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体验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换位体验是指通过角色的转换和尝试,让员工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亲身体验和理解他人的工作,从而学会站在集体高度自我管理、自觉提高,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高质量落实自己职责和义务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换位体验来提高对自己工作意义的认识,加深对学校制度的理解,使自己的心理定位和学校要求相吻合。

第一篇:体验管理论文范文

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高师生的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中,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体现。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对班级管理课程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成就动机,使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认知和理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促进高师生班级管理能力提升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教师的“体验式”教学效果也能得到实现。本文针对当前高师生班级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就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全面提升班级管理课程教学的效果及高师生的班级管理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高师生 班级管理 体验式教学

高师生的班级管理课程教育,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班级管理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高师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有效提升高师生班级管理实践能力。 高师生班级管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尊重高师生课堂主体地位,通过“体验式”班级管理课堂的构建,来激发高师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锻炼高师生班级管理实践操作能力,使其真正掌握班级管理的各项技能,培养高师生的班级管理素养。 当前高师生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确实也运用了“体验式”教学,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高师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基于此情况,本文对高师生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高师生班级管理“体验式”教学现状

在班级管理课堂学习中,高师生要掌握班级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高师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班级管理课堂的主体并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管理班级的过程,这样才能使高师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式学习。而目前,大多数班级管理课程教师对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理解有误,以为在授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就是体验式教学。实际上这种多媒体教学大多数是理论讲授式教学的另一种形式,如:教师课前备好班级管理理论知识PPT,上课时就根据多媒体上的PPT进行讲授,很少用到体验式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方法。经访谈正在上班级管理课的老师,作者了解到受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影响,高师生对体验式教学的形式较难以接受,实际参与到课堂中来也不是太情愿。

(一)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理解不足,缺少体验式教学技能的相关培训

教师对“体验式”教学观念的确有所转变,认为体验式教学对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能力提升确实有帮助。加之,高校对体验式教学法的倡导力度不够,对体验式教学并未有要求,也没有正式组织教师进行“体验式”教学方面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比较模糊、认识不足,缺少体验式教学技能的相关培训,这方面的技能弱。任课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在上课时大多运用PPT来进行讲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以为这就是体验式教学,很少用到真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头脑风暴式教学等体验式教学方法。

(二)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了解不够

由于所授班级人数多,教师授课任务重,教师对学生不太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方式也仅限于教师问学生答这一单一方式,师生间没有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师生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实施。

(三)教師授课任务重,授课时间短

班级管理教师不只教班级管理这一门课,一般来说教师会承担多门课程教学,教师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课前设计。而班级管理这门课程的授课内容比较多,所安排的课时又少,如果每个知识点都以体验式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教师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周密的课前设置,否则其整个教学进度就会受影响,课程内容完成不了;加之班级学生多,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教师对班上学生了解、沟通不够,如果没有详细的、适合学生的“体验式”教学方案,“体验式”教学是很难开展的。

(四)教师所用素材陈旧、不符合高师生的“体验式”课堂需求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所用的教学素材及案例一般都比较滞后,教师问、学生被动回答的“体验式”教学方式也根本吸引不了高师生们的注意力。而当前网络信息高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学习、娱乐时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机,同样,高师生在生活、学习中也都时刻带着手机,他们一旦对课堂没有兴趣,就会转移注意力,习惯性地翻看手机微信及QQ信息、发信息聊天、刷看吸引眼球的各种短视频以此来获得心理及感官视觉的需求。实际上,大部分高师生希望老师根据当前中小学校所发生的即时现象及当前时事提供比较新颖、符合时代的素材及案例来进行班级管理“体验式”教学,而教师在这方面恰好不能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导致“体验式”教学比较难开展。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时事、选好素材,备好学生、备好课才能满足当代高师生课堂需求。

(五)高师生不知如何参与到班级管理课堂中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下及学校就业教育的背景下,部分高师生已经意识到班级管理的技能十分重要,他们一旦进入中小学的工作岗位,就要运用到这一技能。他们本身有参与到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需求,希望班级管理的课堂是民主的、宽松的,自己能参与实际的班级管理实践,亲身体验如何管理班级。但是高师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加之又缺乏教师正确的引导,他们不知如何参与到课堂中;加之班级管理课程任课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模糊理解,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他们很难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课堂教学中,久而久之他们对这种教学方式就会失去兴趣,也不太情愿加入课堂教学中。

