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倾听声音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第三课倾听声音范文

人民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 知识归纳复习提纲docx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人民版)

第三单元

倾听自然的声音 知识归纳复习提纲

第七课 生命之间

1、感悟生命

①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的生命都有着微妙的和谐的关系。

②自然界的有许多动物与动物之间、植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关系。同时动植物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现象。 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在大自然永恒的规律。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就是因为它们有很强大的生命力。

2、为什么说动植物是我们的朋友?

答:①动植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它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②给我们提供生活所需还是我们精神的慰藉和寄托;③在危难时刻,有些动物救人于水火之中,发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作用。

3、有用才是朋友吗? 答:不是,因为大自然中的许多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人类也毫不例外的有用。

4、人类肆意地破坏大自然会有哪些严重后果? 答:我们一方面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使一些动植物因为没有安身之地而灭绝;另一方面,为了自身的私利,乱砍乱伐,乱捕滥杀,直接导致一些动植物的灭绝。

5、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为什么?

答: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的大小生命。与它们和谐相处,关爱、呵护其他生命。

因为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放任自己的破坏行为,漠视物种的灭绝,结果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八课 地球在叹息

一、第一声叹息:是指地球上的植被被人们毁坏。

1、植被有哪些作用?

答:它们能够遮风挡雨,为人类奉献绿色、氧气,涵养水分,保护土壤,也能为动物提供居住场所。

2、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

答:①人类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开垦荒地

②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3、 人类破坏植被的后果(危害) ①加速物种灭绝,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②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及发展

③严重危及生态环境,伤及人类自身。

④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安全。

4、 防止地球“头发脱落”的措施 ①合理开采树木,禁止乱砍滥伐

1 ②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并做好护林工作 ③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 ④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5、中学生应如何爱护植被?

①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植被的重要性,并宣传保护植被的意义。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如爱护一草一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等

③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发现破坏植被的行为,积极劝说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二、第二声叹息:是指大气污染

1、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答: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的,如①人类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石化燃料,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有毒气体②汽车尾气、③建筑工地的灰尘

2、大气层污染给人们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答:①有毒气体在大气中形成酸雨。破坏农作物、森林、建筑物等。 ②臭氧层遭破坏。农作物减产,海洋生物受损害,危害人体健康。 ③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④损害人体健康。

⑤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

3、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

答:①消除烟尘,限制工厂污染物排放量 ②植树造林,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作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 ④提倡低碳出行,少开私家车 ⑤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4、我们中学生能为防治大气污染做点什么? ①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宣传防治大气污染的意义

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③敢于同破坏环境、污染大气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第三声叹息:是指水资源的污染

1、水污染的危害

答:大江断流、水质污染、人畜饮用水短缺,干旱频繁发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等。

2、水污染的原因

答:工业废水(主要污染源)、农业化学污染、生活污水 、石油对水体的污染

3、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答:①建立污水处理厂。 利用各种方法,将污染物质分离或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②生活用水再利用。 ③使用节水装置及高质量的产品。 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⑤加强立法,依法打击污染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4、我们青少年能为保护水资源可以做些什么?

答:①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宣传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②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生活小事做起,节约用水。 ③敢于同浪费水、污染水的行为作斗争。

5、材料一: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 2 时间表和路线图。

材料二: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材料三:7月9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栗战书委员长作了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栗战书说,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通过法律实施监督,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实施,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践行什么发展理念?

答: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中学生,你打算如何去做?

答:①积极宣传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②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例如不乱扔垃圾,不攀折树木花草,低碳出行等;③积极向政府提出有关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④积极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3)栗战书委员长为什么强调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因为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环境形势严峻;通过法律实施监督,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保证法律得到全面有效实施,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加快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

第九课 中华民族的选择

1、怎样理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所以是“资源大国”。说是“资源小国”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浪费损失现象较严重,导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黑体字为自然资源的现状)

2、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3、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有哪些? 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新的特点 : 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⑤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4、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3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5、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6、我国的资源现状有哪些特点?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7、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 (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8、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 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致、“纷乱”中的有序。

(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9、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0、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

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11、青少年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以做些什么?

