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3-03-22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宣威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宣威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宣威市地处滇黔结合部,最高海拔2868米,最低海拔920米,南北地理跨度大,立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3.3℃,年均降水986毫米,拥有国土面积60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5.8万亩,森林覆盖率45.2%,总人口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5万人,是云南省最大的玉米、马铃薯和生猪生产大县,粮播面积、粮食总产量、肥猪出栏、肉类总产量均位居云南省首位,是云南省唯一年产粮食上10亿斤的县级市,是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县(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为动力,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主线,切实转变作风、优化服务,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强化园区和农业产业建设,培育扶持农业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总结推广“园区+产业+合作社”互动模式,有效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宣威农业发展现状

2013年落实粮播面积283.3万亩,比上年增6750亩,增0.24%;粮食总产量8.81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44亿公斤,增19.54%,粮食总量、增量位居全省第一。建成年出栏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小区332个,万头以上11个,全市出栏肥猪370万头、肉牛9万头、肉羊24.3万只、肉禽410万羽,肉类总产45.4万吨,畜牧业产值45.2亿元、收入25.3亿元。特色经作66.6万亩,其中:蔬菜37.6万亩、中药材4万亩、花卉2.5万亩、水果9.4万亩、蚕桑4.2万亩、魔芋5.5万亩,产值14.4亿元,比上年增5%。全市拥有农机具11573 台,农机总动力达46.8万千瓦特,落实购机补贴1100万元,新增农机动力2.5万千瓦,完成机耕、机耙面积72万亩,农机检审率达96%。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5万人,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4万人,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达40万人,预计全年可实现就业收入33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产业总收入86.9亿元,增15.6%,其中:农业收入40.76亿元,增长19.6%;牧业45.2亿元,增11.96%,渔业收入0.94亿元,增14.57%。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19.1%。

1.1强化组织保障,严格绩效考核。宣威市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粮食产业发展意见,明确粮食发展方向,强化措施落实,从组织领导、种植面积、粮食产量、技术推广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实行粮食生产领导挂片包保责任制,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市级领导包(乡、街道),机关干部包村,农科技术人员包片,严格绩效考核,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确保面积、资金、技术、农资、节令落实到田间地块、到农户。

1.2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发展后劲。强化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项目申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2013年,争取农业生产扶持资金防灾减灾、灾害保险、种薯补助等资金1495万元,加快了农业发展。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兑付种粮农民补贴资金2.38508亿元,比上年增0.985亿元,同比增70%,惠及31.8万户133万农民,户均获补741元,农民人均获补179元,同比人均增加74元,极大地提高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1.3加强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树立上项目就是求发展的理念,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加强沟通协调,抓好项目组织实施。现已争取旱涝保收、旱作农业、设施蔬菜、中低改、现代种业、基本品粮田、基层推广体系建设等项目11个,分别布局在务德、热水、西宁等16个乡镇实施,投入资金4862万元,较上年增37%;与烟草部门协作,争取绿肥种植资金240万元,举办样板5万亩,购入种子140吨,免费供给农户种植,带动推广绿肥种植40万亩,提升土壤有机质,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1.4搞好规划布局,推进规模化种植。围绕建设120万亩玉米、95万亩马铃薯、10万亩水稻、57万亩杂粮杂豆、66.7万亩特色经作种植基地建设规划,根据不同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分产业、分区域、分地块、分品种进行科学规划,规划结果图表入册,标牌核定四界,专人入户通知,形成布局合理、区域连片、同片同品的良好格局,推进粮食生产向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1.5实施科技增粮行动,确保增产增效。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落实部省市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样板41片,推广地膜覆盖120万亩,推广间套种2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50万亩,马铃薯高垄双行55万亩;推广水稻钵盘育秧及抛摆秧栽培技术1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30万亩,农业灾害保险承保面积30万亩。

2困难和问题

1.1农业基础设施差。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变,由于地理环境原因,山区面积大、山地多,水利化程度不高,雨养农业突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全市还有100多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改造,改造任务繁重。

