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暂行办法

2022-07-10

第一篇:内部审计暂行办法

建设期内部审计暂行办法

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建设期内部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是指由公司内部机构或人员独立监督和评价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对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

第三条 内部审计工作的宗旨是通过开展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运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评价,提高运作效率,协助公司实现既定目标。

第二章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第四条 公司成立内部审计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副组长:监事会主席、财务总监 成员:公司其他领导

同时成立内部审计工作组具体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组长由综合策划部部长担任,成员由综合策划部相关人员组成。

第五条 公司为内部审计机构的正常运作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

(一)内部审计工作机构和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进入公司经费预算,以保证审计工作能独立、公正地进行;

(二)内部审计工作进行过程中,相关资料应无条件提供给审计人员,保证其及时掌握信息。

第三章 内部审计的范围和方式

第六条 公司的内部审计范围包括:

(一)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审查和评价;

(二)财务收支审计:对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检查;

(三)专项审计,包括:

1、投资审计:对各在建工程投资预算决算以及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审计。

2、任期审计:对被审部门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

3、管理审计:对被审单位管理活动的效率性进行审计。

4、审计调查:对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调查。 第七条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部门,根据公司建设期具体情况采用如下审计方式:

(一)报送(送达)审计: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通知书,应在指定时间将有关材料送内部审计部门接受审计检查;

(二)联合审计: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技术性强的重大审计项目,在报经公司董事长批准后,会同公司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审计。

第四章 内部审计的职权

第八条 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

(一)参与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对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健全、严密及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内部控制的专项审计报告,或在日常审计报告中对涉及的内部控制作出专项说明。按照“一审二帮三促进”的原则,协助被审计部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被审计部门提高管理水平,达到查错纠弊,提高效益的目的;

(二)每年对公司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向董事会提交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及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评价,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方案,并跟踪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缺陷整改情况,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对公司及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审计;

(四)对公司资产的使用、管理及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审计;

(五)对公司全面预算的执行和财务决算情况进行审计;

(六)对在建项目的立项、资金来源、购置、管理、使用和维修及相关经济合同进行审核;

(七)协助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确定反舞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并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合理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八) 配合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审计工作。

第九条 被审计部门职责:

(一)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如实提供凭证、报表、合同、协议、可研报告、图纸、预算、工程量验收及签证单、结算、决算、各种批复及会议记录等文件资料,不得拒绝和隐匿相关资料;

(二)审计人员调查取证,需由被审计部门提供佐证材料时,被审计部门和人员必须积极配合,不得设障刁难。

第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可以行使下列权限:

(一) 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二)

审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检查公司资金和资产,查阅其他有关文件、资料,必要时索取相关资料复印备查;

(三)

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

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部门或个人,经董事长批准,可采取封存有关账册、冻结资产等必要的临时应急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五)

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经董事长批准后,有权做出临时制止决定,并提出纠正处理的意见及改进建议;

(六)

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公司规章制度和企业管理存在缺陷,应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合理化建议;

(七)

向董事长反映其他有关情况。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结果,有处理建议权。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任职要求:

(一) 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熟悉业务、胜任工作,具备会计、法律、经济、管理等至少两方面专业知识,并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 审计人员应做到: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滥用职权,不徇私舞弊,不泄露机密,不玩忽职守;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部门在实施各项审计时,应做到事实清楚,数据准确,评价恰当,处理有据,反馈落实。

第五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根据公司计划和公司发展需要开展工作,按照董事长的要求,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报公司董事长批准后实施,结束后向董事长提交审计工作总结报告。对特定事项进行的专项审计调查,并及时向董事长报告审计调查结果。

第十五条

审计项目由公司审计负责人确定。审计项目立项后,由审计组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报审计负责人批准,并应当在实施审计3日前通知被审计单位,但公司临时安排的审计任务,可在审计人员当天通知。 第十六条 审计过程中,要按规定的格式编制工作底稿和取证签证,并保证其真实性,备查和存档;审计终结后,审计组原则上应在3日内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要经审计组成员集体讨论,同时按有关规定征求被审计者的意见,被审计者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逾期未提交书面意见的,视为同意审计报告。