二、高师生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高师生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班级管理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群体动力学等为理论依据,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1]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活动中,师生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完成班级管理知识建构、情感体验和班级管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它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纯理论讲授、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同,是教学方法上的一次改革,具有理论实施的必要性。从理论上来看,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对高师生的思维创新、班级管理技能提升以及就业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实践操作价值,所以有必要在班级管理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一)高师生对“体验式”教学的需求

通过对175名高师生的调查, 他们认为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太严肃紧张,在这种氛围的课堂中他们觉得班级管理的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有些同学感觉比较茫然、压抑,他们这种状态就会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即使他们内心想学但又不知在课堂中如何进行实践学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和谐、民主宽松的、体验式的课堂是比较喜欢的,不喜欢严肃紧张的课堂氛围。而“体验式”教学可以构建一种宽松、平等、自由参与的教学环境,学生们可以在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下进行交流与合作。[2]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代高师生们的学习需求,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来取代之,其中“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比较适合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的方法。

(二)高师生对班级管理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的需求

通过调查,绝大多数高师生认为班级管理课堂中需要有实践操作环节,因为他们通过短暂的见习及社会实践了解到:在实习或就业时需要有班级管理实践操作技能。而刚毕业的高师生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只能通过在学校里的课程实践积累相关经验,由此他们很希望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实践操作中,只是苦于沒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参与到教学中,这时就需要有经验的班级管理教师的引导才能促使同学们加入课堂中,实现参与式教学,从而满足高师生想提高班级管理实践操作能力的这一需求。

三、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目前,在师范院校的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中,“体验式”教学还处于尝试阶段,其实施效果不明显,但高师生对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还是比较期望的,这表明“体验式”教学方法在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中是可以应用的。如何才能让“体验式”教学方法在高师生班级管理课堂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呢?根据对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实施的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本人对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提出以下策略。

(一)学校方面

学校要重视“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开展并提供支持,[3]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首先,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有关体验式教学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体验式”教学的认识,增加教师的体验式教学理论水平,让教师真正理解什么是体验式教学。[4]另一方面,学校要提供体验式教学的硬件设施,如:体验式教学所用的多媒体及软、硬件,以及活动教室。其次,学校要支持教师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主设置班级管理课程教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考核方案,以此促进教师使用这种新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培养好学生,提高学生班级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班级设置上,建议学校教务部门可以把高师生的班级人数安排在30人左右,以方便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在40分钟内可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要有与此配套的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要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中不但要有对班级管理课程教学成果进行的评价,还要有对班级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以此来推动“体验式”教学方法在班级管理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二)班级管理任课教师方面

教师需要正确理解“体验式”教学的内涵,这样才能在班级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精心准备并组织、设计与班级管理相关的教学活动,高师生参与到活动中并自主探究知识,师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进行有效沟通、互动。首先,教师要了解班级学生、备好学生、备好课,寻找合适的班级管理教学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高师生们主动加入班级管理的课堂教学中并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满足感。同时,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处理班级实际发生的各类事件,如:指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沟通交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提高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教师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其自身职业核心能力,如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指导能力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提升创新、改革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才能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培养、激发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去影响、引导身边的每一个学生。

(三)学生方面

高师生要正确认识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课堂参与意识、明确学习目标。高师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参与准备,包括心理上、课前预习和班级管理素材的准备,才会有目的、有意识地参与到班级管理课堂中,更好地发挥其课堂主体性,完成对班级管理知识的建构,将班级管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在创新能力上得到提升。

高师生要提高课堂参与的能力。高师生想要成功地参与到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中还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只有这样,他们在课堂参与中才能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得到成功的实践体验、激发不断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信心。以上参与能力的培养,需要高师生自身长期训练,也需要家长及老师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行为,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师生班级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培养高师生班级管理的素养,提高其班级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高师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班级管理具体内容着手设置符合高师生的体验式教案,科学应用“体验式”教学法,优化班级管理课堂结构,提升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质量,使高师生的班级管理理论学习不再枯燥,使高师生能够感受到班级管理所带来的成就感及快乐,以此促进高师生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和乌力吉.本科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以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实践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6):56-62.

