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临床分析

2022-09-12

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若并发心率失常的临床症状, 将会使患者的预后情况受到不良影响, 导致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是严重性心律失常[1]。因此, 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正确使用, 以达到降低严重性心律失常的病发率已成为现阶段临床医师的研究热点。该研究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 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从而探讨乙胺碘呋酮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是观察组25例 (采用乙胺碘呋酮进行治疗) 与对照组25例 (采用心律平进行治疗) 。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16例, 女性患者9例, 年龄最大为79岁, 年龄最小为45岁, 平均年龄为 (63.29±2.57) 岁;25例患者病程最长为10a, 最短为0.5a;心律失常分类:13例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10例室性心律失常, 有2例为室性与室上性两种类型并存的心律失常;心功能NYHA分级:8例为1级, 13例为2级, 4例为3级。

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15例, 女性患者10例, 年龄最大为82岁, 年龄最小为45岁, 平均年龄为 (62.13±2.49) 岁;25例患者病程最长为8a, 最短为1a;心律失常分类:16例为室上性心律失常, 8例室性心律失常, 有1例为室性与室上性两种类型并存的心律失常;心功能NYHA分级:9例为1级, 11例为2级, 4例为3级,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在给予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前[2]:①指导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常规检查, 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 并对患者的心率以及QTC进行测定;②指导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 (HOLTER) 监测;③指导患者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查, 例如血常规、X线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血脂、血肝以及甲功检查;④确定患者对其他的抗心律反常药物停止使用时间至少满足5个半衰期。

1.2.1对照组

治疗初期每次给予患者口服0.1 g心律平, 每隔8 h用一次药, 在持续用药一周后, 若患者病情仍未好转, 可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但每日用药量不超过0.9 g,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可将药物剂量调整为0.15 g/d持续用药。

1.2.2观察组

治疗初期每次给予患者口服0.2 g乙胺碘呋酮, 3次/d。在持续用药一周后, 根据患者的病情将用药次数改为2次/d, 在此基础上治疗一周后, 若患者病情已稳定, 可将服药次数改为1次/d, 剂量为0.2 g。经过30d的疗程后, 可将用药剂量调整为0.1 g。

1.3 病例筛选

①患者无病窦或是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②患者未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③患者之前有使用过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但无效[3]。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一周, 每日做一次12导联心电图常规检查, 同时对QTC进行测定, 之后每相隔3 d便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②治疗过程中, 每日均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进行检查;③治疗2周后, 指导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 (HOLTER) 监测, 并复查各项指标 (甲功、血糖、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等) [4], 对治疗期间的药物副作用详细记录, 并进行随访跟踪, 叮嘱定期进行复查。

1.5 疗效评估标准

①显效标准:在药物治疗期间, 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基本上消失, 心律失常相比治疗前减少比例>90%;②有效标准:相比接受药物治疗前, 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时间缩短, 用药间隔期增长, 心律失常相比治疗前减少比例>50%;③无效标准:在进行药物治疗后, 患者心律失常的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 心律失常相比治疗前减少比例<5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过不同的药物治疗后, 观察组25例患者中, 显效例数13例, 占52%, 有效例数为7例, 占28%, 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25例患者中, 显效例数4例, 占16%, 有效例数为7例, 占28%, 总有效率为44%;相比之下, 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573, P<0.05) 。

2.2 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10d后, 有1例患者一度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现象, 在适当的减少药物剂量后, 便恢复正常;QTC出现延长现象的患者有3例, 但与用药前相比偏小;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现象的患者1例, 有呕吐、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例, 有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等不良症状的患者1例。药物治疗过程中, 无心律失常以及碘甲亢的现象出现。

对照组2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半个月后, 出现头昏、窦缓症状的患者共2例, 存在步态不稳、口麻、口感以及头痛症状的患者2例, QTC出现延长现象的患者有4例, 但与用药前相比偏小;另外药物治疗期间经受不住药物治疗而中途放弃的患者1例。

3 讨论

抗心律失常药有4类, 而乙胺碘呋酮属于第Ⅲ类, 该药物可有效阻滞各离子通道, 例如Ca2+、K+、Na+, 将蒲氏纤维、心室肌以及心房肌的ERP与APD有效延长, 此外, 还使松弛血管平滑肌与交感神经兴奋可有效降低, 并提高冠脉血流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有抗缺血的疗效[5]。乙胺碘呋酮不论是口服或是静脉注射, 半衰期较长且药物作用持久, 可有效抵抗心室与心房产生心律失常、纤颤等作用, 另一方面, 乙胺碘呋酮还可帮助心衰伴房颤的患者复律, 且不管能否复律, 在心功能改善时不受影响的基础上, 均可降低心室率。乙胺碘呋酮引起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低, 持续使用小剂量药物所引起的药物副作用较轻微。心律平属于抗心律失常药中的Ic类, 对预激附加束、心室、房室结与房内等具有延长有效不应期的疗效。此外, 心律平可将心肌阈电位有效提高, 并降低其自律性, 适用于室性或室上性类型的心律加速等症状中, 但心律平也有导致心律失常的效果, 难以维持长期的窦律。本文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后, 采用乙胺碘呋酮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 而采用心律平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4%, 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乙胺碘呋酮进行治疗, 明显优于心律平, 不仅可提高对病情的临床疗效, 还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律功能, 相比心律平而言, 更为安全可靠, 值得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乙胺碘呋酮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总结乙胺碘呋酮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确诊为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别是观察组25例 (采用乙胺碘呋酮进行治疗) 与对照组25例 (采用心律平进行治疗) , 并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经对比,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相比, 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乙胺碘呋酮进行治疗, 不仅可提高对病情的临床疗效, 还有效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 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律功能, 相比心律平而言, 更为安全可靠, 值得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乙胺碘吠酮,心律失常,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高敬堂, 高丽.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58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8) :1955-1956.

[2] 王玉秋.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10) :1688.

[3] 闫泓霏.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5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0) :549-550.

[4] 纪焕文.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9 (15) :76.

[5] 柳玉萍, 于淼, 李琳, 等.静脉推注乙胺碘呋酮抢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2 (4) :415-416.

上一篇:对教学创新的几点认识下一篇:浅议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