第十七条 对审计事项进行调查时,审计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审计人员在调查、核对、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保证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相关性、合法性、充分性,强调证据效力的唯一性和因果性。

第十八条 审计报告经董事长批示后,由综合策划部拟定《审计决定书》,经董事长签批同意后3日内送达被审计单位执行。综合策划部负责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九条 被审计部门必须执行相关审计决定,被审计部门对审计决定如有异议,可在15日内向董事会(或董事长)提出,内部审计工作组根据董事长批示,可安排复审。但在未做出新的审计处理决定之前,审计处理决定应予执行。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内审人员对被审计部门人员遵纪守法、效益显著的行为向公司提出各类奖励建议。

第二十一条

对有下列行为的部门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内审人员向公司提出各类处罚建议:

(一)拒绝提供有关文件、凭证、账表、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监督检查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四)拒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

(五)打击报复审计人员或举报人的。 第二十二条 对有下列行为的内审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各类处罚:

(一)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二)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

(三)玩忽职守,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露公司秘密的。

第二十三条 对审计过程的以上行为,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第七章 附则

本办法解释权属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公司所属单位负责人履行职责的监督管理,规范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客观评价单位负责人任期期间经济责任及经营绩效的履行情况,根据《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和《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制度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单位负责人是指公司法定代表人、所属单位机构负责人和进行独立核算的工程项目负责人。经济责任是指单位负责人对其所在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应负有的财务责任、管理责任和法纪责任。包括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

第三条

直接责任是指单位负责人对其下列行为应负有的责任:

(一)、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山西建工(集团)总公司财经制度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的行为;

(二)、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集团总公司财经制度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

(三)、失职、渎职的行为;

(四)、其他违反国家财经法规、集团总公司财经制度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的行为。

第四条

主管责任是指除上述直接责任外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第五条

单位负责人任期届满或任内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离任事项前,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第六条

根据集团总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公司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对公司重大财务异常情况,如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债务危机、改组改制以及公司内部机构撤并重组等时,应当按照本办法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经济责任,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第七条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以人事部对单位负责人确定的任职起止时间为限,特殊情况或特殊事项可追溯审计和保留跟踪审计。

第二章

审计程序和方法

第八条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组织或实施,其基本程序如下: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编制审计工作计划。

(二)确定审计组成员:根据审计工作需要,可抽取相关专业 人员配合审计工作。

(三)向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下达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应包括:执行审计任务的依据、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审计目的、审计业务范围、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应提供的资料、审计时间和审计人员等。

(四)拟定审计实施方案,同时准备实施审计所需的相关资料。

审计实施方案应包括:审计目的、审计业务范围、审计工作重点、具体审计内容、外勤审计时间、审计专业分工等。

(五)组织实施审计:

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以采用交谈、了解、查阅、核实、监盘、计算、分析,函证等多种形式进行。

(六)交换审计意见:

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自接到审计报告初稿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审计报告初稿”和“审计意见反馈表”返回公司监察部或审计科。

(七)出具审计报告

(八)下达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

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经研究核实后由公司正式下达相关审计决定。

第九条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也可根据出资人要求、资产规模、经济性质等,由公司委托外部审计机构组织实施具体审计。审计机构的委托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委托国家有关审计机关或集体总公司审计部具体实施审计工作。

(二)根据企业法人和财务监督工作要求,聘请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社会组织实施审计工作。

第十条

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一般应提供如下相关资料:

(一)、单位章程、管理制度、单位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及单位主要领导、主要负责人名单;

(二)、单位经济责任指标、财务账证表、工程总分包预(结)算资料及其他相关会计核算资料、生产统计资料及经济活动分析资料;

(三)、重大投资活动及相关资料;

(四)、土地增减变动情况及相关资料;

(五)、重要经济合同、协议及与单位发展关系重大的办公会议记录;

(六)、经济监督部门对单位的检查报告、审计报告、处理意见及纠正情况;

