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字快乐起来范文

2022-06-15

第一篇:让写字快乐起来范文

让写字也快乐起来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

福建省厦门市高林中心小学 林亚彬

[摘要]

法国的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来说,写字似乎有点枯燥,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情感,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写字热情。为避免传统的评价在无形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那就必须注重孩子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而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更需要的是多元评价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凡是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

[关键词]

激发情感 注重差异 多元评价

[正文]

崔峦老师在一次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观摩研讨会做总结性讲话时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不容质疑,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在课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孩子不原意写字,更是不愿意练字。由于书法基础教育的必要性与其训练方法枯燥性之间的矛盾;少儿好动活泼与书写训练的严格性之间的矛盾,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根据新《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科书,在识字方面与浙教版的老教材相比,变动很大,焕然一新,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但是我觉得只要方法得当,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学生就不会觉得写字是枯燥无味的,相反会觉得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一、激发情感,培养热情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对上课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要讲故事。同时,处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模仿欲非常强烈,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1、故事诱导

低年级学生对故事中的一些人物总是充满着崇拜,书法史上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教师可以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进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是练字的生动教材,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兴趣,一方面也是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课堂上一味地书写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如果把一个字变得生动一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书写的形式生活化能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来写,既有兴趣效果又好。比如在“心”字教学时,我们可以说第一点是一个枕头,一个人(卧钩)躺在上面,好心人呢给它盖上了两条厚厚的被子(两点)。书写内容游戏化也是激趣的一种方式。学生猜字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是联想的过程,是组合、分解、分析、比较的过程。比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冬天藏在方框里(图),口里有块玉(国)等等。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不仅对生字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既不会写错又能写得漂亮,学生自然会喜欢写。

2、美感熏陶

一手漂亮规范的字,可以给人有愉悦之感,可以这么说看一手美观的字跟看一幅漂亮的画的感受是一样的。在《新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一年级所要求写的汉字大部分都是象形字、会意字,而它们与画密切相关,本身就象一幅美的画。

画画是小孩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因此,我把写字教学与画画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乐写、爱写,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兴趣。由于象形字跟图形在形状上相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看图比较从而认识了生字,并且兴趣很高,我就趁机启发引导学生:同学们都喜欢画画,其实写字就跟画画一样,要认真观察字形特点,注意间架结构以及写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才用心地照着“画”好每个字。我还作了比较,把一些在田字格中找不准位置的字,或者是写得太大或太小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把写得“东倒西歪”的或随便了事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让学生辩别哪个字写得好,学生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在教学“心”时,我请了许多小朋友到讲台上当场写,写完之后进行当场的点评。在点评时注重优缺结合,以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自己先进行欣赏,认为哪个字最美?美在哪里?教师先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欣赏水平,对他人或者自己的字作出评价,再由老师点评。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写字教学中处处不能忽视美感熏陶。

第二篇:让写作快乐起来

【内容摘要】:本文从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作文教学谈起,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进行快乐写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极心理学心理体验积极力量

沉浸理论快乐写作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写作课上,学生诚惶诚恐,兴趣不高,搜肠刮肚凑得只言片语;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苦不堪言却收效甚微。总之,教师与学生在写作中既苦又累,到了“望文兴叹”的地步。为了解决这种困境,我们要探索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给作文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让学生把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进行快乐写作。

这种理念源于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本—沙哈尔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课程,“让学习的过程本身成为一件快乐的事”。在他的课程中特别强调了心理学家西卡森特米哈伊的“乐在其中并实现成就的沉浸体验”理论。我们都有过沉迷于阅读或写作的经历,有时连别人叫都听不见,在这种沉浸状态中,我们享受着积极体验,同时也作出积极表现:我们感受着快乐,展示最好的状态。在此最佳状态下,我们更有效地学习、成长、进步以及向未来的目标迈进。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帮助下,笔者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快乐作文”的尝试:去掉学生 1

的“苦”和“烦”,还学生一个“乐学”和“乐写”。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起来呢?