[2] 刘长春,王晓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参与式教学初探[J].神州, 2010(10Z):97.

[3] 辛茜楠.我国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6.

[4] 王筱晓.小班教师应用体验式教学的现状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高师生班级管理课程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2018GKSYJGB05)。

作者:汪贞

第二篇:学校管理需要换位体验

换位体验是指通过角色的转换和尝试,让员工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工作,并亲身体验和理解他人的工作,从而学会站在集体高度自我管理、自觉提高,并主动配合相关部门高质量落实自己职责和义务的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换位体验来提高对自己工作意义的认识,加深对学校制度的理解,使自己的心理定位和学校要求相吻合。

一、换位体验的产生

在目前的学校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无疑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调节员工行为的基本依据,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支持着学校的运转。但是,另一方面制度的落实一直面临着太多的辛苦和艰难,简直是举步维艰。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员工对于学校管理制度和各种工作细则不理解,总是觉得要求太多太严,认为都是形式主义,即使做也常常是牢骚满腹、消极应付。

2.制度制定得很细,起初落实得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落实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常常随着监督力度的变化而起伏,检查紧落实就好,检查松落实就差。

3.缺少整体观念,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不予以配合,推委扯皮、得过且过。

4.管理者在执行制度过程中存在执行疲劳,甚至常常草草收兵。

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学校、个人、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对自己和员工的认识定位出现偏差。管理者往往从人性恶的前提出发,把人假定为生性懒惰,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利益的“经济人”[1]。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管理者的心思和精力主要用来制定各种制度强行约束限制员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或者用制度监督员工的行为,考核员工工作情况。员工则常常置身于管理者的对立面,简单地把自己当成打工者和任务执行者。二是组织结构上的弊端。即学校组织结构的科层性;管理方式的行政性;管理手段的经验性[1]。尤其是学校管理结构的科层性所表现的严格的单向控制——在各分管领导下设置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向各自的上级领导负责,实行分层管理。在这种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直线的,有关命令、决策的信息流只能从领导层流向组织最底层。因而教职工接收到的来自各渠道的信息常常都是狭窄的定向的,只知道上级要求自己做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或者只在表面上知道但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和接受,自然视野狭窄、行为被动。对于上述现象,多数学校采取的办法是强化行政管理,加大检查监督及奖惩力度,但是这种来自外界的力量只能约束教师的行为不能触动其内心。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通过换位体验实现了管理信息、制度信息和员工工作信息在学校内部各岗位、各系统及个人间的合理流动,改变了被动的、靠领导强制性管理的局面,使学校规章制度不再是外在于人的学校要求,而是员工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

二、换位体验的实施

1.轮流负责制

(1)轮流做年级主任。在年级内除常设的级部主任外,每位教师轮流做一天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所有学生的纪律卫生,参加学校临时召开的办公会,传达学校的各项指示精神,完成学校布置的临时性任务,负责监督办公室内的卫生、教师的考勤及其他常规工作的开展,由常任年级主任协助进行。

(2)轮流做班主任。每位科任教师每周轮做任教班级的班主任一天,接管常任班主任的所有常规管理工作,记好班主任日记。

(3)轮流做值日班长。这种方式运用在学生管理上,除了设立常任班委外,学生按学号轮流值班,负责检查本班当天的纪律、卫生、出勤及其他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填写好班级工作记录。生活指导时间进行总结汇报,最后还要做五分钟即席演讲。

(4)轮流做学生会成员。学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组织,也是学校管理者的重要助手。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我们把学生会办成了学生成长的特殊学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一次学生会成员,在各部长带领下行使一次学生会权力,特别是经常违反纪律和打扫卫生不认真的同学,当他们作为学生会成员检查时,就能深切体验到卫生或纪律不好给班级和学校带来的影响。

这种制度的实施,使全体师生真切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全校工作的意义。学会既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展工作,又能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培养了责任心。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师生的组织、管理、协调和人际交往能力。