①认真学习环保、节约资源的知识,树立环保、节约意识,并做好环保节能的义务宣传员。 ②在生活中自觉落实节约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 节约纸张、不使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选购绿色食品等 ③敢于同身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及时规劝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④关心所在地的资源、环境状况,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

4

第二篇: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倾听自然的声音第七课生命之间第1框神奇的生命世界教案人民版

神奇的生命世界 我们的依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感受生命之美。

2、知道每一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之间是互相依存的。

3、明白各种生命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生命力。 能力目标:

1、 学会从自然界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体会自然界的多彩、神奇、珍贵;

2、 培养欣赏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 目标:

1、知道动植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他们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我们慷慨的帮助,而且也是我们精神的慰藉和寄托。

2、用心灵来感受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了解生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关爱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生命、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与他人、社会、自然界的和谐相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自然界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尊重一切生命及其生存环境。 难点:懂得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关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怒放的生命》引入“生命”这个话题。然后设问:同学们喜欢鸟语花香的地

球?还是死寂沉沉的地球? 阿拉伯古语:“人类属于地球,但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那它还属于谁呢?地球上还存在着哪些生命?

二、新课讲授

学生朗读: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也是人 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在这颗行星上,千姿百态的植物,奇妙无穷的动物、智慧有情的人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交织成一张严丝合缝的生命之网。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有生命之间都有着微妙的的平衡关系。正如多米诺骨牌,其中一块倾倒,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1、生命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世界。 阅读课文P70-71,探究感悟:

生命是大自然的恩赐,它是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的。从种类上有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从运动方式上有天上飞的、陆地上奔跑的、水中游的;从生存环境上有森林中生活的,有草原上生活的,有海洋中生活的;等等。正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使世界变得生动、精彩,可以说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1 思考:

(1)说一说:上述一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命是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2)提到生命,你有什么感觉?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 点拨:

生命这个词让我感到神圣、庄严,一提到生命,就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生命是可爱的、是神圣的,又是高贵而美丽的。

学生朗读:

2、生命是顽强的

生命是大自然中一种现象,一种自然过程,它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命对于人类来说十分宝贵,正因为大自然孕育了生命,才产生了人类,生命的存在使大自然显得有了生气,有了灵性,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令人类惊喜不已且给了它多种评价。

探究思考:

(1)你见过哪些奇特的动植物,它们“奇”在哪些地方? 点拨: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命世界尤其如此。

仙人掌在沙漠戈壁中长得很旺盛;一只小蚂蚁可以搬运比它自身重许多倍的东西„„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动植物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是因为什么?

点拨:因为它们有强大的生命力。

(4)阅读教材P71《相关链接》中有关南瓜的实验,思考: 这则材料给你什么启发?

点拨:小南瓜不断努力抗击压力是一种生命精神的体现,是毅力和意志的完美体现,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学习“南瓜”精神,在遭遇挫折、失败和一系列逆境时,像这个南瓜一样,顶住巨大的压力,迸发生命的潜能,不抛弃、不放弃,释放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3、生命之间是有联系的

阅读P71底下-72页内容,探究下列问题:

(1)在神奇的生命世界里,生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点拨:

⑴ 各种植物之间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 ⑵ 动物世界里的依赖关系更是千奇百怪

⑶ 动植物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依赖关系

生命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平衡和谐的关系。各种生命之间相互联系、依存,形成了地球上共生共荣的生命体。

(2)阅读72页《阅读角》,思考:你还知道哪些相互依赖的动植物?它们是怎样相互依赖的? 点拨:

例如:以凶残而著名的鳄鱼从来不吃一种叫千鸟的小鸟,即使千鸟自己走进鳄鱼的嘴里,鳄鱼也不吃它。有时鳄鱼的大嘴一闭,被关在鳄鱼嘴里的千鸟只要用喙轻轻敲击鳄鱼的下颚,鳄鱼就会张嘴让千鸟飞出。这是为什么?原来,千鸟是在啄食残留在鳄鱼牙缝里的肉屑和寄生在它口腔中的水蛭,是鳄鱼名副其实的“牙医”。