第一、作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写作中,许多学生不是感到焦虑,就是觉得乏味,因此他们无法享受写作过程,也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潜能。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目标只是为了取得高分数、动力不足(“这不是我想写的,是老师让我写的”)、没有情感投入等等,学生本身所隐藏的潜力、积极力量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这样学生哪会写出好的文章。这种不佳的心理状态在漫长的反反复复中就会形成心理定势,对每一次作文都会有很深的负面影响。所以,当学生期望目前的改变和未来的收获时,教师应该针对其个人潜力,给予恰当的题材和命题,不断增加难度并不断加以肯定鼓励,让孩子们有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当孩子们有了写作兴趣,处于一种真实的写作状态,“以我手写我心”,他们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心理内驱力与心理张力,这样的心理状态起着激发兴趣、引导构思、准确表达、推动整个写作过程的作用。所以我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充分肯定学生们的写作心理,重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不断强化,逐渐消除学生们的消极心理定势,“写作难”的困境大有改观。

积极的心理体验能开启学生的积极力量,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才能以愉悦的心态去作文。同时,教师对写作的指导,态度也应积极,要用激情、语言、行动等感染学生,把他们的写作兴趣诱导出

来,使之与自己产生共鸣。

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心智技能。一次写作活动的成败,与写作者的心理因素大有关系,所以,心理体验的积极与否非常重要。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和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接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教学。

第二、作文教学要结合学生自由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快乐地“以我手写我心”。

许多技能、方法、能力、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只能通过意会的方式进行传递,习作技能的掌握就是如此。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心理状态不同,每个学生的体验也是不同的,其反思的方面也不会相同,教师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体验。从习作角度来看,每一名学生的生活经历都应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自由的心理体验,引导每个学生从自己特有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把课堂变成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文章永远是作者心声真实、自然的流泻,是心坎里唱出的歌。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写作是生命个体情感活动的表达,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轨迹成长同步的精神旅行。因此,作文教学中只有尊重孩子们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他们年龄阶段特有的个性化语言,才能真正解放孩子们的手脚,让他们写真话,写出自己的话。

我们知道,顺应学生们的天性、让他们在丰富的体验中自由练习,并不意味着放弃指导。不放弃统一的指导,不是主张用成人写作的标

准去要求学生,更不是设置框框,求全责备,使学生瞻前顾后。教师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尽快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常格”,为“出格”作好准备,用统一指导,为自由与个性奠基。当学生的体验需要启发引领时,教师就应以自己的经验去为他们提供拐杖;当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提升到一定境界时,教师就应悄然退出,微笑着欣赏他们的成长。

第三、作文教学应拓宽模式,让写作课“快乐”起来。

我们可以在写作指导课上营造愉悦的心理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在浓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激发出他们写作的兴趣。我的做法是选择合适的场所,设置丰富多彩的形式,把写作课上“活”。除了在平时的教室上课外,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到室外甚至是到校外上。如写景,大可以带学生到室外观察甚至可以引导其画画、摄影等,然后再整理、创造成文。再如写人,可以带学生到室外进行采访或做其他的集体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对人物的观察,然后才成文。 成文后还可把写同一人的文章汇编成集,让孩子们交流、评议、总结。这样的积极体验更能促进孩子们的作文兴趣,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根据美国的过程写作法,预写作也是其重要的阶段,但有很多教师忽略了。因此,在指导写作时,我设置教学目标后,会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征集题目,然后进行筛选。定好题目后,再向学生征集词语与事例,让学生把认为适合此题目用的词语和事例列出来,大家进行评价筛选,对被选中题目、词语、事例的作者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积极,在他们还没有正式动笔前,其实

就已参与写作了。而且,他们没有压力,如果推荐的题目、词语或事例被选中的话,还会产生成就感,其兴趣肯定会大得多。

对学生的作品,除了选择出一篇篇的佳作外,还要选出某个段落或某些句子很好的作品,把其精彩的部分选出来,进行配乐朗诵,或编成小品,画成漫画等。对于同一训练目标的作文课,要围绕目标,从不同的角度把它上的趣味盎然。如写人,可以指导学生写自己——猜猜我是谁,还可以指导学生写别人——猜猜他是谁,写完后在班上朗读作品,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评评哪里写得像,哪里写得不像,议议怎么写才能更逼真更生动等。这样有情趣的课程会让孩子们耳目一新,大大增强他们的写作激情。