2.互相学习制

相互学习制是指把每个人的工作和学习实况公开化,让大家相互学习。这样,每个人任何一项平常的工作都能够接受大家的检阅和欣赏,每个人既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又是一个学习者。在这种制度实施的初级阶段,从学校管理视角看,实质是把每个人当成了检查者和管理者,让员工相互监督检查,以便从整体高度审视自己的工作。

(1)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首先是各项常规工作的互相学习,是互相学习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换位体验的核心,是这种制度的最高价值体现,是学校发展最活跃的生长点。这种制度规定每个星期的某一天按年级备课组(小学科以校教研组为单位,如政、史、地、生学科)把各自的备课本、批改记录、辅导记录、作业批改放在本组指定的展示桌上,让本组内的所有成员参观学习(其他学科成员自由参加)。学习者把自己认为优秀的地方用铅笔标出来,加上简洁的批注,写上自己的名字(但不指缺点)。以此代替学校教导处或年级组每周一次的常规检查,初步作用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检查者,从而了解教研组或学校的整体状况。通过比较认识自己的工作,实际产生的效果则成了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示和发展的平台,成了教师教学水平、研究能力、教学态度的基本功比赛。

课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则实行自由听课制度。每位教师可以随便走进任何一堂课(不打招呼、不限学科),听课后在被听记录上签名。一学期下来除了学校组织的集体听评活动外,谁的课被自由听得最多就是本组最好的课堂,以此作为评定量化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在这种制度下,盼望听课(尤其是领导来听)成了教师最大的心理需要,扭转了听课就是被重点检查的不放心户心理及逃避听课的做法。当然支持这一心理变化的内在因素则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水平的充分满意和对教学设计的绝对自信。这样的学习不仅激活了教师的上进愿望,还提供了具体鲜活的学习场景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使教师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进而在全校形成智慧燃烧的烈焰。

与工作实况学习相配合的是教师业绩展示制度,即建立教师成就展室,每个教师都设一个展示台,每个展台分三个内容:一是自述自己的十大优点(或者某些特长);二是自述自己的教学思想,用精练的个性化语言概述自己的想法;三是成果展示,包括教学成绩情况、优秀辅导证书、综合荣誉证书、教学研究成果等内容。这种展示虽只是劳动结果表征,但能触动教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与实况学习相配合进一步激发了前进的力量。

(2)班主任相互学习。班主任每周一次到本年级所有班进行参观学习,看一看他班的班级文化、班风、学风、纪律、卫生等。但需注意的是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学习目的是借鉴和促进,是用他人思想的火花点燃自己思维的灵感。因此,在本班做工作时不能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让学生看不到希望,而应当客观地评价本班的优缺点。

(3)领导间相互学习。不同级别的领导每周把上周所做工作展示出来,接受其他部门同等级别领导的检阅和学习。尤其是自己创造性地开展了哪些工作更是展示的重点。

(4)学生相互学习。这项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是课堂上的相互学习,即学生通过交流把各自的思维过程和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结果展示出来,实现学习结果上的相互补充和学习方法上的相互点燃和激励。其他方面如作业、学习笔记等每个同学可把当天的作业打开放在桌子上,让本组成员相互参观。卫生打扫完后亦相互参观一遍各自的卫生区。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把每个人工作的详细情况公开化,增加了个人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了有关个人工作状况的信息只在领导和当事者之间流动。让师生明确知道自己的工作处在怎样的水平,达到了怎样的层次,哪些地方值得自豪并继续发扬,哪些地方应当改进。比领导检查更能触动当事者的心灵,在人们潜意识里领导检查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行为,认为是找毛病。而相互学习就把自己和领导角色统一起来,势必自己先给自己查问题、找毛病,极大地刺激了教师的自尊心,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位师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展示,每位师生的潜能和创造力都得以最大发挥。

3.反串研修制

为了让每位教职工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知道与自己工作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理解学校工作的整体性,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新任教师要在半年内到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岗位进行学习研修,被反串岗位的责任人就是反串者的培训教师。