稻田→害虫→青蛙→蛇;稻田→老鼠→蛇;草,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形成食物链。动物尸体由微生物分解后给植物提供养分。

2 (3)根据72页下图回答:图中的每一个环节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缺少了将会怎样? 点拨: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如果少了细菌,动植物的遗体不会腐烂,会堆积如山,新的动植物也不会产生; 如果少了植物,以植物为食物的动物得不到食物会饿死,食物链会断裂,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生态危机就会出现。 辩一辩:有人说,“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点拨: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命是顽强的;生命之间是互相依赖的;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之间有着微妙的和谐关系,我们要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四、布置作业

第三篇:倾听孩子,倾听心的声音

教师:庞晶晶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和引导,幼儿的心灵就是一张白纸,而家长和教师就是那些涂画白纸的人,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是我们每个教师要做的。只有我们正确科学的引导,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的长大。这周我们会议上学习了关于倾听的内容,我对这一方面的认识又进一步加深了。这次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它就像一个指南针,让我在朦胧中找到了方向——犹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找到“救生圈”一样。

现结合学习《倾听》的感悟,谈谈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粗浅认识:

倾听孩子的心声 ,走进孩子的内心,反思自身行为。 学会倾听,是教师的一门技术、一门艺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知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并作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促进孩子进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倾听是师幼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流。倾听是教师对孩子的尊重与接纳,鼓励与赞赏。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还可以反思自身行为,使教师不断发现并纠正教学中错误的态度、行为,采用更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已有感知经验和兴趣的教学方式、方法以促进儿童的发展。金玉芝小朋友平时是一个特别乖巧懂事的孩子,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还是休息都比较守规矩,但是自从开学学校装修了新的卫生间后她开始频繁的上厕所,总是上课上到中途或者睡觉中途就要跑去厕所,而在规定的时间她也去过厕所,于是我想起在早上接待她的时候她奶奶说的一句话:“金玉芝回去跟我说,学校安了新厕所,新厕所好漂亮啊!”我猜测她是不是因为厕所的原因所以感到新奇,可能过两天新鲜劲过了就好了。可是没过几天午睡的时候她突然跑过来哭得很伤心的跟我说:“庞老师,我总是想要上厕所,可是我又害怕老师说我,我不想来学校了。”我看她的样子很伤心不像是撒谎,于是关切的问:“那你每次上厕所都上出来了吗?”“只有一点点。”我于是安慰她说:“没关系,你只要有厕所就去上,老师不会批评你的。等会妈妈就来接你了,我让她带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就好了。”这个时候她的情绪才有所缓和。然后我和保育员老师交流了她的问题,安抚好了她的情绪等她完全躺下才离开。最后跟她妈妈交流的时候,原来是因为前几天打了消炎针,可能有点不良反应,果然后来过了两天就好了。通过这件事情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对待孩子我们一定不能凭主观臆断,要观察到孩子身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并及时倾听他们的声音,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幼儿心理身体的健康成长。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好“爱”的钥匙,促进自我成长。

从入园到离园,每天干着同样重复的工作,看似简单而并不简单的工作。我有时惶恐,在教学中,在与幼儿接触时,我感觉到自己对技能和知识理论的缺乏,于是为了充实自己,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不断地钻研教材、探索创新。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们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从网络上下载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和收集资料、游戏,辅助教学活动,尽量把教学活动组织得游戏化、趣味化,让幼儿们更喜欢我的课。在离园时,我起初觉得离园排好队伍安全送到家长手中就可以,学习时的发现又让我掌握了新的组织技巧和方法。学习的同时我也会督促自己及时撰写教育笔记、业务论文、学习心得、体会等。当然,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进步无止境,我仍需要努力,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落实每件事,做到学习与运用相结合,真正成为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好伙伴,取得更多好成绩。

第四篇:倾听声音

1.小鼓发出声音是因为()。

2.做拨钢尺实验时,拨动钢尺后立即按住它,这时尺子会()。 3.声音是由()产生的。

4.物体停止发声是由()向()转变的。

物体传声

1.()()()可以传声。

2.一个同学耳朵贴紧桌子,另一个同学在桌子另一侧轻轻敲打。第一个同学可以听到么?为什么?