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弱学生的厌倦心理,对其兴趣的产生有积极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单独完成的,都是在集体的氛围下互相督促、互相合作、互相影响完成的,积极的心理体验驱使他参与这些活动,完成这些活动,并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写作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

第四、作文教学要改变传统评价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写作的乐趣。

叶圣陶老先生曾提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教;自能改文,不待教师改”的理想境界,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理想。所以,我们要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让大家共同议,适当的时候老师点评。要针对一些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殊性去讲评,评出特色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也充分开发了学

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了共识,思想认识水平会有提高。 要替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比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子,写上自己的得意之作,按学号轮流在“课前三分钟”交流。在学期末让他们每人挑选一篇自己感觉最满意的文章上交,并集思广益集体设计封面、前言、目录,最后老师协助一起打印装订成全班的文集。可以想象,当每位学生拿着一本如此沉甸甸的文集时,心中的成功感该有多么强烈。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写作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的努力还只是一种尝试,更多的改革等待着我们去开启、去探索。快乐写作、自由写作注重了学生积极心理在教学中的运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入到“理想写作”的境界。使我们的作文课程如同泰勒博士在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一样:“其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伐”。

【参考文献】:

《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尔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

第三篇:让教学轻松快乐起来

郭仕凤

如果有一条途径,能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又何乐而不为呢?《有效教学方法》这本书就为我们指引了方向。这本书是美国教育家鲍里奇所著,他采用促膝谈心,商讨式的方法来描述这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用一种友好而引人入胜的方式,使我们尽快地获得要领。本书中列举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都是真实的,从而显示出哪些教学方法有效,哪些教学方法不那么有效。它为我们讲述的这些教学方法都是具有实践基础的,是现实的,可操作的。全书共分十三章,每一章的开头都列出了本章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你的眼球,使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困扰你多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读完之后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当,学生可以这样教!

1、清晰授课: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使要点易于理解;清晰地解释概念,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口齿清楚不含糊,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特殊习惯。

2、多样化教学: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

3、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

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是指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

5、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 “清晰授课”是指教师向全班呈现内容时清晰程度如何。 “多样化教学”是指多样地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丰富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提问题,可以问许多不同的问题,把它们与课时节奏与序列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富有意义的多样化教学。另一方面指教室里物质的质地、多样的视觉效果都能增加教学的多样性。

“任务导向”是指把多少课堂时间用于教授教学任务规定的学术性学科。教师用于教授特定课题的时间越多,学生的学习机会就越多。与任务相关的问题有:讲课提问用了多少时间?鼓励学生咨询或独立思考用了多少时间?组织教学并使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用了多少时间?评估学生行为用了多少时间?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如果教师把大多数的时间用于教授切题的内容,那么他的课堂上学生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就。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这一行为致力于增加学生学习学术性科目的时间。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最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评估的材料(我们可以理解为将要学生掌握并要考查的内容)。学生实际投入学习材料的时间,称为投入率。它是指用于学习的时间百分比,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真的在学习,忙于教学材料并从教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师提供的活动中收益。有时尽管老师可能在任务导向地教学,也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最多的内容,但学生可能并没有投入学习,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积极地思考、操作或使用教师提供的内容。这种不投入可能涉及对或隐或显的情感、精神上的漠然。

比如看起来精神集中但实际上却在走神。要增加学生的投入率,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1)制定规则让学生满足个人的或程序性的需要,不必每次都得到教师的许可。(2)四处走动监督学生课堂作业,并同学生交流表明你注意到了他们的进步。(3)确保独立作业是有趣的,值得干的,并且要足够单,让每个同学无需你的指导就能够完成。(4)在黑板上写出当日的进度表,从而使费时活动尽可能减少,比如发指令和组织教学。(5)充分利用一些资源和活动,它们或者适合于或者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理解水平。避免时间安排的错误。阻止不当行为的发生或恶化,以免影响其他同学。

“确保学生成功率”,是指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的比率。呈现材料的难度水平由学生的成功率来衡量,也就是学生理解和准确完成练习比率有三种难度水平:高成功率:学生理解任务,只是偶尔因粗心而犯错。中等成功率:学生不完全理解任务,犯一些实质性的错误。低成功率:学生压根不理解。