1.2农业投入不足。财政省直管后,曲靖市级财政对行打包扶持,宣威市级财政困难,投入下降,省市下发推进高原农业决定补助资金基本未落实,影响了推进进程。特别是今年部省取消地膜补贴,使宣威科技投入减少补贴2000多万元,影响了集成技术的推广。

1.3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宣威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于火腿加工、生猪养殖、马铃薯淀粉加工,具有百年品牌的宣威火腿经营企业多、联合经营、包团经营难,造成加工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少,其它农产品加工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弱、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1.4农业科技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历史原因,人员超编与结构不合理并存,年龄结构老化,在职干部职工平均年龄45岁以上的占70%;知识结构不够合理,虽然干部职工总体学历层次较高,但部分人员所学专业与从事业务并不一致,创新型人才不多;评聘矛盾突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受结构比例影响,副高级职称指标偏少,占10%,无正高指标,与宣威在全省农业的地位和作用不符。

3对策及措施 3.1工作思路

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原特色农业、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建设为方向,以产业优、生态好、质量高、农民富为目标,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做大做强玉米、马铃薯、生猪主导产业,做优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发展庄园经济,搞好劳务输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2工作目标

立足资源禀赋,彰显自然属性,突出生态引领,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重点建设现代种业、优质粮食增收、菜篮子、新型农产品加工、农村能源、农机装备、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田基础设施、植保“十大”工程,着力推进100万亩高稳产农田、12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10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3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70万亩特色经作基地和150万亩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基地、400万头以生猪为主的养殖基地和5万吨宣威火腿加工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六增、七提高”,即:粮食产量由6.25亿公斤增加到10亿公斤,农业增加值由32亿元增加到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735元增加到10000元,肉类总产量由35万吨增加到47万吨,生猪产值由25.48亿元增加到38亿元,火腿产值由6.2亿元增加到12亿元;农田水利化程度由38%提高到43%,农业科技贡献率由50%提高到60%,综合机械化率由25%提高到5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50%提高到70%,农产品商品率由52%提高到8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由33%提高到60%,生猪规模养殖比重由27.8%提高到45%。

3.3主要措施

3.3.1抓自身建设,实施服务提升行动。一是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着力转变农业部门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二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重点在提高领导服务“三农”的能力上下功夫,以敢于开拓的精神,勇于创新的魄力,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对全体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综合培训。四是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首办负责制、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以及“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推动系统工作高效运行。五是按照市委关于改进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从农业工作的实际出发,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广大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切实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六是在全局树立“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机关科室之间、站所之间、科室与站所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促进全局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切实维护好农业系统“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良好形象,切实推进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3.2改善条件,实施农业基础提升行动。一是抓好项目的实施监管。加强对项目监管,严格资金管理,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实施。二是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认真研究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搞好项目对接,编制一批重点项目,加大申报争取力度。三是全力做好以中低产田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沃土工程、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和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等重大项目建设。切实开展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节水栽培等农艺措施,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

3.3.3突出重点,实施粮食产量、质量提升行动。一是把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作为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推广粮食间套种、生物多样性栽培以及利用空闲地、果园、田边地角等扩大薯类、豆类、杂粮种植面积,调整茬口衔接,扩大复种指数,充分挖掘面积潜力,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满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面积同步增长的需要。二是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大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着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三是继续增加粮食生产的投入,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推进粮食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四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研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五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计划推广脱毒薯及新品种100万亩、微型薯3000万粒、优质专用玉米120万亩、优质稻及新品种10万亩、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150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30万亩。六是开展高产创建,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举办地膜玉米及间套种高产样板40万亩、马铃薯样板10万亩、优质稻样板1万亩。主要布局在国道、省道、市乡公路沿线和及粮食主产区域,着力打造板桥、落水、热水、虹桥片区和宣天线、鸡田线、虹热线、清务线、宣可线、宣会线、龙宝线等农业优势产业带。

