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障制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历届政府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以及变迁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对于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社会保障制度论文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摘 要】社会保障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治理下的社会制度完善程度的标志。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在改进与优化中,我们通过全面地分析与探讨社保制度的影响力,结合市场经济与人文治理等现代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大功能,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强国家对经济秩序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也在日趋完善,国家逐步完成了国有保障向社会保障,职工保障到城乡全民保障的重大变革,奠定了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的社会基础,优化了新的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

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从它在经济体制下发挥的功能作用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1.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的衣食无忧与基本生活的保障,它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安居乐业,才能国富民强,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2.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是对人民生活的福利体现,是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从根本上稳定了社会发展。

3.促进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下,社会保障是调节社会需求、平衡动态经济、完善资本运营,以及保证劳动力的生存与再生产能力的调节杠杆,它对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4.保证社会公允

社会保障,保障的全民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失业,疾病,灾害发生,都不影响基本生活问题,在无后顾之忧的状态下合资,通过共担风险实现收入再分配,平衡贫富差距。

5.增进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在现有的体制下,既有“防贫”的作用,也起到“扶贫”的作用,在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与国民保障的统一享有权中,社会保障尽可能地提高了国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二、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形式

社会保障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政府制度下的社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所在,平衡与稳定再者的关系,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升级,也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1.奠定社会保障的体制基础

社会保障体制的需求来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在经济形式发生了转轨,经济效益打破平均分配的情况下,分配不均的情况日益严峻,社会保障需求应运而生,在政府、企业的带动下,个人也逐步参与到社会保障体制中,这是一个政府职能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企业运营市场化的过程,更是个人能力独立化的过程。社会保障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一部分,是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的社会使命与保障责任。

2.市场经济的安全保障

市场经济的繁荣,使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对劳动力的保障,是实现再分配的转移,这对经济的良性运转起到了调节作用,同时也达到对国民基本生活的保障,并通过保障资金的再存储,实现了资金的最大利用率。在国家进行财富分配时,会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再次或多次分配,控制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富不均的问题,只有将社会保障机制贯穿始终,才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也在转制中让人感受到了亲和力。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程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建立到发展,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日趋完善。

1.创建初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建立了新中国最初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刚成立的人民政府在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基层单位的全力配合,主导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形成了社会救济与劳动保险、保障的基本格局。接下来社会保障进入到调整期。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迎来了改革期,这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计划经济转型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后,社会保障改革与社会化的观点正式被列为国家发展计划。从此,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重新发展的阶段重,直到今天,这项改革仍有继续。

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我国的生产力发展还在持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的还没有达到辐射全社会的程度,在国有转型为企业统筹方面,标准还不能完全统一,由于地区发展水平不同,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企业负担过重与离、退休及下岗人员的增加,都影响了社会保障基金的缴纳,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是我面临的又一严峻考验。因此,要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必须未雨绸缪,用全面的,战略性的眼光来统筹安排。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经济结构在战略性发展阶段,必須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这是在劳动力的换岗换位,以及频繁的地区流动作业中,对失业与再就业的管理办法,也是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按以下原则从严从速落实:

(1)保证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实力相适应

(2)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特色,对城镇与农村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拉动内需,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益。当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以及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都将发挥其重要作用。

2.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有效途径,在强调为提高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前提下,把社会保障责任从企业逐步移向社会,通过建立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劳动力在全社会能进行合理流动,这要求必须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对社会收入实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收入的公平,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1)对社会救助保障制度的完善

在我国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还没带动他们脱贫致富,那么,社会保障对他们也就起不到保障作用,对于低收入或贫困家庭的救助申请,不应该投诉无门,可以借鉴国外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每年公布地方贫困线,对丧失劳动能力者,或长期需要进行救助的人员,可登记简化其手续申请。

(2)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养老保险制度

由于城乡差别,以及所有制问题,我国的养老保险问题还处于过渡阶段,养老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可通过完善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先进行示范,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化,建立起权力与义务相对应的、管理与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体系。

(3)失业保险由个人与企业共同承担

关于失业保险方面,我们可实行简化管理,有失业保险的职工,可根据具体情况,分为自愿与非自愿管理,非自愿就业中断,在工作时间满一年后失业的,进行失业保险登记后,可按相关规定领取失业救济金。