《有效教学方法》这本书如一盏明灯,使你的教学之路豁然开朗起来;又如一把金钥匙,为师生打开了一道自由之门。它使师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能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得到最大程度的“生长”。教学成为了一种享受,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

第四篇:让作文教学快乐起来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论文;课题名称:初中快乐作文课堂教学探究;主持人:贾玉清;课题类别: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2014】-JKGHC-0363)

写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当看着文字在方格中流淌,心灵上得到的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我觉得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它应当是美丽而快乐的。

也许是对写作的喜欢,对作文教学的热爱,让我拥有了这份幸运,我作为主持人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快乐作文课堂教学探究》,这促使我坐下来认真地思考作文教学,研究作文教学。

我觉得作文教学最理想的境界就是触发学生的灵感,把作文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激活状态,引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把握作文的灵魂,达到乐写的境地,把写作当成学习生活的需要,内心交流的需要,精神世界的需要。

只要是学生的灵感来了,那么学生写作文就会像山泉汩汩流淌起来,流着流着就成了一篇作文了。这样的作文是最灵动、最自然的,这样的作文就是我们的“快乐作文”。

我们“快乐作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的创设可以用歌曲,可以用图片,可以用诗歌,可以用故事,只要能将学生引入到写作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有了写作的冲动,这时再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作文的方法,这就进入到“快乐作文”的第二步――“思考探究,掌握方法”。等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方法,就自然进入到第三步――“调动体验,快乐写作”,学生这时的写作就会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方格纸上流淌文字就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这一步是快乐作文最重要的一步。写作本身就是一件很沉静的事,看着学生奋笔疾书,教室里只听见钢笔“沙沙”的写字声,你会看见灵感的小精灵在教室里舞着曼妙的舞姿,这就是“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吧。请别发出任何声音,最灵动的作文就要诞生了,当学生将笔放下,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这说明他已经写好了,该进行第四步了――“展示评价,欣赏鼓励”,小组交流后推选出的作文被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评价时一定要欣赏,一定要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被肯定、被欣赏,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展示评价完毕,一节课就要结束了。这时,自然就该最后一步――“总结技巧,积累经验”,为本次作文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下节作文课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这就是我们的“快乐作文课堂”,我愿学生在我的作文课堂上是快乐的、是灵动的,能触摸到文字的灵魂,能感悟到作文的真谛,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这就是我们正在研究的“快乐作文”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倡导快乐教育理念,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力求从根本上扭转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释放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挖掘自己的写作潜能,找回写作的乐趣,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快乐发展。

当然,快乐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一节节作文课,它是一个体系,是一整套的训练系统。我们初步建立的课堂教学训练系统是这样的:七年级为“趣写”阶段,也就是兴趣入门阶段,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作文活动引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八年级为“好写”阶段,也就是倡导鼓励阶段,将课堂教学和作文活动相结合,让学生爱好写作;九年级为“乐写”阶段,也就是优化提高阶段,应对中考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专题训练,让学生在考场上能取得高分,达到“乐写”的境地。

我们的快乐作文课堂教学就像教研室王主任指导的那样,第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入情入境之乐;第二步让学生感受到掌握方法之乐;第三步让学生体验到真情写作之乐;第四步让学生感受到欣赏鼓励之乐;第五步让学生感受到总结积累之乐。这样,快乐作文课堂教学的“五步”都是紧扣“乐”学,既重视入境之情,又能立足写作之实,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作文的快乐,激发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变“苦写”为“乐写”,变“写好”为“好写”。

市教研室夏老师常说:“模仿和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不二法门,这句话揭示了作文教学的规律。回想我们的作文教学,那一次成功的课例会离开了模仿和训练这两个法宝呢?学生只有沿着模仿和训练这两条路子,才会走得更稳,最后才能走向创造的辉煌。