(1)平等岗位间的研修。让不同岗位的教师深入到与各自密切相关的岗位了解体验其工作的内容和意义。如让老师们到图书室、阅览室体验一天后,可以了解到及时归还图书能让更多的教师学习,如果某份书刊长期在一个人手中,既降低了图书的使用价值,又影响了其他老师需要。了解到及时做好登记的意义:这是学校教师学习的材料,是上级检查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的门面;要求做好登记不是图书管理员难为借阅老师,而是他的职责,也是借阅者应尽的义务和必要的手续;借阅登记是自己上进的记录,是领导观察一个教师的重要依据,自己页面上的充实记录是一份荣誉,可以增加借阅者的责任心。再如让班主任和科室人员到档案室研修,可认识到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了解到与自己有关的档案收集工作,知道哪些材料应当注意收集并及时送档案室,否则可能影响档案管理人员的数据整理和存档工作。

(2)越级研修。跨越直接上级学习了解更高层次的工作。其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如在学校教研活动方面,可让每位教师超越教研组长代替教科室主任送交有关材料,如研讨记录可让组员直接送往学校分管领导或上级来检查时直接送到检查人员手中,这种跨级报送可以让当事者产生如果不成样子,就拿不出手的感觉。通过这样的体验就能从内心深处理解做好工作的意义,教研组成员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教研组长要求做这些工作,也就不会再埋怨教科室主任多事了。配合这种越级研修制度还可实行延误负责制,因为你的材料没有及时上交,由当事人直接送往最终去处,影响的上一级工作也由当事人代为完成。如某项材料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影响了装订工作,那么当事者去替管理人员装订或者当事者请求责任人帮忙完成。

(3)不同级别互换研修。为了增进上下级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可以让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相互体验各自的工作,如班主任可以体验一下政教主任的工作,政教主任可以到某个班当一天班主任,这样能够相互了解各自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能够体会各自工作的难处,从而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积极配合完成各自应当做的工作。校长可以抽时间去上几节课,虽然大多数校长都是从课堂上走来的,但时间一长可能对一线教师的酸甜苦辣有所淡忘,通过再次的深入体验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教师的甘苦及他们的内在需求,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管理思路。教导主任可以替业务校长安排一项学校工作,从而站在学校整体的高度上看待本年级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深刻地理解校长的意图。

三、换位体验的意义

这种管理方式的初衷是引导员工积极执行学校规章制度、自觉开展各项工作,让他们学会与学校各部门之间进行配合,使学校的运转和谐良好。事实上这种方法的实施不仅使每位员工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立足自己看自己变为立足整体要求自己,更重要的是给学校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从学校功能看,学校的功能已经从“工具性”功能逐渐向“精神性”功能转化。学校不再仅仅是立足培养社会建设人才而工作,而是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提高。

从学校管理职能看,学校领导的管理职能由行政性、监督性职能逐渐转变为组织性、引导性、激励性职能。管之善在于理,由于领导不再疲于对各项工作的“管”,自然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创新“理”的思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和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发现利于师生发展,便于学校运行的新思路新方法。

从学校资源开发看,实现了学校潜在信息的资源化利用。在传统的制度管理下,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只流通于管理者和当事人之间的狭窄渠道不能得到公开,教师个性化的工作实况和鲜活的思想都被量化为抽象的、可比较的、冰冷的分数,这样当事者得到的反馈信息(最终量化结果)都是变了形的、被主观化、简单化了的。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个人量化成绩不理想,常常把责任归纠于检查者的意志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或者认为自己一切都差,破罐子破摔。而成绩较好者则认为一切都好,不知道成绩的高和低可能只是非常细微的差别,而且成绩低的同事在很多地方却比自己要强得多。这种以分数为标志的简单化衡量,把一切丰富的事实都简单化了,让好的和差的同样丧失前进动力。就信息本身的价值来看,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一次次地被掩盖,就个人来看,创新的花朵自开自落,对集体来说许多本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都被熄灭在萌芽状态。换位体验则把这些长期被忽略的信息资源激活,使之在员工之间及各部门之间高效流动,快速增值。

从制度落实的方式看,实现了制度落实的课程化,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各种工作细则的落实靠员工,检查监督则靠管理者。而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各种制度的落实都变为员工的工作展示和相互学习,成为和备课上课一样重要的工作组成部分,成为员工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 蒲蕊.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实现学校的组织变革.教学与管理,2005(10).