(4)医疗保险制度的差异化仍将存在

针对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一定时期内还没有建立城乡医疗保险统一制度的可能性。所以,在面对医疗保险的差异化问题时,我们仍要在完善城乡医疗水平的同时,区别对待,分建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

五、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单一提供养老服务的机制,而是应该建立在保障国民共进共存的体系上,推动全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真正的满足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这是建立自由民主的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也是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新使命,让我们在社会保障的创新与改革中,迎着经济发展的春风走的更稳健,更坚定。

参考文献:

[1]章晓懿,社会保障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王曼,浅析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行政论坛,2004年第2期.

[3]罗元文,国际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作者:徐柏山

第二篇: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摘要: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历届政府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以及变迁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对于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农村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结构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导致国家在对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上存在着明显不公正,其直接后果就是不仅使城乡之间差距拉大,而且使农民所享受到的保障无法与城市居民所享有的保障相提并论,导致农民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成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障碍。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回顾和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新制度主义是西方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政治学流派。根据彼得-霍尔和罗斯玛丽的《政治科学和三个新制度主义》,可把新制度主义分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关注制度对政策及其他政治选择的影响,不仅注重宏观理论研究,而且还强调微观政策分析。因此,它有关制度、制度变迁等方面的研究无疑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进

按照新制度主义观点,制度变迁不是泛指制度的一种变化,而是特指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由国家强制推行,主要靠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是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群体,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从下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演进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选择是强制性制度变迁。

1、农村家庭保障+国家、社区救助模式(1949-1955)

新中国成立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其他因素导致大量农民流人城市(做工),使我国的城市出现了就业、粮食供应、交通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的稳定和发展。于是,国家开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划分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对农民进入城市做出了严格的限制,使得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有了截然不同的身份,初步形成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即城市居民享有国家提供的完备社会保障,而广大农民则实行以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家庭保障。政府在这一阶段对农村救济和优抚安置工作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制定了一些有关的条例和法规,如社会优抚安置等,兴办了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如敬老院、福利工厂等。随着这些工作制度化、统一化,农村家庭保障+国家、社区救助模式构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雏形。

2、农村集体保障+国家救助模式(1956-1983)

195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形成了以五保供养、救灾救济、社会优抚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随后以集体为主的保障开始取代家庭保障,进入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适当扶助的农村社会保障阶段。但受国家财力物力限制,国家把主要财力物力用于工业化建设,而在农村集体保障方面则突出集体的责任,国家责任只起辅助作用。因而使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在本阶段进一步得到强化。城市中实施国家保障制度,农村则实行保障程度较低的集体保障+国家救助模式。

3、农村家庭保障+国家扶助+现代社会保障试点模式(1984-)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形式迅速取代了原有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建立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农村社会保障失去了存在基础。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15年以上),从而使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保障成为农民的基本保障。但受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和人门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农民面临的风险加剧,土地保障、家庭保障难以满足农民的保障需求,我国政府不得不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探索和改革。对此,1991年1月,国务院决定由民政部负责开展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以养老保险为先导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遂拉开了帷幕。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正式确立。1995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提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1996年开始,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制度,在此基础上,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覆盖全部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至此,我国已初步形成农村家庭保障+国家扶助+现代社会保障试点模式。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中的制约因素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如同技术演进一样,也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强化。以实验为例:将5只猴子放在一只吊了香蕉的笼子里,一旦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喷射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去拿香蕉。然后放进去一只新猴子,新猴子不知这里的“制度”,径直去拿香蕉,结果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猴子,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制度”为止。试验人员随后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一只一只地换出来,并放进去一只新猴子,直到笼子里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起初,猴子怕受到“牵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但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制度不变,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也存在类似的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

(一)制度因素

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即前一阶段的政策选择往往会决定和影响着后一阶段的政策方案。制度的变迁和巩固存在着路径依赖。

