一角色“猫”的身上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吗?

4. 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经历过类似于第三只猫的遭遇吗?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像猫这样的小生命,错怪过别人?或者你也曾经被别人误解,蒙受冤屈?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有话要说吗?拿起笔,把你此刻最深的感受用一两句话集中表达出来。

五、学习小结

1. 口述或媒体显示对研讨的情况总结。

【把握内容品味语言】(内容略)

【重点探究读出收获】(内容略)

2. 课堂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猫》这篇文章,用我们的目光,从不同的角度学到了为人处事的原则、方法,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这些不同的收获都是值得肯定的。

这样由物及人,读出物背后的人世,才是阅读的高境界。希望大家在以后的阅读中运用这些方法读懂作者、读出自我、读得真知。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屏幕显示“猫”,标题下配有猫的动漫图像及作者姓名)喜欢《猫》这篇文章吗?

学生齐应:喜欢。

师:真好!里面写了几只猫啊?

学生齐应:三只。

师:这三只猫各有什么特点?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相关课文,大家边听边识别,圈出关键词句,作出评判:我最喜欢哪一只,最不喜欢哪一只,要用文中重点词句来说明。

学生主动自荐,有语文课代表随机组合为三组。

A组诵读第一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三妹”(女同学)。

B组诵读第二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三妹”(女同学)。

C组诵读第三只猫的描述。角色:“我”(男同学),“张婶”、“夫人”、“三妹”(分别为女同学)。

师:哪一组读得最好?

生齐:第三组。

师:好在哪里?

生1:不同人的心情与性格区别开了,像演戏一样。

生2:他们读的部分本来故事性就强,他们讨巧。

师:不无道理。三个组读得都不错,都值得表扬,掌声祝贺!相对而言,人物多,故事强,配合默契难度更大,所以第三组更值得祝贺,大家同意吗?(掌声四起)

喜欢哪只的选择势必已经有了,理由未必充足,再整理一下个人的感觉,两分钟以后交流。

生1:我喜欢第二只猫,因为它“更有趣,更活泼”。

师: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1:它乱跑,它会爬,它会捉。

师:再具体点。

生1:不仅在园里跑,还上街跑;会爬树,还会爬墙;会捉老鼠,也会捉蝴蝶。

师:“跑”、“爬”、“捉”三个关键词,将“更有趣,更活泼”的特点落到了实处,好!你能感觉出作者对第二只猫态度如何?

生1:特别喜爱。

师:你凭什么断定?

生1:无论是“跑”、“爬”,还是“捉”,作者都是怀着高兴的心情在欣赏猫。

师:非常好!作者的态度通常侧显在描述的感情色彩之中,把握了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生3:我更喜欢第一只猫,它活泼天真,不像第二只猫放纵而自惹麻烦。(笑声起。)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3:它“像雪白的毛球”,“滚来滚去”;它抢三妹的红带,“扑过来,又扑过去”。总之,它不乱来,既活泼可爱,又懂事好乖。(听课老师报出掌声。)

师:你的品味,为师也自愧不如,因为你在“活泼”当中,又分别出了个性与品质的高下,掌声褒奖了你的精彩。同学们借助他的思路,想像一下文中所写第一只猫与第二只猫活泼不同的个性。(同学们在座位上相互动作体会,寓理解于活动之中)能感觉出作者对第一只猫的态度了吗?

生4:喜欢,只是不像对第二只猫那样偏爱。

师:依据是什么?

生4:第二只猫作者写了好多好多,第一只猫写得好少好少。

师:你是说文字的详略鲜明地体现出作者的亲疏,对不对?

生4:是这个意思。

师:你这个意思揭示的正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又一种基本方法。

生5:我觉得作者偏爱第二只猫是为了对比的需要,他越是偏爱,他对偷猫的人越是愤恨,因为后来这只猫被人偷走了嘛。

师:这么说,作者这么写不仅是喜爱猫,还有批评小人,劝诫社会的深远意义了?高明!这也是我备课没想到的。我向你表示敬佩!(举手示意,掌声响起。)

生6:我最喜欢第三只猫,尽管它的前面的颜色、样子没有一点是讨人喜欢的,但主人收养它,它就不忘感恩,即使被冤屈、被驱赶,它躲在别人屋顶上,也始终望着主人的房子不愿离去,直到冻死饿死。

师:你是说它有情有义,无怨无悔的精神感动了你?

生6:对的。

师:第三只猫感动了你,你感动了我,你的人性化理解也会感动大家,大家说是不是?