[2] 温恒福.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反思与中国当代教育组织的发展方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

(责任编辑付一静)

作者:孙洪振 梁兴军

第三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探讨

摘 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可以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大的体验活动,而教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教师不应该仅仅讲授理论和书本知识,而是作为体验活动的观察者和评价者,将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成“体验”活动,课程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活动来完成。在每一项活动中,由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执行不同的任务,通过老师和同学的点评,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全面深入的认知,从而实现专业能力的精准培养。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体验式教学;探讨

1 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本文所探讨的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承认人体自然规律、尊重学生认知实际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内容教授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理念在于,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深入进行知识的接触、学习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增进与学生的接触和沟通,从而深入进行以身传教,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让体验更为深入和升华。由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经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2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定位与旅游业的定位密切相关。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早期,为满足旅游业的经济发展需求,国内不少学者过分强调旅游现象的经济属性而忽略其社会属性。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对旅游现象研究的深入,旅游的社会属性逐渐受到重视,其“体验”的本质也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正是基于此,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也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具备使旅游者获得更高旅游体验质量的旅游从业人员。另外,旅游管理专业较强的实践性也从客观上要求该专业实施体验式教学,加之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旅游的学科本质相脱节,更是要求体验式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发挥调节作用。

2.2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时代在发展,旅游行业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的近4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旅游企业遭遇严峻挑战,如旅行社门店在互联网的大潮中呈现大规模的衰退趋势,新型的旅游网络平台成为旅游业的生力军。旅游新型职业也在时代洪流中应运而生,如旅游体验师、酒店试睡员等成为旅游业的热门职业。面对这些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捉襟见肘,而体验式教学能够联系行业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全面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所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是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3现代旅游教学的必然走向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其专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中显得格格不入。在新时期,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也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温床,如景区VR体验、5D观景体验、酒店管理系统模拟体验等,均能够极大地创新旅游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和体验性,这为旅游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所以在未来,无论在教育理念层面还是在教学技术层面,体验式教学都将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不二选项。

3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树立体验式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所以,要将体验式教学落到实处,必须首先树立体验式教学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长期囿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体验式教学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创新,它强调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及实操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进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形成专业素质。所以,必须将教学理念转向“做中学、学中做”的体验式教学理念。

3.2营造体验式教学环境

实施体验式教学还应设立开放式的旅游教学实训室,創造条件向学生开放旅游实训室,使实训室成为学生开展主体性旅游活动、探究旅游知识和实践的小天地。同时,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在体验式教学中,首先,要善于营造问题情境,抓住学生活动体验中的心理情绪,在合适的条件下提出问题、设置障碍,锻炼学生主动解决旅游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摆脱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其次,要善于营造现实情境,将每一次的体验活动都当作一次社会实践的参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旅游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尽量模拟工作中的真实情境,从而将旅游教学与行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第三,要善于营造故事情境,将教学内容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主动置身于“故事”当中,以模拟的方式增强教学的体验效果。

3.3做好体验课程设计

要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由以教师为核心的讲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的体验模式,由传统的单一化、标准化教学转变为个性化、多元化教学,课程设计是一个关键。在设计体验课程内容时,教师应该设计某一项或者一系列的旅游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行动、表达和反馈的形式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感受、认知与判断。“感同身受”是设计体验课程的核心,拓展和亲自验证是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方式之一。

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目的是为旅游业提供实践型应用人才,但目前仍存在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实训环境有待提高、教学模式有待改进等问题。树立体验式教学理念,营造体验式教学环境,实行体验式教学方法,应该成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胡艳.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406.

[2]逄国琳.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7(04):222.

[3]李庆雷,任敬,李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数字化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3):90-95.

[4]戴艳平.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途径选择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3):82-83+86.

[5]郝晓翊.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03):63-65.

作者简介:

王丽飞,牡丹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副教授。

作者:王丽飞

上一篇:户籍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治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