3.3.4调整结构,实施农民持续增收提升行动。一是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结合省实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和“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围绕把宣威建成全省最大的马铃薯、玉米生产基地的目标,着力抓好100万亩优质马铃薯基地和120万亩的优质玉米基地建设。二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路子,狠抓试验示范,发展订单生产,保护和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降低产业风险,建立集中连片、适销对路的无公害特色农产品基地,重点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魔芋、蚕桑、水产等特色产业,确保全年种植面积70万亩,产值达18.69亿元。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劳务产业。按照“政府引导、部门主抓、中介联动、能人带动、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原则,坚持市内转移与市外输出、季节性转移与长期转移、有序转移与自发转移相结合,主抓技能培训和有序转移输出,努力提高农民工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劳务产业队伍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3.3.5建机构,实施土地流转提升行动。一是建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做好流转土地确权发证。建立1个市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6个乡级土地流转服务站、356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点。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庄园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围绕玉米、马铃薯、生猪、蔬菜等产业每个乡(镇、街道)每年组建3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3个以上家庭农场、10户种养大户,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年提高5个百分点。三是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采取多种方式(转包、租用、互换、转让等)流转土地,对规模经营面积达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给予适度扶持。四是推进规模化经营。举办50片万亩连片样板,发展大户种植和连户种植,推进规模化经营,力争粮食总产年增长7000万公斤。

3.3.6活流通、拓市场、抓质量、提效益,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一是坚持扶持龙头就是发展产业的理念,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协调信贷资金,搭建融资操作平台和担保平台,积极争取金融资金对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重点扶持“30”个产值超3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扶持“2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10个”国家和省级知名品牌。二是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服务好现有企业,围绕产业资源,形成企业引企业良好局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三是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四是建立健全生产基地和市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落实农业投入品登记许可制度,确保质量安全,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推动集镇农贸市场和粮食、马铃薯等大宗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壮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拓宽农产品流通销售领域,力争使马铃薯商品率达65%以上,其它农产品商品率平均达55%以上。

3.3.7加快庄园建设,实施庄园经济提升行动。按照六有标准,围绕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示范效果显著的园区进行进一步规划,打造省、市、县级不同档次、不同类别的庄园,引领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发展。力争建成2个省级庄园、2个曲靖市级庄园、5个宣威市级庄园。

3.3.8优化服务,实施保障能力提升行动。一是紧扣农事需求,认真抓好农用物资的储备、调供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三是加大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打假力度,整顿和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四是加强“数字乡村”工程的建设管理及时更新,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宣威市农业信息网等网站,收集和发布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农产品供求、价格等信息,促进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五是加强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争创农产品知名品牌。

3.3.9落实政策,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升行动。一是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全面实行 “一折通”兑付,确保补贴发放的公开、公正,政策落实不缩水、不走样。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认真调处化解土地承包矛盾纠纷,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搞好土地依法合理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步伐,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四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与村级财务管理,着力减少乡村两级债务,严格执行“五项”制度,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3.10健全应急机制,实施突发灾害能力提升行动。一是结合全市自然灾害频发和农作物不同时段的生长特点,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应急预案,加强灾害预测预报工作。二是加强植保工作,建立完善田间病虫害监测网点,密切监测疫情发生发展动态,搞好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三是组织开展农作物保险,进一步完善理赔机制,把资金兑付到受灾农户及时开展再生产,做好救灾种子、农药的储备、调运和调剂,确保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的农资供应,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二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一是实施生态建设工程。适应滨湖大城市建设对环境容量的高标准要求,把都市农业作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生态板块,加快建设以湖区文化为特色的生态服务高地,努力把包河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继续深入开展“绿化大会战”,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彰显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园”的特色与亮点。加强区域内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入巢湖河流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治污力度,强化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做到达标排放;推进十五里河、塘西河、巢湖沿岸的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设施建设,逐步在集中居住点推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狠抓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品牌,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城乡广大群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育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二是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形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大圩防洪达标工程、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启动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六清理三绿化”活动,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力争通过2年时间的努力,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建成文明乡村,实现“沟渠净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的目标,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的工作机制得到有效完善,形成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村居新面貌。

四是实施农业园区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园区化,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集聚度,逐步形成集群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发展上,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推进蔬菜、瓜果、苗木、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快农业与

二、三产业的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比较效益。在发展方式上,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发展重点上,重点抓好东大圩、牛角大圩、马圩以及大张圩等4个圩区功能开发,根据各个圩区的产业特色,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第三篇: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调研方案