(七)、资产抵押和对外担保的材料;

(八)、诉讼或非诉讼的经济纠纷材料等。

第十一条

经济责任审计时,被审计人应提供本人的述职报告和任职期间被审计单位工作总结。

第十二条

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审计承诺制度。审计组在向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送达审计通知书的同时,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做出书面承诺,并承担相关责任。

审计承诺书是实施审计检查的必要依据,审计承诺书要作为审计证据编入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三条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采取就地审计的方式。

第三章

审计工作内容

第十四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管理部门要求,结合公司法人和财务监督工作需要,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单位负责人任期所在单位各项经济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整体经营成果的真实性。

(二)、单位负责人任期所在单位财务收支、财务核算的合法性、合规性。

(三)、单位负责人任期所在单位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资产质量状况及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四)、单位负责人任期所在单位内外投资、筹资、资产处置的控制、管理方式、损益情况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

(五)、单位负责人任期所在单位重大经济合同、经营决策等活动的决策程序、风险控制及对企业的影响情况。

(六)、有无重大经济决策失误、失职、渎职行为;有无造成企业损失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七)、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集团总公司财经制度及本公司规章制度情况。

(八)、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执行情况。

(九)、职工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及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

(十)、任期经营者年薪水平及兑现情况。

(十一)、任期廉政、从政情况以及对企业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情况。

(十二)、其他与经济责任有关的情况,以及对后期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包括未决诉讼、担保、抵押等或有事项。

第四章

审计工作报告

第十五条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全面核实被审计单位各项资产、负责、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财务的基础上,依据集团总公司有关经营绩效评价规定,对企业负责人任期期间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以及企业资产运营和回报情况进行客观、公正、准确的综合评价,形成审计报告。

第十六条

审计报告出具之前,应征求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的意见,并按规定时间在5个工作日内返回。

第十七条

审计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一)、审计目的和依据;

(二)、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基本情况;

(三)、审计的基本情况及发现的问题;

(四)、其他应说明的问题或事项;

(五)、审计评价

(六)、审计处理意见和审计建议;

第十八条

审计报告应经被审计本人签字后,经审计主管领导批准,在规定的期限内下发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

第十九条

公司根据审计报告,研究确定并下达相关审计决定。审计决定由相应管理部门予以执行、处理。

第二十条

审计报告及审计工作底稿等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

第二十一条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作为对该同志进行聘任、免职、解聘等职务变动的参考依据。

第五章

审计原则、纪律

第二十二条

经济责任审计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审计管辖范围,实行“分级负责,下审一级”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审计人员要廉洁自律,为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保守秘密。

第二十四条

审计人员实行回避制度。是否回避,由审计部门决定。

第三篇:工会审计整改督查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13年1月7日 点击率: 49

工审会字〔2012〕8号

关于印发《工会审计整改督查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中国民航工会、中国金融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工会审计整改督查暂行办法》已经全总十五届经审会第十次常委会议审议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中华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2012年11月8日

工会审计整改督查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健全工会审计监督制度,促进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国工会审计条例》,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审计整改督查是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审会)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情况进行的检查和回访。

第三条 经审会负责组织实施审计整改督查工作。 第四条 审计整改督查的主要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

(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

(三)被审计单位对移送处理事项的落实情况;

(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建议的处理情况。

第五条 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可在下一次对该单位审计时进行审计整改督查。 第六条 被审计单位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单独采取实地检查方式进行审计整改督查:

(一)存在严重违法违规问题的;

(二)明确提出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不采取整改措施的;

(三)在规定期限内未提交书面整改报告的;

(四)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整改不充分的;

(五)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整改措施不适当的;

(六)对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的整改要求有异议或误解的;

(七)非定期审计项目;

(八)经审会认定的其他情况。

第七条 采取实地检查方式进行审计整改督查的,经审会应当自收到被审计单位出具的整改报告之日起90日内实施审计整改督查;未收到整改报告的,应当自出具审计报告之日起120日内实施审计整改督查。