生齐:是!(听课者报以掌声。)

师:主人怎么会冤屈第三只猫的呢?

生7:这猫老瞅着笼中的鸟儿引起了家人的怀疑。

生8:我觉得它是想和鸟对话,因为它太孤独、寂寞。

生9:我觉得那猫想保护鸟,因为它知道那鸟是主人的宠物,很寂寞,所以它一动不动地瞅着它。

师:请问笼中有几只鸟?

生9:两只。

师:它已经成双成对了,还孤独吗?

生10:我觉得那猫想吃笼中的鸟,因为它看到鸟那么受主人喜爱,它气不服。

师:这么说“我”怀疑那猫是吃鸟的凶手,是对的了?

生11:有没有吃鸟的动机并不重要,这猫长得既不好看,又懒惰,更不会讨主人喜欢,被怀疑被冤屈在所难免。

师:假如是第二只猫吃了鸟,“我”会怎么样呢?

生11:“我”非常喜欢第二只猫,至少他是不会首先怀疑它的。

师:照你这么说,第三只猫受冤屈是咎由自取了?

生12:我坚决反对。第三只猫受尽冷漠与苦难,是受害者,让被同情者还去承担责任,这不公平!

生11:不是要它承担责任,是说它应该反思,知道自己有缺点,就应该争取机会改变自己。

生12:你说它怎么去争取机会?(笑声起。)

生11:至少可以改变一下自己,比如让自己开心一些,越愁眉苦脸,主人越不喜欢你呀。

生12:主人老是看它不顺眼,根本不给它改变的机会。而且,这第三只猫是被原主人遗弃新主人捡来的,它的身世和它的不漂亮已经够它自卑的了,全家人对它的鄙视更使它的性格遭到扭曲,它能改的了吗?

生11:能不能改得了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改又是一回事。(掌声。)

生 12:对于第三只猫来说,改不改结局都是一回事,它的遭遇决定了它的悲剧。

(掌声。) 师:请大家表决,赞同该反省的举手(占绝大多数),赞同不该担责的举手(占小部分)。绝大多数赞成反省,我也赞成。(对生12)这位同学的环境逼迫、性格造就的分析,有思想有个性。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只猫没有做好自己,它的冤屈自己是有责任的,从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角度看,它也该反省。

生11:我倒是觉得“反省”的意义不在于猫而在于人。

师:惊人之语!说说。

生11:这篇文章写的是猫,其实写的是人,像第三只猫那样不受欢迎的人,经常反省自己,不断改好自己,才能不被冤屈。(掌声。)

生12:我想到上个月班主任老师读的那篇文章中一句话“未来社会需要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那第三只猫情商太低,不注重改变自己,协调自己与主人的关系,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什么时候都不会有好的结局。

生10:不讨人喜欢,就是合作能力不够,这就是最大的缺点,甚至是致命的缺点。

师:高见!你们这么一联系,文章思想内容的空间得到了质的拓展,意义深刻起来了。写景物写动物落脚点还是写人写社会,即表现人的思想情志,提升做人,补益社会。由物及人,读出景物背后的人世,才是阅读的高境界。大家要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做人的教训,遇挫先从自己找原因,千方百计学做有益于人的人,做大家喜欢的人。

生13:我们没必要在猫本身兜圈子。我认为主人更应该认罪。

师:啊!为什么?

生13:因为他不仅在精神上歧视它,而且直接导致了猫的死亡。

师:文中不是说猫死在邻家屋顶上的吗?

生13:是啊,因为主人打它骂它,猫不敢回家,这才冻死饿死在邻家屋顶上了。

师:这么说,第三只猫的惨死,“我”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我”有无这方面的认识?

生14:很强烈的。作者说“十分难过”,比起第一只猫的病死,第二只猫的被偷,对第三只猫死,他“更难过得多”,而且“痛悔莫及”,“良心受伤”,甚至发誓“我家永不养猫”。

师:你回答得真全面,够精彩,掌声祝贺!(掌声响起)“我家永不养猫”话中有话,谁来品品?

生15:第三只猫的冤死太伤“我”的心,他不愿再触到伤痛,所以永不养猫。

生16:我认为不仅如此,文中写了“我”三次养猫,不是死了,就是被偷,引发他的都是不愉快。所以他发誓永不养猫。(掌声。)

师:(对生15)你抓住了要点,(对生16)你说得全面,你们俩点面结合,答案就完美了。大家说对不对?(生齐:对)回头探究一下“我”当初收留第三只猫处于什么考虑?