长期以来,我国有一种明显的公共政策现象就是“城乡分治,一国两策”,城市与乡村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采取两种不同的公共政策与公共物品安排。社会保障的获得和户口制度紧密联系,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国家提供从出生到退休有关生老病死等各种完备的生活保障,如果是城镇职工还可以享有企业提供的福利,而农村,除了合作医疗、“五保”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仅仅依靠集体和家庭保障来抵御各种风险。此外,城乡社会保障不仅在项目上存在差异,而且还在保障的水平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据统计,我国城镇人口为4.5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36.09%,农村人口为8.07亿人,占总人口数的63.91%。而根据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7年发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36%的城镇居民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社会保障支出分别为5965亿元、1562亿元、218亿元、88亿元、56亿元,占社会保障支出总数的99.4%,而占全国人口总数64%左右的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支出仅占总数的0.6%。具体从养老保障来看,2007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总支出为6005亿元,其中城市基本养老保险支出5965亿元,占支出总数的99.3%,农村仅支出40亿元。这种长期形成的城乡社会二元保障体系,由于其制度惯性及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还必将长期存在下去。

(二)非正式制度因素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不以文本文件表现出来却能对人们行为产生的非正式约束(如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诺斯认为,源自精神结构的非正式制度——观念、理论以及意识形态,这些因素对变迁有抑制作用。过去的行为、文化信仰都影响着价值以及社会实施机制的发展。

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信仰体系,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首先,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文化长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乡村不仅到现在还保留着儿子继承遗产与养儿防老的习俗,而且这种习俗在我国当今农村保障仍然起着核心作用。然而,养儿防老式的家庭保障是一种典型的私力救济,它主要靠道德伦理维系,却又受制于子女的健康、收入等因素,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它的存在也不能取代政府在农村实行社会保障政策的义务。因而家庭保障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应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新趋势。

其次,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容乐观。一般来说,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成正相关。而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比城镇居民低3年。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总人口中占75%,直接影响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程度。比如在农村实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承担义务,除了国家必要财力支持以外,农民自身也应缴纳一定的社会保障费用。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民过于看重眼前利益,对未来能否领到保险金一般持怀疑态度,也不愿在未生病的情况下,而进行“不必要”的支出。因而对参保不感兴趣。

最后,受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影响,乡村社会的行动逻辑主要由这些非正式制度所主导。使得他们家庭观念根深蒂固,对家族内部有较强的凝聚力,对外却有极端的排斥性,对外部事物和外部人群有一种天然的抗拒和漠视心理。因而就会对社会保障事务产生怀疑,充满不信任感。例如受基层政权机构和干部的乱收费现象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农民们对政府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的努力表现出怀疑和不信任。

(三)农民“讨价还价”能力在社会保障中的缺失

杰克·奈特和吉恩·恩斯明格认为,讨价还价能力在变革制度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规范的创造与改变。卓越的讨价还价能力虽不能保证制度迅速变革,但可以转变社会期望的焦点,从而从现行制度逐步转向他们偏好的另一种制度。在社会保障这块“蛋糕”分配中,农民缺乏政治资源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与正常途径。既没有利益表达的组织资源,也没有特定的利益群体为农民“代言”,导致农民在“切蛋糕”时丧失“讨价还价”的能力,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愿,无法将自己的意见表达送入决策最高层,直接造成了政府决策中未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决策议程,也就导致农民被排斥在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政府在农民利益分配上出现偏离应有的公平公正的行为,因而农民只能被动地等待政治“精英”真正为他们呼吁。

三、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

(一)强化政府作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正式制度建设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要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当前二元社会保障现状。而改革的重点是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因为户籍制度人为地把城乡划分成两大社会阶层,强化了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身份等级差别。对此国内一些省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户籍改革,广东省2004年起取消了“农转非”的计划指标,在条件成熟时将全部取消农业户。在户籍改革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与政策,把户籍改革当做一个系统来建设,克服急功近利等取向。企图通过一两个步骤一蹴而就的愿望是不符合实际的。

第二,要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农村社会保障是一项法律性很强的工作,本应该由全国人大制定,但目前多数规范性文件都是由国务院或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以及由地方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且绝大多数以“条例”、“方案”、“决定”、“意见”、“规定”等形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因此,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尽快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从法律上确认农村社会保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性质、对象、原则、内容、标准、程序、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国务院应根据《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实施细则》及其有关配套实施法规。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社会保障条例或办法。这样,就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国家对原有社会资源的配置,增加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切实改变投入不足的状况。