回想我自己的写作之路,对作文强烈的兴趣源于小学时教语文的常老师将我的作文用毛笔抄写下来挂在黑板上像课文一样向学生讲解,这种激励是会让一个学生感恩一生的。而对语文老师职业的向往是缘于上师范时教文选的付华老师拿着我的作文用她漂亮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让我感到我的作文已经生出了一对空灵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这和后来我的文章能够发表,以致能选到教材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我之所以说这些,只想告诉大家,欣赏和鼓励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而能用普通话声情并茂地讲解对于一个语文老师又是多么重要的基本功。作文教学是美丽的,因为她洋溢着语言的美妙和文学的魅力,我喜欢她,探讨她,虽然现在只是感受到了她炫目的光环,还远远没有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我唯愿我的作文教学,当学生多年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能够像我的一个学生在她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得那样:“感谢上苍,赐我一段奇妙的尘缘,让我在我最美好的少年时代,在实验中学遇到了贾老师。贾老师用她美妙的语文,携着我的手,走进了唐诗宋词,走进了鲁迅冰心,走过了一路花开花落,走过了四季风光流转,走进了文学的殿堂。将对语文的爱、对文学的爱,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血液里。”这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是多么让人欣慰呀!

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快乐作文的探讨,让我在平淡的教育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让我在平凡的教师职业中有了幸福的寄托。快乐作文教学之路还很长很长,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研究,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一步步走向精彩,一步步走向辉煌!

(作者单位:河南省浚县实验中学)

第五篇: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

莲江口中心小学:边锐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信奉着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谈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可往往只是在喊口号,却不知学生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每当站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但却又写满了漠然的脸庞,心中便倍感失落。难道语文课堂就真的这么无趣吗?难道有些人发出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悲叹真会变成现实吗?难道我们真的要让中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从我们手中败落吗?残酷的现实迫使语文教学必须开始改革!近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实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让我们这些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人们有些措手不及。如何让语文课堂焕发应有的生机,重新成为传承文化、高扬生命风帆的舞台,成了我们亟须思考的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粗浅的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一,要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语文

古人曾经说过:“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我们也常常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贴在教室、课桌等显眼的地方。“勤”学是好事,但是还应该有合适的方法;那“苦”呢?我们还希望现在的孩子们耐的住寂寞,坐上十年冷板凳,只取得高高的分数,而忽视做人的基本能力吗?

我想,当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即将带领一群稚气未脱的孩子开始新的语文学习时,他绝不会让学生立即踏上漫漫苦旅,而他要做的,则是出发前的准备与鼓动工作。首先,教师本人要表现出对语文的极大热情,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温和亲切的态度亲近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孩子们一定会怀着欣喜的心情踏上语文学习之旅,这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许多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到无所适从,盲目困惑,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学习语文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出路。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学生被考试成绩所困扰,认为语文成绩的提高太慢、太少,不值得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遏制了很多学生语文涵养的提高。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我们必须把这样的观念从这些孩子脑中抹掉,让他们正确看待语文这一学科。

学习语文是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人高质量生存的需要,是人精神追求的需要,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学习语文,一是要学会说话,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语言的交流是最重要的,并不是每个人说出的话都让人喜欢,让人信服,于是语言能力就成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首要和基本条件;二是要学会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极度膨胀的社会,我们必需掌握良好得阅读能力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三是要学会写作,这是同学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四是要学会从别人的语言和文章中吸取有效的信息。五是要学会做人,即通过感受文章来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要学好语文就必须调动自己的各个器官,听说读写,加强积累,才能百炼成钢。这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让自己应完全沉浸到作品中去,同作品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俗话说“心静则灵,灵则慧”,那语文学习将事半功倍。

以上两步工作,学生从感性上接受了老师,从理性上认同了语文。只有这样,语文课的课内课外活动才能顺理成章地开展。

二、锤炼自己的文学功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成功的开始,作一个让学生敬佩的老师才是教学更好的得以延续的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吸收新知,更新知识储备,学生才能不断喝到“源头活水”,从而展现自己的教学风采。课余练练书法,听听音乐,读读新闻,背背诗歌,写写感受,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会在不知不觉中积淀,教学中就能挥洒自如了。这是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要素。

教学风格是教学语言、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综合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简洁明了、符合逻辑;教学过程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学生需要、课文特点随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不断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常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不断改变教学策略。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课堂上你是让学生敬佩的老师,给学生答疑解问;课下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和学生和谐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这是学生的幸运,更是我们的幸福。

总之,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性格特点、兴趣特长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信服你,你是他心中的偶像,值得钦敬。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围绕在你的指挥棒下,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三、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生活。