生17:是担心它“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师:这么说是出于以生命的爱惜,是不是?(生齐应:是)当“我”发现第三只猫有咬死芙蓉鸟嫌疑时,便加以“惩戒”,同样表现“我”的善良、正直和憎恶邪恶的性格,对不对?(生齐应)这么说“我”是无意误伤第三只猫。既如此,死一只猫有什么大不了的,有必要如此伤心反责吗?也就是说你从作者的伤心中看出了他为人的哪些品质?请大家讨论一下再交流。

(前后座位 4人一组,讨论热烈。4分钟后交流。)

生18:看出“我”不伤无辜,勇于自责的精神。

生19:不欺侮小动物。

生20:真诚认错。

生21:书生气十足。

师:怎讲?

生21:善良的书呆子才会这样想这样做。

师:你欣赏这样的“书呆子”吗?

生21:这样可贵的“书呆子”现在太少了!(掌声。)

师:这正是我们学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大家是否听说这么一个故事。2003年世界网球锦标赛的一场晚间赛上,匈牙利的一位选手接球时不慎将一只飞过来的小鸟打死了,他立即停下比赛,双膝跪倒地上,屈死的鸟儿默默祈祷。赛场立即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这位选手的敬意,是对珍爱生命、反省自责这种崇高品格回归的呼唤!

将我们刚才研讨的情况总结起来,大致如下,请看屏幕(媒体显示)。

整体把握:

A.猫

很活泼白雪球似 滚 新鲜 可爱 扑来扑去 抢 快乐

病死 ——————-酸辛 可怜

B.猫

更活泼 乱跑 –园、街 更喜

更有趣 会爬 –树、墙 担忧

善捉 –蝶、鼠

被捉 ——————–愤恨 诅咒

C.猫

不活泼 ——-厌弃

忧郁 ———怀疑

懒惰 ———棒打

屈死 ——————–难过 自责

重点探究(有关“反思”内容的感悟。)

1. “C猫”之冤“冤”在何处?留下什么教训?

不受欢迎,易成冤案牺牲品。免遭厄运,须改善自己。

2. “我”之误“误”在何处?留下什么教训?

仅以个人好恶决断,难免伤害无辜。避此失误,须凭真据实。

3. 从“我”的“难过”看我的心灵。

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无辜,不欺弱小,勇于自责,真诚忏悔。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郑振铎笔下的猫是不是已经活在大家脑子里了?(基本上)想一想那猫最难忘的是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有说动作可爱,有说神情难忘,有说结局都是悲惨的(或病死,或被偷,或冤死)。 师:那些动作、神情、惨状呈现在文章里便是细节,记叙文的魅力在细节动人,记叙文的阅读应在细节品悟上下功夫。

好的,不忘郑振铎笔下的猫,学做郑振铎那样有着美好心灵的人:公平的待人待物,不欺弱小,勇于自责,真诚忏悔自己的失误,始终向着善良与崇高。

第三篇:新人教版《认识梯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p66例3, 练习十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辨认梯形,知道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会画梯形的高。初步了解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的特征。

2.通过分类、比较等沟通梯形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借助多媒体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的特征,能运用梯形的特征辨认梯形。 【教学难点】 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教具: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图片各若干张 学具:三角尺、课堂作业纸 【教学设想】

《认识梯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年级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按教材进度第一次系统认识梯形,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特征直观判别,而且能与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进行比较和沟通。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

对梯形的特征研究,我努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引入,采用了把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所形成的重叠部分会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初步感知梯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不平行”。在建立梯形表象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把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比较,加深两种图形之间的区别,也为学生沟通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作好铺垫。课的结尾,把课本练习十一第5题,通过适度的变换,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二、精选习题,整合知识点,用足用好每道习题。

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包括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殊性、画梯形的高等,以及沟通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为此,该如何能够选好习题,整合知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探究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整节课由3道习题构成,而每道习题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第一题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得到的3个梯形来探究梯形的特征,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梯形的特征后,继续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叠,通过任意旋转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思考:重叠部分的图形为什么一定是梯形。

第二题从判断是否是梯形开始,到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及高,再通过分类认识两种特殊梯形,进而认识到特殊梯形的底、腰及高的特殊性。

第三题从静态地找梯形,到动态地观察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巩固新知识的学习,提升数学思考力。

【教学过程预设】

一、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重叠,引入新课。

1. 把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如果重叠部分是四边形,会是什么四边形?