大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方案

根据县委办下发《关于印发2012年重大调研课题方案的通知》大委办字(2012)34号文件精神,为顺利推进《大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课题调研工作,确保形成高质量、高水平调研报告,现就做好专项调查研究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全面掌握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区位优势和资源潜力,查找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途径,概况总结大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全省树立“大通模式”示范典型。

二、调研内容

( 一)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优势主产业类型,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产值,养殖业规模、产量、产值。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及其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财政总收入、农业投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情况。

(二)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成效:重点总结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设施装备和条件建设、科技推广运用、体制机制创新、发展建设投入等方面的情况。

(三)总结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包括规划引领、争取投入、强化领导、体制机制、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宣传交流等方面的内容,突出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的突出亮点和经验做法。

(四)查找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真分析当前制约示范区发展建设的主要因素,以及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五)探索今后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和方法,形成“大通模式”:探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扎实推进大通现代农业,努力构建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

三、调研领导小组

组长:马文义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赵常胜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局长

成员:李新秋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陈海山县财政局副局长

戴洪贤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毛芸存县委党校副校长

姜有魁县经济和商务局副局长

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牧和扶贫开发局,赵常胜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调研活动各项工作。

四、调研课题和步骤

(一)调研内容

1、关于各乡镇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调研

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人: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

长;

2、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委党校,责任人:毛芸存;

3、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扶持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责任人:李新秋;

4、关于财政支农惠农政策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财政局,责任人:陈海山;

5、关于现代农业发展土地规划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国土局,责任人:戴洪贤;

6、关于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经济和商务局,责任人:姜有魁;

7、关于设施农业发展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责任人:李长帅;

8、关于休闲农业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责任人:李长帅;

9、关于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养殖业服务中心,责任人:蔡生珠;

10、关于现代畜牧业发展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站,责任人:赵志刚;

11、关于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农技推广中心,责任人:马麟;

12、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农经

站,责任人:任青萍;

13、关于土地流转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农经站,责任人:任青萍;

14、关于农村能源建设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能源站,责任人:伊雄昌;

15、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农经站,责任人:任青萍;

16、关于草原生态建设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草原站,责任人:韩晓亮;

17、关于新型农民培训方面调研,责任单位:县农广校,责任人:李曙霞。

(二)调研步骤

第一阶段:安排部署,开展调研。 4月10日—5月31日,组织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大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方案;争取工作经费,由农牧局牵头,5月上旬组织成员单位赴甘肃、宁夏考察调研外省现代农业,5月下旬赴各乡镇进行调研,取得第一手撰写资料。

第二阶段:撰写调研,形成初稿。6月10日—6月30日,组织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调研情况和调研成果,拟定调研课题撰写方案,并完成初稿撰写。

第三阶段:讨论完善,定稿报送。7月1日—7月29日,组织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组织课题组领导小组负责人,认真讨论调研

课题初稿,进行最后审定后报送县委办。

五、调研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各责任单位要深刻认识调研活动的重要性,把此次课题调研活动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审核把关,认真分析、思考、提炼调研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把课题调研做深做实。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必要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出谋划策,提出科学的思路、建议和措施。

(二)提前着手准备,确保调研质量。要坚持做到全面调研与重点调研相结合、典型调研与抽样调研相结合、广泛搜集数据与深入实地相结合、近期发展目标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调研报告要做到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内容丰富,具有创新性、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关于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供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三)加强协调配合,提高调研质量。各责任单位加强协调配

合,安排专人负责,按规定时间及时收集撰写调研材料(调研材料主要包括:

1、基本情况,

2、主要成效,

3、成功做法,

4、存在问题,

5、今后发展思路和主要举措),于6月10日前将各工作小组调研报告上报县农牧和扶贫开发局农牧科,保质保量完成调研工作,给县委、县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工作答卷。

第四篇: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了解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政协财农委于九月中旬组织部分委员并会同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乔万荣副主席的带领下,先后赴靖边、榆阳、神木等县区进行了视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1646.3万亩,农业人均5.6亩,常用耕地956万亩。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灌溉农业较为发达;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土层深厚、土质优良,主要为早作农业区。榆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谷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生长。20xx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2元,粮食总产量132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452公斤。