第八条 采取实地检查方式进行审计整改督查的,经审会应当提前3个工作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整改督查通知书》,说明审计整改督查的方式、需要提供的资料以及时间安排等事项。

第九条 审计整改督查应当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条 审计整改督查工作完成后应当撰写《审计整改督查报告》。《审计整改督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审计项目名称、审计依据、审计时间、审计方式等;

(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及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

(三)对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的评价;

(四)整改督查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第十一条 对某些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的审计事项,被审计单位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经审会审查同意后适当延长整改期限。延长整改期限最长不超过90日。

第十二条 审计整改督查工作应当纳入经审会年度工作计划。 第十三条 经审会发现被审计单位整改措施不当或整改不充分的,应当予以指导,提出二次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对未按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进行整改的,经审会应当予以批评并责令改正;对仍拒不整改的,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各省级工会经审会可以根据本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本暂行办法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暂行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山东省能源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节能管理,促进节能降耗,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依据节能法规和标准,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第三条省、市经贸委(包括有关市经委、发改委,下同)负责能源审计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制订能源审计计划。

第四条省、市经贸委考核的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能源审计。

第二章能源审计内容和范围

第五条 重点用能单位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能源审计。

第六条能源审计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状况;

(二)用能单位的用能概况和能源流程;

(三)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四)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

(五)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

(六)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计算分析;

(七)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八)节能量计算;

(九)节能技改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

第七条用能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专项能源审计。

(一)单位产品能耗超过能耗限额的;

(二)能源利用过程中违反节能法律、法规,未达到节能标准的;

(三)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期满,需要确认是否达到整改要求的;

(四)因技术改造等原因,其主要耗能设备、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第三章能源审计的实施

第八条能源审计机构根据省、市经贸委下达的能源审计计划实施能源审计工作。

能源审计机构应于实施能源审计前10日告知用能单位审计的时间、内容以及需要用能单位配合的事项。

用能单位应按要求做好准备,积极配合能源审计机构开展工作。

第九条能源审计机构按照省经贸委审定的能源审计手册进行能源审计。

第十条能源审计完成后,能源审计机构应将能源审计报告报送省或市经贸委审核,并同时送接受审计的用能单位。

第十一条依据省市经贸委计划进行的能源审计,有条件的可给予能源审计机构适当的资金补助。

第四章能源审计机构

第十二条能源审计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节能检验测试技术条件并通过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三)有四名以上熟悉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具备能源相关专业知识及节能工作经验,经培训考核取得能源审计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

(四)经省经贸委考核认可,并获得山东省能源审计资格证书。

第十三条拟从事能源审计的单位,可向省经贸委提出申请,经考核合格颁发能源审计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每两年复审一次。

第十四条能源审计机构在能源审计过程中,可以查阅用能单位能源利用和财务有关原始资料,用能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能源审计机构应为用能单位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十五条能源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能源审计资格,收回资质证书。

(一)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能源审计的;

(二)弄虚作假,编造能源审计报告的;

(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利益的;

(四)泄露接受审计单位商业和技术秘密的。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XX市送达审计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送达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送达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时,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通知书告知的时间,将纸质、磁盘和光盘等介质所载会计资料以及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其他资料,送达(包括电子传输)审计机关或审计机关指定的非被审计单位所在地点实施审计的审计方式。

第三条在本市范围内实施的市本级审计项目一般应实行送达审计,或以送达审计为主。

第四条实行送达审计的范围包括:

(一)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基金)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专项审计;

(二)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

(三)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四)国际组织的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

(五)查阅会计资料的专案审计;

(六)其他便于送达审计的项目。

第五条遇有下列情况实施送达审计有困难,或就地审计更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的,可不安排送达审计:

(一)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量较大,内部机构业务衔接紧密且交叉较多,或会计和业务资料特别多、保密要求高、被审计单位需随时调用会计资料的审计项目;

(二)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非同城办公,或因交通等其他原因,实施送达审计确有困难的项目;

(三)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等规模较大且涉及面广的审计项目;