这是语文教学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更应该时刻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由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就要求教师敢于跳出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寻找例子,以帮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文。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场景还原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场景中学生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意蕴。生活场景形成之后,再回扣到课文的语言上,让文本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碰撞、交流,从而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我们在学习课文《羚羊木雕》时,可以采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让自己置身其中体验主人公的感情,并且寻找自己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经历,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也可以给自己心灵上的触动。

再如诗歌的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的一个难点。怎样让学生对诗歌的意境有更好的理解? 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无论是现代诗歌亦或是古代诗歌,诗人都是从生活中汲取的养料,我们应该把这种情感再还原到生活中去。

其实,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是美好的诗篇。在生机盎然的春天,吟咏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来歌颂美好的生活;在漫天飘雪的冬季,感受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白无暇;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又会成为激励我们战胜挫折的良方;与朋友离别的伤感中,我们会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诠释我们友情的可贵。

现在还有很多诗词都被谱上了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唱着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与途径。

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还可以鼓励初中阶段的学生适当地尝试一些诗歌地写作。尤其是现代诗歌,文字理解地难度并不大,进入诗歌地状态也并不困难,在大量的、声情并茂的朗读后,很容易走进诗人描绘的意境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先从仿写或续写开始,鼓励我们的学生们“诗意”地生活着,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

诗歌课堂教学的外延应和生活的内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的语言去感知生活、表现生活,哪怕是悲哀、无奈和叹息。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教师要去掉畏难情绪,大胆指导学生去尝试,自己带头去即兴写诗。开始,只要冲破思想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把自己想出来的很美的句子写出来,哪怕只有一句,也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再要求依据音律节奏分行排列,最后才提出适当考虑双句或小节末的字的大致押韵的问题。

又如写作教学,每次作文布置下去以后,好多同学很长时间不知如何下笔,有些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技巧,只是他们的生活积累太贫乏了,所以,作文教学不应侧重写作技法的指导,而应在学生的素材搜集上下功夫,素材来源于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一般来说,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学生,其作文总是真实的、充满活力的、令人回味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一天一记,不论是曾经经历的事情,还是自己一时发出的感慨,随时记录,即使只是短短的几句,也是属于自己的收获。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生的生活相对枯燥,又鉴于课堂上可用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可以在班内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

比如我们可以在班内组织“话剧社”,挑选一些写作能力和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担当主角,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把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文章改写成课本剧,或把一些较抽象的、大家不太感兴趣的内容经过想象和恰当的艺术加工,写成形象的小故事,利用一定的时间表演给同学们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还将组织文学社团,将学生的习作装订成册,并选出一些较好的文章推荐到一些报刊杂志,这是对学生写作最好的激励,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在写作方面的信心与乐趣。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在学习一些文章、诗词时,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地最佳手段。为了让学生在朗读方面有所提高,我们还要举行“诗歌散文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聚在一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现在的语文学习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了,拥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一环。我们还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除了做一些必要的课外阅读题之外,我们还将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如手抄报活动,课外阅读展示课、针对课本每个单元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恰当的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让激励在课堂上延伸

激所有这一切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激励性教学必不可少。激励性教学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教学技巧,使学生以自信、自强和进取的态度完成学习任务。恰当地运用激励性教学原则,将使学生产生无限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泼的状态,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选择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作语文科代表,便于帮助差生;可选择在写字、演讲、作文等方面有专长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还可以在班上设立进步最快奖,以鼓励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

二是问题激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问题,以造成悬念,引起学生积极思考。

三是竞赛激励。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可增强学生力争上游的自信心。我校一位语文教师在单元复习时就善于运用这种方法,他先将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幻灯,以猜谜、填空、选择、判断、简答、成语接龙等题型,以小组单位组织参赛,实行优胜组加操行分的办法,由于问题多、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学生参与积极性非常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

四是“下水”激励。“下水”是我的作文教学法,“下水”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同一文题下进行写作,它便于提导学生,也符合新课程理念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工作之余,我常写一些小诗以自娱,我认为,这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激励的形式很多,比如口头表扬,分数激励等怎样运用,何时运用是比较关键的,运用得恰当,课堂上课堂外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以上仅是我对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具体如何操作,尚须进一步以实践来完善。

《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论文

莲江口中心小学

边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