(二)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从过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从结果看,是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现实条件

一是榆林的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20xx年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二是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土地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态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三是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

(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榆林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观、全局、长远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矿业开发强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两基地一中心”的发展战略,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市“三田”面积达到410.8万亩,其中水地111.3万亩,坝地37.2万亩,梯田262.3万亩;建成各类水库73座,总库容量达到10.52亿立方米;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拥有量达到10万多台,农机总动力达到219.79万千瓦;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达到2.3万口,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明显。“十五”以来,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部分产品出现区域性、结构性过剩。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步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势头明显加快,“北种、南豆、东枣、西薯”的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3、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成效渐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先后承担中、省、市重大科技项目100多项(次);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8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点)160多个,累计面积达200多万亩。20xx年马铃薯、玉米、蔬菜刷新7项全国高产记录,小杂粮首次创立7项全国高产记录。

4、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0多个,乡级以上农产品购销企业已有1000多家,拥有各类农产品营销市场300余个。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各类加工、营销企业逐步发展,“订单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基地”等多种模式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在探索中得到有序发展。

5、土地流转机制得到不断创新。较为典型的有“孟岔模式”和“东坑模式”,米脂县银州镇孟岔村成功地把全村182户承包的2142亩山地流转到8户农民手中,靖边县东坑镇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设施农业,都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全市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5万多份。

6、农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十一五”以来,榆林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0.24亿元,实现增加值66.11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6倍和7倍。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加了2442元,增长幅度达254%。

二、制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视和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政策层面上,优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还通过价格机制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及后续投资。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上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偏向。

在现实发展中,以能源工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凸显出“三大失衡”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失衡。20xx年我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比为6.5:78.7:14.8,呈现出明显的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二是区域南北经济失衡。20xx年南六县gdp总和72亿元,仅占全市的7.1%;农民人均纯收入290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3元。三是城乡发展失衡。20xx年榆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58:1,差距为8795元。农村在教育、就业、医疗、文化、卫生、社保、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人均投入远低于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滞后明显。

在工作措施上,尽管已将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列入“两基地一中心”三大任务之一,并制定出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任务目标等,但县区及乡镇仍停留于只建点不扩面、只引进不创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没有有效地整合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资源,行政推动力不强。

(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形成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动了整个经济跨越发展,但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同时,“三农”工作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没有得到同等重视、同等加强、同等组织、同等支撑,缺乏政府的统筹运作。在能源化工建设浪潮中,广大农民不仅没能参与进来,分享工业利润,一些农民还因此要成为“生态灾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缺失,“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难以落实,治理经费“悬空”,治理基金机制尚未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还停留在行政手段、政治号召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制度机制,至20xx年,全市仍有贫困人口38.7万。

(三)农业投入、资金整合和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并且过于分散,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直接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少、涉及面小。一些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基本上局限在示范区内。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2%—4%,发展中国家平均约占1%,而我国只占0.5%,榆林市则更低,不足0.3%。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装备简陋,监测、分析化验等设备严重短缺,多数乡镇农技部门名存实亡,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条件差,农业科技人员有技术、无设备,缺乏展示技能的平台,服务手段落后,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多而且乱,分散在10多个部门,约28个项目渠道,既增加了管理运行成本,又降低了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究其原由,一是由于资金来源分散,各级事权划分不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模糊。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机协调,导致农业投入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二是资金分块管理,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科研、生产、流通等方面的财政资金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撒胡椒面”的现象,财政资金难以合理配置。三是政出多门,监督不力,农业资金流失严重。尽管近几年加强了农业财政资金的制度建设,但截留、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一方面,金融资本集中于能源开发地区,广大农村的资金来源渠道很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撤并精简也导致了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农民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再则,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产抵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榆林市生财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省“民营科技优秀企业”,先后开展了30多项农机新技术,获国家专利6项,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产品辐射周边几个省区,实用价廉供不应求。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因没有银行贷款所需的固定资产抵押,在微利经营的艰难生存发展过程中,全是靠高利息与私人贷款扩大生产规模的。