(四)其他不适宜送达审计的项目。

第六条审计机关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应根据审计项目特点和本办法第

三、

四、五条规定,确定审计项目的审计方式,并在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中列示。

上级审计机关或市委、市人民政府临时交办和追加的审计项目,其审计方式根据被审计单位情况、审计项目特点、审前调查情况和本办法第

三、

四、五条规定由审计机关局务会议确定。

第七条已确定送达审计的审计项目,其情况发生变化不合适送达审计的,经审计机关分管负责人提出意见报主要负责人批准,可改为就地审计方式。

第八条实行送达审计,应在审计通知书中特别注明审计方式、送达审计时间、地点和审计组联系方式。

第九条实施送达审计,应与就地审计相结合。下列事项应当就地检查:

(一)内部控制制度测试;

(二)资产的监盘或抽查;

(三)国家建设项目的现场察看和测量;

(四)送达审计中发现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问题;

(五)其他需要实地察看或检查的事项。

第十条实施送达审计,审计组应进行审前调查,召开审计进点会。审前调查和审计进点会应就地进行,进一步向被审计单位及相关人员明确相关事项,协商应相互配合的事宜。审计组应做好审前调查和审计进点会议记录。

第十一条实施送达审计期间,审计组应与被审计单位建立联络制度,确定联系人员和联系时间、地点、方式,被审计单位应确定熟悉情况的人员担任联络员。审计组需要了解有关情况时,应将相关问题集中汇总,要求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到审计组说明。确需到被审计单位了解情况的,由审计组长指派两人或两名以上人员前往。

第十二条实施送达审计,审计组应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应送达的资料清单。被审计单位须送达如下资料:

(一)审计期间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手工和电子账簿、运用电子计算机储存、处理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电子数据(备份

数据或者数据库数据)和必要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文档、财务会计报告、凭证;

(二)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帐户情况和银行对帐单;

(三)领用的财政票据、自印或在商业部门自购收据的管理、使用情况及领用登记簿;

(四)有关预算编制和批复文件、专项资金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等;

(五)国家建设项目预、决算资料;

(六)重大经济活动的合同、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和有关文件;

(七)审计期内有关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与审计项目相关联的检查报告、处理决定和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

(八)审计组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三条审计组根据具体情况和审计进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分期、分批送达审计资料。

第十四条审计组应指定专人负责接收送审资料,对被审计单位送审资料进行清点,与被审计单位填制的送审资料清单(以下简称(清单)逐一核对无误后,交接双方在清单上签名。如有应说明事项,在清单内或另纸注明。清单一式两份,审计组和送审单位各执一份。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对送审资料的真实

性、完整性作出承诺。

第十五条审计机关必须做好送审资料的保管、保密工作,确保送审资料的安全、完整,杜绝泄密事件发生。送审资料的保管、保密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

(一)审计机关应专门明确审计组长和审计人员的保管、保密责任。

(二)审计人员要将送审资料存放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有序,用后及时整理归位,不准将不同单位的送审计资料相互混淆,审计期间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审计现场。

(三)审计人员应妥善保管好送审资料,保持送审资料原状,不得折叠、涂抹、标记、修改、更换,严防送审资料的丢失、损毁。

(四)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因工作需要要求调回资料的,应出具送审资料回调单(以下简称回调单),列明回调资料清单和回调用途、时间、责任人。到期归还时,审计组凭回调单核对资料数量和原貌,无误后向被审计单位退回回调单。

(五)任何人员均不得将送审资料携带出指定的审计地点,不得对外出借或以复印、摘录、拍照等任何形式将送审资料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不准将送审资料作审计以外其他用途。除工作需要且经过审计组长和分管负责人批准外,非审计组人员不得接触资料。

(六)出现送达审计资料丢失、毁损、失密、泄密,或违反

规定将送审资料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的,追究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应及时将送审资料返还给被审计单位。返还时,双方应依据送审资料清单和回调单逐一核对,经核对无误后在清单上签名。清单归入该审计项目案卷。

第十七条各区县(市)可参照本办法实施。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市审计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农村电商与大数据下一篇:农场场长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