重叠出几个不同形状的梯形。

2. 揭示课题。原来把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在一起,可以产生一个新的图形----梯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梯形。

二、掌握梯形特征,形成清晰表象。 1.感悟梯形特征。

(1)观察一下这些梯形,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它有什么特点?(学习方式:同桌讨论)

预设:四条边,四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你怎么肯定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另一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梯形是由三角形和长方形重叠得到,在平行四边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在三角形上的这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到底什么样的四边形,才叫做梯形?

讨论得出: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变式判断:继续让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重叠出梯形。 a.平行四边形不动,三角形继续旋转,构造新梯形。 b.三角形不动,平行四边形旋转,构造新梯形。 思考:为什么这些也都是梯形?

引导学生发现:不管怎么变,都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生活中的梯形 生活中见过梯形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常见梯形。 2.学习梯形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汇报,对有争议的图形进行讨论。 (2)出示梯形各部分名称。

这些梯形的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观察得出: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3)画高

两条底之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学生独立画高。 练习反馈,引导发现:梯形的高有无数条。 3.认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1)按一定的标准把这些梯形分类。 (学习方式:4人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移一移,分一分。

a.按有没有直角:

2、7

1、

3、

5、6,认识直角梯形。 了解直角梯形的特殊性:腰垂直于底边,同时也是梯形的高。 b.按是否有一组对边相等,或按是否对称

1、6

2、

3、

5、7,认识等腰梯形。 了解等腰梯形的特殊性:两腰相等;轴对称;底角相等。

三、巩固提高,沟通梯形与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1.已知 a//b,下图中有几个梯形?把它们找出来。(第7题) 你能找到几个梯形?用4个顶点字母表示梯形,写一写。 思考1:你怎么肯定这些都是梯形?

思考2:这些梯形形状都是不一样的,但有什么是相等的? 2.几何画板:出示图

根据第1题拿出其中一个梯形AEFB, F点喜欢在b这条线上动来动去。想象:随着F点的左右移动,会变成哪些图形呢? (1)往右移,都是梯形。

(2)往左移,可以变成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两次停留思考:第1次,差不多是平行四边形时;第2次, F点接近是E点,是什么图形?

(3)如果能动2个点,还能得到什么图形? (4)如果F点能随意动,会变成什么图形?

3、完成第4-6题

四、课堂总结

看来四边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我们以后的学习,你会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第四篇:高三政治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

三年的政治教学,可以说高三这一年是最值得回味的,这一年是自己不断学习的一年,成长也是最快的一年。对于高三教学的老师,真感压力巨大,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学习其他教师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通过这一年的认真学习,我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重难点的把握更加清晰,对政治教学的思路更加明确。这里,我谈谈高三政治的教学反思。

高考政治复习量大、知识点多、理论性和时代性强等诸多特点,而复习时间相对较短,要想取得高考成绩,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虽复习的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不变应万变。吴校长和嵇英姿老师根据他们丰富的高三教学经验与高考备考经验,精心准备,统筹规划,2007届学生政治采用了三轮复习法。三轮复习法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一致。

第一个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突出重点,以重点带动全面。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巩固、加深、拓宽,使学生更加深刻系统地掌握知识,为下阶段复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个阶段:专题知识复习,讲好知识专题及热点专题,推出“热点专题课”,把教材的基本观点和热点相结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规范性。

第三个阶段: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回归课本,复习方法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注重解题方法,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有目标地巩固一些重点知识问题。

通过整整一年的努力,我们高三政治备课组按既定方针,圆满完成了复习任务。2007年高考试题,主观题完全与我校平常考试练习相吻合,吴校长反复提到的《物权法》及过去一年频繁的对外政策,在高考中得到印证。(今年高考卷38题,以《物权法》为载体,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三个角度,考查学生对这一重大热点问题的理解,引导他们充分认识《物权法》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9题考查了 “和平发展道路”的发展战略,很好地反映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重大对外政策的正确性)。今年,田中学生高考考试成绩还算理想,高三政治备课组老师共同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纵观江苏省自主命题的这三年,大的方向与考纲一致。试题难度适中,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考查与之相关的教材知识,对能力的要求更高,试题也有一定的创新,如挖掘本土资源,体现了江苏特色。通过一年来的复习及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卷之后,对今后的政治复习,我有几点思考:

一、重视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掌握考试特点,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明确各个考点命题的范围和能力层次要求,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教师和学生都要明白《考试大纲》所明确的考查范围就是高考复习的范围,《考试大纲》所明确的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也是高考复习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考点的变化(增加、删除、调整)往往体现了当年国家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调整,包含了一些高考信息。2007年的考试说明,有两个考点发生了变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及党的地位)。待老师研读考纲后,教学就更有针对性了。从今年高考来看,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有些是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一些社会热点现象,但也是考查教材知识。(对高考考纲的把握,吴校长做了大量的工作,印发了2006年高考政治考点的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及2007年高考政治考点与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务必继续重视考纲,研究考纲,确保万无一失。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强化主干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以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为基础。从今年江苏省高考试卷来看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 要求更高,必须使学生基础知识过硬。没有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就绝对不能形成综合能力,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构筑坚实的基础体系。加强知识整合,构建知识网络,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例如,对于每个知识点,我们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样。必须在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原理掌握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打破章节界限 ,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掌握这一重点知识点。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保障制度、第三产业、货币、银行、对外贸易、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现象和本质、认识和实践、人生观和价值观、联系的观点、物质与意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依法治国、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及主干知识的考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大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

三、重视热点知识的复习,做到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统一。在政治课的高考复习中,时事政治复习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这是由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高考特点决定的。高考命题关注热点,关注现实,但不能脱离具体知识点。出现的是热点,考查的是理论知识,所以一定要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强化对热点知识的复习。首先要理清本的时政热点,如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公平正义,新农村建设,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长征胜利70周年,两岸关系、祖国统一,和平发展道路,“两会”问题等等。然后对热点社会时政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即这些问题可以同我们所学的哪些知识、原理相结合,是怎样结合的,增强考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今年高考政治试题所涉及的重大热点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外政策、民生问题等。考查了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的知识水平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强化训练,提高解题技巧,做到精讲精练。今年四月,我们进入了强化训练时期,效果比较明显。政治复习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达到目的。同学们通过做题,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反思,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当然,强化训练时期也不能陷入题海之中,备课组老师要精选典型试题,避免偏题、难题、怪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练习后及时分析总结,先针对答案自查自纠。然后老师要认真做好讲题工作,通过必要的练习,及时查漏补缺,才能弥补学生思维的不足,提高解题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政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选择题又称客观性试题;二是非选择题又称主观性试题。两类试题中,选择题得分率较高,主观性试题难度较大得分率较低,特别要做好主观性试题的解答。先要注意审题(审材料,审设问,审知识,审方法),然后要注意答题,注意用理论分析材料,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顺理成章。同时注意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冯主任常提到的政治主观试题答案一般从三部分分析:教材性语言、时事性语言、试题材料性语言,这一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反思高三政治教学,我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必须虚心向同仁学习,认真研究教材,学习理论知识,关注时事热点,注重解题思路及技巧等。总之,高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通过训练一步一步地形成能力,再加上有效的思维方法,相信一定能取得成绩。

第五篇:新人教版《画长方形》教学设计

课题:长方形的画法

教学内容:课本60页的内容及第12-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的画法,会画一个长和宽已知的长方形。

2、经历长方形的画图过程,体验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掌握长方形的画法

难点:应用垂直与平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法:教师演示,学生实验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教学具: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发探究兴趣 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请看老师拿的这张纸是什么形状?(长方形)

2、那你能在长方形纸上找到我们学过的平行和垂直吗?(学生会说到哪一组对边平行,或者哪一组邻边垂直等等)

3、那你会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 板书课题:长方形的画法

(二)出示探究要求,促进合作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先独立思考: (1)如果让你画一个任意的长方形,你会怎么画? (2)如果让你画一个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你又会怎么画? (3)在画长方形的过程中,你用到了哪些已学的知识? (4)你如何验证你画的长方形就是长方形?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画法,并动手尝试. 生:利用有长方形面的物品来画,比如数学书,文具盒等等 生:利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来 生:利用方格纸或者点子图来

2、全班交流画法,展示作品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一)精讲点拨,形成方法

1、实物画法,有局限。

2、利用垂直和平行的画法,更一般

3、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第一步: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第二步:分别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同一侧画两条与线段垂直的8厘米的线段 第三步:把两条线段的另一端点连接起来

(二)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在练习本上画一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

四、当堂检测,拓展应用

1、课堂小结:谈谈这一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2、完成检测题目:

(1)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3)测定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4)怎样修路最近呢?

3、练习十12-15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人教版bpmf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新人教版数学教学反思03-29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04-29

上一篇:三下乡心得体会3000字下一篇:小猫杜威读后感10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