(二)基于农民观念转变的非正式制度建设

非正式制度能够促进正式制度的建设,提高正式制度的绩效,降低信息和执行的成本,从而使非正式限制可能成为复杂问题的解决手段。在上述的正式制度建设中,政府通过户籍改革、社会保障立法等补充并完善了非正式限制的效率。农民也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加强自身学习,强化自我保障意识,多方面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变被动为主动,逐步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等,从家庭养老过渡到社会养老。一方面农民可从习俗、规范、仪式、价值观等方面着手,调动自身积极性,引导、促成落后观念的转化,相信社保是一种全民的保障制度,相信社保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并信任政府,从而看到农村社保的优越性,进而提高自愿参与农村社会保障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要在农村大力宣传社会保障知识,帮助农民群众更新观念,了解社保的相关政策,增强其保障意识,使之认识到由低层次的家庭自我保障上升到社会保障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农村社会保障必将逐渐代替传统的家庭自我保障。

(三)形成多个制度建设主体

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是政府、企业、政党,也可以是程序、规范、观念等。因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体也趋向多样化。

从信息收集、资源整合等各方面,政府都存在一些盲点,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福利变化的需要,因而完全依靠政府这个建设主体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就为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保障中发挥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非营利组织具有专业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提供多种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多种需求。从而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的效率,起到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为此。非营利组织也应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体。

农民虽然整体人数众多,但由于信息、知识、经济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匮乏,通常显现出分散、自利、无组织、地域性等特征,缺乏组织,丧失与其他社会集团的平起平坐的对话能力。为实现农民的利益和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证农民享有平等的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权利,真正平等地参与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利益表达的层次和效能,实现国家与农民的互动和农民与社会强势集团的对话。因而培育农民组织,建立农会是当前最为有效的办法。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农会了解农民的愿望,形成政府与农民之间有序的信息传递渠道,为制定和调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农会可以保障农民合法政治经济权利,增强和扩大社会影响以及“讨价还价”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社会的稳定。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缓慢,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观念的转变,非正式制度的增量变迁最终会从结构上影响正式制度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到,在不远的将来,政府、非营利组织、农会等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壁垒及其他制约因素,最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作者:黄绍辉 崔义中

第三篇:解读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学习会。他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地概括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道路。学习好、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目前较为通用的释义是指社会成员遇到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发生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开始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工作,在当时高度计划经济的背景下,社会保障责任多由国家和企业包揽,且层次单一,项目不全,还停留在零碎的保障层面上.并没有形成层级衔接的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改革步伐,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社会保障制度从本质上讲是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它是以政府干预的方式,弥补或消除由于市场失灵和竞争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定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运行。社会保障的主体是社会,不是纯粹的“国家保障”、“单位保障”或“自我保障”,它是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厘清了劳动者、企业以及国家之间在保障方面的责任,把企业从“办社会”的无限责任中解脱出来,同时在劳动力再生产上,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企业完全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专心地从事生产经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能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稳定器”。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年老、退休、患病、工伤、失业、生育以及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等问题,与社会成员和劳动者的生存和利益密切相关.这些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安全体系,能够消除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利于维护和改善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保护劳动力资源,维护和安定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从而维护和巩固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平衡社会关系的“调节器”。随着市场分配功能的强化,社会成员由于自身条件、劳动能力、负担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不同,因而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上会产生巨大的差别和不平等。这种差别和不平等,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需要运用政府的力量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通过提供社会保障措施,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收入进行必要的再分配调节方式,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適当转移给另一部分缺少收入的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以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同时,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和社会支出的一部分,能起到一定的经济调节作用。

二、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工作重点

从逻辑上讲,任何制度的建立都应当先设计再建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缺乏总体的规划,边设计、边建设、边改革的特点十分明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就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进行了阐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等六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新概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了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项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社会保障的主体所在。慈善事业和商业保险则是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前者具有强制性.而后者则具有选择性。就主体的三项制度而言,也并不是相并列的,从发展程度上讲,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直接面向贫困或低收入阶层的社会救助制度.这一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解除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难以自拔者的生活危机。二是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这一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出发点是在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的同时,促使其免于沦为社会弱势群体。三是社会福利制度,其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差别在于,社会救助会因救助对象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决定是否实施救助以及救助的水平,而社会福利,则不因此而变化,它是一种普惠制。社会福利向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设施和服务,使社会成员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能够激发劳动者的生活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救助制度。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发展迅速,从单项的社会救助逐步发展成为社会救助体系。目前的社会救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救助制度:城乡低保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大病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司法救助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特困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等等,这些救助制度都是困难群众所需要的,对帮助困难群众走出生活的困境、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社会保险制度。所谓社会保险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劳动者、企业(雇主)或社区、以及国家三方面共同筹资,建立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因年老、工伤、疾病、生育、残疾、失业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或是暂失去工作时,给予劳动者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征。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养老保险,主要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主要含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是失业保险;四是工伤保险;五是生育保险。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专心地从事本职工作。