(四)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弱

全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相当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只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一体化经营。同时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全市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只占总产量的30%。农业产业链短,产销环节关联度不高,还没有一项产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五)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目前,市级农业科研与推广单位有技术人员462人,县均109人,乡镇均2.5人,30岁以下的仅占4%,呈“倒金字塔”式的不合理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科技管理、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涉农部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效率低,一些成果的推广仍然存在着点上增产增收明显,面上不显著的现象。

(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据统计资料,我市农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31万人,占21.6%;小学文化程度54.6万人,占38.1%;初中文化程度49.5万人,占34.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5.7%。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技术种田,不会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不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各种添加剂。在农民素质还未达到现代化特色农业要求的情况下,一方面,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所需要的优特农产品又很难生产出来,农业结构调整在低水平上重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七)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北部风沙侵蚀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南部85%以上是丘陵沟壑区的山坡地,自然灾害频繁。基本农田面积小,全市水地仅占农耕总面积的17.2%,人均只有0.4亩。水资源较为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普遍存在,全市水资源总量37.41亿m³,综合水量9万m³/k㎡,是全省综合水量21.35万m³/k㎡的42.4%,全国综合水量26.8万m³/k㎡的33.6%。用水比例也不协调,农业、工业、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比例为78:13:9。农业用水效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40,低于全国0.45的平均水平。水利设施老化,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机电排灌面积比重小,农田灌溉无法保证。土壤肥力不高,中低产田面积大。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行动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现代特色农业与能源化工两个基地同等建设、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同步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地下资源日渐枯竭后地上资源对推动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当前,全市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的快速增长,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应把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作为扭转榆林“三大失衡”、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统筹思考,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经营理念,移植和导入农业领域。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同等规划定位、同等设立机构、同等资金扶持,严格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抓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统筹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把市本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30%用于现代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各县区也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政策机制。其次,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一是以县为主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二是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三是打造项目平台进行整合。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类归并、切块“打包”等方式整合。通过资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也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探索通过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此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整顿规范民间信贷融资市场,扶持涉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开发机制,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增强活力

我市农业抗灾能力弱,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迫切需要。北部地区在坚持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应因地制宜积极推行旱作农业。神木县的解家堡乡赵家沟村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计划投资400万元,今年县财政投入80万元,通过配方施肥、覆膜密植、优选良种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已初见成效,庄稼长势喜人,这对能源开发县区发展农业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南部地区继续重点发展旱作设施农业;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中有增,质量不断提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发展户用沼气和太阳能、风能等农村新能源,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进以马铃薯、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水平。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反季)”。

创新开发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米脂县孟岔村的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整合资源发展红枣产业的模式,改变了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的局面,为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值得推广和借鉴。

(四)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强力支持

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全市主导产业做强,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把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一是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五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各地专业市场为骨干、遍及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还应坚持品牌化生产。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为此,我市一是应尽快编制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制定来规范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商标、证明商标、产品标识,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有关机构的互联网域名的注册登记,同时,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工作;三是要健全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地促进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特质保障

现代特色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一是以科技兴农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大服务组织网络,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以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从我市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用标准化的手段来培育名牌产品。三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法制工作机构,突出抓好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登记以及耕地保护、动植物检疫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业经济秩序。四是组建完善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根据我市确定的主导优势产业,落实配套措施,安排扶持资金。积极支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避免千家万户闯市场的高风险低效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规范和明确其兴办条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等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

(六)进一步注重科技创新,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在工作思路上,首先要本着“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思路,稳步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视以政策吸引人才,用项目聚集人才,靠环境留住人才,建机制激励人才,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创新才能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市农业发展做贡献。其次要转变农业科技工作思路,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贮运保鲜技术和降耗增效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第三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在工作措施上,一是要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二是要增设研发机构。以农科教、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等各种方式,组建农产品深加工研究中心、旱作节水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繁育中心等研究机构,改变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的状况;三是要组织培训农民。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加强成套生产技术推广,着力解决好特色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