3.小明在水中轻轻磨动砂纸,小丽贴紧鱼缸听。她能听见吗?为什么?

4.出固体,液体传声的例子么(每个举例3个)?

5.月球上没有(),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的(),他们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倾听声音

1.小鼓发出声音是因为()。

2.做拨钢尺实验时,拨动钢尺后立即按住它,这时尺子会()。 3.声音是由()产生的。

4.物体停止发声是由()向()转变的。

物体传声

1.()()()可以传声。

2.一个同学耳朵贴紧桌子,另一个同学在桌子另一侧轻轻敲打。第一个同学可以听到么?为什么?

3.小明在水中轻轻磨动砂纸,小丽贴紧鱼缸听。她能听见吗?为什么?

4.出固体,液体传声的例子么(每个举例3个)?

5.月球上没有(),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的(),他们只能依靠特殊装置来传递信息。

第五篇:倾听声音教案

3、倾听声音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科学的表达方式描述自己听到的声音。

2、能够在多个问题中确定合适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用“耳”和“眼”共同感觉各种物体发声时产生的现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乐于对周围的各种声音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2、能够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声音问题的看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周围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

2、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例说明我们生活环境中的存在着种种声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三、教具学具

小鼓、方形管、钗、尺、黄豆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大家倾听一下这是什么声音?(风声),(歌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板书课题:3 倾听声音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分组寻找声音。

(1)听一听,这是谁发出的声音?还听到哪些声音? (2)把你找到的声音记录下来。

(课件的录音:风声、水流声、唱歌声、朗读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狗叫声、猫叫声、牛叫声、狼叫声等)

2、指导学生表达与交流活动。 (1)向同学描述自己听到哪些声音。 (2)比一比,谁模仿的更好。

(3)你能制造出声音来吗?用的是什么方法?

3、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声音的问题。 (1)分组讨论,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分组汇报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归纳如下) 问题1: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问题2:声音有的很好听,有的很难听? 问题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4:为什么人能发出说话声? 问题5: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4、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3 倾听声音

风声、水流声、歌声、雷声、马叫声、羊叫声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请同学们一起模仿羊叫声,青蛙叫声、制造出掌声。

2、出示第一课时学生提出想知道关于声音的问题。 问题1: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问题2:声音有的很好听,有的很难听? 问题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4:为什么人能发出说话声? 问题5: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选择问题3来学习研究吧! 板书:

3 倾听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探索研究

1、指导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活动:观察物体发时的现象。(1)实验1:把鼓平放,在鼓面上放一些豆子,敲击鼓面,你发现什么?

(2)实验2:板动你们手上的直尺,用手接触直尺,手有什么感觉? (3)实验3:把没有玻璃纸的一端方形管放入嘴里,用嘴吸气,有什么现象?

各种物体发声时的现象

制造声音的方法 听到的声音 看到的现象 共同之处 敲鼓 鼓面发出“咚咚”的鼓声。

豆子在跳动(说明鼓面在振动),声音越大,豆子就跳得越高 声 音发出时它们都在振动。

拨尺子尺子发出“哒哒”声。 尺子来回振动。

吸方形管方形管发出“嘟嘟”声。 玻璃纸来回振动。

2、指导学生归纳振动发声的规律。 (1)分组讨论汇报以上实验:

①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引导学生归纳(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分组实验汇报

①分组实验:用什么办法能使物体停止发声?

②分组讨论: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③引导学生归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课堂小结: (三)板书设计: 3 倾听声音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上一篇:读书笔记及感悟范文下一篇:大数据基本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