(三)社会福利制度。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是指政府

出资为那些生活困难的老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生活保障而建立的制度。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种救助性或是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它主要是为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包括城市中的“三无”老人和农村的“五保户”、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提供救助和支持,因此,一般劳动群众的福利只能主要靠单位与家庭的福利保障和服务来提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将由补缺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转变。具体说来,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从传统的救助孤寡老人向为全体老人提供福利支持的转变,二是从传统的救助孤儿向为全体儿童提供发展性福利支持的转变,三是从简单的残疾人就业向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保险等一整套福利支持的转变,四是从面向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医疗福利、教育福利的转变。通过这一系列有序的转变,归还社会福利制度的原有功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慈善事业。所谓慈善,就是个人或群体基于人道主义精神,通过某种途径自愿地向社会及受益人提供无偿的社会救助和社会援助的行为。这些援助包括资金、劳务和精神、实物等方面。这里需要厘清的是,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它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之间有着属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突出表现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属于刚性的保障制度,从本质上讲,带有一种政府性责任或是强制力,而慈善事业则属于柔性的保障体系范畴,带有明显的非政府性质,完全以自愿为前提。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乐善好施的民族。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的是“拾遗补缺”的角色,应当定位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五)商业保险。所谓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商业保险的最大特点是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由个人出资形成的保障。它是建立在其他基本保障基础上的叠加保险。参加商业保险并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这其中不仅要认识到位,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财力作基础。有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保险,更能增加保障的层次性,增加保障的安全度。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纵观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才能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权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保障面还比较窄,部分困难群众还未被覆盖。这主要体现在部分农民、农民工、灵活就业者、退役士兵等还未被全部纳入保障的范围。二是保障资金缺乏,保障标准还偏低。个别地方因为资金不足,以资定标、以资定人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三是立法滞后,法规建设亟待加強。四是政出多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工作从总体上看,还是一项新工作,规范管理的水平亟待提高。同时,整合不同部门的相关政策。防止保障政策“碎片化”倾向的任务还比较重。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解决问题的路径,关键是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要扩大保面。争取广覆盖。要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抓住社会保障制度薄弱环节加以推进。在农村,重点要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实施适合农民工收入低、流动性强等特点的参加养老保险办法,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在城镇,加快解决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高度关注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有计划地将他们全面纳入保障的范围。

二是要量力而行,立足保基本。社会保障的内容很多,当前最为重要的是要抓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这三项制度保障的是人的最基本生活,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所在。是最后一道防线。这三项制度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特点。就是国家和用人单位均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三项制度的实施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确保基本的保障及时、足额到位。

三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多层次。在落实基本保障的基础上,还要根据不同的需求,为被保障者提供多样性的保障选择。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个人的生活水平等均存在差异,因而对保障程度的要求也存在层次性。作为社会保障的政策建设,要体现保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一般而言,多层次性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和商业保险方面,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率先进行探索。商业保险主要是个人投入,多层次的保障有助于提高保障水平。

四是要结合实情,保持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千万不能不顾实际,一哄而上。社会保障事关民生、事关稳定,必须立足实际,循序渐进。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三点。第一,要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冒进,也不能滞后,否则都会事与愿违。第二,要注重保障生活和激励工作相匹配。社会保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最基本生活,保障一个人的生存权。保障生活并不是养懒汉,因此,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障生活与激励工作两者间的关系,既要体现公平,也要注重效率。只有将两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最大化的效能。第三。要确保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彼此相衔接。由于政出多门,不同保障制度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责任编辑:丁和平

作者:夏春青

上一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下一篇:桥梁桩基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