(七)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用建设能源化工基地的组织领导方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职责,加强领导力量。克服将“重中之重”打印在文件上、停留在口号上,流之于形式。二是夯实领导责任。各级政府是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的第一责任人,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年度建设任务、财政扶持额度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中。三是明确部门职责。涉农部门要立足本部门职责,做好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乡镇和村级要抓好群众引导发动和具体实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夯实责任,明确职责,形成党政重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工作态势,为推进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第五篇: 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和深入了解xx县烟草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认真总结烟草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助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近期,县政府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烟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烟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xx县种烟历史源远流长。17世纪20年代始种晒烟,清代中叶xx晒烟已“流通千里外”,省内外颇负盛名。民国二年发展烤烟,是我国烤烟三大发源地之一,早在1914年,xx烟叶被选送“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展出,即获很高的评价。20世纪30—40年代,xx县已成为国内烤烟主要产区和中原地区烤烟集散地。中国著名烟草专家张逸宾撰写的《东方的弗吉尼亚—xx》一文曾赞叹说“中国烟叶在河南,xx烟叶甲河南”。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亲临xx烟区视察,嘉许“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20世纪70年代,xx县“乔庄经验”风靡全国,乔庄被誉为“烟区大寨”。1985年—1992年,xx县两度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xx县牢牢把握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机遇,强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 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通过给群众算经济账,宣传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好处,炒热干群思想,坚定烟农信心,有力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围绕提高烟叶规模化种植程度,坚持“以土地流转促进连片种植,以连片种植推动土地流转”的滚动发展模式,在充分尊重烟农意愿的前提下,遵循“依法、有偿、合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实现了烟叶种植规模化的新突破。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准确把握烟叶生产形势,加快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步伐,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技术服务质量,为烟叶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累计投资3亿多元,在主要种烟乡镇基本烟田保护区内建设机井、沟渠、管网、密集烤房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1.2万余处,全县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五是加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力度。自XX年开始,相继开展“1乡1村”、“1乡10村”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高标准建设基本烟田、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全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险能防”的现代烟草农业格局。XX年,xx县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县。“锻造百年浓香,服务中式卷烟”成为xx烟叶生产的宏伟目标和历史责任。目前,xx县与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云南红云XX集团、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中烟实业合作建立了5个烟叶生产基地 单元,成为“中华”、“云烟”、“黄金叶”等名优卷烟的原料供应基地。通过进一步完善烟田、烟水、烟路、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烟机、烟站、防灾“八大”配套工程,初步实现了烟叶生产的现代化,实现了烟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建设,xx县现代烟草农业特色凸显,烟农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烟农用工、生产成本明显下降,烟叶质量特色更加明显,烟草生产服务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XX、XX、XX年,xx县被授予“河南省烟叶生产先进单位”,成为河南烟叶生产第一大县。XX年7月,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烟草文化之乡”,并批准建立“中国烟叶文化研究基地”。XX—XX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共收购烟叶9717万公斤,烟农收入15.6亿元,烟叶税收近4亿元,为xx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烟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xx烟区存在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在“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高一低”。

一是套种面积大,纯作烟面积小。这是制约xx烟区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套种烟叶片薄、色淡质差,市场销售困难,与纯作烟叶质量相差甚远。XX年,全县共种植烟叶12.66万亩,其中套种面积7.46万亩,占总种烟面积的59%;纯作烟面积5.19万亩,仅占总种烟面积的41%。从保持xx烟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套种烟叶没有竞争优势,市场生存空间狭 小,须进一步扩大纯作烟种植面积。

二是烟农年龄大的多,年轻人少。XX年,全县共有合同种烟户5097户,其中30岁以下种烟农户仅有153户,占全县种烟农户的3%,30—40岁之间的种烟农户1436户,占全县种烟农户的28%,40岁以上种烟农户3508户,占全县种烟农户的69%。进一步优化烟农年龄结构,是xx烟区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是烟农对传统种烟经验依赖程度高,对先进实用技术认知度低。全县烟农队伍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上,虽然具有丰富的种烟经验,但过多地相信、依赖和拘泥于传统的种烟经验,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甚至对新技术不屑一顾,听不进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以至于出现“盲目种烟”、“经验种烟”现象。

三、加快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议

XX年,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意见》,xx县的“百年浓香”烟叶产业集群被列为全市十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之一。为搞好百年浓香烟叶产业集群建设,重点要围绕“规模、设施、特色、生态”四个方面狠下功夫,达到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烟叶品质不断提高、生态烟草不断发展的目标。

一要稳定烟叶种植规模。xx县是河南省唯一的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县,稳定烟叶种植规模意义十分重大。一 是加大基本烟田保护。规划24万亩基本烟田,出台《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基本烟田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确保基本烟田数量不占用、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在基本烟田内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和科学的轮作制度,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满足优质烟叶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认真总结近几年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研究制定具体意见,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对规模流转的土地进行适当补助,发展种烟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提高规模化种植程度。三是优化烟叶种植布局。按照“优质、持久、轮作”的原则,充分考虑品质、生态和社会环境,解决连作套种问题,重点向5000亩以上大乡、300亩以上大村、100亩以上联片区域转移。要切实做好县、乡、村三级烟叶生产规划调整工作,其中,县级调整,北烟南移:在巩固王洛镇、汾陈乡等老烟区的基础上,烟叶种植向南部、东部的紫云镇、山头店乡、湛北乡、丁营乡等优质烟叶产区转移;乡级调整,发展新区:在烟叶种植大乡,由常年种烟村向岗地新区转移,限制常年连作种植,积极发展新的种植区域;村级调整,规模种植: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扶持连片成方,进一步提升种植集中度,推进规模化种植。四是抓好结构优化。抓好不适用鲜烟处理,进一步优化 结构,适应工业企业原料需求,提高有效供给水平。总结散烟收购试点经验,在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上推广专业化分级散烟收购。通过完善分级收购设施,优化操作流程,实现烘烤、分级、收购一体化,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用工。

二要大力改善生产条件。一是夯实烟田基础。继续强力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基地单元为单位,按照“八配套”的要求,本着“科学规划、系统设计、规范运作、单元推进”的建设原则,规范管理,搞好维护,长期使用。烟水工程以机井、提灌站为重点;烤房以烘烤工场和群组形式建设;育苗设施以育苗工场和四联体育苗大棚形式建设;烟路建设与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烟机规划紧密结合,以修建砂石路为主;烟机配套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主要解决播种、移栽、覆膜、中耕、采收、编烟等环节所需的机械。二是夯实烟农基础。把“减工、降本、增效”作为重点,积极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方位加大烟叶生产扶持,减轻烟农种烟负担。县政府从当年烟叶税收总额中提取5%,作为下年度烟叶生产发展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扶持补贴烟叶生产。足额提取当年烟叶收购资金的13%作为烟叶生产补贴资金,全部作为种子、肥料、地膜、农药、漂浮育苗材料等烟用物资和土壤改良、新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补贴投入。组建综合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加快关键环节烟草专用机械的推广应用,积 极开展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试点,积累经验,加快推广。建立风险保障机制,100亩以上纯作烟示范田全部纳入投保范围。充分利用防雹增雨设施,为烟叶生产撑起“保护伞”。三是大力培养职业烟农。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资源,把提高职业烟农素质作为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使其成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主力军和带头人,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的新型职业烟农队伍。

三要凸显烟叶品质特色。把“锻造浓香、维护特色”当做烟叶生产的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过硬的品质特色推动烟叶生产持续发展。一是积极推广适用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发挥品种优势;推广绿肥掩青、增施有机肥料、轮作倒茬等土壤改良技术,减少烟田病害发生;确定适宜的移栽期,示范推广机械化移栽,提高移栽质量;推广成熟采收技术,重点提高“上6片”烟叶成熟度,增强烟叶可用性,彰显浓香特色。二是加强质量管理。进一步搞好试点,积极推行GAP管理,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烟叶,杜绝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利用烟站(单元)烟叶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工商共享的烟叶质量数据库,构建烟叶质量追踪体系,实现全程跟踪和质量追溯。三是抓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围绕不同工业企业卷烟品牌对原料质量特色的需求,明确开发目标,强化政策保障,细化工作措施,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资源,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建立 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切实提升特色优质烟的数量,加速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政府、企业、烟农“三赢”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下一篇: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本站热搜